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要:通过农业“三篇文章”一起做的开展,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农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生态农业也初具规模,龙头企业潜力巨大,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显著。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创立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大力推进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等。

关键词:洛龙区;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引言

洛龙区是2000年河南省洛阳市城市区划调整后的城市新区,地处洛阳市南部,主要位于伊洛河之间,东经112°24′~112°48′,北纬34°24′~34°47′,南北宽21.5km,东西长33.5km,下辖5个镇和6个办事处。全区现有耕地面积12.6万亩,流转土地面积6万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8%;已经实现结构调整7.6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60%。

1总体发展现状

1.1生态农业初具规模

通过农业“三篇文章”一起做工作的开展,初步形成了李楼镇、龙门山、丰李镇三个万亩生态农业园区,建成国豫花博园、双赢红提生态园、太阳雨农业生态观光园等各类农业园区15个,总投资8.9亿元。农业核心区示范面积达2万余亩,辐射带动面积2万余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显著。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农业产值2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3个万亩生态园区的建设,不但对改善洛阳市城区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为市民提供了近郊休闲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的便利条件。项目的实施,为洛龙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龙头企业潜力巨大

全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其中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阳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休闲旅游”,以生态建设为主线,通过规划实施,将园区打造成集苗木花卉培育、果蔬采摘、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区,该项目可安排附近农民800人就业。国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就近安排附近农民1000人就业,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苗木繁育基地,每年可生产各类名优花卉1000万株,产值一亿元以上。“双赢”红提园项目建成后可以安排附近农民1500人左右,带动附近农民做好土地流转、结构调整,三年后葡萄进入盛果期,每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效益十分显著,同时可带动休闲旅游的发展。太阳雨农业生态观光园通过规划实施,将园区打造成集高效农业示范、生态农产品生产、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休闲园区,项目建成后能安排附近农民400人就业。

1.3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惠农措施,涉农部门根据各自实际积极支持配合,认真落实资金、税收、投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充分利用“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活动,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

1.4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显著

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山区营造林10800亩,低质低效林改造600亩,完成花卉苗木林果基地建设6300亩,高标准完成洛栾高速公路(洛龙段长2.5km)280亩的绿化工程,完成核桃基地建设4580亩。

2存在的问题

2.1农民增收不明显

洛龙区农业生产呈现规模小而分散的局面,无法形成品牌,缺乏整体竞争力,严重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分散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林业生产无法形成规模,不利于形成特色产业,在产销两方面都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规模效益始终无法显现。

2.2带动能力不强

虽然洛龙区现在已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7家,但均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周边农户的带动能力有限。这些龙头企业大多集中在农业生产附加值较低的第一产业,即农业生产行业,而在附加值较高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及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业则涉及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2.3文化底蕴不强

洛龙区农业生态旅游园区建设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洛阳市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当前洛龙区正着力打造隋唐城遗址等文化景观。洛龙区农业生态园区很少将农业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底蕴相结合,只有鑫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富郭田”的典故引入到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之中。

3对策建议

3.1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洛龙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或优势产品为基础,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极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做法,按照“规划引导,农民自愿,差别发展,政策激励”的原则,加快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开展农民引导性培训、技术培训、自主创业能力培训。积极联系企业,促进企业与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共赢。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切实保障好农民的利益。

3.2大力创立特色品牌

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扶持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紧紧围绕水果、花卉、苗木、核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分层次、有选择地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创立有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品牌。同时也要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引导扶持市场运作能力强和自律性强的大型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实现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反哺农业。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要注意结构优化,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及农业信息服务行业的注入,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3.3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旅游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使农业旅游向良好的生态方向健康发展。洛龙区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丰李南山至龙门西山一带、龙门伊河至李楼一带和隋唐保护区,定位为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但大多处于建设阶段,整体功能还不健全。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组织协调,解决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只靠单一企业难以全面完成,因此,要在政策上对企业进行扶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融资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二是要完善配套设施。旅游观光农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要加大基础性配套工作力度,为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三是要借助古都优势,深挖文化底蕴。洛阳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势,因此,如何依托洛阳市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并将其渗透到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中去,办出特色,需要用文化助力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发展,打造观光旅游农业的文化品牌,提升园区整体的水平档次。

3.4大力推进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

实施洛阳市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一方面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是改善洛阳市生态环境质量,阻断周边污染源,减轻热岛效应,应对雾霾天气,缓解节能减排压力,是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同时,增加富于文化内涵的城郊森林公园和生态休闲观光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也是落实“旅游兴市”战略的生动实践。因此,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下一步的工作应以接近自然的方式,按照集中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绿化区域内的荒山荒地,使洛阳市区及周边区域的大气环境、雾霾状况有较大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有较大提升,进一步促进洛阳市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作者:王志萍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