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技术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技术研究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农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给排水系统的支持。给排水技术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核心因素,在整个工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整体的质量,或威胁到农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还面临诸多难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其中的给排水技术进行深度思考与探索研究。基于此,针对农田水利工程与其中的给排水施工技术展开深度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0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耕地灌溉与蓄水而修建的一种灌溉与排水工程,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提高灌溉效率、增加农业生产和收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给排水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点,对于提高农作物生长质量,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给排水施工技术与认知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给排水工程质量还存在部分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的施工质量,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给排水技术应用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对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的分析。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难题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许多难点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对项目的成败有很大影响,良好的施工环境和项目是否可以顺利开展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是施工环境要求高,在招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企业选择的施工场地,从地形、水温、环境、土壤质量等方面进行详细考虑。为了更有效地解决田间水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农田水利施工项目。

1.1地形因素不同的地质地貌将直接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其地形结构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一般而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对土壤的要求极高,过高的湿度或过干的软土均对地质基础设施的渗透性有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施工前或施工期间,如果地基的渗透性不强,会严重影响地基的形状,导致土壤结构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影响后期的工程质量。此外,若在施工前未对地质环境进行充分的勘察,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施工的进度,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损失。因此,对地质进行勘察工作是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有序开展的基础。

1.2技术因素在任何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直接关乎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给排水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同方面的技术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水平是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而施工技术水平低也是当前一直存在的一项难题,其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的了解不够深入,造成施工技术良莠不齐的现象。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比如连接阀门方面,管道内管线安装应严格符合标准,避免出现渗水、噪音的现象;机械设备和管道安装精度不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接口紊乱,设备位置不能达到预先设计的位置,在坡度、通风等方面存在误差等,这些均是对施工技术的考验。此外,还存在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较低,施工技术人员缺乏最基本的技术标准,在组建施工队伍前未对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导致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同层面的问题,导致施工质量总体下降。施工设备条件也属于技术影响因素中的一点,设备不够先进,其性能与施工效率便会差强人意,制约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程效益。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各方面的技术因素都会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项目的施工质量。

2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2.1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指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工程。利用水利工程技术和措施,改变供水、排水、涝渍等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条件,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2.1.1促进农业增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扩张蔓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土地规划方面,大量的农用地逐渐由于城市扩张的原因被强行规划转为建筑用地,这一举措无疑会造成农业用地面积的逐年下降,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此,如何充分利用面积逐渐减少的农业用地,实现粮食的有效增产,成为国家与农民共同关注的重点。农产品主要以灌溉耕地生产模式为主,通过建设与优化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实现农田灌区设施的及时更新,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总量,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实现产量与质量双丰收局面。2.1.2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水资源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水资源严重缺乏将对人们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若对其进行合理的循环利用,便可以有效地解决很多问题。农业发展与水资源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农业耕种与收获需要通过定期灌溉实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水资源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科学、合理的供给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质量与数量。虽然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总的用水量已远超水资源的供给规模,其中很多水资源也无法直接运用于农业灌溉,使农业用水短缺现象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便成为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关键,通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利用给排水信息系统带来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作物灌溉提供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浪费与紧缺难题。

2.2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措施针对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中面临的难题,采取多种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施工质量,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准备阶段。其一,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任务繁重,因此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应合理规划安排,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术水平,确保后续施工中不会因为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造成影响;其二,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工作,结合勘察结果,对施工技术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避免工期与工程进度的延误。(2)施工技术控制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管道安装应采用镀锌管,不得焊接;对于管道连接,必须保证螺纹外露,做好螺纹的防腐防锈工作,确保铸铁管的灰色套管密实饱满;节点位置可以选择沥青材料涂抹,防止地下水侵蚀造成损失;根据特定施工区的地下水位选择合理的管材,减少给排水管道安装的难度;在工程建设完成后,采用土壤置换、排水固结、置换搅拌、土工聚合物等技术,提高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3结论

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设计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施工工艺和给排水质量的有效控制,结合施工技术,提高给排水系统的合理性,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形和技术因素的难点问题,做好给排水施工准备阶段和技术措施,不断加强给排水施工技术培训,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作者:丰泽平 单位:太原学院建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