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基础设施范例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范文1

关键词:绿色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已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是全球土地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预测,未来40年的人口增长将使城市饱和,这将给当地和全球带来巨大的生态负担。城市化率与商品、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直接相关。这导致更大的土地消耗、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城市热岛的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和敏感生态系统的破坏。其结果是人类健康和福祉的下降以及对社会的其他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并因气候变化而加剧。作为对城市化负面影响的一种补救措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相比,绿色基础设施被认为是一种基于自然和成本效益的替代性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灰色或技术基础设施是指支持社会和经济生产的设施,如道路、污水处理、水处理系统和供电网络。绿色基础设施被描述为一个自然和准自然领域和特征的综合网络,为人类带来各种好处。人类从生态系统服务中得到各种好处。生态系统服务的范围包括供应服务(提供水和森林等自然产品)、调节服务(可被视为生态系统功能,如洪水和气候控制)、文化服务(提供休闲、精神和审美利益)和支持服务(支持这三项主要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性预计会增加,但由于社会的突然变化,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正受到城市化的危害。生态系统的变化可归因于社会变化,如城市增长。城市中心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因为它们主要由非城市绿地提供,由于上述变化,这些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有所减少。最近,政策制定者和城市规划者开始将GI视为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切实措施。GI被提议作为一种规划和处理生态系统服务多重利益的方法。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生态、社会和经济服务不仅仅是巧合的产物,而是GI能够明确管理和提供的服务。

一、评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有框架

自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次成为一个主要关注点以来,已经建立了一些方法、框架和工具,以评估城市地区的状况或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关系。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主要是基于指标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已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科学领域。国际和区域组织,如欧洲基金会(1998),欧洲科学、研究和发展委员会(2000),联合国人居署(2004),欧洲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2004),联合国(2007)和世界银行(2008)制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综合清单。此外,最近还有一些综合性可持续发展指数,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环境绩效指数(EPI)、环境脆弱性指数(EVI)等。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建立和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选择指标最常用的框架是因果网络(CN)法。CN框架是一系列因果循环和反馈循环的组合,例如压力-状态-响应(缩写PSR)框架及其变形:驱动力-状态-响应(缩写DSR)和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PSR是由经合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其建立在能够解释人类活动所引发问题的压力指标;监测质量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的状态指标以及表明社会如何应对环境变化和关切的反应指标基础上。欧洲环境署(EEA)将PSR框架扩展到“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这是目前最受国际公认的框架。“驱动力”指标是从“压力”(废物、排放物)到“状态”(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根本原因(经济部门和人类活动);“影响”指标表示环境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健康和功能性的危害程度。最终,指标、目标和优先顺序的设定是对这些环境问题的政治“应对”。这些因果网络解释了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互动,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适应人类活动和需求的基本方法,因此,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从潜力、弱点和风险的角度了解城市地区和住区活动的物理和自然特征,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工具。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贯彻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图1展示了人类活动与绿色基础设施绩效之间联系的DPSIR框架。该框架有助于澄清因果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有助于理解改变绿色基础设施绩效的问题和识别潜在的解决方案。

二、绿色基础设施的多功能性

绿色基础设施(简写为GI)的各种理论确定了两个共同的概念:连通性和多功能性。连通性是指具有环境特征的自然和准自然区域的网络。多功能性是指GI的生态、社会、经济多种功能的综合输出。多功能性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为人类提供益处(如改善健康和社会凝聚力)。各利益相关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多功能性作为GI吸引人的关键因素,因为它在同一空间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效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通常分为生态、社会(包括文化)或经济。GI的多功能性也可以从经济、驱动力压力状态GI概念框架影响选择关键绩效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文化指标人类健康指标生态指标响应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探讨。

(一)经济效益。当复兴一个不发达的社区时,GI可以帮助它变得有吸引力。此外,GI有助于目标社区的经济增长。由于GI改善了社区的社会、物质和环境条件,因此增加了土地价值。此外,GI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产力和增加就业机会;通过改善物质环境优化设计和施工过程。通过提高用水效率、提供制冷和制热节能机会以及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安全性,应用GI可提高环境质量,从而降低管理成本。许多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GI的好处,开始放松管制,并提供激励措施来促进它。

(二)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GI的多功能性。除了在自然方面的教育作用和保护历史自然资源方面发挥优势外,GI还促进休闲活动并在社区创造美学。通过应用GI和社区再造来扩大绿化区,提高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通过预防犯罪和自然灾害提供安全,改善社区的物质环境,促进心理、智力和身体健康。GI使居民能够自行管理资源,从而改善环境,促进自适应学习过程即人们通过获得知识以最大化生态系统服务。这促使居民参与,加强了网络,促进了对地方的依恋感和社会凝聚力,创造了区域和谐。参与还意味着,社区可以在建立环境正义以及接纳社区成员方面创造可持续的环境。

(三)从生态学的角度讨论GI。生态系统功能的好处是基于对降雨量和洪水控制的讨论,包括减少降雨量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减少降雨量和非点源污染有利于保护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维持水循环。通过为城市提供绿地,GI还可以通过降温来适应和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此外,GI还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促进生态网络,改善土地、水和大气的环境质量,改善微观气候,减少碳排放。GI的多功能性及其单独功能发挥作用,创造了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优势。这些利益的聚集产生的协同效应超过了其单个功能的总和。DonghyunKim&Seul-KiSong(2019)采用整合的观点,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基础,将GI的多功能性分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作者认为从GI的多功能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角度看,三个GI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有关。经济功能性是促进经济活动的基础,是指提高经济能力,降低成本,增加就业以及间接生产力。社会文化功能是指可以通过GI直接或间接改变的一般社会文化问题,它包括教育机会、改善建筑环境、增加社会资本、改善景观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功能是指GI的生态和环境功能,它包括径流控制、污染控制、保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升环境健全性和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三、绿色基础设施绩效指标体系

指标降低了数据的复杂性,简化了解释和评估,促进了专家和非专家之间的交流。因此,指标可以用来突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的关键信息。Ely和Pitman(2014)以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为基础,列出了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代表了绿色基础设施在环境、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好处。环境指标中包括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空气质量改善、水循环改造、土壤改良、生物多样性、食物生产;社会指标中包括人类健康和福祉、文化、视觉与美学;经济指标包括商业活力、增加的财产价值,最终得出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Austin(2014)运用Tzoulas等(2007)提出的框架展示了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和福祉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解释了绿色基础设施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ParisaPakzadandPaulOsmond(2016)发展了这一框架,增加了自然过程(能源、碳、水等)作为向人类和自然提供服务的支持功能和基本要素。其中自然过程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而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绿色基础设施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促进了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ParisaPakzadandPaulOsmond(2016)在文献综述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指标、健康指标、社会文化指标和经济指标四大类30项指标。生态指标包括的绩效指标是气候和微观气候变化、空气质量改善、碳排放、减少用于制热和制冷的建筑能耗、水文调节、改善土壤质量和防止侵蚀、废物分解与养分循环、噪声级衰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增强;健康指标包括的绩效指标是改善身体健康、改善社会福利、改善心理健康;社会文化指标包括的绩效指标是食品生产、娱乐、旅游和社会互动、改善行人通道及其连通性、提高可获得性、为教育和研究提供户外场地、减少犯罪和犯罪恐惧、对地方的依恋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经济指标包括的绩效指标是提升财产价值、更多的地方经济活动、节约医疗成本、提供服务的经济效益、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和固碳的价值、避免能源消耗的价值、去除/避免大气污染物的价值、避免灰色基础设施设计的价值、降低洪水损失的价值、通过增加步行和骑自行车来降低私家车的使用成本。

四、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启示

(一)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拓展了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考虑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类福祉的综合发展,避免顾此失彼,减少为了短期局部利益而牺牲长期全局利益。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展与实施将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新思路和新视野。

(二)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打破了国内盲目追求经济目标而过度开展的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环境压力日益迫切,人类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政策导向应该从物质利益导向,转变为长期和全局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对于经济利益的权重,要求我们从全人类的视角,从全球视角来审视我们的发展战略。

绿色基础设施范文2

虚实结合是当代展示多采用的形式,虚体实体各有分工,虚体的新颖感与实体的真实感相得映彰,无论是长期的博物展馆还是短期的商业展示,静态或动态的实体展示都能让观众有直观的感受,实体与光影配合,与空间构成动态活泼的景象,倍受观众关注及喜爱,增加了展示的趣味性和律动感,就算单一静态的虚体展示,其技术的新颖性和观赏性也足令人为之吸引。虚实结合能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实现展示功能性的同时,又能升华空间氛围,绿色展示设计中巧妙应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影响绿色展示设计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多→少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索取和要求不断增加,但是资源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使得生产力和资源由正比例发展到反比例关系,这对于人类无疑是灭顶之灾。绿色展示设计的提出和应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资源的使用量“从多到少”,特别是批量生产的实物产品。例如展台,如果展示所需产品在不影响其功能性前提下减少制作原料,那大量生产的展台减少的原料将非常可观。“从多到少”是绿色展示设计的基本原则,它与“少即是多”不同,“少即是多”是通过尽可能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功能性,而“从多到少”是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减少原料的使用。

(2)由“摇篮→坟墓”到“摇篮→摇篮”

人们一直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量地焚烧矿物和砍伐树木增加了二氧化碳,造成了全球变暖;以氯氟烃为原料制造的空调、发泡剂等产品大量使用,破坏了大气臭氧层,使得紫外线辐射增加,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长影响严重,也容易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地球人口数量的增加,不可分解的有毒垃圾成堆等,不利于人的物质使得地球逐渐成为人类的坟墓,从摇篮到坟墓设计模式成为了现在的主流。如果在展示所需产品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产品最后废旧回收再利用的环节,优化资源及能源利用率,秉承绿色环保的思想,与大自然化敌为友,扭转从摇篮到坟墓局面,将会从根本上实现从摇篮到摇篮。

(3)坟墓→摇篮

对于正在使用的展示产品,可以改善其结构性及功能性,增加其生命周期,减少更换率、增加使用率是一个缓冲途径,可以让产品垃圾在不同的时期进行处理,避免了大量堆积的尴尬。从摇篮到摇篮一直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完美的良性循环方式,但是现阶段已经不能从摇篮出发,要将现有对资源的滥用遏止,将坟墓的现状扭转到摇篮的开始,这对展示设计师的道德回归与责任感提出了不低的要求和挑战。

2.客观因素

(1)提高生产力

提高生产力一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核心,对绿色展示设计而言,高生产力能够开发出更多节能环保的自然资源及人工可替代资源,同时还能提高结构的巧妙性,形成易拼接易拆解的产品,为产品回收再利用阶段的物理分解奠定了基础;最后在产品的回收阶段,强大的分解技术能最大化降低无法回收的废弃物,减少环境的分解压力。迄今为止,部分低碳环保的成本还处于较高的状态,受限于技术尖端性和稀有性,但只要坚持绿色科技、绿色生活的原则和方向,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树立绿色设计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将绿色生活普及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带来绿色科技的革新。

(2)尊重大自然

“与自然为友”一直是人类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人类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总是偏向从最糟糕的情况出发,不由自主的将自然视为人类的对立面,以强者的姿态自居,驾驭和主导自然,但当代不断的自然灾害证明,自然界因为人为的破坏,生物链早已千疮百孔。遵循自然规律,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原始动植物的特质为人类创造便利,对自然和人类都是一个双赢的效果。

三、绿色展示设计策划与组织

绿色展示设计分为实体为主、虚体为主及实虚结合三种表达方式及影响绿色展示设计的主、客观因素,将展示类型和绿色展示类型及影响因素相结合,先确定绿色展示主题,然后明确展示目的,再基于展示目的规划展示形式,后续则是按照规划进行布展及展示结束后的撤展,撤展后还要考虑展示资源的回收利用因素。展示设计和其他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类似,设计师们都要强调展示设计的故事性,让观众沉浸在拟定的故事环境中,展示从主题到展物及各种细节都为这个故事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和空间的结构都在诠释同一个主题。

四、结语

绿色基础设施范文3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着内部绿地缺失,小型绿地自成一体,大量自然或半自然绿地不断被分割、污染、破坏和侵占等问题[1],致使城市绿地破碎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逐渐丧失。因此,在未来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与规划中,除了强化改善城市环境力度和提高城市生态保障功能外,还必须全面考虑对城市不合理扩张起到引导和控制的作用。城市扩张一般依赖于“灰色基础设施”(GrayInfrastructure)的先期系统建设,如城市道路、机场、铁路、管道和桥梁等。它们具有系统化、规模化和结构化等特点,并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发挥着不可缺失的作用。针对诸如此类的“灰色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建筑设施”等概念,西方学者在研究和控制城市无序扩张问题时,又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GreenInfrastructure,简称GI)概念。实际上它是一种源于美国自然规划与保护运动的思想,并作为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战略和自然生命支持系统,于1999年获得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顾问委员会的官方认可[2]。其目的旨在以一种更加主动、系统、多功能和大尺度的绿地规划方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进行永续保护。基于绿色设施理念下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就是提倡在城市大规模建设之前,对绿色基础设施用地考虑实施优先保护战略,注重维持城市生态过程连续性,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给城市环境提供洁净的空气、水资源及其他潜在的生态资源,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并继而深入研究和制订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从而有效地控制城市规模的不合理扩张。   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相关概念   (一)规划理论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由人工或自然的景观要素,通过有机联系组合而形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循环过程的绿色空间网络。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则是一种具有先见性、系统性、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的多尺度规划策略,主要由网络中心(hubs)和连接通道(links)组成。网络中心是自然或人工条件下非线性的景观要素,一般包括:自然山地、湿地、林地、水域、野生动植物生境等要素,以及公园、郊野园和正处于生态功能恢复过程中的矿场等人工要素,其主要功能是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起源地和目的地;连接通道则是人工或自然条件下的线性廊道,如道路、林带、河流或山脊线等,其作用是负责连通网络中心,形成具有生态流通过程的自然网络有机体。如果把网络中心比作城市的“器官”,那么连接通道就是“血管和神经脉络”,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给城市机体注入生命的活力。绿色基础设施促进了天然物种迁徙、自然生境的连接,以及城乡环境资源的保护,同时也对城市居民生活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7]。   (二)规划方法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2]包括:①分析现有或已被保护的开放空间和绿道;②找出各类规划中所有将要受到保护的土地和区域;③识别潜在或需要保护的土地,即在前两步骤中没有被保护却有着显著的生态、美学、文化和游憩价值的土地。规划途径是从“控制”“连接”及“融合”系统规划理念上[8],分析城市绿色空间形态和空间要素,构建网络化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完整性及功能性。   (三)规划特点   1.优先指导性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策略性保护和发展的专项规划,要求在城市规模建设之前就全面权衡社会经济和生态要求,以及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并优先划定城市生态基础区域进行保护和控制。该区域除了包括一些自然山地、湿地、林地等景观要素以外,还包括具有关键作用的线性连接通道。经过对这些区域的优先划定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更为主动地维护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连通性   保障区域之间的连通性有利于生态过程的延续,也是绿色基础设施与其他类型的土地保护方式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宏观角度来看,迁徙和运动(如觅食活动、种子的飘飞迁移)的自由度决定了环境生态的稳定程度。一个受到城市建筑隔离的斑块绿地,不利于区域环境整体的生态平衡。只有真正形成一定规模、自然区域间的相互贯通,才能充分实现它们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连通性即是通过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交换途径,将公园、郊野园、自然山地、湿地、林地等网络中心进行策略性连接,构建空间网络结构,维持生态过程的畅通,保证野生动植物资源健康发展,发挥出整体生态功能,并实现其功能组织与个体间的有机连接[2]。与此同时,绿色基础设施也需要强化与社区内外的活动和联系,形成多目标、跨尺度的生态保护网络。   3.系统完整性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适用于任何尺度的开发与现状规划,因此可以考虑将城市绿地、郊区农田、荒野景观要素进行连接,在城乡宏观范围内建立生态联系,有序引导城乡融合;或是将城市内各个景观要素进行网络性连接,构筑社区微观视野下的生态循环过程,形成多尺度联结的绿色空间体系。另外,在空间要素组成和结构方面,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有利于降低城市应对洪水、火灾等各种生态灾害的敏感程度,提高城市生命系统的安全系数[8]。各种不同功能的绿色空间,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有效连接,重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网络体系。因此,城市生态系统完整性是衡量城市生态用地高效与否的重要标准,对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与生态过程有序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实践应用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作为指导城市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典型战略,已在美国区域与城市规划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中国的城市环境与之不同,本研究以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杭州湾滨海城市慈溪市为例,着力开展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研究区概况  #p#分页标题#e# 慈溪市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北部,界于东经121°03'02″~121°43'30″、北纬30°02'27″~30°24'00″之间,全市总面积为1321.42km2,行政范围面积1695km2,其中陆域面积1036.56km2,有“两山一水七分地”之称。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年平均气温16.0℃,年平均降水量达1272.8mm。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主要山峰有达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和栲栳山,最高峰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m,境内河流水系众多,大部分向北排入杭州湾。慈溪市历史悠久,名胜众多,如南部的达蓬山徐福东渡启航地、五磊寺佛教胜地、客星山严子陵隐居地、上林湖越窑青瓷等,形成了慈溪市特有的移民文化、围垦文化和青瓷文化等。   (二)绿化发展概况   慈溪市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在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给慈溪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带来一定挑战。如何能在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的同时,又能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将是今后当地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1991年,慈溪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只有25hm2,2001年达到457hm2。根据2004年慈溪市规划局、慈溪市建设局和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共同制定的《慈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2010年慈溪市人民政府的《慈溪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2005、2006、2007、2008、2009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分别为1187、1222、1239、1345、1435hm2,绿化覆盖率分别为28.89%、29.75%、30.16%、32.74%、34.93%。2009年林木覆盖面积为1407.26hm2,建成区林木覆盖率为19.52%。但这相对于理想居住城市的绿化指标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52m2,而在国外经济较发达国家,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一般在10m2以上。   (三)城市绿色空间组成分析   由于采用绿化覆盖面积、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无法有效评价城市绿地空间组成及分布的合理性,本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空间格局指数综合分析与评价慈溪市绿色空间的总体特征与布局现状,进而为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下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2009年慈溪市高清航空影像(1∶5000),根据慈溪市城市规划局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图及实地勘察的现状资料,在GIS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和数字化,提取并获得遥感影像的景观类型数据。绿地空间分布组成分析采用如下景观指数: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比例、斑块密度及聚合度[9-12]。由表1可知,中心区公园绿地斑块数最少,斑块面积比例最小;附属绿地斑块数最多,但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且在规划区中零散分布,聚合度低,连通性差;虽然生产绿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比例均较大,但其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防护绿地斑块面积比例较小,聚合度与连通性也均较低。因此,从城区单个绿地或整体绿地上评判分析,城市绿地生态效应不显著,环境生态保障性功能较差,城市绿地斑块之间缺乏有效连接,因此无法形成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系统(见图1)。慈溪市建成区位于杭州湾南岸,毗邻东海,每年盛夏季节抵御台风、热带风暴等生态灾害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据笔者参加的规划小组实地调研,建成区现有的防护绿地,主要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防风林带、城市组团隔离带等,绿带破碎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本规划必须高度重视城市防护林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功能完备的立体生态防护林网络体系,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的不利影响。截至2010年,在城市立体绿化方面,慈溪建成区绿化面积仅为1万m2,绿化面积及绿化质量都与上海市有较大的差距,上海市绿化面积已超过90万m2。立体绿化作为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兼有占地少、拓展绿区快、与城市建筑迅速融为一体等诸多特点,其对隔温节能、减噪除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立体绿化已经成为促进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功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四)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现有城市空间及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分析,提出了“二核、二环、三楔、三廊、九园、多链”的环网结构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布局(见图2)。慈溪市建成区面积为36.5km2,涉及浒山街道、白沙街道、古塘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横河镇,以及逍林镇城区段(逍林镇有一部分在建成区红线范围内,其余在市域范围)。规划期限分近期(2010—2013)、中远期(2014—2020)。截至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m2,林木覆盖率为31%,单位、居住区绿地率达40%,乔木树种面积比重为92%,近期新增建设绿地面积达789.23hm2,中远期新增建设绿地面积为106.2hm2。城区绿色空间规划布局具体内容如下:“二核”是指两个中心,一个是以峙山公园、峙山文化广场、乌山公园和周边各类绿地形成的慈溪市城区绿色网络中心;另一个是以新世纪广场、人民公园、市政府附属绿地、应莫陈绿地为主的城区绿色网络中心。两个中心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建设城区生态氧源库。“二环”包括两个生态环。其中,第一环指城乡结合部的环状绿地,规划建设环状生态保护圈,集中位于中横线、寺马线、南三环、西三环围合而成的一级连接通道;第二环指靠近城区中心位置,由北三环、新城大道、前应路、西二环围合而成的一级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主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引导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共生与交融。“三楔”是依据城市用地布局及周边山体、湖泊、水系等系统特征而确定的城区3处楔状网络中心,分别是西南向的城市公园、东南向的碳汇造林基地及东北向的万亩畈森林公园。“三楔”绿地规划主要是依照自然水系及山系走向,结合江南水乡生态本底基质,规划导入城市的绿色空间生态带,为城市发挥着“生态源”和“生态流”的作用,为生物物种提供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并影响其间的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护碳氧平衡。“三廊”即新城河、潮塘江、三塘横江沿岸森林生态带。新城河、潮塘江、三塘横江是流经慈溪城区的3大主要水系,通过对滨水防护绿带及滨水带状公园的建设,形成基于河流、森林景观类型多样的连接通道。在城市新区与老区各自区段内,规划水系最小绿带宽度为8m,连接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九园”指由中心城区综合性公园组成的生态绿地系统,包括教场山公园、旦山公园、清水湾生态绿地、中央公园、万亩畈森林公园、虎屿公园、金山公园、庙山公园和水门公园。“多链”是指沿中心城区漾山路江、周家路江、浒山江、赵家路江、西五灶江、马路谭江、六灶江、虞波江、二灶江等内河水系,以及慈甬路、青少年宫北路、浒崇公路、浒溪公路等主要道路绿带,共同形成的第二级生态连接通道,有效分隔中心城区空间格局,同时强化城市景观格局的连续性,保证区域自然山水林对城市生命系统的支持能力。总之,优先划定生态基础设施保护区域,实施“二环”生态保护圈建设,结合城区道路、河流等线型绿道,以及城区块状公园、楔形绿地和立体绿化等建设,有效地遏制城市的不合理扩张,疏导城市交通与连通自然环境措施并举,缓解热岛效应,恢复慈溪市整体生态绿地网络系统,建设一个宜居宜游的滨海生态城市。#p#分页标题#e#   (五)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措施   1.设定保护优先权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市最具发展潜力也最难控制的生态交错区域,作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关键性位置,其景观和功能规划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高的特点。位于慈溪市坎墩、宗汉、横河等3个区域的城乡结合部,绿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然、半自然景观较为破碎,景观生态连接性较低,整体布局零散。依据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中“控制”“连接”与“融合”的概念,截至2020年,首先对慈溪市城乡结合部的绿色基础设施用地设定优先保护权,结合慈溪市城郊的农田林网,规划建设城市防护林带(三塘横江两岸防护林带)、环城林带,面积为21.24hm2,形成绿色走廊和绿色网络,并使之与城区绿地系统贯通;其次,在宗汉街道、坎墩街道近郊区,建设生态碳汇林基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面积为43hm2,形成多层次、规模性的城市绿色空间,一方面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另一方面作为城市近郊区的生态碳库源,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第三,建立城郊型生态林产业基地,在中横线以南、横河镇以北地段,规划城区绿化苗木后备生产基地,面积为30.89hm2,远期根据发展实际情况,另外拓建相应的生产观赏型森林绿地,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   2.防护性连接通道   慈溪城区道路绿带、滨水河道绿带、防护林带是其线性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绿地之间联结与连通的系统功能。截至2020年,城区新增建设线性绿地通道269.09hm2。规划中横线两侧绿化建设面积44.96hm2,重点营造乔木树种,实施乔灌草配置,着重体现地方特色,提高干线通道的生物多样性,发挥防风、滞尘及减噪等多种功能;利用慈溪城郊山、水、田、林的自然条件,以城区对外交通走廊(中横线、西三环、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河道绿化(新城河、潮塘江、三塘横江)为联系纽带,规划建设滨海复合型沿海防护林绿地系统,其中干线通道绿地面积75.65hm2、滨水绿带面积89.59hm2、沿海防护林面积58.89hm2,形成对城区的绿色包围和烘托,保持城区内外绿地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贯通,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   3.网络中心建设   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网络中心,是构成城区绿地的主体,也是各种绿道的重要节点或者终点。截至2020年,公园新增建设绿地面积达355.63hm2,除了增加生态效益功能外,它还直接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承担着改善城市居民景观、文化与休憩质量等功能。规划新建乌山公园面积为49.56hm2,用以展示慈溪民间收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体现慈溪地域文化特色;利用潮塘江水系资源,建设清水湾生态滨河绿地面积为9.4hm2,营造敞开式休闲绿地和以雅静为格调的滨江湿地;为了打造自然景观融于都市风格的文化商务区配套环境景观,规划绿地面积为16hm2,塑造和谐、活力的文化商务区形象,使城市居民能够“感受自然,融于自然,回归自然”;城区西南向的峙山公园扩建面积为36.67hm2,以山体植物群落景观为特色,建设集健身、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多功能的万亩畈城市森林公园建设面积为234hm2,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绿肺”。另外,根据慈溪市建成区内所有公园的分布和质量,划定几个重要的绿色区块,通过提高辖区内的绿地质量及各绿色区块之间的生态网络化连接,最终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园生态绿地系统。   三、启示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以其富有远见的保护性发展模式指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保护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这种理念逐渐被政府与公众所接受,其实践性过程将显著地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开展慈溪市绿地系统建设规划,应该在现有合理的规划思想基础上,高度重视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和生态学原理在规划实践中的指导性战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注重城市立体绿化及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建设宜居环境空间。同时,还需要从生态设计层面上,加强对城区绿地微环境的功能性研究,构筑网络化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使城区绿地、城郊森林和远郊农田林网等生态要素融为一体,建设生态过程连续的城市绿色区域,显现城乡一体化的综合生态效应,最终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滨海园林城市。

绿色基础设施范文4

【关键词】公园城市;协同发展;以人为本;生态服务;城乡统筹

0.引言

城市化地区虽然仅仅占有全球约6%的陆地面积[1],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种组成、营养循环与废物汇聚的方方面面。截至2017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约60%[2],并且由于都市圈与城镇地区的极化效应,人口的聚集使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与生活福祉、文明建设息息相关。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各种城市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诟病。城市化导致了栖息地的碎片化、物种的同质化、当地小气候(热岛效应)、水文(径流增加)与土壤性质(重金属与有机质浓度更高)的改变等[3]。长期以来,为了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寻求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协同发展,自19世纪以来,各国的城市规划学者,环境学家,建筑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例如“田园城市”,“花园城市”等相关举措。特别是,2018年2月,到四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可以看到,“公园城市”的提出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1.公园城市发展历程

1.1世界公园发展趋势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公园的定义在各个国家,各个时期都不尽相同。本文中的公园所指代的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而主要是指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对应的人工绿化(ArtificialGreening)。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绿化[4]。它是由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安美依迪斯王妃所修建,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人工建筑上种植植物。随后在世界各地都开始了人工绿化的尝试,不过早期的“公园”主要都由皇室,贵族所建造,目的主要是满足特权阶层的享乐主义[5-6]。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绿化不再仅仅只属于权贵阶层。早在罗马时期,商人巨贾也纷纷斥资建造属于自己的私人花园来显示自己的财富与影响力。而在我国,私家园林的兴起是在魏晋时期,各方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富豪们开始打造自己的私家园林。同时,寺观园林也逐渐萌芽;从此,单一的皇家园林变成了皇家、私家、寺观园林的并驾齐驱。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交通工具的更迭,城市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是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居民与自然的隔离日趋严重,“大城市病”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便在城市内规划集中式绿地——城市公园,此时公园不再属于个人或者某一阶层,而是供全体市民享用。这一时期,虽然公园摆脱了私有,但其建设仍然主要是满足美学、休闲与游憩功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城市中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逐渐被认识,并作为绿色基础设施被纳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之中。例如通过增加树冠覆盖加强太阳辐射的反射与树木的呼吸作用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或通过湿地与公园的布局截留或储存雨水防止城市内涝。克里斯曾估计堪培拉的城市公园在2008~2012年间在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空气污染,雨水截留与碳汇方面发挥了约330万美元的作用[7]。

1.2“公园城市”理念演变

由于“公园城市”理念提出时间较短,在世界范围内的建设也处于初期,因此在学术界对于该理念有多样的解读,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吴志强院士认为公园城市的内涵是“一共三生”——公共、生态、生产、生活。而卢耀如院士则更加强调了公园城市在防灾、文化、科技方面的贡献。本文拟通过对比,体现“公园城市”与之前相关概念的独特与先进之处。从时间顺序上来看,城市公园体系发源于19世纪的美国,其提出者奥姆斯特德认为公园体系由公园与公园路组成,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性,诱导城市良性开发[8]。该系统是在19世纪美国工业化城市发展亟需转型的情况下提出的,并且英国皇家公园的公共化运动为其提供了契机。在1878年,奥姆斯特德提出了著名的“绿宝石项链”方案,将波士顿的主要城市公园、综合公园、湿地、植物园、绿地通过25km的公园路进行连接形成网络系统[9]。波士顿的“绿宝石项链”计划,不仅成为了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样本,同时也推动了规划学、景观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随着公园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霍华德于1898年在《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田园城市的中心思想是改善工业化进程对于自然环境的毁坏,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活环境。霍华德的设想包含了城市与乡村两个部分,同时他认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二者的进一步融合[10-11]。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即是田园城市建设的一个著名案例。在其布局中能够看出田园城市构想中的诸多要素,如绿心、放射线、同心圆、扇区等[12]。“田园城市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主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因此也被认为是“公园城市”理念的起源。我国对于相关概念的探索始于20世纪钱学森所提出的“山水城市”。他认为城市是环境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即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结合[10]。随后衍生于“山水城市”的“园林城市”概念被提出,并于1992年由建设部发起“园林城市”的评选。“园林城市”的评价标准主要为绿地率与人均绿地率,并且强调了绿地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平面特征[13]。但是由于单一的指标与对视觉效果的强调,并不能保证绿地在城市中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的功能,全国绿化委员会与国家林业局在2004年提出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森林城市”。“森林城市”的出现意味着城市绿化建设由美学功能逐渐向生态功能的转变,由增量规划向精明增长的转变,也是由城市内部建设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10]。在此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又提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生态园林城市”关注的不仅是城市中的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同时包括了人工建成环境,认为人工城市是一种拟自然的生态系统,强调发挥城市的综合效益[13]。2018年2月,提出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环境提升来引导城市发展,并首次提出城市规划好建设好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公园城市”绝非是将不同规模层次的城市公园排列组合,它是基于前人不断探索创新的必然结果,但是相较于之前的理念,“公园城市”更加强调了“公共”与“公平”的以人为本思想[13-14]。同时也突出了城市绿化的生态功能,而不再是从美学单一角度考虑绿地的规划与设计[10]。此外,“公园城市”强调城市公园的系统性。通过合理布局,促进城乡有机融合的同时,创造集约高效的活动空间[10,14]。从世界公园发展史与相关概念演变史的角度来看,“公园城市”的理念符合园林由小众走向大众、由美学主义走向功能主义、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历史潮流。

2.公园城市的当代需求

从历史沿革来看,公园城市的建设是为了重新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刘易斯•芒福德认为现代文明与工业的发展使得地价上升,但是土地在获得经济价值上升的同时也失去了其更重要的生态价值,这也成为了环境危机的根源[15]。因此城市中各类公园的设置被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服务人类的途径。芒福德认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建立是区域文化中的重大事件;生态学家理查德•福尔曼将农业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作为推动巴塞罗那大都市地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工具[16]。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公园城市有特殊的需求与期许。首先,公园城市以人为本,即以满足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不同层次需求为首要目标。对城镇居民来说,公园城市为其生产生活创造了文化娱乐活动空间,缓和了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17],创造高品质生活场所,使休闲的生活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18]。而对于乡村居民而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旧明显,城市对乡村的反哺不足,多数乡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基础建设,传统文化亟需得到传承[6]。公园城市既能缓解城市中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割裂问题,也有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公园系统有效连接城市与乡村,在加强乡村地区可达性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生态相关产业的发展。周边产业的开发可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其次,生态服务被认为是公园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价值,从生态的角度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形成人与自然发展的新格局[18]。传统的城市建设对其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城市地区,由于低反射率的建筑材料使用,太阳辐射在白天被大量吸收并在夜晚释放从而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同时,由于大量不透水材料的运用,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也造成了极大负担。然而,通过建设公园城市,借助于植物的生态服务功能,确切地说是其中的调节功能能够有效降低空气温度,减少空调以及制冷设备的使用,也能调蓄径流,减少排水等灰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19]。此外,植物也具有吸收空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PM2.5等污染物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20],同时公园城市中的大量树木也被认为可以充当碳汇,有效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21]。所以公园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圈,并且保障生态服务功能的提供。因此,公园城市在延续其美学与休闲功能的同时,建设中心转移到了生态服务功能的建设上。最后需要重视的仍是公园城市的空间特征[10]。城市或区域公园作为连结城乡的枢纽、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要素、与地区文化特色的实体体现,不再以仅满足各项指标为标准,而是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新加坡在花园城市的探索中也将“园在城中”提升为“城在园中”作为了核心目标[22]。公园在从无序走向有序布局的进程中,要求将碎片化、单一化的绿地空间巧妙地连接整合,形成错落有致、功能完整的公园系统,实现从“城市中的公园”转变为“公园中的城市”。前者只能称作公园的集合,而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城市。同时,由于我国“千城一面”的现象突出,地区文化风貌特色趋弱[6],这样公园体系并非是特定的、普适的。因此,在确保公园体系完整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当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通过城市空间形态的设计体现当地特色与历史传承。

3.公园城市的实现途径

通过对公园城市理念和相关概念的对比以及当代居民对于城市绿化空间的需求分析,公园城市构想的先进性与特殊性在于:1)天下为公的人本思想;2)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实现;3)空间体系的和谐构建。要想实现公园城市的伟大构想,则需从以上三点入手,并且基于之前“田园城市”、“园林城市”等的实践经验进行改进和提升。首先,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打破传统的公园建设模式,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的评选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通过政府制定评选规则与指标,评选符合书面要求的城市。而公园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加入自下而上的社会大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城乡居民的积极性,使人民不仅仅是公园的使用者,也是公园的建设者与后期维护者。这是由于公园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公园城市建设是一项包含了规划、市政、景观、生态、环境、能源、水利、建筑、经济、历史、文化、旅游等多学科的综合课题。所以,仅从决策者的角度考虑很难涵盖其中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平衡[22]。同时,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公园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采用完善的利益相关者分析[23],通过指认公园城市过程中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并将他们分类,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类群体的利益,并且最小程度化他们之间的冲突。这样的分析也有助于满足弱势社会群体的需求,解决性别平等(genderequity)等社会问题。加入自下而上的参与机制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加强了人民的参与感(involvement)与责任感(accountability),在后续的维护与修缮过程中减轻政府的负担,通过全民参与的途径将公园体系维持在良好的状态。具体的做法则可以参考基于社区层面的管理制度(community-basedmanagement)[24]与合作管理(co-management)[25]等机制。生态服务功能的满足实现则需要公园城市将各种绿化形式作为绿色基础设施(livinginfrastructure)来规划设计。绿色基础设施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概念相对应,由自然要素湿地、树木、流域组成,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但与灰色基础设施不同的是,绿色基础设施不会破环生态基底,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维护成本上更具有经济性。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被分为4大类,即供给,支持,调节与文化功能[19],包括了调节城市小气候、减轻热岛效应、减弱雨水径流、吸收有害气体、减弱城市噪音、降低犯罪率、提高房地产价值等益处[26]。如何合理地对绿色设施进行布局,使得各区域人民能够各取所取,并且最大化其生态效益则是公园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绿色基础设施的效益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群落的结构与物种组成[27]。然而目前并没有很好量化这些效益的方法。欧美等国家常采用的iTree软件通常仅仅是通过树冠覆盖来评估绿地的生态效益,但是这样的方法并不准确。因此,公园城市的建设需要对植物生态学、物候学、生理学做进一步的研究,寻求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平衡,合理分配公园所提供的生态效益。最后,公园城市的空间构建则需要考虑区域协同,统筹城乡发展,彰显地方特色。从协同与统筹发展方面看,公园体系需要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的公园承担不同的功能。例如部级公园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包括了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而郊野级的公园则主要用于修复生态系统,支撑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城镇周围旅游业的发展;而城市级的公园则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承担景观、游憩、防灾等功能[28]。在成都市的公园城市建设中,公园系统在分级的情况下,在每个公园更进一步划分了各个区域并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核心保护区以生态保育、涵养为主,缓冲区以生态修复为主,而建设与服务则安置在各个公园的一般区域用于休闲活动[29]。各个层级的公园再通过城市绿色廊道进行串联形成可达的公园系统。因此在公园城市中,不仅仅有公园的面,也具有绿色廊道组成的线,还可以有分布在城市中的各个绿色节点。从彰显地方特色来看,则需要从区域文化、传统等方面出发从城市的空间设计与植物的选用来打破“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中的植物尽量使用本土物种,不仅能够展示地方特色,同时也保护了区域生态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表明,由于城市环境的原因,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30],即耐旱、耐高温、耐碱性土壤的植物更易于在城市环境中生存。目前的城市绿化工作中会大量引进具有上述特征的物种来适应城市中较为苛刻的生存环境。而公园城市的做法则恰恰相反,希望通过营造适宜于本土植物的生存环境来保护城市物种的多样性,增加城市生态系统对于外界干扰的抵抗力与恢复能力。

4.结语

绿色基础设施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海绵城市;LID;关键措施

1“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目前,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已进入“人水争地”的境界,如何实现人水共存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推进“海绵城市”的全面建设,为结合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将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高可将70%的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遭受自然灾害和恶劣环境变化时,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能够通过生态措施,提高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传统城市已不足以解决城镇化进程带来的问题,阻碍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已经不仅仅是文化、政治和经济问题,还有生态环境等问题。如由于下垫面形式的改变和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城市地表径流量的大量增加,而引起内涝频发,同时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海绵城市”建设以遵循生态优先为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2快速的城镇化带来的问题

(1)传统城市灰色基础设施过多,不利于雨水的排放。至今,我国许多城市还在坚持热衷于利用单一功能的工程措施通过构建灰色基础设施来解决生态水环境问题,反而最终导致问题日趋严重,从而逐渐演变成恶性循环。随着“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绿色基础设施已得到了广泛的认证。城镇化和灰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了不透水路面的增加,植被破坏,水环境恶化,湖泊减少,打断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通道,极大地影响了径流和汇流的水文条件,出现了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增加的趋势。在高密度的城镇建筑物情形下,应结合不同的自然和环境条件,将灰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协调结合,增加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雨洪管理模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构建科学合理性格局。(2)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污染。2018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正在经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截至201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了48.94%,年均提高0.71%。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有些城市对人口的宏观管理不科学,从而导致缺水问题和水资源污染愈来愈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猛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剧烈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均用水量逐步增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在增加,已经超过传统城市排水设施的处理能力,这使得城市的河流水源和地下水等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的污染间接的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3)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提高了发生洪涝内涝灾害的频率。我国大部分城市都临近江河湖泊,在特定情况下,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威胁,包括洪水和内涝。由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筑物的扩张,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在遇到强降雨时,地表汇流加快,绝大部分雨水未得到利用和无法下渗,再加上传统城市的防洪排涝设施不健全,从而导致了洪涝内涝灾害的发生。传统的“快排”模式主要是对短历史重现期降水而设计的,随着当今城镇化快速发展,传统“快排”设计理念已与城市的发展模式之间存在明显的突出矛盾。由于硬化路面表面径流增加,传统排水口以及管道的设计标准有限,灰色排水基础设施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

3“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

(1)多部门应协调联动建设海绵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过程中,各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多献决策多提意见,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设计生态建设方案,加强在建设过程中胡改乱造的监察力度,确保是以低影响的开发理念为准则。多部门配合有利于城市规划建设体质的创新,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多方指导,统筹规划,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宗旨,亦采用低影响开发设计为理念,遵循城市健康发展规律,建设城市生态廊道,避免出现“机器式”的建设,减小“热岛效应”带来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依存的局面。(2)有效修复被破坏的水生态系统。在传统粗放式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城市中的水体和绿地已被严重破坏,水资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城镇化下的人工建设已经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湖泊被填埋、建筑物的扩张,不透水路面已经逐渐替代了可以自然渗透的绿地,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已经变得愈来愈脆弱,甚至完全丧失。城市雨水循环的通路已经越走越窄,无法形成可持续的良性水循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建设以生态景观为载体的生态设施,以水生态系统为主体如建设生态廊道、人工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逐渐净化原有受污染的水资源,通过源头径流控制,对已有河道生态环境进行环评和水质监测,对于环评不达标的河道,相关部门应科学性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治理方案。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灰色基础设施,将“生态、绿色、安全、和谐”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理念中,从而构建一个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水生态格局。(3)完善城市雨水管理,充分利用和回用雨水。“海绵城市”的设计就是明确处理雨水资源化与防洪排涝之间的关系,提高雨水利用率,推广和研发雨水利用和回用技术设施,科学合理地建设LID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目前研究表明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源头就是城市下垫面的材料,而现在城市下垫面主要是以水泥和沥青材料为主,已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雨水的自然渗透。因此,在城市的建设中,应当研究和改良城市下垫面的材质和特性,增加雨水渗透率,减少地面径流量,防止内涝。完善城市大(小)排水系统,鼓励建设单位使用蓄水系统,改良已有的灰色设施,形成衔接纽带,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雨水利用和回用设施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和说明进行使用和维护,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定期对设施的工作状态进行完善和检查,避免遇到强降雨时无法工作的情况。对于自然降雨,可通过城市周边的乡村、湖泊、农田等调控水量,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雨水管理理念和措施,改善我国的雨洪管理技术,如人工雨水渗井技术和人工雨水湿地技术等,提高雨水利用率,可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农田灌溉、喷洒植被以及冲厕所等,这样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4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以人为主体,推动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城镇化的发展已是必然,是历史所趋,在带来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能协调人类活动与生态自然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常态化健康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机制保障对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的协同支撑作用,确立共同目标,协同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我国城市分布较广,各地生态条件差别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管理也不同,所以,应当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因地制宜,运用科学合理的生态观建设集和谐共处和绿色健康的人文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2]廖朝轩,高爱国,黄恩浩.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16,32(1):42-45,50.

[3]张旺,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2014,14(9):5-7.

[4]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

[5]刘昌明,张永勇,王中根,等.维护良性水循环的城镇化LID模式: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初步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5):719-731.

[6]季璐,陈一希,李晓宇.“海绵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思考[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32-33.

[7]毕桂平,陈嫣,徐存福,等.城镇化大背景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资源协调发展——以上海市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6,25(1):24-26.

绿色基础设施范文6

[关键词]低碳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建设;绿色环保

现如今是进入新世纪的第十八个年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资源也是日渐枯竭,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比上世纪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未来人们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就要围绕着“低碳环保”进行城市的设计,以建立低碳生态城市为目标,科学合理的规划各种园林景观,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降低对大自然的破坏,有力的推动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1概述低碳生态城市

现如今因为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全球范围出现各种恶劣自然气候的问题不断增加,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的危机。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更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问题。有研究资料显示,城市就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地,特别是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每年都有将近1.5亿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造成城市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城市在发展的时,要有意识的降低碳排放量,设计科学合理的环境结构方式,使城市的环保功能进一步提升。所以,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时,就需要积极的采用各种高新技术,主动的进行产业转型,使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可以得到明显的下降,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

2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的景观设计途径

2.1建设多种绿色基础设施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各种良好的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更好的完善低碳生态城市,这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所以,就有必要大量的建设各种森林、公园以及各种嗨动植物园,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原有的城市绿化系统,还要有意识的扩大城市的园林面积。而通过建设良好的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空气,还可以使城市的水源更加的清洁,有效的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强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降低水害的问题、提升水质。特别要重视的是,要在城市中建立良好的森林系统,森林是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关键部分,各种森林树木可以为美化城市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建设良好生态文明的有效措施,有着净化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关键功能[2]。

2.2设计城市绿化景观的有效措施

在进行城市绿化景观的设计时,要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城市的原有植被,还要积极的移植各种绿色植被,重点就是将这些植被种植在各种公路的周边以及人们生活的居住区。因为,这些地区是碳排放的“重灾区”,通过种植大量的绿色植被,就可以有效的吸收各种碳,极大的减少的大气环境中的碳源。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地方移植的树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特别要重视评估各种绿植的碳吸收能力,要有意识的选择的各种碳吸收能力强的绿植,这样才可以将环保和绿化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并且,还要充分的考虑当地的气候和环境,选择更加适合的绿植,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选择,而不是盲目的选择碳吸收能力强的绿植。而城市绿化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比较大,很少有大面积的绿化土地。所以就可以选择屋顶绿化或者是垂直绿化等,有效利用城市空间的绿化措施,使城市的绿化面积可以大幅增加。由于我国目前对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相关技术也不是很成熟,就可以积极的吸收和引进外国的相关先进技术,更好的完善城市生态环境。

2.3积极引入各种高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有力的推动了环保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新能源和新技术不断的出现。特别是利用太阳能的技术,太阳能是一种十分清洁的新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在城市设计使,就可以在城市建筑的楼顶,建设各种太阳能收集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减少火力发电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建筑的外墙,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可以在白天发电储存,进行使用做到“自给自足”,这样就可以减少了对热力电力资源的使用,大幅度的减少碳排放量。有鉴于此,在城市的设计中,就有必要积极的利用各种高新技术,更好的降低碳排放量[3]。2.4赋予景观生态教育的作用长久以来人们的发展都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特别是在工业时代,人们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没有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造成现代人们要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不仅要建立各种良好的绿色生态景观,同时还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让人们认识到低碳环保生活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在设计一些园林景观的时候,渗透人们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可以有意识的在公园、森林等地,设计一些展示牌,教导人们绿色出行、注重保护环境以及节约用电等,让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接受绿色环保的教育,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让人们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时,要充分的围绕着“低碳生态城市”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自然生态规律,建立健全城市的基础生态环境。特别是要充分的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进各种高新技术,使城市的碳排放量可以明显下降,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从而可以全球的环保战略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洪云飞.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2):00207-00207.

[2]袁娟.浅析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J].建材世界,2017,38(4):145-148.

绿色基础设施范文7

关键词:公园城市;绿道建设;策略

0引言

2018年2月,视察四川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对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提出的解决方案,自公园城市理念提出以后,众多学者对其展开了研究。刘滨谊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中心区空间模式,即以生态文化中心区ECD取代传统城市CBD,RBD[1];成实,成玉宁从以往的园林城市到现在的公园城市的转变出发,指出转变的核心在于城市发展由“重形态”到“重生态”[2];袁琳从公园体系与人民福祉出发,提出要运用“公园城市”理念推进规划与治理体系的革新[3];王浩提出公园城市发展模式是坚持以“人”为核心,提出了“游园-社区公园-综合公园-郊野公园-自然山林”的多层级城市绿地体系[4]。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公园城市的发展模式以及核心理念,多是宏观理论层面,少有研究在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应如何发展,如何将理论运用在具体的实践中。绿道作为城市的线性绿色开放空间,是联系城市各个绿地空间的生态纽带,公园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绿道则是这个系统中的纽带,故在公园城市背景下,对绿道建设的探索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以成都市天府绿道锦江绿道为例,分析已建成的绿道现状,结合公园城市的营造理念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提出绿道优化策略。

1绿道概述

1.1绿道概念

及内涵“绿道”(greenway)一词最早可追溯于1865年奥姆斯特德在波士顿城市公园规划中提出的“parkway”概念,最早以书面语正式出现是在威廉.H.怀特《保护美国城市的开放空间》一书中。1987年,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将绿道定义为“提供人们接近居住地的开放空间,连接乡村和城市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这个定义体现了绿道上结构上的特征与连接功能[5]。之后,随着对绿道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研究领域的特点,对绿道进行了定义。经过不断地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查尔斯列特尔在他的经典著作《美国绿道》中对绿道进行了全方面的定义,他指出绿道是一条沿着自然廊道(如河岸、溪谷或山脊线)或转变为游憩用途的铁路沿线、运河、风景道或其他线路的线性开放空间;任何为?行或自行车设立的自然或景观道;将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景观和居住区相连接的开放空间连接体;从局部来说,是被设计成林荫大道或者绿带的某种带状或线性公园,这个定义从形态、交通、生态、景观等方面对绿道进行了概括。绿道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国是在1992年《美国绿道简介》一文中,文中将greenway译为了绿道,2000年,《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一文对绿道理念进行了推广,文中对国外绿道规划有了较为详细的介绍[6]。

1.2绿道功能

世界上最早的绿道“波士顿翡翠项链”的最初功能是保护水源,其次作为连接各大公园的纽带,其功能还有游憩、娱乐、美化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绿道的功能超出了娱乐、审美等社会性的功能,随着人们对生态的日渐重视,绿道还承担起了应对诸如生境破碎化等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的生态修复功能,同时绿道也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功能,绿道逐渐成为了具有多重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之后,随着绿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其功能也得到了发展,绿道更加强调在应对自然环境破坏所展现的生态修复功能;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功能;体现城市景观特色以及城市发展历史的文化功能;展现城市公平公正的社会功能等[7]。从绿道最初的只关注游憩性发展到人们对其生态效应的重视,然后到人们对绿道潜在的文化、经济效益的着手研究,绿道研究也逐渐呈现多元化。

1.3绿道的实践发展

绿道的实践最早开展于欧美国家,1867年奥姆斯特德规划建设的美国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是第一个具备绿道特征的;19世纪末,查尔斯艾略特设计的绿道网络系统,通过河流和开敞空间连接了城市内部和空间;20世纪中叶,美国开始对绿道进行大规模的规划与建设,通过连通各类绿地空间,形成具有多功能的绿色网络;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美国实施了boulder绿道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河岸景观。除美国外,国外绿道实践比较成功的还有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在中国,虽然绿道的概念是从国外来的,但绿道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有“沿城壕必须植树造林”的条文;秦代的“驰道”、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隋代的京杭大运河和唐宋的茶马古道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有关绿地线性空间的规划建设思想开始出现,生态环境逐渐被人们重视,生态绿化工程大量展开,主要体现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沿河流、交通廊道的绿带以及农田防护林带[8]。我国的绿道建设是2010年从珠三角地区开始的,其中,深圳市绿道建设对后来的绿道建设影响最大,成都市也在2010年9月率先以温江为试点,之后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动绿道建设。其他的还有诸如嘉兴、安庆、海口等市,也相继开始规划绿道网络。综上所述,从绿道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绿道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其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在公园城市的背景下,绿道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成都市天府绿道建设

2.1案例概况

成都市于2017年正式启动天府绿道体系规划与建设,全域规划形成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的三级绿道体系。其中,区域级绿道为“一轴、两山、三环、七带”,是沿全域成都主要水系、山体、环路形成的骨架绿道系统。锦江是天府绿道体系中的核心“一轴”,河道全长150km,南北纵贯成都全域。锦江有成都母亲河之誉,其沿线是城市极为重要的滨水廊道。本次调研起点为北门大桥,途经活水公园,成华公园,终点为新华桥的沿府河锦江绿道(见图1),调研主要采用环境行为观察法。

2.2现状分析

此次调研主要从绿道的结构、绿道与公园之间的关系,绿道的景观效果、绿道的生态效果、绿道的基础设施使用情况、绿道中人群活动行为等方面展开(见图2)。首先是绿道的结构,调研区域为锦江滨河绿道,其主要由河流、亲水步道、绿地、内部游憩道、基础设施以及紧邻城市道路的游憩道组成。其次是绿道与公园之间的关系,调研路段包括了活水公园与成华公园,调研发现,由于活水公园与成华公园和锦江的位置关系不同,绿道的设计有所区别,活水公园段紧邻锦江,故没有新增绿道空间,成华公园段距锦江有一定距离,故在两者之间规划了新的绿道空间。绿道的景观效果主要从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两方面进行调研,在靠近城市干道的区域主要以乔木栽植为主,绿道内部绿化主要是乔灌草的组合,且通过高差的变化来营造视线的变化,丰富了绿道的竖向空间。灰色基础设施主要是休憩设施以及一些指示牌,特别是通过座椅种类、色彩、尺寸的变化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在滨河步道栏杆设计上,雕刻了这一段绿道所涉及的主要街道以及一些标志性节点,体现了绿道的文化展示功能。绿道的生态效果一是其植物产生的生态效果,比如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等;二是其在生态网络结构上的连通性带来的生态效果,其作为景观廊道,起到了连接各个绿地斑块的作用;三是通过一些基础设施带来的生态效果,比如: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绿道的基础设施主要是休憩设施,调研发现由于基础设施围合方式的不同,从而带来了不同的空间感,半围合式的休憩设施使用率最高,围成环状的且座椅一人一座的休憩设施使用率最低,基本无人使用。这种现象源于人看与被看的行为心理特征以及人们平时的沟通交流特点。绿道中的活动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在活水公园段,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人群增多,人群活动行为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休憩娱乐,老年人主要是下棋、唱歌、遛狗以及打牌,中年人一般是带着小孩在公园里游憩;一类是沟通交流,主要是老年人之间聊天;还有一类是锻炼身体如散步、打太极、跳广场舞等。总的来看,锦江绿道具备绿道的游憩、生态、社会文化等基本功能,且营造的景观效果较好。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绿道的吸引力,虽然绿道也具备游憩功能,但从人群活动来看,还远远不及城市公园的吸引力;二是绿道的基础设施,除前文提到的休憩设施的使用率问题,还缺少一些指示性的标牌,游客无法知道自己此刻在整个绿道系统的哪个位置;三是绿道景观区域特色不够明显,虽然前文提到了雕刻栏杆能体现一定的城市文化,但其位置并不明显。

3公园城市背景下绿道建设策略

公园城市的理念是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绿道建设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应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绿道在公园城市这个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3.1生态建设

在十八大会议中,生态建设就已被提升为国策,而后,又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进一步强调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未来的绿道建设重点在于绿地的相互联通及结构优化,探索如何使同样面积的绿地产生巨大而有效的生态效应;其次还应将其与一些先进的生态理念与技术相结合,比如:海绵城市的建设、城市双修等。

3.2以人为本

绿道除了生态上的重要功能,其主要功能还是为人的活动提供空间,故其游憩功能应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据曾真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前往绿道最主要的动机是刺激-逃避动机,然后为提升自我动机、社会交往动机以及求知与探索动机。所以,在对绿道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考虑根据居民游憩动机的差异性而规划不同类型的绿道空间,让居民在绿道游憩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9]。

3.3系统完善

在绿道建设中,应着重开展绿道网络的建设工作,加快完善相应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指南,考虑到绿道周边地区环境设施对绿道中多样活动的强支持作用,应将绿道及其周边地区作为活动支持系统,进行整体性规划设计。

3.4技术应用

21世纪的信息技术每天都在进行着革新,绿道系统的建设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将时代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建设中去,比如可运用社交媒体、交通流量、气象数据等大数据为绿道选线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10];利用5G网络以及全息投影技术丰富绿道的夜间景观;利用人工智能增添绿道的趣味性等。

4结语

绿色基础设施范文8

关键词:公共健康;风景园林;传染性疾病;预防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创建之初给出的“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把人的健康从单纯生物学的意义上升到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多重内涵。此后,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对“健康”这一概念进行完善,1990年提出了四维健康新概念,即健康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health)、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he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social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health)[2]。自此,健康的含义从单一考虑人的自然属性到考虑人的社会属性而变得逐渐丰富,同时评价健康的标准更加全面。从公共健康的角度来看,健康已不再仅仅是与个体本身有关,它与社会的平等、和谐同样息息相关。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成就,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了2018年59.58%[3]。城市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医疗卫生资源,使得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儿童死亡率、结核病疫情、肠道传染病疫情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4]。但同时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住房压力等城市病,对城市居民的公共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不但成为以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的国家[5],而且传染性疾病的威胁也同样严峻。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统计,病毒型肝炎、结核病位居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前两位[6]。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所爆发的传染性疫情,如霍乱、鼠疫、艾滋病、SARS事件、H7N9禽流感疫情,以及此次爆发的肺炎疫情,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传染病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不仅促使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公共健康的重要性,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功能和建成环境的空前关注,风景园林作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提供者,理应在促进公共健康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风景园林促进公共健康的探索

相关研究表明,心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先天的积极关系[7-9];在环境心理学领域,相关人员证明了建成环境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体力活动和饮食行为来促进人体健康[10],所以营造良好的建成环境有利于促进公共健康的发展。风景园林作为外部环境的提供者,所追求的目标始终是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11]。从古典园林原始的生产目的到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再到改善社会环境效益,从关注个体心灵健康到社会环境健康,风景园林的角色在不断丰富。18世纪中叶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开始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时期以奥姆斯特德为首的风景园林师将“自然带进城市”,建立了公共园林、开放性空间和绿地系统;之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意在营建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这都体现了人们开始认识和重视风景园林对个人和社会环境健康的促进作用。随着公共健康问题的出现和发展,风景园林在促进大众健康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探索[12],康复花园、园艺疗法、市民农园等健康景观成为了西方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中国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益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才真正意识到景观环境对健康的积极作用[13]。此后,健康视角下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研究开始有了新的进展,医疗园林在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紧张情绪效果明显[14];康复景观在降低人的心理压力、产生积极情绪等方面效果显著[15]。健康导向下的风景园林从注重疗愈的小尺度花园,到强调社会交往的中尺度空间[16],再到重视城市整体绿色开放空间对公众健康作用的提升[17],实现从个体身心健康到个体与社会健康关系的转变。风景园林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被动消极“治疗”到积极主动“预防”的角色转换。20世纪中期后,虽然公共健康的主导问题已经由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疾病,但风景园林最初解决城市健康问题的起因就是城市中传染病的肆虐[18]。传染性疾病多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这就更加要求风景园林师通过风景园林的手段和力量在传染性疾病发生前中后期达到最大力度的预防、隔离和治疗作用。

2风景园林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策略

医学上认定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机理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9]。而自然环境因素对传染病的产生、传播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染病的存在方式和流行过程,甚至可能会决定着传染性疾病的消亡[19]。2008年WHO的60周年纪念以研究“消除气候变化影响,保护人类健康”为主题,标志着气候变化与健康的关系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同年在《美国预防医学学刊》发表了一篇关于气候变化对公共健康影响的特别报道,该报道指出气候变化对公共健康有四个方面的威胁:高温的直接影响、病媒传播疾病、水传播疾病,以及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21-22],因此,气候变化导致自然因素改变是传染性疾病产生的重大效应之一。如温带地区气候变暖现象,使得感染或携带致病原体的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分布范围与危害期限扩大,增加了虫媒类传染病扩散的风险。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局部城市12月气温已打破历史同期气温纪录[23];“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异常的气候为病毒的生存与蔓延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此外,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通过影响湿度间接影响昆虫的寿命和繁育,从而增加季节性虫媒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多度4];水环境的改变,如赤潮,会在水中产生大量毒素,赤潮一旦在饮用水源中爆发或通过水域中的鱼类间接传染到人类,可能引发传染性疾病。空气污染使环境中的过敏原增多,这会进一步威胁特殊人群的呼吸系统健康[25]。种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通过改变自然因素而加剧了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和传播,所以发挥风景园林在改善气候条件方面的作用,以此阻止或切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达到预防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效果。

2.1控制传染性疾病传染源

全球气候变化是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爆发的重要诱因,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城市洪涝灾害导致的湿度加重等,为传染性疾病中传染源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风景园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不断寻找改善气候的有效途径。以园林绿地为代表的绿色基础设施被誉为“自然生命的支持系统”,包括城市周边及内部的绿色开放空间,构成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体系[26]。绿色空间建设在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缓解气候变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当城市中具有足够的绿色空间且能合理地分布形成系统时,城市环境将更加舒适[27-28]。同时,绿色基础设施在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频繁的洪灾问题时,可通过截留、调蓄、下渗等功能提供减少径流、降低峰值、缩短持续时间等洪水调节服务[29]。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发挥不同绿色基础设施应对传染病疫情的功能和作用[30]。比如自然保护区相较于城市公园,其职责重在保护自然野生动植物,规划时就要考虑到其与城区的距离以及内部功能性的规划,从而避免人类对自然野生动植物的打扰,同时降低野生动物可能携带的病毒、病菌对人类的伤害。通过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作用,在城市中构建一个稳固的绿色基础设施空间网络,作为人类聚居地垂直空间的“屏障”以及水平空间的“应急系统”,达到减少城市上空碳含量、调节雨洪、改善环境质量等效益,从而降低由于气候变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迁移等带来传染性病毒、细菌的风险,实现对传染源的控制,以达到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运行安全的目的。

2.2阻断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

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诸多媒介如空气(飞沫、气溶胶)、水体、土壤等进行传播,如果能发挥城市园林绿地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的功能,就可以起到阻断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的作用。园林植物被称为天然的空气过滤器[31],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气溶胶,因其叶片表面的结构与其分泌物决定了植物的滞尘能力[32-33]。相关研究证明,城市道路上方空气细菌污染非常严重,并作为线性污染向道路两侧扩散进入人类活动频繁区[34];城市边缘区作为生态敏感脆弱区,容易因人类的不合理开发而造成环境破坏和污染,进而产生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因此建设道路防护绿地和郊区防护林可以起到隔离和削弱空气中病菌扩散的作用。通过科学规划绿地空间体系、合理布置防护绿带宽度与结构、丰富道路绿化形式、配置净化滞尘能力强的植物等,以此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空气中存在的致病因子与人类接触的几率。水是微生物广泛分布的天然环境,也是传播各种水源性疾病的媒介[35]。水生动植物对维持水生态系统及分解和净化水中有机物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风景园林设计主要通过塑造良性水生态系统和营造安全水景观的手段,来降低水体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如,营造层级错落分布的动植物群落环境与大片水域相结合,通过设计自然生态驳岸,实现水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于流动性较差的景观小水域,通过加强水生植物的种植,丰富水生植物的种类,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同时,合理布置景观水域与游人游览动线的位置关系,实现游人既能亲水,又不受封闭水域处可能产生蚊虫影响的目的。研究表明,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人畜粪便污染的土壤会引发生物性传染病[36]。风景园林同样是改善受污染土壤环境的有效手段,将垃圾填埋场转化成生态公园、工业废弃地改造成矿坑花园等都是成功案例。针对土壤的污染状况,一方面利用绿地空间与功能的多样性,灵活匹配污染物暴露的途径,再通过微观尺度设计将环境风险最小化[37];另一方面注重受污染场地的生境营造与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实现对土壤存留污染物净化和修复的目的,从而降低致病原向人类传播的可能性。

2.3疗愈传染性疾病易感人群

人处于天地之间,自然又作为人最基本的属性[38],使得人在生、长、壮、老等各个生命环节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23]。研究表明,城市绿地对人体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效应,居住在绿地条件较好的环境中,身体健康状况更好[39-40],而健康的个体较于体质较弱的个体患疾病的可能性要低。园林绿地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最接近自然的地方,丰富城市中园林绿地的空间布局尤为重要,此次肺炎疫情期间,居民不能出远门,住宅附近的小型点状绿地空间便是他们最重要的室外活动场所。在城市中除了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地布局体系,还可通过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方式增加自然元素,如屋顶花园、屋顶农场、螺旋森林、垂直绿化等,从有限的水平空间扩展到无限的垂直空间,发挥绿色植物的疗愈效益;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康复花园、医疗园林的建设,在园艺疗法的基础上,适时开展“绿色医学”研究[41],这些都是疗愈传染性疾病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