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沿革与当代需求

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沿革与当代需求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同时也是实现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得到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探讨了公园城市的发展历程沿革与理念演变,分析了公园城市与相关概念的差异。同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分析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公园城市建设的当代需求。最后,从以人为本、生态服务、城乡统筹三个角度提出了公园城市建设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公园城市;协同发展;以人为本;生态服务;城乡统筹

0.引言

城市化地区虽然仅仅占有全球约6%的陆地面积[1],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种组成、营养循环与废物汇聚的方方面面。截至2017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约60%[2],并且由于都市圈与城镇地区的极化效应,人口的聚集使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与生活福祉、文明建设息息相关。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各种城市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诟病。城市化导致了栖息地的碎片化、物种的同质化、当地小气候(热岛效应)、水文(径流增加)与土壤性质(重金属与有机质浓度更高)的改变等[3]。长期以来,为了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寻求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协同发展,自19世纪以来,各国的城市规划学者,环境学家,建筑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例如“田园城市”,“花园城市”等相关举措。特别是,2018年2月,到四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可以看到,“公园城市”的提出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1.公园城市发展历程

1.1世界公园发展趋势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公园的定义在各个国家,各个时期都不尽相同。本文中的公园所指代的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而主要是指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对应的人工绿化(ArtificialGreening)。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绿化[4]。它是由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安美依迪斯王妃所修建,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人工建筑上种植植物。随后在世界各地都开始了人工绿化的尝试,不过早期的“公园”主要都由皇室,贵族所建造,目的主要是满足特权阶层的享乐主义[5-6]。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绿化不再仅仅只属于权贵阶层。早在罗马时期,商人巨贾也纷纷斥资建造属于自己的私人花园来显示自己的财富与影响力。而在我国,私家园林的兴起是在魏晋时期,各方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富豪们开始打造自己的私家园林。同时,寺观园林也逐渐萌芽;从此,单一的皇家园林变成了皇家、私家、寺观园林的并驾齐驱。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交通工具的更迭,城市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是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居民与自然的隔离日趋严重,“大城市病”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便在城市内规划集中式绿地——城市公园,此时公园不再属于个人或者某一阶层,而是供全体市民享用。这一时期,虽然公园摆脱了私有,但其建设仍然主要是满足美学、休闲与游憩功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城市中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逐渐被认识,并作为绿色基础设施被纳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之中。例如通过增加树冠覆盖加强太阳辐射的反射与树木的呼吸作用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或通过湿地与公园的布局截留或储存雨水防止城市内涝。克里斯曾估计堪培拉的城市公园在2008~2012年间在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空气污染,雨水截留与碳汇方面发挥了约330万美元的作用[7]。

1.2“公园城市”理念演变

由于“公园城市”理念提出时间较短,在世界范围内的建设也处于初期,因此在学术界对于该理念有多样的解读,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吴志强院士认为公园城市的内涵是“一共三生”——公共、生态、生产、生活。而卢耀如院士则更加强调了公园城市在防灾、文化、科技方面的贡献。本文拟通过对比,体现“公园城市”与之前相关概念的独特与先进之处。从时间顺序上来看,城市公园体系发源于19世纪的美国,其提出者奥姆斯特德认为公园体系由公园与公园路组成,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性,诱导城市良性开发[8]。该系统是在19世纪美国工业化城市发展亟需转型的情况下提出的,并且英国皇家公园的公共化运动为其提供了契机。在1878年,奥姆斯特德提出了著名的“绿宝石项链”方案,将波士顿的主要城市公园、综合公园、湿地、植物园、绿地通过25km的公园路进行连接形成网络系统[9]。波士顿的“绿宝石项链”计划,不仅成为了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样本,同时也推动了规划学、景观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随着公园体系的进一步发展,霍华德于1898年在《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田园城市的中心思想是改善工业化进程对于自然环境的毁坏,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活环境。霍华德的设想包含了城市与乡村两个部分,同时他认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二者的进一步融合[10-11]。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即是田园城市建设的一个著名案例。在其布局中能够看出田园城市构想中的诸多要素,如绿心、放射线、同心圆、扇区等[12]。“田园城市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主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因此也被认为是“公园城市”理念的起源。我国对于相关概念的探索始于20世纪钱学森所提出的“山水城市”。他认为城市是环境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即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结合[10]。随后衍生于“山水城市”的“园林城市”概念被提出,并于1992年由建设部发起“园林城市”的评选。“园林城市”的评价标准主要为绿地率与人均绿地率,并且强调了绿地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平面特征[13]。但是由于单一的指标与对视觉效果的强调,并不能保证绿地在城市中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的功能,全国绿化委员会与国家林业局在2004年提出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森林城市”。“森林城市”的出现意味着城市绿化建设由美学功能逐渐向生态功能的转变,由增量规划向精明增长的转变,也是由城市内部建设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10]。在此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又提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生态园林城市”关注的不仅是城市中的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同时包括了人工建成环境,认为人工城市是一种拟自然的生态系统,强调发挥城市的综合效益[13]。2018年2月,提出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环境提升来引导城市发展,并首次提出城市规划好建设好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公园城市”绝非是将不同规模层次的城市公园排列组合,它是基于前人不断探索创新的必然结果,但是相较于之前的理念,“公园城市”更加强调了“公共”与“公平”的以人为本思想[13-14]。同时也突出了城市绿化的生态功能,而不再是从美学单一角度考虑绿地的规划与设计[10]。此外,“公园城市”强调城市公园的系统性。通过合理布局,促进城乡有机融合的同时,创造集约高效的活动空间[10,14]。从世界公园发展史与相关概念演变史的角度来看,“公园城市”的理念符合园林由小众走向大众、由美学主义走向功能主义、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历史潮流。

2.公园城市的当代需求

从历史沿革来看,公园城市的建设是为了重新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刘易斯•芒福德认为现代文明与工业的发展使得地价上升,但是土地在获得经济价值上升的同时也失去了其更重要的生态价值,这也成为了环境危机的根源[15]。因此城市中各类公园的设置被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服务人类的途径。芒福德认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建立是区域文化中的重大事件;生态学家理查德•福尔曼将农业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作为推动巴塞罗那大都市地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工具[16]。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公园城市有特殊的需求与期许。首先,公园城市以人为本,即以满足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不同层次需求为首要目标。对城镇居民来说,公园城市为其生产生活创造了文化娱乐活动空间,缓和了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17],创造高品质生活场所,使休闲的生活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18]。而对于乡村居民而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旧明显,城市对乡村的反哺不足,多数乡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基础建设,传统文化亟需得到传承[6]。公园城市既能缓解城市中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割裂问题,也有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公园系统有效连接城市与乡村,在加强乡村地区可达性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生态相关产业的发展。周边产业的开发可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其次,生态服务被认为是公园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价值,从生态的角度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形成人与自然发展的新格局[18]。传统的城市建设对其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城市地区,由于低反射率的建筑材料使用,太阳辐射在白天被大量吸收并在夜晚释放从而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同时,由于大量不透水材料的运用,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也造成了极大负担。然而,通过建设公园城市,借助于植物的生态服务功能,确切地说是其中的调节功能能够有效降低空气温度,减少空调以及制冷设备的使用,也能调蓄径流,减少排水等灰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19]。此外,植物也具有吸收空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PM2.5等污染物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20],同时公园城市中的大量树木也被认为可以充当碳汇,有效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21]。所以公园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圈,并且保障生态服务功能的提供。因此,公园城市在延续其美学与休闲功能的同时,建设中心转移到了生态服务功能的建设上。最后需要重视的仍是公园城市的空间特征[10]。城市或区域公园作为连结城乡的枢纽、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要素、与地区文化特色的实体体现,不再以仅满足各项指标为标准,而是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新加坡在花园城市的探索中也将“园在城中”提升为“城在园中”作为了核心目标[22]。公园在从无序走向有序布局的进程中,要求将碎片化、单一化的绿地空间巧妙地连接整合,形成错落有致、功能完整的公园系统,实现从“城市中的公园”转变为“公园中的城市”。前者只能称作公园的集合,而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城市。同时,由于我国“千城一面”的现象突出,地区文化风貌特色趋弱[6],这样公园体系并非是特定的、普适的。因此,在确保公园体系完整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当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通过城市空间形态的设计体现当地特色与历史传承。

3.公园城市的实现途径

通过对公园城市理念和相关概念的对比以及当代居民对于城市绿化空间的需求分析,公园城市构想的先进性与特殊性在于:1)天下为公的人本思想;2)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实现;3)空间体系的和谐构建。要想实现公园城市的伟大构想,则需从以上三点入手,并且基于之前“田园城市”、“园林城市”等的实践经验进行改进和提升。首先,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打破传统的公园建设模式,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的评选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通过政府制定评选规则与指标,评选符合书面要求的城市。而公园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加入自下而上的社会大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城乡居民的积极性,使人民不仅仅是公园的使用者,也是公园的建设者与后期维护者。这是由于公园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公园城市建设是一项包含了规划、市政、景观、生态、环境、能源、水利、建筑、经济、历史、文化、旅游等多学科的综合课题。所以,仅从决策者的角度考虑很难涵盖其中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平衡[22]。同时,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公园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采用完善的利益相关者分析[23],通过指认公园城市过程中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并将他们分类,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类群体的利益,并且最小程度化他们之间的冲突。这样的分析也有助于满足弱势社会群体的需求,解决性别平等(genderequity)等社会问题。加入自下而上的参与机制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加强了人民的参与感(involvement)与责任感(accountability),在后续的维护与修缮过程中减轻政府的负担,通过全民参与的途径将公园体系维持在良好的状态。具体的做法则可以参考基于社区层面的管理制度(community-basedmanagement)[24]与合作管理(co-management)[25]等机制。生态服务功能的满足实现则需要公园城市将各种绿化形式作为绿色基础设施(livinginfrastructure)来规划设计。绿色基础设施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概念相对应,由自然要素湿地、树木、流域组成,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但与灰色基础设施不同的是,绿色基础设施不会破环生态基底,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维护成本上更具有经济性。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被分为4大类,即供给,支持,调节与文化功能[19],包括了调节城市小气候、减轻热岛效应、减弱雨水径流、吸收有害气体、减弱城市噪音、降低犯罪率、提高房地产价值等益处[26]。如何合理地对绿色设施进行布局,使得各区域人民能够各取所取,并且最大化其生态效益则是公园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绿色基础设施的效益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群落的结构与物种组成[27]。然而目前并没有很好量化这些效益的方法。欧美等国家常采用的iTree软件通常仅仅是通过树冠覆盖来评估绿地的生态效益,但是这样的方法并不准确。因此,公园城市的建设需要对植物生态学、物候学、生理学做进一步的研究,寻求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平衡,合理分配公园所提供的生态效益。最后,公园城市的空间构建则需要考虑区域协同,统筹城乡发展,彰显地方特色。从协同与统筹发展方面看,公园体系需要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的公园承担不同的功能。例如部级公园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包括了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而郊野级的公园则主要用于修复生态系统,支撑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城镇周围旅游业的发展;而城市级的公园则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承担景观、游憩、防灾等功能[28]。在成都市的公园城市建设中,公园系统在分级的情况下,在每个公园更进一步划分了各个区域并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核心保护区以生态保育、涵养为主,缓冲区以生态修复为主,而建设与服务则安置在各个公园的一般区域用于休闲活动[29]。各个层级的公园再通过城市绿色廊道进行串联形成可达的公园系统。因此在公园城市中,不仅仅有公园的面,也具有绿色廊道组成的线,还可以有分布在城市中的各个绿色节点。从彰显地方特色来看,则需要从区域文化、传统等方面出发从城市的空间设计与植物的选用来打破“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中的植物尽量使用本土物种,不仅能够展示地方特色,同时也保护了区域生态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表明,由于城市环境的原因,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30],即耐旱、耐高温、耐碱性土壤的植物更易于在城市环境中生存。目前的城市绿化工作中会大量引进具有上述特征的物种来适应城市中较为苛刻的生存环境。而公园城市的做法则恰恰相反,希望通过营造适宜于本土植物的生存环境来保护城市物种的多样性,增加城市生态系统对于外界干扰的抵抗力与恢复能力。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公园城市发展历程与理念演变的探讨,提出了公园城市与相关概念的差异以及顺应发展潮流的必然性。同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需求,即以人为本,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从美学主义到功能主义的务实需求;从增量规划到精明增长,完整空间体系的需求。为了实现公园城市的理念构想,本文继而提出了可行的实现路径。为保障不同人群的利益并整合多专业跨学科知识,在自上而下的规划决策中纳入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机制;为保障生态服务功能的最优化与合理化,寻求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的平衡点;为了实现公园体系的完整并体现地方特色,需对公园进行分级,每个层级承担不同角色,并且推动本土植物的种植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

作者:王军 张百舸 唐柳 梁浩 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