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下内部控制建设浅析

事业单位改革下内部控制建设浅析

摘要:事业单位改革是时展的大势所趋,只有通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转变职能,才能建立起系统、有效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实现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本文首先分析了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实施内控的重要性,然后对目前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由此得出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对优化内控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机构设置;内控建设

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现状

事业单位的定位是为国家政府机关提供服务,主要分布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长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1.职能不明、权责不清。近年来,国家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给予了事业单位一定的自主权,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之间存在政事不分的情况,从而导致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之间职能不够明确。一件事情往往由多个部门负责,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权责不分、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低,完全违背了当前国家纵深推进的放管服改革。

2.机构设置不合理。机构设置多、散、小。一个政府主管单位下设几十个事业单位,每个事业单位又分别设立相同的职能部门,这种情况在全国较为普遍。单位多,机构设置分散,规模小,甚至有的单位编制人数只有几人,且职能交叉、事务重复,每个单位都有财务、后勤、综合等相同的职能任务。有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成立后,长期空编无人,职能任务空心化,机构纯属虚设;有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模较大,职能作用却不明显,人浮于事现象比较严重。自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家不断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促发展惠民生,也出台了很多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有的事业单位原有承担的行政职能随着改革不断弱化甚至消失。

二、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重要性

实施内控建设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积极实践。为满足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需要,客观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内控建设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可以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六大主要经济活动的风险控制。实施内控建设可以有效保障事业单位业务稳健高效运行,确保财务记录、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整。实施内控建设必将对提升财政管理的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促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防范风险,加强廉政建设,规范单位内部控制,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制度健全、执行有效性等方面看,由于事业单位体制建设的不合理,在实践和运行中仍突显出一些问题,导致内控建设质量不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1.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匆忙制定内控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从本单位的实际发展需要去考虑,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真实性和有效性较差。

2.内控体系不完善。部分事业单位对内控制度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内控制度只是对财务工作进行制度建设,与其他工作无关。内控制度的核心是堵漏洞、立规矩,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覆盖全部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业务流程设计不够严谨,关键节点存在漏洞,不能规避风险,或者各部门分别制订了针对本部门的内控制度,而部门间的各项制度不能有效衔接,无法形成全面完整的内控制度体系,没有起到风险防控的作用。

3.可操作性不强。对于机构设置不合理的事业单位,尤其是多、散、小的事业单位,编制规模小、人数少,但是开展的日常工作一项不少,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一人承担许多关键岗位的工作,既管收又管支,既管审批又管采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甚至有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资格和能力,违背了内控制度要求关键岗位进行轮岗、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等规定要求。虽然事业单位制订了内控制度,但因机构设置不合理的因素,规模人数和工作性质的限制无法明确各岗位的设置以及职责权限,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四、事业单位改革对优化内控建设有何意义

事业单位改革是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内控制度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自2011年开始启动事业单位改革,要求通过转变职能和管理的方式,至2020年运行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然而,至今为止仍然有很多省份未完成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深化行政改革,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让群众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可以有效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提升改革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建设,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1.机构改革的职能转变,有利于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和创新。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于政事不分、权责不清的这类事业单位,应结合前期的行政管理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清理和剥离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和市场职能进行合理分类,把行政职能归还于行政机关,把市场职能归还于市场。重新对事业单位进行职能、权责定位,对于职能任务不足的予以撤并,可妥善解决财务负担过重、政事职责不分、竞争机制欠缺、发展与需要相脱节等问题。随着机构改革的职能转变,事业单位迫切需要转变思想,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原有内控制度中的陈旧部分,针对风险管理、资产管理、财务规划等复杂的部分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推动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有序开展。

2.机构改革的科学布局,有利于提升内控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事业单位改革可将机构设置多、散、小的事业单位统筹规划后做到精简,压缩事业单位编制数量,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以减少财政负担。事业单位撤并改后,对照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针对以前未规范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等领域,重新建立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逐步界定和规范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同一个主管单位下的多个事业单位可调整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解决财务人员有限、资格不符、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优化办公模式,执行一套后勤、综合等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合署办公模式,能有效解决机构设置重复、职能交叉等问题,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尤其是对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重大风险的控制。

3.机构改革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内控制度建设的有效执行和监督。当前,要求事业单位理清管理思路,将内部管理工作规范化、全面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内控机制。根据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的重新分配,打破原先的管理格局,全面分解内控制度,确保不同科室、岗位之间权责分明,通力合作,避免相互影响,减少工作中的推诿扯皮,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制定内部控制管理制衡机制,并将其嵌入各项管理工作,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比如,建立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规定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建立预决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岗位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轮岗和评价机制;同时建立内控考核机制,加强内控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制度的稳步实施。

五、结语

综上所述,部分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通过转变职能、科学化布局、规范化管理,从而优化构建系统的、完善的、可操作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升效益,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风险防控,促进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连瑛 单位: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