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探析

大数据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探析

[摘要]近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的广泛推进,对会计人员的传统工作提出了变革性要求。大专学历会计从业人员是社会企业在职会计的主力军,作为会计人才重要输送者的高职院校其会计专业的革新已是迫在眉睫。唯此,才能培养出适应大数据时代企业亟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本文从大数据时代会计职业的影响入手,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会计专业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大数据时代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改革措施,旨在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会计;改革

目前,大数据应用技术已广泛普及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企业财务工作的重心由核算向数据分析、价值管理转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输送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固然要紧跟市场需求,应需而动,加快完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步伐,与时俱进地促进高职会计教育的高效发展,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

1大数据时代对会计职业的影响

1.1工作内容的转变。新形势下,传统的以企业经济业务为核心进行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会计工作已开始向信息化、共享化、智能化、集成化转型。为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财务决策的需求,会计工作的内容不断向财务数据的挖掘、风险分析、财务预测、资金流管理、价值管理等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方向延伸。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第一手财务数据的获得者和记录者,在其基本工作之外又被赋予了新的职业使命,就是要在对财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财务预测,给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有用的建议,促进企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会计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积累,同时还要具有财务管理的思想和大数据分析的工作能力。

1.2财务数据软件技术的应用。会计人员大数据技术应用操作技能尚待提高。当前的财务工作,在最基本的电算化会计核算基础上,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应用日益普遍。财务数据信息量之大、面之广、关系之密切已非传统统计工作所能企及,加之数据处理软件功能庞大,数据模块间的信息采取环环相扣,对会计人员的财务数据软件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会计人员只有熟练掌握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和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财务数据信息挖掘、筛选、统计、分析,为财务预测、决策、成本管理等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及时性,服务决策层,同时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1.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大数据背景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仅局限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更加强调了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和完整性[1]。新时期信息渠道来源多样,提高了信息获取的多元性和时效性,但海量数据、网络监管不到位时真假难辨,能够去伪存真、为我所用的筛选出高质量相关性数据信息难度更大。因此,在获取原始数据时,要注重提高数据信息辨识力、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另外,多元化的数据使得相关的数据信息呈放射状联系,加大了信息处理的难度。这些都是对会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的挑战。综上,大数据时代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及时调整目标,培养出紧跟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2]。

2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缺乏与市场对接。部分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数据处理、分析等实践课程设置较少。专业课程尚局限在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的理论层面,各门专业课程各自为政,课程设置的横向、纵向关联度有待提高。受学制限制,部分课程的课时难以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导致教学内容难以深入、讲通、讲透,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学内容缺乏对于财务预测、决策等价值管理思想的灌输,对学生数据分析思维能力培养不足。课程设置宽度和深度与大数据时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还相差甚远[3]。

2.2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有限。在大数据处理技术与高职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呼声日益增高。作为一线高职教师,其在教学工作中的角色不仅是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者,更是大数据思维的引导者、实践技能的指导者。因此高职教师要在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实践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大数据财务素养和数据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然而我国高职专任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企业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就成为了高职院校开展高质量实践教学的短板。日常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使高职教师没有机会去及时捕捉会计行业的极速变革,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与思维难以及时更新,大数据素养、专业实践技能难以提升,加大了教师担负起大数据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重任的难度。

2.3教学资源配置及利用不足。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多媒体实践课程多局限在基于财务会计核算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实训设备陈旧,操作系统升级更新迟缓,功能滞后,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财务数据分析软件操作平台由于课程设置、经费等原因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普及度不高。体现出了大数据时代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短缺。另外,教学方法仍拘泥于传统的板书、PPT,互联网络、多媒体等线上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限制了会计专业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最新的专业资讯、更好的学习和实践方法的渠道,不利于学生眼界和思维的开拓。

3大数据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改革路径

3.1完善课程设置,构建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鼓励高职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深度解读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最新政策,及时跟进市场变革步伐,完善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夯实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设大数据分析技能课程和大数据处理实践课程,构建一套完整的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的宽度,将大数据分析思维融入到日常的理论教学中来,将大数据分析素养与能力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来,实现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大数据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和实训实践环节的深度融合[4]。培养学生的大数据逻辑思维,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践。如是,构建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需要在明确培养人才类型的前提下,将大数据处理课程引入进来,合理权衡理论教学、技能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技能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为补充,完善新形势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效果。

3.2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人才培养桥梁。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进程,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加快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互通有无,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打造高质量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积极安排会计专任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让教师有机会切身参与到企业的运营管理,获取先进知识理念和专业前沿,掌握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完善知识体系,重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积极引进优秀企业会计人才进课堂,参与技能、实践教学环节。企业会计人才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大数据应用系统的操作技能,知识面广,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方面不足。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构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有高度责任感的战略合作企业给大三年级学生进行会计专业实践培训、数据软件操作技能培训,并由教师带队大三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操作技能。综上,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工学做结合。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院校师资解决技术难题,院校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校学有所获,在岗位行有所成。

3.3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是大数据变革教育的第一波浪潮[5],现阶段,“互联网+”与教育融合进一步拓展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建立的教学数据库资源涵盖了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海量教学课程内容。高职院校要深入社会合作,获得社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配合过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企业实现硬件、软件资源共建共享,弥补校内实训设备的不足。同时,加快本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全方位整合和宽领域发展。搭建教师与学生学习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构建大数据实践教学资源库,包含大数据会计技能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网络资源库、财务大数据库和实践教学财务大数据信息处理软件库,全面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大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会计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网络教学资源,提升大数据处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熟练运用网络授课平台掌握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提高教学效率。以上,学校要加快教育教学资源全方面优化整合,教师更要不断提升自我,共同推进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发展。

4结语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已深入应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基于会计的大数据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教学改革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大数据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注重教师在专业改革中的作用,强化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将教学工作与大数据财务深度融合,适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深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办学质量,为经济社会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会计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实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臧云 单位: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