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学改革论文3篇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论文3篇

第一篇

1《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1.1表格过多,计算工作量大,授课难度大

成本会计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表格来讲解成本核算的过程,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表格都占有很大的篇幅。另外计算方法特别多,每一方法都包括一个或若干个公式,计算工作量大。另外成本会计前后表格联系密切,在授课时往往为了说明一个数据要把教材前后翻看,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思路而不知所云。

1.2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差,学习主动性差,效果不甚理想

绝大多数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是文科生,她们对数字和图表敏感度不强,数学归纳总结能力差,而成本会计这么多表格和公式对于她们是个不小的挑战。成本会计前后联系密切,有时前面的某一个数字出现错误,导致后面的结果不正确,学生费了很大的力气计算却得出错误的答案,这样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计算产品成本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到底采用哪种方法须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生产特点决定,而对于从未涉入到具体实践中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陌生的。最后,成本会计应当在掌握好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开设,有些学生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掌握的不是很好,导致成本会计根本就听不明白,而成本会计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特别强,章节多、方法多,前后联系密切,若前面章节没有学好,后面的根本就听不懂,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1.3考核形式单一、制度不严格,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现行的成本会计考核基本上都是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都是对书本中基本知识的考查,甚至有些还是原题,学生在考前突击两天就能考个很好的成绩,难以测试出学生真正掌握的程度;虽然有些老师平时成绩也占一定的比例,但基本上平时成绩都是满分,分不出优劣。还有的学校考试制度不严格,第一次考试不及格,还有一次免费补考的机会,而且在补考时管理松懈,替考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学生对待考试不认真,学习积极性差,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2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教学具体设计

2.1设计理念

为了理实一体化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本文从工作过程的角度重构成本会计的内容体系。工作过程是指工作人员为完成某一项任务,并达到最终工作效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行动程序。从具体岗位的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生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最终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成本会计理实一体化的特点,加强了学习与工作间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

2.2具体设计思路

具体设计时,我们打破原先的模式,把整个知识重构、序化,构建以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内容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模块,如下图所示,第一模块讲述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比如成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成本会计研究的对象、职能和任务,如何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第二模块讲述成本核算,这也是成本会计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部分我们打破原来的模式,直接分为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详细重点讲述,辅助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简略讲述;第三模块就是成本分析,简单介绍成本分析的方法,重点讲述相关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重构序化后的教学模块如图1。因为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而基本方法可以单独使用,辅助方法不可以单独使用,必须结合基本方法使用,所以在具体讲述基本方法时,我们又分为六个任务,即熟悉生产过程、要素费用的分配(以材料费用为例)、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等。每一具体任务中再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3理实一体化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情况

本文以品种法为例,简单讲述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教学的实施情况。首先联系了相关的企业,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的流程,根据企业的情况选择品种法作为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然后以某一月份企业的资料为例,具体看材料如何分配、工资如何分配,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什么是直接分配法,怎么运用,然后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做完这些之后再加上期初的成本,这些总成本月末时有多少是完工的,多少是未完工的,怎么分配,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设置疑问,使他们对这些问题充满了兴趣。在具体教学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一般5人一组,选举一人为小组长,其他四人分别担任材料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等其他任务,当然在过程中要轮岗进行,使所有学生都能熟悉整个过程。在分组时,注意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点的学生搭配、外向和内向的学生搭配,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活跃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

小组讨论完之后,每一小组选出一人来回答问题,其他小组若对回答有异议可以提出,然后整个班级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一一解答学生的疑问,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在近两年的教学中,本人对11级和12级会计电算化的8个班采用了这种模式,从最终的效果看,学生普遍反映自己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并且能够运用相关方法进行费用的分配,基本上能解决成本核算的实际问题。

4总结

综上所述,从工作过程的角度设计成本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通过系统化的设计,使学生在具体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和内容,从而使理论和实践、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曹春英 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第二篇

1课前准备工作

将“二八理论”应用到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详细了解,并进一步划分:80%的学生能快速的接受知识,而另外20%的学生则接受较慢。只有掌握了学生具体情况,才能采用不同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因材施教,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接受知识较慢的20%的学生,需要提醒其进行课前的预习,先将需要课上讲授的知识进行事先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其在课堂上快速的接受知识,跟上其他同学的进度,避免其因为自己的接受速度问题而对成本会计课程产生抵触情绪。

2课程知识的引入

新知识的讲授需要用原有知识作为铺垫,只有这样,教学过程才能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接受起来也较为容易。知识引入部分用到的内容多为原有知识,在这个阶段中,教师不能一味地陈述知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回忆原有知识,达到复习旧知识,准备接受新知识的目的。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擅长对学生进行启发性回忆,或者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提问。在启发或者提问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20%学生的状态和知识掌握情况,为下面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在课程引入阶段,可以尝试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进行原有知识的回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果采用此种形式,则需要课前进行相应的布置和安排。

3理论知识的讲解

对于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对概念的解释,要浅显易懂,同时还要注意对概念的扩展,相关的知识也要涉及全面,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了增加知识容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优点不仅体现在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大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可以承载更多的知识量,增加课堂授课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仅局限于书本,使之有更广阔的知识接触空间。对于概念性知识的讲解,时间应掌握在20min左右,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内容。

4实践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成本会计课程注重学生的实际核算能力,因此对于核算内容的讲解和练习是课堂上的主要内容,需要占用课上80%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核算内容进行较好的掌握,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印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本会计的核算较为复杂,因此在讲解核算例题的时候,教师要细化核算步骤,分步骤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需要关注20%接受知识较慢学生的情况,如有需要可以放慢讲解速度,如果个别同学实在接受较为困难,则需要照顾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对个别接受较慢的学生下课后单独进行辅导。成本核算例题讲解后,要对应相关内容给出适当的练习,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强化所学知识,有问题可以当场进行指导,及时反馈给其他同学,防止出现类似的错误。经过实践证明,课上练习的效果远远大于课下作业,现在很多院校十分注重课上教师的讲解而忽略课上练习,对于成本会计的教学而言,这是十分不可取的。

5课程总结及作业布置

在本次课程结束之前,教师需要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除此之外,应当进行重点难点分析,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及应当注意的难点问题,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复习与提高。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此外,针对接受知识较慢的20%的学生,要做好课后的辅导,使其掌握相关知识,为以后课程做好铺垫。

作者:许慧萍 单位:唐山学院财务处

第三篇

一、应用项目教学法,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际操作、业务流程综合教学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成本会计项目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成本会计综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成本业务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的综合知识运用到成本会计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成本会计项目可以大面积地应用在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中。

(1)将教师所提供的成本会计项目,在手工会计操作过程中完成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实践过程,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通过不断发现和解决成本会计相关问题,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2)要把成本会计实训中所用到的成本会计项目,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实现电算化操作。成本会计项目的选择,应根据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会计项目教学法的特点进行综合选定,主要考虑从会计事务所中获取,要遵循针对性和实用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原则,使学生达到真实的业务操作。同时,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社会调查要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会计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成本会计的流程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在时间安排上,社会调查可放在节假日进行。

二、提高会计实践训练要求和力度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业务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和技能,始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特别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相关专业的教学,要加强成本会计课程业务实践环境的建设,满足各项业务训练的需求,强化实训教学和模拟操作教学过程,通过适当增加实训教学课时量,通过校本化成本会计实训教材建设,达到既注重会计上岗前的培训,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三、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拓宽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

拓宽教育教学的办学思路,扩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和一些规范的会计培训机构合作。通过统筹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训基地,做好项目规划,施行成本会计初、中、高级业务培训。中职学生的生源除本校学生外,还可面向社会招生。

(2)和一些规范的大中型生产型企业合作。通过学校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工作实际,进行专业综合调研,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及时了解成本会计在实际操作中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以更好地组织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另外,教师可将搜集到的资料编写成项目手册,推广项目教学;或以一个企业全套成本会计核算业务为项目实例,编写系统的项目实训教材。

(3)学校可定期聘请企业中的能工巧匠,组织进行专家讲座和实训教学实践指导,或提供一些来自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信息,以利于专业教学和学生日后的就业选择。

四、总结

具体到成本会计的实践性教学中,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对成本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进一步有目的地培养人才。对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成本会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从而更好地指导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培养出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综合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李建发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