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程实施现状及改进途径

成本会计课程实施现状及改进途径

1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实施现状

1.1课程内容复杂,教材实践性不强

高职院校成本会计一般在大二时候开课。目前电大大专成本会计教材共有十五章,内容多、专业性强,涉及成本认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多个专业知识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按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编排,流程中的每个知识点,有前后顺序,知识点前后联系密切。比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前导知识点是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必须要学会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才能运用前面的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核算。如果学生对前导知识点掌握不熟练,就会影响本知识点的学习,也会影响后导知识点的学习,相比有些会计专业课,学习难度大,环环相扣,一个环节脱节,导致后续学习跟不上,学不好。高职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现有的成本会计教材主要还是停留在侧重学科知识体系、侧重理论讲授。一直以来,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往往过于注重对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进行逻辑推理,而缺乏感性认识、行动把握、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实践性教材的不足,缺乏与企业真正的对接,企业与学校之间出现了断层,制约了学校人才的培养。而在实际教学中,淡化基本操作培养,轻视了技能训练,强调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监督,最终导致实践和理论不相及,无法很好地完成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出现了专业知识学无实用、学而无用。

1.2教师实操水平不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老师都是学校毕业就走上教师岗位的,接受过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但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能力。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多侧重于因材施教,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不能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单一,还是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式的教学,使得成本会计内容更加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薄,数字敏感度相对较弱,而成本会计学科数字多、图表多、计算多,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被调查样本中发现,60%以上的学生认为成本会计难学,不想学。而且大部分学习的学生没有参与过实践调查,更加没有社会阅历,对企业不熟悉,不了解,对成本会计的学习也就是“纸上谈兵”、“摸石过河”,老师讲到哪算到哪。

1.3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考核评价方式不科学

目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往往学生只“学过”一些概念及计算方法,但却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成本核算的实质,对成本分析与管理更是茫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很难激发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实施环节的单一性,也导致了考核评价体系方法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技能,没有真正的实践和技能考核,往往以期末考试分数来体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考核难度较大,代表性不强。

2改进的主要途径

2.1课程重构,提倡模块教学

在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根据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必须确保实践课时,强化实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发成本会计软件实践平台,让学生体验当前技术对会计专业的改革;通过“引企入校”,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场所,真正体验“实训”,通过实训,掌握技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本人认为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构建,将教材进行模块化,化整为零,进行相应切割,把知识点设置成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两大模块。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分别有2大工作任务。

(一)理论学习:基本理论

利用课堂教学,理解成本的一般含义及特征;熟悉支出、费用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了解成本会计的职能和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掌握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会计账户,以讲授和情景模拟为主。

(二)理论学习:成本管理

利用课堂教学,了解和熟悉各类工业企业成本报表;掌握成本报表、商品产品成本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和分析,以案例分析为主。

(三)实践技能: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通过校企合作或实训平台,以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进行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实训,让学生真正了解实际工作中哪些是要素费用,如何归集,如何分配。

(四)实践技能:产品成本计算

通过企业、平台、各类比赛,模拟仿真教学,熟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学会应用品种法、分批法、简化分批法、分步法;了解各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2.2双管齐下,提升课堂效率

针对教师实操技能偏弱情况,参照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提倡教师下企业锻炼,到企业挂职。通过企业的真实岗位、真实业务,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升理论,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与学生多交流,多鼓励学生,加强课堂师生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随时转换角色,有效利用学生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同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馈与交流,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喜欢听你的课,喜欢你这门课,更加喜欢你这个老师,提升学生满意度,推动课程有效教学。

2.3教法改革,优化课程考核

目前,在会计教育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社会需要专业人才脱节,企业缺乏对刚刚毕业学生的信任,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主动性不强,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大。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研究者们提出了“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小组教学”、“学徒制”等各种教学改革理念及教学方法,但教学成绩并不理想。高职成本会计仍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理念,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合理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互动。还要引入多元考核方式,更加公平合理评价学生课程学校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一)翻转课堂教学

在传统成本教学中,知识的讲解和内化处于不同的阶段,即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在课后练习中消化知识,教师掌握着知识讲解和传授的主动权,而学生通常只能被动、机械地完成知识的理解。翻转课堂(表一)则完全颠覆了这一模式,即教师利用教学视频将知识传授阶段转移到课下,课上则成了师生共同探讨知识重难点,进而完成知识消化的过程。比如,产品成本的构成,教师可以把某个产品成本分解成材料、人工、制造费用,以实物为例,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先看、先学、先研究。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后可以自主地根据视频进行知识分解,然后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呈现在课堂上,进而在师生的共同帮助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二)多元评价方式

(1)课堂考勤、笔记、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课后作业情况,占总成绩10%。(2)课堂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内互评,考核课堂效果,占总成绩20%。(3)理论测验:阶段性测验和期末考试,考核学生过程学习和知识掌握情况,占总成绩20%。(4)调研报告:借助企业兼任教师,寻找企业进行成本相关业务调研,占总成绩10%。(5)综合实训:通过实训平台、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事务所等途径,了解学生职业素养能力,占总成绩20%。(6)技能比赛:通过各类专业技能比赛,考核学生专业技能,占总成绩20%。总之,在现行职业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改变,特别是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更是不断的提高。企业需要能胜任岗位的员工,要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人才。而会计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更是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和重担。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的专业课,我们专业教师应该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来设置课程,探索教学模式,选择合理公平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实力,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晓成,李圣荣.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学习,2017,(13):27-29.

[2]胡煜.浅谈对《成本会计》案例式教学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6(11):29-32.

[3]金宏莉.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8(1):55-56.

[4]刘雨婷.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探析[J].中国市场,2015(39):110-111.

[5]罗婷.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17(16):31-32.

[6]梁彩霞.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浅探[J].财会通讯,2014(4):56-57.

作者:王晓伟 单位:金华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