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偏移财务会计价值选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主体偏移财务会计价值选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主体偏移财务会计价值选择

一、财务会计价值主体偏移研究

1.财务会计价值主体与目标的偏移

财务会计价值与会计目标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就实现了会计价值。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于企业财务目标与价值之间有着正确的认识与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认识财务会计目标的作用,保持财务会计目标的精确性与完整性。企业会计只有在正确的目标指引下才能够实现良好发展,从而实现财务会计价值,建立起相关的会计发展制度;二是政府部门、企业投资方、债权方等相关主体都能够成为会计价值中的主体。在先前的会计发展过程中,会计师要对于会计准则制定负全责,而政府部门、企业投资方是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需要放在首位的考虑因素。但是在其后的会计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有了很大变化,相应的会计准则制定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不但要考虑政府部门以及企业投资方的利益,同时对于证券投资方也逐渐重视起来,证券投资方也可以成为会计价值主体部分,使得我国的财务会计价值主体有所偏离,最终导致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会像财务以及金融分析方面倾斜。

2.价值选择与财务会计信息价值研究

在企业会计核心价值中,主要是通过很多不同的价值方面来体现出核心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功能价值以及会计自身价值等。在企业财务会计中最终表现出核心价值其实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发展的结果。在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与报告中,尽管会计价值主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移与倾斜,但是会计信息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这是因为会计信息是企业各种会计活动中的重要价值表现方式,同时信息自身的价值也已经受到了多数用户的认可与信赖。在企业会计的三个主要价值中,只有基础价值能够决定信息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具体内容,但是基础价值最终还是要通过信息价值来进行表现,因此基础价值与信息价值之间共同作用,互相影响,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在企业财务会计系统中,将不同的会计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加工处理,最终得出产品,这一系列过程整合起来就是会计的功能价值。当时间以及相关方面的其他参数在变动时,会计信息应该可以准确、真实地表现出会计功能价值。会计的基础价值、功能价值以及自身价值中,从会计信息中能够得出会计自身价值一般会受到企业的会计目标作用,而会计自身价值也可以概括为企业的各种财务信息价值。尽管企业的基础价值、功能价值以及自身价值都与企业的会计信息相关,但是也不能说将各种会计信息进行简单加和就是企业的会计核心价值。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核心价值存在的前提,在会计信息中对于价值进行收集、加工处理时,会有选择性地进行筛选,而不会一股脑地将所有信息进行加和处理。同时会计信息也包括会计核心价值,因此在企业会计中,真实性也是其最为本质的特征。在企业的会计价值系统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的便是会计核心价值,会计核心价值能够控制会计功能的运行,同时对于会计的财务发展也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基于会计信息供给视角的财务会计核心价值分析

1.会计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通常,会计信息要尽量保证为信息使用者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然而很多时候信息使用方还需要会计信息能够尽可能多地提供信息,当然包括会计信息尚未掌握的各种信息,而这些没有掌握的信息就给会计信息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对于信息收集者而言,这些未知的信息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性,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也就自然拉低了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可以通过计量法来对于自身内容不确定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首先要对不确定的信息内容加以详细叙述,对于内容自身进行检查,从而判断相关内容真实与否。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判断会计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时,历史会计信息是至为重要的判断依据,同时也会对于会计信息的预测性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会计信息内容来源广泛,当财务会计分析师对于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时也会考虑到非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然而对于预测结果是否准确,最终还是要通过会计信息进行判断。当预测结果与真实情况有差别时,要通过会计信息对于预测结果加以纠正,而非会计信息仅仅只是在预测时起到一定的依据作用,无法作为最终的判断标准。在财务会计信息中,要尽量降低其不确定性,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对于会计信息最初的收集、处理工作,尽管能够根据过往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信息准确程度,然而这也是财务会计师所应该做的事情,而不属于会计核心价值范围。

2.会计信息的不同阶段、基础

企业的财务会计会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着不同的阶段,而由此引发出不同的财务会计基础,主要有三类,即历史观、信息观以及计量观。通过历史观可以表现出企业财务会计的受托关系,而信息观则可以反映出企业会计决策方向的正确性,由于计量观与信息观存在着很多相同之处,因此又引入了公允价值。财务会计中历史观、信息观以及计量观分别对应着企业的历史会计信息、现时会计信息以及预测会计信息。随着经济市场不断趋于完善,会计盈余和公允价值二者之间的差值趋于零,这时信息观与计量观大小也就几乎一致。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会影响到现时会计信息,因此当经济市场发展不成熟的时候,对于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时会受到干扰。信息观表明企业财务会计是通过会计系统来进行信息的传输,因此会计系统在其中充当了信息传递渠道的作用。企业的信息观和计量观二者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信息观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研发费用以及存在差价的其他不确定资产,而计量观则无法反映。如果经济市场运行不成熟,那么当运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时,就难以确定公允价值,而要想达到对比的目的就要对于现时货币计量加以变换,通常要经过多次转换。在计量观运用中,要利用会计估价模型将时间价值转变为资产价值,从而进行评估,得出最终的信息结果为使用者所参考。

三、基于会计信息需求视角的财务会计核心价值分析

1.会计价值评估目的

会计价值评估主要包括对于资本交易以及资产交易进行估价。在企业估价中,一般会用到一些估价方式,如公允价值、市场价值、历史成本等。以价值估计为基础所得出的信息需求能够为企业做出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对于企业管理队伍进行评述时,要考虑到会计信息。在这一评价过程中,企业的薪资待遇、道德水准、潜在风险等都应该成为考虑的因素,而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应该确保相关各种信息的及时性,因为过时的信息会影响到评价的准确性,从而对于企业运行也是非常不利的。一般来说,评估目的与评价目的难以同时达到,这是由于企业会计信息通常只能够反映出估价目的,而常常会忽略评价目的,或者是由于信息自身的限制,反映出评价目的而忽略了估价目的,顾此失彼。在财务会计中,主要职责是能够达到估价目的要求,而会计师则要对于评价信息负责。

2.会计信息分类

根据会计信息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即:基础会计信息、预测会计信息以及非会计信息。在企业发展中,企业的股票以及价值等都会或多或少受到这几种会计信息的制约。非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估价占据着非常突出的作用,非会计信息一般通过两种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表现:市场指标以及价值相关信息变量。目前,虽然企业对于非会计信息很重视,但是对于非会计信息内容的收集与处理不在企业会计师的职责范围以内。

3.会计信息审核、披露及企业成本分析

我国多数地区对于财务会计信息都要对其内容以及真实性加以审核。审计作为企业中独立的部门,要对于经其审核过的信息内容真实性负责。而审计师要公开在信息审计中遇到被私人占有的内容,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准确、详细的信息内容,这要比未经审核过的会计信息更为有用,因此在会计信息审核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切不可弄虚作假、人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对于会计信息进行披露通常是企业会计部门经理进行披露,由于会计信息不对称使得经济市场中的各种资源存在配置不合理现象,因此对于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有很多时候企业会因为一些原因而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综合来说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企业为了防止信息披露不及时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其二是通过自愿进行信息披露可以有效降低对于企业资产造成的否面作用。但是与审核之后的信息披露相比,企业自愿信息披露缺少客观公正的审核,因此企业会计师要对于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同时在将企业会计信息提供给审计师时,应该考虑到企业的会计核心价值。在企业中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是所耗费的披露成本会根据披露性质要求企业进行全部承担或者部分承担,如果是经强制要求而进行披露的信息则需要企业承担全部成本费用,而如果是企业自愿披露则只需要承担信息在生成与传送时的成本。在会计信息发展中,很多部门或者社会各界会对于会计信息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而企业也只有在坚持会计核心价值原则之上,尽可能地满足不同信息需求,将各种信息经审核之后再向外界进行提供。

四、结论

总之,在企业中会计核心价值最为根本的要求就是企业要严格按照成本制约标准进行运行,并且将各种会计信息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性之后再提供给需求方。所以,会计核心价值对于企业的运行有着至为关键的影响。企业财务会计师也要按照会计信息原则做好本职工作;外界各个部门在运用会计信息时也要明确会计师与非会计师的职责区别,一旦发现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主要责任人;企业会计师的主要职责是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而不需要对那些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责任进行承担。

作者:钟达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