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技巧论文范例

开发技巧论文

开发技巧论文范文1

1研究生作者群体与高校科技期刊

1.1研究生的历史沿革

中国历史上最早最接近研究生教育的是唐代国子监的大成。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后,1935年4月,民国时期的南京国民政府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框架,1935~1949年,中国仅有232人获得硕士学位;在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在1999年,国家将高等教育从为国家培养干部转变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至此,研究生培养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还会保持适度增长[3]。

1.2培养具有较高科研素质、熟练掌握论文写作

技能且稳定成长的研究生作者群研究生群体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工作方法及治学作风)直接影响着中国今后在国际上的科技竞争力。科研成果的发表是研究过程精髓的体现,庞大的研究生群体毕业前需要掌握知识产权、著作权等法律法规知识,在具备科学素养的同时熟练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否则“肚里有货倒不出”必将成为其未来学术道路上的绊脚石。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人会继续从事本行业的科研、教学或生产,因此,高校科技期刊加大对研究生作者群的培养不但以办刊育人提升本校教学科研的软实力,而且为高校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一批稳定优秀的专业人才。高校科技期刊在发现、帮扶本校创新科研人才方面具备其他科技期刊不可企及的优势,导师在学术上进行专业指导纠偏,编辑可以面对面直接讨论修改。未来,他们中间会走出一批院士、长江学者、各自领域的领军人才和中流砥柱。在很多高校,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两院院士、著名教授年轻时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是发表在本校科技期刊上,如北京师范大学刘伯里院士和刘若庄院士就是如此,在不断积累锻炼中成长起来[1]。

1.3研究生作者群的创新研究可以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无论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所做科研大多与其导师的研究工作密切相关,即使是行业领军人物的导师也需要有各种层次人才的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其重大课题的研究。导师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纵向基金项目,还有直接解决企业生产的横向项目,即使只承担部分研究都对研究生科研的提高起到重要影响,有些学科带头人的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已经超过本校年轻老师的水平。如果录用这些优质研究生的科研论文会促进高校科技期刊质量的大幅提升。

1.4稳定、巨量的研究生学术论文稿源是高校科

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随着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在学位申请中明确规定:研究生必须参与课题研究,在完成学位论文前对在读期间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且在培养单位所列规定级别和专业范围的刊物上公开发表规定数量的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才能申请提交学位论文,这作为毕业的前提条件。客观上,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为高校科技期刊提供了优质、稳定且数量可观的稿源。目前,高校科技期刊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学术文章,有很多期刊研究生稿件与总收稿量相比已过半[4],如武汉大学主办的《测绘地理信息》大部分是研究生的文章,《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研究生论文占总发稿量的70%以上[1]。稿源增加有利于高校期刊从中选出更优质的文章,随着稿件淘汰率增高,期刊学术质量得到提高。文章录用更难促使研究生作者将稿件从创新性、学术性、实用性及可读性等方面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随之提高。研究生教育的飞速发展为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高校科技期刊与研究生教育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2发挥高校科技期刊优势培养在校研究生作者

2.1耐心与关怀

研究生作者大部分是第一次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学术论文,不是成熟的作者,常表现为胆怯、依赖、急躁和自负几种心态。①胆怯的作者大多在心理上依然认为自己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对师长有本能的畏惧,此时编辑对胆怯的作者态度要温和,鼓励他(她)表达出自己的意思。②稿件编辑过程中,有的逻辑错误,有的表格中百分比全部加起来不是100%,过于依赖的作者会找各种借口自己改不好,央求编辑替他(她)修改,此时,编辑一定要坚持锻炼其独当一面的能力。③急躁的作者今天投稿,明天就会追问,审稿通过没有?何时能见刊?编辑要耐心解释稿件要经过3审程序,一个月评审通过后会给作者回复,即使没通过也会告知原因,帮助作者以后投稿避免犯同样错误。这也是很多导师鼓励研究生多投稿的原因:写作是对自己研究的梳理,即使没通过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会告诉作者存在哪些问题,指明研究方向,对作者很有帮助。④也有作者自负到夜郎自大的地步,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拒绝编辑提出的任何修改。此时,编辑不能迁就,一定要坚持办刊原则,确保期刊质量。同时,编辑也要耐心解释,告诉自负的作者修改到符合要求才能发表。

2.2规范格式、指点内涵

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针对研究生论文的格式规范和逻辑内涵问题应明确指出如何修改,告知写作技巧。研究生文章标题习惯性过长,超过20字;摘要过短,常常简单地把前言或结束语选择一段复制粘贴过来,没有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要素角度严谨、简明表达;综述缺少归纳,只是简单地将所读文献罗列出来,表述混乱缺少逻辑性,有的前言都没提自己用什么方法进行什么创新研究;表格没有按照要求做成三线表,图的横坐标、纵坐标忘记标注单位等;在结束语部分,简单总结全文,未指出文章不足之处和今后继续努力的研究方向。对这些存在的常见问题,编辑只需耐心指出即可。本校的研究生对编辑有师长的信赖,执行力力也很强,面对面交流后会迅速完成修改,有的还需多次修改,作者的写作技巧随之明显提高,再投稿件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2.3审慎引导学术规范

研究生初次投稿,由于对规则不熟悉,并非主观有意学术不端或者学术失范,如有些非方法创新类的应用学科使用的都是前人已有的方法,在正文介绍所用方法时,研究生作者容易无意引用大段他人公式成果,由于字母替换,学术不端系统也无法查出重复部分。一方面编辑要以宽容的心态告诉研究生作者,如果引用过多的公式推导、图或表会涉嫌抄袭,只需正文中标出参考文献,可以直接引用前人研究的结果;另一方面,加强编辑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分辨出系统无法查出的学术不端。

2.4参考文献宽以待人

很多编辑无法理解研究生是受多年专业训练的人才,理应会按规范格式整理文献,怎么反复改几次还是错漏百出。这里面有误解,即使在博士阶段,其培养要求注重的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独立的科研能力,博士写一篇论文大约看400篇文献,必须用软件整理参考文献,中文文献常用NoteExpress,英文文献常用EndNote,研究生作者既不了解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更不知道软件引用的参考文献还会出错。编辑要耐心和作者示范如何查找整理文献,讲解其引用方法和著录要求,或者编辑自己整理文献,因为担心作者整理的文献有误,编辑肯定会亲自再核对一遍。

开发技巧论文范文2

关键词:会计专业硕士案例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改进路径

会计专业硕士(以下简称MPAcc)自2009年开始招收以来,由于培养理念、学生指导方式以及培养时间的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社会广泛青睐,学生招生规模也因此急剧扩大。但由此也带来学生指导上的困难,特别是学生毕业学位论文的创作方面。根据MPAcc最新培养方案,学位论文一般为研究报告、案例论文与案例分析报告。因此,分析案例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路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研究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

(一)培养方案中规定MPAcc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与案例学习、研究与开发活动。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的案例开发工作情况或科研成果评定成绩,学生取得相应学分,提高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并且毕业论文类型一般要求应采用案例分析、调研(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组织(管理)诊断等。鼓励学位论文选题与实习实践、案例开发内容相关。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传达案例研究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MPAcc毕业学位论文要求也有相关规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遵循“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指导原则。通过案例教学、案例开发、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会计实务,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使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会计硕士人才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的格局。

(三)专业学位论文,需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当体现学生已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综合运用会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会计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二、会计专业硕士案例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案例剖析不深,理论与实务。“两张皮”理论与实务导致案例“两张皮”脱节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案例论文研究中,无法根据所学理论的指引去关注要研究的问题、搜集相关证据。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单一,导致案例偏离理论或者找不到理论的踪影,将会计理论基础当作案例中的摆设。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专业硕士的学制较短导致缺乏理论修养,案例数据搜集大多来源于网络二手市场,数据不可靠。MPAcc更侧重案例法教学模式,对于案例的运用没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输入为主,没有激发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能力,案例分析不深入,有时只是针对具体的案例,没有引导学生去发掘掌握分析方法。博士研究生学制4-5年的训练尚且不能具备完全独立的科研能力,目前我国的专业硕士一般学制2.5或者2年,时间上的限制,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理论修养。学习时间有限、课程的设计又存在重复现象,类似课程的开设加大了学习负担,没有提高学习效率。专业硕士学生存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授课模式不同,培养出的学生却没有明显的区分,导致总体对专业硕士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降低了要求,没有扎实、系统的理论体系,案例研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偏向学术型,但又因为时间限制,没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习的系统和深入。

(二)自我调查案例与数据保密的权衡。自我调查案例研究能够获取一手数据,但是由于学生的综合实践分析能力薄弱,大多数MPAcc专业学生是应届毕业生,社会工作实践经历匮乏,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主观能动性以及科研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公司的运行方式与管理体制并不了解,分析的案例与实际脱轨。学校对于自我调查案奖励程度不足,仍然以国内外过去的经典案例为教学主要内容。在进行案例论文研究时,还存在另一种情形,大多数案例发生后的过程解决方案是商业秘密,存在行业间的竞争关系,并不希望公开披露供外界分析研究。自我调查案例代表性不足,数据商业机密又会阻碍案例的研究,二者如何在案例研究中进行取舍是问题所在。

(三)负面研究与自我保护。案例分析大类分为经营成功的经验分享以及经营失败的教训启示,供以后借鉴学习。在进行负面研究时往往会出现枪打出头鸟,少数服从多数等现象,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那些少数人手中。在进行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从表象中看到了本质,由于处理的方法不恰当,反而遭受到外界的攻击,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比如中国广州鸿茅药酒事件,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帖子传达了谭秦东对鸿茅药酒的作用的个人观点,这是对企业经营产品质量的负面信息传达,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例如向相关部门举报自己检查发现的问题。最终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该事件导致跨省抓捕的广州医生谭秦东遭遇了97天的牢狱之灾,对其个人影响深远。2019年12月26日中国中药协会致歉公告,由于鸿茅药酒事件,撤销对鸿茅药酒的表彰。反映了当时质疑的言论并非造谣,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导致当事人以及案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进行案例研究过程中,矛盾冲突无处不在。

(四)研究主题与研究对象不吻合,新颖、典型性不足。专业硕士案例论文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运用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结果。由于实习实践的时间较短,甚至有一些学生没有实习经验,选择的主题与后期进行论文撰写过程中搜集到的具体企业不符,或者是关联性不强,无法直接获取数据,只是截取一些二手数据,研究主题与研究案例脱离,论文就不够深入,论文质量不高,并不能够提供合理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符合MPAcc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但是案例教学比重仍然较低,优质案例缺乏。对综合性多案例研究较多,单案例研究较少。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为成本问题,选择采用自行开发的质量不高的案例,没有加大案例开发的资金、时间投入。案例分类不明确,对问题分析没有针对性。盲目追随热点话题,案例论文的选题缺乏个性,重复度较高,案例选择单一导致羊群效应撞车现象,热点案例过分扎堆。近3年将目光过多投向混改并购方向。另外一种情况是话题陈旧,反复写经典案例,缺乏创新性,经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过多关注前人研究过的概念,反映出对新知识新理念的认知匮乏。例如盈余管理话题,2019年硕士论文将近600篇包含该关键词。

三、MPAcc案例论文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两个方向寻求解决方案,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在知识传授方面,加强院校师资力量,通过对老师的在职培训与离职深造,扩大青年教师与国外知名商学院交流机会,注入更多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的教学技能。严格要求学生的课程考核内容和毕业设计,重点考察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相关协会激发学生参加相关证书考试和知识竞赛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程设置,扩展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习方面,有力解决学生实习公司分散问题,对实践活动的应付心理,统一化管理学生的实习基地,真正将校企合作模式用到实处,与对口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高质量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将毕业论文与实习经历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从而能够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更好的发现自己的就业方向、适应社会的需求。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到案例分析中,从案例论文中让学生更专业。课堂上与课外引进与时俱进的优秀案例让学生去思考,要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才达到设置相关毕业要求。

(二)加深自我调查。加强自我调查案例研究占比,需要改革培养模式,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本科后期加入社会实践环节,在进入职场或者专硕的学习都有利处。MPAcc加强实践创新锻炼,实习的过程中深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整个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做财务,整个财务管理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理论框架,能够通过实习得到解决。想要突破数据保密的弊端,转向自行开发案例需要具备相应的研发团队,自我开发的案例具备相应的时代背景,具有时代性,很多经典案例可能已经过时,不再适合当下的教学。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给予教师一定比例的兼职时间,培养懂案例教学又懂案例开发的人才,支持和鼓励师生自我调查案例的开发与研究分析,加大奖励力度。如果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在运用自我调查案例教学时,能够对案例分析得更清晰全面,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为毕业案例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培养案例研究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案例研究之前,需要分析研究提出的问题,会对研究的企业造成的影响,不能盲目进行发表所谓的正当言论,要依靠法律保护自己,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的解决方案,让自己的导师或者更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价。正如提到的鸿茅药酒事件,医生在发现鸿茅药酒存在问题时,借助专业监督检验机构,出具有说服力的报告,最终的影响力和后果也会截然不同,处理问题需要冷静思考,做到保护自己的同时,又能把问题解决掉。

开发技巧论文范文3

一、当前教育期刊面对的利好形势

当前,有较多的政策利好能使期刊健康持续发展,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4月28日刘奇葆部长在“期刊发展茶叙会”报告中批示:“期刊是主流舆论阵地,要发挥有能力做内容的优势,并在传播方式上及时创新……使期刊跟上时展的步伐,坚持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同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传媒和新形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形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了2020年发展的宏伟目标。2014—2017年的全国“两会”中,“全民阅读”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上这些对于我们期刊界来说都是政策利好,我们要抓住这些利好机会及时发展壮大自己。具体对于编辑而言,就要依靠期刊多年形成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深耕主业,延伸产业,在跨界和融合中实现期刊的“媒介平台价值”,做好期刊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不断增强期刊影响力。这也应该成为期刊业界转型创新的共识。期刊创新的前提是有优质的内容,而优质内容的提供者是作者,因此,我们要重视作者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期刊高质量地发展。

二、当前教师作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抄袭毕业论文、教授抄袭学术研究论文、教师找“”写职称论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有机会长期和一线教师接触,笔者特地与教师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从中了解到教师找人写论文也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如教学任务重,教师和学生一样面临繁重的作业和考试负担,心理负担非常重;教师在百忙之中要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忙不过来,抽不出时间写论文;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和名声,而评定职称需要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工作压力和时间不够用让很多教师疲于写专业论文……这些都导致教师缺乏写作动力,而为了评职称或评优秀骨干,不得不找“”文章的因素。

三、解决对策:结合新形势,利用“期刊+”的思路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需要多途径地挖掘和培养热爱写作的作者队伍。良好的作者队伍是期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编辑除了要善于利用期刊舆论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的优势来培养作者队伍,还应该根据“坚持内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指导思想去挖掘和培养作者队伍,要多途径约稿。下面,笔者拟结合“期刊+”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如何利用“期刊+”的思路来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从而促使教育期刊能拥有一支较高质量的作者队伍。

(一)利用网络平台培养作者队伍

针对作者来稿发现亮点,这是编辑工作中最基本的培养和发现作者的途径。除了以前本人在《对当前教育期刊教师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一文中介绍的培养教师作者队伍的方法,笔者还结合当前教育新形势多途径地组稿。比如,当前互联网的条件下,很多教师会把自己的教育研究论文或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教育创新思想等到自己的微博或相关教育网站或论坛上,对此,编辑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比如,笔者从江苏某教研员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相关文章中了解到,徐州市对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工作抓得比较好,同时对中小学课题研究支持系统的研究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并了解到该市的课题研究做得很扎实且经验丰富,做法成熟。考虑到我区的课题研究工作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为了让我区的教师有机会学习该市的优秀课题研究经验,也为了能从中挖掘一批优秀作者,笔者特地利用网络平台主动联系该教研员,请她牵线搭桥,帮我刊物色一批课题研究骨干或热爱写作的教师,由编辑与其联系组稿事宜。从后来该教研员联系到的相关学校提供的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来看,这确实有助于编辑从中发展一批有较好写作潜力的作者。另外,在“期刊+”思路下的教师作者队伍培养,编辑不应止步于挖掘作者,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开展指导和论文写作指导,还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为有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丰富课题研究工作经验的学校搭桥牵线,让他们到课题研究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学习取经,从而一方面有助于学校丰富课题研究开展经验,另一方面也促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和论文写作方向,以便丰富教师的写课题研究论文的资源的同时,又能为期刊带来更优质的稿源。这应该可以说也是“期刊+”思路下编辑应该具备的发展眼光。

(二)关注当前教育研究方向或动态指引作者写作方向

教育期刊编辑要关注世界及国内教育动态,及时掌握前沿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动态。比如,全国各地大概有哪些教育研究或动态,当地学校的教育特色或正在研究开展的工作是什么,等等,最好都能大致涉足。如对于正在开展课题工作的学校,可以发挥编辑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让他们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和写论文的方向。如北流市某小学的课题项目“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创新课程———在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有机融入地方文化教学的研究”工作,笔者了解到他们开展该课题已有较长一段时间,需要发表中期研究论文成果,于是,笔者让他们先发中期研究报告,结合课题研究报告给学校提出中肯的建议。比如,该校课题命名为“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创新课程———在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有机融入地方文化教学的研究”,可从他们的中期研究报告中,编辑根本没有找到相关的体现“互联网+”的操作方法与主题。为了促成学校写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论文,笔者给学校提出了如下写作建议:

1.课题研究的名称涉及“互联网+”,但是研究报告中却甚少体现这一内容,仅见“上网学习”字眼,建议对“互联网+”的定义做清晰的界定,并提出利用互联网的详细思路,这样才能引导课题组成员往这个方向去做相关研究与撰文。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应该有相关文章,前期工作涉及内容偏少,建议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调整方向或思路。如可以往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实施课程评价,以及利用“互联网+”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等方面去思考。

2.建议课题负责人整理一篇关于该课题研究的总的文章,统领其他课题参与者所写的文章。写该课题研究论文的思路:提出为什么要开展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课程研究的问题,论述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及其背景→(实施过程)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条件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调查研究确定开发的内容与方向;如何按学科开发,开发效果如何(课题负责人最好能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效果或出现的新问题是什么,或点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思路。同时,还应穿插补充校本教材编写是否有系统性,编写设计教材的思路是什么,校本教材编写过程其实是从隐性课程变为显性课程的过程,对于这一变化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是否接受,开发后的效果能否出来,学生反馈的情况如何,等等。

3.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的做法,具体请主要做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和经验来介绍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比如,如何根据本学科特点来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整理的校本课程教材结合到本学科具体是怎么使用的,效果如何。

4.对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课题负责人或管理者具体是怎么做的,在介绍相关经验时最好能结合某些教师的个案来谈。这类文章主要是学校管理者或课题研究负责人总结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经验,以供其他学校学习和参考。

5.地方文化与语文、艺术等课程资源整合的做法或模式。有哪个学科的教师对于整合课程资源有值得推广的模式或做法,建议他们总结成文,介绍整合课程资源做法时应务必结合本学科的具体课例来谈。

6.对于课题研究精神和经验掌握比较充足的教师,且结合课题研究经验把课上得比较好的教师,建议其整理好相关课堂教学案例或课堂教学实录(获得过市级以上奖励的更佳),每一教学片段部分加入设计意图或专家点评(专家可请特级教师或教育局教研室的学科负责人)。以上建议对于该校加深课题研究深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有助于教师在写结题论文时有明确的写作方向,最重要的是能为期刊组到一批优质课题研究稿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区域优势,从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中挖掘和培养作者

笔者所在的单位在广西首府南宁,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很多大型教科研活动都是在南宁举办,如“名师的力量———2017年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基础教育高端论坛”“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组专家能力提升培训会”“广西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等活动,编辑如果抽空去参加相关活动,就能第一时间掌握相关的前沿活动信息,也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挖掘和培养作者。这应该也可以说是“期刊+”思路下培养作者的新思路。如果期刊社有能力,最好能利用良好的资源来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学习活动,从而使编辑既能及时掌握一线教师们的教学困惑,通过组织平台让他们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为期刊提供最新的一线教学资源论文。

开发技巧论文范文4

图形创意是艺术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设计作品中最为敏感和备受注目的视觉中心。它在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要评判一件设计作品的好坏,就需要看设计图能否准确地表达出设计主题和作者意图,因此,图形创意在艺术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教育实例,具体探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图形创意技能。

关键词:

图形设计;创新能力;绘图技能;培养

一、明确图形创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讲求快捷、方便的时代,也是一个读图的时代。人们已经厌倦了从大段文字中捕捉信息,更喜欢图画形式,因为图画表达直接,一目了然,完全符合当代社会的快节奏趋势。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图形创意技能是很重要的。图形创意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思维能力和专业技术,由现有的图形素材求得新图形的过程,是集艺术形式与科学逻辑于一身的创意集群。作为艺术设计的启蒙课程,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习和研究图形创意,有助于设计人员的思维开发,也有助于现代设计观念的形成和灵感的激发。换句话说,掌握了图形创意的理念和技能,也就学会了艺术设计最核心的部分——视觉表达。因此,学习图形创意这一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析目前图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学生缺乏创作热情,创新力度不够。创意是设计的灵魂,但是一些学生往往很迷茫,不知道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如何创新。如果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和无助感,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创作热情自然也就逐渐消退。其二,基本功不扎实,表达方式欠佳。部分学生过于追求设计的多样化而忽视了对于基本功的学习,总觉得基础知识太简单,根本不必在那些知识上浪费时间,这导致他们空有想法和创意,却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实在很可惜。

三、探究提高图形创意与设计技能的方法

其一,关于创意想象力的培养。首先,提高课堂趣味,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图形创意靠的是想象,它常常需要把几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如火柴盒和眼睛、抽屉和宇宙等,创造出有价值、使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而想象又离不开联想,联想使思维得到延伸和扩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用简单的游戏和思考题刺激学生的大脑活跃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和圆形,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一些关联因素把三角形变成圆形,或者如何把三角形变成正方形。又如,教师问学生玻璃杯有哪些用途,然后用图形表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提问,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然后全体学生一起探究讨论。总之,问题要新颖、要与时俱进。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要对学生的思考结果给予赞美和引导,不要给学生任何参考答案或限制,让学生突破局限性,善于打破常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其二,积累生活经验,培养敏锐的洞察力。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善于从生活和自然中发现美,融入自然,从自然界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这是艺术设计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从客观上讲,许多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生活,如齐白石笔下的虾、徐悲鸿笔下的马,艺术不过是对生活的再创造罢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客观地观察世界,敏锐地从世间万物中汲取视觉信息,提取生活中的片段,从而发现创意元素,使自己的设计作品更具有内涵,同时也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

其三,关于技能的提高。首先,学生应加强基础技能训练,端正学习态度。图形创意是一个专业领域,包含许多技巧和方法,如异影图形、反转图形、共生图形、双关图形等,要想完全掌握这些技巧,就必须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如,点、线、面的运用,图画的阴影构造,等等。只有把地基打扎实了,建筑才会稳固。学习图形创意也是一样,学生要沉下心来,以一种虔诚的心态学习艺术、追求艺术。学习艺术没有捷径,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掌握并且熟练运用这些技巧,才能创作出令人瞩目的作品。其次,最大限度地提供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的目的绝不是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是综合实力强劲的优秀人才。因此,教师就不能把学生限制在校园里,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学生“送出去”,让学生去公司面试、实习,去乡下体验,去博物馆参观,甚至可以去国外大学学习。总之,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艺术设计不能缺乏创意,创意是艺术设计作品的灵魂。所以,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同时要培养学生以认真的态度观看世界,从大自然中发掘灵感,于平凡中发现创意。同时,培养学生绘图的技能,使学生能够随意切换不同的绘图技法,让自己的艺术设计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只有注意到这些问题,教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作者:刘烨 单位: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静.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陈宥敏.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开发技巧论文范文5

【关键词】青年编辑;科技期刊;能力素质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助科技期刊交流学术,通过阅读他人的研究思想或者成果帮助自己产生灵感。其中,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关键,青年编辑作为创办科技期刊的主力军,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对提升科技期刊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提高青年编辑能力素质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青年编辑提高能力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补充职业相关知识

1.补充编辑学知识。①青年编辑上岗后,应参加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借考试机会,让青年编辑加强学习编辑学理论,包括政治、编辑、出版基本知识等。在此过程中,青年编辑可以查缺补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编辑学理论水平。②在数据库中搜索一些高质量报刊,例如《编辑工程与标准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物,通过阅读相关栏目针对编辑工作提出的建议,开拓思路,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编辑,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学会使用新媒体工具,访问网站,捕获最新资讯。另外,通过参加编辑学术交流会议,掌握前沿编辑学知识。

2.补充著作权知识。著作权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为了避免知识产权纠纷,青年编辑在为学者提供信息服务时,必须掌握较为全面的著作权知识。①为了提高青年编辑学习效率,可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向青年编辑传输著作权知识,如分析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侵权纠纷等。培训专家在为青年编辑讲解案例的同时,要求青年编辑将案例内容与自己负责的工作联系到一起,从而加快对著作权知识的理解,对著作权引起重视,做好科技论文著作权保护工作。②关注科学技术著作权法律法规,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尝试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填补著作权认证书内容,以规范科技论文刊发行为。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准确掌握法律法规,才能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发展。

二、及时更新知识与技术

1.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科学技术更新速度较快,青年编辑需要掌握学科热点,运用新技术和新理念来筛选稿件。因此,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是青年编辑成长必不可少的。青年编辑要关注学术动向,重点关注知名专家研究成果,随时掌握专家研究成果更新情况,以更新专业知识。国内外重大科学课题同样需要关注,可以通过检索方式收集此方面资料,作为专业知识更新内容。

2.及时掌握更新的数字化出版技术。作为一名青年编辑,应该跟上时展的步伐,及时掌握最新的数字化出版技术。文稿编辑软件是青年编辑需要掌握的基础数字化工具。在线投稿、接收稿件、稿件送审等多项操作都是青年编辑必须掌握的出版技术,这些技术操作依托于远程稿件采编系统。随着系统操作功能的不断更新,青年编辑需要迅速了解这些功能并熟悉操作方法,更新所学出版操作技术。

三、善于总结论文编写技巧及专业审核意见

1.善于总结论文编写技巧。探究编辑学理论编撰科技论文,有助于提升青年编辑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总结能力。青年编辑负责的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需要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只有自己掌握了论文编写技巧,才能够明确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方向,将总结的工作感受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便可以得到研究价值较高的论文。

2.善于总结专业审核意见。为稿件选取合适的审稿人是青年编辑的岗位工作,只有熟悉审稿专家特点及熟悉领域,才能够保证选取的审稿人适合本篇论文的审核工作。此项工作的完成质量主要取决于青年编辑对审稿专家的了解。为了便于获取审稿专家信息,期刊单位可开发网上采编系统。编辑通过访问此系统,可以获取一些审稿专家基本情况,揣摩专家对稿件的判断审核思路,以提升自身的稿件分析水平,拓宽学术眼界。

四、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青年编辑各种能力中,学习能力比较重要。由于科技期刊对编辑的能力要求较高,并且存在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特点,所以编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将科技期刊编辑相关知识作为终身学习内容。第一,激发青年编辑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兴趣,主动挖掘新的科技知识。第二,培养青年编辑锲而不舍的科学技术学习精神,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鼓励编辑组成小组继续探索,与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获取新的知识。第三,在学习前,需要明确学习目的。根据学习时间划分学习阶段,为每一个学习阶段设定一个学习目标,以科技的动态信息作为重点学习内容。

2.善于学习。青年编辑应学习编撰稿件的多个操作环节,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在编辑加工稿件时,灵活运用新媒体编辑工具完成任务。如果遇到问题,经过思考未能解决,可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在此过程中,自身问题思考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开发技巧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教学实践

为了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实现新能源的有效转化和合理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是这个专业的选修课之一。这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新能源专业知识与英语的读、写、听、说结合,能够自如的运用专业英语。

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教学实践

1.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讲授专业术语,学生能够较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或今后从事新能源相关专业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由张素贞,刘晓艳主编的《新能源专业英语》教材,这是目前国内主要介绍有关新能源材料专业英语的书籍,其内容主要围绕新能源的光伏系统、风能、生物质能等展开,每章节是以单词、句子、正文、作业和阅读构成。笔者以本书为主线结合近几年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对内容进行了拓展,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1)以《新能源专业英语》教材的前四章为讲授重点,分别是PartIOverview,PartIIPVSys-tems,PartIIIImplementationofPVSystems,PartIVWindpower。选择讲解这四章内容是因为学生在大三的专业课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对中文的专业术语比较熟悉,能够比较容易识记一些专业词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2)以发表在TOP期刊的最新文章为讲解内容,比如:2016年发表在ChemComm化学通讯的《Novelp-typeandmetallicdual-functionalCu-Al2O3ultra-thinlayerforthebackelectrodeenablinghighperformanceofthinfilmsolarcells》。首先讲解了这类通讯文章的结构,然后逐段讲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太阳电池,即碲化镉(CdTe)太阳电池,从性能到工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2017年发表在J.Am.Chem.Soc.美国化学会志的《Fine-TunedPhotoactiveandInterconnectionLayersforAchievingover13%EfficiencyinaFullerene-FreeTandemOrganicSolarCell》。通过此学术论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在无富勒烯串联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通过微调光敏和交互层实现超过13%的效率。2.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每一节内容开展之前,笔者会随机点名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阅读,在聆听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生僻的单词进行讲解,并在黑板上板书,以便学生们识记,然后逐句进行翻译,讲解专业英语的句型结构,最后找出本节课所讲内容的某段进行听力练习,先让学生们对接下来要听写的这段内容熟读三遍,然后将书闭合,笔者再进行阅读,第一遍语速尽量慢,第二遍语速稍微快一点,第三遍按照常规的交流语速阅读。这种方式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利于他们聆听学术报告。为了让学生感受学科前沿领域的科研工作,选择2—3篇有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综述文章,让2—3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综述文章转化为口头报告(需要制作PPT),在临近期末时进行讲解,未做报告的学生,每个人需要针对报告内容用专业英语进行提问。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优势:(1)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前沿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2)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3)训练学生用专业英语表达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课时有限,不能让每个学生讲解专业文献,覆盖率不高。(2)有的学生对论文的阅读不仔细,不能讲解出所选文献的具体内容,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3.考核评价。考核是评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综合情况,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这门课的考核分为三部分:(1)期末考试开卷卷面成绩(70%),期末考试题型为英译汉、汉译英和英文写作,内容涉及专业课中所学的知识。英译汉是为了考察学生对于专业术语的掌握情况,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占50%;汉译英是为了让学生在做本科毕业设计之前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句型以及翻译的技巧,占40%;英文写作部分是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占10%。(2)文献报告与课堂提问(20%),2—3个学生做指定的文献综述报告,其他学生对所做报告内容提问,根据所做报告学生制作PPT思路是否清晰,讲解是否清楚,回答问题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对未做报告学生是否针对讲解内容进行提问,是否运用合理语句提问以及提问表现是否积极进行现场打分。(3)考勤(10%),整个学期一共16次课,执行不定期点名制度,比如整个学期点名5次,一次未到扣1分,两次未到扣3分,三次未到扣5分,四次未到扣8分,五次未到扣10分。选修这门课的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有理有据,从他们的最终成绩中可以掌握他们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学习的具体情况。

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教学思考

通过几年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反馈,笔者初步试探了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1)这门课的开设对象是大四第一学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学生,学生们在大四学期之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专业课学习,对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大致了解,其中部分考研的学生对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产生了困惑,为了吸引这部分学生的注意,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国内外各个大组的研究内容进行专题授课,让学生们知道国内外哪些课题组在哪些领域的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为学生们在选择进一步深造的学校和专业时提供信息。(2)最好采用视频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采用视频是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采用板书是由于学生们需要紧跟教师的思路,课后要进行重点理解与识记。(3)如果课堂时间充足,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国际会议报告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以便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4)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至关重要,此阶段应多以鼓励教学为主,但成绩又要加以区分。

三、结语

通过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科技论文的结构、词汇、写作方法及与普通英语的异同点。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常用的英语词汇,能较顺利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有关的科技英文文献和资料,并掌握英文论文的书写格式及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王芳,于姗,武元鹏,庄稼,周莹.新能源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5,(324):59-61.

[2]任玉荣,曲婕,丁建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15,42(301):256-257.

开发技巧论文范文7

在毕业设计前一学期,学校依托卓越工程师系列讲座、主题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先后邀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Altera公司、Xilinx公司、新百利制造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泰克公司、海格通信集团、固伟电子有限公司、湖南中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桂林高新科技园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班学生剖析产业人才需求方向,介绍国际标准化设计规范,传授工程设计方法和技巧。这些来自企业的实例常涉及许多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技术,学生意识到其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对毕业设计课题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形成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

2提高工程设计选题比例,鼓励到企业做设计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围绕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这三大目标,加大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选题的比例。注意选题的深度、广度与工作量大小要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适应,不能贪多求大,要确保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工程设计型、应用型题目应占80%以上。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毕业设计选题中,为学生接触行业的前沿科技、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创造条件。

鼓励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由厂方提供实际工艺改革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学校教师与厂方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拟定设计题目。条件成熟的部分专业也可安排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完成毕业设计。企业提出毕业设计题目和导师人选后,学校依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审核。题目确定后,由学生网上选题。选题页面提供课题工程背景、学术价值、经济价值方面的简要介绍,企业指导项目还需提供合作企业概况和企业导师简介。

3加强过程监控,确保设计质量

学生选题名单确定后,在第七学期末前两周内安排学生与导师见面,由导师详细介绍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向学生下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布置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等任务。对于企业指导毕业设计的项目,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由校企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本届毕业生指导的具体安排和管理措施。学校向企业方介绍本校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和教学流程安排,提供《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毕业设计(论文)撰稿指南》、《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集》等相关资料。遴选企业指导教师时,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丰富的独立科研经验。

在毕业设计进行到第三周时,开展初期检查,重点检查题目设置、课题主要任务与要求、工作量和进度安排等。第七周时进行中期检查,审查进展情况、有无偏题或跑题、完成课题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在答辩前一个月,重点检查学生的设计和论文初稿,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设计任务。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工作,学生按企业作息制度上下班,由导师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每月一次书面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论文环节中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论文专业内容质量的把关由企业导师负责,学校教师负责论文的形式审查,协助做好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协调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毕业设计经费向与生产实践、科研、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及硬件设计制作较多的课题倾斜,毕业设计评优指标也向此类课题倾斜。

4改革成绩评价模式,引入企业专家意见

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部分评分组成,分别按30%、20%和50%加权得到总分,最后由学院答辩委员会审核。对于校内进行的工程类毕业设计课题,评阅和答辩环节需聘请相关专业的企业专家参与,并将评价意见反馈至学院及指导教师处。通过企业界的评价干预,促进毕业设计与工程应用需求的良性对接。对于企业指导的毕业设计,验收时,设计方案和结果需接受生产现场的检验和评价。

开发技巧论文范文8

实践教学时间不足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及以上教育,教学课程时间相对固定,如果教学模式确定后,各个实践环节分到的时间相对有限,势必造成由于实践时间的缺乏,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很难较好的结合。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实践与理论教学时间比例分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实践时间相对较少。单纯的学习理论,学生并不理解学习的用途,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单纯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或者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因此出现了考试前突击,实际的知识掌握不扎实,甚至厌学等问题。

实践流于形式和课程提出的专业能力结合度差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内实践改革,大部分课程只是按照教学培养计划规定的课时,安排几个课时的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实用性不强,在设计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没有体现专业应用能力。目前的课内实践主要由各门课程老师做主,设计实验项目。由于各个教师自己设计实施实践项目,因此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实践项目重复。各门课教师各自为政,仅仅考虑自己的课程,却没有从专业发展和专业需求的角度上去全局统筹、整体规划,导致的结果就是1+1<2,即没有体现整体大于部分的叠加,而是整体小于部分的叠加。另一种是实践教学水平较低。实践项目的设置过于草率,由于实践课程远远高于理论课的上课难度,大部分教师依然应用理论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有个别教师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实践教学,理解实践课程就是在实验室上课,对实践教学的环节设计过于简单,有的根本就没有设计,把大家拉到实验室上课就可以了,所以大部分的项目是演示性的。

课程实践的内容形式相对固定缺乏多样性实践教学大部分还处于案例教学和简单的电脑软件操作,企业的简单认识和比较固定的论文写作。案例教学作为实践课程实践性不突出;电脑软件的简单操作,只熟悉流程,对于本科生教学严重不足;企业的简单认识,只是走马观花效果不明显;论文写作,大部分学生没有实际的问题分析,只是把别人的论文叠加了一下。对于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学生大部分实验是依靠软件进行,实验的项目也只是根据个别软件的功能进行基本的输入操作,这种实践教学由于受到软件的限制,并不能真正的和专业能力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缺乏成熟的实践指导教材物流管理专业在国内起步较晚,理论课程体系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少之又少。目前大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大都是软件操作说明书,都是个别软件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找人编写出来的,核心内容都是软件的具体操作方法,没有从专业能力及职业能力角度出发。

实验室开放程度不高由于物流专业实践性强,物流专业实验室投入经费普遍较大,一般建设投入都在百万以上。但实验室的日常开放程度不高,设备经费投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对教师应用科研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的综合应用效率不高,教师和学生对使用实验设备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技术发展比较快,实验设备时效性越来越强,随时间贬值越来越快,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

实践教学师资不足实践教师不足一直是围绕实践教学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国内各大院校做了多方努力,但是学生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教师增长的速度,不要说实验教师,连理论教师增长都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学校进了很多的博士、甚至是海外博士,但是对于实践教学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实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时,可以200个人同时上课,实践课程讲究小班教学,一个实验教师最多可以带20个学生。第二、实验教师待遇较低,职称的晋升也只能到高级实验师,大部分的教师不愿意做专职的实验教师。第三、目前的实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刻苦开发实验项目的人寥寥无几,实验师对自己的定义就是教辅管理人员,基本不参与项目开发。

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专业能力的基本思路及措施

(一)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专业能力的基本思路

实践教学环节上的问题还很多,我们仅仅针对以上教学实践环节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打通课内与课外实践,多样性组织及多元化教学实践方法,对目前的实践教学可以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具体可以改善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以给低年级的学生一些学习及工作任务,使他们从高压管理的高中到松散自我管理的大学实现一个很好的过度,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二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做更为专业的延伸,做深度挖掘,站在专业前沿上;三是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所有的学生增加了对本专业的喜爱,明确了专业方向及目标,增强对专业乃至职业的信心;四是解决了目前实践教学方向与任务确定,把实践教学做到实处,真正的实现与社会接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学生梯队的培养,高年级带低年级,可以解决或缓解目前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专业能力的措施

1.实行“内外一体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1)组织行业企业代表提炼实践任务借鉴国外先进实践教学经验,密切联系地方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组织当地企业,特别是当地企业界有影响力的实干家,提出专业学生能力需求,并形成课程实践指导目标及任务大纲。(2)以典型课程为试点,开展新型实践教学以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系统两门课程为试点,打通课内及课外实践,扩大课外实践时间,以增加课程中前沿性、先进性、系统性、综合性、创新性大型实验为目标。根据目前现实社会要求及企业专家意见,制定项目计划。并通过抽样调查法,在部分学生中组织实施,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教学项目的任务及目的、学习任务量是否充足等意见。通过上述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课程实践教学任务书。(3)组织企业专业精英和教师的双层实践指导团队针对企业人员对上课技巧、课堂环节设计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双层指导团队方案。教师指导团队也由相关方向与专业人组成,杜绝以前一人天下的现象。形成合力,并在课程教学能力要求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设计的计划成功的、高质量的完成。

2.创新实践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以研促教创新实验教学环节,把教师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践教学,达到以科研促教学,不断的扩大课外实践的目的,并形成与其他院校相比具有与众不同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1)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中,自感知识匮乏,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会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扩大视野。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学习到了如何利用工具,学会了很多如VB、C++编程软件、Matlab、SPSS计算软件等,增加了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践教学引入科研活动中,扩大课外实践,提高学生成果积累课内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假期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如何拓展课外实践是实践教学的另一个抓手,与课内实践教学地位同等重要。课外实践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外业余时间,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3)实践教学融入科研活动中,奠定了学科竞赛基础通过实际的学习研究、动手能力培养、团队配合等多项训练,同学已经构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团队,可以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4)实践教学成果升华,形成高质量、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毕业论文从大二到大四的几年时间内,通过学生科研参与—独立申报课题—公开(提炼毕业论文前期研究基础)—形成毕业论文。#p#分页标题#e#

3.构建高水平的创新实践环节的组织体系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学校的重要的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常规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但是,还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构建新型的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组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专业计划实施:“科研助手计划”、“毕业论文(设计)与科技竞赛联动计划”、“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等3个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构建两个创新组织,一个教师科研创新团队,一个学生实践创新团队。教师科研创新团体具体实施办法:一种是教师科研创新团队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制定2年或以上培养计划,每个项目6-8人参加,实行资料检索—科学分析方法学习—子项目撰写—独立申请学生课题——结题—毕业论文前期提炼—毕业论文一系列培养计划;另一种是以各类学科竞赛为目标,一般组织3-5人为一个团队,一般是项目成果转化,或半年至一年期训练,教师配备有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实践创新团队具体实施办法:根据项目的不同,学生可跨专业、年级自愿成组。鼓励学生导师制,即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形成学生自己的培养梯队。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不仅高年级的学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严谨了科学态度,而且学生导师指导更容易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角度出发,在艰涩难懂科学研究中,效果表现显著。

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