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新能源的意义范例6篇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范文1

大气污染:秋天收割后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冬季农户们主要靠燃烧秸秆取暖和做饭,到了春季用不了的秸秆也被燃烧掉。在燃烧过程中潮湿的秸秆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不仅对人和牲畜的眼睛、鼻子、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而且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还会产生酸雨,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造成重大的伤害。

垃圾污染:现阶段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管理的缺失,许多地区的农村还处在“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态,脏乱差的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 污染包括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农村垃圾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日晒雨淋成为环境污染的二次污染源,堆积如山的垃圾对村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水污染:水污染是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缺乏环境保护设施,造成了农村大量生活污水被随意排放,另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也会污染水源,为了提高产量,现代农业加大了化肥农药的用量,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把化肥农药冲刷到附近的河流,使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对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土壤污染: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是地力肥力受损,有效营养元素失衡,土壤大幅度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同时,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造成毒害而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范文2

一、档案文化服务发展契机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美好前景,既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是也为档案部门开展档案文化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一)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融入文化发展格局。各级档案部门应把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展服务,作为今后的目标和方向之一。转变档案服务观念,把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与社会文化发展结合起来,把档案工作与社会文化建设、公众文化素养以及档案文献资料为社会公众文化服务结合起来。把在社会中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要部分,面向本区域、社区乃至全社会提供开放性、现代化的档案文化服务。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的深厚文化内涵,编撰一批具有高品位文化价值的档案文化精品;积极探索档案文化“走出去”的服务模式;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社会文化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

(二)档案部门树立档案文化服务意识。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档案资源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一部分,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能,档案部门应树立和加强档案文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树立档案文化服务意识,应强化以下意识:(1)机遇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是档案事业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档案部门都应抓住机遇、创新思维,拓展档案服务新领域、宣传档案新内涵,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文化功能。(2)责任意识。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档案人员应把档案文化服务作为一项责任和义务去贯彻执行,自觉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目标,把档案资源建设好,突出特色、塑造品牌,彰显档案文化服务功能。(3)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紧跟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步伐,深入调研文化大发展时代背景下的公众文化需求,依据档案资源文化特色,创新档案事业发展模式,适应文化发展需要。(4)开放与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档案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性作用,打破档案资源的部门局限性,树立开放服务意识,从民生和社会公众需求实际出发,举办各种形式的档案展览,编辑出版档案史料,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档案文化精品,使全社会共享档案文化资源。

二、确立档案工作的文化服务功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文化问题,说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近几年,档案部门对档案馆和档案的文化属性有很多的研究,如档案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馆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作用等。这说明我们在推进传统档案馆向“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型档案馆转变。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档案人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文化人,档案和档案馆含有文化属性,参与文化强国建设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各级档案部门的独特作用。

档案是一定文化形态的产物,档案具有文化性。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推陈出新过程中,档案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档案资源的文化性可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因此,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确立档案工作的文化服务功能。档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档案部门也要切实遵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拓展档案文化服务功能,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适合档案部门自身运行规律的管理机制。(下转第46页)

(上接第47页)

三、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开展档案文化服务工作

(一)档案部门应自觉开发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档案的价值、功能及管理模式看,档案工作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属性是档案事业的重要属性之一。各级档案工作是整个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档案部门也应该重视开发档案的文化价值,发挥档案独特的文化功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1)档案工作的多元化服务。档案工作既要满足本地区用户的档案文献需求,又要体现其独特的文化功能,开展多元化的服务工作,要以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和服务目标之一。(2)开发文化档案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档案部门应以文化需求为基础,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造高质量、独特的档案文化产品,如根据本地区档案馆资源特色编研具有文化蕴味的档案成果、举办传播历史、文化的档案展览、加工制作文化范畴的音像视频、历史文化论坛、建立档案文化资源网站等。(3)培养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服务意识与能力。做好档案文化服务工作,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档案人员既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又要融入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拓展档案服务工作的方向,创造有自身竞争力的档案文化产品,促进整个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档案是许多文化产品的“母资源”,档案馆可以成为文艺创作食粮的重要供应地。完全具有或部分具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性质的一些部门和领域都可以从档案馆得到助推力。档案文化服务属于公益文化服务范畴,档案部门属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一。进一步完善档案基础设施,规范和加强各级档案馆建设。鉴定特藏档案、历史档案;征集、整理珍贵档案资料,丰富藏品,提高品位。拓展陈列展览场所,丰富陈列内容,并根据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围绕特定时期社会宣传教育主题,举办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重大教育意义的展览活动,弘扬地域文化精神,提高公众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努力提升档案文化服务水平。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对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求更高。开展档案文化服务工作,要创新档案服务工作思路,深入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信息技术, 扩大社会影响力,整合馆藏档案资源,联合社会其他部门的档案资源,拓展档案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观念,突出档案满足民生需求的作用。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高校 执政制度资源 意识形态资源

在现代社会由“知识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化,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双重背景下,高校中党的执政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因此,有必要重新确定高校党的执政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高校党的执政路径,以应对当前高校党的执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翻开高校党的执政的新篇章。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变迁

什么是执政资源?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认识并没有达成一致。以齐卫平先生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执政资源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支撑元素,包括权力资源、组织资源、思想文化资源等,凡是政党在领导国家的过程中可利用的元素都是执政资源;以陈小林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执政资源就是执政财富,即政党在管理国家的过程中可调动和支配的一切财富;胡小君认为,执政资源是“执政元素”和“执政财富”的总和,他在《合法性资源与党的执政资源体系》一文中明确指出:“执政资源是执政党为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顺利完成执政使命而合理利用的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内大部分学者的认可,其中具体原因有二:这一观点揭示了执政资源的本质,即执政资源是为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服务的;这一观点全面概括了执政资源的构成要素。在执政资源系统中,制度资源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是各种资源向国家和社会输送的“桥梁”,并且具有较长的发展历程。笔者在以下内容将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变迁。

(一)意识与政治资源的变迁

意识形态资源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资源的建设,通过“除旧”和“布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共产党重点突出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为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革命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布新”,即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活动,为党建立了牢固的合法性基础,也为党整合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除旧”,即对资产阶级思想、封建主义思想的批判,扫清了奠定马克思主义一元化主导地位的一切障碍。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思想的确立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同时具有片面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因此导致“左”的思想的滋生。从1958年开始,国家立法部门进入“瘫痪”状态。在“有事办政法,无事搞生产”政法方针的错误指导下,“群治思想”代替了“民主思想”,最终引发了“”,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见,虽然意识形态具有巨大的“能量”,但它并不是万能的,由于失去制度资源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使得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出现“失范”问题,给执政党执政资源的开发带来不利影响。

(二)经济与社会资源的变迁

经济资源的开发与制度资源的开发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中国经济资源“贫弱”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资源的开发上,并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段时期内,这种体制为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计划经济体制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逐步消除了旧体制的障碍,从根本上改变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由此可见,要想提高经济资源的开发成效,执政党必须开发出有效的制度资源。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规律

(一)意识与政治资源的发展

意识形态资源能够为执政党政治资源的开发提供思想支撑,不断创新党的意识形态资源是执政党为巩固执政地位的普遍做法。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意识形态资源就是马克思主义,然而,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把握时代脉搏,符合时代潮流的马克思主义才具有科学性、指导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理念,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系列优秀的意识形态资源,如“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这些先进的理论思想为我党政治资源的开发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经济与社会资源的发展

经济与社会资源是执政党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条件。西方国家执政党的经济与社会资源主要从特定的利益集团中获得。我党是一个没有私产的政党,除了法律规定的国家财政的支持,没有任何其他利益集团的支持。因此,要想获得足够的经济与社会资源,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我党的执政成效,就必须大力发展国家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快速起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高校中党的执政制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一)意识形态和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开发和建设党的意识形态资源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和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开发和建设党的执政制度资源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党的指导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促使他们形成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其次,利用舆论的导向作用,弘扬党的精神,使党的方针、政策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同时,要大力抨击和压制“负面现象”,净化舆论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最后,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比如,利用现代网络和传媒技术,将生硬刻板的思想政治教材“活化”,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感染和熏陶大学生,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此外,还要不断巩固群众基础。要想有效开发高校中党的执政制度资源,必须改善党群关系,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通过“服务于群众”的办学理念促使党员干部“执政兴院”,通过“执政为民”的办学宗旨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校的全面发展,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民主体制与组织资源的构建

在高校建设党的执政制度资源的重点是坚持并完善制度资源的建设。首先,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和发展制度,确保党员教育的连贯性、实效性。在选拔党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体现民主集中制。此外,还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对预备党员进行考察,确保党员质量;其次,完善任用机制。在起用党员干部时,要积极采纳群众意见和建议,选用那些群众反映好、生活作风好的党员干部。同时,要坚持以工作成绩评价干部的优劣。通过“政绩+口碑”的选拔机制,为我党选拔优秀的党员干部,从而更好地开展高校中党的执政资源的开发工作。最后,完善考核制度。要想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必须建立科学的党员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只有科学完善的党员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才能有效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执政能力。此外,还要让民众参与到党员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活动中来,以群众“实惠”衡量党员干部的“政绩”。

高校党组织资源的构建的核心内容就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体来讲,笔者认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要吸收优秀的教师和大学生加入党组织,壮大党的队伍,优化党的结构;其次要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力度,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组织活动,强化党员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践行;最后,要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党的纪律,提高党员素质,进而促进我党在高校执政地位中更加稳固。

四、结束语

现如今,高校党建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一方面“西方国家思想”乘坐“经济全球化快车”入侵中国,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搞和平演变,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高校的一元化指导地位;另一方面,网络不良思想淡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少大学生被网络上颠倒黑白的思想误导,进一步恶化了党在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形势。高校是我党发展壮大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社会地位中心化,高校党的执政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也逐步凸现出来。我们要结合新时期、新形势、新问题,探索高校党的执政资源开发的有效路径,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蒯正明.党、国家与社会格局演变――60 年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 王贵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政治成长中的地位转变与角色转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4).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国有企业; 能源环境审计; 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促进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保证。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前提,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科学发展、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而搞好低碳经济时代国有煤碳企业能源环境审计,不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低碳经济时代能源环境审计的内涵

合理界定并从理论上把握能源审计的内涵,才能真正了解开展煤炭国有企业能源环境审计的意义。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就是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从而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能源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专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经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对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及环境管理的绩效进行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以促进其全面、有效地履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效益。能源环境审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计促进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环境,促使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低碳经济时代开展能源环境审计的企业价值观意义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节能行动,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为保障国家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节约能源资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能源资源浪费仍然比较严重,能源消费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

因此,开展国有企业能源环境审计,对树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对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低碳经济时代不会自己到来,节约型和谐企业是不会自发地去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需要树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需要转变不合理的企业消费方式。而企业价值观的改变,消费方式的转变也不会无目的地改变,它需要一定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制度推动,因此开展国有企业能源环境审计迫在眉睫,它将对推动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价值观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的政策意义

开展能源环境审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明确要求。新的《节能法》和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均提出了要对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环境审计。随着国家对节能工作的推动力度日趋加大、国家对高耗能企业节能政策的逐步实施,能源环境审计将成为企业发展必须要迈过的门槛,体现了政府主导性和必要性。这对缓解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紧缺矛盾、完善企业节能的内部监管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能源环境审计是实现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重要举措。“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百分之十的约束性目标。而国有煤炭企业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国有煤炭企业的能源环境审计工作,对推进我国工业企业节能进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完成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低碳经济时代开展能源环境审计的管理意义

开展国有煤炭企业能源环境审计是企业加强管理、降本节支、增强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推行能源环境审计,企业是实际受益者。通过能源环境审计,企业对生产能源消耗、技术管理水平、产品能效指标、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效果等进行核查、分析、对标及评价,排查企业节能障碍和耗能原因,挖掘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制定企业节能方案和规划,最终使企业提高各种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同时企业开展能源环境审计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政策选择,通过节约能源,可以获得国家相关政策的优惠与支持,这对推动国有煤炭企业节能技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低碳经济时代开展能源审计的经济意义

国有煤炭企业现有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线形经济”,它高强度地把物质资源从自然界中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弃物排放出去,自然界既是“原料箱”又是“垃圾箱”。这种生产方式“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要构建节约型社会,首先要把线形经济变为循环经济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使更多的用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它把经济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双赢,要改变企业中存在的许多不适宜消费,为了国有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亟需转变消费方式――将过度消费转变为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经济消费和低碳消费。

对以现代经济学为支撑的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反思,人们把经济增长看作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把创造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但对节约思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深刻认识,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打折扣。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就必须把能源环境审计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能源环境审计为手段,让企业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厉行节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煤炭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转变煤炭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改变落后的消费意识,牢固树立节约从自身做起的高尚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消费制度,既节约能源,又提升经济效益,而企业文化的升华,价值取向的改变不会自己形成,还有赖于制度政策取向的改变。

国有煤炭企业是最大的产能企业,同时也是最大的耗能企业,通过对煤碳国有企业的能源环境审计,促进国有煤炭企业能耗的削减,从经济学的角度改变国有煤炭企业能源浪费,能源消费不合理的现状,促进企业文化的升华和价值取向的改变,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国有煤炭企业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

六、低碳经济时代开展能源环境审计的社会现实意义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中所要求的资源的质与量的方面正在不断地提升着,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资源都在不断地告急,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后,各种资源的稀缺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从一个个方面影响着整个社会局势的发展,在有关方面还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的消极作用,作为产能和耗能大户的煤炭国有企业开展能源环境审计,促进自身能源的合理消费更是责无旁贷。

资源像一道瓶颈,它既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又规范着我们去合理地利用它,不能一次过多,也不能过少,关键是要有个度。国有煤炭企业的产能和耗能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国有企业内部开展能源审计,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已经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已经成为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煤炭资源是整个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资源普遍匮乏这一大前提下,相应的煤炭资源也呈现出其稀缺的一面,因此节约型社会要求节约型企业文化,节约型企业文化同时也呼唤着节约型企业。建设节约型企业,促进煤炭国有企业和谐发展是煤炭国有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开展煤炭国有企业能源审计,构建节约型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开采和利用,是构成节约型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国有煤炭企业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范文5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随着“强军梦”的治军理念提出,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教育地位越发重要,而红色资源作为史实的物质载体及实践教学载体,必然成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在丰富国防教育的范式选择、增加国防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引导学生理性爱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红色资源;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3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新生力量,学校国防教育自然成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红色资源不仅仅是“承载革命精神与革命遗存的统一体”[1],还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活教材”。红色资源作为一种教育教学资源为高校国防教育注入了新鲜内容,其特殊的价值及作用更奠定了它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红色资源的概念及内容

要探讨红色资源对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所起的作用,那么就必须要追根溯源,明确什么是红色资源。只有把红色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明确界定,进一步挖掘及利用红色资源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与作用才具有意义。

1.红色资源的概念。随着红色资源越来越成为重要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红色资源。而红色资源的概念界定因为其创造主体、形成时期、历史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差异。目前,红色资源的定义被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红色资源是指“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狭义的红色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历史痕迹和精神瑰宝”[2]。除了广义与狭义之分,还有的学者把“红色资源”分为了有形与无形资源,笔者根据目前学术界对红色资源不同界定的梳理,认为“红色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大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和形成的,能被现今开发和利用并具有当代价值的革命精神、物质载体”[3]及留存信息的总和。

2.红色资源的内容。从上述概念中不难概括出红色资源是由精神内核、物质载体、信息资源构成的统一体。红色资源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精神资源、物质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精神内核主要是指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与爱国精神,也就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奋进、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中包括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五四精神及西柏坡精神等。物质载体则是指能够把精神内核、精神价值物化及体现出来的物质中介,例如革命旧址、烈士陵园、抗日烈士纪念馆、英雄纪念碑、革命历史遗迹等。而信息资源则是指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的、通过信息留存、传递的而保留下的能够反映当时历史及精神的资源,如相关的革命或英雄事迹、文学作品、影像、标语、历史遗留资料等。

二、红色资源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价值

1.红色资源是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资源之所以能够成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原因在于其展现的思想内涵及思想价值与国防教育目标高度契合。目前普通地方高校专门开设的军事理论课程与新生军训是普通高校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虽然新生军训能从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感受革命军队传统、培养坚强意志、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但是对于整个国防教育目标来说还远远不够。由于普通高校军事硬件与专业师资力量相比起军事院校还相对缺乏,于是军事理论课程中需要讲解的相关知识因为没有专业教师或相关教学条件而被放弃,而能够讲解的往往由于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而显得苍白无力,红色资源包含的物质、精神信息正好能够填补普通高校在此方面的空白。例如,可以利用井冈山或延安革命根据地这批红色资源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革命英雄感人事迹,感受今日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勤奋努力,用实际行动爱国护国。一些战役纪念馆中反映出的当时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及特点能使使学生了解国防发展历程及我国军队武器的更新与演变。

2.红色资源丰富了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范式选择。由于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的资源较为欠缺,教学方式、教学途径及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而红色资源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的[4],既包括物质载体,又包括精神价值与信息资源。不同的物质载体、精神及信息的表现内容及形式又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从而使红色资源就拥有了多样化的形式与形态,这些多样化的形式与形态也就丰富了高校国防教育的范式选择。例如,参观革命遗迹、观看抗日战争记录片、听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革命故事等,丰富了高校国防教育教育环境、教育途径、教育载体、课堂教学的教育方式与手段,为高校国防教育不断创新提供了实践源泉,增强了国防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及感染力。

三、红色资源对高校国防教育的作用

1.增强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加深当代大学生对革命传统理解。虽然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国际形势复杂而多变,局部冲突时有发生,所以要“居安思危”,加强国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想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总结历史的教训与失败的经验,不断增强国防意识。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以革命旧址为课堂,在重要纪念日及重大节日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纪念碑、馆、场,在革命老区观看红色经典,能够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对大学生深入理解革命传统作用很大。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国防教育,能够坚定大学生的信念,激发起他们建设国防、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内化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爱国主义是个体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也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更是动员和鼓舞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斗的旗帜”[5]。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促使每个人为国家做贡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个国家变化翻天覆地,与中国的崛起相伴随的是日益严峻复杂的内外环境,不断出现的“中国威胁论”,“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强大的国防,也离不开先进的国防意识。在全球化时代,爱国途径多种多样,爱国问题也变得比较复杂,同时,大学生还处于各方面学习阶段,他们看待问题较为片面,分析问题能力不足,所以他们往往怀有满腔热血却没有恰当的途径来表达,最后发展为一种破坏性、进攻性的非理性爱国主义。许多大学生在爱国游行中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愤怒地打砸日本车辆,焚烧日本制造的产品,这些以爱国为出发点的行为由于不正确的表达方式、不够冷静的态度而导致大学生走向极端,甚至触犯法律。红色资源中遗存的物质载体实际上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爱国人士爱国热情的见证与记录,而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资源、信息资源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爱国人士爱国情感与爱国情怀的凝练与提炼,对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情感作用很大。与此同时,红色资源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馆或纪念地,如九一八事变纪念馆、七七事变纪念碑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天然基地,在参观的实践体验过程中使大学生从朴素的爱国情感上升至理性阶段,使大学生在历史重现中产生自觉理性的爱国思想。

3.巩固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成果,实现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而实践又能补充、更新理论,巩固理论成果。高校国防教育方式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开放性与实践性,虽然多媒体教学增强了课堂授课的效果,但缺乏实物实景,无法与学生形成互动,仍旧脱离不了理论灌输的轨道。这种教条式、形式化的传统的国防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很难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初衷。而以活动和实践为载体的多元化教育方式能提高高校国防教育成效。红色资源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资源,其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客观真实性、可实践性正好为高校国防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红色资源多样的载体特征不仅可以充实与“完善课堂讲授式教学,让体验式教学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与其相互配合,使教育对象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比较丰富的内容。而且,可以将现代多媒体教学与现场体验感悟相结合,把”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引导他们亲身去感受、主动去思考,使受教育者多层次、全方位地受到感染和冲击,从而构建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新型教育模式”[6],进一步实现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红色资源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印证,其中包含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都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但若要把红色资源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仍旧需要深入全面的研究。例如,红色资源如何在不同的国防理念下发挥其作用,其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应用途径、规律是什么?这些问题无疑向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深入研究红色资源与高校国防教育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发挥其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为加强国防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泰城.红色资源研究综述[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2〕谭冬发,武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J].老区建设,2002,(7).

〔3〕李贤海,李文瑞.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李霞.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3.

〔5〕叶中锋.浅论高校爱国主义与理性爱国[J].陕西教育(高教),2012,(7).

开发新能源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河南巩义;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97-02

1 存在问题

第一,对巩义地方文化的特色优势挖掘不足。巩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各方面都很独特很优秀,如地方曲艺河洛大鼓、民间工艺水浒英雄脸谱、口水画、潜彩画等。但现在得到较大开发利用并成功推向市场的只有一些地方风景点旅游、文物古迹观赏旅游等产品,品种不多,形式单调。巩义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尚未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及其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在保护、开发、宣传、利用的力度上均显不足,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挖掘尚处在起步阶段,对其整合开发利用很不到位。

第二,缺乏文化品牌意识。由于巩义市在文化特色资源上挖掘力度不足,大大降低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影响力,削弱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制约了大众高层次文化消费的热情。目前,巩义市对康百万庄园、宋陵等地方资源的旅游开发力度较大,但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文化资源的利用,缺乏文化附加值的注入,仅仅处在旅游开发的最浅层次。

第三,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整体环境有待优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巩义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意识不浓。比如,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工作,虽然进行的力度很大,但市民们的普遍反映是,这只是政府的公益行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对文化传承有危机意识。

第四,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巩义市极其缺乏文化人才,尤其是缺乏高层次的专业文化人才。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大量的既懂技术又善于管理,既掌握传统工艺技术又能不断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巩义市目前此方面人才非常短缺,很多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整理的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2 开发思路

(1)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思路。民俗民风分布在地方文化之中,地方文化又由诸多具有个性特征的民俗事项支撑着,资源整合是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对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开发要秉承优化整合的思路。一是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的转换。在这方面巩义具有很强的优势,巩义土特产种类繁多,饮食品种多样,地方特色节日、特色制度保留传承得较完整,民间曲艺、舞蹈、体育活动有很强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丰富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的有效资源。二是地方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这里主要指对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的开发。巩义民间工艺品种类较为丰富,通过调研统计,现巩义民间手工技艺包括根雕、织布、印染、剪纸、编织、篆刻、刺绣等31项。其中巩义的唐三彩、潜彩画、剪纸都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要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些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资源,使这些资源优势得以优化整合,充分认识到地方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升地方文化的发展能力,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2)巩义乡土建筑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思路。巩义乡土建筑文化资源凝聚了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沉淀了地方民族世代相传的文明资源和信息。巩义市最原始、最普遍的建筑类型就是“窑洞建筑”,此建筑类型具有就地取土、临壁掘洞、冬暖夏凉、坚固耐用等优点,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巩义市应全面考虑乡土建筑文化资源的价值和现状,建立一套有规制标准和规范约束的完整保护体系,强化制度化、规范化保护和管理。

对巩义乡土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保护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原则,遵循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把这项工作做好。例如,康百万庄园,在开发旅游业时加大宣传力度设置了许多宣传标语、版面,这些新时代特征的物品在康百万庄园内出现非常有碍传统建筑风貌的展现,此时可以考虑设置临时展板,放置于专门开辟的不妨碍整体景观的场所等方法加以协调。另外,要提高当地广大群众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调研时经常能碰到这种情况,当地群众对举着相机的参观者很是不解:“那么多新楼不拍,拍这破房子干啥!”由此可见,广大群众对建筑遗产的价值的认识非常不足,而大量存在的建筑遗产多数为群众所占用,他们的认识直接决定着建筑遗产的命运。这些做法既可提高建筑遗产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同时也使建筑遗产发挥出了价值作用,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3)巩义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思路。在对巩义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时,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开发保障体系。一是优先开发;二是重点开发;三是限制开发;四是禁止开发。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开发要求而把握好开发的规模、速度、质量、效率。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培育地方文化的特色资源自身的承载力和再生能力,合理有序的进行,坚决杜绝滥开发、滥利用的现象发生。

(4)巩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人保护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据了解,巩义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15个门类,360余项。全市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艺人)200多人,掌握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调查中发现也有许多老技艺老百姓不喜欢,有些传承人的儿子、孙子也不愿意再学习这项技能。对于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地方政府就必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如,普查建档、资助保障、宣传、引导等,努力提高这些遗产项目的地位,使老百姓能够接受这些遗产并重新找到它们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在对巩义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开发对当地文化遗产和社会生活的影响,适时制订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通过这些综合的开发思路来完善中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形成一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局面,达到提升河南文化发展能力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丽.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

[2]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