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浅探

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浅探

摘要:本文从绿色金融产品现有标准、评级和绿色认证标准以及信息披露三个方面,研究了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化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本文梳理了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情况,分析了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差距。根据现有的文献,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存在国际化发展不足、交叉重复、碎片不系统、效率较低、第三方评估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有助于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推进中国标准国际化,并且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及策略。

关键词:绿色金融产品;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金融创新;金融标准化

绿色金融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对相关金融项目投资、融资的经济活动,其主要从节能减排、改善气候、开发清洁能源角度开展,涉及交通、建筑、饮食等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而建立规范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支撑绿色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有效环境改善的基本保障。绿色金融产品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目前种类较少,主要以债券、信贷等形式存在。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同时应与绿色金融产品市场规模相契合,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管理进行合理规范和科学引导。与一般的金融产品相比,绿色金融产品与环境挂钩,其方向性更强,专业性更高。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发展情况和标准体系建设情况,通过对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的绿色评级和认证标准以及信息披露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在当前标准化体系下,在体制机制、信息传递以及绿色金融产品的相关性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的空间。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指导建议和改进策略。本文第1部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状况。第2部分针对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现状对比,提出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的不足。第3部分,根据不足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以帮助建成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第4部分给出了相关结论。

1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研究情况

1.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绿色金融的研究主题主要以实现保护环境为目的而进行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对绿色金融产品的定义,为什么需要绿色金融产品,以及对绿色金融产品的定价。Scholtens(2006)认为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渐增加,绿色金融形式的产品逐渐以标准化的形式存在,因此市场开发对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化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Jeucken(2006)认为绿色金融是使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带动了传统金融持续向创新型金融的方向发展;李美洲等(2016)认为美国的绿色金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美国不仅颁布多项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而且注重创新,对绿色信贷、债券等给予资金补贴;李学武(2019)认为在欧盟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对绿色金融产品的额度巨大,所以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支持绿色金融市场的体制机制完善以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应运用大量的资金弥补现有绿色金融产品的不足,开拓新的产品和市场。

1.2国内研究现状。1.2.1国内学者研究情况国内绿色金融的研究主题主要是以资源节约、保护环境为目的对绿色金融产品制定相关标准。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分类、绿色评级和认证标准、绿色金融产品信息披露标准,等等。王伟舟(2016)认为我国要想解决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的同时发展经济,必须将金融延伸到绿色金融层面。滕磊(2016)认为,我国逐渐重视发展绿色金融,因此应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帮助实现绿色金融的转型升级,推动金融改革。董珂(2019)认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绿色金融业主要以产品种类多样、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为特点,且绿色金融已经在中国实现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2.2国内目前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主要涉及三个方向,分别是现有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绿色信用评级和绿色认证标准和绿色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依据和标准。在我国现有绿色金融产品标准方面,主要涉及债券、信贷的相关标准。绿色债券的标准由人民银行和发改委给出,包括6个大类和31个小类,涉及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项目范围包括12大类,分别是污染防治、生态农业林、节能环保产业、低碳产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实验、低碳试点示范、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绿色城镇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水资源节约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绿色信贷由银监会给出,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统计口径包含12类贷款,分别为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项目、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项目、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农村及城市水项目、节能环保服务、绿色农业项目、绿色林业项目等。在绿色评级和认证标准方面,许多第三方认证机构都已经各自建立相关认证标准业务流程,不少从事绿色债券认证的机构通过自己建立标准给发行绿色债券的金融机构和公司提供了认证工作,以及为其他金融认证机构提供了思路和建议。如表1所示,给出了部分第三方认证机构建立的认证标准和评级方法。在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相关依据和标准方面,主要涉及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如表2所示,给出了绿色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依据和标准。

2对比分析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不足

我国的绿色金融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一些绿色金融产品逐渐形成各自标准。但是,由于我国存在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不统一,各部分偏独立,相关信息、数据公布不够透明,第三方绿色认证和评级制度不完善,以及影响范围有限等问题,目前还未形成全面、严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第一,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参差不齐,未能形成统一标准,各标准过于独立,缺乏连接纽带,难以形成有效的标准体系。例如,我国人民银行和发改委分别了绿色债券的相关标准,两者的项目界定范围、具体标准内容、监管要求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差异。这使得绿色金融标准难以进行协调统一的管理。第二,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相关信息、数据公布不够透明、及时。我国不仅相关数据平台缺乏监管机构监管,而且信息披露仅仅涉及少量债券、信贷产品,绿色金融产品的公开、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未成体系。第三,第三方绿色认证制度和评级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绿色认证和评级没有形成一致的标准,只有少部分企业制定了各自企业使用的标准,而这些非标准化流程已运用到了具体的绿色金融业务中。例如,我国的绿色债券只有4/5在发行前进行认证,且第三方认证机构各自采用不同的认证标准,认证结果缺乏说服力,导致投资者无法放心投资。第四,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标准未能有效地辐射到国际市场。由于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市场的体制机制并不完善,存在很多没有进行标准化的程序,如对绿色金融产品的界定、评级,以及发行方是否合规,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所以相对于国外绿色金融产品有多方支持,且完全与环境挂钩等已经成熟化的标准化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别。

3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建议

3.1构建精细、统一、协调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针对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存在交叉、重复、不系统等问题,应梳理绿色项目标准,制定绿色金融产品通用的标准目录,为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提供统一标准;同时,加快绿色金融标准制修订,使绿色金融标准从个别方向细化到统一的执行标准。此外,构建多部门协调机制,调整各个绿色金融产品之间关系,解决分裂化、条块化等问题,进而形成精细、系统、协调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

3.2完善绿色金融数据平台,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由于我国绿色金融相关数据平台和信息披露制度发展不完善,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平台和制度建设。政府应牵头与其他环保监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合作,搜集绿色金融相关信息,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数据平台,使得数据信息“标准化”,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建立公开、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是逐步完善发行绿色金融产品相关企业、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明确各主体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是强制要求企业定期对绿色金融产品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目的是使上市企业和发债企业能将资金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中。

3.3政府应引入“5G”和区块链技术,形成有效和准确的第三方评估框架。首先,国标委应绿色金融产品需接受第三方评估的强制性标准,也要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标准做出统一要求,逐步形成公开完善的第三方评估认证体系。其次,标准制定者可以引入区块链和“5G”技术,在区块链的分布式系统和可追溯性的前提下,能够使得标准化流程更加严密,并且在“5G”技术的引领下,可以消除大量的由于时滞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3.4将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有机结合,助推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国际化我国应增加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国际交流和金融合作,积极宣传我国先进的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进而参与到全球环境治理、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来。同时,我们应抓住在杭州G20峰会达成的相关意见,根据“一国家一国情一标准体系”的原则,合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绿色金融国际标准体系,促进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国际化。

4结语

本文通过阐述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产品,分析、对比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得出结论为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的发展路径问题,具体不足体现在标准交叉不统一,相关数据信息未及时公开且不够透明,第三方评级认证不完善,难以实现国际化等方面。基于以上不足,本文提出了构建精细、统一、协调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加快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数据平台,建立严格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完善第三方评估制度,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评估认证框架,将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有机结合,助推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国际化等建议,最终实现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的建成。本文只在已有绿色金融产品标准体系的前提下,对标准化流程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及策略。但是,本文未从绿色金融产品的产生出发,来制定完整的标准化流程,这是本文未来所研究的主题。

作者:李心怡 单位: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