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

大数据下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

摘要:分析了大数据和高校信息化的关系,阐述了其建设特点,即治理思维日渐体现,用户体验日益强化,服务本位理念突出,门户集群理念显著。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如构建大数据搜集分析和云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服务平台和物理信息平台。要通过多项措施来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质量和效率,使相关数据挖掘和整合的结果可以被运用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

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新技术给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以前的信息化建设基本都放在了信息化教育上,虽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和管理,但却没有深入挖掘数据信息,智慧教育并未真正实现。而大数据技术给高校提供了更可靠的处理分析技术,建设出了相应的校园体系平台,使师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更加方便。

1大数据和高校信息化的关系

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或大资源,其中包含了对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等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之中,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所产生的数据实施大数据处理,以期为优化校园生活及教育教学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步和渗透,智慧校园也逐渐演变成了将大数据作为基础的新型系统模式。这种新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把所有参与主体、教育元素及教育行为数据化,实现教学过程个性化、教学评价科学化、教育决策智能化、教育管理精细化以及科学研究精准化,这些在强化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性以及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大数据与高效信息化之间关系密切,大数据帮助信息内容、信息技术手段、信息交互方式和信息应用范围实现了变革,使原先的信息观念、技术观念、思维观念和资源观念都得到了一定改变,有效丰富并拓展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内涵与外延。随着信息化的全面深入,使大数据本身的应用价值、体量以及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和延伸[1]。

2建设特点

2.1治理思维日渐体现。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始将工作理念转化为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高校传统业务工作流程进行改造,使治理体系更具网络化、信息化和人性化。部分高校构建的电子校务平台实现了校园服务管理一体化,如一站式智慧校园网络平台、网上事务服务大厅,等等。这些都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建立起了多功能、交互式、高效率、便捷化的校园服务体系,展现了信息化建设治理思维,实现了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2]。

2.2用户体验日益强化。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之后,“互联网+”将用户作为中心,注重极致体验,不断演变创新,用户体验已经变成了新时代信息化的价值与灵魂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功效也从最开始的目的性转为用户体验。

2.3服务本位理念突出。当前,高校信息化业务系统的重心已经从以管理业务为主的建设转为了以服务应用为主的建设。在相关规划的作用下,所有新建的管理模式和观念必须与传统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相符合,与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演进要求相符合,充分展现出信息系统支撑业务发展下新模式和新观念的优势。

2.4门户集群理念显著。高校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校园网到数字化校园两个阶段,当前正处在一站式服务的智慧校园阶段。在这一阶段,整体信息化建设展现出了大门户的基本思维模式,可以在门户网站的基础上依照相关原则充分应用大数据,构建起综合性的办公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应用对接和数据共享,促进应用系统的广泛覆盖,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集成的一体化和一站式目标[3]。

3建设路径

3.1构建大数据搜集分析和云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除了要重点给各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相应的功能服务,还要进行各种数据的筛选、分类、处理、计算、分析和存储。要重点针对各类结构数据运用相对应的收集方式,特别是管理服务平台系统中的数据,因为本身结构要优于其他数据,同时具有极强的标准性,通常都是运用ETL工具把数据抽取至HBase数据库当中。对于那些类似于生源信息、就业信息等外部非结构性数据,可以通过Nutch进行抓取,在对数据实施索引后存储至Hbase数据库之中[4]。接下来,对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抽取和集成处理,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的方式进行重点分析,最终为高校今后的校园服务、教育教学以及各项教务管理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3.2建设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集教师教学办公、学生学习生活等功能为一体,它可以为物理校园提供数据接口,对数据请求进行处理,帮助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电脑端和校园一卡通收集数据,同时提供响应支持。例如,教职工的职称管理就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统一评审,在移动App和PC客户端都可以操作,还能提供关于采集评审信息数据的流程,教职工只需依照引导就可逐步完成。最终,后台可通过基本科学研究成果、教学评价等业务系统来生成评审所需数据。该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①校园服务平台。它主要是对各类涉及高校生活的服务系统予以有效整合,如学生一卡通充值、书费电费充值、校园社团活动举办、包裹收发寄运,等等。②信息管理平台。它包含了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及图书管理系统,等等,能够对学校管理事务实施统一规划和设计,形成统一化的管理体系,促进数据共享,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③教育资源平台。它主要囊括了资源共享系统及教育教学资源,可针对传统教学环境较差、教育目标缺乏多样性等问题提供一个具有规模性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该平台可在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配套信息服务及时分析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建立起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结构,实现个性化教育,强化学习效果。该平台还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其学习习惯的教学计划,实现因材施教。④数据分析平台。它是智慧校园实现的主要体现,可以把各类数据及云服务平台处理分析的结果通过图表和报告等形式展现给用户,其中包含了一卡通数据分析、学生信息分析、就业数据分析及教师教学数据分析等多项内容,能够为校园服务、高校管理及学生生活提供数据支持。

3.3构建物理信息平台。校园信息平台是在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基础上结合校园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来为智慧校园体系提供网络联接和数据支持,并把有线网络、智能移动终端和一卡通物联网数据采集作为建设内容,构建起完善的数据分析和交换系统。物理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①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体系架构。需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结构体系,进一步拓展校园网络覆盖范围和承载能力,强化信息安全建设,为后续信息采集和传输提供更为稳定和安全的环境。②统一数据采集应用平台。需有效集成各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建立起统一的数据收集机制,实现对各项数据收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参考文献:

[1]王凯,张洁.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发展研究[J].新校园(阅读版),2018,(03):11.

[2]张洪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33):72-73.

[3]朱佳轩.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6):192-193.

[4]谢宜婷.大数据背景下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19-22.

作者:徐春燕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