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乡村景观规划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现在国内外对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还不足,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无法对乡村景观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指导,导致现在乡村景观受到不良影响,并因此影响到新农村建设。通过对乡村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了解,总结研究分析的内容,提出乡村景观规划的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并提出对乡村具体的规划内容,为龙家堡村的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美丽乡村;龙家堡村

1乡村景观研究背景

自2005年起,我国就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要将乡村农业与景观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农村来说,最大的资产就是拥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附加价值,才能真正推动新农村的建设;良好的农村景观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农村的发展,并推动城镇化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的发展不太重视农村景观规划,导致农村人居环境与生产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农村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合理规划农村景观能直接为村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能为村民创造优质的居住环境,并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我国乡村景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农村景观的合理规划也是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舐息之地指的是一个可以让人安定生活的场地,是心归属的地方。要打造这样的一个场地,需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活氛围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即是体现在景观、文化、经济3个方面。通过对龙家堡村现状研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来打造一个可实现的舐息之地。

2长春市龙家堡村景观规划现状

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龙家堡村肌理、建筑、产业功能布局、绿化系统的研究,对龙家堡村的景观规划有一个大概的蓝图;再通过对龙家堡村场地区位、交通、自然条件、气候、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实地调研,找到龙家堡村的现状问题并加以解决;并选取了一块面积约42.5hm2,其中农田面积约14hm2的区域(如图1所示),进行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希望通过对这部分的设计助力龙家堡村的整体规划。2.1场地区位龙家堡村坐落于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毗邻龙嘉国际机场。位于城市未经开发的周边村落集中地带,离城区较远。龙家堡村所在区县主要矿产资源有:烟煤、闪长岩、粘土质页岩陶土、沸石。

2.2场地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连片,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周围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及其它污染,是全国生态农业区域之一,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2.3经济。龙家堡镇的主导产业是特种种养业。具体有“两种、两养”,即种瓜菜、种水稻、养蛋鸡、养蓝狐。并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2.4文化。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最有当地特色的美食有龙家堡白肉血肠。2.5现状问题归纳通过对场地现状的分析,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民俗文化等景观现状,归纳演绎和层次分析,根据完整性和层次性原则,了解到龙家堡村的一些问题:①龙家堡村公共基础设施存在差异性,不利于景观改造的顺利展开。②龙家堡村的特色不明确,缺少竞争力。③其它项目对龙家堡村进行改造时不尊重自然,导致最后破坏龙家堡村的生态环境。④缺少龙家堡村的文化内涵。

3长春市龙家堡村景观规划设计

3.1设计原则。3.1.1坚持优秀文化,传承乡村特色。龙家堡有着煤矿产业,丰富的水田、玉米、水稻资源以及民族文化,在场地设计过程中,保留当地文化特色,以煤矿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资源合理保留并利用建立当地景观文化特色,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建立乡村人民美好的生活环境,设计总平面图如图2所示。3.1.2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场地设计为龙家堡村居民打造良好景观同时,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设计中的景观理念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体验和瞬息万变的感受。漫步在村中,游人的视角和感受也在不断变化中。农田与植被是野生动物与行人的廊道,也为游客从不同位置享受公园的景观,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3.1.3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要打造一个宜人的舐息之地,让村民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就必须地最大程度上保护和开发好龙家堡村的生态绿化资源,包括植物、水源、土壤等自然资源,还包括农田、林地、菜地等半自然资源,丰富景观多样性,提高龙家堡村景观的稳定性。恢复一系列农田肌理,为养殖动物提供觅食区和生态走廊。因为村内水源紧张,可以增植树林改善当地空气的同时,促进雨水下渗,通过回收雨水,减少农田对于灌溉水的需求以及排水输送量,处理和储存雨水花园中的雨水以供再利用。3.1.4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村庄建筑特色,提取建筑元素符号,并运用到民居改造中,绘制关于当地文化的文化墙,打造自身文化特点;设置多个基础岗位,引导村民共建,调动村民的参与性,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基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有农业的影响,通过对当地特色文化、肌理的提取和农业景观相结合,体现了农业种植模式的烙印。西面结合建筑规模以休闲为主,东面结合大规模农田,以观赏体验为主,而且也为野生动物和行人提供了休憩走廊。通过用乡土本地植物和更新农田和密林,创造了供野生动物栖息和村民休闲活动良好的地方。3.1.5提高乡村生态活力。通过景观设计将龙家堡村联系起来,并融入新的功能增强乡村的体验,通过建造村民活动广场、雨水花园、街道规整、民居改造等措施,加强乡村自然景观资源与景观设施的联系,丰富乡村景观场所的体验,提高乡村生态活力。

3.2设计策略。3.2.1整体规划设计。根据斑块-基质-廊道的模式,将农田作为基质,各种建筑、广场、湖泊等作为一个个斑块,各级道路作为廊道,建立一个整体的景观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对民居、绿化、街道、广场等乡村景观进行整体的功能规划设计。3.2.2细化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游客及村民的需求,打造多个功能区:一是景观核心区,基本满足不同人的所有需求,是人流主要集中区域;二是休闲景观区,引导人流分散的同时提供舒适静谧的半封闭空间;三是特色农业景观区,丰富乡村景观体验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四是民居发展区,规划过程中必然对部分建筑进行改造,在打造特色民居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3.2.3重视休闲农业。通过对龙家堡村景观要素的调查分析,利用当地的农业特色,合理规划休闲农业景观,将农业景观与地域文化、农事劳动、花果采摘、休闲娱乐相结合,并加强对康养、健身方面的投入,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3.2.4系统分层。按照分层的手法,对场地进行改造,主要分为绿地系统层、道路系统层和村落系统。绿地系统将原有的系统加以完善改造,趋利避害,减小公路对场地的不良影响。道路系统在原来的基础上,划分更多,切合空间结构和使用需求,更加丰富完善。3.2.5点线面结合。“点”主要体现在民居屋前设置有农村特色的景观设施,屋后的院落里种植生产性果树,合理栽培蔬菜景观;“线”主要体现在街道两边景观的处理,可以适当种植蔬菜和果树,四季风景不同,更有田园风味;“面”主要体现在农田景观的布局,协调稻田、果树、麦田等不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田景观。

4结语

以打造一个可实现的舐息之地为概念,以长春市龙家堡村为例,对龙家堡村景观规划现状、景观体系的规划研究等方向展开研究,顺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规划协调管理;推出生产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结合,并且具有地方特色、村落特色、场地特色,适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国家乡村景观建设出一份力。

作者:胡杨荣 栗鑫鑫 肖江 张俊有 洪金声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