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教育范例

基础医学教育

基础医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专业认证;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在我国,本科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医学的临床学科,它主要涉及处理以及研究临床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重症状患者的发病机理和抢救护理方案,这是一门实践意义深远的学科。截至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授课时依旧沿袭以往古板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医师授课+示范”的方式,以为将所应学的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但却忽视教学模式的实用性、趣味。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这样的落后观念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想象力。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逐渐使得学生们对临床医学知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知识。而关于其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改革。我国在2004年初定的试行版《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是我国相关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的条文标准之一。并在2012年时已经在国内七所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认证。一般来说,这种专业性的认证标准保证了现代医学教育中较好观念的传承与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教育质量的可靠性,该研究在总结历年的临床医学教学经验之后,结合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来提出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提到,现代医学教育改革应当积极地开展横向以及纵向的整体课程改革,将教材以及课程中应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而对于医学的基础性课程,应当涵盖具有其特点的生物医学在内的许多内容。我国从古至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被动学习不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医疗人才,也不能够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而所谓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医学教育会议中较受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上,可以按照器官所固有的认知形态规律,将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多门学科的知识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分组,进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教授。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易接受,学生会对其感兴趣随之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授方式(板书+老师讲解+教师操演)一方面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有着其系统优质的一面,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法授课,同时也要根据课程内容来适度适时的运用,从而达到课程讲解的最优化。切不可为盲目追求教学实践性而过度使用相关设备从而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方面,使其最大效益化促进教学。利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架设课堂与教学的桥梁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同时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实践性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运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中的教学改革要灵活地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起其医学素养及良好的品质。

3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新颖教学方式

按照《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要求,医学的院校应当积极地开展“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而教学方法应当选取多种多样但适合学生的,例如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都是不错的教学模式[1]。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是指通过问题展示、自我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引导性学习等方式,并利用现代技术、网络资源向学生们用崭新的方式教授知识,问题式教学方式新颖,更具前沿性,也能较好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而言,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将外科学中的知识整理得有秩序,而且比较前沿的医学(临床医学)资料也会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也就是说可以更加广泛的提供不同的教学问题情境,而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谓交互式教学法,是指利用教师与学生、设备交互教学的教学方式,这与以往截然不同,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教学要灵活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优化基础医学课程情景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对于基础医学情景化教学的课程的重视还处在较低的程度,教师授课方式也大多古板陈旧。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在没有实际教材教学为基础的时候都只是空架子,所以要及时督促教师安排好教学的实践与计划,在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构设一个学习的好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优质教学环境;再其次,医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一些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熟稔于心,再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以简单的、清晰明了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为主,如果教学的方式过于直白,而内容又相对来说较为艰深,学生很难去理解,更别说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而情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感官的活动,而学习最需要的也就是积极性和好奇心相促使的结果。课堂的气氛将在较好的情境里得以调动,学生们逐渐产生学习的动力,并在学习和演示中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2]。基础医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其教学目的一方面来说在于让学生记忆并且理解、运用课程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就是要带领同学们在情境中具体实践,以满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需要。

5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要求,培养学生的医学以及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应当是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所以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切实有效的机会和条件,让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科研实验活动,体会并且领悟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另外,医学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学术性的论坛、讲座,让学生们有地方去展示、探索。《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其中也要求要让学生多参加科研活动,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除了上述创设情境去培养实践能力之外,应当支持并且大力发展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综上所述,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所以应当采取新的方式,一方面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除此之外,学校以及国家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实验环境让学生充分的实践学习和科研。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方式来创建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提高,进而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医疗人才,也能够较大程度的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莞,宋高臣,张海峰,等.基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13-14.

基础医学教育范文2

1.1现状

当前,我国医患矛盾加剧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据卫生部统计,仅在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2006年前多了近7000起。2010年以后趋势并未缓解,各种医患纠纷、伤医甚至杀医等医疗事件层出不穷。仅2012年,全国公开媒体报道的恶性袭医事件高达22起。2013年12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1个部门启动为期1年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医闹行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严打不是解决扭曲的医患关系问题的根本途径。事实也是如此,据公开报道显示,2014年6月至8月三个月仅湖南省内就发生3起医患纠纷事件。医患关系严重扭曲一方面表现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缺失,甚至丧失理智;另一方面直接导致医疗卫生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的恐慌感,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医学生对医生的职业认同感,他们还没有真正感受到成为医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之前,就已经感受到“白大褂”的危险,这必将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1.2医患关系扭曲成因

在医疗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医患关系本应该是共赢的关系,一方面医生为患者解除或者缓解病痛,从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患者向医生求助,并支付相关费用。目前导致医患关系严重扭曲的成因复杂,涉及患者、医生、医院与政府甚至媒体各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但是调查提示导致医患纠纷的前3位原因仍然是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差、服务态度差、医患沟通障碍。医护工作是个“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职业,职业的属性要求从业人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当前大众对健康水平要求提高的形势下,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也提示医学教育应在调节医患关系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除了少数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确实存在问题以外,医疗问题的专业性导致患者缺乏了解,对医护人员期望过高,另外医生相对短缺,任务繁重,时间和精力都制约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要想走出医患困境,必须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2基础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无论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和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主要采取“基础课-临床课-医院实习”的教育模式。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是每个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或医务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医生的摇篮,基础医学教育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同时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也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医学知识有限,学生和老师与患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在医患关系调节方面的作用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既对获取医学知识正处于极度渴望的阶段,又苦于缺乏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他们与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医学生不同,不会涉及有关患者隐私等方面的利益冲突,在与患者沟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他们可以在医患之间构建医学知识和互信的桥梁,从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寻求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途径将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2.1构架知识的桥梁

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医患有效沟通的基础。患者医学知识匮乏,不清楚医生的诊断,不了解医生的用意,就很容易产生误解。患者饱受病痛折磨,带着毕生积蓄,甚至是四处筹措的医药费,来到医院寻求帮助,对医疗期望值往往过高,由于不了解医疗风险,将责任归咎于医生。比如湖南湘潭市产妇羊水栓塞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医疗意外,如果患者家属对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的危险性有所了解,也就不至于爆发冲突。另一方面,目前医生接诊量巨大,任务重,很难有充分的时间为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而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老师和医学生肩负着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将正确的医学知识和可能的医疗风险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科普,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构架知识的桥梁,为医生和患者有效交流提供基础。同时医学生在充当医学知识桥梁作用的过程中,也必然经历一个“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有助于解决医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面对实际问题以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学活用,加快医学生的成长。

2.2构建医患信任的桥梁

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医疗投入相对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医疗乱象”的发生,例如“收红包”、“大处方”等现象,患者不信任医生,有的患者只信任资历深厚或者自己熟识的医生,时刻提防甚至排斥其他医务人员。而有的医生为了规避医疗纠纷中的责任,也会相应的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放弃高风险手术、过度依赖医疗仪器、开具不必要的检查、出现过度医疗等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医患关系的恶性循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医学生走进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可以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和患者长期接触,建立联系,关心其心理感受,一方面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同时防止把病人当作疾病的载体,只见“病”、不见“人”,为以后医学生步入医生岗位后建立互信、互通、互容的医患关系奠定感情基础。

3具体对策和方法

3.1建立健全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

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水平和沟通技能的培养,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它决定未来医生的职业态度、行为举止,必将为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医患沟通理念的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存在只注重临床带教,把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养成寄于临床实践阶段,忽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培养等现象,是很不可取的。在当前医患关系的新形式下,医学院校必须在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学、伦理学、人文科学等非生物学知识的课程比例,在原有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和政策课程基础上,增设沟通技能、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等课程。要切实避免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理论脱离实际,生硬地进行概念、理论、原理的灌输,同时要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壁垒”,将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纳入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中,特别是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中及早地渗透人文课程的教育内容,进而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医学学科的人文性,增强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能力。

3.2改革现有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单一以课堂讲述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医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LBL、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以及RBL(resources-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教学模式,注意多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手段。例如应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SimMan综合模拟人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模拟病房和模拟医院等,加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基础和临床有机结合,用一切手段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为学生营造自主、独立、创造性学习的教学环境,为医学生顺利完成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3.3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开创培养健康医患关系的新机制和途径

基础医学教育范文3

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扩大,在学人数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事实上,国外的研究生培养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日本等国已经针对医学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开展了相关的改革[1-2]。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呈现出明显的转型特征,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为由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3]。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研究生全面掌握和融汇医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分子医学的快速发展,已经步入“后基因组学”时代,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改革,建立跨学科、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体系,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4]。2007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即开始探索适应新医学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本文结合我院建立的医学研究生教学实验中心和开展医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实验这两项措施来讨论,希望对构建现代基础医学教育的教学体系提供经验。

1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目前,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学方法不合理①研究生教学方式与本科阶段类同,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层次不清,内容重复,教学仍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学生学习方法也比较被动,无法为学生提供深层次思考的空间[5]。②片面强调自学,任由学生自主检索文献和撰写论文,但对于初入学的研究生来讲,尚缺乏判断文献质量的通用标准与规范,而与之相关的论文写作指导又跟不上,造成教育质量难以保证[6]。

1.2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不足我国高校的教学单位基本以学科来设置实验室,并且主要是针对本科生教育,因此,研究生入学后,主要进入导师自建的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事实上,一方面拥有实验室的导师只占少数;另一方面,即使导师自建有实验室,也往往是针对博士生的科研需求。这种现状造成硕士研究生教育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而勉强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也由于缺乏实验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差,在科研学习中容易受挫,无法建立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即使勉强完成硕士课题,也无法保证教育质量。上述情况对于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尤其严重。

1.3学生自身实验能力不足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考研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并不具备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对于很多非“211工程”高校的学生,一进大学就准备考研,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最终造成一大批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很高,但是科研能力极差,甚至达不到一些知名高校本科生的实践水平。这批学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于分子医学常用技术的原理掌握的很好,但到具体操作就不行,实验中的防护措施不了解,对实验室设施人为损毁严重,且容易对自身健康带来危害。事实上,上述问题的产生既与研究生个人因素有关,又与本科阶段所处院校实习管理不善有关,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国医学研究生招生制度和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制约的结果[7],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夯实实验能力基础,使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理论水平相匹配,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8]。

2改革的措施

面对上述现状,综合国内外的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以下改革措施,以应对新形势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需求[1,3]。

2.1课程设置改革

改变以往的课堂教育模式,缩减理论授课课时,增加实验学时至总授课学时的60%。实验课程为小班教学,每班学生不超过18人,2-4人为一小组,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而杜绝类似本科阶段的1人做实验,其他人旁观的现象。实验授课教师实时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对具体实验的理解程度。使学生在尽可能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从实验中理解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习科学思考和提出问题。课程实施过程中,于期中和期末分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2实验教学改革

2006年以来,医学院克服多种阻力,整合实验场所,集中优势资源,建立了医学研究生教学实验中心,并采用专家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管理运行模式。该中心以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建设为基本内容,重点建设与医学研究生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相关的基础性平台。初步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并得到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支持。截止2011年8月,该中心已完成三届超过1,100名研究生(含同等学力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3研究生创新实验项目

自2008年起,在台湾“光华教育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医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实验支持计划,即研究生完成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学习后,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实验技能以及医学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条件,并结合自身专业和科研兴趣,成立创新实验小组(1-3人/组),1人负责,其他成员协助,自行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课题。然后由医学院组织专家对该创新课题要求的实验技能、技术难易程度、实际操作性以及创新程度进行评审,选出最适合开展的方案立项,由教师点评,学生修改实验设计方案后正式启动课题。同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创新小组按照项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全面进入项目实验研究阶段。期间,指导教师从操作流程、实验步骤、结果分析、资料总结等环节予以必要指导、评估及考核。课题完成后由主持的研究生负责结题和汇报成果。

3取得的成果

自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和建立研究生教学实验中心之后,根据学生反应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得到普遍的提高。特别是对于非“211工程”高校的学生,从起初对实验工作基本一无所知到可以独立承担一些常规的课题项目,成功的树立了他们的科研自信和热情,为他们此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迄今为止,医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实验已开展了3年,针对2008级,2009级和2010级三届学生,共审批项目72项,每个创新小组获资助10,000元。从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开题、实验、分析数据,到撰写论文,所有过程均由小组成员独立完成。通过这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及独立科研的能力。这些学生中很多人都是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完成了学业。#p#分页标题#e#

基础医学教育范文4

沉思当前高职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结合点,在教学模式上倡导“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推行“以系统、器官为核心”教学方式,是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教改的热点。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方式实行并不顺利,并存在某些问题,认识和解决这些相干问题,可进一步验证该教学方式的优越性。

一、具体教学理念认识模糊和内化不到位

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范式[1],在高职医学院校推行“教、学、做(用)合一”的教学套路,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不实事求是考证高职医学教育的教学特色,生搬硬套工科高职教改的理念,对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核心”和“活学活用为要素”的具体教学理念产生模糊认识或内化不到位,使基础医学、桥梁医学和临床医学先后衔接的教学层次、教学规律脱节,“教、学、做(用)合一”的教学套路不能有效施展,不能保障高职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进而冲击桥梁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实效教学[2]。由于我国的高职医学教育改革起步较晚,盲目推行所谓“必须、够用”的教学理念,使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运行受到较大的冲击,教改未走出独立的路子。针对该现状和“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素求,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理念必须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核心”和“活学活用为要素”[2]。目前,该具体观念还没有成为基础医学课程的整体优势理念,其具体问题在于:(1)该具体观念指导的课程建设的整合手段空洞化;(2)高职院校推行该具体观念的补偿机制没有完善和到位,使人体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做合一”大多停留在形式上;(3)基于该观念的具体思路尚未形成。

二、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形成整体、集合和互动的关联优势

1.精品课程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亟待解决或完善。就单项基础医学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来讲,其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具有特殊性,应该体现课程特色,明确该课程的定向、定位;从基础医学课程群的精品课程的建设方面推理,其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具有共性,应该整体体现“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核心”和“活学活用为要素”的具体理念,使“以器官、系统为核心”教学方式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素求相容与共。只有完善上两项事宜,才能推出优秀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的精品课程建设的优秀教材,籍以推动“以器官、系统为核心”教学方式的有效展开。令人遗憾的是,现行的基础医学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并没有经过专业课教学专家和教学实践的具体考证,教材建设重复“翻板”传统教材,关联课程教材之间的重复、繁杂、交织现象比较突出,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没有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素求相统一。故基础医学课程群的精品课程教材的优化、包容和整合亟待解决或完善,刻不容缓。

2.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验教学情境规程。“教、学、做(用)合一”教学过程的展开是基础医学实验课“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核心”和“活学活用为要素”的具体理念的具体操作化,其载体形式就是创设“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过程规范化运行的良好的情境规程,使高职医学生真正体验“教、学、做(用)合一”的教学流程,强化和丰富分析、理解、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教改并没有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规范投入或投入后又变向束缚,使得基于工作过程的范式教学和“教、学、做(用)合一”的实验教学没有形成优势的情境规程,因而“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并没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3.“双师型”教师和师资力量缺陷。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对“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对一般师资力量要求突出了高标准、高要求。推行“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对“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双师型”教师的能力适应“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没有形成内核要素,相形之下,“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有客观缺陷,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以系统、器官为中心”教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使“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的运行存在一定难度。

三、课时改革缺乏调研,存在“砍学时”的误区,课时补偿机制不完善

1.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改革缺乏调研。当今,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改革令人担忧,不进行各课程间专家交流和相关调研,随意依照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刻意对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进行全方位、大比例课时量削减,已经成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普遍现象。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的课时改革必须做好下列调研工作:(1)严格的行业和基础医学课程的应用学调研工作;(2)行业和专家咨询;(3)教学考证;(4)对基础医学诸课程进行整合、包容和优化。否则,实施“以系统、器官为中心”教学方式的瓶颈问题更显突出。

2.“砍学时”的误区,课时补偿机制不完善。目前,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改革走入一个“砍学时”的误区。其特点是:(1)基础医学课程学时削减33%-46%;(2)课时不足显著影响了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知识容量的传授,束缚了“以器官、系统为核心”教学方式的有效运行;(3)课时补偿机制不完善。其后果是:(1)学生习得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容量不足,不能满足“必须”、“够用”和“支撑”的知识素养;(2)医学基础、桥梁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衔接过程被动,“打补丁”教学现象严重;(3)“以器官、系统为核心”教学方式的惯性实施存在困难,高职医学生的知识底蕴不高、不强;(4)“专生本”学生的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贮备缺陷,应试能力降低。

基础医学教育范文5

[关键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点整合;教学模式;不孕不育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医学教育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其中临床医学教育是指对基础医学的熟练度和应用[1]。在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的教育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此,如何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联系更为紧密,让医学生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利用目前所学到的知识,一直以来是从事现代医学职业教育者迫切需要进行探索及亟待改革的研究方向。医学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以跨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重新关联组织的整合教学内容,让两者可以形成更有意义的教学关联[2]。在整合课程中,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创新的重新设计排版,可以为广大医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构架,激发广大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医学病案逻辑分析处理能力,加深对医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建立独特的临床医学思维[3],从而有效解决医学教育中出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脱轨的各种现实问题[4-5]。广西医科大学于2011年开始对大学本科医学教育进行整 合 教 学 改 革,开 设 了 许 多 整 合 课 程,其 中,“生殖、性、生长与发育”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的课程,其将组织学、胚胎学、妇产科学、男性科学和儿科学中有关“生殖”“性”“生长与发育”的内容进行纵向整合,从结构基础到生理过程,再到生长与发育,并涵盖了在此期间发生的疾病和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使其达到医学教育的连贯性。在这门整合课程中,“不孕不育”是进行整合的各学科联系最紧密、知识点交差最多的内容。而且我国居民不孕不育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本研究以“不孕不育”为例探索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点整合教学模式的建立、应用及效果探讨。

1确定教学内容及方法

虽然整合式医学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医学学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大发展趋势,但远远不能简单的“拼盘”组合。由于我们的“生殖、性、生长与发育”课程整合教学内容包含好几个学科课程,授课教师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和不同的技术部门,在转变授课教学方式和整合授课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各自的教学特色,并且还由于需要充分兼顾各自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造成整合的内容深度和知识广度明显不足,且同时存在部分教师重复授课内容。为此,我们需要对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整合,避免出现重复课堂教学,彻底抛弃“拼盘式”的老旧课堂授课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则需要侧重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横向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对各知识点进行纵向分析把握和横向分析比较。由于这门整合课程中,各学科重复内容最多,最相关的是“不孕不育”知识点,所以我们将组织学、胚胎学、妇产科学和男性科学中所有涉及“不孕不育”的内容 进行 知 识点整 合,内容 包括 不 孕 不育的 结 构 基础、病理和生理、诊断和防治3个方面,以基础知识和共性规律为教学重点,对上述学科相应内容进行纵向把握和横向比较。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型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及多媒体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有助于调动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去阅读更多文献,促进课内和课外知识的运用。

2教学设计

2.1课前课后准备

运用“雨课堂”智能教学工具,课前将授课内容课件、练习作业及时推送到学生智能手机,课后通过监控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作业并及时进行答疑答题解惑。通过雨课堂可随时随地获得教师的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在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调整教师授课内容,增加课堂师生间的互动,相互获得启发,实现教学相长。

2.2从问题出发,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以“为什么现在我国居民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向上升高”作为开头讲述。阐述由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加重增 大,环境 污 染的 日益严 重及饮食 安全 等重 大 问题,使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进而引出知识点授课的主题:不孕不育症是什么?怎么形成的?如何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2.3 分 层 次、分 阶 段,层 层 递 进 生 成 知 识 框 架 结构

详细讲解 不 孕 不 育 症 的 分 类 及 定 义,相 应 的 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对应治疗策略和方法,最后讲述辅助生殖技术,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生殖医学前沿知识。让医学生能够诊断不孕不育症,以及掌握防疗策略方法,从而有助于为医学生后续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解决广大患者的“不孕不育”问题。

2.4讨论问题及知识讲解比赛

为充分了解医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及其临床应用实践的掌握娴熟程度,培养医学生的团队协调合作,以及检测他们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性、科学思维的运用能力。我们以班级自然小组为单位,对临床上“不孕不育”多个 案 例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和 专 题 讨 论。通 过 互 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观看慕课等微视频,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相关文献,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并将讨论结果制作成 PPT,由各组分别推选1位学生对讨论问题和结果进行详细讲解。小组讨论结果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转化和传授,并由主讲教师和各组学生推选、选拔出的4位优秀学生共同组成一个评委团,从演讲者的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PPT 作 品 制 作 5 个 不 同 方 面 对 各 组 学 生 进 行 评 分考核。

3完善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是否能提升专业人才 培养 质 量,需要 课程 学习 成绩 评价 体系 加 以 支撑,为此我们研究采用了将传统课程闭卷考试和课程在线练习相结合、专题讨论和专业知识案例讲解比赛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完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形式由单一模式转变为更多样化,注重于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口头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更好地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通过教学课件、练习作业完成在线学习和自我评价,有助于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开展个性化学习。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逐步增长。

4结果

在“不孕不育”知识点基础和临床整合授课结束后,我们对授课班级学生采用网络“问卷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点整合及PBL的授课模式,认为有利于系统掌握医学知识,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对课程专业知识和相关课外知识的掌握,且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见图1。另外,我们也将知识点整合授课前后两届班级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考试信度达标,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水平的情况下,知识点整合授课班级课程总成绩和“不孕不育”内容成绩均优于未整合的班级,见表1。

5讨论

在现今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生本科教育主要课程分为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两大部分,基本上均是沿用我国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存在,联系不是足够紧密,课程教学会出现很多重复内容,导致医学生容易出现印象不够深刻、知识不牢固的现象,无法独立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用于解决实际问题[6]。医学整合课程建设可以有效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界限,加强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基础医学与其他相关临床医学课程的整合,克服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下医学课程内容纵向联系不足的缺点[7]。有研究人员发现,在医学课程的早期整合外科学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外科学和妇产科学中相关的解剖学内容的记忆[8]。HAVIVA[9]在德雷塞尔大学医学院的问卷调查中也有类似的结果,即在教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利用翻转课堂,把组织学与胚胎学整合临床课程内容可以巩固 学 生 的基础 知识,并 促进学 生 掌握 临 床 诊 断技能。在本文中,“不孕不育”内容为组织学、胚胎学、妇产科学和男性科学课程交叉整合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融合了几个不同学科关于不孕症和不育症的医学相关知识内容,向学生完整且直观地展示了不孕不育症的病因及结构基础、病理和生理、临床表现症状与科学诊断和对症防治等方法,做到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紧密联系,并不断拓展了多种现代新型医学治疗手段,极 具 科 学 实 用 性。利 用 整 合 课 程 的 教 学 新 模式,结合本校教学实际,从讲解不孕不育症病因是什么,到讲解不孕不育症的具体治疗策略及预防方法,分层次、分阶段,层层递进式讲解不孕不育症,生成教学的框架结构,形成逻辑思维路线图,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习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以“应用为目的、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整合[10]。让广大医学生能更好地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尽早地接触和应用到临床,为将来顺利步入医院临床实习这一阶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提高了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出医学生独立自主参与学习的 综 合 能 力。在 课 程 讨 论 环 节,本 课 程 采 用PBL教学模式,以临床医学问题作为导向,以问题激发兴趣,指导并帮助寻找临床问题内在线索,用于有效回答问题[11],提高了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以讨论比赛的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有效转化和知识传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专业知识学习获取的主动性。

基础医学教育范文6

关键词:基础医学;线上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我校基础医学院根据《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本科生线上教学安排的通知》安排,及时转变本科教学方式方法,全面部署学院线上教学工作,使授课教师及时通过线上直播、线上交互讨论等形式,积极探索有效的线上教学方式,为居家自主学习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保障实现“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期”,使新学期本科生理论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此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既是面对疫情的应急之举,也是对“互联网+”教育的一次大考,更是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壮举[1,2]。为进一步了解我院各学科线上教学实施情况,了解一线授课教师对于线上教学的评价,从而不断完善并提高学院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我院于2020年3月17–20日采用问卷星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学院开展的线上教学安排、教师线上教学、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开展了调研。本文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总结,提出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线上学习体验,从而获得实时高效能的教学效果[2,3]。

1基础医学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

1.1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3月20日,共收到问卷星收集到的涉及26个专业的材料,有140名教师、4642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4642名学生中,男生约占28.74%,女生约占71.26%;大一、大二学生超过90%。其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对教师的线上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以及基本满意。

1.2线上教学课程的开设情况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部署,我院召集教研室以及实验室主任多次开展腾讯线上会议,严格按照教学安排、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统筹谋划,秉持以成果为导向、突出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的理念,制定各学科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并研究制定教学督导机制,保障线上课程教学质量。截至2020年3月20日,我院线上教学已经开展六周时间,已完成本学期全部45门课程网络的搭建,录制速课和录屏文件千余课时,建立在线试题库、讨论专区等,实现在线教育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签到考试等。未开设线上教学的课程主要为必须采用现场教学的实验类课程等。

1.3线上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经统计发现,有76.42%的教师使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有96.90%的学生使用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线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建设出完整性和可视性强的资源。学院在第一时间统筹指导各教研室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利用已提前自主开发完成的线上教学资源课程,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省、校级精品共享课程,按照精品课程教学相关规范,由教研室完成相关教学内容;未实现自建课程资源,借助校外教学平台已有优秀慕课资源的课程(包括晋课联盟共享课程),由课程负责教研室甄选推荐或指定网上慕课,实施相关线上教学;对于既无自建课程资源、也无校外慕课课程资源,且不具备完成网络教学条件的课程,通过学校教务处推荐使用的学习通、智慧树、爱课程、雨课堂等平台免费提供的教学软件,按照课程教学日历,提前录制速课、PPT+语音、语音课等形式,完成线上教学任务。通过分类组织实施线上教学模式,全面部署线上教学工作,真正实现课堂停、课程不停,开学迟、学习不迟[3]。因此,我们更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工作,建设完整的线上课程,真正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长效机制。

1.4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经调查研究表明,教师进行线上教学使用最多的教学形式为录播形式、PPT+语音形式,约占70.7%。与熟悉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很多教师缺少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线上教学模式,难以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多数教师会采用录播课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主要是由于网络拥堵、设备硬件条件、学生居家自学积极性不确定等因素太多、师生互动交流效果大打折扣所致。因此,设计和实施符合学习规律、建立实时高效能的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5各类教学平台具备的功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我们通过从指导学生在线预习、收集学习反馈结果、实时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定期开展专题讨论复习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约82.86%的教师认为教学平台的功能可以满足一定的教学需求。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是线上教学模式得以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网络教学资源不仅包括传统的语音录制、图文表示等单一形式,还包括将文本、图片、声音、影视、动画等多媒体资源有机结合的复杂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些现代网络教学资源较为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可多次重复观看,也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有所讲,让学生有所学。而且学生通过采取线上学习逐级闯关的形式,观看系列微课视频,定期参与课程讨论,做好课程笔记并完成课程作业,也使自身学习更具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经过近期的教学实践,授课教师普遍认为线上教学能够较为充分地共享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但仍有83%的授课教师认为其发展前景一般,仅作为在不可抗力条件影响下的选择之一,不能作为大学教育的常态化来进行,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对传统教学有一定帮助,但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此外,由于无法评估学生居家期间参与线上学习的自律性,约69%的授课教师认为相比传统教学,线上教学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6授课教师对线上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经过六周的教学实践,授课教师普遍认识到线上教学本身具有多方面优势,除了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较为自由地开展教学外,还可以较为充分地共享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这也是教师所推崇的重要方面。对于简单易理解的教学内容,采用线上教学形式开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每一章节结束后,通过设计作业、小测验,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更好地掌握;采用教学平台讨论区、微信群、智慧教学工具,来解决线上教学互动未解决的教学难点。总体看来,约54.3%的授课教师给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工作打分为4分(满分为5),认为线上教学工作进行较为顺利,教学效果较为满意。上述调研结果表明,近期我院的线上教学总体上运行平稳,绝大多数教师持肯定态度,授课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稳步攀升,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2线上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1教学平台与网路教学资源问题

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全体教师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工作的结果。对于目前的线上学习,大部分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地点具有灵活便捷性、可以实现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但是在实施线上教学初期会存在直播教学过程中出现网络卡顿、网络信号不佳、教学平台故障和缺点等技术问题,还存在学生缺少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基本教学资源提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经过各大技术平台、出版社等社会资源的不断扩容、改进和支持,目前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单一教学平台无法完全满足在线教学需要的问题仍然存在[3]。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发掘各类学习平台的优势,取长补短。就目前学院所建线上课程而言,约96.4%的授课教师在线上教学开展前已经提前通过制定周教学计划,做好录课工作,上传教学资源、并提前完成班级学生名单录入,通过多渠道(微信群、QQ群、短信群通知等形式)进行课程预告,积极投身到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同步课堂、直播课程网络设备的调试工作。对于其他必备资源(课件、试题库、在线作业、参考文献等),授课教师也将随着课程的进行分章节逐步完成并上传。

2.2授课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此次问卷调查反映出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存在熟悉程度不够、教学技能和教学资源储备不足、缺乏课程设计理念,不能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等问题。有部分课程检测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有待通过师生沟通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经过这一阶段的线上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师对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为了保证线上教学效果,授课教师必须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更应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3]。未来,学院将藉此时机,坚持立德树人初心不变,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有序推进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的金课建设工作,确保线上线下同质等效。

2.3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学习氛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长期在家进行线上学习而产生的倦怠情绪。这些因素会影响听课效果。此外,部分学生由于自律性较差,自学能力不够,不能按时签到,认真听讲[2,3]。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规模、长时间线上教学,部分学生也存在厌烦、疲惫的问题。对于此次疫情期间开展的线上教学,授课教师需要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网络教学资源按照各章节、任务点,构建成完善的、有逻辑关系的课程资源网。在此,学生可以学习、答疑、完成章节作业及测试;教师可以课后预习提醒、定时测试的通知公告,在每一章节结束后进行知识点总结与概括,定期进行线上答疑、在线讨论、批改作业,利用签到、问卷等形式及时对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并对未按时履行周教学计划的学生进行预警通知。平台记录一切教学活动,方便学生复习、教师督学和学院学校“双保障”教学督导,真正实现“即评即改”的闭环效应。21世纪是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到教育领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冲击,使得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高度青睐,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无数的想象空间和探索空间[3]。疫情防控以来,全国各地的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大高校,各级地市高中、初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均采用直播课、速课或者录课形式替代传统教学课堂上的面对面授课,利用教学平台、微信群、钉钉群以及其他的线上方式替代传统教学课堂上的答疑讨论。当前全国性的线上学潮,既是对传统线下教学思路与模式的挑战,也是对教育创新与改革的机遇。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仅可以作为教学手段的补充,并不能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1]。但线上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监督过程可以留有痕迹,实现了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授课教师和学生已经可以熟练使用诸多教学平台和优质网络资源。授课教师建设的完整网络教学资源也将为传统课堂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他们普遍认为今后的工作重心将慢慢转移到促进网络课程建设、更新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手段、加强课程过程性评价等方面[3,4]。如此大规模在线教学,对每位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我们不断摸索与改进,继续推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只要学院全体教师牢固树立以成果为导向、突出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身在家而心在学,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骁飞,马亚鲁,田昀,等.疫情背景下“完全线上”远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化学,2020,3(1):1-4.

[2]朱亚先,周立亚,张树永,等.延期开学期间化学类专业线上教学情况调研分析与建议[J].大学化学,2020,4(1):1-10.

[3]张莉,刘健,孙波,等.病毒疫情下生理学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2):221-224.

基础医学教育范文7

在课程开始以及过程中,提出考试相关的要求,比如平时作业的成绩也纳入期末总成绩,使学生建立近期目标。无论理论和实验课,在每堂课的开始,说明要求掌握以及了解的内容,明确当堂课的目标。比如学习口腔解剖的根管系统内容时,要使学生明确,根管系统总论的概念是要求掌握的重点。这样使学生明确了短期和长期目标,使他们听课时,重点分明,详略得当。实施差异教学,为优秀的学生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实施差异教学,为部分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具有挑战性而又不太难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觉得目标对自己来说有学习的价值,并且通过努力就能达到,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又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3]。在教学中,教师向优秀的学生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模仿老师参照放大的牙体模型,讲解牙齿的形态特点。登台演讲的学生会得到奖励,主动要求演讲的以及讲解出色的学生会得到双倍的奖励。

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兴趣,保持好奇心。以问题和临床现象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导入作为打开教学思路的钥匙,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针对性是指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要求确切、精炼,一开始就把学生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启发性是指设计导入,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趣味性是指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4]。例如在讲解恒牙萌出顺序时,以一张微笑的露出“虎牙”的人像照片引出一个临床现象:即上下颌恒牙萌出顺序不同,尤其是上颌尖牙的萌出相对更晚,因此容易发生拥挤。另外,结合三维动画、教学录像以及互联网在线学习系统等,采取多样化、新颖的教学形式,提供相关教学资料,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师要时刻努力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的外部动机。并非每门课都能引发所有学生的内部动机。

有效应用表扬。对于刚刚进入口腔专业学习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更应该经常使用表扬。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当表扬是针对某一行为结果,而且具体可信时,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激励因素[1]。例如“你的支点运用得很好”,这些具体的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的努力归因。明确、及时和经常的反馈。教师对于学生的牙体绘图作业或是组织病理学绘图作业不但给出评分,还用红笔对绘画做出修改,必要时给出评语。例如局部解剖学绘图作业和组织病理学作业是当堂课参照标本和切片完成大部分绘图,课后上交,次堂课返还学生。这种及时和明确的反馈,兼具信息性和激发性,最好地激励了学生的动机。同样,经常向学生提问,或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经常获得自己理解知识程度的反馈。另外,以分数作为诱因,定期举办竞赛以及适当的奖励,都可提高外部动机。

基础医学教育范文8

【关键词】公共艺术基础教育;转动课堂;实践能力;创造力

一、公共艺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起来

(一)树立美好理想。大学阶段的青年人生正处于人生阶段中的黄金时期。渤海大学基础教研部公共艺术基础教研室通过对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基础课程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注重推广艺术文化内涵的学习,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公共艺术基础教育的“转动课堂”坚持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相结合,设计知识点模块化,学生根据模块进行兴趣探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分享实现小范围知识交流,再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进一步拓展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分享与积累。打开个体间的壁垒,建立知识互通联系,有利于青年人创新学习方法的建构与情感交流,在实现美好理想的道路上结伴而行。(二)提升人文素养。公共艺术基础教育的“转动课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具有艺术性、健康高雅的“转动式”实践性艺术课程教学,指导带动小组成员更为有效的参与课程实践中。公共艺术基础教育的“转动课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升人文素养,增强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的同时初创学习与生活的团队,搭建研究与实践人脉资源平台。(三)增强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左右脑分别从事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加大形象思维训练有利于促进右脑创新能力开发。而艺术和科学本是相通的,人类对知识的积累,正因为有了无限的想象才能不断发展与发现。非艺术类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左脑的记忆与逻辑思维长期处于训练状态,而公共艺术基础课程中的视觉图像与丰富的色彩、优美旋律与舞蹈姿态都能刺激右脑的中枢,促进学生左、右脑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交汇,开启创造力的源泉。

二、公共艺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转”起来

(一)重视艺术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从此阶段公共艺术基础教育开展的“转动课堂”调研情况看,学生艺术素养的维度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在艺术知识的探索模块中,以兴趣为先导的自主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理论学习研究。艺术理论课程模块中,将“艺术”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把艺术成就结合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发现,更多元化的解读“艺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学生对人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优秀艺术成就及作品的鉴赏,积累基本的艺术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艺术创作实践的课程模块中,学生以小组形式确定实践题目,每个人都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者。这样的实践环节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艺术,并有助于提升他们基本的艺术表达能力。课后的作业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艺术”发现美、记录美、表现美的方式抒发情感、美化生活。针对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课题反馈中可以发现,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艺术类课程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开阔交往圈,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在公共艺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开展的“转动课堂”正是满足了学生对艺术实践参与和操作的渴望。(二)建立艺术素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与生活的模块中,介绍艺术设计前沿成果的同时优选设计与生活内容,引导学生身边的美,将日常用品及废物进行艺术创造,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却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中的艺术美。此过程既是平淡生活过程,又是发现生活魅力的过程,关注身边新出现的大众审美文化现象,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当今世界各种艺术流派、艺术风格千变万化,艺术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的现象表明艺术越来越走向与生活的多元融合。绘画艺术的数字化表现、音乐艺术曲式、曲风与多元化的乐器混搭、书法艺术的古法新写与新媒介展现、影视艺术的多维体验都将现实生活变得更加艺术化。(三)创建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精力高峰时段,也是一个人心态成长中容易冲动的时段。而近年来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公共艺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大学公共艺术基础教育开展的“转动课堂”通过愉快、轻松的学习方式来传授知识,可以很好的缓解大学生的紧张与疲劳状态,通过学生亲身的艺术实践来愉悦身心、提升艺术审美,使大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学习,更为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

三、公共艺术基础教育 

“转动课堂”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一)课时与班型。通过增加学时和缩小班型的方法,在实践环节中增加了小组实践与展示机会。使学生艺术基础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明显提升。(二)学生的差异性。在此段时间的教学反馈中可以发现,较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转动课堂”的生动有趣化的授课方式,但部分同学因自主能力稍差,没有做好课前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而在课堂上无所适从。针对掉队学生进行调组,以多数的积极组员带动个别自主能力差的组员,用优化环境的方式“以线带点”去帮助。(三)网络覆盖。通过与通讯机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无限网络的覆盖面,“课堂”满足移动化、时时化的个性需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