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对作文的畏难心理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学生很早就涉及到语文的写作问题。由于其年龄偏小,没有足够的阅历,再加上没有健全的知识结构,导致对事物的理解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使得表达能力也差。语文的阅读有本可依,但是语文的写作就完全找不到参照点,面临这点困难,小学生肯定会产生写作上的畏难心里。作为教师,往往因为缺乏经验,对作文教学也是畏首畏尾,教与被教的双方不良心理,都会导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得不到正常的开展。

(二)教学策略上出现了失衡

1、重视数量,轻视质量

在受到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授作文的过程中,往往在乎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速度,再依据考试的规定来制定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在写作当中限制了学生的内容、范围以及字数,而这种局限性的要求会造成在写作时候的磨洋工现象的出现。例如:在教授学生学写议论文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对无关大局的部分写的相对拖沓,而在真正到了文章重点、高潮的部分几句带过。很多时候,为了让学生保证一定的写作能力,基本上每天都会规定学生写作一篇日记,这样使得学生有一种码字的习惯,久而久之,码字的形式越来越重,文章如流水账,像那平静的湖面,毫无特点可言。

2、注重模仿,轻视学生的自行创作

写作是心灵情感的描述,创作是写作进步的阶梯,可现实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形成了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教师时不时的会强调经典的作文案例,使得学生产生了一种盲目跟随的心理。对经典案例的重复使用,使得学生即使在写于案例无关的作文的时候,也会在几句话后绕到熟悉的案例路子上来,导致作文的写作完全跑偏。例如:教师规定,请学生写一写这美丽的星空,学生可能就会将星空引到星空下的路灯,由路灯再到自己家的灯光,然后就到了慈母的身上,从而对歌颂母爱写一大篇的情感。众所周知,在考试中同一个题目下,想要脱颖而出,必须要在作文的创作、构思上得到创新,走一条不寻常的路,或者可以“唱反调”,用不一样的方式写作,才能够避免文章落入俗套。

(三)时间、地点的局限性

在传统教学的45分钟的课堂,在家庭的保护下,小学生很难得到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使得学生对生活、自然缺乏一定的了解。但是作文则是要求学生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体验。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课堂、家庭,自然而然没有接触其他事物的机会,就谈不上什么独特的、有深度的思想表达了。在小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通顺的文字,但是内容却让人苦笑不得的情况发生。例如:学生在写水果之间的嫁接的时候,例如苹果与梨子的嫁接的时候,写出那天爷爷买回来了苹果和梨子种到了地里,结果等几天挖出来,就嫁接成功了。因此,可以看出,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经验,也就没有深刻的写作思路,更谈不上精辟。

二、面对教学问题,提出对策分析

(一)教师也需要调节

正所谓,没有教不了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老师,想要取得教学上的成功,离不开教学心理的调整,离不开心态的摆正。在进行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特点,考虑到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实行针对性的写作练习。由于是小学生,五六年级的学生表现会好点,但是总的来说,其动手能力较弱,欠缺理解能力,在逻辑思维的表达上较为混乱。在教师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与强力的求知欲,学生对外界的事物都有强烈的亲近感,在这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可塑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症下药,保证写作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如:在写作春天的故事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带到户外,让学生看看我们的春天有什么:那春雨、那春风、那绿草、那蓝天,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下,掌握到春天的气息,也就更加有利于写作。在学生写出春天的故事时,及时的对学生做出一定的鼓励。学生在受到表扬后,也会提高对写作的兴趣以及写作的信心。在轻松的环境下,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最佳的心态下参与到写作教学活动中,对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写作质量

1、加强指导,传授学生写作技巧

老师要让学生多亲近自然,感悟世界,体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思考大千世界中万物的生存、发展以及竞争等,随时随地的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体会到的才是事实,才是真相,学生才能够写得下去,也才能写得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此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手法,例如:议论手法、举例手法等,教会学生如何才能够把话说明白、说清楚。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开头、什么样的写作素材、什么样的词句以及什么样的结尾才称得上佳作,在不断的写作练习中,挖掘出自己最适合的方法。尽量避免对作文进行硬性规定,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发挥自己最佳的写作水平,不去追求速度、不去追求数量,重点把握好写作上的个性化。

2、结合阅读,强化学生写作技巧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小学生,正式接触外界兴趣最为浓厚的阶段,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经常性的阅读文章中的经典语句,分析别人是怎么写出来的,好在哪里。这样,不进可以丰富、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更能让学生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构思以及技巧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应用技巧,也能够提高写作的质量。另外,加强优秀古今著作的朗读与背诵。当学生做到这些时,在写作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胸中有墨,不吐不快”的感觉,写作也自然成为了学生表达自己感情的需要,从而慢慢的爱上语文的写作。笔者经过多年事实证明,没有积累的写作是没有底气的写作。

3、及时反馈,提升学生写作技巧

作为教师,及时的反馈学生在写作上的优势、劣势,让学生了解清楚自己的写作能力,才能够针对特点进行有效的改进,以保证学习和教学达到一致的进步,让学生懂得扬长避短,这也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作文信息的反馈也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给学生说了不足之处就成,也不是单一的老师阐述就成。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指导性面批、佳作对照等等,恰当的话语和高分的奖励,对学生写作激情也具有一定的鼓励作用。例如:学生在创作中描述亲情时,很多学生都想到母爱。我考虑到这点,对亲情文章的指导上作出了一点改变。引导学生,对母爱进行最深处的情感体验,个别的学生就选择了写父爱的伟大,写出了母爱虽广阔,但父爱亦无疆。从母爱引发到父爱,不仅让学生提高了写作兴趣,更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换个角度、换种模式,学生也不会觉得词穷语僵了。

(三)放飞写作思想

1、走进大自然

自然界是神奇的,是无奇不有的,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畅游,了解那一草一木一虫一草,从心灵中唤醒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玩耍、欣赏、观察,在大自然中获取感性真知,很多学生都会写出教师想不到的东西。

2、走进大生活

写作的源头来至于生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那溪水源头,文章如溪水,当源泉富而不枯,那么溪水自然能够流个不停”。一个人的生活越充实,他对生活的感悟也就越深刻,他的写作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才能更加的与众不同。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走入社区、贴近生活进行参观、收集、采访。面对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化,学生的观念也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生活有了自己独特的了解,才能够写出意味无穷的文章来。

3、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

小学生是个性最为丰富的个体,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喜好、兴趣、表达方式、述说方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学生在选择作文的写作方向、题材上都会存在不同,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写出他们心里的多彩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如果将学生束缚在一定的命题当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从而讨厌写作。因此,在写作教学的安排中,因考虑每一位写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创作形式,让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够很多的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快乐中书写、在书写中寻找快乐。

(四)摆脱盲目性,学生的活动才是本能,好玩才是天性

从笔者多年的经验总结看来,很多刚毕业的小学语文老师,对作为教学都存在着盲目性。我觉得:作为的教学不能过多的在意形式,要懂得创设情境,激发出学生心里最根本的欲望——解决学生的写作难题。小学作为难教,首先在于学生对于作业的兴趣;其次是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所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是最根本的途径。曾经,有个哲学家说过:“我们顺着天性来做事,那一切都会变得特别的简单。”作文教学要联系到有趣的、好玩的、新奇的事物中去。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作文写作前的知道,必须禁止在写作前的“无所作为”,到了真正写的时候,才去考虑什么素材、中心思想等等。

三、结语

总之,写作应当从娃娃开始培养,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懂得教会孩子如何去读、如何去写,要引导、教会他们表达自己对事物最真实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以及写作能力,让学生习惯独立思考、善于思考,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小学语文的写作能力,能够让学生成为将来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