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策略综述3篇

作文教学策略综述3篇

第一篇

一、指导学生积累素材,留心观察生活

生活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是一本无字的书,自然界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情感世界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品味,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写作的素材。家庭、邻里、社区、乡村、社会上的趣闻乐事,这些只要我们去观察,就有许多写作素材,就不觉着没有东西可写了,就有米下锅。而且就有说不完写不尽的意蕴,并且能与人产生共鸣。一次课外活动,我组织学生到学校邻村观看黄梅戏演出,在一次作文教学课堂播放这次观看录像资料,然后要求学生复述,学生复述非常生动,随后布置给学生一个写作练习,课堂上抽看了几份习作,内容都非常充实。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积累素材的指导,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气氛,使学生轻松的积累素材,体验生活,拓宽他们的观察视野,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体验生活,加工提炼,写作就不会茫然。写作素材来源于社会,作者所见所闻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都要靠我们去积累梳理。积累素材,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方法。

第一,用笔记,那就是将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听到的用笔记的形式记下来,指导学生备用一个素材本,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见闻记下来,并且可顺便写出一些看法。第二,用心记、用心思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要得来东西储存在我们的大脑里,才属于我们自己,才能在我们今后的写作中运用自如。第三,积累素材,我们还要去梳理整合,对素材进行归类整理,比如写景的、写人的、写事的,我们可以分别整理放在每一处。一个素材,我们可以写出不同的主题,表达不同的观点,这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整合梳理,使一个素材有多功能性,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多加指导。

二、教师要用好教材,开拓写作空间

初中语文课本选进的文章,都是有经验的专家筛选的,都是名家之作,这些文章都有代表性,教师要用好教材进行作文教学,教材不但是我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资源,而且是学生利用写作的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各种各类的句式,不用文体结构等,如在教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让学生用“不必说……更不必……”这样的句式造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学生生活阅历较浅,教师可利用课本中文章,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感悟展开合理联想进行扩写、改写、缩写、续写、补写等途径练笔,这样不仅解决了无素材的困难,而且能够培养创造思维,开拓写作空间,提高写作能力。

三、开发课外资源,拓展知识空间

新课程改革力求加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实践,鼓励开发、利用学校和当地课外的资源、校内图书馆、实验室、各类教学设施等。校内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给学生一个无比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对学生个性培养,亲手进行实践的操作能力,学习专栏、板报、校园文学专刊,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投稿,让学生了解的新鲜事付诸笔端,校外资源更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街道建设、新农村建设、家乡巨变,让学生走进这些场所,体验生活,得到第一手材料,这样就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空间,学生会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四、加强对学生动笔前宏观指导

有人认为,作文时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改出来的、教出来的,但我认为,这句话只强调了学生实践性的一面,忽略了教师引导的一面,学生与成人不同,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阅历知识都比成人浅,《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明确要求,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师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完成作文学习任务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明确每一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指向。教育改革,教师的地位没有变,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学生动笔之前,应加强对学生写作前的宏观指导,如指导学生打腹稿。腹稿是行文前的一个重要构思,直接影响文章质量的好坏,我个人认为对命题作文,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学生通过打腹稿,认真构思,然后指导他们去列一个写作提纲,这样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最后他们会去按照这个提纲写,写出的文章就会一气呵成,语言也会精美,情感也会真实。可见指导学生打腹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难题,语文教师进行了许多探讨和改革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俗话说,千个师傅千个法,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吧。

作者:董正春 单位:安徽省安庆宿松二郎初中

第二篇

一、积累“砖块”

1.词语的训练

教师可利用课堂或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词语积累训练,借此调动学生积累词语的积极性。如做游戏说词语,成语一条龙:异口同声、声势浩大、大惊小怪……这一训练巧妙地联结了课内外的词语,大大丰富了词汇。我还常常利用上课的各种现象,让学生说描摹的词语,面对回答得很棒的学生,我让学生用词语来表示:对答如流、出口成章、拍案叫绝、才思敏捷……诸如此类,既能锻炼学生,又能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

2.句子的训练

(1)进行造句比赛,教师说一个词,让学生说一句话,看谁说得最生动。(2)教师规定场景让学生说丰富多彩的句子。例如,让大家说说今天上课的情况或者放假回来让学生说说怎么过的假期。(3)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即兴说句子训练。总之,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要求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具体,说生动,为写好一段话搭桥铺路。

3.段的训练

段的训练一般可以先学会模仿课内外的精彩片段,再独自灵活运用。如人物细节描写的段落训练,我就让学生学习一些课文中的段落式语言描写,以改变学生“我说,你说”简单的无段落的对话。

二、构建“房屋”

盖房屋先要立屋架,写文章先要进行构思。所谓构思,是指作者在动笔之前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确定表现形式,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内容。构思周密、巧妙,写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不善于构思,匆忙下笔,往往文思不畅,言而无序。当然,运用楼房式构思法也需注意以下两方面:

1.所组合的片段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段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段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段组合等。

2.片段应注意安排合理的顺序。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三、装修“高楼”

房子会盖了,也盖好了,接下来就要进行装修,只有会装修,才能盖出一座漂亮的大楼。而“装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文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为此,我从课本中找出了许多鲜活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运用修辞的好处。我还拿出学生作文中带修辞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掉修辞看看。比如一个学生的作文中写到:“突然,她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那怡然自得的模样就像无边无垠的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那样灿烂。”如果去掉比喻,就只剩下“她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通过这种用自己写出的句子进行比较,学生更容易感受到恰当的修辞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学生非常感慨地说:“文章用上修辞就能活起来了!”

(二)文中要有细节描写

语文本身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是相通的。我给学生举了个例子,比如我们画画时,先要画出粗轮廓,然后还得细描细绘,才能出效果。作文也是一样,必须得有细节。由此,我举了学生作文中的例子告诉他们什么是细节描写。如对人的外貌描写“他长得很稚气,小圆脸白白净净,两道浓黑的眉毛紧贴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鼻子又高又直,仿佛刀刻一般。”通过这样直观具体的比较,学生明白了细节描写能够让文章生动有内容。

(三)要写出真情实感

在写父母亲情的文章中,学生最经常写、也最多写的材料就是自己的母亲(父亲)如何背着自己上医院,如何照顾生病的自己,还有下雨了,母亲怎么来送伞等等。这些事例我总结了一下,要么是抄袭,要么是虚构,学生选材根本不从生活实际出发。于是,我要求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学会细致观察。学生只有明白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是最能打动人心之处,才能选材独特,构思新颖,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四、验收“大厦”

楼房盖好了,也装修好了,那就要验收了,看看这到底是不是一座美仑美奂的大厦,这就是我们写作中的评改了。至于怎么改,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评改的方式

教师可先选出几名优秀的学生作为“语文小老师”,根据学生程度,并在自愿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评改的时候,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听并提出意见、修改,写评语,然后教师批改,学生再对照教师的评语,看看存在哪些差距,还有哪些可以和教师探讨的。

(二)评改的内容

学生批改的内容一般是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内容是否切题;接下来改出文中的语病、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小组长还要看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学生自改互改作文,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即本次作文批改的重点是什么,一般说,每次作文批改应着重解决一两个方面问题,例如作文《一个_____的人》,我就要求学生评改过程中重点看是否用上了细节描写,划出来并标注属于哪一类细节;而在《美丽的_____》中,则要求学生重点评改文中的修辞,考虑是什么修辞,用得是否妥当。

五、总结

总之,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决定了盖楼速度、盖楼质量也参差不齐。同一阶段,可能有的还在积累“砖块”,而有的已经在构建自己的“房屋”,甚至有的已经学会装修“高楼”了,还会验收“大厦”呢!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开启学生的写作大门!

作者:高新花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中头闸小学

第三篇

一、培养热爱生活的情

问孩子们雨点滴在雨伞上又是怎样的声音?一个个动人的词语蹦出来了,“滴答滴答”,“咚咚咚”,“哒哒哒”,“啪嗒啪嗒”,同学们说得可开心了。我接着说道:“下面王老师要来雨中舞蹈了,你们看好了!”我转动身体,把雨伞也转动起来,这时,孩子们欢呼起来,“好漂亮啊!”“水花飞起来了!”“好好玩啊!”看得出此时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也要到雨中舞动起来。接着,转动的花伞,“啪嗒啪嗒”的雨鞋,同学们的欢笑声,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拿出相机拍了下来。玩过一场后,孩子们回到教室,我把刚刚拍摄下来的照片通过投影播放出来,孩子们惊叫声、欢笑声不断。这时,我让孩子们说说此时对下雨又有怎样的感受。“下雨真有趣!”“我们喜欢下雨!”“雨点的声音真好听!”……在给予一番写作指导后,我让孩子们把刚刚雨中玩耍的场面写下来,只花了一节课,大部分同学完成了习作。“红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的雨伞,像雨中盛开的一朵朵鲜艳的花。”“滴答滴答的雨声,是大自然里最美妙的声音。”“雨点飘进了我们心里!”“雨后的校园,更加洁净、美丽了。原来,雨水是大自然里的环卫使者!”多么灵动的语言,如果没有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怎能写得出这么细腻动人、光芒闪烁的句子来呢?

二、训练善于发现的眼

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还应训练孩子善于发现的眼光。如何训练呢?只是教师一味地口头强调提醒,达不到实际的效果,使得教育变得空洞、无益,甚至引起孩子们的厌烦情绪。所以关键还在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每一次交流……培养孩子养成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我引导孩子用“越来越……越来越……”说一句话。其中一个孩子说道:“我越来越大了,可爷爷却越来越老了。”这是慧眼的发现,更是心灵的触动,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一起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对于他这一发现,我给予了肯定和赞赏,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我把握住了!在日常的生活中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发现,当然首先教师得和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教师向家长强化这种理念,让家长了解到培养孩子养成“去发现”好习惯的重要性。告知家长在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留意、思考生活中的点滴,让孩子发现的眼光变得敏锐。

比如,秋天来了,哪些树木的叶子会凋谢,哪些树木的叶子会变色;街上买的气球为什么会飘起来,而自己吹出来的气球为什么只会往下沉;夏天的时候,狗的舌头为什么会吐出来;夜里,猫和狗的眼睛怎么会发亮……问题的提出,正是说明孩子观察了,发现了,家长应给予鼓励,并和孩子一起探讨,找寻答案。《秋天的树叶》《为什么饺子熟了会浮起来》《面团发酵》《苹果里的五角星》《瓷砖上擦不掉的茶水污渍》……这都是孩子们在周记中写到的关于生活中的小发现,令人惊喜!有了这样善于发现的慧眼,还怕在写作时笔头生涩、文思枯竭吗?

三、激发感悟生活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无数次的精彩瞬间,若不用心体味,便会无声地从指缝间滑过。如果有一颗感悟的心,即使是生活中的平凡瞬间,也会被那颗善于体悟的心放大得精彩无比。教师不妨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一些关于学生生活的命题作文进行习作技巧训练的指导。比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一个人睡……激发学生感悟生活的心,从而写出有感而发的动人作品来。《装上翅膀我想飞》是几年前我带的四年级班上一位女孩的习作,她讲述了她小时候看到天上的鸟儿因为有翅膀可以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很是羡慕,所以也给自己装上一对大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彩的动作描写,生动的遣词造句,无不体现出当时渴望飞上蓝天的愿望,作者在写的过程中享受着无穷无尽的童趣。

经过进一步指导修改后,这篇文章参加了第十一届世界华人作文大赛,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如果没有对此次孩提时代幼稚行为的切身感受,没有从内心深处对这种行为的真实体验,又怎么能够把当时的心理表达得如此真切动人?可见,要想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光有生活不行,关键得有生活的感悟能力,有一颗会感悟生活的心。作为教师,在苦恼学生作文写不好,或者学生没什么可写的时候,不妨引领孩子们从感悟生活开始,激发孩子们的生活情趣,为作文加上一道催化剂。当心中有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时,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了。生活情趣,小学中段作文教学中的催化剂

作者:王瑜萍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