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哲学教学模式创建

以人为本哲学教学模式创建

【摘要】

本文指出了创建以人为本的哲学教学新模式,首先应该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应有地位,保证主体性意识的产生。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主动学习的风尚。

【关键词】

以人为本;哲学;教学

创建以人为本的马克是主义哲学教学新模式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的应有地位,保证主体性意识的产生

这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知识上的地位。因为教师的作用还要由地位来保证。如果他们政治地位不高,经济收入不佳,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不好,都可能使他们在发挥作用上失去优势。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对教员的保障到位上,让他们有信心、有力量,要在愿意奉献的动力上下功夫,学校要有人情关怀。教师要努力发挥主体作用,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知识拥有上,除了正确还要宽、广、深;在理论研究上,要善于联系实际和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具体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要给学生以知识与智慧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还要不断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

第一,改满堂灌为探究式。要避免教师以拥有知识而用权威方法来传递知识,使学生被迫接受学说而产生的种种弊端。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没有终极真理,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产生新作用,不能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过分夸大授课作用,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感受。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看书、发问、理性思考,在调动积极性的基础上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实现模式。

第二,改单向性教学为互动式。进行理论灌输是必要的,但不顾结果的单向教学做法会使学生厌烦,采取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和学应该是师生双向性的活动,如果光有一方产生作用,教学效果是不完整的。教师应该在把基本原理和重点难点讲清的基础上,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讲课与讨论融为一体,分析得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因为讲清理论是为了启发思维,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接受理性教学,正确把握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样既使他们学习了知识又让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让方法产生效果,体现教与学的互动效果和主体作用的乐趣。

第三,改考试内容和方法。考试只是检查学习结果的一种方法,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考试必须服从教学目的的需要。这决定了哲学考试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应该是基本知识点的考核,不把握知识点就不能产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就是力量;另一部分应该是引导学生开动思维和联系实际的能力性试题。这种做法可以改变“平时不学考时抱佛脚,学不好却考得好,考完就拉倒”的现象。这样,学生才能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变学习的奴隶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作用和显示出主体的才能。

二、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主动学习的风尚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实行启发式的引导,及时地评论和分析学生认识问题时的局限性或错误产生的根源,提出防止错误产生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和交流中获得知识,使他们体会到学与不学不一样,懂与不懂产生的作用也不同,从而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准备的讨论,要善于引导和归纳。教师要善于发现人才,鼓励学生努力创新,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

第二,除了进行课堂理性教学和启发外,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不能光停留在理论说服上,而是要拿出一定时间用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邓小平同志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要使学生学而有用、学而能用,学而会用,都不能排斥实践,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组织和安排好实践机会,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作用产生于课堂内外。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自觉运用理性思维的习惯,树立一种积极、主动、奋发的人生观。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能力,要做促进探索知识的引导者,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展,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有意识的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塑造、完善人格中显示出主体性意志和能力。

作者:李国红 单位: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参文献:

[1]李万青.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