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教育方法

民俗艺术教育方法

摘要:民俗艺术是民俗生活的表达、民族精神的象征、艺术创造的沃土和文化资源的宝库。中国的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财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俗艺术起源于百姓生活,伴随着民俗民风而发展、完善,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并作为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艺术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民俗艺术;教育;意义;方法

我国的民俗艺术活动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其历史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袤,民族特色明显,是具有传承性的民众基层文化。属于中国本土的民族艺术文化让中国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而长盛不衰。在当今文化背景下,如何使民俗艺术重获新生,继续装点大众的精神生活,成为教育领域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发展民俗艺术教育的意义

民俗艺术教育的发展,对于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完善以及民俗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深化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民俗艺术保护实践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一,保护中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其二,对可见文物的重视远胜于无形遗产。在实际保护工作过程中,应该将有形与无形结合起来,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其三,现代人对民俗艺术的认识不足,这不利于对它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传统民俗艺术承上启下困难,新生一代往往不愿从事传统技艺的钻研与学习。其四,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也造成滥用民俗的现象。

1.完善学科的意义

传承文化是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艺术教育亦是如此。中国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将其纳入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弥补不足,传承和保护民族艺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怀。加强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感悟民间艺术创作精神,提升审美能力。

2.指导实践的意义

首先,民俗艺术教育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多数项目表现出民俗艺术性质。进行民俗艺术教育,拓展民俗艺术的覆盖面,可以加强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发展。其次,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开发通常会将当地的民俗文化艺术作为特色与亮点。丰富旅游资源,可以加深人们的印象与体会。最后,可以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民俗艺术具有得天独厚的民间群众基础,并成为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民俗节日、乡村社区各类艺术活动、广场文化氛围等,使民俗艺术焕发青春,发展趋势高涨。

二、民俗艺术教育方法

目前,我国民俗文化现状不容乐观,部分民俗艺术形式和种类没落,传承民俗文化的人才逐渐减少,有些民俗艺术形式甚至濒临失传。如,传统平阳木版年画、胶东纸笸箩等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由于种种原因,面临传承困境。所以,我们应该大力进行民俗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等院校,要培养民俗文化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同时,我们应该保护民间艺人,发挥他们传承民俗文化和培养民俗文化传承者的重要作用。民俗艺术的教育除传统的课堂教育外,还应增加以下手段。

1.将民俗艺术家请进校园,设立工作室,让学生与传统艺术亲密接触

为了更加系统、完善地进行民俗艺术教育,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可以将民俗艺术的传承人请进校园,由他们对学生进行技艺的传授、示范、指导。学生会获得最直接的艺术感受,并将所学到的艺术手段用于设计创作,使民俗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设立工作室制度,可以保留民俗艺术的多样性与浓厚的个性气息。

2.采用数字化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数字技术是现代科技背景下的新产物,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在考古学中,考古人员会对墓葬出土的一些壁画作品做高精度扫描,用以保存作品信息。敦煌壁画不必实地参观,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的三维技术详尽了解作品的每一个精彩细节。

3.通过调查实践,取得一手资料

民俗艺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因此强调调查实践的重要性。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曾指出:“我们特别坚持田野工作,且将它视为一种机会、一项特权和专业上的特征。因为我们希望能和我们的研究主体做面对面的接触。社会学的匿名式问卷对我们而言是冷漠隔阂的,即使问卷的专业化和量化是我们人类学的方法所不容易获到的一种资产。”调查实践既可以取得生动翔实的资料,又可以修正错误、补充不足,把握当代文化背景下民俗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的现状。

三、结语

民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手段。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方法,使我国的民俗艺术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继续为人们的生活增加乐趣与美感。使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民俗艺术的存在价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是进行民俗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陶思炎.民俗艺术学.南京出版社,2013.

[2]于芳.浅谈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4).

[3]白月娇.新形势下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和对策.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

作者:雷雨 单位: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