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例6篇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锡林郭勒;旅游;游牧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60-02

一、锡林郭勒民俗文化资源

蒙古,《旧唐书・北狄传》作蒙兀,《新唐书》蒙瓦[1]。居住在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流域,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后蒙古这一名被世人所认,蒙古民族的历史也开启了新的一页[2]。锡林郭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中心地带。蒙元时期,这里曾是蒙古帝国政治中心,始建于1256年的元上都遗址就位于现在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3] 。锡林郭勒是蒙古语,意思是丘陵上的河。盟是源于清朝时期的会盟,蒙语楚古勒干的汉语翻译。历史上的锡林郭勒由五个部落组成,由西向东为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各分左翼、右翼两旗。旗是清朝时期的行政、军事单位。1958 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

现在的锡林郭勒盟包括北部的苏尼特、阿巴嘎、乌珠穆沁部落和南部正蓝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子旗等察哈尔部落。察哈尔部落自始就是达延汗的直属部族[4] 。这些部落虽然在历史上有游牧变迁的情况,但在锡林郭勒这快土地上生产、生活了几百年,传承了蒙古族的古老民俗文化,尤以游牧文化、博克、长调著称于世。所以本人认为锡林郭勒文化从文化渊源上看是多元游牧文化,是一个没有间断过的完整性文化;是从汗庭文化到哈喇楚文化汇溶的生态文化。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中部,是目前为止保留传统游牧文化完整的地区,这里的草原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这里的牧民还保留着传统游牧文化,他们祭祀、居住、饮食、节庆等方面的文化与八百年前的没有多少变化,可以说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都仍然保留着淳朴、古老、自然的内涵。在传统礼仪、民族服饰、饮食文化和祭祀、民居、歌舞、婚嫁、节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是现今保留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最完整的地区。这种完整和在其他地区从人们的记忆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就是现在锡林郭勒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她的可贵之处。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5]。那么,锡林郭勒民俗文化就是在锡林郭勒境内生产生活的民族所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但现在锡林郭勒境内有二十多个民族在生活,以谁的民俗为主呢?这里主要论述对象是以察哈尔部落、乌珠穆沁部落、苏尼特部落、阿巴嘎部落为代表的原著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因为锡林郭勒地区是蒙古族历史上占有特殊位置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民俗文化不但有蒙古族传统文化、还具有独特的地区性特点,这里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生活结构、语言的一般特征、村落模式、宗教以及艺术和服饰风格等等”[6] 都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区别,我认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历史面貌。

二、锡林郭勒旅游资源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7]。

文化旅游系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残余[8]。这里谈到的是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地方特色,那么锡林郭勒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以锡林郭勒自然生态环境、人文为基础所采取的或所创造的,具有锡林郭勒文化、旅游与一体的符号及行为方式。她的特点应该是以锡林郭勒地区生活的察哈尔部落、乌珠穆沁部落、阿巴嘎部落、苏尼特部落、浩奇特部落的历史,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的特点为“图景”和符号的民俗事象性文化活动。

当今的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属于高层次旅游,旅游者的目的较明确,要求也相对高。文化旅游是和当地民俗民风分不开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就是给游客展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让他们了解和满足对这一文化的好奇和求知心理,甚至神秘感。本人2009年8月份,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实训基地――锡林郭勒九区湾旅游度假村亲眼见到来宾排队大喝迎宾队伍所敬的银碗酒的场面。如果换个其他场合肯定人人都躲着,但现在人人都等着哈达和奶酒,为什么?文化在吸引,礼节在作用,人们很愿意接受。

三、锡林郭勒民俗旅游资源

如上所述,锡林郭勒民俗资源是比较丰富、从民族学、民俗学的那个角度去说都比较典型的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具备地域文化的特点,我在这里想谈点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地域文化作为稀缺资源和经济的关系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当然主要是从旅游业的角度去观察和论述。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9]。根据这个论点我们可以研判锡林郭勒民俗文化资源是对锡林郭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或稀缺资源,是一种有型载体的无形资产。本人为什么说,民俗是有型载体的无形资产呢?因为民俗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运用、传播的生活文化,她本身不具有资源的特性和产生经济效益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是有型地存在着,她的文化内涵是无形的,如果想把这个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或作为一种资源对经济产生影响时必须通过一种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旅游。确切地说民俗文化旅游。如果在旅游活动中把当地民俗作为一种产品来做她就可以成为一种资源,而且是稀缺资源,这种稀缺资源是唯一的,不可多得的。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游客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民俗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把另一种民俗,让人接受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只不过在于什么做的问题,采取的方法是扬弃,把好的呈现给游客,这就要做到精品。把我们锡林郭勒民俗文化作为资源,当成资产,那我们的旅游业的前景和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因为,“资产的内涵是经济资源”[10]。锡林郭勒文化有她的特色,也就是说,锡林郭勒的特色文化,有敖包文化,那达慕文化、博克文化、察哈尔奶食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间祝颂词文化、长调文化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对完整;这是世人所认可的。

近几年,随着建设文化大盟工作的深入,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回复有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在旅游业取得有明显的成效。据有关资料介绍,锡林郭勒盟旅游资源分类主类共8类,亚类有45类,基本类型有65类,单位有186之多。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有主类4类,亚类有11类,基本类型有34类,单位有108处。从评价等级来说五类两处,四类两处。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各1处。三类的共有19处,其中属于民俗、文化类型的15处。我们从分类和评价等级来说,旅游资源属于相当宝贵的,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们只能通过开发、挖掘来丰富这些资源的文化内涵,趋于完善。

元上都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一个都城,他比北京作为都城的时间还早,被称之为“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根据马可波罗记载,是当时世界瞩目的大都会。学者们认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风格以及朴实性、地域性、神秘性与充满人情味等特征对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力,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趋势。那么我们的元上都作为文化遗产怎样展示她的文化内涵?以及她的神秘性?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现在元上都遗址里有――殿的主址和八百年老榆树外,配套建设了浮雕、敖包。更有意义的是2009年请来了查干苏鲁德以及祭祀模式。我认为,我们的元上都还应该有她的博物馆或展厅,这里有文物、数码复原影像(图)、绘画、雕塑、影视作品等。还有忽必烈的夏宫――从1337年始,在上都的失剌斡耳朵(黄宫)举行盛宴。现在可以恢复成旅游产品。在元上都遗址周边一定距离内还应有1~2个牧户群,展现蒙元时期的白马群和牛羊成群的景象。饮食、乐舞、礼俗、服装等方面复原蒙元时期的盛况。

在元上都申遗工作方面需做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工作,这里所说的文化遗产是指在游牧时代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而不是现代社会中新产生的民间文化。如舞台化的查玛舞、博克舞、服装表演等。

蒙元文化苑的完善,贝子庙的修缮和广场的维修、锡林九曲湾、希日塔拉度假村等都是围绕蒙古族传统文化来进行的。但是在软环境方面还有待更进一步挖掘、开发和规范。

蒙古族有崇九尚白之俗,以九为吉,以白为洁。如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时建九脚白旗;忽必烈后元朝皇帝每岁六月二十四日驾幸上都祭祀,用牲畜九头(马一匹、羯羊八只)等传统习俗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旅游产品。所以我们应该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或建立一种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69.

[2]特木勒.锡林郭勒蒙餐文化初探[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7,(1):11.

[3]呼日勒沙.草原区域文化分布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248.

[4][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88.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

[6]孙秋云.文化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6.

[7]中国旅游文化大词典[K].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唐宇.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8]于岚.文化旅游概念不宜泛化[J].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2003,(3).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2

旅游是一种天然的体验经济,它作为人们求新、求奇、求异、求美、求知的一种重要途径,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经济。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需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结果,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感受。民俗旅游是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为资源,通过动(活动项目)、静(实物景点)相结合,展示异域风情的旅游活动。由于民俗旅游具有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文化性、参与性等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鲜明特征,因此游客参观、游览为主的旅游形式已经不再能满足游客需求。游客更希望的是通过参与体验感受民俗旅游文化的真谛。凉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民族风情浓郁,异彩纷呈,拥有开展彝族民俗风情旅游的最佳条件。

一、体验经济与民俗旅游

(一)体验经济的内涵

体验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性化的方式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由于一项服务被赋予个性化之后,变得值得记忆,所以一项服务的顾客定制化,就使它成为一种体验。如果顾客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那么体验本身也就可以看成某种经济上的给予。

(二)参与体验型民俗旅游发展的必然性

民俗风情旅游,从性质上说,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文化旅游的基本含义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民俗风情旅游,从类型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参观观赏型、了解领略型、参与体验型。以往的民俗风情旅游往往是走马观花,更多的是参观观赏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游客更希望进行体验式旅游,从中得到不同寻常的那份经历和感受。体验式旅游即“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中感悟快乐”的一种旅游模式,那些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地方特点同时又与娱乐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倍受旅游者喜爱。

二、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幅员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在境内川流不息。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被誉为“长江上游的金三角”。由于凉山州的广大民族地区在解放前还处于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社会,黑暗的社会制度,封闭的地域和原始落后的生产力,虽说阻碍了凉山的发展进步,但同时也让凉山古老彝族民俗得以传承保留下来,因此,凉山彝族文化才能作为国际精品旅游资源,以丰厚、久远、古老、完整而闻名于世。

(一)节令民俗

1、火把节

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每年农历6月24日举办的火把节被誉为“眼睛的节日”,彝族火把节也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的活动持续三天三夜,分为迎火、赞火、送火,彝族人民举起燃烧的火把,借助火的神灵,祛除病害,驱除邪恶,主要活动有:火把狂欢夜、“朵洛河”选美、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等。

2、彝族年

彝族年是凉山彝族又一大节庆盛典,被誉为“嘴巴的节日”,彝族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农历10月至11月之间,根据彝族“十月历”来定,彝族年持续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和汉族过新年类似。彝族年期间彝族同胞相互串门喝酒,走亲访友,开展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

(二)婚俗

凉山彝族自治州很多地方都还保留着彝族完整的结婚习俗,彝族婚俗被誉为“持续时间最长的婚礼”,因为讲究多。虽说繁琐,但却带有许多欢乐,充满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些步骤已经删减,但大多数依然被筵席下来。婚俗步骤主要有:占卜合婚、订亲行聘、确定婚期、婚前禁水、抢婚、不落夫家等。

(三)服饰与漆器民俗

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服饰制作工艺”、“漆器制作工艺”是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又一大亮点。

1、服饰民俗

凉山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特。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加上凉山交通不便,各地方之间交流甚少,因此,彝族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且,彝族服饰制作工艺分为铸造、打制、压制、镶嵌、雕刻、部分为手工工匠制作,其颜色、花纹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2、漆器民俗

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颜色一般由红、黄、黑三色构成,漆器是手工制品,工序繁杂,产品包括传统的餐具、酒具及新开发的茶具、旅游纪念品、现代室内装饰器具等,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及实用性。

(四)饮食民俗

彝族饮食主食主要是玉米粉、荞面、麦面等做成的粑粑,菜肴方面种类很多,极具代表性的有坨坨肉、酸菜仔鸡汤等,坨坨肉做法是将猪牛羊鸡肉砍成拳头大小下锅炖煮,因肉块状像坨,因此称之为“坨坨肉”,并且,会根据宾客的尊贵程度来选择牛羊猪鸡,坨坨肉是非常具有彝族特色的一道菜肴,也是彝族同胞接待宾客时不可缺少的。就餐时还必须遵守许多的礼仪,比如就餐时席地而坐,按长幼顺序安排座次,宾客先用餐,主人后用餐等等。

(五)毕摩文化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被称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凉山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人们求学、求医都十分困难,这也就促使毕摩在凉山非常活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姑,美姑也是毕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三、凉山彝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理念;模式;机制

大湘西地区主要是指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等地,三个市州辖2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3196平方千米,居住着土家、苗、侗、瑶、白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在当地居民的共同劳作和生活交往中,大湘西地区形成了大批优秀且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礼仪、节庆、民间艺术等各方面,湘西民俗文化经过不断的传承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种高层次旅游产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湘西因其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应旅游发展趋势也迅速加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程中来,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并为大湘西地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出现了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批游客的涌入不仅打破了大湘西原有封闭的文化氛围,干扰了大湘西民俗文化原有质朴的秩序,还加速了大湘西地区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导致某些传统文化特征被同化或消失等。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结构单一且雷同、开发设计层次低、市场调研环节薄弱、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不够等,严重阻碍了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步伐。因此,如何解决好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促进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理念

(一)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必须以不破坏或少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重保护就容易受损乃至消亡,因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正切中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要求。当前,湘西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旧以粗放型的开发方式为主,部分地区将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看成是一种数量型的增长和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促使开发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的前提下,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盲目和过度开发,导致大湘西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基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的提出,对于指导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所强调的是,通过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种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旅游业发展方式和规模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保持旅游开发地环境的协调性和文化的完整性。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具体思想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二)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的具体思想体现

1、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是在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旅游开发活动的,只开发不保护,无异于杀鸡取卵,最后只剩下没有灵魂的存在物。而只保护不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得不到有效利用,文化内涵得不到永续发展。因此,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思想,做到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在遵守旅游社区土著居民的文化演进规律、、民族习俗等前提下,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最大化的目标,促进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合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规律,有序地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只有适度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相结合,才能使大湘西民俗文化资源得到应有价值体现的同时实现当地人民求发展的长久愿望以及满足外地游客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旅游需求。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兼顾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在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中是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整体性关系。从经济角度看,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者要尽量用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或在相同投资的情况下,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从社会效益看,为旅游者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或人文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从文化效益看,开发是将区域民俗文化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加以保护和保存。获取经济效益是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目的,但决不能为了扩大民俗文化旅游业而片面、无视科学规律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忽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而应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注重不能损害当地的社会安定、人际关系的和谐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可持续开发理念贯穿整个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3、科学统筹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复杂工程,开发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旅游客体,还包括旅游主体和旅游介体。因此,要协调好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减少甚至避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所产生的问题,则必须坚持科学统筹的思想,从整体的高度进行协调。一方面,既要协调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主题的科学定位和形象宣传,还要协调好相关经济部门之间的配合;另一方面,又必须统筹到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资源本身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还应涉及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协调配套。只有坚持科学统筹的思想,才能把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者有条不紊地开发好,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二、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

(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概述

模式(Pattem)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模式是对某一类问题的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作出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如何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开发,日渐成为学术界感兴趣的课题。通过对历年学者们关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相关研究的认真梳理发现,传统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原地浓缩模式。它属于一种原地模拟型开发模式,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且独特的地区,由于旅游进程的加快,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使得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开发商运用人工方式,有意识地修建一些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的主题公

园。②原生自然模式。以民俗文化村落为典型代表,它是一种就地展示型民俗村落,有村民的介入,是一座活生生的民俗露天博物馆。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居住、饮食、节庆等,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的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需求。③资源凝聚模式。以民俗博物馆为代表,它是一种静态的开发模式,对传播民俗文化,满足旅游者体验民俗文化需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④短暂表现模式。由于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的时间,如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等,采取此种模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吴必虎、余青提倡引人生态博物馆模式,即将整个社区作为一种开放的博物馆,对社区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向前发展;马晓京“针对生态博物馆的模式”,提出了“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构想”,并提出了小规模发展、游客限制、局部开发的原则;师杨振之则根据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得“前台、后台”理论,提出了“前台、帷幕、后台”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主张通过利益再分配,用前台创造的“收入”补偿后台因丧失发展机遇而付出的代价。从实践来看,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形式,它忽视了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性,所以效果不容乐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实现既定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民族生态旅游村模式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其“局部开发”和“小规模开发”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民俗旅游地发展经济的需求,也无法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民俗旅游开发的根本矛盾。而“前台、帷幕、后台”开发模式,由于其主张利益再分配方式,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很难调动起前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积极性和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感,以及压抑后台保护区居民求进步和发展的需求,注定该理论在实践中得不到具体运用。因此,选择何种开发模式,还需要学者们以新的理论视角对民俗文化旅游进行探讨,使理论研究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

(二)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一体化开发模式

无论是传统的原地浓缩模式、原生自然模式、资源凝聚模式及短暂表现模式,还是学者们提出的生态博物馆模式、民族生态旅游村、“前台、帷幕、后台”模式,通过对其认真的梳理和分析,都有其各自适应开发的优势及不足。而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实践中,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及自身地域的特殊性。不可能完全套用哪一种开发模式,或教条地照搬书本上固有的开发模式,这样只会将民俗文化旅游业引入绝境,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乃至枯竭。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如何寻得一种既能发展地区经济,又能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是现阶段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急需实现的主要目标。

鉴于上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何种模式作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时,应根据大湘西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及其将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结合考虑,在明确开发的内容、层次、重点等问题的基础上,有区别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模式既不固定是一种开发模式的单独运用,也不是多种开发模式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旅游开发地具体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综合开发,从而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点、线、面全方位结合的一体化开发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要素的功能,从而形成整体合力,更好地实现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开发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科研理论,提升旅游价值,还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三、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机制

(一)改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区域合作力度。

由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资源隶属于湘西州、张家界、怀化等三个不同行政区,缺乏一个涉及旅游发展各部门的统一管理机构,造成政出多门的现象,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空间协作性差,整个大湘西地区没有形成联动优势,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规模的形成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大湘西地区要打破行政区划体制观念的束缚,促进三地市政府间交流合作,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能力,协调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资源规划和开发,防止盲目和无序竞争。尽快建立一个涉及整个大湘西地区旅游业的主管机构,来参与制定和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协助地方政府编制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加强对特色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使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迈进。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面,则根据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市场属性进行综合规划,发挥区域联动优势,实现市场共享、共同经营。此外,可以利用整个大湘西的力量和联合优势,加快湘西州、怀化与张家界旅游资源优化整合,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来提高张家界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度、组合度和整体优势度,实现整个大湘西地区人、财、物和各种民俗旅游要素的最佳利用,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赢得广泛的市场和创造最大的效益。

(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明确产权所有关系。

社区居民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和参与者,本应享受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实惠和成果。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主体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致使社区居民无法获取民俗文化旅游所带来的效益,挫伤了他们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积极性,以至于使更多真实的民俗文化正悄然失去。为此,大湘西地区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培育合格的利益相关者,使其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同时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协调;另外,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做到权、责、利公平清晰,让社区居民直接参与民俗文化旅游的经营,通过享有完整的产权,行使使用收益。此外,政府还应建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产权评估体系,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进行合理有效评估,为社区居民参与产权划分提供明确的依据,从而保证社区居民应得利益不会被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强势主体所侵占,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积极性,推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整体营销水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一种商品被生产或开发出来,必须按照市场的一般经济规律,广泛参与市场竞争,只有被旅游者所认可和接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才能真正实现它应有的价值。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要想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当前,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分强调资源导向型开发,忽略了对旅游消费市场的深入分析和调查。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机制,认真分析和掌握旅游者的偏好,运用市场细分策略,把旅游者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及其兴趣爱好等分成若干目标市场,根据各个目标市场特点,正确进行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价格定位,从而突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个性化,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化立体式的营销手段,精心策划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宣传主题,调动旅游企业和媒介的积极性,实行联合促销活动,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营销水平。如媒体宣传、文艺作品促销、节庆促销、电子商务促销等多种促销方式。快捷、方便、现代化的营销宣传体系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整体形象的推广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话语分析;生态旅游文化;方言;民俗

话语分析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逐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从80年代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研究话语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形成了其跨学科的特点,淡化学科界限,研究范畴彼此内化,话语研究理论研究注重在另一领域的理论运用。后现论视域在后现代文化多元社会中使话语更具有开放性、无限性,使之置于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必然。话语分析、实践研究成为参与社会变革、干预社会生活的研究亮点。该研究领域涵盖面广并且极富挑战性,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其实践性特点在应用研究领域如语言与社会环境构建研究中极具应用价值,语言与旅游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一、话语研究与都市旅游文化

1 国内外话语与旅游环境构建研究述评。国外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吸收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话语分析的社会实践。著名的有Van Diik对话语分析与种族歧视、意识形态等社会政治问题的关注,对新闻报道宏观及微观的分析等,M.A.K.Halllday等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除文学话语外还就非文学话语分析进行探索,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外在语言研究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转型期的旅游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澳大利亚、印度注意保护土著语言及母语,实行多语、多元文化旅游政策。传承本民族的民风民俗,使语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旅游经济建设、开发。文化旅游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极大地起到了美国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美国也进而成为文化旅游大国。事实上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旅游经济强国,除官方语言英语外,在特定区域通行着各种语言,如土著语言、唐人街的汉语、拉丁区的拉丁语等。正是这种各具风情的不同语言民俗文化构成了美国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推动了美国旅游业持续、高效发展,在世界旅游经济中占有强势地位。

相对而言我国话语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刚刚开始关注语言与社会建构及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总体来说还相对滞后。语言对社会环境的建构问题研究属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语言与旅游环境的建构问题鲜有研究,研究文献稀少。

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话语研究关注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形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视角。其跨学科视野可以在研究旅游经济发展上形成新的突破。众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语言能够建构社会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价值具有提升作用。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文化旅游借助我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重中之重。在旅游文化研究领域,以往的话语研究大多停留在文本分析层面,如旅游广告、旅游指南、旅游景点介绍等,把话语作为一种旅游工具,亦或是把方言话语停留在保护研究上。还没有把方言话语与民俗作为整体把它看做一种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本身来研究。方言话语作为地域性文化的载体与民俗一起构成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运用话语研究理论试图从构建方言话语与多元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视角进行探索。根据天津市旅游业总体规划,特别是我国即将进行的京杭大运河流域旅游开发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把方言话语与民俗结合作为非物质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体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并举。提升、构建天津方言话语与民俗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价值。

二、生态旅游文化:方言话语与民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文化活动。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罗常培认为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联系的。语言既然是社会组织的产物,当然也不能超越这个规律。让语言现象跟其他社会现象和意识联系起来,才能格外发挥语言的功能。因此语言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性。语言的多样性是决定文化多元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又促进语言的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基石,方言话语与民俗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方言话语与民俗在现代性语境下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话语研究与城市旅游经济建设结合为旅游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运用话语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当今中国重大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具有广阔前景的新的跨学科研究的热点。现代语言学研究领域更强调语言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与再现,研究语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生态哲学作为后现代哲学中的重要内容已然成为人类研究自然与人类关系的重要命题。罗尔斯顿通过一系列的哲学论述建构起自然价值论即人与自然都各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自身价值并不超越自然价值。我们应该给予她(自然)以应有的尊重。谈到自然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文化应该走向自然,强调自然与文化互补。自然养育了文化,缺失了自然品格的文化无疑是沙漠,人类与自然的历史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历史,正是由于这种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孕育了特色鲜明、差异明显的多元文化。他笔下的自然与人类既是互动的,又拥有自己的独立品格。他把自然纳入文化的最高范畴——哲学之中。整个自然的世界都是那样——森林和土壤、阳光和雨水、河流和山峰、循环的四季、野生花草和野生动物——所有这些从来就存在的自然事物,支撑着其它的一切。人类傲慢地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可这些自然事物是在人类之前就已存在了。每一种生命体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示其对生命的珍视。根本不管他们周围是否有人类存在。他说实际上,我们人类也是自然史的一部分。哲学家应该不仅仅是考察城邦、考察文化,而必须把有活力的生命也纳入哲学思考的范畴。罗尔斯顿以其对自然与人类辩证关系的深刻洞见把人类对终极意义的追问融入到自然之母的怀抱。由于生命的自然属性。它的意义部分地在于它的自然性。自然产生了价值,没有什么比它更接近终极的存在。他鞭笞神学家只致力于对上帝之城进行改造而忽视对自然的关心是一种堕落。方言与民俗是伴随自然环境发展起来的生态文化,是具有活力的自然文化的一部分。

2 旅游文化中的民俗文化以方言话语为栽体,是生态性的活的自然文化。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累积起来的智慧结晶,反映了人与自然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发展、共同演进的进化过程,方言话语中的民俗意蕴承载着人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谐和发展的美好愿望。发展生态旅游文转贴于 化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发展旅游文化的多元性,突出民族特色。原生态方言话语与民俗是生态旅游文化的重要节点又是非物质的旅游文化资源。伴随自然环境发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旅游文化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仅是一些古老建筑的丧失,与此同时古老文明文化面临消亡。方言作为地域性文化的载体,随着以代际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一起逐渐湮灭。例如以天津方言为载体的天津民俗、民间传说等;语言是文化的载负者,方言更是如此。天津的年俗、婚俗文化就是极有特色的两大亮点。每到旧历年天津的年味最浓,这无非是天津的民俗使然。从腊月天津就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主妇们总喜欢给家里备上“年糕”,谐‘音“年年高升”:而且年夜饭不少于十道菜,天津市人喜双数,象征“十全十美”;“莲”与“连”同音,“鱼”与“余”同音,因此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极受欢迎。我市民间旧时婚礼习俗,在新婚夫妇进洞房前,由一年长的女性亲属向寝帐撒枣栗和花生,并唱和:“一把粟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花着生,又有儿来又有女”,这是利用“枣”谐“早”。“栗子”谐“立子”,而取‘早立子”的吉意;用花生,谐“花着生”之意。天津市的年俗、婚俗极能引起外国友人、外地游客的兴趣。但目前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作为品牌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充分使用天津方言,展示天津有别与其它地区的语言文化特色,形成天津文化旅游资源的个性化特征,从而使天津方言对天津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起到提升作用不失为对天津市旅游业的一大贡献。

三、旅游文化民俗研究:提供借鉴,保护利用。

京杭大运河流域有些方言、民间俗语和民俗文化也亟待抢救与挖掘,不少原生态民俗已很难找到第一手资料。根据国家京杭大运河开发的总体规划,为京杭大运河流域天津段的有效研究、利用提供实践及理论依据。以话语理论对社会文化环境构建作用的研究成果深化方言话语与民俗对旅游环境的构建研究,运用文献法挖掘方言与民俗的旅游资源,开展京杭大运河流域天津段方言及民俗学调查,升华以方言为载体的民俗旅游文化价值,使之成为生态型的旅游文化资源。运用话语研究理论,挖掘方言话语中蕴含的生态民俗文化。例如:我国重要的节气冬至节,大运河流域就有不同习俗;北方民间流行的小曲《打枣杆》传到南方改称《挂枝儿》,显示出华夏文明的魅力。方言话语与民俗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形式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把方言从工具性的存在上升为本体性研究,从而深化生态旅游民俗资源价值,增强地域性的旅游业资源独特性,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业产品升级。

参考文献

[1]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外国语[J],2003(3)。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109-109,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

[3]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美),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杜2000,1。

[4]M.A.K.Halliday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Arnold(Publishers)Limited 1978

[5]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大众社2006.6。

[6]朱蕾、田海龙,话语与当今中国社会变革南京社会科学[J]2007(2)。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市场营销是有现实意义的。

1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热点。

2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括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沪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人,提高了社会收益。

3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台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夫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谫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l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旅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新晨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人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民俗符号;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应用

1 民俗符号与旅游形象系统设计范畴界定

1.1 民俗符号范畴界定

符号是一种以具体表达抽象,以简单表示复杂的视觉形象。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媒介,也是信息外在的物质载体和形式。它承载一定的内容和意义,常用来代表一定事物,不但是我们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基础保障,也是我们认知活动的途径与手段。

民俗符号是指用设计的思维、方法提炼出来的能够代表某一地域的特色事物或称谓的视觉形象。例如在器物上,可以提炼民俗符号的地域产品包括景德镇的青花瓷、天津泥人张彩塑、南通的蓝印花布等。民俗符号来自特定区域、特定的民俗风情、特定的地产资源、特定的生活方式,它所代表的不是单一事物,而是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更多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

1.2 旅游形象系统设计的范畴界定

在设计实践中我们把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内容归纳为:以空间景观为主的环境形象设计;以标志与传播媒介为主的视觉识别符号设计;以活动演出为主的动态化的形象宣传设计;以特色礼品、纪念品、展览为主的记忆推广设计。新形势下,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不仅是市场经济下地方发展的一种新需求,同时也是区域之间旅游发展的竞争工具与战略武器。

1.3 民俗符号对旅游形象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塑造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如上海的时尚之都、三亚的休闲之都、青岛的帆船之都等,这些旅游形象的定位都是建立在一个自然地理环境、特色人文历史的概括之上,因为缺少具体化视觉传播符号而显得空洞。而民俗符号是人们审美发展的印迹与造物精神的缩影,它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宗教及历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民俗符号与人们生活距离更为接近。将民俗符号应用在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中既是当今文化产业视域下对地域文化开发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是对其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创新,更是增强地方旅游形象鲜明性、识别力、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2 如何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民俗符号

2.1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基础设施设计当中的应用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要有一定的媒介载体,这种媒介载体包括物质静态层面和影像动态层面两部分。依托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及相关建筑工程媒介载体属于静态层面的。基础公共设施体系建设包括景观路段、公园广场、标志性街区建设等。民俗符号在这部分领域应用主要表现在导视系统设计,在精品文化设施项目上积极探索民俗符号在导视系统中的应用,例如“三馆两场”建设、长白山博物馆建设、长白山东北亚植物园项目建设等。在文化创意宣传层面上,积极探索美术、文学、表演、摄影等门类中民俗符号的应用。

2.2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长白山目前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体收入的比重大约在2.1%左右,旅游特色纪念品开发已成为长白山旅游发展中相对滞后的一部分。例如实地考察发现长白山西坡有一家名为中国民俗文化饰品商店,里面销售的花布缝制的小东北虎、山核桃拼的花瓶及用养殖梅花鹿毛皮制作梅花鹿模型都很有地域特色。但是这些旅游商品没有品牌设计,与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产品相比较,例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钥匙扣,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耳坠,日本东京的和服娃娃,韩国汉城的小腰鼓,我国湖笔等,长白山旅游商品存在不足的同时也具有潜在的市场。

2.3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应用

民俗符号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应用主要可以从地域性、文化性、环保性角度进行探讨。根据实地调研发现长白山旅游商品包装存在没有文化内涵,华而不实的浪费现象,例如长白山的土特产品人参,现有的该产品包装都是从保护功能角度出发的木盒,而且人参使用之后其包装只能作为垃圾处理掉。基于这类现有产品包装的问题,同时考虑旅游商品的独特文化性,需从新设计方案,设计出发点围绕挖掘长白山已有的天然材料,结合环保、人性的理念为长白山的旅游商品做包装。在装饰上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号,例如传说故事中的人参娃娃、萨满图腾、长白山满族剪纸等,这样旅游者购买回去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文化。

3 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应用研究重要意义

3.1 具有重要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探索意义

将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精炼为一种视觉符号应用到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当中去,对民俗符号挖掘、整理、应用这些实践环节,既是对以往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的学习与继承,也是对其研究的创新与突破。通过对民俗符号在旅游形象系统应用研究,将对我们重新认识发展中的地域特色文化,奠定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

3.2 完善旅游形象设计中对地方文化资源利用体系

民俗符号在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应用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民间地域特色艺术资源挖掘、整理、提炼,另一部分是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两个部分都是在旅游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是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民间文化元素的再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它不仅补充和完善城市旅游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对地方文化资源利用方法,同时使其研究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3.3 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塑造民族品牌文化

民俗符号可提炼的具体内容非常丰富,例如绘画、建筑、剪纸、皮影等,还包括传统习俗、工艺、节庆等非物质形态遗产。民俗符号在地方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原有的的内容上提炼,再创造新的视觉元素,再以视觉符号的形式采用设计的语言融入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中基础要素和应用要素当中。通过旅游形象系统设计,成为区域间可以传播交流的视觉符号,这种符号对宣传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目前旅游形象设计已经成为国内外区域竞争的重要手段,对于长白山旅游发展来说在原有自然优势基础上进行旅游形象设计是旅游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长白山旅游开发为媒介,探讨如何构建长白民俗符号并将其融入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系统中去,对彰显长白山地域、文化特色,塑造长白山品牌形象,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旅游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