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学前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音乐教育,对幼儿智力开发、审美能力培养有着积极且重要的影响。奥尔夫教学法是当前学前音乐教育中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还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兴趣培养。文章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简单的学前音乐教育手段,必须结合我国实际,让其功效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学前音乐教育;开发

0引言

在开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成长有积极促进作用。学前音乐教育通过采取有效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接触音乐知识之初,就能充分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意义。但在我国当前的学前音乐教育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师专业素养和设备配套设施水平达不到要求、教学内容不贴合幼儿实际、没有遵循幼儿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等等问题,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奥尔夫教学法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其具备可行性高、应用灵活的优势。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学前音乐教育中能有效改善目前的学前音乐教育现状,显著提升学前音乐教育质量。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现状,对奥尔夫教学法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开展。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1.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

音乐是抒发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窗口,可以将人的感情充分融入音乐当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传统、常规的音乐教学方法,充分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传统以教师领唱为主,幼儿被动模仿演唱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幼儿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能够获得相应的实践经验,并运用多种感知觉器官,把听、说、读、唱、跳等不同形式展现出来,让幼儿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幼儿音乐能力及情绪情感体验,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需求的同时突出了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音乐学习引导,使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不断完成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布置的任务,从而有效达成最终的音乐教学目标。

1.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征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在学习之初就充分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才能给幼儿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中心思想是“一切从儿童出发”,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宽广的发挥空间。在教学中结合音乐节奏、旋律及肢体语言等多种艺术形式,将音乐的内涵充分挖掘,刺激幼儿大脑发育,激发幼儿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享受自由学习音乐的快乐的同时,提高幼儿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充分发挥创造力,促使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首先,回归原本性,重视元素性。“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尔夫认为:人类最本能的音乐是“原本性音乐”,回归原本,才能让人性自然、直接、即兴地流露。我们都知道音乐教学中必备许多元素,原本性音乐即是最原始、最基础的音乐元素。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在最简单最原本的音乐素材中寻找音乐灵感,而音乐最基础又最重要的元素是节奏,通过最朴实的方式表达节奏,如采取各种形式的节奏训练,是幼儿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采用幼儿易于理解和感兴趣的节奏训练,将音乐、舞蹈、语言有机融合,通过拍拍手、跺跺脚、轻轻敲打乐趣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幼儿切实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好奇心、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其次,回归人本,强调感性体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幼儿根据自身兴趣与条件参与音乐内容学习,对音乐知识进行感性认知。结合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对音乐理解不尽相同的特征,使幼儿拥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空间。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幼儿充分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天性,充分调动幼儿感知器官,发掘音乐天性,从而全面提升幼儿的发展能力。最后,大胆表现,鼓励创造。在幼儿时期,幼儿往往会在艺术领域表现出极大的表演和创造热情,而音乐正是幼儿乐于表达自我的一种重要载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活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创造一种轻松,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老师的不断积极引导、循序渐进以及互动参与,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从而进一步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大胆表现,勇于表达自我的真实情感。

2当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有效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能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其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调动幼儿间以及幼儿与老师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但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2.1学前音乐教师缺乏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

当前学前音乐教育师资水平不足,优秀教师资源匮乏,无法有效掌握专业技能知识。但是随着教育改革深化推进,对教育工作者有更加严苛的要求、更高的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前音乐教学是对幼儿音乐感知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虽然大部分教师有比较丰富的音乐专业技能知识,但是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了解不足,尤其是对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把握不当,只狭隘地关注幼儿专业技能学习和掌握。在活动实施中幼儿缺乏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幼儿与幼儿间、幼儿与老师间、幼儿与音乐间缺少必要的互动和交流,忽视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激发和感性经验。

2.2学前音乐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当前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虽然所需要的配套设施不多,但却不能够促进幼儿音乐学习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学前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学活动只是将一些基础简单的乐器作为辅助音乐教育的工具,对教育资源利用得不合理,不充分,例如:老师演奏钢琴为幼儿伴奏时,教师独自操作单一乐器,拉开了老师与幼儿互动和交流的距离,使幼儿与教师之间有距离感,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也不直接,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缺少主动参与性。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认知,给幼儿切实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

2.3缺失以生为主的教育方式

音乐教育工作者过于重视幼儿掌握的音乐技能,忽略了幼儿通过音乐学习而能获得的实践经验与情绪情感体验。在音乐教育活动实施中,大多数老师和家长希望幼儿能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教育教学效果,例如在实际音乐教育活动中,会为了让儿童更加快速地掌握一首儿歌的歌词,而出现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大量、反复地背诵歌词练习等现象。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音乐教学具有有趣性的特点,促使幼儿在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感觉到无聊、乏味,甚至出现注意力转移和丧失对本次音乐教学活动学习兴趣的消极情绪、情感态度,最终阻碍了幼儿对音乐中美的欣赏,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参与性,使幼儿对音乐学习热情度难以提升,最终导致幼儿主观能动性缺失。

3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3.1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开展学前音乐教育的关键目标是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前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理解幼儿天性所在,并且结合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好动好玩、善于表现自己等特征,进一步制定目标,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幼儿音乐兴趣及感悟能力为主,从而进行简单有趣的声音训练,从不同音调、声音中体会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开展乐器操作,制作不同特色的音效,这正是幼儿对音乐最直观的认知、最简单的感悟。幼儿将会结合自己的不同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音量,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感知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幼儿以游戏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音乐创作中,感受这个快乐的音乐学习过程。

3.2融合各种艺术才能,增强音乐素质

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结合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的性格特征,充分发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让幼儿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利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和感知。在学前教育不同的教学活动中融合音乐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不同的情景、采用不同手段开展音乐学习,如将音乐教育运用到故事讲述、游戏活动等活动中,将音乐与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有机融合,这些活动将更加丰富而充满乐趣。将音乐教育与各种艺术手段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3.3结合教学实际,让教学方式多样化

音乐歌唱教学创新化。学前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歌唱教学,优良的歌唱教学能够保障幼儿音乐学习效果,因此,需要对音乐歌唱教学给予重视。传统的学前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方法是教师领唱,幼儿跟唱、齐唱,此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幼儿的自主创新力发挥,只能盲目跟从教师,减少了幼儿的参与性,阻碍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可以让幼儿在学习中充分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幼儿不仅可以跟唱,还能完成独唱、重唱、合唱等多样化的歌唱形式,有效增强活动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展现自我个性,这样不仅可以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还能提高幼儿音乐学习效果,提高学前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3.4注重实践训练,激发即兴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鼓励幼儿即兴发挥。在学前教育中,幼儿即兴创造力的提升能为其创新思维提升奠定基础。在音乐教育中,不同幼儿对不同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感悟与认知,幼儿的情感体验与表现力是丰富多变而且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幼儿可以结合自身对音乐的不同感悟,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之光。因此,教师通过开展各种演奏实践活动与游戏活动,运用手脑结合,加强幼儿与音乐之间的情绪情感交流,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思维发散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

3.5探索集体教学模式,培养合作精神

注重“以人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幼儿音乐教育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提升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多时候强调的是合作,不能单靠个人独立完成。因此,探索开展集体教学,通过多人合作的方式,给幼儿提供广阔的分享、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加幼儿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的有效互动沟通,增强合作意识。与此同时,奥尔夫教学法更加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有利于促进亲子间的感情,让幼儿与家长的关系更加亲密,从而使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得到更大发展。

3.6进一步完善音乐教育配套设施,合理利用资源

为了保证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有效开展,各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机构需要对教学配套设施进行逐步完善。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背景下,需要更加丰富的音乐教学设施,例如集体音乐学习需要宽敞的教室,为幼儿提供合作交流与创作环境;乐器的教学更加需要乐器设施配备,如钢琴、手铃铛、手鼓、小喇叭等乐器。在此基础上,需要多媒体设备的投入与使用,如音响、投影设备或电子屏幕。这些都能为奥尔夫教学法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4结语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又是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幼儿未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奥尔夫教学法是经过众多教育学者验证,先进且适合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强、有效性高、可操作性高的优势特点。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开展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初次接触音乐的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在音乐学习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和谐相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因此,需要结合当前学前音乐教育实际情况和奥尔夫教学法特征,让奥尔夫教学法充分融合到学前音乐教育中,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实现整体素质修养提升,在音乐教学中积极主动感知音乐,体会音乐的美,培养幼儿的主动创造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晓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196.

[2]马春英,白如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39(5):111-113+118.

[3]张学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探索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17):155-156.

[4]张博文.试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8(15):124-125.

[5]孙盼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现状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6):112.

[6]吴夏.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学前音乐教育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2):181-182.

作者:任可欣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