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范例6篇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 奥尔夫 音乐教育

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育法。在奥尔夫看来,真正的教学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他从理论原则、教材、教学方法及成功的教学实践等,都具备一个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因此,在廖乃雄教授引进奥尔夫音乐教育到我国后,就受到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热爱。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原本性音乐得以充分的体现。也就是说,将原始性的音乐通过语言,动作(声势)展示出来,注重人对音乐最基本的感受和体验。[1]奥尔夫最根本的思想做到了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点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给予幼儿表现的权利。让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奥尔夫音乐教育通常以节奏作为连接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等联系起来。奥尔夫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 [2],音乐是没有国界,没有界限的,人类可以通过音乐自由地表达或流露感情。因此,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并且采用“声势”、“回声”、打击乐等方式来展现音乐。在奥尔夫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常是边唱、边拍、边奏、边舞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而不是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

二、我国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

目前,中职学前音乐教育这门课的开设方式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由于中职生有别于普通高校生,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音乐教育必须要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因此在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改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从而丰富教学的形式,求得新的发现。

1.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存在的认识误区

就目前形势而言,奥尔夫音乐在我国,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发展得相对缓慢甚至是没有进驻到这些城市中去。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国人对奥尔夫音乐音乐教育体系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总觉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应该适用于婴幼儿和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完全忽略了对成人的教育。因此相当多的人以为它根本就不能适应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当然,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觉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不适用于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因此大多数中职学校并没有单独开设奥尔夫音乐课程,甚至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没有涉及到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方法。

2.恰当的课程教材缺乏是面临的一大问题

就乐理和钢琴教材而言,大多数中职学校采用的都是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其中的内容跨度较大,多数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比较死板,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普通的高校学生,因此在面对招生对象和毕业后的就业趋势都与高校学生有所不同。他们在中学时的成绩相对较差,在进入中职学校后又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因此他们相对高校学生而言要更早一步进入社会,并且在理论知识不充足的情况下,只能靠技能来取胜。因此技能在中职院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中职学前音乐教学来看,并不乐观,适用的教材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3.师资水平较低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极高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极高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文化底蕴。例如在节奏练习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打节奏,用哪些方式打节奏,节奏的快慢如何掌握,难易程度如何把握。例如在一堂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变换频率,增加相应的难度。这都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教师或者音乐教师对奥尔夫的认识普遍偏低,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师更是即为少数,因此师资力量又是中职学前音乐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职学前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正确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要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必须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准确的认识。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行深刻地研究。奥尔夫最本质的特点就在于保持音乐的原本性,即让学生在最原始的情景下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例如在一堂打击乐的活动中,如果单纯的就让学生听音乐,跟着音乐一起演奏,那这堂课自然是无趣的。如果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受、领悟歌曲的调性、了解歌词的内容并且对歌曲内容进行适当的表现,再加入打击乐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轻松了许多。

2.适当的教材是根本

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中职教师采用地更多的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结合其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各校教师在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前提下,可以在参照奥尔夫编写的《学校音乐教材》、廖乃雄教授编写的《中华学校音乐教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和 《论音乐教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李妲娜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目,针对教学中职艺校生的特点编写出适合自己学生的的教材。随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一步深入中职学前音乐教育中。[3]

3. 加强师资培训和培养

师资力量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无疑是其最核心的力量,很多的中职学校花费大量的资金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将教师派送出去培训,都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师的培训更是尤为重视,很多大中城市针对中职教师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培训课程。因此,有计划让教师进行奥尔夫音乐体系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应列入中职学前音乐教师培养计划中。

参考文献:

[1]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7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手风琴教学;成功应用

上个世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就我国而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才开始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奥尔夫体系。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对我国音乐教学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一切从学生本身出发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一个比较关键的理念就是一切都要从学生本身出发,也就是说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为主要依据,为学生配置合适的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制定合适的教学流程。就手风琴教学而言,应用奥尔夫教学体系,就必须做到上述几点,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1 选择阶段

在学习音乐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听觉进行有效的训练,这是确保后续教学内容可以得到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在开展听觉训练时,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从大量的教材中选出那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手风琴音乐。当学生听到这些音乐时,会产生对手风琴的弹奏欲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入门阶段

进入手风琴教学的入门阶段之后,教师此时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手风琴演奏基础技术的训练。此时,教师也需要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曲子,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手风琴音乐的基础理论;第二,使得学生掌握一些比较基础的手风琴演奏基础技术,以及手风琴演奏的基本姿势。上述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它们拆分开来,应该将它们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需要遵循原则主要有:第一,难度不应该太大;第二,训练量要适中,过多的训练是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而过少的训练则达不到预期效果。总的说来,在入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产生弹奏手风琴的强烈兴趣。

1.3 提高d趣阶段

就学生而言,他们比较容易对一些新鲜的事物产生一定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有时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一点。一般来讲,当学生开始学生手风琴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一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主要训练的是相关基本技术,以及一些基础音乐理论。在此期间,好多学生都会逐渐出现厌倦心理,对于所学内容出现排斥的情绪。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这也是保证学生可以顺利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对于手风琴的学习兴趣上,具体做法可以是: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一些可以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曲子;第二,定期举办一些演奏活动,使得学生到可以有就上台表演。通过舞台演奏,学生可以收到观众的掌声,从而受到一定的激励。

2 注重节奏旋律训练

节奏对于音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节奏是表现音乐美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奥尔夫教学体系强调,教师在开展手风琴教学时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具体方式如下:

2.1 结合语言

在音乐教学中,奥尔夫认为将音乐和语言朗诵结合到一起是可行的,可以有效的开展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节奏感的朗诵,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节奏。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手风琴时,对学生开展语言节奏训练。具体方式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唱”的方式进行语言朗诵,在朗诵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呼吸以及音色等。

2.2 结合动作

在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时,比较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结合动作。从这个角度讲,奥尔夫教学体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声势完成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所谓声势指的就是人们可以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当身体做出一些动作时,这些动作发出的声音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的。比较常用的动作主要有:拍腿、拍手等。一般来讲,制造声势的动作大多都不是很复杂,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教师在开展手风琴教学时,如果采用了结合动作的教学方式,那么课堂氛围就可以被有效的调动起来,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节奏。

2.3 结合器乐教学

奥尔夫认为,人们在学习音乐时,最为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实践。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出现之前,人们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比较重视对音乐理论的讲解,学生们首先接收的就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理论知识。但是,奥尔夫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应该做到结合器乐教学。当学生刚刚开始学生手风琴时,就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手风琴演奏曲目,从而使得学习过程变得不那么枯燥无味。在器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首先,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从而提高对于手风琴演奏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合奏训练,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度。

3 注重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手风琴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4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的孩子都加入了手风琴的学习队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体系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关注的是奥尔夫教学体系在手风琴教学中的使用情况,主要探讨了一些利用奥尔夫教学方法开展手风琴教学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蒋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195-197.

[2]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范文3

表达思想,追求美,是人类的本能欲望,通过语言、歌唱、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学生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乐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舞蹈能力的训练。奥尔夫说:“音乐是一种理想,而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教育使它生长和开花结果。”教师要提供一个全面而开阔的音乐视野,让学生在充满音乐气氛的环境中,愉快地去接触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进而研习音乐、创造音乐。因此,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孩子成为音乐家,而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奥尔夫教学美育作用“奥尔夫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 1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在儿童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可以积极、有效地应用到我们的美育中来。我国原先的教学模式是单纯地教,例如,声乐课程――教材也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少数学校也学一点器乐技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呢,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果”,严格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在美育方面人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美育“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对此,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奥尔夫教学以美育为中心出发点,以其兴趣、生活经验,以及想法为导向,教师站在引导的角色,通过启发式、互动式与亲身参与,激发创造与潜能。特别强调美育不是天才教育,而是人人都可以接受,都应该接受的全民教育。必须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图画各种元素合而为一,用听、说、唱、跳、玩等方式表达出来。因为,这正是符合人类情感表达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思想,追求美,是人类的本能欲望,通过语言、歌唱、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以往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其实,学生在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美育教学中,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这是奥尔夫特别强调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美。于是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音乐、舞蹈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乐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舞蹈能力的训练。应该指出,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完全符合我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方针,对改变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属性的落后面貌也是大有裨益的。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感性认识开始而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奥尔夫的教学理论一再强调诉诸感性,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在奥尔夫教材中,甚至很少见到音乐术语。学生其实可以达到在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概念性的东西一点就通。学生在这种通过游戏式的感性地美育学习的过程中,素质先天差异的矛盾不突出了,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很有趣,都兴致勃勃地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和体验着音乐的美妙。虽然奥尔夫教育在美育中并不重点关注深层概念,而是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领先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学生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人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和掌握原本性的音乐,在这种环境下那么不仅仅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鼓励即兴创造,以至于它能够激起学生对艺术向往、对美的追求!因此我们还可以大胆地分析并得出重要结论:奥尔夫教育在美育教育深层概念的领悟等方面也会有着重大的贡献,也将同样适用于更多学科的教学。奥尔夫教学对任何民族,任何风格的美学都可以适应,因为它是一种思想和原则。奥尔夫教学的思想,有助于我们了解美育教育的本质,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美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将奥尔夫教学的方法和思想应用到美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的热爱美、表达美、享受美、懂得美的学生。美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加强与否,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不同角度影响着社会人的思维和创造力。它同时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主张的想象、创造、思考和感爱等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综合型人才必不可缺的素质之一。目前,教育界人士已普遍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观点,认为没有艺术的文化类型不能算是完整的文化类型,没有艺术的教育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如艺术教育只注重制作的技法,那么这个艺术教育将是残缺的教育。一个人要成为新世纪合格的良好综合型人才,必须拥有一些艺术的素养。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与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联系起来,对新时期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回顾与展望.奥尔夫学院年刊,1963.

[3]霍磊.音乐教师教学能力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范文4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钢琴教育教学的启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被引入到音乐教学当中,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多启示,给予了他们更多的教学灵感,创新了教学方法,然而在钢琴教学方面的启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塑造。很多学生在学习钢琴时单纯重视听觉的感受,满意于无杂音、错音,旋律节奏正确,却忽视了思想的聚焦、情感的感知与动作的配合等等,这样就使得其钢琴演奏缺乏声势,甚至黯然失色,影响了钢琴教学质量,在奥尔夫综合能力培养观念的驱动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必然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2)激发创新才能。传统的钢琴教学学生地位相对被动,学生的潜能和灵感难以被激发出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也应该成为钢琴教育教学的启示,其中即兴创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它注重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特别是那些相对年幼的儿童,天生具有本能式的反应,心底有无限的灵感和创作激情,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特征与精神世界,尊重他们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挖掘人本性潜能。兴趣是人生成功的真谛,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忽视了不同学生的特质,没能从兴趣角度培养学生。奥尔夫教学法则关注了这一点,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去弹奏、表演、动作、歌唱等等,尽情地陶醉其中抒发自我情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积极的人生情感,这些都应该为钢琴教学提供借鉴。

(4)打造原创经典之作。奥尔夫教学法的一大精髓就是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它鼓励学习者主动去思考、探索、创新,打造出属于自己原创的艺术作品,彰显出自身超凡脱俗的特色,这样的音乐教学法应该为钢琴教育提供启迪性的思考,钢琴教育教学要继承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带领学生自主去思考、创新,使学生创作出属于自身的钢琴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全面优化学生的音乐素质与才能,使钢琴教学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多的学习者创造灵感。

2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钢琴教学

(1)融入素质教育于钢琴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语言与动作应用、乐乐器演奏、听力培养等等。总的来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积极全面的教学法,试图培养一大批音乐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这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理念对现代音乐教学启发很大。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全面、力求广泛,参照所学曲目特点从多个角度、多个目标进行知识拓展。例如,美学、文学视角,艺术文化视角,历史赏析角度等等。通过旁征博引来让学生沐浴在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涵义,一旦学生掌握了足够的音乐之声,具备了深厚牢固的音乐基础,就具备了一定钢琴演奏功底,就能够演奏出更好的钢琴曲。所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钢琴教学也伴随着知识传授与文化熏陶,并非单纯的钢琴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而是需要钢琴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不断优化完善教学体系。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完备的教学系统,因此钢琴教育教学工作也应该擅长学习和借鉴这些方法,并巧妙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极其教学经验,不断优化完善现代钢琴教育教学体系。要想确保钢琴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发展,钢琴教师就要行车全面教学理念,也就是一方面要向学生讲授钢琴演奏技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另一方面也要善于针对音乐作品本身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曲目创作背景、内容特征以及演绎风格等等都应该是钢琴课程学习的对象,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曲目,利于学习,同时试着让学生对比学习不同时代的知名曲目,通过对比学习、深入探究,学习才能有所认知、有所鉴别、有所收获。试着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如新的演奏技巧产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给予提示,让学生自行练习弹奏,然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示范,这样学生通过对比、鉴别分析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新的弹奏方法。

(3)寓即兴创作于钢琴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本身就包含即兴创作思想,它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挥、情感的即兴宣泄已达到创作作品的自然呵成,这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它不仅能够增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激情,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才能的发挥。因此,钢琴教师也要善于利用这种教学思想,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思想空间,革除传统的全盘托出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提示、引导、激发等策略,让学生去自由创造、主动发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鉴赏才能。从演奏特点、曲目节奏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形态表演等都应该由学生去自行创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经过教育工作者实际运用证明的科学的音乐教学法,应该被我国的钢琴教育教学所采纳,钢琴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吸收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科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参考文献:

[1]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姚艳秋.再谈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J].中国音乐教育,2010.

[3] 李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0.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范文5

一、关于奥尔夫音乐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音乐是幼儿舞蹈组成的重要部分,节奏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舞蹈是肢体节奏性、韵律性活动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幼儿而言,舞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配合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培养其乐感与节奏感。所以说,幼儿舞蹈节奏感的培养是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应引导幼儿体验感受节奏,并在音乐舞蹈中感受节奏的美,准确再现节奏,让身体随着音乐旋律优美地律动着。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流传最广的艺术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不仅适合于音乐教学,对舞蹈教学特别是幼儿舞蹈教学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二、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初步尝试

借助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结合舞蹈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尝试应用:

1.倾听感受节奏

音乐是听觉艺术,幼儿的音乐节奏能力与他们的听觉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为幼儿提供发展听觉的物质条件,开展训练听觉的游戏,使幼儿掌握听的技巧,了解声音的属性,熟悉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

幼儿生活在音乐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在,教师应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去倾听节奏、发现节奏,萌发探寻节奏奥妙的欲望。我设计了“大自然”“放学回家的路上”等活动,带幼儿到学校附近的小树林去倾听,让幼儿通过听觉亲自感知布谷鸟的叫声、麻雀的叫声、鸭子的叫声,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节奏,如放学的钟声、回家路上汽车的喇叭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节奏,就会感到特别兴奋,经常会自豪地说:“老师,我听到了,你听!”还有的早上一到幼儿园就兴奋地告诉我发现了什么样的节奏。这种方式让他们更积极地用倾听的方式去感受节奏了。

2.身势表现节奏

用身势(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在老师引导、启发和循序渐进地帮助下自己创编,而不是老师教的,比如可以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我们引导幼儿先边听音乐边拍手,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拍拍手,然后学习边唱歌边击乐器,看幼儿在唱歌的同时,能否保持正确的节奏打击乐器,最后要求幼儿耳听音乐、手拍旋律节奏。当然,这种节奏训练活动都是寓于节奏游戏之中的,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培养速度感是节奏教学的重要方面,要让幼儿的整个身体感受音乐,使动作和速度合拍一致,节奏动作能明显地表现出音乐的速度,如听《大鹿》,就引导幼儿做出走步、扛枪、射击等快速有力的动作;听到《数星星》时,就启发幼儿将缓慢的感觉表现出来。教师可将速度加以变化,或快速慢速交替进行,或渐快渐慢相互转换,让幼儿能根据音乐速度的变化而改变动作速度。

培养节奏感一般是从二拍子开始,其次是四拍子,最后是三拍子。教师要让幼儿置身于愉快的活动中,进行一些节奏感的基础训练。我设计了“动物园”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在优美动听的乐曲声中,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动物园情景。他们有的表演大象,走路沉沉的、慢慢的;有的幼儿表演小兔子,边蹦跳边哼曲。

3.利用乐器敲打节奏

为了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我经常带领他们做一些游戏,在活动区配一些瓶瓶罐罐,老师准备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幼儿自己找乐器伴奏,还有的幼儿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配乐。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演奏,学得很开心,认识和感受不同的节奏。在幼儿对乐器有了兴趣之后,我指导幼儿寻找歌曲的旋律节奏,边听边拍手,然后学唱歌曲,最后让幼儿每人手拿一件乐器,合着节奏敲打。每个幼儿都非常高兴,积极投入,觉得自己都是小小演奏家,从中获得配乐成功的喜悦。

奥尔夫音乐培训总结范文6

对于奥尔夫的“原本性”而言,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本源的回归,二是寻找音乐的源头。对于奥尔夫来说,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它不是单纯的技能和知识体系的传授,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他认为音乐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和相互沟通的手段,每个人都存在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和相互沟通的本能,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从自然的本性出发,从人的本性出发,从音乐的本源出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年龄一般在十八岁左右,已经超过了最佳的钢琴技能学习时间,绝大部分学生没有钢琴弹奏基础,有些学生甚至连钢琴都没见过,其手指灵活性、柔韧性与钢琴专业要求有较大差距。所以对其进行钢琴教学时不应该过于注重演奏技能的提升,而是通过学习和弹奏优秀钢琴作品,培养其艺术感受力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其艺术修养和品味。受教学观念、管理体制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存在着成人化和专业化趋势。在选择教材时,基本沿用专业教材或者专业教材简版,教学方法基本上以老师的口传身授学生模仿为主。由于钢琴弹奏技术繁难,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练习才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而该专业学生本身基础差、底子薄,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既定的技术目标,导致练琴的过程非常痛苦,这种状态下,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在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培养出大量技术不成熟,缺乏艺术灵感的学生,严重脱离幼儿教育实际。贯彻“原本性”的原则,首先就是将在传统教学中过于追求的演奏技能和外在价值的教学模式摈除,不再一味采取反复模拟和机械训练的方式,而是更多的重注体验和感受的形式,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本能反应。

二教学内容上注重综合性,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

学前教育的任务和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学生掌握的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和演奏技能,主要是为了培养其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的学前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需求决定了其钢琴教学不只是单一的技能教学,而应该是通过和其它学科的融合,实现对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科过于单一的问题,钢琴课设置很少注重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综合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色,也是我国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一种综合了动作、演奏、欣赏、语言、歌唱、表演和创作等一系列的综合教学。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大致包括动作训练活动、听力训练活动、嗓音训练活动、奥尔夫乐器演奏四个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耳朵、嘴、心、手以及脚等全方位调动人体每一个部位。钢琴音乐也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用手指进行演奏,还需要用嘴来唱、用耳朵来倾听以及用心去感受。嗓音训练活动,主要是指用人的嗓音进行的音乐教学活动。嗓音训练活动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分别为富有节奏的语言朗诵活动和歌唱活动。奥尔夫的节奏训练发挥了语言、人声和歌唱等多种作用,把地名、人名、诗歌、童谣等作为教学出发点,通过语言启发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进行相关的节奏训练时,可以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名或者称呼名开始。例如,将“走”、“跑”、“慢走”、“快跑”换成节奏符号,“走”代表一拍,“跑”代表半拍,“慢走”代表两拍,“快跑”代表十六分音符,在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节拍之后,再进行组合节奏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对动物的叫声、大自然中的声音以及机械发出的声响等进行模仿,让他们将生活中的音响在自己所学到的节拍中找到相应的替代。如水滴滴答的声音,钟表的指针的声音,可以把它模仿成2/4拍等。动作练习活动是指运用人的身体动作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动作练习活动主要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动作和语言一样是人的本能,平时看似简单的走路、拍手、跑跳都是富有节奏感的。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时,如何让学生有好的节奏感一直是一道难题。如果仅仅从节奏本身入手来教,学生课堂上或许能够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进行钢琴教学时,如果能够和动作进行结合,就能很好地跨越这个障碍。学生可以先从动作的节奏上来获得感性体验,然后再把这种感性体验模仿出来,并在弹奏的节奏中进行复制,这样可以简化复杂的节奏,并对抽象的东西进行具体化处理,有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奥尔夫乐器演奏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奥尔夫乐器主要分为固定音高和非固定音高两种不同的类型,这些乐器有着丰富的音色,操作简单,不用进行专门的训练就能掌握演奏方法。奥尔夫乐器演奏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特别是为即兴演奏能力提供了平台。钢琴演奏的形式多样,有独奏、双钢琴、协奏、四手联弹等,而所有的演奏形式都存在配合的问题,奥尔夫乐器能训练学生的配合意识,这就是乐器教学为钢琴教学带来的优势。

三教学方法上突出创新性,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传统的钢琴教学方式以传授技能技巧为目的,以老师的教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讲究一个“静”字。而现代教育讲究学生的“参与”、“创造”,要让学生大胆发问,敢于质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动”字。怎样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在奥尔夫看来,即兴是最自然和最古老的音乐表现方式,是表露情感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即兴创造是每个人的本性,但随着教从化思想、观念和行为逐渐转化为各种“习惯”和“规矩”,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外人面前一般很难放开表现自己。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最核心的方式就是即兴,也是最为具有特色的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才历经几十年而经久不衰。最为可贵的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不仅仅提出原理,更提供了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评估方法。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改变学生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模式,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例如,在教学时,对于那些具备了一定弹奏能力的学生,可以专门拿出一点时间,对他们所熟悉的旋律加以启发,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兴趣进行加工和修饰,即兴弹奏出来。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在钢琴课上她们都有“乱弹琴”的嗜好,我们可以看出,她们在“乱弹琴”的时候是非常开心、非常快乐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很好的利用这一特点,对其提出要求,就是在完成每一次的作业时都要弹出不同的心情和感受。这不仅提升了其兴趣,还满足了其表现的欲望。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艺术不仅传授本领,而且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把“适于开端”和“适合儿童”作为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来对待,他比较注重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游戏性,在体验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生动活泼、富有想象力的教学,能够将学生从多年来被动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解放出来,从灵魂深处的潜能得到唤醒和释放,这种教育方法所培养的学生,在当前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四教学评价上把握多元性,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