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体教融合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摘要:深化体教融合是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立足于新时代体育事业转型发展要求,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推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发展瓶颈,在树立体教协同育人、多元开放融合的现代化治理理念基础上,研究建议从目标、资源、措施的一体化融合上改革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发展模式。

关键词:体教融合;后备人才;培养

一、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我国各级体育、教育等相关部门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健康发展日益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仍然存在多层次的发展矛盾。面临当前我国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社会环境需求,准确定位体育转型特征和发展任务,融合体育、教育与社会等多元化主体的协同治理能力,对于推进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一)政策、社会、学校的培养环境失真

当前,我国体教融合背景下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普遍较落后,发展融合环境落后,导致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缺乏明确的指导和引领思想。(1)制度实施环境的不足。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门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在市区县的具体执行力度却严重不足,实施方案和办法无法满足青少年体育发展需求,在管理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竞赛制度等方面的政策规范度不够,缺乏有效性、灵活性和科学性。(2)学校和社会环境无力。学校的“有体无育”、社会的“锦标主义”,家庭的“体育非主科”等观念对体育存在片面的理解,忽略了体育的教育功能,竞技体育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忽略了“健康第一”的培养理念,社会训练环境的匮乏导致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欠佳。(3)保障环境的欠缺。一些地区的青少年选材等方式较落后,对竞技体育人才输送渠道的单一性,体育、教育等相关部门缺乏一体化的沟通和互助,导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链条短缺。

(二)制度建设失灵

体教融合需要以健全的制度作为保证,这也是推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1)培养制度上:在体教融合发展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宏观、中层培养制度较为完善,但是在实践环节中的具体落实制度还欠缺,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2)培训制度上:体育与教育部门的师资队伍、教练员的专业水平、执教能力、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对相关教练员的选拔、晋升、培训、激励等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3)竞赛制度上:竞赛制度有待对青少年的竞赛体制、竞赛体系、竞赛内容等作出进一步的规范,竞赛内容设置的不合理会使青少年文化学习水平受限,竞赛体制的不科学会与“健康第一”的培养理念相违背,与体育发展规律、青少年成长规律等相冲突,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4)激励与评价制度上:当前,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激励与评价制度缺乏科学合理性,激励与评价形式较为单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之间缺乏有机结合性,无法对运动成绩做出客观的评价并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

(三)培养机制失衡

体教融合发展环境中存在的层层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不同主体之间的职责、利益等冲突和矛盾,导致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缺乏“一体化”的运行机制。(1)体育与教育部门制衡缺失。二者在体育目标和体育管理体制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体育部门对青少年的竞技体育能力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在体育人才培养制衡较大,但是在教育资源上具有一定的缺陷性,而教育部门则具备充足的教育人力资源优势,但在竞技组织和管理方面却较为欠缺,因此二者之间的制衡缺失会严重制约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进程。(2)协同不利。二者由于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一定的博弈性质,导致体育、教育系统不同的人才培养规划、不同实践培养举措,进而导致资源浪费、职责模糊、劣势凸显等问题的出现。(3)融合不畅。体育与教育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培养思想,没有建立融合性的发展策略,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政策引导、学制衔接、保障监督等方面没有构建协同的发展机制。另外,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缺乏权衡的发展共进机制。

(四)培养模式失新

探索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是解决现实困境的突破口,应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治理体系的要求,遵循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律,深化体教融合的发展改革。(1)培养思路不新。面临青少年体育环境、运行机制、组织体制失衡等多方面的问题缺乏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性培养思路,现代化治理理念强调多元化的协同治理能力,需要秉承开放性的培养思路,实现多方优势互补,目前培养思路较闭塞,没有建立特色型的培养特点。(2)举措不新。针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选材、训练、竞赛、社会市场等多方因素的制约,体育、教育与社会组织未能形成统筹战略性的融合措施。(3)办法不新。体教融合过程中多元化主体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联动机制不够明确,职责分工模糊,未能采用高效统一的创新治理办法。

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

(一)深化开放融合的治理理念

总书记强调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发展需要强调体育、教育、社会组织等部门的一体化融合推进,通过开放性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组织优化、有机协调的治理理念,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营造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体教融合的发展新目标。体教融合理念不只是将体育与教育相加,而是坚定体教协同育人的理念,在教学理念、目标、过程和评价上始终贯彻二者的优势,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1)体育部门应转变“锦标主义”培养理念,要深刻认识到体育属于教育的特殊范畴之一,离开教育的体育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应将青少年体育能力主动纳入教育领域,并与之协调融合共同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建立文化学习、运动训练和品格塑造等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2)教育部门应转变“应试教育”的培养理念。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过度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思想使体育学科边缘化,忽视了体育育人的重要价值,因此应重新定位体育的重要性,加大学校体育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力度,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能力。(3)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为竞技体育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尊重、鼓励和支持青少年体育特长的发展需求,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下,遵循教育、体育服务于个体的发展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夯实目标融合的组织基础

体教融合的宗旨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体育与教育部门的功能和价值正在被进一步挖掘,各部门之间应围绕统一的培养目标,实现全领域、全阶段、全方位融合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1)健全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夯实传统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业余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青少年俱乐部、体育活动培训服务等团体,为体育赛事、培训供给提供优质的服务资源,与社会体育市场建立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有利于提升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水平。(2)充分挖掘“以体育人”的功能和价值,体育、教育与社会组织深度融合培养目标,秉承教学是基础、竞赛是关键、育人是根本的发展思路,实现不同类型学校间的有效联动,推动小学、中学、大学以及与特色学校之间的体育系统建立衔接有序、优势互补、资源调配的良好发展机制,协同配合实现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3)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参与和支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致力于实现学生的个体特征、体质健康、人格塑造和意志锻炼等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资源融合的运行机制

新时代体教融合需要多元化主体协同推进,厘清各协同部门的职责,建立联动落实、配合、督导的运行机制,因此亟待建设新常态化下体教融合的一体化创新发展机制。(1)实现资源共享机制,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实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制定相应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可建立相应的资源共享机制,开展体育教学和运动竞赛中的体育设施、经费投入、风险管理、资源整合等协同发展机制,促进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2)推动行业联动机制,制定相应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练习会议制度,针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重大问题、举措,集中开展讨论与研究,建立相应的实施、督导和评估等联动制度,形成体育部门、教育部门与学校、家庭等协同配合的“四位一体”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3)推进赛事融合机制。统筹设计由教育、体育部门、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主体参与的体育赛事,建立科学、系统的一体化联赛、选拔等制度,共同制定和完善青少年从小学到大学的竞赛体系;明确体育教育赛事系统的参赛资格、标准要求和认定制度,确保公平公正与公开性;完善赛事配套措施,确保等级与赛事的配套机制,有效实施竞赛等级的激励作用。

(四)推进措施融合的发展模式

体教融合背景下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首先应巩固学校体育的培养基础,其次重视体校培养的提高效能,最后在社会市场中进一步得到完善。体教融合的培养机制和组织体系需要建立在具体的操作措施中得以实现。(1)进一步推进和巩固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育与教育部门要协同配合,共同为青少年营造、提供优质的各类教学资源,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为青少年拓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实践机会,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顽强的意志。(2)体校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中坚拔高优势,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体校要结合育人根本理念,结合青少年发展特征,深化与教育部门的合作,突出体校育人的本质属性,从文化理论、竞技训练、道德培养等方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3)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产业优势,为青少年体育服务开发相应产品,为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训机构、培训服务,提供校企合作机会,为学生提供科学化的数字化训练、健康管理、技能培训等服务,在体教融合改革下推进体育、文化、教育等产业互融互通。

三、结束语

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明确体教融合内涵,全方位推动体教融合的同时,以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谋求培养理念、培养机制、培养组织和培养模式新局面,开创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新格局。

作者:高辉炎 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