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思考

义务教育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通过美术知识的教学,能够逐渐产生审美意识,并且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逐步构建对于美术的兴趣,进而培养其对于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就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而言,美术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性格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实际的美术教学质量低下、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足。而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经过实践验证的优秀教学模式,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堂中的种种问题能够做到有效地解决,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了解并满足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以及提升学生美术课堂学习效率方面,互动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互动教学模式在义务教育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是提升其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获得优质学习体验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对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是提升自身能力以及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关键任务。

关键词:美术教育;互动教学;模式探索

一、互动教学模式概述

1.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

理论上讲,互动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之间寻求切入点,将教授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点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在提升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课堂学习体验。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以保障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学生的实际体验。构建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情境关键在于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着充分的了解,并且对于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机融合也能够做到精准把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堂中,对于课前准备以及课后延伸教育都有着较为明显的缺失。而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局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完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需要将整体教学过程进行拓展,从课前到课中进行分别规划,为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创造更多可能。就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而言,在课前准备方面,教师首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在美术相关方面的真实兴趣取向,同时还要明确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实际学习需求。在对以上两点有了明确把控之后,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与学习需求进行有机融合,为课堂实践中互动教学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这源自于教师前期充分的准备,同时也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互动,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长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建立对于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实际学习效果。

2.义务教育美术课堂中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

互动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在其本身具有良好课堂互动性的同时,也兼具内容上的包容性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多样性,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够为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充分发挥美术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环节的作用。首先,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其良好的互动性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忽略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学生很容易对于教学内容产生“疲乏感”。甚至有些教师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以及教学理念陈旧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课堂教学缺乏新意,长期处在这样教学环境中,学生也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教育的美,更无法完成美术所承担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所产生的不良效果,并且让学生在“沟通”中学习,也能够使其更容易感受到美术中的“美”,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乃至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都有着利好作用。对于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本身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兴趣具有极高的需求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实际需要,并且还能够通过更加广泛的教学内容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加优质的课堂学习体验,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义务教育美术课堂中互动教学应用现状

1.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在现阶段的义务教育美术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相对落后,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乃至学生整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由于学校实际情况限制以及教师自身能力的原因,许多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师也并没能够充分发挥美术课堂教学的审美培养作用,致使实际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美术学习,进而导致在自身发展上存在缺失。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美术教育相比于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这三门“主科”课程,在受重视程度上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对于美术教育的“不重视”源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作为教学管理者的学校对于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一味强调学生“主科”成绩以及所谓“升学率”,忽视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课时安排以及教育资源上不能够为美术课堂提供足够的支持。其次,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对于学生的美术教育也存在严重缺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课程压力相对较轻,其有许多“家庭时间”,而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与家长共处时,很少有家长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美术引导,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对孩子“乱涂乱画”的行为进行训斥。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极容易使儿童对于美术产生排斥的心理,这对于课堂教学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学生如果对绘画行为产生抵触的心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很难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也就无法构建互动教学的课堂环境,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第三点,由于许多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所欠缺,导致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精准的把控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最终无法实现互动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能力欠缺而不能实施互动教学的教师往往也不能认识到互动式教学的优势,他们更愿意采用较为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情况使得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提升,学生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其在综合发展上有所欠缺。

2.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把控

传统的义务教育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校本教学内容,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也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便完成“教学任务”。但就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际教学而言,这样的做法几乎完全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前文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兴趣有较高的需求程度,而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内在需求是学生产生兴趣的核心动因。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由于年龄以及认知的原因,对于具有较为鲜艳色彩的具象美术作品有着较高的认可程度,尤其是在作品中有明确人物动态的画作更加容易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产生好奇心。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在讲解时多采用上述类型的作品进行举例,这样就能够行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初步学习兴趣,再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便可以构建出基本的互动教学环境。除此之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宜选取理解难度较为高深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这种为学生平添认知压力的教学行为无异于揠苗助长,不但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不会起到帮助作用,反而容易让学生在超负荷的认知压力中丧失对美术的兴趣。教学内容作为教师授课讲述以及学生学习的核心主体,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美术早已经脱离传统的“小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悉心准备,充分做好内容的把控,才能够给予课堂教学以及在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以充分的保障。与此同时,在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以调动学生在本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且对于教具的使用也存在缺失。这些教学方法上的问题都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发展。并且,笔者还发现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喜欢给学生讲解一些诸如高难度的绘画技巧、晦涩的美术理论等内容,正如上文所述,这些内容会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认知压力,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切忌操之过急,应尝试从画面内容、作品的背景故事等方面入手进行讲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义务教育美术课堂的应用探索

1.互动教学环境的建立

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堂实践教学当中,首先需要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中互动教学环境的建立。而如何与学生在课堂中展开互动,是作为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上首先要从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入手,让学生充分认可教师以及教师讲授的内容,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变成主动沟通,这样才能够为互动教学建立优质的前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心理出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本身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对于完全陌生的事物容易出现认知障碍,相对来说更容易对与生活中接触过的事物产生关联的内容产生兴趣。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这样的特点,教师便可以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让学生在相对较为熟识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也更容易促使其打开互动的渠道,进行主动沟通。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自身的语言及行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刻意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提升自身的权威性,这样的教学行为在实际授课当中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却并不适用于义务教育美术课堂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本身年龄较小,正处在天真烂漫,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如果课堂氛围过于严肃,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非常不利于学习。并且美术课堂作为艺术教育,其授课过程应该是相对轻松的,学生也只有在课堂中放松下来,才能够充分体验到“美”的存在,进而才能够愿意配合教师进行互动,愿意建立沟通的渠道。

2.利用多媒体教具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

随着发展的深入,现阶段义务教育美术课堂中多媒体设备已经逐渐普及开来,而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多媒体设备有着较高的需求程度,并且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图片、视频的展示,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在互动中提升教学质量。在美术课堂中,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有多种方式,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教学主题内容相关的视频素材,以此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学中需要应用的图片,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以在图片的切换过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特效内容,或者为图片设计一些美观的背景,切忌将图片简单堆叠、切换,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保持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具也不局限于简单的播放工具,如果具备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应用到更加多样化的用具,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用3D打印笔来进行一些立体绘画的创作,在共同创作中让学生构建立体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本中的雕塑内容进行讲授,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也会获得更好的课堂体验。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具的应用,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体验感,并且教师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工具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期更好的与学生建立沟通渠道,产生良性互动,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评价机制

互动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其核心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通过课前准备以及课堂中教学实践来构建出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这一前提下,教师还应该对于师生之间的课堂反馈保持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共同建立起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评价机制。课堂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二是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反馈。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基于鼓励式教育原则,对学生优秀表现进行褒奖,但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式教育并不意味着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不进行制止,奖惩之间需要教师进行尺度的把控,既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又不可以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要避免扁平化、单一化。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只是对学生上交完成的美术作业进行简单的点评,这种“一次性”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显然是不足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有同学对问题进行了比较好的回答,教师要及时作出鼓励;或者有学生在非美术课堂范围内进行了一些创作,教师也可以针对性地予以鼓励,这些及时且更加丰富的正面评价能够行之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这一科目的好感度,并且也会让学生对教师更加认可,从多种角度而言对于美术教学都有着诸多利好。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对于课堂的反馈是教师对于教学进行自我评判的重要指标。教师在课后可对学生进行课堂意见的征集,这种评价并不拘泥于形式,可以在班会中进行,也可以是教师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核心目的就是收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真实反馈,教师在了解之后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这样才能够在长久的教学过程中,保持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也能够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以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够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进而逐渐培养其对于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诸多益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沟通渠道,逐步创建具有良好互动性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进一步提升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且随着师生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会得到有机增长。

【参考文献】

[1]黄帅.如何建构义务教育美术教学的互动模式[J].江西教育,2021,(33):88-89.

[2]金光玮.互动教学在义务教育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1,(09):145-146.

作者:杨博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