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

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关爱和服务,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在质量、主体效能、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范式构建工作,可以从工作机制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关爱服务网络构建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范式构建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来自父母的教育与关爱,容易产生怯懦、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国家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0%以上。国家虽然出台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的政策,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依然存在。2013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范式,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精准扶贫,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民政、妇联、共青团、学校、社区、社会、志愿者、企业及家庭等多种力量联动,形成关爱合力,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长效和稳定的关爱服务,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还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关爱力量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问题,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和服务有限。

1.关爱服务质量问题分析

第一,关爱服务的对象不清,没有做到“精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儿童的家庭状况不同,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失去双亲的家庭,有的是自身有残疾,有的是特别困难的家庭。但目前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缺乏针对性,往往是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没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分层分类关爱服务。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不同,有的是学习心理问题,有的是情感缺失问题,有的是性格问题,但当前的关爱服务体系比较笼统,实行“一刀切”,很难确保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质量。

第二,关爱服务的内容简单,多物质资助,少精神关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很多团体和个人认为从物质上就可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如向他们捐助一些学习、生活用品,表达对他们的关爱。但实际上,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是情感的陪伴,物质上的满足不能代替情感的缺失,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应把重点放在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上。

第三,关爱服务的范围狭窄,发展不均衡。农村留守儿童应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同等的权利,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的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特别少。而且不同地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财政专项拨款也不同,精准扶贫的力度不均衡。这些都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质量不高。

2.关爱服务主体效能问题分析

开展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主体,主要是指在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中起到决策、组织和实施作用的各部分的集合,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各级地方政府、民政、共青团、妇联等),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村(镇)社区(农村留守儿童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的户籍家庭和监护人的家庭),社会(企业、志愿者组织、媒体)等。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在2010年才被正式提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么多部门要协同合作,发挥较高的效能是很难的,且问题很多。

第一,妇联、共青团、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开展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时,因为受职能限制和资金短缺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第二,关爱服务各主体之间缺乏统筹安排,不能协调合作,经常出现工作漏做、重叠,浪费资源的现象。

第三,学校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容易忽略学生的心理需求。第四,社区由于开展心理活动的专业设施短缺、资金匮乏、机构不健全,尤其缺乏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所以无法正常开展相关活动。第五,新闻媒体只是起到宣传作用,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没有调动起所有社会资源参与到关爱服务工作中。第六,企业做这项工作时往往是出于宣传自身的目的,支持力度有限,而且缺少持续性和计划性,经常虎头蛇尾。第七,留守儿童的父母作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实际上是缺位的。他们长期在外务工,容易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3.关爱服务工作机制问题分析

第一,欠缺监督管理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就会出现各主体之间责权不分,关爱服务对象不清、内容混乱等问题。

第二,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稳定的资金基础是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必要条件。一些村镇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所必需的专业设施和经费、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薪金等都需要长期稳定的经费资助。但目前很多地区组织的关爱服务工作缺乏后续资金的投入,使得关爱服务工作半途而废。

第三,缺乏精准扶贫管理工作机制。当前,有些地区的精准扶贫并没有做到“精准”。比如,一些经济极其落后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并没有得到以政府为主导的各关爱力量的特殊对待,仍然按照常规形式开展关爱服务工作,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4.关爱服务效果评价机制问题分析

当前,由于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效果评价机制欠缺,所以关爱服务工作效果认知并不清晰。建立关爱服务效果评价机制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关爱服务工作的成效。

第一,结合关爱服务工作效果评价,各主体能够合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第二,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评价关爱服务工作的效果,能够促使扶贫真正做到“精准”,避免形式化的“扶贫”。

第三,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种形式的关爱服务活动相继展开,如果缺少评价机制,就会出现形式大于结果的现象,即开展的活动很多,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构建范式

1.工作机制构建

(1)建立关爱服务组织管理工作机制。由政府部门制定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的组织管理工作机制,设置严格的关爱服务政策和制度,精准选择扶贫对象,建立由政府统一规范、引导,下级单位积极配合实施的组织管理机制。

(2)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搭建政府、学校、社区、社会、家庭等多方联动平台,各部门责权分明,各司其职,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重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构建合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

(3)建立考核监督机制。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需要公平、合理的考核监督机制,需要针对关爱服务效果进行考核,针对关爱服务工作进行监督。省、市、县、乡、村要把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绩效的一部分,进行层层监督和考核。

(4)建立专项经费管理机制。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建立专项经费管理机制,合理规划使用经费,让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实处,真正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和服务的“精准扶贫”。

2.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1)建立农村劳动力返乡发展支持体系。首先,以精准扶贫为背景,出台鼓励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激励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繁荣农村经济。其次,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开发农村旅游资源,使农村劳动力留下来,依靠家乡就可以发家致富。最后,大力扶持农村企业发展,通过减免税收、优惠补贴等措施,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2)构建家庭功能支持体系。首先,调整家庭结构,鼓励父母尽量不要双方都出去打工,留下一方照顾孩子,降低孩子的孤独感。其次,加强亲子交流,增进亲子感情。父母如果不能常常回家,就要利用微信、电话等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增加亲子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最后,重视监护人的选择,提高监护人的养育能力。很多监护人是老人,他们往往只会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要对监护人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使其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的情感缺失。

(3)建立联动参与关爱服务体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合力,拓宽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思路。首先,在政府的支持下,招募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志愿者。其次,号召爱心企业及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制订善款使用计划,保证每一笔善款都用到关爱和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中。再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意识,吸引更多企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关爱服务行动。最后,加大精准帮扶力度,由村(镇)社区组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活动中心,定期举行农村留守儿童团体活动,为其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3.关爱服务网络构建

(1)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动态网络。依靠乡(镇)、村妇联,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动态信息库,逐村逐户摸排登记,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及个性化信息,建立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提供详尽可靠的依据。

(2)完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网络。首先,完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设立专项资金,统筹规划,建立心理咨询室,购买专业设施等。其次,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农村学校教师要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提升其幸福感。学校可以聘请心理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增加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再次,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学校可以开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程,配发专门的教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最后,学校可以建设心理网站,成立网上心理咨询室,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在线心理辅导,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及时矫正、正确疏导,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3)建立健全农村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网络。学校建立由校领导、班主任和班级干部组成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儿童一入学,学校就应建立心理档案,把儿童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登记在案,并及时记录其每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定时对其进行心理测评,重点关注其心理异常表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治疗。

(4)构建家校共育合作网络。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由于教师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处时间较长,所以教师要积极发挥育人作用,多给留守儿童情感的抚慰和陪伴,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与孩子保持情感交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精准扶贫为背景,分析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构建范式,对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好地开展关爱和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范式构建工作,可以从工作机制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关爱服务网络构建等方面入手。

作者:龚志慧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