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探究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积极心理学探究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状态,因此高中生的心理状态起伏较大。高中生的思维已经趋于成型,因此高中阶段学生将面对升学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压力增大,造成了高中生的心理负担。研究调查表明,我国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上的问题。由于我国以往的教育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现阶段我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完善。因此,高中教师需要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最初是被美国心理学专家马丁塞里格曼提出。在积极心理学提出之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倾向于消极的层面。然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转变了心理学研究的环境,积极心理学提倡学者用积极的态度和眼光看待人性,因此积极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个人的幸福情绪,通过激发人们的快乐来促使人们完成个性发展。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方向的研究指明了全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于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潜能和美德。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为心理学方向的研究贡献出了宝贵的内容,为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二、目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思想对我国高中教育事业的影响较深,因此高中学校普遍缺乏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现阶段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出现了不健全的情况。我国当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大部分高中学校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学校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其次,目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内容比较单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于枯燥,导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缺失,不利于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辅导。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

(一)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班级的氛围与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高中教师需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为学生营造出积极、乐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积极乐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有助于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放下心中的压力与戒备,使学生真正地融入班级环境当中,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例如,高中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将校园环境进行改善,学校需要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站,保障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同时,可以在校园中张贴心理健康宣传的海报。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教室后的黑板上为学生绘写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地面对学习与生活。通过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得到有效创新,高中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设计。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高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根本,积极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性,保障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因此,高中教师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高中生主动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当中。例如,高中教师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以及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统计,并结合学生的情况制定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按照性别或者年龄段的方法为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运动活动,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将心中的压力释放出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高中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与家庭是高中生最为关键的两个活动地点,因此高中教师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取得紧密的联系,科学、合理地构建出家校合作的平台。家长是每个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绝对的引导作用,所以,高中相关的授课老师通过家访、微信、电话等方式定期开展家长会,向家长描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老师和家长的有效联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例如,高中教师与学生家长达成合作,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引导学生家长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当中,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得到创新。学校与家庭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两点一线的心理健康辅导,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家长举办讲谈会,鼓励学生家长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宝贵的意见。家校合作是落实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对我国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积极开展心理咨询问诊

各个高中学校目前阶段都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站,并配置专业的心理老师,这是因为心理老师对于现在阶段的学生比较熟悉,特别是在学生的心理以及思想等方面。心理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梳理不良情绪,心理老师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除此之外,因为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和老师面对面交谈,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专线栏目,此工作主要由心理老师担任,进而全面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让其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拥有优秀的人格品质。

(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在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的时候,老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优点以及长处,让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让学生完善自身缺点、发扬长处,变得更加自信。在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老师需要和学校联合起来,提高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发现并分析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教育。

(六)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面对高考的压力以及各个学科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处于成长的困惑时期。如大部分学生在考试时因为心理素质较差,很容易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心理疏导。在心理教学中,老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的心理问题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心理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在实际的心理教育当中,老师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让学生可以在正能量学习的影响下,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老师还需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心理体验情景,让学生可以通过情景获得幸福感。如在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根据学生的优点及长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增加自我认同,进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预警

第一,开展心理普查。心理老师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定期检测和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并为学生建立心理电子档案。在新生入学时,学校需要开展大型的心理普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预警,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分科考试时,检测学生的人格特点以及职业倾向;在高三时,检测学生的焦虑情况,保证学生在健康心理状态下学习文化知识。第二,建立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制度。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需要先保证委员的心理健康,之后让委员接触其他学生,多了解其他学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向心理老师汇报。成立心理社团,协助心理老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基础的心理干预以及宣传。第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通过多样化的心理咨询活动,能够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不良习惯,做好心理预警工作,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预机制应对和干预学生发生的极端行为,建设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为了帮助被心理问题严重困扰的学生,心理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展开心理咨询,如个体咨询、电话咨询、微信咨询、团体辅导等。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进行团队辅导,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和他人的互动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团队辅导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心理困惑,让学生得到成长与发展。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班主任在日常中和学生接触得最多,所以在心理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协助心理老师选择合适的心理干预方法,如学生如果内向、害羞,可以选择微信咨询、网上咨询等;如果学生的个性活泼,那么就可以让其与心理老师面对面咨询,帮助学生减轻负担,让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尽快走出自己所遇到的心理困境。总之,积极心理学符合当前高中生的心理需求,高中教师需要将积极心理学融入课堂中,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增添色彩。

作者:王峰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