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少年转为青少年的关键期,此时的他们身心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接受正向的引导,将会严重危害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学习成绩。基于此,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则能进一步提高该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继而达到对其心理积极干扰的效果。可以说,在积极心理学的辅助下,既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又能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以校园为基点,构建积极环境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并将其教育内容渗透于校园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等,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更好地贯穿积极心理学,构建全面化的积极环境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即教师可从校园层面来实施,诸如可向校方提出,在校园环境设计中融入积极校园文化,以此达成对积极校园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针对学校方面,可以让语文老师与美术老师一同为校园的各项景观设计出谋划策,以积极文化为主题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如在校园的操场上可以选择健康、拼搏、协作等关键词作为文化主题,在墙面、宣传栏等公共场所设计积极的图画与文字。同时在学生教育上,教师可以联合其他学科教师在课程中融入积极性活动内容,并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参与对积极文化的创作,如创作以积极文化为主题的画作、文章等,而后再由教师完成对校园景观设计的装饰。针对班级方面,班主任应当和各科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到各科课堂教学中,并让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予以合理、积极的评价,以此既能打造全面的积极环境,且能增强教学评价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总的来说,想要确保积极心理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高效的作用,就需要以创设积极的校园环境为基础,以此来提高该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以实践为路径,促进学生发展

有了良好的校园环境,下一步的教育内容就是要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其良好品质的发展。对于初中生而言,实践性教育较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这样不仅能够引领他们在学习之余更好地探索世界,了解更多学习之外的事情和现象,同时也有助于以积极心理学来干扰其心理的健康。当下许多初中生课余时间都会上网,通过网络认知世界,多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会制约其心理健康发展。而通过实践心理教育的相关活动,既能让学生接触到社会生活,又能激发他们的积极心理,从而能够培养其积极的思想和品质。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中,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校园内的活动,又可以是校园外的社会活动。以校内活动为例,可以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该活动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又能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如在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关于“国学”方面的情景剧,如“卧冰求鲤”“卧薪尝胆”等,这样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还能使其感悟到国学文章当中的积极能量,继而熏陶他们的心理。此外,教师亦可和各科教师进行商议,组织一些融合积极心理理念的校内活动,如和语文老师合作,组织以积极为主题的朗诵活动,即在早读之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此活动可以以周或月为一个周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由语文老师随机抽选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体验,并对其予以积极评价和辅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心理。总的来说,教师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任何一门学科中和实践活动中,致力于利用积极心理学的优势来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学习心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总之,积极心理学能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全面性,疏导学生心中的困惑,使其在积极的环境和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提高心理的积极性。教师在渗透积极心理理念时,要把握校园和班级两个层面的融合,致力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玉梅.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2020(2):220-221.

[2]秦璐.积极心理学策略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7):97.

作者:孙海霞 单位:连云港市灌南县长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