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历来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疫情期间更是如此。肺炎传染性强,感染人数多,容易使教师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家庭办公、网络“直播”上课等也给高校教师带来一定心理压力。高校通过推进信息公开、加强人文关怀、加大文化引领、搞好心理咨询、做好防疫工作等途径,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保障高校和谐稳定。

关键词:疫情;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非常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由于肺炎病毒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它不仅会损害被感染者身体健康,还会给被感染者及他人带来一定程度的恐慌及压力。由于疫情影响,高校暂未开学,高校教师在家通过网络直播上课,通过网络平台处理公务。他们的思想状态直接决定了课堂效果和工作效率。“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面。”重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助于帮助教师解决肺炎疫情带来的心理障碍,也有助于教师把客观准确、积极向上的信念传达给学生,给广大学生以正面引导。高校应把握明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一、信息公开透明

“病毒肺炎在我国突然爆发并迅速蔓延。由于它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且目前对于该病毒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足够的防护物资,加之公众面临着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使得民众对于疫情的敏感程度更甚。在此背景下,公众不仅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心理健康同样存在风险。”风险接踵而来,容易造成社会恐慌,高校可通过以下措施,加强疫情期间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

(一)公开疫情信息

高校通过网络平台每天推送疫情相关数据和病毒相关信息,让高校教职工充分了解病毒特性,一方面,提醒他们和家人少出门、勤洗手,注意自我防范。另一方面,通过对治愈信息的宣传,让教职工了解病毒虽然可怕,却是可战胜、能克服的,帮助他们树立信息、强化决心。

(二)公布相关政策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防疫工作也需有据可依。切实有效的防疫政策可为疫情防护工作提供有效指导。肺炎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均出台了一系列防疫政策,对单位和个人提出了相应要求,高校也根据自身状况,制定一系列文件,积极推进疫情防护工作。高校应通过校园网、工作群等宣传平台,将国家、省市及高校防疫政策及时传达给教职工,让教职工遵照实施,为防疫工作做出贡献。

(三)公开防疫现状

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高校应通过宣传平台,把防疫措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给教职工,让他们了解疫情现状、国家医疗条件、救助措施及成效等,明确党和政府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高校各级宣传部门应注重宣传时效,及时地把高校在政策落实、信息报送、消毒通风、心理辅导、隔离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展示给教职工。

二、加强人文关怀

在疫情期间,加强人文关怀,让教职工感受组织温暖,有助于坚定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一)关怀慰问

高校领导要注意加强对一线防疫人员及特殊人员的关怀慰问,让他们在特殊时期,仍能感受组织温暖。二级单位通过校园网、微信群、QQ群、钉钉等方式,扎实推进文件学习,进行相关政策宣传和解读。通过网络平台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健康状况。对不善运用网络手段交流的离退休教师,建立电话随访制度,定期了解教职工身心状况。

(二)帮扶服务

学校和学院成立志愿服务小队,对于居家隔离,不方便外出购物的教师,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登记相关需求,由基层工会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保障其基本需求。遇有特殊困难的教职工,要高度重视,列好需求清单,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及时帮助其解决困难。

三、加强文化引领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一)征集防疫作品

高校通过征集防疫作品,表达对抗疫工作的支持。教职工可把防疫故事及祝福以文字或书画等形式展示出来,抒发教职工对国家和人民的祝福,既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也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防疫心态。

(二)录制宣传片

高校可通过选取不同身份的人录制不同内容的宣传片,增强宣传效果。选取校领导录制祝福视频,表达高校对教职工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的关心,传达战胜疫情的决心。选取威望高、群众基础好的教师代表,请他们录制视频宣传片,宣传疫情及防疫相关知识,增强教职工对疫情知识的了解。选取学生代表,倾听他们的心声,向教职工表达祝福。这样,既让高校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也帮助他们更多了解疫情相关知识,注入信心和力量。

(三)发展校园文化

高校可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在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在校园门口、教室、宿舍、办公楼等公告栏,利用标语、口号等不间断推送防疫情况,表达对教职工的温情关怀。让教职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四)宣传典型案例

积极宣传防疫一线的典型案例,让大家树立疫情防疫人人有责的思想。一批逆行者为防疫工作付出了汗水、泪水,甚至生命的代价。高校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让大家感受到英雄的无私付出,提醒教职工珍惜防疫成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

(五)消除疫情谣言

疫情期间,由于病毒危害导致人们产生恐慌心理,容易滋生针对疫情及政策的谣言,高校应加强预防,防范谣言的产生,制止谣言传播。宣传部门要特别注意信息甄别,及时澄清谣言。面对谣言要主动发声、及时辟谣,在广大教职工中营造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校园舆论环境。

四、做好心理咨询

党和国家特别关注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家卫健委印发《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为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科学指导,也为高校对教职工心理辅导提供了有效借鉴。疫情期间,教职工承受多种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疏导,将会导致心理问题。他们主要有三种担忧:一是感染担忧。肺炎感染性强,有人仅近距离接触15秒就被感染,在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每日感染人数的增加都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近期有媒体报道有人因怀疑自己感染肺炎,产生焦虑、抑郁症状,由于未能得到有效疏导,导致自杀的情况。二是愈后担忧。虽然肺炎治愈率较高,但由于感染人数多,导致存在很多病亡案例,加之大家对于治疗用药不甚了解,导致对愈后情况不确定等都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三是网上办公的压力。由于疫情传染性强,高校教师实施网络办公,为确保“停课不停学”,高校教师由课堂教学变成网络“主播”,工作方式的转变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新挑战,尤其是对年长、不熟悉网络操作的教师更是如此。高校教师容易面临感染焦虑、愈后担忧、工作挑战等不利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高校应高度重视,及时干预。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根据教职工心理状态的严重程度分两个方面做好心理疏导。

(一)严重心理问题(突发心理危机干预)

对于突发心理危机(相对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建立24小时服务机制。高校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心理咨询人员的手机号码,负责教师需随时待命。由二级单位相关负责同志根据教职工心理危机严重程度进行监管、评估。需要时,可随时联系咨询师,咨询师接到求助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治疗。

(二)一般心理问题

由于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服务全校师生,服务人数多,而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为给他们减轻压力,对于情节不是特别严重的一般心理问题,可充分发挥QQ、邮件等网络平台的服务功能。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及时疏导教师焦虑情绪,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预防事态恶化。

五、做好防护工作

做好防疫期间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把防疫当成当前最大政治任务来抓,严防死守,构筑防护墙,外防输入、内防感染,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疫情给教职工带来的心理压力。

(一)根据部署,做好防疫

积极贯彻落实关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市、区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做好工作部署,努力完成防疫工作任务。

(二)加强领导,强化担当

根据防控要求,高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制定防疫政策,通过政策表率,让教职工树立信心。校领导和各级单位负责人应深入一线指导抗击疫情工作。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做好防疫政策的传达与部署,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防疫第一责任人。

(三)网上办公,避免感染

发挥现代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为避免接触、预防感染,疫情严重时,高校校园实施封闭式管理,住户和教职工需办理出入证,凭证件出入,教职工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到校上班。高校教师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为确保教职工不见面也能沟通无障碍,需充分运用网络工具做好信息沟通,让教职工在家完成工作,避免接触感染,减轻心理压力。

(四)上下联动,做好防疫

高校应成立防疫领导工作组,根据分工划分多个小组,包括指导小组、防疫小组、监督小组等,构建学校、二级单位、教职工三级防护网,实施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全面落实防控责任。各单位都需负担防疫责任。校医院承担防疫物资采购及守护教职工安全等工作;保卫部门负责做好校园出入管理等工作;后勤部门负责做好校园通风、消毒等工作;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网络办公及健康打卡的技术支持;二级单位在完成防疫工作任务时,需时刻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

(五)统计数据,绝不漏网

疫情期间,实施疫情“日报告”制度。可通过钉钉等平台要求教职工每天进行健康打卡,如实掌握教职工身处位置、个人身体状况、接触人员情况等信息,为疫情防疫提供服务。为提高教职工打卡积极性,高校可将健康打卡作为考勤方式,一日未打卡,则视为旷工一日,学校根据教职工漏打卡次数,在绩效发放、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一定惩罚,让教职工把健康打卡作为政治任务完成,确保教职工100%打卡,帮助高校如实统计教职工健康信息,及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

(六)针对疫情,做好预案

目前,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国内疫情逐步得到较好控制,很多省、市、地区已经连续多日实现“零报告”。然而“零报告”不等于零风险。特别是在近期海外疫情逐步加重的情况下,保护我国在防疫工作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内防感染、外防输入”显得更加重要。高校仍不能降低防范标准。很多高校都是综合性高校,教师、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高校还有不少海外留学生和外籍教师。针对疫情,做好预案显得十分重要。为巩固革命成果,迎接高校开学,需从四个方面做好预案。一要强化教职工健康管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单位、个人。注重公共区域及办公场所通风、消毒,减少人员聚集,确保校园安全。二要做好返校师生隔离准备。尽快把一些建筑改造成小间隔离点,供开学后,师生隔离之用。三要做好防疫物资采购。高校一旦开学,师生全部上班、上学,涉及人数多,校园消毒频次增加,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消耗加大,高校需提前做好物资准备。四要做好防疫政策预案。高校应充分考虑开学及防疫工作需要,就各项具体工作做好预案,以备不时之需。通过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让广大教职工消除疫情带来的思想顾虑,让他们更加安心、放心。高校历来重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疫情期间更加需要防范意识形态方面的重大风险,牢牢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确保高校和谐稳定。要充分发挥网络和大数据手段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大数据的意义不是掌握海量数据,而是通过专业化的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碎片化的海量数据本身并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通过数据间的联系引申出数据背后的意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给教职工以正面引导,让他们树立攻坚克难的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把高校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常小美 单位: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