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物的诗句范例6篇

带动物的诗句

带动物的诗句范文1

一、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首先应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这是诗歌鉴赏的前提和基础。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应该从基础做起,从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开始,感知诗句的基本大意。将诗歌语言散文化,把握诗歌中人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抓住诗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和词语。从诗歌的标题开始,了解诗人及其创造的背景,结合课下注释真正读懂诗歌的情感,将文字变换成人物和场景,以此进入诗歌创造的情景之中,感知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动作、表情和心理,和诗人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感知其个性、精神品质和道德境界。

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读懂诗歌内容开始,理解基本的诗句,再由这些诗句描绘的场景想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诗歌描绘的就是诗人辞官归隐以后躬耕农田的场景,诗人早出晚归,种豆除草,“草盛豆苗稀”,尽管劳动很辛苦,但更多的是那种不违背我心的自由和畅快,展现的是一个远离尘世隐居山野的诗人形象,成为后人反复称颂的精神榜样。

二、抓住关键句子和词语,体会诗歌的情感之美

诗言志,歌咏情,诗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情感,这是诗歌的灵魂,也是鉴赏诗歌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真正把握情感,真正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才能更好地感知诗歌遣词造句、选用艺术手法的妙处。为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情感出发,抓住关键词句,帮助学生快速抓住诗歌情感,理解诗歌情感内容。只有把握住诗歌的情感,才能抓住诗歌最为核心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景物描绘和表现手法的选用。诗歌的情感一般需要借助景物描绘感知。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词句入手,找到更多表达情感的词语和句子,全面理解诗歌的丰富情感,感知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同时,诗歌的情感不仅是诗人的感情流露,还是诗人思想和品格的体现,感知诗歌的情感之美时,更要感知诗歌中诗人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体会诗歌情感的崇、高、美。

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诗歌。杜甫的诗歌很有现实意义,其作品严格遵循格律诗的韵律,表达的情感能够穿越时空,引发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出诗歌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诗句:“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诗歌的最后几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百姓的殷切和期盼,境界之崇高,胸襟之博大,也是诗人诗歌情感之美的最高境界。

三、由意象入手感知诗歌画面,欣赏诗歌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诗歌最为擅长的就是将情感抒发与景物描绘融合在一起,做到情景交融。诗人不仅在诗歌中表达感情,还在诗歌中描绘画面,将读者带入一定的意境之中,以此感知诗歌描绘的画面之美、意境之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艺术表现,每一首诗歌都是一幅非常优美的画面,每一个诗人都是“丹青高手”,他们将情感融入画面的描绘之中,通过画面来更好地表达情感。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意象(景物)入手,找到诗歌中选用的相关意象,将其进行组合,通过想象,再造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动态画面或者场景,以此感知画面的客观特点和主观感受,真正进入诗歌创造的意境之中,感知诗歌的画面意境之美。

例如, 白居易的《忆江南》,欢快明丽,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怀念。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诗句感知诗歌的画面意境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形成我们想象中的图画,绚丽耀眼,层次丰富,江南春景跃然眼前,诗情画意,引人入胜,从而将读者带进美丽的画卷之中,感知诗歌的意境之美。

总之,初中诗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能力,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石镇雄.论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策略[J].新课程(中旬刊), 2012,(8).

带动物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林逋:晚唐体:隐逸诗人

“神情骨冷无由俗”是取自苏轼《题林逋诗后》尝云:“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情骨冷无由俗”。林逋,一位立足于纷乱时期的真正无心于仕途的隐逸派世人,曾早年漫游江淮间,后归杭州,结庐于西湖孤山。于俗世问仙人;正因承袭晚唐贾、姚之诗风,“梅妻鹤子”为伴,他骨冷,高洁孤傲;也正因他神清,他骨冷,才“无由俗”,才会在临终时写下“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的明志七绝诗(见于《书寿堂壁》)。作为宋初晚唐体隐逸诗人的代表,林逋的诗句已渐出许多与前代不同的开拓之处。

作为晚唐体的诗人,林逋承袭了唐代贾岛、姚合诗风,多描绘山水风光,其言必透清冷萧涩,着意雕刻字句,似轿作之嫌。但细细地品味却渐显其不同之处,正如“于细处见微异之处”,以林逋《湖村晚兴》与贾岛《雪晴晚望》为例:

湖村晚兴 雪晴晚望

沧州白鸟飞,山影落晴晖。 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映竹犬初吠,弄舡人合归。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水波随月动,林翠带烟微。 野火烧岗草,断烟生石松。

寺近疏钟起,萧然还掩扉。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尽管两首诗在季节、时令、用景上有所不同,但在此仅比较两者相似之处,从中可以发现唐诗与宋诗的不同,以及宋诗在某些方面的创新:

1、全诗写景、用景上色彩的变化

贾诗首联开场就以“溪云几万重”恢宏气势夺人,将一副开阔之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晴雪”、“溪云”等明色、暖色调的景象,又以“倚仗”悠闲的姿态望,首篇就给人以一种看尽沧桑的淡漠之感,但“晴雪”、“溪云”却给人亮色,明目。颔联、颈联中的“寒色”“危峰”“野火”“冈草”“断烟”“石松”等冷色调,荒凉景象铺陈开来,由暖转凉,再转荒,整个意象由首联的宏景拉近,转为近景。但由明色转为淡、灰色,景色萧索、枯涩。景物变化之快,在一定程度上反衬人世变幻无常,瞬息改变。

林诗,全诗读下来,始终营造着一种淡漠,清远之气。用景为“白鸟”“山影”“竹”“水”“月”“林”“寺”“钟”等浅淡色,冷色之景,虽有“落晖”的暖色系列景象却也是以晦暗的青山阴影作为陪衬,更加显得晖暗的。连鲜嫩欲滴的翠林也是以微微的烟云中为背景,使得全诗营造的景色淡远、静寂,透露着淡淡孤寂。同时在“犬初吠”中景象更加显得“幽”全无贾诗中色彩颇动起伏,较为平易流畅,正体现了世人隐士风范,“既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有的只是淡淡清冷之色,似有虚若无的寂渺。这较之贾诗,没有大气开篇,也无跌宕起伏的景物色彩描写,景色凄冷,带有似有若无的沧桑感。

2、颔联意象分析

贾诗“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野外之火焚烧着山冈的杂草,产生的微弱的烟雾若隐若现着奇松怪石。将荒僻险怪的山林之景展现出来,“野”“断”等生僻的字更将其景推入到清冷傲骨的境地。读此诗句不免觉得生涩难懂,且能够看出贾岛对此诗句极其深刻的挖掘与琢磨,因而不免会犯苦吟诗人创作时的通病――因过于字字斟酌而损害全诗情与景的展开。

林诗“水波随月动,林翠带烟微”,溪水在月夜下波光粼粼,更显灵动色彩,翠绿的山林隐现在农家炊烟与晚间薄雾交杂中,舒适、恬静、自然、清新、令人向往。诗句对偶工整,“随”“带”等看似随意的字却将水的灵动、林的生动等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且与全文之景有着完美的契合,将读者带入似幻似真的清幽美景之中。虽对字句有着严整的对仗,但读上来却朗朗上口,不失为佳句。

3、全诗思想的寓意

贾诗与林诗在主题思想上是一致的,都表现出对隐逸生活,对佛道禅意的空寂悟性。但贾诗在颔联“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中,“野火”“断烟”一明一暗,随时间变化。在此过程中,“冈草”看似柔弱,却有着极强的生命气息,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自强不息的强势。因而贾诗又蕴含着生命力顽强,不屈不饶的精神,给人以人生的希望之光。相比较而言,林诗却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全诗带有着沉沉的无奈之感,深沉委婉含蓄地表达隐于山林,逃于现实社会的愿望,保有一颗脱离尘世的淡然之心,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沉稳,内敛的气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全诗色彩变化上,开头用景的不同,体现了宋诗缺乏唐诗那种源于浪漫主义精神的奇情壮彩,有的是不似于唐人天马行空,牛气冲天的昂扬,态度较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淡薄的成熟气息。再次,颔联意象分析,作为仿于贾岛、姚合诗风的晚唐体诗人――林逋,不再对字句过于锱铢必较,反复推敲,而是颇如白诗般平畅。最后全诗思想,始终保持一种淡雅,闲和的心境,整篇诗拥有一个不似矫作、通畅淋漓的审美意境,脱离了晚唐苦涩难懂的奇峭风格的藩篱,但值得注意的是贾诗透露着唐人不甘寂寞,永折不饶的高昂气息。

作为宋初有名的隐逸诗人,林逋诗句“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有着东晋陶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闲适之趣。古有陶公爱菊,以菊自赏,现有和靖先生惜梅,以梅为妻。比较陶潜的咏菊诗句与和靖先生咏梅诗句的异同,便可以看出宋人写诗的独特之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两者都为归隐山林的诗人,其心态都是平淡,淡漠若水的,都有其自喻的代表物。现在仅仅从描法上来分析二者的不同。陶公描述菊,是在描绘田园生活的恬静,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的大背景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摘时,无意见南山,营造了一种禅道所说的“无我之境”,即隐士最佳境界。淡远悠闲,隐逸之风,油然而起,菊在此的意象更为鲜明,所蕴含高洁淡泊的气节与陶公的隐士情操,似有若无的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而林君复并未将梅淡化在广阔的淡静的景物中,转而从细微的微观上去把握梅的外在,并通过外在来表现孤傲的内涵。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写水中倒映的梅姿,错落有致,清秀优美,鲜活气象;后一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写月下梅香,淡淡的,袭人心脾,神韵十足;并以清浅的池水和朦胧的月色做陪衬,烘托出池边月下疏梅暗香的风艳。从各个角度,通过“月”“水”的衬托,突显梅的独特风韵――清淑贞静,孤芳自赏的风韵,这与林君复追求雅洁的襟怀相契合,借花寄情,花品、诗品、人品浑然一体。

林逋,一位一生不仕、不商、不娶,清苦高洁,不慕名利,而是在一种高逸淡薄的境界中寻求属于自己的淡远,也正是如此,其诗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当然从林逋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宋诗不同于前代诗作的特点,这对唐诗诗风向宋诗诗风过渡,宋诗的诗风改革有着很好的协调工作。但也应该看到林诗多为吟咏山林风光,题材狭小,没有详细地反映当时社会风貌,这能看出当时宋代文人名则保身的心态,这样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赫广霖,《宋初诗派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1月版

[2]郭绍虞辑,《宋诗话辑轶》[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

带动物的诗句范文3

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焚”,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运用四步学诗法学习古诗,能凭借语言文字、背景点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3.情感态度:学习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诗词有韵(读出韵律美、节奏美)

1.教师板书、学生书空题目“石灰吟”,重点强调“吟”的读音和写法。学生齐读诗题。

2.提问:你认识石灰吗?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吟,又怎么理解?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石灰:白白的墙壁就是用石灰刷就的。出示图片丰富了解。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生带着理解再读诗题)

过渡:这洁白的石灰之前可是经历过无比艰难的生活,让我们到诗中去了一看究竟。

3.出示自读要求:读通、读准、尝试读出节奏。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解决疑难,不能解决的问号标注。

4.检查自读情况:

一读,随文识字:指名板演“锤”“焚”,学生纠正,教师板演,学生介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想象生词含义,学生描红。

二读,找出韵脚,读出节奏,指名朗读,

三读,个性朗读,达到熟练,齐读。

这一环节强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尊重个性差异的同时“授之以渔”,提供给学生一种学法,一种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有法可依”。不少于四次的听读和阅读,践行了“以读为本”的理念。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向我们讲述的是什么呢?

(二)诗意绽放(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1.小组交流说读懂的句子,探究疑惑之处。教师巡视点拨。

过渡:圣贤教导我们“默读便于思考”而“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边默读边批注。

2.出示默读要求:读到“千锤万击”,你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 ),“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让你想到( )的画面。你感受到石灰( )。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1)(出示图片)“当、当、当”山谷传来震耳欲聋的敲击声,让人惊心动魄,石灰石忍受着、忍受着这“千锤万击”的痛苦,它咬紧牙关不逃避、不屈服,再来读这句――“千锤万击出深山,”(语气铿锵有力)

(2)播放视频:石灰在烈火中煎熬、坚持,蜕变成洁白的颜色,这洁白的石灰石在水中沸腾,发出咕咕的响声,人若接触轻则烫伤,重则伤命。石灰粉身碎骨,化作洁白的石灰。接着读“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读出高昂、坚定的语气。

4.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石灰说( )!

5.齐读:让我们带着钦佩,带着赞美,再次来感受石灰的坚强、石灰洁身自好的追求吧。

在这一环节、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分享收获,解决疑难。在默读中想象,想象中朗读,朗读中体味,并随时批注,较好地达到了“能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的目的。尤其能很好地“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意境感悟(明了意境,合三为一)

1.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2.走近诗人。学生交流于谦相关资料。教师解读背景。

3.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言为心声”,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

4.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5.集体交流。教师点拨:“诗言志”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6.播放音乐,指名配乐朗读。小组赛读,最后诵读。

7.师生总结: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正像他笔下的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石灰吟》正是于谦自己人生追求、高尚人格的写照。这种借事物来表达志向的写法被称为――托物言志。

此处带领学生重温作者,解读写作背景,为学生、文本与作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诗词意境的感悟便水到渠成。最后,引导学生领悟诗作的表达方法,遵循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的“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诗作欣赏

像这样托物言志的诗有很多:

咏 煤 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首诗的意思是:开凿出来的煤炭,藏蓄着巨大的热力。“煤炭燃烧像火炬,使人感到无限温暖,如大地回春;也使深沉的夜空变得很明亮。人要以国家社稷为己任,就是死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只要能为人类造福,一切牺牲在所不辞。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愿意尽最后一滴血、一份热,为人类造福。此诗借物咏志,诗中句句赞颂煤炭,实际是句句抒写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五)作业

1.做一期以“于谦”为主题的手抄报。

2.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背诵其中的两首。

板书设计:

石 灰 吟

颜色 志向

带动物的诗句范文4

摘 要: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使动结构仍然较为多见,“于”字被动式的省略式和“为”字被动式也较为多见,处所成分多数居于谓语之后,最常见的判断句是“名词+副词+名词”式,这些情况反映了杜甫诗歌语言传统典雅的一面。另一方面,杜甫诗歌语言也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如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时居于谓语之后,比较句可以带新兴的比较状语或新型的比较补语,兼语句中表示“致使”义的“使”字句较多,“将”字句和“把”字句也有一定数量的用例。

关键词 :语法 汉语史 句法 唐诗 杜甫

句法具有时代性,唐诗句法也不能脱离时代而闭门造车,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尽管其中也会掺杂少量作家的个人色彩——有的显得比较通俗随意,有的则显得比较传统典雅。鉴于此,本文拟从汉语句法史的角度,对杜甫诗歌(基本限于《唐诗三百首》)中的几种句法现象进行考察。

一、杜甫诗歌中的使动结构

在《唐诗三百首》中,使动结构约有30例,其中杜甫诗歌占9例,分为三类:1.不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6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近高楼伤客心”“环佩空归月夜魂”“香叶终经宿鸾凤”“一箭正坠双飞翼”。2.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2例:“画图省识春风面”(昭君画像不能让汉元帝认识真正的昭君,春风面指汉元帝)“指挥若定失萧曹”(在指挥若定方面让萧何和曹参黯然失色)。3.形容词谓语使动结构只有“惊呼热中肠”1例。使动结构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句法形式,东汉时期开始衰落,到唐代已成强弩之末。杜甫诗歌使动结构的较多使用,从一个方面反映杜甫诗歌传统典雅的一面。

二、杜甫诗歌中的被动式

在《唐诗三百首》中,被动式约有58例,其中杜甫诗歌占15例,分别是:1.无标记被动式4例,即“开元之中常引见”“吴楚东南坼”“白头搔更短”“将老身反累”。2.“于”字式的省略式(省略被动标记“于”)5例,即“星宫之君醉琼浆”“美人胡为隔秋水”“美人娟娟隔秋水”“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3.“为”字式2例,即“树木犹为人爱惜”“古来材大难为用”。4.“所”字式1例,即“周南留滞古所惜”。5.“被”字式1例,即“被驱不异犬与鸡”。6.“遭”字式2例,即“途穷反遭俗眼白”“兄弟遭杀戮”。在被动式的使用方面,唐诗总体显得较为传统,杜甫诗歌尤为明显:一是,“于”字式在中古以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省略式,中古时期也使用不多,而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却高居榜首;二是,在南朝的《世说新语》中,“被”字式的使用数量已经开始超越“为”字式,而在《唐诗三百首》和《全唐诗》的杜甫诗歌作品中,“为”字式的用例却多于“被”字式。《唐诗三百首》中“被”字式有1例,“为”字式有3例;《全唐诗》中“被”字式有12例,“为”字式有18例。

三、杜甫诗歌中的“将”字式和“把”字式

“将”字式和“把”字式是唐代新兴的句法形式。《唐诗三百首》中有2例“将”字式,其中1例就是杜甫的“惟将迟暮供多病”。在《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将”字式有数例,如“谁将此义陈”“将诗不必万人传”“将诗莫浪传”“晚将末契托年少”“从此将身更何许”“强将笑语供主人”“兄将富贵等浮云”。从句法构成上看,这些“将”字式的谓语基本上是短语,这与现代汉语类似,但是否定词全部置于“将+宾语”之后,这与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不同。“把”字式不见于《唐诗三百首》。在《全唐诗》中,它的用例也不多。根据钱学烈(2004)的研究,《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把”字句有“醉把茱萸仔细看”[1]。此外,“把酒宜深酌”“手把菊花路旁摘”二例似乎也可划归此式。当然,这些例子可视为初期的“把”字式,或如钱氏所说的“过渡式”的“把”字句。总之,在处置式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较浓的时代色彩。

四、杜甫诗歌中的“为(介词)+谁(宾语)”式上古汉语,疑问代词在作宾语时,一般要放置在其动词或介词的前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置的情况仍然十分常见,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南朝民歌、《百喻经》等载籍中有不少,在具有一定口语色彩的《世说新语》一类书籍中甚至占有较大优势[2]。发展到唐代,在疑问代词“谁”作宾语的情况下,后置式则成为基本形式(这只是就疑问代词宾语“谁”字而言的。至于疑问代词宾语“何”,其后置化进程则要慢一些,唐代还是以前置为主。如《全唐诗》中表示原因的介宾短语“缘何”与“何缘”,二者的用例数分别是5个和8个)。在《全唐诗》中,前置的“谁(宾语)+为”式约有10例,后置的“为+谁(宾语)”式多达130例[3]。而在杜甫诗歌中,前置式完全消失,仅有“为+谁(宾语)”式一种,约有“纷披为谁秀”“细柳新蒲为谁绿”“幽佩为谁哀”“不知明月为谁好”“飞扬跋扈为谁雄”“编简为谁青”“醉舞为谁醒”“青简为谁编”等8例。可见,在疑问代词宾语“谁”的位置方面,杜甫诗歌已经“现代化”了。

五、杜甫诗歌中处所成分的位置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的起点、发生的场所、存在的场所的介词词组要位于“VP”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归结点要位于中心成分后(作补语),表示滞留的场所、动作的方向位于中心成分前后均可。这一规律在唐五代时期已经确立,只有很少例外[4]。在《唐诗三百首》的杜甫诗歌中,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并不多见,只有3例:“租税从何出”表动作起点,作状语;“玉花却在御榻上”表归结点,作补语;“幽居在空谷”表存在场所,作补语。单从这几例看,情况与现代汉语无别。

在汉语史上,居于谓语后面的处所介词短语可以将介词省掉。这种情况在《史记》中已有不少(参见何乐士,2005:241~249),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省略式变得更为常见。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此类语例约有16个,远比完型式的数量(2例)多。在这16个语例中,不仅有“群山万壑赴荆门”“近得归京邑”“今上岳阳楼”“魂返关塞黑”“春日潜行曲江曲”等5例表动作归结点的成员,而且还有“锦江春色来天地”“凉风起天末”“问我来何方”“魂来枫林青”等4例表动作起点的成员,“飘泊西南天地间”“可怜王孙泣路隅”等2例表活动场所的成员,“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诸葛大名垂宇宙”“玉京群帝集北斗”“霜蹄蹴踏长楸间”等5例表存在场所的成员,而这11个例子的语序是前期用法的延续,跟现代汉语不同。在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一些传统典雅的色彩。

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还有7个居于谓语前面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其中“剑外忽传收蓟北”表动作起点,“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2例表动作方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例表活动场所,“榻上庭前屹相向”“尘埃不见咸阳桥”2例表存在场所,这些例子中居于谓语前面的处所词语与其说是处所介词短语的省略式,还不如说是此前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用法的延续或影响的结果。

九、杜甫诗歌中的比较句

先秦比较句的特点是在形容词后添加比较补语,表示“差比”时一般用“于+名词”式,表示“平比”时一般用“若+名词”式。杜甫诗歌比较句,一方面仍然采用传统形式,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1.使用比较状语,就是将介词短语添加在形容词之前,平比状语一般用“若+名词+形容词”式,差比状语一般用“过+名词+形容词”式,如“汹若溟渤宽”“破敌过箭疾”。2.在比较补语方面,一方面使用传统介词“于”“若”,如“生憎柳絮白于绵”“百顷平若案”;另一方面使用新兴介词,差比补语用“胜”或“过”,平比补语用“如”或“似”,如“不忿桃花红胜锦”“宫莎软胜绵”“夔州险过百牢关”“锦石小如钱”“布衾多年冷似铁”。

十、杜甫诗歌中的判断句

上古汉语中使用最多的判断形式是带“者”“也”或既带“者”又带“也”(这只是就多数文献而言的,有些文献并不如此)。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用法逐渐从口语中消失。唐诗判断句中也极少出现这种用法,这应该是对唐代汉语口语的真实反映。不过,这并不代表杜甫诗歌的判断形式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实际上仍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在《唐诗三百首》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判断句约有9例,使用了下列几种形式:1.“名词+副词+名词”式,有4例,即“舍南舍北皆春水”“樽酒家贫只旧醅”“今夕复何夕”“恐非平生魂”。2.“名词+名词”式,有3例,即“云雨荒台岂梦思”“夫婿轻薄儿”“江南瘴疠地”。3.“名词+是+名词”式,只有2例,即“恐是汉代韩张良”“扶持自是神明力”。“名词+是+名词”式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超越“名词+为+名词”式,在《唐诗三百首》中,此式用例有23个,数量最多,而在杜甫诗作中,此式只有2例,少于白居易诗(4例)、李白诗(3例)和李商隐诗(3例)。另外,杜甫在表示否定判断时用的是传统副词“非”,而没有使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非是”或“未是”,更没有使用唐代新兴的“不是”。可见,就杜甫个人诗歌的判断形式而言,还是带有一定的传统色彩。

十一、杜甫诗歌中的兼语句

在《唐诗三百首》兼语句中,杜甫诗歌占有7例,仅次于白居易(8例)。杜甫诗歌的兼语句可以分为“委派”“致使”和“其他”三类:1.“委派”类,有1例,即“驱儿罗酒浆”。上古时期,“委派”类兼语句中的“V1”常用“使”“令”“命”,中古以后才用“驱”字,如《世说新语·雅量》“亭吏驱公移牛屋下”。2.“致使”类,有4例,即“无使蛟龙得”“长使英雄泪满襟”“忍使骅骝气凋丧”“复令识者久叹嗟”,例中“V1”是“使”和“令”。上古时期,“使”和“令”虽可用于“致使”类兼语句( 如《诗经· 召南· 野有死麕》“ 无使尨也吠”),但是用例很少。中古时期,“使”和“令”才开始较多地在“致使”类兼语句中使用。“使”和“令”由基本用于“委派”类到基本用于“致使”类,是汉语兼语句的重要变化之一。3.“其他”类,“V1”由非驱使动词充任,有2例,即“一洗万古凡马空”“访旧半为鬼”。此种兼语句滥觞于上古晚期(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斫大树白”),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较多用例(如《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吹我罗裳开”;《贤愚经·檀腻羁品》“今当打汝前两齿折”;《百喻经·二鸽喻》“即便以嘴啄雌鸽杀”;《伍子胥变文》“遂即打其齿落”)。可见,在兼语句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也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十二、杜甫诗歌中的连动句

在《唐诗三百首》中,杜甫诗作的连动句约有23例,可分为以下5类:1.“V1P+V2P”式,句中两个动词表示先后两个动作行为,有6例,即“远送从此别”“驻马望千门”“侍婢卖珠回”“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哭声直上干云霄”。2.“V方P+VP”式,有4例,即“至尊含笑催赐金”“爷娘妻子走相送”“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3.“VP+V目P”式,有6例,即“屋底达官走避胡”“昔随刘氏定长安”“花门剺面请雪耻”“牵萝补茅屋”“投诗赠汨罗”“列郡讴歌惜”。4.“有/无NP+VP”式,有1例,即“未有涓埃答圣朝”。5.扩展式,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动词构成的连动式,有6例:“青鸟飞去衔红巾”“隔离呼取尽余杯”“强移栖息一枝安”3例属于“VP(V1P-V2P)·V目P”式,“牵衣顿足拦道哭”属于“V方P(V1P-V2P)·VP”式,“跨马出郊时极目”属于“V方P·VP(V2P-V3P)”式,“翻身向天仰射云”属于“V1PV2P-VP(V方P·V4P)”式。值得注意的是:1.杜甫诗歌扩展式连动句的出现频数要比唐代之前为高[5]。2.杜甫诗歌连动句中不带“而”“以”等上古汉语连动句中常见的连词。3.唐代之前的连动句往往不含附加成分,而杜甫诗歌连动句均带有宾语、补语或状语等附加成分。这些情况都反映了杜甫诗歌连动式所具有的时代特色。

( 本文属河南省教育厅项目[ 项目编号:2013-GH-493]。)

参考文献:

[1]钱学烈.试论《全唐诗》中的把字句[A].深圳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论文集[ C ]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4 :144~156.

[2]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5.

[3]张延俊.先秦到唐代的“谁为”和“为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2~85.

[4]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79.

[5]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3;103.

带动物的诗句范文5

一、鉴赏其形象

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形象即诗歌所描画的事象、物象、景象等。艾略特说:“表情达义的惟一方法,便是找出意境。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物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鉴赏诗歌,只要我们从形象入手,引领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去创造,我们就能如同蜜蜂在百花丛中采蜜一样,吮吸到丰富的营养。

1.景物再造法。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通过联想、想象再现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然后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传达出来,例如,教学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我布置学生各自准备再造。结果是喜欢画画的同学交上了“游子思归图”,擅长写作的同学交上来写景抒情散文,我便让同学们在班上展示,交流。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还收到了融读、写、画多种能力的培养为一炉的教学效果。教学《君子于役》、《陌上桑》等诗词也都可以用景物再造法。在景物再造的过程中,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

2.还原拓展法。读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时,学生们最活跃。因为诗中描绘的是童男少女,那淘气顽皮,活泼可爱的形象本身就呼之欲出,孩子们也最容易把他们还原到生活中去,并引发自己对童年趣事的回忆。这时老师便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说,互相交流一阵子,再回到诗词中来,他们便自然地理解了诗词所表达的理趣。

3.辅助教学法。大多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例如:教学诗经中的《蒹葭》篇,就可以找来歌带播放音乐,以渲染气氛,亦可以制作课件,配上与诗歌意境相吻合的画面,还可以让学生编成舞蹈,配乐表演。学生尽管受年龄、生活阅历的限制,本不易体会其中的人性美,但有了这些辅助手段,他们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品味其语言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中国古典诗词力求语言精炼,传神,又往往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贾岛“推敲”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炼字的佳话,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深含的哲理又是那样值得我们玩味。古诗往往就妙在一字一句,它能传达出全诗的精神。因此,揣摩“炼字”理解关键句的深意就成了学习古诗词语言的基本点。

1.品味炼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蒸”和“撼”两个动词好在哪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的本意是批评商女吗?这两句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些问题往往是课后练习中设置的。我们还可以随处拈出一些诗句来品味,譬如,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可以拈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来品味:“有些版本将‘阔’作‘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反复讨论后,学生会明白:“失”字虽不错,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且是与水面平齐,但似乎消失了主观视觉形象;“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也更为响亮。经常推敲字眼,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增强审美能力,养成认真读书、细心琢磨的好习惯。

2.咀嚼佳句。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还要训练他们自己去发现精妙的句子,咀嚼其中的滋味。如鉴赏《石壕吏》时,给学生布置以下任务:“(1)从诗中找出一个反映饱受战祸的家庭不幸的句子;(2)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差役的凶狠,可怕可憎;(3)老妇人最终会怎样?你从哪句诗中看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诵读、揣摩,去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常像这样训练,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兴趣,还能让他们真正从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体验到读诗的快乐。

带动物的诗句范文6

一.诗人直接对牛进行描写,抒发诗人对牛的思想感情。

宋朝诗人梅尧臣的《耕牛》:“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这首诗描写一头耕牛被沉重的劳动弄伤了脖子,它没有时间照看自己瘦弱的牛犊。早上出去耕作,很晚才归来,用尽了精力,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诗人对耕牛的困苦劳顿进行现实主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耕牛的深深同情。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放牛》: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这首诗前两句交代放牛的时间、地点,三四句写群牛聚而分散,五六句写牛走进山岭水沟中,有孤鸟立在牛背上,七八句写众牛日暮带雨归的情景。这首诗将牛的形象和生活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通过对牛进行描写,托物言志,借牛喻人,寄托诗人对其它事物的思想感情。

唐朝诗人张籍的《牧童词》写道:“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诗的大意是,村子的四周禾黍很稠密,怕牛吃了庄稼,只好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那些讨厌的鸟儿,老是到牛背上啄虮虱,让牧童不能在垄头上玩耍。牛好斗架,特别那头小白牛更淘气,它不时地向芦苇中鸣叫,寻找角斗的对象。堤那边有人卷芦叶在吹口哨,这边的牧童也卷着叶子吹起来应和他。有时还要抖动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出警告的话:“你们可不要用角碰架啊,小心官家截掉你们的牛角。”全诗是一幅牧牛图。前八句描绘了牧场的环境,牧童的心理和牛的顽皮。最后两句才卒章显志,揭露官家对人民的迫害。

唐代诗人刘叉的《代牛言》:“渴饮颖川水,饥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牛渴时喝着浑浊的水,饥饿时就像吴地的水牛那样,对着月亮喘气,如果能够播种黄金,收获金子,主人终究不会让我们休息。诗的最后两句揭露统治者贪得无厌,诗中的牛分明是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被压迫的写照。

唐朝诗人李家明的《咏卧牛》:“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前两句运用典故,意在说明牛立下的功勋,末两句是说秋闲的时候,牛卧在斜阳中咀嚼干枯的草,没有人问它的死活。诗人借此表达人们有时付出了血汗,却没有得到回报的不平之气。

宋朝诗人孔平仲的《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诗的意思是,在西风吹拂下,百里农田,稻谷黍稷结满累累果实,秋风吹来,香气袭人。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上,谷子登上打谷场上。老牛了结了耕作的役债,在夕阳下卧在坡头啮草。诗歌通过对老牛的描写,借牛喻人,抒发长期蕴积于心的苦闷之情。诗人仕宦坎坷,官场生活劳苦,他希望自己也能尽早了却役债、像老牛那样释去重负、给长期疲惫的心灵松绑。

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诗的意思是,病牛耕耘千亩田地,用尽自身的筋力,极为疲惫,换来了无数金黄的果实。虽然它力气耗尽,可没有谁来怜惜它艰苦的劳动。但是,只要众生都能吃饱肚子,即使自己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诗人托物言志,借咏牛寄寓情志。表现诗人不辞羸病、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虽然劳苦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不忘社稷的高大形象。

王安石的《牛》:“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诗的意思是,牛早上在布满露水的草地上耕耘;晚上,月亮升起来了,还要劳作。自己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却给别人换来千万箱的劳动果实。诗歌看起来是写牛,其实是托物言志,表达诗人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决不索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