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会计教育方法改革与创新

本科会计教育方法改革与创新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本科会计教育运用案例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本科会计教育中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以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的会计案例教学;做好会计案例开发激励制度的完善;提升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优化会计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组织。并从具体选择/开发和具体实施两个方面探讨了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本科会计教育;会计学课程;改革创新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于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将这种方法引入到教学当中,后来由哈佛大学商学院将这种方法最终发扬光大。哈佛大学商学院对在校学生的毕业要求是完成至少1000个大小不同的案例分析与讨论,也正是这种对学生的强有力的训练,使得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在全球的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这种教学方法也在全世界各个高校的不同学科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国外案例教学法最早引用到MBA教学当中,于上世纪30年代引入到会计教学当中;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将案例分析法引入到本科会计专业教育当中的,1991年和2004年分别引入到我国MBA和MPAcc的教学当中。尽管仅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是其优越性是值得肯定的。案例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特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方法。因此,案例教学法依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受到广泛的重视。案例教学法在国外已经有很深入的研究。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后,也逐渐的被众多的学者和教育者重视。国内目前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性研究,有些学者探析了会计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与组织实施情况,也有些学者分析了我国会计案例发展中的障碍、准备和实施问题等。总之,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与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是一样的,依然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先进性。

二、目前本科会计教育在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应当运用基础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培养会计人才除了具体扎实的会计及相关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具有熟练的会计实践操作技能和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本科会计教育在案例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重视和不断的改进。具体问题如下:

1、会计案例选用目的不够明确

在案例教学中,对会计案例的类型不够明确,影响了最终的案例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必须先区分案例的类型,界定出于何种目的进行选择。不同案例的类型,最终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Ryan,和ScapensTheobald(1992)将财务与会计的案例研究分为描述性案例研究、说明性案例研究、探索性案例研究、解释性案例研究和实验性案例研究;另一种分类为研究型案例和教学型案例,这两类案例都可用于教学,但作用于教学的方式是有差别的,作用的教学对象也存在差别。以《会计学》课程为例,来说明这两种案例类型存在的区别。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选择案例还是开发案例,必须先界定清楚是教学型案例还是研究型案例,它们的适用情况是不一样的。

2、会计案例在开发上存在不足

目前,在全国的普通高校当中本科会计教育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是得到公认的,但是与会计学相关的案例资源太少。可供选择的案例不多,同时自主开发的案例不足。目前,公开出版的与会计学相关的案例教材很少,而且仅存的教材当中也存在着案例陈旧的问题,由于会计的内容是随着国家会计准则和税法内容变化而变化的,而我们国家每年都在调整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内容,这导致已有的案例只能揭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问题,但是不一定适用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案例开发不足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任课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以及职称晋升的巨大压力,即便开发了案例教材,在职称晋升中可能都不被承认;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缺乏案例开发的激励制度,这导致教师自主开发案例的积极性不高。

3、会计案例在实施过程中软硬件条件不足

(1)教师的会计案例教学能力不足。虽然目前很多的高等院校聘任的教师都是拥有博士或硕士高学历的人员,接受过会计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教育,满足对会计学课程理论教学的需要,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没有企业具体的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也可能没有经过案例教学的专业培训,仅仅是自己基于对案例教学的需要,搜集案例、整理案例、拟定案例教学计划、组织课程讨论及案例的总结等环节进行教学的,缺乏专业性的培训与实践经验。(2)会计案例教学在课时安排和班级安排上存在不足。会计学相关课程如果要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必须在课时上有所保障,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将专业课程的课时不断的压缩。以会计学课程为例,大多数的高校都安排了48个学时左右的课程,但是理论学时至少要讲30个左右,剩余的课时安排案例教学则显得学时不足。此外,案例教学对班级人数是有一定要求的,现在大多数的高校会计专业依然属于热门专业,这使得每年招生的会计专业至少4个班,很多高校教师资源缺乏和为了节约其他的教学资源,要求合班授课,这将不能实现案例教学最初的目标。(3)会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配合不足。一方面在于上面提到的合班上课,由于人数较多,案例分析又要分组进行讨论,导致会有搭便车的现象。最终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会计学的课程是依据国家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来讲授会计核算的,其操作的灵活性是受到限制的,再加上我国学生与国外学生自身的特点,已经从小习惯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案例教学需要学生提前主动预习与整理已有的知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会计本科教育的案例教学中存在学生配合不足的问题。

三、本科会计教育中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建立以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的会计案例教学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把会计本科教育的目标都定位在“专才教育”或“应用型人才教育”上,即“培养能在工业企业、金融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专业实践或专业研究工作等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必然导致更多是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对其能力的培养。这也使得出现了各学校培养出的会计毕业生素质层次不齐,整体水平有所下降的状况,这种关注职业技能的培养,会导致学生还没有出校门就面临着知识的淘汰。现实生活中,目前存在着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水平较低的情况,如对新准则、新制度等内容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准则与制度落实不到位。因此,我国的会计本科教育应当以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为主导,培养学生具有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引导,慢慢积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做好会计案例开发激励制度的完善

针对目前关于会计学课程的案例源较少的问题,学校必须建立会计案例开发激励制度。一方面,在案例的开发上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由于开发案例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到案例公司进行调研、考查、搜集资料等工作,这需要给予物质上的补偿。另一方面,在案例的开发上针对最终的成果能在职称晋升中得以承认。如案例开发出的教材成果、获奖成果,应该与科研成果一样具有同样的认可度。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任课教师案例开发的积极性。无论是那一方面的激励,应该制定完善的制度,以保证案例教学方法的广泛推广。

3、提升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

若要使案例教学方法能在会计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任课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组织、设计和实施是非常关键的,这考查的是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因此,各个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提升会计课程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如学校可以出台相应的制度或者措施,支持会计专业任课教师去国内外案例教学开展较好的高校进行观摩与学习,接受系统的与专业的案例教学培训,与同行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样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案例教学方法的开发、设计、组织和实施过程;各高校还可以鼓励会计任课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或者假期的时间,到企业或者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的单位,进行兼职、挂职或者集中时间实践,通过直接接触或者从事会计工作,达到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提升未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优化会计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组织

会计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是合理安排好学时。尽量压缩理论学时,增加案例教学的学时,但是一般案例教学学时可以根据需要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可,因为大量的案例教学课时可能影响理论知识的讲授完整性。另一方面,各高校可以考虑在硬件设施上满足案例教学的开展,目前由于大多数高校都是阶梯教室和大班授课,导致学生在上案例课程时的交流受到一定的局限,各高校可以根据情况设立专门的案例分析室,满足会计案例教学的需要。

四、本科会计教育中案例的开发与案例教学的实施

1、会计案例的具体选择/开发

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开发上需要注意的是:一是会计教学案例必须是一个含有问题的事件,如果该案例不能提炼出理论所支持的问题,则就会缺乏实用性;二是会计教学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无论是教学型的案例还是研究型的案例,案例必须是真实企业发生的,而不是举例说明甲公司类型的案例;三是会计教学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案例具有典型性才具有代表性,才能够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四是开发的案例不需附准确的答案,由于案例教学本身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转变到注重能力的培养,则就决定了最终选择或者开发的案例则一般不需要设置准确的答案,以防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想。这种培养学生根据案例所给出的背景及资料,逐步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最终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案例开发过程中,可以引入哈佛范式的案例教学方法。按照哈佛范式开发案例的话,该范式通常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开篇交代案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任务、具体事件及主体等内容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二是背景的介绍,通过提供包括企业背景、所在行业背景和关键人物背景等情况,来帮助了解企业自身及其所在行业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三是案例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按照时间、空间或者不同的结构安排故事的情节,以为其了解事件或者故事的全部情况,用叙述故事的手法描述实际案例的发生情况,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是尾声,为了强调事件的主题,因此尾声应与开篇呼应,并且尾声还应留出可以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五是提出科学的思考题,一般建议提出3-5个思考题为宜。思考题如果太少,则使得案例失去应有的价值,思考题如果太多,则会导致后期课时安排上不能满足。所以,提出具有一定逻辑性、具有可思考与可讨论的题目供学生进行思考与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2、会计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

会计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应该包括课前准备、课中计划及课后计划三个环节。具体内容如下:(1)课前准备环节。课前准备环节可以提前将案例资料发放给学生,提出启发思考性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提前阅读,并且根据需要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初步的思考,为后期课中的组织与设计做好准备。(2)课中计划及实施环节。在案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好课中的实施计划。主要分为课前引导、分组讨论、小组发言、自由辩论和案例总结五个阶段。一是:课前引导主要是用5分钟的时间,再次简单介绍案例并提出思考的问题;二是分组讨论,分组时实行自由组合,分组可以在课前学生自主完成这个工作。但是要注意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的搭配组合,不能让成绩好的都在一组或者成绩差的都在一组,这样达不到最终的案例教学的效果。给予各组学生10分钟的时间准备发言大纲;三是小组发言,给予各组共30-40分钟左右的时间,各派出一名代表,用前期做好的PPT课件来辅助完成小组的发言,可以评述案例,然后其他成员补充;四是自由辩论,给予20分钟的深入讨论时间,就案例关键问题进行自由辩论。五是案例总结,根据小组发言与辩论情况,任课教师可以用15-20分钟的时间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就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就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建议并引导学员对案例进一步发展做出展望。在案例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当中,对每组代表发言及补充发言的学生进行记录,并给予成绩。为了避免“搭便车”的现象,规定每次案例不能由固定一人发言,并且要求每人必须上交自己独立的分析案例的书面总结,规定不得有雷同与重复现象,这样保证可以分项而较为科学的给予每个学生最终成绩。(3)课后计划及实施环节。课后为了保证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以要求学生以给出的分析案例为基础,关注其他类似公司的情况,进一步作出对比和分析,以达到真正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建青.基于探究式教学观的案例教学研究——基于《基础会计》[J].财会通讯,2011(6)142-144.

[2]戴伟娟.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反思.2016(30)126-128.

[3]欧艺容.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适用性及其教学方式探讨[J].2011(6)69-71.

作者:王小红 张丽丽 宋玉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