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考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考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得到良好的推动。而如何在课程的全面开展中将探究式教学这一手段加以应用,仍是当前教师需要谨慎思考的一项问题。为此,本文就以高中地理相关教学为例,展开如下角度的探究,促进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地理教学

之所以选择高中地理这门课程作为探究式教学革新的相关案例,一部分原因都在于其本身的独特性上。因为高中地理这门课程虽然隶属于文科学习的范畴之中,但其本身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甚至抽象理解能力等的要求都相对较高,这就使得学生很难通过像学习其他文科课程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就要尝试利用全新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对知识点内容进行深挖,从而利用这样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探究式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的基本理论概述

教师要想更好地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融入探究式教学这一新形式教学手段,首要任务就是全面了解这一革新化教学手段的相关基本理念概述,从其本身的内涵、要求等方面对其加以了解,再开展后续的课程变动,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其本身的教学作用。探究式教学手段本质上就是利用教师引导学生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积极自主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对学生自主分析能力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会更具实效性。而且在新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手段应用过程中,对教师所提出的相关教学要求也与之前有所区别,它会更多地对教师提出以学生作为课程开展主体的相关要求,由此激发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求教师要能够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多以引导者的身份自居,从而带领学生对知识点加以探究,以达到有效帮助学生在课程中强化自身对问题的探究能力,推动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教学目的。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在充分了解探究式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的基本理论概述之后,教师还要对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意义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明确后续课程革新的目的,并为课程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从上文中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基本概述能够得知,开展教学的相应依据就在于课程主体的转移方面,而当学生作为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时,他们自身对知识点以及教学问题的相应了解、探究,就能够有效将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加以提高。像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知识点加以质疑的过程中,就会包含认知、了解、分析、总结以及实际应用等不同的环节与步骤,那么这样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便会起到积极调动的作用,学生通过此过程便也能够得到知识点的相关深层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能够拉动学生也参与到课程的开展之中,而非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输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而这对其本身学习兴趣的提高便有着正面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当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完成自主教学内容的相应探究时,其本身对课程的全面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高,这对推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

(三)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用探究式教学手段除了具有上述两点优势之外,还有着一点较为突出的优势是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起到强化学生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质疑过程其实就是对知识点的完整回忆以及分析过程,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的远不仅限于课程教学内容,他们会从更多不同的生活实践、理论概念以及其他科目学习内容的角度提出质疑。所以,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探究式教学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基本应用原则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全面运用探究式教学手段,除了对上述两点内容的分析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其应用的基本原则加以了解,从而避免出现课程资源应用的浪费问题。

(一)理解性原则

为保证探究式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教师在革新课程开展形式的同时还要从学生自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性角度加以思考。因为高中地理这一学科中会涉及部分除了需要记忆能力外还需要理解能力进行学习的知识内容,而教师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加以探究时,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就要充分发挥出作用,这样才能够保证课程开展的实效性得到全部发挥。而为了保证课程开展中探究内容的可理解性,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对探究的过程性特征、自主性特征以及问题性特征方面进行加强。

(二)适度性原则

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手段,适度性原则的遵守也尤为重要。因为地理这门课程的综合性质会相对较强,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需要理解能力进行探究的知识点之外,其本身所包含的记忆性理论内容也并不少,而这部分内容又并不适合利用探究式教学手段。所以,教师在应用这一教学手段时还要从适度性多加思考,从而保证适当地完成教学的革新与融合,这样课程的整体开展质量与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三)趣味性原则

要有效完成课程教学手段的革新,除了要遵循上述两点教学原则外,还要从趣味性这一角度对教学展开多加衡量。因为探究式教学手段本身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就会更大,学习起来便会相对困难,这时教师若无法保证课程开展的趣味性,受课程难度的影响,学生的探究兴趣便会下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在新形式教学手段的应用中得到相应的能力培养,还会使得原本的教学资源出现浪费。所以利用趣味性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课程革新的重要保证。

(四)合作性原则

除了上述几点原则之外,从探究教学对学生思维的相关锻炼这一角度来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还可以对合作性的相关原则加以重视。小组合作是调动学生课程参与热情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交流与沟通意识,而通过同学之间或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学生的思维层次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散,其本身对待知识点的学习探究思维能力也将得到良好的提高。

四、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上述对教学内涵、融合教学的开展意义与原则等的分析,应该能够从中了解到课程开展的需求,将上述内容整合为当前课程开展的相关策略之后,整体课程的开展质量以及效率便将得到良好的提高。

(一)营造良好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对课程的主动参与意识

教师要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手段开展高中地理相关课程,课程中整体探究学习氛围的好坏格外重要。只有当课堂上具备良好的探究教学氛围时,学生对课程中探究活动的参与意识才将得到有效的调动。所以,教师在课程的整体革新过程中,先要做的就是在课程中营造出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对此,教师可以依次从课程导入设计、课堂环境布置、以及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变动等角度出发。以导入环节的设计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革新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导入环节对课程的相关作用,而是应该根据探究式教学手段本身存在的问题,利用丰富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兴趣,从而引入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例如,在开展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中《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趣味性问题导入课程,在提问的同时要保证问题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探究、可理解性质,同时还要保证问题要素,使学生能够相对熟悉。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所熟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人物为问题主角,提出这样的问题:“若喜羊羊想要利用‘遁地’的方式躲避灰太狼的追赶并直接前往地球的另一端,那么它穿过地心之前都会遇到什么?”在这样的问题下,学生一方面能够被调动起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充分进入到既定的问题思考氛围中,这对营造整体课程的探究学习氛围也具有相应的作用。

(二)积极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展开问题探究

除了从学习环境、氛围的角度重视课程革新之外,教师还可以从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角度完善课程的全面革新措施,即用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课堂上或生活中的部分趣味教学活动,由此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展开课程相关的问题探究,进而培养其本身的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合学生走出学校、进行实地探究的相关课程,再做好后续实践教学的安排,最终开展相应的探究教学。例如,在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中《人文地理社会调查》一课的教学中,就比较适合教师利用趣味实践手段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对此,教师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前往学校附近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文地理社会调查,因为在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包含多种调查方式,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实地调查之前,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实践内容选择出最为合适的一种调查手段,由此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明确在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相关调查过程中最为适宜的方式为“调查访问”。之后,教师可以再带领学生对该地的文献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事件的参与者或亲友,进行相应的历史、人文、地理内容询问。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活”了起来,学生也能够在实践锻炼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问题探究能力,这对提高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能力而言也具备着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

(三)采用激励性教学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质疑

除了上述两点措施之外,教师要想将探究教学形式更好地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就还要对学生在课程中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与激励,由此树立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究意识。因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会更高,学生通常不敢对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提出疑问,而这就难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展开探究。所以,教师要想更好地将探究式教学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在课程中更多地利用激励性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深度学习能力。例如,在对鲁教版高二地理选修一中《地形与人类活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提出质疑,进而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像这一章节内容中会涉及的“平原地区耕地广而集中,且规模较大;山区的耕地面积较小,且尤为分散”的这一点内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类似“为什么平原地区的耕地相较山区之间有着截然相反的特点”的问题。而在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其及时的反应,像“这位同学问得好,谁知道这一特点的形成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还能够将问题再抛回给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为更好地开展优质教学,并将探究式教学手段充分应用于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就需要先对探究式教学手段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再对这一手段应用于课程的意义、应遵守的相关原则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教学革新认知。教师在充分了解这一教学形式之后,还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课程革新策略的规划,由此保证课程的开展质量与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金国.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镇江高专学报,2020(3):102—104.

[2]覃佐潇.基于实践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5):280.

[3]赵宏妹.问题激发灵动课堂——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应用分析[J].才智,2020(12):137.

作者:赵志成 景宇宽 单位: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