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心流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心流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检验课程满意度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心流理论及其应用于地理教学价值的分析,从创设心流体验的条件入手,结合实例设计地理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心流体验,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流理论;地球自转

义务阶段地理课程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还应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1]。这就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注重学生心理发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在探讨课堂教学的心理学意义过程中发现,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满足与心流理论的内容相契合,因此,为学生创设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获得心流体验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心流理论的研究多侧重于互联网产品设计、体育等方面,而地理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地理课堂中创设出心流状态产生的条件,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一、心流理论概述

心流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哈利•奇克森米哈利最先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同时认为心流一般是个体从当前所从事的活动中直接获得的,回忆或想象等则不能产生这种体验[2]。经过多年研究,奇克森米哈利总结出了心流状态的九种特征:①明确的活动目标;②挑战与技巧之间的平衡;③即时的反馈;④高度控制感;⑤时间感扭曲;⑥高度集中于眼前事物;⑦活动和意识相融合;⑧行动本身即目的;⑨自我意识丧失[3]。我国有学者认为前三种特征是心流产生的重要条件。当课堂活动满足心流产生的条件时,学生将会产生心流体验。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心流理论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地理兼具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但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关注知识的传授、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变化,致使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参与度不够高。心流理论关注的是个体情绪体验,侧重于推动个体从事某一活动的内部动机的生成,其恰好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一旦在地理课堂中获得心流体验,就会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新课程地理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心流理论参与的地理课堂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自主收集、分析资料,充分调动已有的地理知识储备,发挥思维的创造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能够用清晰的逻辑语言将成果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堂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维度综合分析地理问题,最终使学生具备运用综合思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

在地理课堂上帮助学生获得心流体验的过程,亦是发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心流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深度挖掘自身最大潜力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技能,扬长避短,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保证每个孩子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三、心流理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明确学习目标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心流体验产生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紧密联系教材和学生特点,教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强调的直接方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亦可以将学习目标穿插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循序渐进知晓目标。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时,教师可利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设定三个不同自转形态的“真假地球先生”,让学生收集资料,辨别真伪,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地球自转”的特点。

(二)设定合理的任务难度

挑战和技能之间平衡是心流产生的一个主要条件。当面临的挑战难度高于自身技能水平时,学生容易产生担忧、焦虑的心理状态,当学生面临的挑战难度低于自身的技能水平时,容易使学生变得松懈,这两种状态都将使学生对地理课程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将任务难度设定在恰当的范围内。例如,在讲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本地区旅游资源信息,分析当地旅游资源价值。在任务分配中应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基本信息材料的收集可以更多的交给后进生;旅游资源价值的分类可以由中等生来完成,旅游资源的利弊分析可以由优等生带领全组实现,最后派组内代表展示成果。

(三)即时的反馈

有无即时的反馈是影响心流体验发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要将学习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一方面,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回答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要指出来,加以引导,保证学生接下来的学习顺利进行。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眼神、动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回应,让学生感受的老师的真诚和对自己的重视,这样更容易令学生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获得心流体验。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任俊,施静,马甜语.Flow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9,(01):210-212.

[3]蒋文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新视角:心流理论[D].北京:清华大学,2010:13-14.

作者:时飞珂 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