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大学教育资源启示

云计算大学教育资源启示

摘要: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利用互联网构建有效的开放教育资源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问题。分析具有大规模协作代表性的维基百科资源建设模式,结合目前国家开放大学已有的云计算环境及其他平台条件,提出借鉴维基百科资源建设模式建构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吸纳新模式的方法,以期对目前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建设模式进行有益补充。

关键词:

开放大学;教育资源;维基百科;云计算;大规模协作

互联网的日益发达,使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大量涌现,个体学习行为模式产生巨大变化,对密切联系社会的成人教育体系中的教育资源整合方式和教学传导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从新兴个体和组织的行为模式中汲取参考范式是可行的改进方法之一,维基百科的资源吸纳模式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规模开放协作范式。

一、维基百科的资源吸纳模式

维基百科(Wikipedia)的创立旨在为全人类提供可用的百科全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维基百科以涵盖285种语言和超过3000万篇条目文章的巨无霸体量成为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和全球网络排名第五的网站。全球每月有4.5亿人次使用维基百科,页面浏览以10亿计,满足了全球用户对知识的动态检索需求。

(一)维基百科与传统百科全书资源吸纳模式的区别

传统百科全书依靠各行业专家编写内容、同行评议、层层审核后编撰出版。其内容资源的获取依赖于政府或相关公益组织为专家团支付高额薪水,以交换专家团的智力劳动成果。这个过程耗费人力、物力巨大,且编撰时间长达数年,其特征体现为权威性和单向传播性。与传统百科全书编撰方式不同,维基百科采取开放的精神,依赖于大规模协作运行模式,允许并鼓励全球公众自愿编写。不分年龄,不论背景,只要愿意为维基百科全书做出贡献的人,都统称为“维基人”。维基百科的体系架构中没有“权威部门”存在,维基人编写完成的条目不需要经过任何审批就可以被公之于众。维基的开放性大大超过传统百科全书封闭编纂模式所能聚集的内容量,其特征表现为去权威性和互动性。

(二)维基百科的大规模协作资源吸纳模式

1.维基百科依靠基本理念指引公众参与大规模协作来支持系统运转

这个理念主要包括五项内容:第一,百科全书是力求准确记录人类现有知识的工具书,不是发表个人见解或讨论问题的地方;第二,百科全书需采用中立观点,尽量引用可供查证的资料,对存在争议的条目,要平等展现各方观点;第三,维基百科的版权开放,收录的条目内容不归属于创建者、编辑者或者是维基媒体基金会,而是自由、免费提供给全球人使用,而创建者和编辑者不可向维基百科提交未经授权的有版权的作品;第四,维基人秉承相互尊重的态度,在假定其他维基人是善意的前提下,避免因观点不同而导致“编辑战”;第五,除基本理念外,维基百科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只要用户行为与基本理念的内在精神相违背便可能遭到维基社区的谴责。另外,维基百科鼓励编辑者勇敢增加、编辑、修改条目,不要过度担心在编辑条目上犯错。

2.维基百科通过维基社区组织结构来管理维基撰写者

维基社区是维基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载体。一般来说,维基人按活跃程度分为三类:注册用户、活跃用户和管理员。管理员是拥有较高系统授权的维基人。凡是活跃地在维基百科上做贡献,为维基社群成员所熟知并信任的用户,都有可能经过维基社区投票推选为管理员。管理员需要肩负引导社区发展,监视词条内容变更,恢复明显的词条破坏等职责。不同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由不同维基社区人员进行维护。在这些社区里,不论是活跃用户还是管理员,均不是维基百科付薪员工(但不排除部分影响力大的管理员,被维基百科招募为员工)。目前,全球各语种维基百科共有77000活跃用户为维基百科做贡献。其中,仅中文维基百科就有注册用员165.4万人,活跃用户7030人,管理员84人。

3.维基百科依靠开放性及动态性来保障词条质量

修订传统百科全书中的条目错误花费时间较长,需要经过专家修订、审核、新版发行才可以得到更正。而维基百科是开放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错误可以随时修订、。不同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会对某些敏感词条采取不同“保护”政策,以约束破坏行为。

4.维基百科依靠云平台辐射全球

维基百科在世界各地拥有354部服务器,共同组成了全球平台的后端软硬件配置,并以wiki系统供全球用户共同操作使用,具有云服务的基本功能,能够实现全球信息辐射。

二、云计算环境下大规模协作建设教育资源的条件

(一)协作与开放模式已成为时代潮流

一方面,在过去的五年中,全球文化教育产业涌现出大量协作开发和共享资源的标志性事件。2009年7月,UNESCO会上,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院校承诺分享部分教育资源。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引领了开放课件运动。在其带动下,全球多所高校都逐步参与到开放课件运动中。2010年3月,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已通过“中国开放数字化学习资源联盟”整合各类数字化课程超过2.5万门,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媒介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少个人爱好者及社会公益力量在各大网站平台上传视频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从家庭主妇在家用手机简易录制的自制冰淇淋过程视频到各种民间翻译爱好者自发引入的国外开源教育片,不胜枚举。其中,不少资源获得很高点击率,传播范围极广。

(二)知识共享协议日臻完善

“开放”与“共享”并不等于无条件地免费使用,也不代表资源制作者完全放弃著作权,而是遵循一系列知识共享协议条件下的开放与共享。20世纪90年代,以自由开源软件为代表的群体在知识共享协议上做出了巨大贡献,GPL、LGPL、BSD等一系列协议的出台为自由开源软件开发及大规模协作奠定了基础。目前,这类协议进一步扩展到其他领域,设定了资源获取方式以及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法律、技术方面的技术限制。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共享协议也从中汲取充足养分,让使用者在一定的知识产权共享协议框架内,使用符合条件的、存在于公共领域内的教育资源。这些框架协议,既保护了资源创造者的知识产权,又鼓励尽量减少对资源使用者获取资源设置障碍。

(三)全国性体系使协作过程更具可控性

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开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运行,目前,已有1所中央电大和44所省级电大、945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工作站)、1842个县级电大工作站。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协作模式可以先从体系内部开始,使协作扩展过程具有可控性。另外,围绕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全面开展,资源学习中心在电大体系内举办了一系列培训,帮助一线教师了解各种先进理念及掌握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工具,累计培训人数超过4000人,为电大体系内的教师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云计算环境能承载大规模协作

云计算通过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以按需提供的方式共享软硬件及信息资源。随着云计算在全球信息领域的广泛应用,技术已趋成熟。目前,国家开放大学的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已建构超过50TB的容量资源平台及应用系统,用于支持百万级用户量的全社会开放教育资源应用服务。因此,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已具备构建SaaS模式的云计算软硬件资源。在这种服务模式中,用户能够访问服务软件及数据;服务提供者则维护基础设施及平台以维持系统服务正常运作。

三、基于大规模协作视角的开放大学教育资源吸纳模式

如果说传统的电大教学体系具有传统百科全书一样的权威性和单向传播性,那么新的国家开放大学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维基百科的去权威性和互动性内容资源吸纳模式,以形成对现有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

(一)基本理念

实践过程中需要用一套基本理念解决大规模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纷争。这些理念包括:新的资源建设模式并不是否定原有权威式资源建构模式,而是一种有益补充;新的资源建构模式追求知识交流与传播,不拘泥知识类别;资源的版权归属应根据提供者选定的资源共享协议要求而定,资源提供者不可向平台提交存在版权问题的作品;秉承相互尊重的态度,假定其他资源提供者是善意的前提下,避免因观点不同而导致口水战;当资源提供者的行为有违道德风尚、公序良俗时,应遭到社区谴责并删除相应资源,但鼓励资源提供者勇敢提供资源,不要过度担心犯错。

(二)基本路线

整个模式可以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

首先,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完善云平台,提供开放应用,使用户可以自由上传资源或使用资源。其次,以电大系统内部力量作为突破口,鼓励有意愿的地方电大师资力量在平台逐渐集聚社区力量,形成社区组织与文化,让活跃用户在社区中通过推举投票的方式晋升为管理员。最后,选择或建立几种通用知识共享协议,包括纯开放协议和部分版权保留协议。部分版权保留协议还可分为无酬金类版权保留协议和有酬金类版权保留协议,并对后者建立有偿资源收费模式及分配模式。贡献资源的师资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哪种知识共享协议来分享资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量不同参与者的参与目的。除酬金回报外,更可能是兴趣、交流、声望等。所以,会有对不同知识共享协议的需求。例如,希望获得声望的资源贡献者更倾向于选择纯开放协议,以期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地传播;而需要以资源换取物质报酬的资源贡献者更倾向于选择有版权保留且有酬金类的协议,由平台机制向使用者收费,再按比例拨付资源贡献者。

2.第二阶段

当电大系统所建立的大规模协作已运作纯熟,形成大批社区管理员和活跃用户后,再向公众开放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这个已经成熟的运作机制中。

(三)资源吸纳源分析

资源建设的重点是内容资源的吸纳源,也就是内容资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目前,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的资源建设模式是由总中心及分中心的软硬件资源搭建云平台,并同时贡献内容资源。总中心是内容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其资源内容主要来自原电大系统视频课件、自制课件、合作重点大学师资力量等。分中心按总中心要求,通过调动其所属电大师资力量,建设符合数量及质量要求的内容资源。这种旧有模式仅仅发挥了总中心和62个分中心所属地方电大的师资力量。如果换种思路,按维基模式建立资源中心,软硬件架构仍按原来模式由总中心和分中心一起架构云平台,但在内容资源上按专业划分成不同社区,与维基百科不同语言版本的维基社区一样。这样一来,每个社区中,由管理员、活跃用户进行管理,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为社区贡献资源。在这种模式下,平台调动资源的力量显著增强。从现有62个电大分中心发展为数千所各级电大分校、工作站的合力。同时,这种模式可以形成分校间的横向教学交流,有利于激发更好的教学资源作品产生。

(四)质量管理

传统教学资源是一种封闭的、单向传递的、阶段性的发展,任何知识的错误必须等待专家重新修订、发行新版本资源才能得到解决。修订历程漫长,并伴随着知识老化现象。因此,传统模式教育资源的获取来源相对单一,质量虽然都可以达到中上水准,但难以看到精品。而大规模协作的、维基社区形态的资源提供方式,依照开放性、动态性、互动性模式不断发展,任何错误都可以随时修订。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模式中,资源质量相对参差不齐,但通过社区管理员推荐以及用户评论、评分、点击率等反馈方式,会将使用者的注意力逐步推向优质教育资源。劣质资源和老化资源将在用户自发选择的优胜劣汰中逐渐消失匿迹,由此形成一套通过受众反向筛选而构建的质量控制系统。

作者:杨晶 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4):5-10.

[2]Wikipedia.Wikipedia:Fivepillars[EB/OL].(2015-09-30)[2015-10-12].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Five_pillars.

[3]李亚婉.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与中国开放大学建设[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2):35-38.

[4]胡贝贝.中英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比较研究——以英国开放大学OpenLearn和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NERC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