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高校创业教育困囿与基本策略

普及高校创业教育困囿与基本策略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使高校创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普及高校创业教育成为一种趋势。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滞后、激发创业动因单一、创业指导理论针对性不强、创业体验缺乏深度、教师创业经验匮乏等问题。普及高校创业教育,既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又要遵循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要从搭建框架、设计课程、拓展领域、加强实践、营造氛围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普及;大学生

2002年,教育部选取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试点,拉开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序幕。近些年,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出后,全社会创新创业走向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仅两年时间,中央层面已经出台至少22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2016年,共青团中央的一项调研显示,全国约有1200所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按全国3000所高校来算,四成高校实现“双创”教育覆盖。覆盖全校学生、依托全校资源,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全校性创业教育[1]正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的角度分析,创业教育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具有普惠性,值得推广普及。如何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使其惠及全体大学生,是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

一、现阶段普及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创业活动的认识狭隘,创业教育理念滞后。高校中存在把创业看成开公司办企业的狭隘观念,侧重开设创业实务、就业培训等课程,简单地把创业案例探讨、公司注册流程、财务管理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由此引发了创业教育就是企业家教育、素质教育的偏见,忽视了对创业活动本质和规律的研究,使创业教育流于表面化。企业家教育只是创业教育的一个方面,把创业教育等同于企业家教育不利于创业教育发挥其应有功能,限制了创业教育发展的内涵。把创业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稀释创业教育成果,不利于催生好的创业项目。还有些观点认为,创业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创业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从而产生反感和抵制情绪,导致推进创业教育的步伐缓慢。创业教育还存在以活动替代教育的现象,表面上红红火火,但创业教育的成果寥寥无几,质量不高。2.重技术创新轻非专业领域创业,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动因单一。把未进入应用阶段的科学发明引入生产体系来驱动社会经济进步是约瑟夫∙熊比特倡导的企业家主导模型,也是创业者实施创业的路径之一。创新驱动,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取得了突出成果。高校加强科技创新符合自身基本职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从普及创业教育的视角分析,仅凭专业技术创新一点驱动大学生创业,在驱动要素方面略显单薄。技术创业可以催生优质的创业项目,但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密切配合的创业团队、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等诸多要素资源。创业路程艰辛复杂,由专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取得创业成就的大学生凤毛麟角。现实中还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大学生对某些非专业领域的创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也取得了一些优秀业绩,他们取得的成就并不比本专业其他同学逊色。但在创业初期,他们却成为舆论争论的焦点,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一些高校教育者因鄙视大学生谋求经济利益的创业动机,轻视了非专业领域创业,导致创业教育遭遇文史哲等专业大学生们的冷落。3.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创业指导理论针对性不强。高等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多依托商学院实施。从授课内容上看,创业课多借鉴管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但这些管理学理论往往是对大公司的观察研究提炼而来,运用到大学生创业中,其借鉴性和指导性并不强。与管理相对规范的大公司相比,大学生创业的起点低,开办的多是小公司、小作坊,甚至创业者拥有的只是一个创意,并没有把创业项目落地。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规模小、资金少、资源有限,无法把教科书中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制度变为现实。从思维逻辑上看,经典管理学理论不适用于处在创业初期的大学生,借用因果逻辑指导大学生创业并不适合。其一,创业影响因素繁多,特别是初创期,外界环境变化快,准备好所有资源才开始创业,往往容易丧失创业先机。其二,面对未知情景,创业者并不能预测某一项行为带来的确定结果。换言之,计划并不能保证实现目标。所以,按照步骤实施计划显得不是那么重要。经典管理学理论可以指导具有一定规模、创业走上正轨后的创业者。但对于创业初期的大学生,还需要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指导理论,使他们树立应对各种创业挑战的信心。4.重课堂讲授轻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体验缺乏深度。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课是普及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措施。创业课已由线下面授发展到网络授课。特别是慕课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创业教育的优质课程资源,为大学生开阔创业视野、拓展创业思路发挥了积极作用。与蓬勃发展的创业课程教育相比,大学生创业者的增幅却不明显。麦可思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届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为3.0%,与2011届毕业生相比仅上升了1.4%。这个数据对于开展6年的创业教育来说并不算高。当前,一些重视创业教育的高校通过慕课、面授等形式实现了创业指导课程全覆盖,但创业实践环节没能全覆盖。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产生的一些好创意没有通过实践变为现实,对于创业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讨论中。创业体验不深是导致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创业的理念、知识可以从课堂习得,但创业的兴趣、习惯必须依靠实践来培养。5.创业师资短缺,教师创业经验匮乏。当前,创业教育稳定的师资队伍主要为“3+1”结构,包括商学院教师、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大学生辅导员和企业家。企业家来校为大学生传授创业心得和企业管理经验,发挥了其他创业师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其时间内容等不易被学校掌控,只能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前三类人承担。从总体上看,师资数量偏少,推动创业教育任务量大。从教师个人经历方面分析,短板较为突出。商学院教师、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大学生辅导员个人发展经历比较单薄,鲜有创业经历,许多人甚至欠缺企业工作经验。在授课初期,创业课教师本人普遍存在着能否担任好创业指导的疑虑,授课中也缺乏底气。高校管理者意识到问题重要性,加大对创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子谦国际创业教育学院、北森生涯学院、法思诺创新学院等培训机构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提供了创业教育的新理念,但也有一些机构在教师培训中鼓吹“即便自身没有创业经验也能指导好创业者创业”的荒谬观点,导致教师对大学生创业盲目支招,指导效果不佳。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使命与遵循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国情、世情和时展要求变化而来的,并非空穴来风。普及高校创业教育,应从国家层面、时代高度厘清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遵循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设计教育各环节。1.高校创业教育的时代使命:创业者培养与创业项目的输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也延续这一治国理念,提出坚定实施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七项战略。创新驱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特殊指向。在“创新”后面加上“创业”,实质是内在规定了创新的应用属性,是指向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2]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具体举措,国家层面期望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创业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动力。从教育层面探究,高校创业教育具有鲜明的教育特征,是基于人才培养这一主要功能来实现的。创业项目输出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高级教育成果,需要整合资金、技术、团队等各方因素。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应放在创业者培养上。通过普及创业精神、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养成创业习惯来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创业项目的输出是国家层面对创业教育的时代要求,创业者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功能指向,提升创业者综合素质则是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2.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遵循:尊重创业者追求经济价值的一般规律。高校创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引导大学生走上创业道路,所以创业教育必须以研究创业活动为逻辑起点,尊重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梳理适合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普及。一系列研究表明,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商业和社会两个层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商业创业往往带有较强的利益性,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繁荣地区经济、获得自身价值。其行为分为外在式创业、内生性创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创业行为[3]。社会创业是创业的一个分支,并且与商业创业相对应。社会创业的出发点是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利。约翰逊将社会创业视为一种满足复杂社会需求的创新方式,它采取盈利和非盈利的混合模式,强调问题解决与社会创新。学界虽对社会创业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对社会创业“不排除经济价值而是突出社会责任”的特征达成一致。从两种类型的创业活动来看,经济价值是创业活动的一个本质特征。当一个创业项目没有经济价值,也就是丧失了持续盈利的能力,那么它将无法存活。追求经济价值是创业活动的天然属性,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也不应对大学生创业者追求经济回报而报以冷漠鄙视的态度,鼓励大学生合理获得创业红利是创业教育应有的姿态。

三、普及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策略

1.搭建框架:建立创业启蒙教育与创业深度教育相结合的分层教育模式。创业活动不确定性较多、风险较大,加之个体对创业的认知和准备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创业教育应当分层次展开。一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创业启蒙教育。旨在唤起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大学生了解创业过程,养成创业思维,培养创业习惯,并把创业融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之中,使创业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发展备选之路。二是面向有较强创业意愿且付诸了实际行动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深度教育。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以培育创业项目为导向,向大学生传授创业实务相关知识,培养创业技能,提升创业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争取开展创业活动的资源、政策,挖掘培育具有一定商业价值和创新性的创业项目。2.设计课程:形成效果推理与因果逻辑互为补充的创业知识体系。解决经典管理理论指导创业活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可以尝试借用效果推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效果推理也称效果理论,源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的萨阿斯∙萨阿斯瓦斯(SarasSarasvathy)教授对创业专家的观察和研究形成的理论。该理论强调“创业学是一门科学”,总结创业家们的行为,归纳而来的一种普遍逻辑。创业的原则包括创业者利用现有资源开始行动,设定可承受的损失,利用偶然性,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创造商机五部分。效果推理不但是一种创业决策的原则,它还是人们面对未知领域采取决策的思维方法,也称创业思维。其对指导大学生创业更具针对性。在创业启蒙阶段,普及效果推理理论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积极性,便于催生新的创业项目,提升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效果推理的系列理论还有利于扩大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创业思维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未知场景之中,提升决策的有效性。以因果逻辑为主导的经典管理理论可以作为创业深度教育的学习内容,解决项目运行规范化后遇到的管理问题。效果推理与因果逻辑两种理论互为补充,可以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体系。3.拓展领域:把非专业领域创业作为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有益补充。设计思维认为,创新是基于人的需求在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寻找三者的平衡点。换句话说,一个好的创业项目需要满足顾客的需求,还应具备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创新创业教育明确了创新的应用属性,强调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就是寻找创业项目的商业可行性。这也是所有创业者必须攻克的难关。把创业由专业领域拓展到非专业领域,对大学生来说空间更加广阔。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开展创业活动,更容易发现更多更好的商机,更容易激发自己的创造力。虽然非专业领域创业的起点可能比较低,但市场广阔、需求旺盛,整合资源相对较少,创业活动起步快,参与创业的人数多。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就能凸显出来,普及创业教育也能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可。4.加强实践:开展师生互动的创业实践活动。由知识积累到付诸创业行动,关键在实践。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大学生掌握多少创业基础知识,了解多少种创业技能,而在于把创业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创业实践中去。实践是创业教育的导向和重点。高校一方面积极培养创业师资队伍,扩大规模;另一方面鼓励师生互动,分层次开展创业实践。在创业启蒙教育阶段,本着“可承担的损失”原则鼓励大学生尝试各类有益的创业项目。现任创业授课教师可以承担这部分创业实践的任务。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既增强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也可以丰富教师的创业观察,弥补自身创业经验少的短板。创业的方向可以集中在专业领域,也可以分散在非专业领域。比如,开展以校园经济为主题的创业实践。哪怕是销售文具,介绍兼职,对大学生也是一种历练。只有亲身实践,大学生才可能认知商业模式,增长创业营销技能,磨练创业心智,创业的兴趣才能被培养出来。创业深度教育的实践环节,可以采用“企业家带徒”等与企业家联系密切的方式进行。充分挖掘校友这一社会资源,使大学生创业者与校友企业家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扩展交际圈,有利于整合创业所需的各方资源。5.营造氛围:为创业者营造赞赏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创业的过程充满艰辛与挑战,高校要把赞赏和包容的态度融入创业文化之中,把创业精神播撒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高校要引导师生用赞赏的眼光欣赏创业行为,用宽松优惠的创业支持政策培育创业项目,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和优秀创业者,进行宣传报道,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之中。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定义“成功”的概念。创业成功不一定是创业者的企业规模有多大,获得的财富有多少。如果创业遇到挫折,大学生通过创业实践获得了用户的真实感受,了解了创业想法存在的问题,发现了产品设计的隐性缺陷,这些都是无法通过推理和假设获得的。即便是失败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成功。在评价创业教育成果的问题上,也要用包容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坚持把创业者素质教育和创业项目结合起来,既要看人才培养的质量,也要看社会贡献程度。评价创业项目,要用“存活率”代替“成功率”,给创业教育发展留有空间。总之,要给予创业者赞许和支持,鼓励他们顺利迈出创业第一步。

参考文献:

[1]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

[2]王占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创新[N].光明日报,2016-02-04.

[3]卢成镐.对中国创业活动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作者:李杰 陈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