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例6篇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音乐素质教育 普通高校 公共基础乐理 教学现状 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时代与全球知识经济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迫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新的形势下,国家了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强调“全面实施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基础乐理》课程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一门带有普及性的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入门钥匙”,对于高校实施音乐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基础乐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符合当前大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要求的积极对策。

一、高校公共《基础乐理》教学现状与分析

(一)教学对象

高校公共《基础乐理》选修课的教学对象是在校非音乐专业学生。课程设置时间为一个学期,学生可以在就读期限内任意学期选修。每学期的课堂都是由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学生组成。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选修该门课程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也在逐年提高。班上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接受过音乐教育,或学过乐器,或参加过合唱团,或自己组织过乐队。基础的音乐知识了解及音乐作品欣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音乐学习的需求。除了被动欣赏音乐外,他们更需要主动地参与音乐,从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中去感受、体验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应试教育下的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忽视音乐教育的现象,他们认为上音乐课就是浪费时间。对此高校公共《基础乐理》课程教学目标制定的要求也相应较低。在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断受到重视,各中小学校领导、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音乐课、音乐教师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重视。因此,当前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原有的公共《基础乐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已经不太适合他们,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在主动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感受音乐。

2.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认识到儿童学习音乐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们会主动要求自己的孩子尽早接受音乐教育,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音乐素质又有助于孩子早期智力开发。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儿童受到音乐方面的培养,可以看出,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视为今后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及教学方面

高校公共《基础乐理》课程没有统一编纂的教材,各院校由任课教师自行选用教材。一般情况都选用那些大学综合音乐教材,其乐理基础知识浅显易懂。然而教科书中现有不少乐理知识的基本概念不够严谨,表述含糊不清、定义欠妥等现象出现。教材中曲例的安排中国及欧洲古典音乐几乎占95%,通俗音乐和世界各国民族音乐的内容几乎少有涉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提出:“所有的学习者都应该有机会参与他们自己文化的音乐,他们国家中其他文化的音乐和全世界的音乐”,“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大众传媒所传递的音乐主导着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音乐,以及非教育机构的传递形式,并不应该受到排斥,而应该被视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潜在资源”。现行教材的内容明显已不符合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提出的要求。

在教学方面,普通高校与音乐专业院校的乐理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差别。音乐专业院校的乐理课更多的是强调技术性与使用性,而普高校的乐理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以普及音乐基本常识,并通过音乐鉴赏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通常采用讲授的方法,将构成音乐的基本音乐元素(如:音高、时值、强弱、音色、调式等)结合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并将某一要素进行不同的变化,分析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乐理教学让学生了解表现音乐的基本材料与结构形式,从而为他们感受、鉴赏和理解音乐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通常担任公共《基础乐理》课的教师主要还任专业音乐教学工作,对教师而言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更为重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花更多精力在公共素质音乐教育课程上。

二、面对高校公共《基础乐理》教学现状分析提出积极的对策

(一)改变教育观念

在今天音乐素质教育已经不能停留在原有学生音乐素质情况的基础上思考问题,而是要结合新时期的具体情况思考当前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音乐教育不仅重视对我国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民族器乐的介绍、欣赏以及传播,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大众性、时代性,要让音乐课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而不是出现“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形。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体现音乐学科的艺术性特点,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的艺术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突出音乐教学的双向性、互动性、创造性。音乐教育过程中结合音乐艺术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既传授理论知识与技能,又双向互动地进行审美交流,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吸收和利用国外优秀的音乐教育理论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建设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

(二)更新教材内容

根据目前普通高校公共《基础乐理》课程使用的教材现状来看,急需组织专家、教授、学者共同研究编写适合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科学规范的《基础乐理》教材。教材亟待增加的内容有:

1.世界民族音乐。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音乐教育同样也要加快与世界音乐文化的融合进程,与国际接轨形成多元共存的开放性的音乐文化发展格局。具体在普通高校公共《基础乐理》教材中,可考虑在不同的章节适时渗透、补充世界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在节奏节拍的教学内容中,除了一般的进行曲、圆舞曲节奏型以外,还可加入古巴的哈巴涅拉舞曲节奏型,作为“狂欢节音乐”而闻名于世的桑巴节奏型,以及发源于阿根廷的探戈舞曲极富特色与个性的节奏型。有关切分节奏,还可增加一些爵士乐的常用节奏形态。在教材中增加世界民族音乐,对音乐教育面向世界全方位地开放、追求多元化音乐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于传统音乐,但在电子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关于一些电子乐器(如电吉它、电贝司、电子合成器、电子琴、架子鼓等)的记谱方式有些已经与传统的记谱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同时有关爵士乐、摇滚乐所表现的音乐风格(如起源于美国黑人的布鲁斯音乐)在音阶、和声、记谱等方面的常识,在我们现有的普通高校公共《基础乐理》教材中是看不到的。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适时地将这些内容补充进来,让学生们在音乐课上所学习到的知识与他们平时生活中接触的音乐能够有紧密联系。

(三)创新教学方法

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教学方法。

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都具有各自的规律所在。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必须对教育观念、教学结构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外,更应该强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探索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新的特点和规律。

2.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

电脑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电脑技术在音乐记谱方面的应用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越性,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基础乐理》课程教学中也应将电脑技术的应用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加以开发利用,并实施到教学中来。目前更多音乐创作软件的开发使得应用电脑进行音乐创作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帮助学生运用电脑技术进行音乐的记谱和音乐的简单创作,也就成为当前乐理教学的责任和义务。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很好地使学生大脑与听觉、视觉、触觉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达到对音乐声音音响的整体感悟。因此,它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评价,加深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3.适当运用音乐美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普通高校公共《基础乐理》课程教学中适当运用美学的知识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感受到音乐的美。这不仅不会影响《基础乐理》的正常教学进度,反而还会因为一些基本的音乐美学知识的融入,给乐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并且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础乐理必要知识的同时,还了解到音乐美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基础乐理》课程教学中适当地运用音乐美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提高。

(四)组建专门师资队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许多与师资培养的方向、重点、数量有关。因此,加快建设专门的师资队伍已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开拓多种渠道,运行各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音乐教师进修、提高;要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加强对音乐课程的研讨和交流,使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能够形成结构合理的、有较高音乐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

总之,我国高校公共《基础乐理》教学不符合当前大学生音乐学习需求的现状是由多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认识问题所在,通过对学生、教材、教学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原因,针对现状作出积极的教学应对策略,促进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

[4]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

[5]施咏.“21世纪音乐教育对乐理教学的新要求”.《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2.6,第21卷,(第2).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音乐鉴赏》课 普及与提高 艺术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素质教育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具备综合素质及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校公共艺术的《音乐鉴赏》课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从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音乐鉴赏》课教学中的普及与提高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精神、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音乐具有很高的地位,常常与“礼”一起并称为“礼乐”。“礼”的功能是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乐”的功能是调节人的内在精神,使之平和中正。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就体现了这种礼乐观,同时强调了“乐”的教化功能。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乐”已经不再拥有以前那样的地位和作用,但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显示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却越来越重要。

音乐素质教育应遵循音乐教育自身“普及与专门”的规律。所谓“普及”,就是指音乐教育所提供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其程度是在业余爱好者活动所需的范围之内,或者仅仅是为了能感知音乐。而“专门”,则是指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从这一点出发,普通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应通过普及音乐知识,进而构建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

二、《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普及与提高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

《音乐鉴赏》课作为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之一,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里达到或基本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进而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大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音乐教育的专业特点,《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目标应体现“宽层面、低要求、高品位”的特点,也就是说,应该认清在教学中普及什么、提高什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音乐鉴赏》课是以鉴赏为主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欣赏大量的音乐作品是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古今中外,音乐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量的音乐家及优秀的音乐作品,而这些就是《音乐鉴赏》课中应该普及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了解相关的音乐常识、音乐家、音乐作品。通过这样的普及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积累和沉淀,并且可以说“我知道”、“我听过”、“我了解”――这就是“普及”。

有了“普及”的知识作为基础,下一步就是“提高”。在教学中紧扣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了解音乐艺术学科的特点,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探究与体验,从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文化视野。教学过程不强调学生掌握了什么,而着重关注学生是否有了情感体验、体验到了什么。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去自我表现,从而引感升华。让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说“我认为”、“我觉得”、“我体会”――这就是“提高”。

“普及”和“提高”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普及”知识是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提高的积累和铺垫,而“提高”能力是大量音乐作品欣赏的成果。也就是说“普及”是“提高”的基础,“提高”是“普及”的方向。音乐常识的学习和大量音乐作品的聆听,长期的积累就会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而仅仅通过某一个或几个作品就想让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也是不现实的。只有二者紧密结合,共同完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及艺术思维和审美的能力,真正达到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三、如何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做好普及和提高

现代社会中,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仅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因此,在高校音乐公共课教育中,就要培养更多的在艺术、科学各个方面有丰富创造力的人才。普通高校作为新时期培养人才的摇篮,更应重视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要想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做好普及和提高工作,我认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参照学生的学习要求安排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等。而目前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兴趣范围和传统音乐教育内容的偏差。

在传统音乐教育中,中外音乐史中那些经典名曲是人类几千年的共同的宝贵财富。巴赫庄重典雅的赋格,莫扎特清秀雅致的协奏,贝多芬气势磅礴、意境幽远的交响曲,李斯特令人炫目的技巧及勃拉姆斯的沉稳;《天鹅湖》的优美绝伦、《蓝色多瑙河》的流畅通达都能给人以无比美好的艺术享受,它们自身洋溢的强烈感染力是人们心灵所无法抗拒的。又如那些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从狂放的《十面埋伏》到悲凄的《江河水》,从伤心的《二泉映月》到凄美的《梁祝》,从高亢的《百鸟朝凤》到婉转的《渔舟唱晚》,中国民族音乐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普希金曾说:“时尚是一位暴君,任何人也抗拒不了它的力量。”这话就大学生来说尤为如此。他们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对新颖的东西更容易接受,他们追赶潮流、崇拜明星、热衷时尚、强调个性,他们对流行音乐的痴迷程度常让人感到惊讶。对明星崇拜的潮流不仅一浪高过一浪,而且速度变幻快得让人目不暇接。流行歌曲虽然没有很长的生命力,但传播很快,也为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们所接受和喜爱。对于这种现状,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切不可一味强调高雅音乐,全面否定流行音乐,而应加以正确的选择和引导。

在社会高速发展、精神文化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音乐教育的方式更应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体验到作曲家美好感情与高尚心灵所释放的信息:抒情委婉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轻松活泼的音乐使人心绪平和,雄壮激越的音乐催人奋进,和谐的节奏与人同谐共振。总而言之,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经典和流行结合的方式方法,定能为广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欣赏。这对广大学生审美情趣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将起到独特和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音乐本体 文化外延

新世纪,在国际音乐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我国也进行了基础教育改革。在艺术教育和音乐教育领域,我国也根据当前形势的新需求,针对以往存在的问题,并参照发达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和音乐课程标准对基础艺术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进行了课程改革。传统音乐教学过分突出技艺性,在内容上偏难,在要求上偏高,缺乏创造性培养,在认识上没有突出音乐本体地位和音乐本学科的建设,长期将音乐视为政治和德育的附庸。对此,我们的课程改革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强调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

在以上理念中,突出音乐本体与学科综合,面向全体学生与注重个性发展,弘扬民族音乐与理解多元文化,成为实践中比较难控制和把握的几对关系。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然,它们并不矛盾和相对,而恰恰是相互补充。尤其在音乐本体和学科综合的问题上成为当前较为敏感的话题,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可以将这一对关系称为“音乐本体与相关文化”,如何处理这一对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话题,这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

在我国的音乐教育史上,美育长期处于德育的附庸地位,在如此的指导思想下,制约了音乐以及其他艺术学科的发展,并过于强调音乐的德育功能和政治功能,从而弱化了艺术的审美功能及其他功能。自上世纪初蔡元培提出美育思想至本世纪初基础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提出,音乐教育在螺旋上升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又回归于“立足音乐本体”。一个事物的发展历程,从诞生到初步发展再到成熟,也就是从孕育于它物到依附于它物再到独立于它物的过程。正如一个幼儿首先要孕育于母体,然后由母亲哺育,父母养育,再到成年个人独立。独立并不意味着他和父母断绝关系,而是其成熟的标志。由此,笔者认为,中国音乐教育提出“以审美为核心”和“注重音乐本体”正是其发展成熟的标志。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同样应该“立足音乐本体”。在该领域之外的教育者眼中很容易产生“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不重视音乐本体”的偏颇观点,认为作为普通音乐教育在音乐的技能、表现以及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标准都一定会低于专业教师教育音乐教育。笔者以为也不尽然。在高等教育的普通音乐教育中,也有具有良好音乐教育基础的出类拔萃之辈。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教育者更不应该持有“降低标准”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艺术教育的参与者而言,他们的潜能都是巨大的,清华大学交响乐团、北京大学合唱团、复旦大学合唱团等普通艺术教育的艺术团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清华大学交响乐队曾多次在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上海大剧院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并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获得过全日本大学生交响音乐节特别奖;在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在南京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器乐组第一名。①

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是一支具有国际影响、能够演绎不同风格曲目的高水平合唱团。该团能够演绎从各国民歌到古典名曲再到现当代作品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并可以用汉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进行演唱。该团发行有两张专辑,在西班牙第43届哈巴涅拉与复调音乐国际合唱比赛中获得过复调比赛第一名,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大学生合唱团。1998年,合唱团录制的《送别》获得中央电视台音乐电视大赛银奖。2001年,合唱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大赛中夺得两个一等奖。2004年,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获非职业组团体赛三等奖、非职业组通俗唱法银奖。2005年在首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大合唱与小合唱比赛的两个第一名。同年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声乐类节目两个一等奖。②

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曾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声乐比赛一等奖,多次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在德国、奥地利也曾获得国际表演金奖。③

以上列举的高校艺术团均是由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组成,他们并没有受到音乐技能方面的限制,反而取得了可嘉的成绩,所以有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不重视音乐本体”和“作为普通音乐教育在音乐的技能、表现以及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标准都一定会低于专业或教师教育音乐教育”的论断显然是偏激的。

非但如此,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音乐本体方面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何谓“音乐本体”?音乐本体是否等同于技术技巧?答案一定是:否。音乐包含技术技巧,技术技巧又包含作曲技术、演唱技术、演奏技术以及听觉能力、视谱能力、音乐记忆能力等,还包括音乐理论知识,此外还有常被人们提到的“音乐性”或“艺术性”,我们常听到某某的演奏缺乏“音乐性”、有的是技术但不“用心”等类似的话。这里的“音乐性”“用心”又是什么意思?笔者认为应该是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或其他文化品种的特性。音乐艺术区别于文学艺术,是因为它的直接感性,而音乐艺术有别于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是因为它是通过听觉被感知的。

“立足音乐本体”就要注重音乐的通过听觉的直接感性以及音乐的技术技巧和音乐理论。但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由于教学对象、学制、课时以及教学目标和当前面临现状等因素决定,在技术技巧以及音乐理论上的教学不会太深入,所以应该注重音乐听觉的直接感性因素。笔者不否认会有少数学生在技术技巧上的能力和音乐理论上的功底,也不否认学生在技术技巧和音乐理论上的钻研精神和已取得的成绩,但这在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不具有普遍意义。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立足音乐本体”但不应局限于此。以北京大学艺术教育为例,从其艺术教育产生之时,就十分重视人文性。从事艺术教育的导师们以“他们深厚的学识,他们的哲学、美学修养和理论研究……拓宽了他们的胸襟,涵养了他们的气象,培育了他们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因而从精神―文化的层面上提升了他们的审美境界”。④

音乐属于人文学科,这也是其基本属性,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音乐是一种文化,并与其他文化品种相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它与同时期、同地域或是异域的语言、文学、美术、诗歌、哲学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会产生同样的风格和流派。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上,它的生存、生长都有特定的环境。换句话讲,要将音乐置于其存在的生态环境中去研究。由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应该涉及它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即相关艺术学科和相关文化。如此才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音乐。

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这样的文化拓展,会有助于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和感悟后的内化,会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了解音乐知识,及音乐的孕育、形成、传播、延续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变异、发展或失传。更重要的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美育。

在教学中,要把握好音乐本土与相关文化的关系,如果脱离文化只讲音乐本体,那将使音乐变得乏味、枯燥,如果过分重视音乐本体之外的文化从而使音乐失去主体地位,也就失去了音乐教育的意义。由此,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该“立足音乐本体向文化外延拓展”。

(注:本文为山西省教育厅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2011038)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清华大学艺术中心网站.

②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网站.

③资料来源于复旦大学网站.

④叶郎.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J].北京大学学报,2003(11).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2]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

[3]冯兰芳.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人民音乐,1999(10).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音乐素质教育不仅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包括:音乐素质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情感与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净化心灵。音乐是极为普遍的表情艺术之一,可谓是人类交流情感的世界语,一切进步的音乐艺术都蕴含了社会前进的内涵,如果当代大学生能多接触这样的音乐,就能对自己浮躁的情绪、不良的欲望等进行有效地抑制,逐渐养成健康的情感体验,帮助克服消极情绪,正确树立人生观。音乐素质教育能帮助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品质。在音乐素质教育里,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如果学生能多接触一些与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等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就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产生作用。音乐素质教育能帮助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从事音乐活动的人不仅要具备逻辑思维,还需要形象思维,不管是演奏、演唱或是二度创作,都能帮助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音乐具备较强的美育功能,它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帮助开发智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最终不断提高音乐审美修养。由此可见,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二、加强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进入正规教学体制,让音乐变成必修课

教育部针对普通高校音乐的普及提出了指导方案,高校应坚决贯彻和落实,避免音乐课变得随意、不稳定。为此,普通高校应尝试把音乐素质教育真正纳入正规的教学体制中,把音乐课纳入教学大纲,严格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高校音乐课,仅依靠选修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机结合选修与必修,且要切忌把音乐课局限在欣赏模式上,而应采取听、唱、实践等模式,从而让音乐素质教育能走进普通高校、走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当前已经有部分普通高校落实教育部的指导方案,把音乐课纳入了学校正规的教学体制,把《音乐鉴赏》作为必修课来实施。音乐鉴赏的对象是一部部具体的音乐作品,促使学生通过在课堂聆听著名音乐作品的方式体验音乐、感悟音乐,从而参与到一种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中。不管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哪一种风格的音乐家,他们在音乐创作与演绎中都抒发出自己的情感,并希望音乐能得到人们的欣赏。在普通高校《音乐基础理论》、《中西音乐史》、《音乐鉴赏》等音乐基础课程里,音乐鉴赏处于音乐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因为它能帮助当代大学生直接接触音乐创作者的思想、表现手法,美妙的音乐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印象,把音乐鉴赏变成普通高校的必修课程对全面推进音乐素质教育而言意义重大。

(二)落实课堂教学实践,锻炼音乐实践能力

对于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而言,课堂实践活动是重要层面之一,而怎样调动大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将音乐素质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演唱、表演、舞蹈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体验音乐艺术,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等环节更加深刻地认识音乐,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水平,对顺利推进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大有裨益。例如: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可在选修课的课堂上引入合唱指挥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对合唱的发声方法有一个深层次的体会,从而进一步了解各种基本的指挥手法,明白合唱过程中不同声部的特征及相互作用。

同时,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认知,把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调动起来,促使他们能创造性地把音乐表现出来,并通过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样,如果教师在选修课上引入乐器演奏的教学实践,就能引导学生了解演奏乐器的一般规律,了解各种各样的乐器及乐队的编制,熟悉各种不同的声部在器乐作品中的作用。此外,教师也可在音乐课堂上设计主题,鼓励学生按照主题开展创编活动,以此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对音乐的综合实践能力。概括而言,音乐是一门技巧,普通高校学生要想在短时间里取得突破性的音乐造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音乐素质教育能帮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重新认识音乐,是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素质水平的关键。

(三)丰富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审美修养

课外音乐活动是一种活动类型的课程,是课堂教学之外的音乐教育,是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课外音乐活动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续,通过指导大学生演奏乐器、演唱声乐等方式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从而加深音乐感悟。课外音乐活动为大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提供了机会,能促使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乐趣,对大学生毕业走进社会之后的音乐生活提供有效的指导。音乐课外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中亲身感受音乐,获得有益的音乐艺术体验,从而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修养。例如:学校及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器乐类比赛或歌咏比赛。人类最美妙的乐器是嗓音,歌咏比赛就是一个重要的课外音乐活动形式。尽管当前不太适合在普通高校里依据原生态、美声组、民族组、通俗组等专业分类方法开展歌咏比赛,但学校可以简化,对歌咏比赛的参赛者进行统一评分,可与纪念日、节日等有机结合,形成学校的传统,每一年都定期举行。又如各地普通高校可统一组织开展综合文艺汇演,它是对各门艺术的综合,可在国庆纪念日或新年等节日举行,活动的宗旨不是培养个别的艺术天才,而是普及艺术文化。

当然,教师首先就应对综合文艺汇演充满热情,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出他们的参与欲、求知欲,引导和鼓励一些在音乐、舞蹈等艺术上有自卑感、害怕出丑却又想尝试的学生大胆走上综合文艺汇演的舞台,为他们创设直接参与音乐的机会和条件,发挥艺术潜能。另外,不参加演出的学生也能得到近距离观赏音乐演出的机会,他们的音乐素养也将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确保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得到在学生中得到普及和加强。

三、结语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共《音乐欣赏》课;释放潜能;定位;思考

一、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由资金、劳力密集型向知识、智力密集型转换发展,它对人才的要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的那样:“这次革命对人类提出的与其说是技术要求,毋宁说是人才的要求;在信息时代,人类面临的新兴产业需要的与其说是物质准备,毋宁说是人才的准备。”未来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具有高度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人才的艺术感受、想像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艺术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在我国,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智力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完善个性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普通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开展音乐教育较早的清华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公式:“8-1>8”它含义是:从繁忙的8小时学习时间里抽出一小时接受音乐艺术教育,7小时的学习效率反而会大于8小时的学习效率。

美国哈福大学有个著名的“零点项目”研究计划,他们认为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空间科学和尖端武器研究方面落后于前苏联不是科学技术教育的问题,恰恰是艺术教育远不及前苏联,才是造成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世界100强大学排名第7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自20世纪40年代起把正规的音乐课程纳入学科体系,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并在1997年开始把音乐课程列入了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美国《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也把音乐确定为学校核心课程。国内外的教育经验都显示出音乐对于人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所在。

在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中,众多的综合大学选择《音乐欣赏》课作为最基础的公共艺术课程来开设,是非常高瞻远瞩的,因为《音乐欣赏》课是提高艺术修养,步入艺术殿堂的一条捷径,更是挖掘学生的潜质、开拓思维、提高创造能力的主要课程。但在近几年普通高校大量的合并和扩招的新形势下,要发挥公共《音乐欣赏》课对于人才培养的优势,亟需重新审视和完善对该课程的定位。

二、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学目的定位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1993年开始的普通高校的大量合并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更加普及化和大众化,但是通过调查显示: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令人担忧,据音乐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在校大学生音乐素质存在“两多三少”的状况,即喜爱音乐的学生多,认为在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的学生多,但能识简谱的学生少(仅占2.6%),能掌握一种乐器演奏技巧的学生少(仅占0.2%),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学生就更几乎为零[1]。据笔者调查了解大多国民义务教育的学生到初中二年级就没有音乐课了,在这之前的音乐课也被当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课时被为了升学和考试的所谓重要课程挤占和挪用。因此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础音乐教育几乎就承担了音乐教育的大部分工作,成为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中最后一个让学生接受正规音乐教育的机会和平台。

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后,各高校纷纷开始把音乐列入高校素质类课程供在校学生选修,但课程教学目的是借鉴了专业艺术院校对学生的要求,然而选修的学生为而非艺术专业,这些学生的特点是:音乐艺术的底子薄,又痛失音乐技术学习的最佳时间。因此出现了许多学生热情而来,报撼而归的局面。为了实现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对于人的全面培养的教学目的,重新对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学目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音乐欣赏》课属于普及型的音乐教育,在当代音乐以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已经摆脱了技术和审美的狭隘目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也从技艺的习得转变成了对文化的学习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公共《音乐欣赏》应成为以音乐文化为素材,以个体体验为途径,既对受教育者实施美育,又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想象力、改变传统的单一逻辑思维模式,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式,使大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的同时得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丰富人文修养的高素质人才的课程。

因此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定位应为——对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并在学习和传承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定位

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层面向大众教育层面转化。2007年以山东省“艺考热”为代表的各类社会音乐考级热潮席卷全国,各主流媒体的选秀类节目如“超级女声”等在全国火爆热播,这一系列艺术现象的出现造成了艺术复兴的简单表象,但笔者认为这些现象仅仅是貌似的音乐教育大众化,实则为应试教育对音乐艺术教育造成了实质性的侵蚀。人们只注意到表面的繁荣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本质其实是对文化的承载。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音乐教育限于传统和狭隘的认识,教学内容上重视音乐知识技能的教育,教学内容以专业音乐院校为范本,在当下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反思和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定位问题日益凸现。

当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程不仅要担负起对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还要担负起高等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不仅要兼顾中西方音乐文化艺术,同时还比较中西方音乐艺术的差别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如:在中国音乐介绍的时候加入富有中国元素的ppt图片(如建筑、绘画、服饰、文字、礼仪、武术等),通过介绍中国音乐的同时对中国文化进行传达和梳理,根据不同地方特色,选择独特的地方性戏剧或曲艺(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等)进行试听。也可以对照同一时代的中西方音乐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中西方音乐文化理解。

音乐不但纪录历史文化,也反映现实生活与情感。“音乐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符号,是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个人身份的表达,是他们群体识别和社会身份的标志[2]”。当前音乐的传播途径也日益多元化、商业化,以及大学生审美心理的从众性及追求时尚等亚文化因素影响,促成了大学生对音乐的选择性偏差,在选试听内容时明显表现出对某一类音乐偏爱,为避免音乐审美的同一性危机、彰显音乐艺术的多样性,欣赏课内容上除了要选择传统的古典音乐也需要选择时代感强烈的,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各种音乐形式和内容,引导他们选择积极健康的现代音乐,如:歌舞剧、音乐剧、摇滚乐以及电视电影主题曲等, 例如通过对音乐剧:《猫》的视听,感受人性的选择和善与美的思考。教学内容设计上,让学生不仅了解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感受对人性中的善与美的歌颂,更要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过程释放和宣泄不良的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

因此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定位应纵观世界音乐艺术文化的同时兼具中国音乐和本土(乡土)音乐特色,同时也要兼顾文化传承和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两个方面的需求。以现当代的音乐形式着手,透过音乐艺术现象和社会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作为文化载体的音乐艺术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传达人类情感。

四、公共音乐欣赏课任课教师素养的定位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后,公共《音乐欣赏》课成为了综合性大学的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音乐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技艺习得和培养,它更多地担负起了传承文化和健全人格的任务,这就对担任公共音乐欣赏课程任课的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定位的要求。

各高校的任课教师大多来源于专业音乐院校和高等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前苏联的所谓“学院派”的传统教学体系为蓝本,由于人员来源单一决定了知识结构的单一性,表现在教学中有重技疏艺的特点,而普通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希望通过进行音乐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非常科学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和其他自然和社会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乐器制造与设计、材料化学联系紧密;声乐作品在表现上与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相互渗透;文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深浅各不相同。很多音乐作品创作和题材都受到经典名著、神话传说的影响,甚至是直接取材于当中的故事情节。因此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与技巧,还需要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对历史、地理和其他自然学科都要有所了解,还应具备足够的想象力和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但是在高考艺术招生中音乐专业的文化分数要求很低,使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发挥创造新性教育的能力受到局限

为提高和完善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师的素养,首先应该从艺术师资招生的源头开始把关,并建立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加大非技艺类课程的课时量。如:在师范生的大学阶段课程学习中加入现代教学手段的培养,对在职在岗的现有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师进行有规律的针对性的在职培训等等。针对非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要求选配的任课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各类知识的能力,丰富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不仅受到音乐美的教育,还可以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在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功能,达到超越音乐本身的教育潜能的释放。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纵观公共《音乐欣赏》课程的发展,高等教育中的公共《音乐欣赏》课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已是不言自明了,但在近几年普通高校大量的合并和扩招的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能否发挥最初设置本课程的目的释放其潜能-----增强对高等院校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想像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关键取决于公共《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定位、课程内容的定位、任课教师素养定位的三个定位是否准确和具有可实施与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滕青. 音乐教育的功能与高校音乐教育[J].中国大学教育,2006(3).

[2]钱丽娟.音乐偏爱与身份建构——当代大学生音乐偏爱的社会学思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1).

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定位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定位研究,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把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与其它类型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形式区别开来,找到其确切定位,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过程,创办出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分类较多,如有根据专业性来分的专业音乐教育与非专业音乐教育(曾琳2005.2);有根据教育层次分的研究生音乐教育、本科音乐教育以及专科音乐教育(杨柳2003)。但上述分类均是以单一的指标来进行划分的,而且只从宏观上进行了一个粗略的划分。本文尝试从综合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学校类型等指标入手,把高等音乐教育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而且各个子系统中又包括完整子系统的结构模式(图1)。其中系统Ⅰ和系统Ⅱ在文献中经常使用;系统Ⅲ是笔者根据当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实际概括而成,它包括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四大类。在这四大类中,除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外,其它类型的音乐教育都与特定的高校类型相对应,而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则是涵盖多种高校类型的非专业音乐普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从图1(见下页)可知,在系统Ⅰ、系统Ⅱ和系统Ⅲ中,虽然各自的划分标准不一,但它们相互之间是交叉的。图1(见下页)显示,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属于系统Ⅰ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属于系统Ⅱ中的本专科教育;但在系统Ⅲ中,它与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都不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它与高等专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学术价值取向、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育的师资培训价值取向,以及高等院校普通音乐教育的通识教育价值取向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特色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它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取向。具体来说,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具有如下主要特色:

(一)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方面主要有如下表现:首先,高职院校的定位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样化。高职院校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其目标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综合性,单一的或高深的培养目标难以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其次,培养目标体现社会性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音乐既要表现时代精神,也要体现艺术个性,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既充分接触社会,体现社会发展的脉动,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艺术的个性特色。最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体现技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技能性,具备实际应用能力。但艺术的真正底蕴在于其内在的素质,高超的技能来源于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艺术素质修养,同样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

(二)培养规格的应用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规格上着重于应用性。应用性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线,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目标之一。基于这种定位,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也充分体现市场的变化趋势,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注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培养的人才能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需要。我国当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培养过程的应用性体现不够,培养的人才直接应用到社会中仍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训过程,因此加大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是培养艺术通才。艺术通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是有机统一的,应用性要求在学习的内容上宽泛,即所谓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但在专业上并不要求过于高深,学生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然后以某一特长为主要发展方向,培养一种“多学科、复合型、圆锥式”的人才类型(胡建华2003.12)。

(三)培养模式的多元性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培养模式的多元性,单一的培养模式显然不利于完成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按人才成长的规律有机组成的一系列教育过程的统一,它本身也是柔性的,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我国传统的高职音乐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基于专业教育的思路,在适应性上滞后于时代要求,在结构上过于刚性,新时期的社会变革要求重构我国高职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将以柔性化、综合性和个性化为基本特征。

1.柔性化

柔性化对应的词是“刚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社会的变化已超越了常规的时间计量单位,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变化的要求,传统的刚性培养模式显然力不从心。因此,重构柔性化的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提高其社会适应性、跟上时展要求的根本要求。

2.综合性

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现了综合性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宽厚的知识储备,有广阔的文化视界,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要求音乐专业学科内容的综合,如专业知识(如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历史、音乐教育等)与相邻专业基础知识(如影视、戏剧、舞蹈等)的综合,专业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如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文学等)的综合,也就是说,逐渐消融知识之间的人为划分,合理重构知识结构,弥合知识之间的裂痕。

3.个性化

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柔性化是统一的,它本质上是要求“因材施教”。在高职音乐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音乐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体现个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是指在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允许个体表现自己独特的禀赋,按个体的兴趣爱好与才艺特长,营造有利的成长空间,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在制度上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潜隐的“政策性保护”(事实上,艺术系已存在的一些特殊规定,如对英语要求的降低,录取中文化分数单独划线等)。(四)培养对象的普及性高职院校接收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它与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或高师音乐专业院校的“高门槛”入学标准不一样,在入学的门槛上较低,也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精神,在培养对象上具有普及性。但是,从高等音乐教育总体结构来看,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虽然具有普及性质,它与高等院校的普通音乐教育的普及性还是明显不同的。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普及性是相对于专业音乐教育而言的,它一方面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训练,受到专业音乐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也体现社会发展对艺术通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可以培养出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通才,这正是体现其特色的关键所在。如何把高等音乐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衔接起来,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到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训练,这正是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巨大发展空间所在。

(五)培养效果的即时性

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效果要体现即时性。与其它类型的高等音乐教育不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人才的就业方向是社会艺术团体,学生在踏出校门之时,也是检验其培养效果之际。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要尽量缩短学生就业的“过渡期”,培养一种“上手能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基于上述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充分注重学习与社会的紧密接触,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习,边学边干,在做中学。此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要与实际操作紧密相联,避免纯粹的理论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既要高于实践操作,但也不能脱离实践操作,真正做到“在课堂中找理论,在实习中找答案”的培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