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概况范例

建筑企业概况

建筑企业概况范文1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原则;应用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实时阶段必须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提升可行性,在项目管理的阶段,提前进行管理,按照原则实施。以下对原则分析:

1.1创新性原则

通过对技术进行分析后,需要进行有序化调整。根据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概况,在当前基础上进行竞争力和生产力的评估。管理方式和模式创新等,在全过程监督和实施中,保证符合要求。

1.2以人为本原则

通过对建筑工地的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提升工人的职业素养。考虑到实际配置情况和安全化管理等,在各项管理阶段需要进行管理分析,为了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以人为本,实现精细化管理,满足要求。

1.3标准化原则

根据建筑企业的管理情况,需要进行责任分明制。在岗位管理的阶段需要明确实际类型,在规章制度和项目管理中,提升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只有明确标准化指标,才能实现总目标。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状

结合实际情况,在当前具体管理阶段需要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影响因素比较多,在项目管理和实施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其他问题,以下对现状分析:

2.1安全隐患多

结合当前建筑企业的实际管理概况,在后续实施阶段需要对隐患分析,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前进行施工具体调整,在工程实际管理的阶段,不良影响大,在安全性分析的阶段,部分工作人员素质差,对很多隐患不了解,滋生其他问题。此外安全管理措施不能落实,缺少警示标志,增加项目难度。

2.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因素,在实施中有具体的制度形式,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制约作用,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要求等,在当前基础上凸显出管理的优势,提升稳定性。结合实际效益和概况等,如果不能达到理想的标准,择直接对企业的形象产生影响,根据实际管控注意事项和指标等,在当前管理基础上进行成本掌握。管理制度的缺失,必然造成其他影响。

2.3建筑项目管理效率低

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后续实施阶段进行有序化管理。部分单位采用替代材料,替代品的质量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对质量造成影响。针对建筑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如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必然造成不良影响。在后续实施阶段,我国多数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直接增加了项目整体的施工成本,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过于看重材料的价格,忽视了材料的质量要求,这直接影响了项目施工的质量。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建筑工施工项目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和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高施工质量,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其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具体如下:

3.1监理过程精细化管理

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实际要求,在后续实施阶段需要明确要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多,在监理管理的阶段,进行监理评估和实施。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在整个过程中明确监理注意事项,监理管理后,对法律知识、建筑工程相关知识和其他类型的知识进行了解后,能符合要求。监理人员需要掌握全局控制因素,根据监理概况和全局化内容等实施。要想完善现有机构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构建合适的管理指标,按照步骤要求进行。(1)履行要求根据实际合同项目和要求等,在整个评价阶段履行现有的责任和要求。根据行业内容和概况等,提前确定管理类型。通过不同的方式实施后,能符合监督管理的概况要求。(2)建立考核制度根据监督管理的要求,在整个过程中对实际标准进行掌握。结合监督类型和模式,提前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只有保证监理工作符合要求,才能满足要求。(3)完善行业机构在专业化管理的阶段,行业机构审核是重点。在监理管理的阶段,明确规划类型。检查自身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在完成监理工作以后要将监理报告在规定的时期内上交给相关部门。

3.2材料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符合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材料管理,材料占据60%以上。在项目精细化管理中了解精细化程度,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对精细化模式进行分析。在实际建筑管理中,可能存在管理力度不足的现象,根据实际工艺流程和其他报道等,对流程进行优化,降低能耗,使其符合要求。(1)现场审核在实际建筑项目管理中,以建筑项目作为标准,后续实施阶段了解限额类型。只有根据额定要求进行材料管理,才能避免浪费。(2)分类管理分类化管理也是重点,在整个过程中了解具体类别,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定期检验和清点符合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能耗分析,对损耗概况了解后,寻找可行性高的方式进行问题处理,提升优势。

3.3人工成本管理

人工成本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占着较大的比重,而加强对人工成本的管理能够对整体工程效益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人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要细化工时管理制度,梳理工时管理思想。而在施工过程中正确统计分析人员数量、人员调整情况、防止出现工时拖欠、工时分配不均等问题,便要查出相关原因,采取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施工人员工时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规范作业行为,细化人工成本支出,使施工效率得以提升。提升施工人员工作效率与积极性,使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人工成本能够合理分配,实现效率最大化。

3.4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①施工计划的制定要与实际工程情况相结合,有可能对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都要全面考虑,确保能够顺利按期的实施工程;②作业现场情况和施工资源储量要加以全面考虑,施工材料、人员、设备要确保足够充足,且能够合理地配置,使工程能够顺利地开展;③施工进度协调会议要定期的组织开展,各部门的实际要求要及时了解,对其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理。确保施工任务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及时完成;④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的完成情况与执行进度要及时的检查并加以重视,并组织协调其他施工作业,防止整体施工进度被延误。

3.5安全管理

要确保各工作区域的划分在施工计划中合理制定,施工材料的堆放能够合理的安排,确保畅通的安全通道。还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施工材料要分类并做好相应地标识。要定期维护与保养相关施工设备并对施工场地加以清洁。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也非常重要,要使工作人员能够有相关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就要定期组织培训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要加强工作人员安全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加以惩罚,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起相应的应急处理小组,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能够得到保障。

4结束语

根据项目的实际管理概况,在后续实施阶段明确质量的影响因素。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项目管理不合理以及其他异常现象,针对安全隐患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筑项目管理效率低等问题,从根据合同要求进行、进行监理过程精细化管理、材料精细化管理等入手,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保证项目的稳定性,进而满足工程要求,实现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严云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

[2]郭建军,闫立群,郭利琴,等.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21).

建筑企业概况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品质;不足;对策

社会的进步,间接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建设进程。装饰装修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三大工程之一,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由于装饰装饰行业的法律体制并不健全,使得装饰装修的建设品质,不能在制度的制约之下,得到更好的提升。技术应用不能严格的按照业内的相关规范进行,使得整体的装修过程,变得杂乱无章。通过对装饰装修工程在建设期间管理不足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使整个装饰装修工程的建设品质,得到更好的提升。以博望售楼处装修工程为例,南京亚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通过装饰装修过程中品质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优化策略。

1装饰装修工程概念分析

装饰装修是在工程主体交工之后,利用合适的材料,对工程进行一系列的修饰。使整个工程更具有美观、经济实用的价值。利用装修的手段,将空间的布置按照图纸及业主的要求想法,进行的一系列装饰装修的活动。通过装修的处理,能把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合理的进行遮掩,让整个工程看起来更加的美观,更具有实用的作用。同时房间的设计还能按照业主的相关要求,进行具体的一系列创意创新,体现出整个装修的主题色彩。

2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品质管理要点的不足之处

2.1施工材料材质控制不到位

工程的建设是由各种材料构成的,材料材质直接会影响工程的建设品质,装饰装修工程也是如此。材料是装饰装修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组成工程实施效果与建设品质最为基础的单位。在实际施工期间,一定要加以重视。很多装饰装修工程的企业一味的追求利润,对于装饰装修的品质视而不见,使得工程的整体建设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管理人员在对材料检测时,不能按照材料检的相关标准严重的执行,使得整个材料检测过程流于形式。还有一些管理者与材料供应商之间存在权钱交易,在材料的使用上,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归其主要原因,主要是材料控制不到位。

2.2技术应用不合理

装饰装修工程的技术应用,直接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相关品质。时代在进步,很多先进的技术在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很多技术人员,在对相关技术要点没有掌握的情况之下,就进行相关的作业,使得工程的整体建设品质受到严重的影响。也有一些装饰装修企业,不能合理的进行技术创新,在现代的工程建设中,仍然采用较为落后的相关技术,使得整个工程的技术应用未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经常可以看到新闻报道中,因装饰装修技术应用不到位,或者因为技术使用错误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2.3人员主观原因引起的品质问题

装饰装修的主要实施人员,对于工程的建设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质,直接会影响整个装饰装修工程的实施效果。当前装饰装修的实施人员,综合的素质能力较差,专业技术能力存在一定缺陷。很多员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装修专业学习,对于建设的标准,相关的行业规范一无所知。没有安全施工的责任意识,机械应用未能按照相关规范使用。

3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的优化策略

3.1适时的加强材料的监督管理

在对博望售楼处装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适时加强材料的监督管理职能。首先可对合同中约定的材料归属,工程的概况进行大概的了解,才能根据工程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合理的装修材料监督管理。博望售楼处装修工程价款为7460000元,最终价格以我方实际完成工程量结算,工程价款所知完成工作项目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措施费及税金。通过合同内容,可以清晰了解到工程价款中明确了甲乙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我方属于包工包料的方式,对工程进行装饰装修。在进行材料采购过程中,适时的加大对材料的监管力度,保证工程建设的材料的品质。采用技术管理人员介入的方式,避免出现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权钱交易现象,还能使整体装修工程的建设品质得到更好的保证。

3.2选择与工程建设相适应的施工技术

装饰装修工程在建设的期间,要选择与工程整体建设相适应的技术,为整个工程建设品质保驾护航。需要提前了解工程实际建设承包范围,工程的概况。从而对工程的建设应用技术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思路,采用恰当的技术对工程进行装修。对工程的概况以及工程的承包范围进行了解,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技术的应用。根据合同的约定,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建设能力及施工的面积,采用最恰当的技术,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工期。另外,在技术的应用上,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具体特征,结合建筑装饰装修规范配合使用。

3.3加强工程建设人员的素质建设

建筑装修工程的实施者,直接作用于整个装饰装修工程的建设品质。因此,加强装饰装修工程作业人员的素质建设,是整个工程品质保障的重点。企业应适时对工程建设的人员进行正规的培训,以增强作业人员的专业施工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培训后,对装饰装修作业人员进行素质考核,及专业能力考核。确保合格后,才能进行装修工程的建设。提升每个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个人,确保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找到相关责任人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探究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及优化对策分析和装饰装修工程概念分析,把握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品质管理要点的不足之处:施工材料材质控制不到位;技术应用不合理;人员主观原因引起的品质问题,以及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的优化策略:适时的加强材料的监督管理;选择与工程建设相适应的施工技术;加强工程建设人员的素质建设,相信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努力,装饰装修工程的品质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建筑企业概况范文3

[关键词]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编制层级;编制内容

0前言

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是对历史工程数据进行整理、收集和加工维护而建立的一套数据系统。数据收集的对象包括历史项目的结算资料(如设备采购资料等)、施工图预算资料、招投标资料、其他咨询资料等[1]。通过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工程指标造价体系,有利于加快数据整合分析,有效指导限额设计工作,便于对拟建项目进行初步判断,提高建设工程决策效率和质量,提升项目建设成本的精细化管控水平和项目建设成本标准化水平,便于盘活静态数据,实现通过数据要效益和精益化管理的目标及要求,对日后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工程造价咨询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1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类型

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按内容属性可分为建设投资指标、主要综合性指标、实物工程量及价格指标、消耗量指标。

1.1建设投资指标。建设投资指标是反映项目投资水平或强度的总纲性指标,可综合反映项目建设成本的高低,可作为衡量建设企业投资强度的标尺。建设投资指标可根据建设投资的构成按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等指标分列。其中,工程费用指标又可按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设备安装费、主要材料费、材料安装费等单位指标分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指标是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建设项目费用的相关投资指标;依据不同项目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形,这类费用指标涵盖的具体分项指标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费、建设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环境影响评价及检测费、工程勘察费、工程设计费、工程保险费、联合试运转费、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生产准备及开办费等。建设投资指标可根据项目建设规模、生产能力、总建筑面积等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参数来编制,并量化相关费用占比。

1.2主要综合性指标。为准确衡量建设项目投资水平,在原有建设投资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工业项目专业类型和项目自身属性的不同,以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炉窑工程、竖向布置等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对象,按主要技术参数编制综合性指标。主要技术参数包括项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设备总重量、用电总负荷、安装总功率、竖向布置土石方、钢轨铺设、道路及场地铺砌、供电线路、管道、金属结构、厂区围墙、土地使用、拆除工程等综合性指标。

1.3实物工程量及价格指标。实物工程量主要用于统计和分析既往工程设计工程量的消耗水平,是评判设计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实物工程量是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材料消耗,如占比较大的桩基工程量、土石方工程量、砌筑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钢筋工程量、钢结构工程量、防腐工程量、电缆工程量、特殊材料等。由于以实物工程量综合判定的工程费用更接近市场,此类指标在实际工程中更受各方的青睐。价格指标是反映项目实施当期的价格水平或成本水平的指标数据。价格指标作为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体现,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中管理的维度也不尽相同,因企业管理水平而不同。此类数据的整理应根据企业特点,以可调可控的原则来编制。

1.4消耗量指标。消耗量指标是反映建设工程人、材、机等消耗水平的统计指标。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这类指标是企业在投标过程中核算资源投入的参考性指标。

2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数据来源

用于测算或编制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应来源于实际工程造价数据,根据数据特点,可以按如下进行划分:1)根据多次性计价特点,工程造价数据可以分为投资估算、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结算价等。2)按造价文件性质,常规的造价文件分为报价文件、咨询类造价文件、承包类造价文件等。3)按获取渠道,造价文件可分为企业内部造价资料、从分包商获得的造价资料、从业主获取的资料、从其他相关方(咨询单位、政府、网络等)获取的造价资料。

3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编制层级

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可以依据“建设项目-区域工程-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层次结构进行编制,可参考概算编制结构(图1)。一般来说,主要造价指标体系可以按表1中的几个层级来统计:

4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和管理

4.1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编制的主要内容。工程造价指标是反映项目建设投资的分析性指标或综合性指标,反映建设项目实施当期的综合性量价指标体系,包括设备指标、建安工程指标、其他费用指标等[2]。工程造价数据经过整理加工后才能作为有用的工程造价资料。如上所述,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可以按层次分级从微观到宏观、从分部分项到整个项目来编制。4.1.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部分主要描述项目的建设规模、生产能力、选址、产品方案、建设方案(包括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占地面积等)、工程范围、工艺流程、投资概况、定额标准、计价标准及方式、合同形式等主要技术经济参数。4.1.2建安工程造价指标建安工程造价指标是在已整理的建安工程造价资料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加工整理的分级分类工程造价指标。4.1.2.1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按施工类别,建筑工程可细分为钢结构工程、一般土建工程、防腐工程等;按工程目的物性质,建筑工程又可分建筑物、构筑物、桩基等工程,建筑物指各车间厂房等,构筑物指矿仓、浓密池、烟囱等。国际通用的建筑工程造价指标通常按分部工程来分类,如土石方工程、钢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防腐工程、保温及隔热工程等。为了与国际通行规定保持一致,建议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也按分部工程整理。在编制过程中,由于国内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式主要分为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两种方式,指标编制时应有所区分。在传统定额计价方式中,可把直接工程费、措施费、规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及税金等综合到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中,或求出各间接费的占比,然后将各间接费分摊到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中;在清单计价方式中,把措施费清单、规费税金清单、其他项目清单综合到分部分项工程费用清单项下,形成全费用综合造价指标。另外,在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中,主要人工消耗和大材消耗也是统计工作的重点。最后,根据主要技术经济参数求得各实物工程量指标、分部分项工程量指标、单位工程造价指标等。4.1.2.2安装工程造价指标安装工程造价指标按专业可划分为:1)工艺安装工程造价指标,包括设备安装、管道、工艺金属结构等;2)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指标,包括照明、动力配线及桥架、变配电设备安装及调试;3)仪表安装工程造价指标,包括配线及桥架、设备安装及调试;4)通风、采暖、工艺给排水、生活水等安装工程造价指标,其中采暖、照明和生活水可以按建筑工程指标统计。4.1.3设备价格指标设备价格根据来源不同,可以按如下对象进行采集,主要包括已完工程设备采购合同价、不同厂家设备投标价格、市场询价以及从其他途径获取的设备价格等。根据设备的不同特征,设备可划分为专有设备、标准设备、一般非标设备及其他设备等,设备属性还可以区分为进口与国产。工程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大型专用非标设备,这类设备数据的整理工作对于企业掌握自身成本、提高报价竞争力和获取企业利润非常重要;专有技术类设备数据要分门别类积累和整理,且量价结合来分析。按照专业类别,设备也可划分为采矿设备、选矿设备、冶炼设备等;按照设备常规属性,设备还可以划分为起重设备、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机设备、工程机械设备等。需要强调的是,设备类物料的编制是设计类企业经济性指标建立的基础。4.1.4单项工程造价指标各单项工程造价指标主要包括各单项工程的生产能力或其他相关技术参数,如处理量40t/d的化学水处理站、产量35t/d锅炉房、220kV总降压变电站。编制时,可根据单项工程的生产能力、加工能力、装机容量、蒸发量、排气量、产气量、水处理能力、建筑面积、容量、长度等分项进行分析统计。4.1.5建设项目综合造价指标建设项目综合造价指标建立在大量工程数据基础之上,可以按工程类别划分为矿山工程、冶炼工程、市政工程等。根据企业项目类别,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冶炼工程按金属类别可以分为铅冶炼、锌冶炼、铜冶炼、稀贵金属冶炼等,各金属类别还可以进一步按规模划分。

4.2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信息化管理。为了便于对造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查阅,可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客户端的交互式应用和管理,提高数据在工程实践中的适用性,并注重数据的及时更新与维护,以保证基准数据的时效性和可参考性。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建设动态化指标体系,实现快速报价等造价业务能力的提升。

5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和意义

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建设目的是为了指导未来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在具体造价业务中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整理的造价数据,按照指数调整法或类比调整法运用到拟建项目中,可加快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如判断投资组成的合理性、参数选用的准确度、消耗量指标的先进性等,在评估项目投资比重和强度、设计指标合理性等方面发挥具体的指导作用,对于投资管控、限额设计、快速报价等具体造价业务有重要意义。

6结束语

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建设是造价人员从事工程造价咨询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是提高造价从业者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数据整理和积累,并加快信息化数字处理能力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才能适应工程建设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设工程造价指标指数分类与测算标准:GB/T51290—201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建筑企业概况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内容;控制策略

0引言

建筑工程投资量大,干扰造价的影响因素众多。建筑企业为了达到盈利目标,需要分析建筑工程中影响造价的因素,还需要明确建筑工程在造价预算方面的控制要点,围绕造价预算控制目标与任务,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控制,确保项目施工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竣工且不会出现超预算,为建筑企业带来盈利。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现状

在工程预算控制环节,需要对工程各程序进行细致全面的控制,由此才能提升造价预算控制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在工程建设期间,造价需要采用全过程管控的方式,因为工程项目在运行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若某环节出现超预算问题,均可能对工程总造价造成影响。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及时发现施工环节出现的超预算问题并进行科学控制与管理,根据问题引发的原因设计解决方案,由此保证工程顺利推进。由于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关注造价预算控制工作,没有在造价预算控制方面引入全过程管理模式,制定的管理方案不合理,同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则容易出现超预算问题,难以让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从项目中获得收益。工程造价是建筑企业控制工程资金并达到经营目标的关键,需要重视相关工作。然而,很多建筑企业领导与工程管理层对工程造价认识深度不够,没有合理设计造价结算方案,疏于对工程环节造价控制管控,将重点集中在造价结算方面,也没有为造价控制建立体系健全的管理体制。在此情况下,管理人员无法随着工程运行采用科学的造价控制手段,一旦施工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工程进度,降低工程质量,缩小企业在项目中的盈利空间[1]。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在各环节的工作内容

2.1决策环节

在决策环节,需要论证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经济效益与技术手段等,借助决策比较不同项目施工技术,完成工程决策判断任务。在决策阶段,造价成本的干扰因素众多,需要关注工程规模、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市场风险、材料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与合理判断。工程决策直接关乎项目成本投资水平,还会对前期设计与工程施工形成不小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工程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在决策环节推进工程造价预算,应该基于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工程成本目标,在市场发展趋势下分析工程项目施工行为,保证项目可以达到前期设定的经营目标[2]。

2.2设计环节

在设计阶段虽然不会花费过多经费,但是会对工程造价预算形成巨大影响。工艺设计、总平面设计、公共设施、辅助设备设计、材料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标准均为影响设计环节造价的因素,在工程造价预算方面,应该选择科学的手段进行控制。基于设计图纸要求编制关于各分项工程的预算定额,了解材料设备、市场情况,细化各建设工作投资额,优化工程方案内容,提高工程施工的可操作性,发挥设计方案的价值。在设计环节,通过预算定额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2.3施工环节

在施工环节进行造价预算控制,确定定额套用方式,准确核算工程量,了解政策优惠内容,确定机制材料价格。在施工环节推进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时,造价预算人员需要结合施工设计图纸,了解施工业务内容,梳理施工业务,明确各项施工内容。在掌握合同条款后,确定施工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预算并给出各环节资金使用计划,提高资金在工程施工阶段应用的合理性。在工程施工期间,需要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基于工程变更与材料使用等方面信息,在施工项目运行中进行动态控制,调整预算方案,以定额作为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策略

3.1完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准备任务

建筑工程涵盖的内容众多,具备复杂性。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开展进行造价预算控制,需要分析各环节工作内容,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编制工程造价预算前,做好预算准备工作,检查成本预算,为工程造价预算方案的落实奠定基础。建筑工程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相关因素均可能对造价造成影响,应该关注当下市场材料价格控制、建筑工程图纸设计、建设单位、政策扶持、施工单位、价格等内容,需要对项目施工主体责任进行合理把控,完成工程造价预算准备任务。在施工环节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需要基于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天气变化等因素,进行细致、全面的控制,调查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梳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潜在影响因素,合理分析相关因素并进行控制。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工程造价需求,完成项目造价管理任务。建筑企业选择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管理人员,跟进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人员应该掌握科技技术、建筑技术、云计算、数据技术,拥有丰富的预算编制经验,由此可以结合不同工程实际概况与要求设计,使现场施工内容与设计图纸建设内容高度一致,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控水平。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进行前,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对各环节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由此防止工程投入资金无法满足建设工作实际需求的情况出现,同时提高造价编制方案的合理性,为建筑企业从建筑项目中获得盈利提供保障[3]。

3.2加强造价预算编制工程管控力度

对建筑工程项目推进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应该基于工程造价成本的前提下,对项目预算成本进行动态控制。围绕预算成本目标,合理编制造价预算控制方案,提高对各类工作成本的控制力度,防止工程各环节出现超预算的情况。项目预算编制涵盖计算项目与预算项目两大主要内容,在工程施工前,编制预算需要掌握工程项目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数据勘查与市场调查等活动获得的数据,按照工程建设要求编制项目预算。在编制施工预算方案时,需要实地勘查项目所在地,还应该了解施工条件与场地情况,基于大量数据信息,通过云计算、计算机等技术建立工程模型,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提供条件。围绕工程项目进行数据分析与控制,预测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掌握设备材料市场价格的浮动状况,预估材料价格变动走向。综合工程数据制定施工预算定额,明确工程各项内容,结合实际信息进行控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造价预算编制环节,工作人员如果没有按照工作要求落实各项内容,没有全面收集工程数据,也没有验证各项数据内容是否精准,就难以保证造价预算管理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在工作人员编制造价预算方案时,必须依托管理制度进行动态控制,保证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推进各项工作。另外,在造价预算编制环节,管理人员造价预算人员定期汇报工作进度,由技术人员检查造价预算方案的编制情况,及时发现工作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控制。在动态管控方式下,改变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对待工作的散漫态度,强化其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督促其按照工作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提高造价预算方案的科学性。

3.3提高工程量计算水平

开展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时,为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可靠性,需要结合建筑项目具体情况整理工程量并进行计算工作。多方面收集工程材料,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合理把控,在此基础上推进成本估算与控制工作。计算工程量需要以可靠、全面的数据作为基础,应该确定计算方式并按照一定顺序推进计算工作,由此可以规避漏算、重复计算工程量的问题。在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面,需要掌握建筑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关系,快速推进工程量计算工作。另外,在工程量计算环节,可以借助BIM信息技术计算,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完成定额计算工作后,按照要求严格测试工程量。通过预算验证可以掌握工程量预算计算情况,在提高工程量预算全面性与准确性的基础上,对工程施工工作进行合理把控,保证工程量计算工作按照要求执行,有效规避重复计算、漏算工程量的等问题,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整体质量。工程量计量数量庞大,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使用BIM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可以快速整理工程量,核对工程量是否存在重复或缺失的项目,在此前提下进行计算,提高计算值的准确性。在项目工程量计算环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工程量计算程序,核对各环节工作是否存在缺失,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与BIM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对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人员计算工程量的工作效率,也关系到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需重视此类技术的学习,还应该定期反思工程量计算工作,发现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3.4监督造价预算控制工作

在造价预算控制中可能出现徇私舞弊或其他问题,会对工程造价管理造成一定影响,为防止项目出现超预算的情况,需要监督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还应该保证监督工作可以落实到具体活动中。监督工程造价预算时,应该基于工程具体概况,审核工程资金,提高资金在工程各环节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与有效性。对于工程中涉及到大额收入与支出的项目,需要加强审核力度,严格按照流程推进各项操作,保证清单内容完整且可靠。在此基础上,可以了解工程资金运行情况,规范各类资金,加强工程对设备采购租赁、材料采买等环节资金的控制力度,防止出现资金流向不明的情况。监督造价预算控制时,需要加强对经济签证和工程变更的控制力度。经济签证等情况难以避免,但是可以通过预防手段规避,审核、论证施工图纸,了解图纸设计内容,应对设计变更,在应对手段的干预下,可以将变更形成的损失控制到最低水平。

3.5组建高水准的造价预算管理队伍

建筑企业应该聘请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以企业在造价预算管理方面的需求为对象,梳理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按照相关标准寻找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确保其具备顺利完成工程造价预算的能力。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应用拥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否则难以在复杂的工作信息中,精准地进行工程造价。企业需要延拓人才引进渠道,通过社会、高校、网络等途径,选用具备岗位胜任力的现代化人才。建筑企业还需要组织在职的造价预算管理人员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让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接触各类工程案例,基于相关数据计算工程各分项预算,提升其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建筑企业还应为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供与同行交流的机会,丰富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工程经验,扩宽自身视野,以更好地完成造价管理任务。从人才引入和人员培训两方面入手,提高建筑企业在职队伍人员的专业能力,为造价预算管理合规开展奠定基础。建筑企业在造价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需要设置科学的培训教育模式,从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入手,选择理论测试的方式,结合预算管理人员日常工作表现,综合评判其专业素养,组织培训活动。丰富培训活动的内容,可以补齐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方面的短板,帮助预算管理人员更提升专业能力。为防止培训活动不能达到人才能力提升的效果,需要在组织培训活动的同时,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优化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内容。建筑企业还需要将激励机制与考核工作结合起来,定期考核预算管理人员的能力,帮助预算管理人员发现其在专业方面的不足,针对性进行学习。定期开展考核,同时将激励与奖惩措施联系起来,对于考核成绩高的员工会给予一定嘉奖,让预算管理人员形成忧患意识,主动探索专业领域,为建筑企业建立现代化造价预算管理人才队伍提供良好的条件。

4结语

工程造价预算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预算控制人员需明确预算控制内容,关注资料收集、工程量计算等工作,基于工程项目概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审核施工图纸,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控制,达到造价预算控制目标,为建筑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钦虞,列航徐.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潜在价值和运用[J].建筑工程与管理,2021,3(3):106.

[2]李红梅,李永欣.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造价预算管理研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2):1.

建筑企业概况范文5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监理企业;应用研究

1引言

近年来,BIM技术在一些国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技术也逐渐地向国内市场进行过渡,从2007年开始,我国的建筑行业逐渐得到了BIM技术的支持与帮助。

2BIM技术的相关概述

2.1应用现状与背景

BIM技术就是一种建筑行业的信息模型,通过一个建筑项目,对项目的功能与各种特点进行详细的表达,它也是一种能够对有关建筑知识进行全球共享的一种技术,通过分享建筑项目的全部信息,在建筑的全部生命周期内,都能够提供可靠的资源,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完工中的各种技术要点都能够给予很好的依据,帮助建筑项目能够更加容易地完成,BIM技术深深地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使各个阶段能够更好地联系起来,让各个阶段的工作能够更加的完善,当前国外的BIM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在各个国家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应用这种技术也具有了非常成熟的一套流程,对这种技术的规范标准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尤其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大量的资金扶持,在最大程度上加快BIM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这种技术在中国慢慢地普及,相关建筑行业的权威组织也慢慢地看到了这种技术的优势与未来,我国对这种技术的更新与实际运用产生了很多良好的对策,针对当前BIM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筑行业的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地应对,希望这种技术在我国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2.2BIM技术存在的优势

BIM技术有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它让整个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更加便捷,对施工的各个阶段都有模型化的对比,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关键部位都有完善的信息记录,方便施工人员及时地找到施工出现的问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提高了施工队伍的效率与施工的质量。BIM技术在施工过程有更加完善的信息储备,对施工过程各部分都有足够的信息资源的支持,方便各个单位对施工进程进行信息的调取,对施工过程的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共享,对各部分的施工有良好的信息储备,保障信息交流更加的顺畅,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通过合理信息的获取,能够让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问题处理方式更加的多变合理。BIM技术具有非常强的可视化操作,改善传统建筑的三维处理环境,可以自动生成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清楚地了解建筑的概况与细节,使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建设工作更加准确,信息获取更加直接,打破了传统二维的建筑项目的施工模式,降低了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难度,能够保障建筑工程更好地运行,促进建筑工程企业能够有更加合理的发展[1]。

3工程监理企业的BIM技术应用分析

3.1BIM技术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BIM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有时工程质量在验收过程中,不能够一致通过,这样给工程监理企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可能产生很多无效的工作,但是BIM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施工的各阶段进行分段处理,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各种资料都显示在模型上,并且将这些资料在工程建立过程重点表示出来,将检查不合格的部分用特殊的颜色标记出来,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特殊的整改,重新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完善,这样就可以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查找到出现问题的地方,并且给工程监理企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2BIM技术在进度方面的应用

工程要严格地控制进度,工程监理工作人员就要时刻地了解工程的各种细节,将工程当前的完成度与计划的部分进行对比,最大程度上让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计划相符合,BIM技术可以利用模型,对各个时间段的施工情况进行建模,使工程监理人员清楚地看到各个时间段应该达到的工程概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程监理人员的工作量。

3.3BIM技术在造价方面的应用

造价控制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材料的支出,BIM技术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部分、所需要的不同材料生成详细的明细表,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可以非常轻松地得出工程所需要的材料用量,针对某一种特殊的材料,工程监理人员还可以进行单独的设计与处理。

4结语

本文对BIM技术的背景与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了工程监理企业BIM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希望通过以上的分析与介绍,能够加强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促进建筑行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企业概况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从过去的几十年里,建筑施工行业处于高速扩张的态势,不断增加的就业人数和萌生的新公司持续加剧行业竞争。为了帮助企业保持发展动力、提升盈利水平,成本管理就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中成本管理的现状着手,分析成本管理应用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为企业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一、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界定

建筑施工企业是从事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等生产活动的经营单位,需要具备相应资质和专业技术人员,尤其对专用设备的要求更加严格。施工项目周期长、人员流动频繁、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这些独特而显著的经营特点,使得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难度加剧。

(二)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进行的成本预测、决策、控制、核算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全员参与、科学配合,对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以最低耗费取得最大效益。按照时间线可以将成本管理划分为三个阶段。

1.事前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是将项目合同的总金额根据项目的施工环境、周期长短、人员分工、设备配置等不同因素进行配比划分的过程,旨在通过预测和计划合理分配资源,对成本结构进行总体把控。

2.事中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控制及监督,是成本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环节。其目的就是要确保成本发生在预算范围内,在计划的基础上对施工情况予以规范,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执行过程中问题和特殊情况。

3.事后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即对建筑施工项目的耗费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类和归集,针对各环节的成本进行准确计算,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反映出来,以确保资金投入、人员安排、机物料消耗等得到高效分配和使用。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面,对很多企业来讲,经营的短期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将重点放在营业收入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对成本的管理。另一方面,多数企业都会片面地将成本管理工作界定为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而未正确认识到成本管理存在于项目的方方面面,缺乏对单位和项目的责任担当以及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成本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直接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生存机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仅将目光停留在创造价值、撷取利润上,而未考虑资本投入和风险承担,对成本疏于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提升。而将成本管理归结于个别部门的独立责任,不仅不利于对单位整体及项目概况的把控,甚至会造成成本与项目相割裂的局面,更加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生产型企业不同,其成本以项目为核心,具有金额大、种类多、工期长、反馈慢等特点,这也就要求其成本管理需要特殊的制度加以规范和落实。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借工程成本复杂之由,未能完善可行性机制或者未能结合项目实际及时修订管理制度,导致成本管理松散杂乱,很难达到管理效果。

(三)欠缺全面规范的管理系统

从上文可知,成本管理的三个阶段覆盖成本发生的全过程,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首先,在成本的预测与计划阶段,要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及工期,分别对料、工、费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然而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并不重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和采购时间,导致过多资金积压,增加了管理成本及资金投入。其次,有些企业忽略了对成本的控制和监督,未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缺乏成本核算与考核机制,无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也会造成非正常损失等成本浪费无法划分责任归属。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忽视了对该管理系统的构建,在各环节的成本管理上仅看得到财务账面的数字,并没有通过运用成本管理手段获取数据背后的信息,洞悉信息所表达的问题。

(四)缺乏必要资源的投入

对于企业成本管理而言,成功关键因素就是具备专业人才队伍和专有信息化平台。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中成本管理的特殊性,要求相关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成本管理的基础知识,更是要了解项目概况和成本运作。事实上,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并不熟悉项目内容,对于接收到的核算单据和报账发票,其内容和用途都不甚了解,更是无从判断成本发生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降低了成本信息的时效性,增加了沟通成本和管理成本。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成本管理的理念

想要紧随改革转型步伐和经济发展形势,巩固企业立足根基,提升行业竞争力,就要从思想上加强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将传统零碎的数据整合转变成系统全面的成本管理信息。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国家政策的研究和宣传,加强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将成本管理和绩效考核相挂钩,从思想理念上强化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对财务人员或者相关人员组织进行学习和培训,增强其对成本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把加强管理的口号落到实际工作中。

(二)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

制度是执行的基础和依据,是将理念规范化的具体内容。管理之所以散漫松懈,主要原因就在于制度的欠缺和不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想要构建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先从单位自身性质着手,结合其周期长、标的大等特点及外部市场环境的需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管理制度;其次,在制度的实际应用中,在严格遵循制度的总体方向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项目的物理距离、空间范围、人员分工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成本管理制度,及时反馈和调整制度的适应性和普遍性;最后,对制度的建立与修正、落实和完善,都需要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鼓励各部门参与和配合,激励员工协调互动。

(三)构建全过程成本管理系统

所谓全过程,即涵盖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加强成本预算管理,是做好成本管理的第一步,是开端和基础。要先根据合同对项目结算方式的要求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匹配,如按照固定合同额结算,就要根据合同金额分配各环节成本占比;而依照合同结算单按工程量进行结算,就需要综合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单位资源等多方因素对成本进行管理。在预算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工作实际、结合具体内容,为成本管理打牢基础、定好方向。在成本预算管理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控制和监督是对成本的事中管理,也是决定成本管理至关重要的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项目内容和运作方式,企业需要在全过程中充分调动和激发全员参与、对全部成本进行管控。首先,将成本计划分解到具体的成本指标上,可以按照部门、施工类型细分,也可以根据项目工艺或者工程进度增减,把文案计划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其次,要加强对日常成本的管理,使常规开支规范化、标准化,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将变动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同时提高固定成本的经济效益;最后,根据实施进程和预设因素,制定多种备选方案,及时有效应对特殊情况及突发状况,最大程度减少因非常规因素导致的成本损失。在成本管理中对成本的核算与考核,不仅是对本单位、本部门、本项目的考量,更是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验收、对企业经营效益的综合反馈。优化成本核算是建立在健全的会计核算基础上的,完善财务原始数据的记录,遵循合法和可靠的原则,不符合规定的费用发生不得计入成本,真实完整反映客观事实,建立并严格执行核算制度。建立完善的成本考核机制,运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评价管理效果,将指标明确到人,在考核工作业绩的同时落实责任过失,奖惩分明。

(四)加强人才培养、健全信息平台

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和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做支撑。首先,相关从业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筑施工企业要侧重招聘和培养具有相关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强行业技术培养和职业道德提升;其次,要执行定期轮岗制度,增强相关人员对各环节成本管理的认知和技能,更新和扩展知识架构,提高综合素质和全方位成本管理水平;再次,鼓励财务人员补充学习建筑施工项目相关知识,项目相关人员也应该学习财务税收相关内容,增强知识的互补性,提高相关人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信息化管理不仅为管理提供便利、提高效率,更是将企业构筑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构建成本信息网络,施工部门要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票据,上传并报备施工进度和现场状况,财务部门将接收到的数据真实完整的整理列报,并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技术分析;管理人员可依据平台结果对成本进行实时监管。同时也要求相关人员对信息技术加以学习和掌握,运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保障和技术支持。

四、结语

建筑企业概况范文7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园林建筑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同时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与居住环境。但是,就现阶段的园林建筑工程施工以及管理工作来说,依旧存在着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先对目前园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探讨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的施工管理。

关键词:

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引言

一般来说,园林建筑工程包含了绿化栽植以及园林小品的建设,同时还包含给排水工程、地型建造等内容。由于园林施工中涉及到的项目较多,其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出现较多的交叉作业现象。一旦施工现场出现管理不合理、施工配合不到位等问题,就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同时也不利于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因而现阶段探讨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2园林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园林建筑工程的招标不规范

在进行园林建筑工程的竞标时,一些建设企业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利益,一般会将园林工程承包给投标价格较低的承包商。通过这一方式中标的施工企业,其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大多会出现漏洞,严重的影响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施工队伍素质较低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园林工程发展较为迅猛。这一过程中,就需要素质较高的园林绿化施工队伍作为保障。但是,就现阶段的施工队伍人员来说,大多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队伍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严重的影响了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园林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不规范

就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来说,其施工过程中并没有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现阶段施工现场大多采用粗放的养护、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技术含量较低。比如说一些植物修剪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人修剪,再比如说除草工作长期无人进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还是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此外,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园林工程遭破环的现象严重。现阶段,一些单位或者是居民的法制观念较为淡薄,经常会做出侵占城市公用绿地的行为。同时,园林工程中的花草、树木受到攀折的问题严重。此外,园林建筑工程还存在着管理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以及景观造景技术严重落后且缺乏新意等问题。另外,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方法滞后,赏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

3提高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

3.1做好园林建筑工程的投标工作

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投标文件内容应该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条件,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工程质量等级和工期要求,根据施工场地条件、交通状况和工程规模大小,认真研究绿化施工图纸,结合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苗木栽种顺序,恰当选择施工机具,提高具体措施如何利用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保障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这些具体措施往往能得到业主赏识,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3.2提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就现阶段我国的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来说,普遍存在着施工专业水平差,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同时我国园林施工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因而,不管是建设方还是承包方,都应该重视园林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在进行施工单位的选择时,要选择那些人员质量高、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进行园林建设。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要建立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将施工中的责任落实到位,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3.3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绿化工程和建筑、水电等工程一样,施工前期必须充分了解项目的概况和绿化用地范围、工程投入成本、施工条件、可保留的植被等,并依据图纸进行实地勘察。由于绿化施工较为灵活,一般作为工程的最后一个分部进场,若发现现场与图纸不一致的地方,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以免破坏前期工程成果,影响苗木的选购和造景效果。由于园林景观工程环节比较多,多个项目同时施工的现象并不罕见,难免出现工程交叉的情况。所以,在充分掌握项目情况后,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季节天气变化情况,应及时制定绿化施工方案,加强统筹管理。同时,应成立专门的绿化施工质量监督小组,实时跟进施工进展过程,保障施工质量。

3.4苗木质量的把控与原有植被的利用

园林工程的造景效果容易受到苗木质量的影响,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本问题。因而在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栽种植物的成活率。一方面,在进行苗木采购工作时,要尽量购买生长茂盛、根系发育完整的苗木,同时还要确保苗木没有病虫害与机械损坏。在苗木进场之前,要做好检疫工作,确保植物可以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苗木种植的流程,不仅要对施工现场的土壤改良以及树冠的修剪工作引起重视,还要做好苗木的运输与后期养护等工作。

3.5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如果待栽种的植物在其移植与运输的过程中接触不到土壤,那么就会导致苗木的根系受到损坏,同时还会出现养分的流失问题。要想减少苗木的损坏机率,就要确保苗木进入场后能进行及时的栽种。在苗木在进场之前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①要控制好建筑土方工程,并且要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②要对施工现场的土壤进行改良,并且要接通现场的排灌设施,同时按照图纸进行定点放线等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土壤酸碱度以及土壤的养分进行测定,以便选取适宜的植物进行栽种。

3.6做好苗木的栽植工作

在进行园林工程中苗木的栽植工作时,要根据苗木的栽植次序合理的安排苗木以及材料的进场顺序。同时,还要根据苗木的种类以及具体的生长特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因素进行种植前的修剪工作。此外,还要结合苗木的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深度。一般来说,施工现场苗木种植的次序要按照先乔木、灌木,后地被的顺序进行种植。对于施工现场的部分胸径以及冠幅较大的乔木来说,要进行一定的绑扎支撑操作,以便于树干的固定,确保苗木的生长状况。

3.7落实园林工程的养护工作

一般而言,园林工程的绿化、维修、养护工作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同时维护工作也具有长期性等特点。在进行城市中社区园林的绿化、保养工作时,一定要遵守可持续性的原则,切实的做好每个环节中的工作,避免出现“重建轻养”等问题。一方面,可以建立一支的专业技术过硬、施工能力强的队伍进行园林的养护。另一方面,可以签订相应的园林维护责任书,将维护工作中的责任具体到人,同时明确养护过程中的标准。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奖惩体系的方式,实时的督促养护工作,确保园林建筑工程养护工作的质量。

4结合实例对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解析

4.1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处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土地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因而植物的生长不良。同时苗木的运输路途较远,附近的公路相对堵塞。在该工程中,不仅包含了园建工程、绿化工程,同时还有水电等分部工程。该工程的绿化面积为14386m2,园林的绿化施工工期是25d,项目区域内原有大片的竹林以及多棵高山榕。工程的具体施工内容包含以下几点:首先,要进行场地的平整。之后进行绿地以及苗木的栽种和养护工作,该工程的养护期是两年。工程中选用的植物主要有杜英、小叶榄仁以及盆架子等,同时还选用了一部分的黄花槐、尾叶桉以及小叶榕进行栽种。

4.2施工要点

①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前,对项目的概况以及图纸进行了熟悉,同时对各项分部工程的进度以及施工范围进行明确。②苗木的运输。施工时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合理的安排苗木进场,并且运输的过程中无颠簸、磕碰等问题。③土壤的改良。在进行施工之前,对现场的土质进行了检测,并且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换土以及添加高效营养基质土的方式对土壤进行了改良。此外,就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该工程施工中根据图纸进行了苗木的定点放线,同时很好的避免了地下管线的破坏。④施工现场苗木的种植以及后期的养护与管理。由于工程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因而夏季的温度较高且多雨。在进行种植时避开了强日照,进而减少了植物的蒸腾量,缩短了根系的恢复时间。在养护与管理期间,积极的进行现场的排水工作,确保植物的根系可以排水通畅。由于该工程的养护期较长,因而制定了详细的养护与管理方案,并且加强了监管的力度,确保了工程后期的景观效果。

5结束语

进行园林建筑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同时对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在进行园林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时,要控制好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做好现场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卫伟,覃莉莎,李颖琳.园林施工技术现状及有效对策探讨[J].低碳世界,2014(13):17~18.

[2]张洪鹏,唐艳红.园林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J].农林科研,2011(10):1~2.

建筑企业概况范文8

1.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柳州城中区的文昌大桥东南面,是第三棉纺织厂和苎麻厂的旧址。西南面为柳州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工程”之一———窑埠古镇,商业较为发达,北面为文昌桥引桥,引桥的北面是柳州市政府,东南面为会龙山,南面为螺蛳山。场地环境优美,周边规划有五星级宾馆、商业街等设施。

1.2现状分析

工业博物馆项目用地呈不规则四边形,其中建有若干大小不一的车间、办公楼、宿舍楼和一些临建的厂房和景观构筑物,大致按两个方向进行排列。整个用地的建筑规划较为随机和零散,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取舍和组织。地块内建筑虽经历长时间洗礼,但均保存较为完好,多为框架结构,砖砌外墙,极具年代感。尤其其中两座较大的厂房有锯齿形的屋顶,造型别致,颇具特色,内部空间开阔,适当改造后非常适用于作为展示空间。首先对地块内所有的建筑进行编号,对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外墙材质等进行调研登记,并根据改造需要进行评估,划分为三类。对结构牢固、立面具有一定艺术价值、能代表柳州工业建筑特色的划为I类建筑,采取尽可能恢复建筑历史原貌,着重保护和修缮建筑外立面,已损毁部分按原貌恢复,修旧如旧的方法;对结构基本牢固、建筑局部(立面、结构、室内墙面)有值得保留的工业建筑痕迹的划为II类建筑,采取部分拆除,部分保留的改造办法;对主要是后期临建、没有整体规划、立面陈旧、结构不牢固、无利用价值的划为III类建筑,采取整体拆除的方法。

2改造规划

2.1功能分区

规划综合考虑项目背景、地块位置以及博物馆未来的发展需求,并不过度追求商业效益最大化以及盲目模仿发达城市的文化创意园模式,结合二三线工业城市的地方特色,将本项目分为展区、服务区以及办公区三个功能区块。展区承担博物馆的主题功能;服务区主要为相关产业配套,为博物馆的日常运营提供经济支撑;办公区承担为展区配套的储藏、管理等功能。

2.1.1展区

根据现有建筑结构形式、跨度、层高等方面的特点,厂区中部现存的五个大车间无论是在体量、造型、内部空间尺度以及采光通风方面都比较合适改造成展览空间,可以考虑改造成工业博物馆的展区,分别布置主展区、企业展区、世界工业科技成果展区、互动展区以及机动展区。通过加建联系厅将各展览功能区串联起来,每个联系厅是下一个展览功能区的入口,也是上个展览功能区的出口。联系厅前配有独立的集散广场,展陈流线可分可合。

2.1.2服务区

服务区包含两个部分,休闲服务区和室外配套场地,它既是博物馆的配套功能,也是博物馆主要的经营、创收部分,以达到“以馆养馆”的目的。休闲服务区包含电影院、企业家会所、服务中心、接待中心等。基于有利经营的考虑,将其布置于地块西边紧邻的东堤路地段,与窑埠古镇商业街首尾呼应,形成商业集聚效应。室外配套场地则包括停车场、室外活动场等功能。

2.1.3办公区

博物馆必备的功能配套部分,由技术办公和藏品库房两部分组成。将其布置于场地的中南部,由原有的厂区办公楼、仓库改建而成。此处紧邻展区,又相对僻静,可开辟专用通道与外部联系。

2.2景观规划

采用与生态景观融合、与历史文脉融合的策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以植物造景作为主要策略,按植物多样性因地制宜进行种植,注重不同植物的季节适宜性,营造一年四季都可观、可赏的生态景观系统。将地块内的工业构筑物———高炉作为景观及视觉中心,大型工业部件如火车头集中摆放设计成室外展场,烘托主题。收集工业零件,经二次加工设计成景观小品。提升“追忆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的设计主题,在参观流线上加入“循迹”的概念。

3主要建筑单体改造

3.1主展馆改造

主展馆由原1.5万锭纺纱综合车间改造而成。旧厂房外立面材料主要为红砖。其建筑体量大,开窗规律,北侧为两层厂房,南侧为三层宿舍,东侧为两层生产用房。天窗为锯齿形,北向采光富有韵律感。建筑立面上采用维修翻新的改造手法,尊重原厂房建筑立面,仅对门窗进行维修替换,最大程度地呈现其历史面貌、保留工业记忆。在保留原有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仅用水平分隔的手法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了重新划分,营造顺畅、实用、光影斑驳的展示空间。在建筑体量改造方面,采用外部穿插加建的手法,在厂房西北角插入一个方形体量作为入口门厅,采用玻璃和钢材,营造简洁而又富有工业美感的入口空间。

3.2企业展馆改造

企业展馆作为整个博物馆最重要的展示区之一,需要有类似主展馆的大型建筑空间。考虑到企业展馆结合主展馆进行更大规模展示活动的可能性,将主展馆西侧的原气流纺纱车间改造成企业展馆。原有建筑为单层厂房,体量大,屋顶也有锯齿形天窗,特色明显。其改造手法与主展馆的改造手法相似。基本尊重原有建筑立面造型,重点对内部空间进行了水平分隔,中心作为大的展览场馆,四周则作为企业单独展馆。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展馆通过主展馆穿插加建的门厅体量与主展馆相联系,使得两个展馆成为一个空间整体。从改造手法上看,属于空间改造中的空间整合手法。

3.3世界工业科技成果展区改造

世界科技成果展区由原脱胶车间改造而成,原厂房外立面材料主要为浅黄色石米,开窗规律,单层大空间,层高较高。在建筑立面改造中,仍然采用维修翻新的改造手法,尽可能保留原建筑立面,局部进行维修,对门窗进行维修替换。空间改造方面,为了充分利用原本较为高大宽敞的内部空间,采用了竖向分隔的手法,利用轻钢结构搭建出二层展陈空间,丰富了空间层次。内部通过大坡道与二层串联,使游客在空间变化中有多样的感受。同时,采用外部水平加建的手法,在旧厂房北侧加建了五个方形体量的小型体验空间,增强游客与展品的互动性,使整个展馆成为集展览与体验于一身,既能与工业记忆产生对话又能体现时代特色的全新空间。

3.4互动展区、临时展区改造

互动展区由原长麻纺车间改造而成,临时展区由原短麻纺车间改造而成。两栋厂房位置相邻,原厂房外立面材料主要均为浅黄色石米,二层,局部四层,立面风格简约,平面近似正方形和长方形。二者在建筑立面、内部空间、建筑体量上都采用了相同的改造手法。在建筑立面改造中,采用了新旧对比的手法,大部分的建筑立面被保留,只在西侧服务区介入了由新材料、新色彩组成的新立面。改造中使用的红色金属板既紧扣“追忆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的主题,也营造出活跃的气氛,新旧交融的场景中仍强烈地传达出浓厚的工业气息。建筑内部空间则进行了空间整合,灵活利用上下层空间,并改造出多个通高空间,使上下层的空间、视线进行更好的互动和交流。建筑体量改造上则在南侧水平加建了方形体量的门厅和休息厅。

3.5服务区改造

根据服务区在整个厂区内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所承担的功能职责,在进行改造设计后,它应当与展区的建筑风格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整体上应该是造型新颖、极具时代感的建筑。整个服务区可以看成是整个具有工业历史气息的片区中介入的活力元素,在与片区内保留至今记录柳州工业历史的旧厂房形成新旧对比的同时,又与片区以西的窑埠古镇在建筑风格上迥然不同,丰富城市形象。在此改造思路下,我们对原汽车修理厂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造,只保留必要的结构、侧墙、垂直交通,而将东西立面完全置换,使其焕然一新,成为企业家会所。同时在其南北侧进行新建筑体量的水平加建,形成条状体量,与其东侧的机动展馆围合出丰富有趣的街巷空间,供游客在其中驻足流连。服务区再次呼应“火红年代”的设计主题,在外墙材料的选择上大量采用红色金属板,醒目并具有时代感。临街一侧的墙面肌理以螺帽的六角形为母题,隐喻“工业”,使得整个建筑形象极具工业美感,体现出柳州这个工业城市的特色。功能布置上,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接待中心、休闲娱乐、服务中心、4D影院,意在向中外游客宣扬柳州的工业历史及企业文化。

4结语

旧工业建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次将柳州三棉厂旧址改造成柳州工业博物馆的设计实践中,由于建筑师的早期介入,从项目背景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到现场调研考察,经过多轮次的与项目业主、政府部门、施工企业等的沟通,最后完成整个片区的改造设计。由于项目定位准确、改造手法运用恰当,建成开馆后,很快就成为市民进行集会、观展、休闲、娱乐等城市活动的新场所和柳州市的重要接待单位,从而实现了旧厂房“蝶变”为城市新地标。当地人认为,工业是柳州的标志和名片,而柳州工业博物馆有助于让人们了解柳州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柳州人曾经的光荣和梦想。2013年以来,柳州工业博物馆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柳州新八景之首、广西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和广西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且于2013年8月获得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总结改造实践,笔者认为,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应符合以下特点和条件:

(1)良好的城市区位: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为核心,工业建筑区占据着城市的关键位置。这类旧工业建筑地段优良,交通方便,不仅能集中展示城市门户形象,而且优越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也成为吸引公众的因素,因此也与城市博物馆的选址特点相似;另一类旧工业建筑则位于城市远郊,自然环境优美,由于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其同时具备了便利的交通与远离喧闹城市的环境,这类建筑也可改造为主题型博物馆。

(2)历史文化价值的载体:旧工业建筑尤其是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体现出城市发展历程,它们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在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空间、建筑色彩等各方面承载了城市文明和技术发展的历史印迹,体现了城市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时代的社会、文化、经济特色,本身就是一座反映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而博物馆作为收藏、展示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成就的场所,是城市历史文化成就的载体。相比博物馆这个历史文化价值的载体,旧工业建筑不仅能改造成收藏、展示城市文化成就的容器,它本身也是城市文化成就的展示品,是城市工业历史、工业技术、建筑技术的体现。

(3)建筑的标志性:博物馆作为最重要的城市公共建筑和展示城市历史文化、艺术风采、城市形象的窗口,往往具有很强的标志性。而一些旧工业建筑区内的烟囱、仓库、锯齿形天窗、高炉、龙门吊等工业建筑元素和构件,在视觉上也具有极强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散发出极具特色的工业美学气息。在“建筑的标志性”这方面,旧工业建筑具备了其他旧建筑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