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范例

建筑科技

建筑科技范文1

我国的建筑设计要走向世界,并能在世界建筑设计领域处于不败之地,只有最大化地利用“中国元素”进行创新。如何并且对其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归纳、变形加工处理后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将“中国元素”的创新用于现代建筑设计,极大地增强现代建筑设计的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和科技性。

1.1壁画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开始重视传统、自然、文化之美。通过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以直观的方式显现出现代建筑的艺术之感。利用新型科技实现传统壁画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巧妙运用,这是对现代建筑设计实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和和谐美的具体践行。建筑设计通过结合科技手段运用壁画艺术具有的传统线条、色彩、肌理、构图等,是将民族形式与现代科技、现代建筑设计相互完美结合的成功案例。虽然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我国现代建筑设计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繁杂的行业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和层面已数不胜数。例如,在其运用壁画元素进行构思创意和艺术表现方面,早已研发了各种类型的新材料、新工艺,在原有的形式上则追求变革求新,不断吸取借鉴国外优秀的设计成果;未来的壁画艺术将会更加与科技相融合,向着人性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多元方向发展。

1.2科技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科学技术不断繁荣发展,以数字化的生活和科技化的技艺在影响着建筑设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内容、质量,突出表现为建筑设计的空间和环境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超过任何时期的同类设计。

现代的建筑设计不仅能揭示自身内部的结构和优点,还能通过特殊的科技软件技术,来处理完成我们以往可遇而不可求的视觉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建筑设计所具有的现场感及体验性。例如,诸多科技辅助工具运用于建筑设计,如扫描仪、电脑等科技产品,不但提高了建筑设计的速度,而且提高了建筑设计视觉画面的准确性和后期高清壁画完美运用于建筑设计装饰的概率。

2)科技极大地推动和影响着建筑业的传播方式和媒介。

电脑科技和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新型传播媒介的不断进步,以快速、形神兼备的传播方式体现科技带给建筑设计的多元化、科技化。网络科技对建筑设计的传播影响尤为巨大。随着4G网络走进千家万户,让所有人都能及时、准确参与建筑设计的论证和规划等。建筑设计正借助着科技的力量不断深入人心,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代科技是如何推动壁画运用于建筑设计中的

2.1数字科技对壁画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推动

21世纪,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腾飞,数字科技就像一列高速运行的动车一样在向前推进,而伴随数字科技的迅猛进步和大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的现代建筑设计,在设计理论、艺术表现形态等方面也相继发生了的深刻变化,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壁画势必也将发生与时俱进的变革。具体表现为数字科技的发展给壁画图像的认知带来了便捷和精确。数字科技对壁画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推动吻合了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例如,数字科技产生了高清晰的摄像机和照相机,如像瑞典“哈苏牌”照相机就有6000w像素的(这不是最高像素的),而我们的普通单反相机才1600w像素。摄影图像具有其他表现形式所达不到的真实感。利用现代数字高科技会对壁画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清晰地记录壁画的面貌;另一方面高清的壁画图片提高了建筑设计的表现水平,为我国的建筑设计具有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壁画通过数字科技的处理完美地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其准确性、直观性、亲和性和形象性的表达是其它艺术语言元素所不可替代的。消费者通过与高清壁画图像语言的交流,可以更加直观地、富有情趣地完成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数字摄影与后期图像技术处理的结合,不但为壁画图像表现拓展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意提供了可能性和技术性。另外,今天的数字技术和其他新元素等作为新的建构手段介入到壁画艺术的设计创作中后,壁画艺术一改以往平面单调的静态形式,以3D数字化为承载的新形式艺术从此出现。其特征为真实性、综合性等。如果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将具有逼真的现场感、强大的信息承载量和特有的视觉图像语言,给现代建筑设计带来了丰富的象征性和隐喻性,也代表了壁画艺术发展的新风格和新潮流。

2.2电脑科技对壁画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推动

随着电脑设计软件的不断推陈出新,建筑设计师利用电脑的高效率来推动壁画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不但取得了高效节能的工作效果,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建筑设计循环的周期,为建筑设计赢得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竞争实力。提高了建筑设计整体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昔日即费时又费力的设计状态。对于壁画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可以直接用电脑技术加以实现,过去手绘的东西和拍摄的照片如今可以完全由电脑科技代替,大大提高了设计、加工效率。更加适应了国际化的建筑设计要求,达到了国际间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电子分色机在处理、制作图文合一的阴图底片或科底片的功能缺陷。增加了设计创意思维能力;拓展了设计空间;提高了设计的表现水平;节约时间和成本;为壁画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最先进的科技动力。电脑辅助设计对壁画的处理加速了壁画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速度,以最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准确地达到设计的目标。

2.3印刷科技对壁画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推动

壁画作为建筑空间后期的艺术物化的主要装饰工作,建筑装饰设计对壁画的印刷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壁画印刷对象的承印物而言,主要有各类纸张、塑料、布料、铁和木材印等;另外,还有性能各不相同的壁画印刷机;以上这些材料和机械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更新换代,尤其是受到现代建材科技成果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壁画印刷用的原稿、制版、承印材料、油墨和印刷机等都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有巨大的变革。壁画印刷的原稿设计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地再现壁画艺术的气氛;如何最大化地把壁画艺术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如何把先进的科技运用到现代壁画印刷和建筑设计,已成为衡量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标准。今后,科技将会不断推动建筑设计的技术,壁画印刷必将成为十分精美和节能环保的“信息价值创造产业”。对于壁画艺术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实现极大的推动作用。

3结语

建筑科技范文2

关键词:小学;建筑方案;校园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孩子健康地全方面成长。顺应环境所需,本设计是一个服务于社会的文化综合体,是供广大师生学习、生活的功能复合体建筑。它不仅是一个纯粹的集学习、生活功能的空间功能综合体,同时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其中包括学校教育的社会形象,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校内校外所形成的对话关系,形成学校应该具有的一种氛围,一种体验,一种探索,激发学生全方位成长的空间。

1设计背景分析

1.1基地现状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位于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地块区位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平均气温13.1~13.4℃,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学校占地面积62250m2。地块位于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北邻德馨路,西接汇知路,南连居住小区,东靠西安船舶设备公司,整个地块比较规则,地势平整。

1.2设计理念。一栋建筑的出现是由环境所生,所以首先考虑环境与建筑的关系而不是建筑本身。学校是由多栋建筑和绿化道路等组成,所以从单个建筑入手。设计服务于学生的空间创造,是要研究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在做什么。这就是我的设计开始。

1.3设计目标和设计依据。结合项目现有设计范围区位条件及现状,充分考虑相应功能及发展用地,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及适度超前的设计原则,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复合型现代化小学。本设计还将营造出浑然天成的空间场所。方案强调建筑群与周围环境成一脉的同时亦立意与交流,设计中仔细研究基地现状,归纳总结,得出合理的整体功能布局。教学、运动、景观三大板块让学校既是学习的园地又是生活的栖息地,更是感情的归宿。功能与景观,生态及人文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达到建筑与自然交流,建筑与人交流,人与自然交流,人与人交流……一切在交流中生长,升华,打造出一流的校园环境。本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GB50352-201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2019》[13]、《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和地形图进行设计。

2总体设计

西安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基础教育既有授业解惑的功能,又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发挥。

2.1总平面设计(彩色平面分析)。西安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基础教育既有授业解惑的功能,又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得到发挥。因此在相应的校园形象设计上,总平面布局力求体现一种既严谨又自由的格局,即规整中有变化,空间序列的有收有放。而在这种自由而严谨中,教学,生活,运动这些功能区又能独立成区,且互相间发挥作用。校园内分区明确,把校园分成教学区(智慧区),运动区(健康区),生活区(精神区),各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联系方便。设计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建筑布局、交通流线、建筑造型和外部环境。追求景观的整体和谐,力求让校园景观对城市景观有所贡献。

2.2模型体块分析。校园内的单体建筑分布于两片区域,一块主要为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活动区即教学区,一块为教师后勤的活动区称为教师生活区。教学区由三栋单体建筑组成:综合教学楼、多功能厅、行政办公楼(见图1)。①教学楼考虑到日照问题,选择了南北向布置,建筑体块是由几个方盒子穿插组成整体,中轴对称,由一条长长的走廊引入入口大厅,增添了不少趣味,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②行政办公楼整体呈条状长方体,部分体块外包一层造型墙,视觉上有切割和拼接感。整体感觉明快又端庄。③多功能厅由于面积较大,层高有限,使得整体体块呈低矮方盒子状,部分边角做变化,丰富了整体空间。

2.3入口选择及流线分析。主入口选在相邻道路最宽的地块北侧,方便上放学大量人流的流动,地块东面和南面连接的道路各设一个次入口,主要提供车辆出入,减少了在校园中心的穿行,南面的次入口主要考虑每天为餐厅提供的新鲜食物的运输、后勤的出入以及公寓和餐厅产生的垃圾迅速运出,保持干净的校园环境。本方案根据建设要求及周边道路情况,主入口设置在地块北边,通过大门进入到入口大广场,大门一侧设置停车场,从而达到出入方便,停车有序,环境优美,形式开放。整个校园交通流线清晰便捷,道路设计遵循三点原则:统一性、安全性、便捷性。以人流为主的道路,顺达曲直,车流为主的道路顺穿校园,入口就停靠,以保证环境的完整性。主入口侧边设置停车位,方便接送学生家长就近停放。车行道两侧各设有1.5m宽的人行道,人车分流,安全放心。人行道路铺砖丰富有趣,每条小道都铺有不同材质,不同图案的铺砖,给校园增添了不少趣味性。道路做了坡度比较大的排水,以便下雨天及时排水,道路旁边都培养有行道树,在晴天起到了十足的庇荫作用,避免紫外线对小朋友皮肤的伤害,给校园增添了不少乐趣。

2.4功能分区。整个校园有三大功能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教学区主要有教学楼、多功能厅、教师办公楼。运动区包括了各种运动场地及设施。生活区有远离教学区的单身教师宿舍楼及餐厅的附属楼。总平面功能分区布局要点归纳如下:功能分区明确,路线简洁,动静内外处理合理。创造具有标志性和凝聚力的校园中心区,既规整严谨又不乏自由活泼,空间序列收、放、开、合有序。运动区相对独立,为学生活动游戏提供便利。

2.5景观节点分析。校园内主要有两条景观轴线。一条是由大门引进的入口大广场形成一个大的景观节点广场两侧设有丰富的休闲设施,通过广场,经过一条长走廊直直穿过教学楼进入下一个节点———学生趣味室外游戏场,游戏场设有小绿化山丘、沙坑等,供学生尽情地放松玩耍。接着一条铺有丰富图案的步行街通向最终的节点,室外休闲娱乐场,配有座椅、棋盘、羽毛球场地等。第二条景观轴线是由毗连运动场的“原始森林”带和舞蹈广场连成。

3单体建筑空间

本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体现学校的创意、活泼、回归自然为主题。单体建筑设计原则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设计学校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功能流线、空间品质、内部结构、外部造型。校园的单体建筑是总体环境中构成和组成部分,从属环境,单体建筑在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设计总体思想是符合城市整体规划及建筑形式的设计首先符合功能的要求,以完整的体块进行组织,并在既定的平面构成方向上,以连接、穿插、切割、镂刻等造型手法,创造出既统一又丰富多变的建筑形体和建筑空间。建筑色彩以白色和木质色为基调,局部用彩色来勾勒、提神,并与周围的绿树相得益彰。朝向和间距———建筑物以南北朝向布置,满足建筑日照,采光,通风、消防要求。建筑高度控制在20m以内,符合防火规范,尤其注意楼梯、走道宽度、栏杆高度等细部设计,满足规范、消防、疏散、安全要求。卫生设施———卫生间按国家教委颁发的《城市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为起点配置各类卫生设施,适度超前。

3.1校园入口大门。入口大门的主要材料是石头,和校园内部大片的绿化融合得天衣无缝,人车分流。石头上刻有伟人浮雕,显得大门庄重严肃,激发人们内心的敬仰精神,浮雕是学生们的榜样,大门顶上一扇翅膀的点缀,暗喻祖国的花朵们在校园内放飞的梦想。

3.2综合教学楼。教学楼充分考虑了建筑物的方位、朝向、外形、结构、外部投影以及热量采集等诸多细节,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消耗。教学楼共4层采用框架结构,4.2m层高。教学楼间距满足日照间距及国家规范要求。功能部分:教学楼每层都有教师休息室、学生休闲饮水处及游戏娱乐场地。首层布置有主入口大厅,两个次入口小门厅,普通教室,两个劳技室,卫生间及课间休息游戏区。入口大厅南北通达两层通高,面对大厅入口设有两部疏散楼梯和水暖电的各种管井用房;两个次入口设在尽端疏散楼梯旁,方便疏散,带来便捷;8个普通教室各70m2分别容纳45个学生,教室内配有多媒体及存放卫生用具、衣物、雨具的设施;每个劳技室140m2,附设准备室。二、三层共布置10间普通教室,功能同首层;8间专用教室,各设有准备室。首层次入口部分在二、三层做学生课间游戏场所,达到劳逸结合。四层平面断为西中东三块,它们间隔的中间两块屋顶平面用来做学生的活动场地,西地块布置两个美术教室;中间布置合班教室,合班教室因为面积较大,需要较高的层高,所以放在顶层;东块主要是阅览室,被单独隔开来,创造较为安静的氛围(见图2)。造型部分:立面实体部分主要采用两种色调,灰白色和红木质色,具有亲和性和人文气息,且对比强烈,教学楼外观上体块虚实对比强烈采用种种对称。由长长的走廊引进了宽敞的大门厅,门厅外观特殊处理具有标识性。整体体块有收有放,部分窗户加上外框,内侧涂有彩色涂料,丰富了立面造型。外廊由格栅镂空围合起来,形成有韵律感的光影关系,趣味十足,体块虚实对比强烈,让人感到这不仅是个教育机构,更是个生活空间(见图3)。

3.3行政办公楼。位于教学楼南侧及校园中心,北对教学楼,东望运动场,为四层框架结构包含办公和行政,建筑造型简洁切割性,线条流畅,与整体建筑群协调呼应。

3.4多功能厅。多功能厅建筑面积2400m2,采用折板结构。位于校园西南一角的次入口处,便于在学校放学后,可以利用这些空间和设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内部实施齐全,又临近道路和广场,方便人流集散。建筑内部的空间强调适应性和灵活性,主要的公共空间区域作为多功能服务区域。内部布置有1000个座席会议的礼堂,多功能空间可以灵活使用,随时根据需要改变用途,如音乐会、艺术展览、舞会会场、演讲厅等,尽可能大地发挥它的功能和用途。

3.5餐厅。餐厅建筑面积600m2,为一层框架结构,内部功能齐全,餐厅位于次入口附近,方便每天运进食材和输出废物。餐厅主要服务于教职工。教师公寓共5层,两个疏散口,砌体结构,每间公寓配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和厨房(见图4、图5)。

4景观设计和运动区域设计

在当今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结合生态的环境设计成为共识,绿色环境成为当今人工空间的发展趋势,在本方案规划用自然生态的特色和规律,创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整体完善的生态环境系统,成为创造的又一主要课题。学校用地宽敞,需要系统地考虑人工环境的再创造,使其有机完善,可创造大片完整的绿化用地,在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过渡带形成集中的公共绿地,并向各个区域渗透。这样的绿化布置,具有整体性,连贯有效,为校区提供了真正的氧气库,并在空间和景观上起到了连接过渡的作用。200m跑道南北布置,基地不规整,运动场与教学区之间由一条“原始森林”带隔离,有效消除了运动场对教学区的噪音干扰,又方便小朋友们对花草植物的探索和互动。运动场布置了足球场1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13个,乒乓球台30张,铅球场、沙坑以及若干器械运动设施等。

5结语

建筑科技范文3

[关键词]密集型;模块式;教学实践;教学设计

1课程背景

“建筑竞赛设计”是辽宁科技大学建艺学院建筑学专业四年级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建筑设计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课程,在整个课程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筑竞赛设计课程占时共5周,64学时。该课程是专业培养的转折阶段,是在进行过建筑设计具象设计课程后续接的较为全面的培养建筑设计思维体系的课程。该课程设计希望通过建筑竞赛设计,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建筑竞赛设计的设计方法与思维模式,理解建筑竞赛与实地设计的区别与统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了解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2教学实践

2.1教学要求与目标

首先进行设计目标的确立,要引导学生突破固有设计思维模式范畴、冲开物质空间的枷锁,对多个元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竞赛要求的基础上提取重点元素,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其次,将所选题目进行拆解,通过深入探寻题目的本质与内涵进行理性分析与感性创造相结合,完成建筑与空间的初步形态。

2.2模块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密集型教学体系的背景下,设计周期已由八周变为五周,设计学时由每周八学时变为每周十二学时,整体教学过程发生了改变。在此状态下,建筑竞赛设计的教学启用了“模块式教学方法”,强调以设计课程为主线,设计的各个阶段形成不同模块,由设计初步到设计中期再到设计完成态。并将其他门类的教学课程也进行模块化分解,并插入整合进设计过程的模块中,从而形成有机的教学体系。

2.3学生“主动式”的学习过程

在整体教学环节中,采取联合指导、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定点引进其他学术力量,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固有的整体班级形式,形成各个教学小组,以组为单元体形成针对各组的教学模式,并通过讨论、反馈等互动形式,提高各教学小组之间高频率、多维度交流,从而形成“主动式”学习的“学”这一部分的开发式组织。增设研讨课,将传统的由学生向教师介绍方案变为由学生向全体师生进行方案的讲述,其他学生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的意见与想法。把学生推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倾听者与参与者,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考的激情,培养学生勇于深入思考、发现问题以及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的设计思维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多元化发展,更有想法,方案的成果表达也呈现出多样性。引导学生走出教材的局限,不仅将主要参考书目通读并理解,还应对相关书籍有所涉猎。并且善于利用互联网等相关渠道进行前期资料的积累与掌握。

3考核标准

整个设计阶段分为四个节点展开,第一个节点:通过多渠道找寻竞赛优秀作品,从中选取2-3优秀作品进行仔细解读,做出其中的空间关系图、立意构成图,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应用软件与后期处理手法),注意方案由立意到成果的转换过程,体会竞赛设计的着眼点、组织关系、解构手法等方面,撰写调研报告并同时形成文本并予以汇报。第二个节点:要求学生设计能符合竞赛主题要求的公共建筑,这一阶段的设计仅研究可变的建筑(空间)流线、造型、结构,重点是研究建筑(空间)的多样性、可变性、灵活性、中立性、不确定性等,该节点的最终成果为:3.1前期分析报告:主要以图解的方式分析所选题目的可设计性,并配以文字说明。3.2方案立意构思:要求学生选择特定建筑进行设计,结合当地环境、地形特点,综合解决流线组织、功能排布、分区结构及形体等多方面内容。第三个节点最终成果:深化方案设计,进一步研究建筑的空间、细部、结构等进行设计的最终建构,并对图纸排版进行构思与设计。第四个节点最终成果:要求学生进行电脑图的绘制,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4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建筑竞赛设计”这门课程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学生而言,不仅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促进了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团队设计的认知。对教师而言,这些富有特色的教学设置让我们增加了有效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失误,总是习惯于将教育形式化,忽略了建筑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建筑人才,建筑设计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需要不断更新,我们更要用创新的思维模式去思考、探索、实践新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建筑科技范文4

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整套教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模型构建,这对于学习建筑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建筑学的基本特点,对建筑设计进行针对性探究,进而帮助学生进行建筑学方案设计,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以及质量。基于此,探究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对于学习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建筑构造设计》,这门课程基本都是以建筑结构为基本研究点。在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了解掌握建筑的基本组成以及构造特点和设计原则,来帮助学生学习建筑设计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操作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对建筑设计的观点,能设计出有自己思想观念的设计图。因此,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结合建筑学教学体系理论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设计

1.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绘图

因为建筑学的学生在刚入学或者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一部分的公共见着基础知识,对于设计建筑方案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时候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方案设计,对每一种新颖的想法进行创新设计,这样对于学生来讲也有效的防止了设计重复的现象,对于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是很好的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2根据教师的教学理论体系进行建筑方案设计

在学习楼房设计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知道要求,在基础的设计图上进行进一步加工完善,这套设计理论是严格按照教学体系进行的。例如在设计基础、墙面部分的时候,是在完成第一节教学体系来时,进行大框架你构图设计,学生跟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基础方案设计,并对墙面的立体结构进行设计,在设计楼梯的时候就按照第二节学习的制图计算来准确计算,不但满足楼梯的基本设计要求,还需要对整个设计相符合,在楼梯框架与墙面立体框架设计完成以后,再进一步对楼梯的扶手以及护栏等部分进行局部的设计。这样的一节建筑学设计课自始至终都与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相一致,学生在这样的设计课上不但完成了设计,还有效的学习到建筑学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与设计重点。有效实现教学目的。

2收集不同类型房屋设计图,课堂上让学生相互交流

对于建筑系列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是迈入建筑领域的第一步。作为一名新手,切不可盲目设计,要善于借鉴前人的设计成果。搜集各种相关资料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老师要帮助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然后统一拿到课堂上共同学习。作者觉得先自己搜集资料,然后与老师同学共同交流会更有感触。对于一名新手来说,对建筑很陌生,有些人空间利用不合理,白白浪费了地方,还有些人考虑不到房屋的朝向和各种管气的接入,导致房屋住了人之后出现许多不便,如果老师带学生实地考察、对成品进行详解就会解决许多问题。

3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名胜古迹设计思想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建筑领域也与高科技接轨,近几年,一栋栋参天大楼出现在人们眼中。时代进步,科技进步,楼房建筑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独特。经过一项访问研究,学生们很喜欢新奇的建筑设计,例如“比萨斜塔”、“悉尼歌剧院”,只不过学生毕竟知识有限、经历有限,只能看到“名筑”的外观漂亮,却不知道斜塔为什么不会倾倒?歌剧院的外观为什么那么高雅?而这些疑惑老师就应该来讲解,让学生们知道设计细节、设计理念等等,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效率就会很高。

4参加实践,感受真实建筑设计

现在学生的书本很多都是彩印的,也有很多老师会采用幻灯片来讲课,提前从网上下载与课程有关的媒体软件、视频演示、设计图稿等,这些媒介都能帮助学生更明了的学习知识,但是,相片图片只能展现建筑物的一面,不能让学生们看到所有的边边角角,也不能让学生知道是怎么用砖砖瓦瓦垒出了一座大楼的,为了解决这些缺陷,就可以让学生参加实践,走进施工现场,参观建筑物,学习如何打造边边角角。为了达到有效的实践效果,老师需要提前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再去做相对应的实践活动,就能让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要做到及时性,讲了新知识就带学生去实践,有着对新知识的好奇和疑惑,学习效果会比较好;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解和见解,并结合实地,进行分析和回答。实践活动结束以后,要求学生做一份实践报告,一来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二来,也能让老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5将建筑设计抽象问题具体化

要想在建筑方面有所造诣,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打开思维,大胆想象。因为学生都是刚步入建筑领域的,上课的时候,如果只靠手脚来比划来形容,学生是学不会什么知识的。所以老师应该结合一些道具、模拟房屋样品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观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才能让学生明白。

5.1鼓励学生边动脑边动手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动手实现自己的设计,用简单的材料做一些道具,在组装的过程中可以清楚细节设计、衔接设计;当拿到自己的设计成果后,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一些小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5.2在学校设立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陈列出建筑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构型,确保学生能够随时观摩构型的操作方法。还要有模拟的建筑工地,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展示,不放过任何细节,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验室将自己的设计作品模拟演示出来,让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建议指导,这样就能对自己设计的不足进行补充。

6完善建筑设计方案

现在人们买房子优先考虑的就是房子的质量和户型设计,在现念中,大多数家庭的选房标准就是房屋牢靠坚固,设计实用美观。之前灌输给学生们最多的就是安全问题,在设计中将安全排到第一位。只不多房屋设计理念会随时段发生变化,所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在生活中,任何建筑的设计都有预算,在节省支出的同时还要设计出性能良好的房屋。在设计建筑材料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材料预算,不能照着书本的比例来做实际生活中的预算,在进行施工时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相应设计,不能照抄照搬书本上的理论,学透书本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做出完美的设计。

7对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评估总结

对于学生来讲任何一个成果得到教师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学生之间思维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在完成设计之后,学生对设计结果进行展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有效的评级阿和知道,对于不足的地方及时进行更正,在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让学生在电脑荧屏上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老师和自己的同学,这时候也能调动学生表现的积极性,虽然学生的设计不完美,但都是每一位学生智慧的结晶,在学生讲述完成以后,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指正,对于优秀的地方进行表扬,不足之处尽心指正,一次来提升学生建筑设计的能力,也能给学生的建筑设计思维增加更多新颖的观点。通过对学生建筑设计的有效评价,能使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总之,新世纪的人才,要求的是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建筑学设计这么课程中显示的尤为明显,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呆板,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采用有效的方式对建筑学设计课堂进行改善,能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有效的完成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

作者:孙力杰 单位: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1-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建筑科技范文5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依托学校多科性大学的特点,在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内容的学习研究,将地域性体现在专业教学环节当中。注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了多专业支撑下的专业培养模式,本专业围绕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形成了“一条主线贯穿,三个阶段协调”的课程体系。

1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

如图1所示,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围绕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分为设计起步、发展提高、实践综合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教学环节相互衔接、教学内容循序渐进,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形式,课程安排贯穿学期始终。设计起步阶段包括一、二年级,重点在于设计基本技能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设计基本方法的掌握。二年级解决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侧重从行为与尺度、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秩序、空间与场所等不同角度解决建筑问题,使学生了解建筑生成的基本逻辑和方法。在每一个教学目的要求下都会设置相应的任务书,大二第一学期第二个作业的教学目的是“场地与环境”,在此模块下安排了茶室、草原驿站等题目供教学使用。

2设计课程任务书的设置

2.1以“空间”训练为线索的题目设置

建筑设计课程一贯以空间设计为主要出发点,围绕空间的不同难度,设置不同类型的教学题目。在二年级解决建筑设计基本问题的教学目的要求下,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设置遵循从单一空间—简单空间—单元空间—复杂空间的原则。以往我校建筑学专业二年级的第一个作业题目为别墅设计或茶室设计,以单一空间为主,第二个作业题目为社区文化中心建筑设计,以简单空间为主,第三个题目为幼儿园建筑设计,为单元式空间为主,最后一个题目为大学生活动中心或者售楼中心,以复杂空间为主。本次以“环境与场地”为切入点的教学题目安排为“草原驿站建筑设计”。草原驿站最早作为草原地区信息传递的中转站,后转变为人们停留、休息的地方。现拟在包头市“城中草原”——赛罕塔拉公园新建一个小型的“草原驿站”,主要为在赛罕塔拉公园游玩、锻炼、旅游的人们提供一个集餐饮、娱乐、休憩、展示、草原特产和工艺品销售等服务的场所。

2.2从环境认知与场地调研着手

广义上,场地等同于土地,指供人们活动或工程施工的地方。维基百科对其作出了定义:场地是指某个事件、建筑物(构筑物、结构体)、对象或其他事物所处的地点。

2.2.1基地选择

建筑设计是建筑、环境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的结果,不应该抛开环境设计而独立存在。“赛罕塔拉建筑设计”设计题目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建筑设计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对环境设计的重视。赛罕塔拉公园是包头市的“城中草原”,公园环境优美,包含天然湿地、跑马场、射箭场、摔跤场等,为包头城市居民创造了一个旅行出游的休闲活动场地。作为一个真实且距离较近的场地,更能让学生贴近设计场地,去观察、发现和了解场地周边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2.2基地测绘

建筑设计切忌“纸上谈兵”。传统建筑设计课程任务书是老师绘制的一张场地CAD图纸,标注简单的场地与周围道路的关系、要保留的古木、面对的河流等,但即使是这样,场地也还是过于单一。新型教学思路是重视整个建筑设计过程的训练,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对于前期的基地调研和测绘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学生没有对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不了解场地的实际情况,用想象的方式感知场地来带的信息,很容易导致设计方案理想化、不切实际,站不住脚跟。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场地进行实地测绘。测绘过程:由专业课老师带队,携带测绘仪器和设备,与学生一同出发去往赛罕塔拉公园。调研方式有很多,可选择用摄像机、手机对场地周围环境拍照、录视频等方式的形象记录,也可以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分组测量。需要测绘的数据包括:基地地形和高程;内部保留植物的位置和范围;水系位置;原有建筑物范围高度;建筑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的定位等。总结过程:回到教室,由各组学生讨论总结测量的相关数据,编写调研报告,并对照卫星图绘制图纸,完成一幅1∶1000的赛罕塔拉总图测绘,以及一张1∶200的基地用地,面积为1500m2。通过测绘环节,学生对场地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当然,测量数据可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的是各组成员与教师的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后续如果有疑问还需再次测量。在整个实地考察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形象地了解所设计建筑的场地情况,在脑海中构建基地模型,在有趣的调研活动中认识建筑设计的乐趣,同时明确自身的责任,在以后面临真实问题时,思路清晰、脚踏实地,设计出因地制宜的优秀作品。

2.3以教学环节知识点渗透为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把握,提倡教师运用“渗透式教学法”把问题展开,结合个人兴趣和体会,重视讲新的、活的、实用的知识。既讲理论,又联系现象和应用,并将其体现到建筑设计任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环节上,遵循建筑设计生成的一般原理,在这个刚刚接触设计的大二学期里,建筑设计题目大体遵循由基地环境情况简单、建筑体量小,趋向环境情况复杂、建筑体量大的规律,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设计方法和建立设计思维。在对基地周边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收集相关的案例,我们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对三个案例进行分析,要认真解读每个案例的生成逻辑和平立剖制图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会集中讲授建筑设计原理的一般方法、布置设计任务、讲解调研方法、布置调研任务,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场地与行为的关系,进行相关模块的训练,达到场地调研及行为研究的基本训练。在对场地和行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评价调研结果及设计概念,通过对使用人群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和前一阶段的案例学习,进行方案的概念设计。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行为与功能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基于行为研究的概念生成。在对行为与功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开始集中讲授形式构成逻辑,解析形式与场地的关系,分析形式与行为的关联、形式与空间的关联,进行基于行为的形式分析。通过比较优秀方案,确立构思,进行功能组织,生成形式,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基于行为的形式生成深刻理解。在对功能与形式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开始讲授类型学理论,解析方案中的形式抉择,分析形式的生活意义,讲述类推的设计方法,进行基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学生通过研究形式的类型含义、形式与活动模式的匹配,进行类推形式,优化细节,最后完成基于形式的类推设计。在对类型和形式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方案设计,如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老师会提出成果表达建议,学生进行最终成果表达,年级组组织公开评图,评价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3结语

建筑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探索要结合自身特殊的性质,区别于其他理工科专业。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新式任务书的使用是希望更好地推进建筑学教育的进程,强化学生对“场地与环境关系”的认知。在打基础的大二学年更好地建立设计思维,掌握建筑设计原理,为之后三年的设计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虽然改进时间不长,但是体现了建筑学教育从业者的决心和信心,希望能对建筑学教学作出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沃沃.环境•空间•建构——二年级建筑设计入门教程研究[J].建筑师,1999(10):47-53.

[2]王丽洁,舒平,方丽,王舒扬.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171-172.

[3]唐红,樊国领.如何提升低年级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J].建筑技术开发,2010,37(08):75-77.

[4]崔轶.培养理性思维过程的教学方法——关于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实验性实践[J].华中建筑,2011(10):171-174.

建筑科技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建筑设计;创客空间

1建筑设计“创客空间”建设方法

构建建筑设计“创客空间”首先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一方面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目的在于突出高职教育教与教学的特点,形成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另一方面将课程模块化,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利用大数据技术教学手段将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实践技能和理论教学培养有机结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强调的是要分析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方法规律和职业成长中的规律,以实际工作岗位的过程构建课程学习跨度,按实际工作过程组织和实施教学,最终建成具有特色的大数据技术教学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教学平台的课程内容重组,研究大数据技术应用在每个课程单元中具体的路径和方法。

2建筑设计“创客空间”建设目标

(1)利用大数据(主要针对建筑信息模型)实训平台,颠覆传统工作模式,完成建筑设计行业“创客空间”的建设,并为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提供平台。(2)在借鉴大数据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的基础上,研究大数据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方法,并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3)通过大数据信息化平台,联通教师和学生的数据,对于学生的相关实训数据可以及时反馈给老师,联通建筑实训模型设备和学校实训平台,如虚拟仿真实训类系统、资源库系统、VR系统等,联通学校与企业资源,将行业最新的技术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推向学校。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通过绘制室内三位模型的同时,也生成了详细的明细表,施工图,详图等,在完成方案设计的同时,也完成了建筑设计的参数化设计,完成“互联网+”实训平台的建设。本建设项目主要的研究主要抓住项目的推广和实践的具体内容,做到“学”与“创”统一。基于大数据的建筑设计“创客空间”建设探究主要采用实际调查法、文献归纳法、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跟踪目前建筑设计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背景,注意借鉴社科学、管理学,设计美学、新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注重对市场的全方位调研,建设在大数据信息化模式下的“创客空间”新模式。

3建筑设计“创客空间”研究的主要措施与技术路线

“创客空间”建设方案采用“大数据”信息化模式,将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作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基础,把技能关键点与岗位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和现场勘察、互动交流的方式,实现技术资源与市场需求相对接。采用“云课堂”和大数据仿真实训室对学生进行岗位训练,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分析技术关键点,加强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工程投标、方案交流与修改、建筑施工图绘制训练等。完成建筑设计成果的价值体现,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些技术资源,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创客空间”的建设目标,加强“大数据信息化实训平台”的建设,因此技术路线可以总结为:首先查找相关文献,然后找出问题存在的方向,接着设计问卷并进行探测性调研,在此基础上修改问卷和征询,最终确定问卷形式和内容,再接着收集市场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分析市场信息,最后形成调研报告,从而完成大数据信息化模式下“创客空间”建设方案技术路线设计。

4建筑设计“创客空间”建设展望

综上所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实现了参数化的建模,记录了建筑设计中的各项数据,能迅速对各种构建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了工程量的信息和设计方案的完全统一。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优势,学生分别担任所在项目、所属企业管理角色及设计院、项目咨询公司派驻项目人员角色,利用系统已有案例模型进行项目管理全过程虚拟建造,最终以“创客空间”为载体,完成“互联网+”实训平台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煊.创新创业背景下《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1):70.

[2]任志刚,周蜜,邓勤犁,等.建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1):61-63.

[3]景宏磊,李海婷.创新引领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M].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4]陈晅嵘.从“创意”走向“创业”——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2):121-124.

[5]舒杨,赵恒.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88-91.

[6]斯琴,范哲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86-90.

[7]叶雁冰.建筑学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05):126-128.

建筑科技范文7

针对当前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的现状,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探讨了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生态设计意识的必要性,建议把生态设计教育融入到建筑学专业各门课程之中,并提出相应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意识;建筑学;建筑设计;教学改革

引言

目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极端气候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2015年11月30日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主席明确指出,要以“最大的决心”推动绿色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逐步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经济的发展方式、城市规划的布局、建筑设计的形式,各个行业都在提倡生态思想,呼吁相关的专业人员具有生态设计意识。生态意识简单来讲是指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的认识和维护心理,包括认识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生态破坏等。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建筑生态设计意识就是要以复合生态学的思想,认识人、建筑、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树立一种新的建筑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生态思维意识指导建筑设计,建立自然生态价值观、人类经济价值观、道德与审美价值观[1-2]。

一、传统建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课程设置不合理,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不完善

建筑学是一门涉及室内外环境的学科,需要设计人员从规划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场地环境设计的各项指标和因素,在建筑单体设计时更要考虑到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消耗多少能源等。所以,对于建筑学学生而言,树立生态设计思想,建立牢固的生态意识尤为重要。目前,在大部分建筑院校的建筑学教育中仍以传统建筑教育方式为主,相关的生态类课程很少,即使有也多为学时很少的选修课,通常都在高年级开设。而这段时间,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他们选修这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拿学分,并不重视对课程本身的学习。而且现在实施的建筑类课程教学体系,学生生态设计知识主要通过网络文献、公开讲座获得,对生态设计理论的学习不够系统、充分,一旦在课程设计中应用的时候,往往是一片茫然,无从下手。

2.生态设计思想落后,设计手段噱头大于创新

在目前日常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学生并没有将生态设计思想真正融入到每个设计环节中,使之成为一种自发的设计行为。一部分学生虽然体现了一定的生态设计思想,但不是从设计初期就开始考虑生态问题,而是在设计后期生硬、牵强地加上去的技术手段,更多的是把生态设计当作了一种口号。这样的教育结果直接导致在工程实践中,建筑师也不具备生态设计思想,仅仅将生态设计作为后期的一种装饰性、补救的技术手段,所谓的“生态”更多成为了设计院、开发商宣传的一种“噱头”。因此,有必要对建筑学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模式进行思考和改革。

二、创新教学改革内容和措施

五年制的建筑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熏陶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强调的是建筑的功能性和美学性,而生态设计思想要求我们在设计的始终都把“生态”当作与功能、美学同等地位的一个设计要素来对待。建立全面的生态思想,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的设计,这就需要在建筑课程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1.调整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要求

一直以来,茶室、俱乐部、幼儿园等小型建筑是低年级课程设计的重点。时代在进步,建筑在发展,资料获取途径增加,绘图手段提高,低年级建筑设计考核的重点也应与时俱进。课程设计可以适当缩短每个小设计的周数,增加设计的广度。不同的设计任务要求侧重点不同,比如有的侧重建筑单体设计、有的侧重建筑与环境整体关系、有的侧重景观设计等,通过多样的设计主题,丰富学生的设计理念。在低年级阶段,采取轻形式、重思想的培养方式。

2.加强生态理论知识的讲授

目前,我国一般院校较重视学生基本功和图面表现技能训练,注重建筑功能和美学,对学生生态设计理念培养不够重视。经过调研发现,很多学校相关课程开设比较少,大多在大四、大五阶段开设“城市生态学”、“绿色建筑概论”等选修课程,这时学生才开始意识到要在设计中体现生态概念,严重影响了所学生态知识与设计的结合。因此,应适当调整这类课程的选修学期、协调课程之间的衔接、调整考试形式,提早培养学生的生态设计意识,使之能主动地思考改善建筑环境的方法,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3]。

3.更新完善生态理论知识体系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生态技术日新月异,但由于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意识在教材中没有体现,新的理论知识无法系统地进行讲授。而学生为了考试,又普遍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因此,适当编写相关主干课程的内部辅助教材,穿插在课本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在期末考试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的比重,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也能掌握新技术、新思想。

4.注重生态技术与设计的结合

目前,建筑课程设计考核的重点主要是建筑单体的设计。任务书提出的设计要求主要考核建筑功能、空间组织、建筑体型、图面表达等指标,很少考虑基地环境、节能指标对建筑的影响。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就要改变传统以功能分类的设计模式,体现建筑的“生态”性能与“形式功能”并重的思想。在方案设计的早期阶段,就培养学生关注建筑设计全过程的生态性能指标,将建筑的生态功能和形式作为同等重要的设计要求,研究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结合某些理论知识点,适当增加对一些技术类指标和意义的讲解,使学生更有针对性、主动地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交图、评图、打分等环节,可以要求学生对生态技术的使用及效果做必要的阐述和计算,权衡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4]。

5.开放式设计教学环节

传统建筑学课程主要由设计专业的教师主讲,更多关注的是建筑设计方案的功能性和美学性。开放式的建筑设计环节,可以吸收建筑技术、城市规划、景观等相关专业人员加入课程设计,组成团队小组,在主讲教师的协调下,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共同完成设计任务。设计专业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协调和调动其它专业教师参与到课程设计中,积极快速地解决学生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学科交叉、专业互融,发挥相关专业教师的积极作用,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设计过程,形成最终成果[5]。

6.加强实践教学,体验生态环境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以模型或者实测的方式表现设计方案,有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对模型进行试验模拟分析。模型制作和建筑物理实验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建筑物理环境各个要素对建筑的影响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树立生态意识,加强建筑教育的思考

树立生态意识,将生态设计意识和理念贯穿到建筑学专业整个五年本科学习阶段,将生态设计有关课程逐渐渗透到每个环节中,树立正确的生态设计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除了上面提出的改革措施和建议之外,还可以根据各自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采取逐步转变的教学模式[6]。

1.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建筑概论课程中,适当增加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概论部分,树立正确的生态可持续理念,为以后的设计做好铺垫。

2.从二年级开始,学生逐渐接触到一些建筑原理课程和专业课程,可将生态设计基本理念,特别是生态设计意识融入到理论课程的讲解中,注重生态设计意识的培养。

3.大学三年级是集中学习建筑技术类课程的阶段,主要以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和建筑设备课程为主,协调好建筑技术类课程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4.通过三年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定量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入BIM技术,通过相关软件的模拟,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方案的可行性,比如可以通过居住区规划和高层建筑设计,分别研究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的不同方案。

5.最后一年可以结合设计院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开展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相关设计专题,系统、全面、完整地从建筑全寿命角度出发,设计与技术结合,体现五年建筑设计教学的成果。

结语

本文以生态设计意识为着眼点,指出了目前我国建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建筑教育是个复杂的工程,我国的建筑生态设计意识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在建筑教学过程中,以生态意识培养为主要目的,巧妙安排设计教学环节,转变传统设计教学观念,使生态设计理念真正能够渗透到建筑设计教学各个环节中。作者所在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尝试,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类建筑、规划设计竞赛等均获得了很好的名次,毕业生的设计能力得到设计院的肯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者:冯巍 周同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 戴秀丽. 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石铁矛. 建立生态意识走向建筑生态设计[J]. 新建筑,1999,02:21-23.

[3] 刘凯. 树立生态建筑意识实现生态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4,20:23-24.

[4] 陈?,刘刚,张建. 生态思想与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变革[J]. 建筑学报,2007,01:15-17.

建筑科技范文8

关键词:建筑;课程改革;传感技术;工程实践

1研究背景

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是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学校于2007年成功开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并于2008年秋季开始第一届招生,截至2019年7月已有8届毕业生,共计630多人。经过长期对本专业的行业背景、知识需求、技术需求、能力需求、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跟踪调研,明确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需要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好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据此制订了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具备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调试、管理和系统集成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设备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该专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强化工程实践意识。

1.1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的特点

检测与传感技术是一门集光、机、电于一体,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工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作为电气类专业的一个特殊分支,设置该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而传统意义上的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类课程更多涉及工业中的检测和传感技术。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是研究以建筑为主体的检测和传感技术,和传统意义上的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既有相同之处,又需要凸显自己的专业特色。基于此,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中将通用的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改为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把几何量、机械量、热工量、化学量等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各种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转换电路和技术指标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不仅教授学生常规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原理,还教授学生这些传感器在智能建筑领域的主要应用场合、原理及使用方法。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实际知识面广,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提高学生对相关专业理论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1.2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的特点

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目前没有专门的教材可用,选用的教材仍是通用的检测与传感技术类教材,教师根据自己对通用传感器类教材的理解和对智能建筑中所需传感器的掌握程度进行授课,将智能建筑中所用的传感器进行分类整理贯穿整个授课的过程中。此外,本课程所需的实验装置也需要根据现有的传感器类课程实验装置结合智能建筑中所用的传感器进行改造和创新。为了培养更符合本专业定位的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亟须进行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2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探索

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实验学时,及时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充分体现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

2.1教学内容模块化

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内容较难理解,各章节相互独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少,涉及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知识。很多学生反映学习该课程主要靠背会知识点,尤其是2017版的教学大纲中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总学时由原来的48学时改为32学时,知识容量大,学时少,给课程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同时也节省了学时。根据所选教材的内容,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称之为五个单元,分别是:单元一,检测与传感技术的认识;单元二,物理传感器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单元三,化学传感器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单元四,生物传感器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单元五,智能传感器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教学内容模块化的好处是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有相通之处,如单元二的内容是物理传感器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先教授学生物理传感器的概念,即物理传感器是利用某些敏感元件的物理结构或某些功能材料的物理特性及效应制成的传感器[2]。简而言之,将物理量或物理效应转变成电量的传感器就是物理传感器,因此,电阻、电容、电感、压电、磁电、热电、光电、超声、红外等传感器都属于物理传感器,所不同的是每种物理量的转换原理各不相同。这样分类就不会让学生对烦琐的内容产生畏难情绪,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2课堂组织阶段化

每节课的课堂组织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首先,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其次,采用情景引入式方法导入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如通过采用视频、图片和动画等方式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某种传感器的应用实例,从而导入这种传感器的学习;再次,是项目驱动式课堂阶段,课堂中采用不断设置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授课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寻求问题的答案;最后,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下次课的教学内容,提醒学生课后预习。

2.3教学内容凸显专业特色

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与通用传感器类课程的最大区别是教学内容和课程实验更能突出建筑这个主体,在学习每种类型的传感器时,先阐述这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和应用,然后针对智能建筑中所用的该类传感器进行详细学习。如感温火灾探测器是热电式传感器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应用,虽然通用传感器类课程中没有此项内容,但它是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4教学过程突出工程实践

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很多地方涉及数学知识,如在分析变气隙式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时,需要通过数学公式推导气隙对电容变化量和灵敏度的影响,数学关系式很复杂,不容易理解,对于这些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课堂教学中只教会学生推导的方法,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详细分析,复杂烦琐的公式推导过程以课后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自行推导。与此同时,增加传感器应用这部分的内容和学时,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任意一种传感器的应用方案,既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又锻炼了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

3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

3.1自制实验装置 特色明显

本课程实验所用设备为课程组教师联合实验仪器生产厂家自主研发的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装置不仅包括常规传感器的所有实验内容,同时还包括智能建筑中所用传感器的实验内容。除完成课程实验教学工作外,还可以为本专业师生提供基本科研平台,完成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帮助教师了解行业的工程特点。

3.2开展“分层次”的阶梯化实验教学 助力学科竞赛

本课程实验装置可做实验项目很多,而课程实验学时只有8学时,为了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既能验证课堂所需理论知识,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学科竞赛能力,开展了“分层次”“阶梯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内容分成基础型、工程应用型、设计创新型三个层次,引导学生从基础着手,循序渐进阶段式提高。基础型实验项目包括课本中所学的常规传感器实验,通过基础型实验进一步掌握和验证课本中有关常规传感器的理论知识。工程应用型实验项目是智能建筑中常用的传感器实验,设计创新型实验项目是学生利用实验平台可自行开发的项目。由于课程设置的实验学时有限,课程阶段的实验内容为“基础型实验2个+工程应用型实验2个”,设计创新型项目放在实习阶段开展。另外,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学生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专业选拔学科竞赛人才提供助力。

4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目前,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存在有些学生虽然到课率高但是听课不认真、实验抄数据、考试靠突击的情况。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同时兼顾出勤率,尝试探索一种新的课程考核方式,将课程总成绩分成四部分,分别是: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和作业)占20%;实验成绩(包括实验出勤、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占10%;课程答辩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与之前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课程答辩成绩。课程答辩是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和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发挥主观能动性,给出一个关于传感器应用的设计思路,内容包括:设计的目的、实现的功能、具体实施方案、创新点等,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的话鼓励学生将思路转变成实物,根据内容的完整度、可实现性和创新性给定课程答辩成绩,还可以根据实施效果适当调整课程答辩成绩的比例。

5结语

根据本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建筑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培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科军,马修水,李晓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