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实训总结范例6篇

钢筋实训总结

钢筋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平法识读;钢筋算量;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平法(“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的简称)是将各个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信息,由传统结构施工图中的剖面钢筋构造转变为国家标准构造,使其更具有专业性和统一性,形成一套新型的结构设计表示体系,即G101平法图集。平法仅供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阅,其技术含量较高。

2 建筑工程类专业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课程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学生对知识的需要从原来的系统性转变成现在的直接应用性,原有学科体系课程已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那么平法的推广和应用是我国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的一次重大改革,它重新规定了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对于建筑工程类专业而言,学生毕业后只要是从事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工作,几乎都要接触施工图纸。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结构施工图表达方法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1平法制图规则,即是设计者完成结构施工图的依据,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施工图的依据。结构设计师在结构设计完成后,要按照“平法”的制图规则把设计意图表达出来,绘制结构施工图;而施工现场的监理、技术员、施工员要掌握“平法”的制图规则,才能看懂结构施工图纸,然后按照施工图表达的内容,建成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等。在房屋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构师的工作是将房屋设计的理念和意图表达在图纸上,也就是“制图”,结构师的培养目标是“知识目标”;而技术员、施工员、监理员的工作是将图纸的内容变为现实,也就是通过 “识图”而建造,技术员、施工员和监理员的培养目标是“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有机结合,蓝图变为现实,学生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2.2 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思维模式要变,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探索新的课程开发模式―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上《建筑构造与识图》的平法部分时,学生反映学习了构造要求和识图后,还是不知道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以后具体要做什么等,到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钢筋部分时,又不记得以前看图时的具体构造要求了,又得重复再讲一遍且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结构施工图长期使用的是传统设计图纸,思维与认识被传统模式所束缚。因此,要从源头变革这种传统的过时的表达方法,就要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培养出能够胜任运用平法表达方式的人才,为日后能够顺利地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沟通和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就必须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这门课程。

其次,认识钢筋构造很重要。对于建筑工程类专业而言,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从事现场施工管理、工程监理还是工程造价工作,认识钢筋构造都是一项最基本、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下料长度的确定和数量的选择,要以看懂结构施工图为前提。对工程造价来说,钢筋在工程上是用量多、价格昂贵的材料,钢筋工程量能否准确计算,直接影响能否准确计算工程造价。计算钢筋工程量要以平法结构施工图为根据,而平法识图则主要是介绍钢筋的布置规则。所以,学生只有学懂了《钢筋平法识读》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准确确定钢筋算量。建筑工程类专业也必须开设这门课程。

再者,平法本身信息较为复杂和集中。传统的图纸简单直观明了,有些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也能看懂图纸,按照自以为是的方法进行钢筋算量。平法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制图规则,结构施工图表达国家化、数字化、符号化,单张图纸的信息量高而集中,这也增加了读图难度。非系统学习或者偶尔培训讲座很难达到学会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目的。因此,必须开设《钢筋平法识读》课程,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做到熟练而准确地看图识图。

通过《钢筋平法识读》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加快学生就业后适应、胜任本岗位角色,在当今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让我们的学生毕业时多一些就业的筹码和机会。

3 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联系

《钢筋平法识读》这门课程具有抽象性、专业性、实践性等特点,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吃力。《钢筋平法识读》既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职业技能课,且对后续课程具有奠基性作用。针对该课程的这一实际情况,本人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

3.1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采用3本图集(11G101)+1套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册),教学部分分为梁、板、柱、墙、基础及楼梯6个模块,每个模块进行3个阶段教学。

第一阶段,讲授结构件平法识图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结构件平法的意思表达。基本教学思路是:先对结构件的平法表达通例进行讲解;后结合实例进行识图练习,掌握各个数值及符号的意义;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结构件识图训练。例如:KL4(7) 250×600 Ф8@100/200 2Ф25,KL4(7)表示楼层框架梁4,7跨,Ф8@100/200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为8,箍筋间距加密区为100,非加密区为200,双肢箍,2Ф25为2根梁上部通长筋。

第二阶段,讲授结构件钢筋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结构件平法的意思表达的同时能够掌握结构件的钢筋构造,对结构件进行钢筋翻样。基本教学思路是:通过以前学过的课程,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明确结构件具体实物,通过结构件的作用分析钢筋所放置的位置及形式;明确细部构造(比如起步距、保护层、端部锚入长度、向跨内延生长度、搭接长度等等),绘出不同种类钢筋的“钢筋分离图”;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结构件绘制“钢筋分离图”训练,为钢筋的算量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根据第二阶段讲授的“钢筋下料长度”,针对实际工程进行施工图的钢筋算量。基本教学思路是:在“钢筋分离图”的基础上,进行钢筋算量,这时的“钢筋分离图”可以被看成是“已知间距求根数”和“已知线段求长度”进行思路转化,将工程问题转化为基础数学问题;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结构件钢筋算量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将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行动为导向,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也体现了高职院校以“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宗旨。所以,本课程的项目教学瞄准了岗位需要,以真实的项目图纸为中心进行教学。

3.2 课程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我将这些方法归纳为:

3.2.1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软件

运用多媒体、互联网和数码摄像等技术手段,将《钢筋平法识读》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构造要求制作成直观、动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直观效果,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更有兴味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在讲框架梁钢筋构造时可以将框架梁平法图和框架梁钢筋构造的实物图片相结合,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认识,增强教学效果。并且结合11G101-1图集举一反三自己领会,这样一来,学生对结构件钢筋构造的理解和归类,就显得容易一些了。而且教学过程贯穿了基本原理讲解―实际操作训练―软件操作讲解―软件操作训练全过程, 理论讲授力求讲清基本原理, 概括共性, 把握重点, 破解难点, 全课程应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 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绘“钢筋分离”图

利用一套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为辅助资料。以平法表达的梁、板、柱和基础构件结构施工图作为实例,从中抽取每一种类型的钢筋,依据平法图集确定出每种钢筋的构造形式。让同学把每种钢筋的构造形式用线段画出来即为钢筋分离图,而不是急着算量。在进行过多次“钢筋分离”练习后,再计算其长度和根数即算量。其中框架梁、楼板、框架柱(中柱和角柱)、楼板、独立基础各举一例。

3.2.3 采用实际操作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通过实训室实训,学生还不能完全完成对建筑结构的认识。对于有些构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易直观感受;还有些结构件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掩埋和隐蔽,也很难见到实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铁丝做钢筋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照图纸扎制简易的钢筋模型,把“教室”设在学生宿舍的楼顶,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如框架结构梁、柱在屋面节点的配筋构造,首先要求学生对照图纸自己动手扎出节点实物模型,然后老师和学生对着实物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结构件的配筋有更直观的感受。不少同学主动参与扎钢筋和进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了解钢筋翻样下料的工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各个结构件钢筋构造的认识。以真实的作业环境感染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

(学生经过一个月努力,完成整个柱、梁、板的构建模型)

3.2.4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验证理论,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建筑工程学院在每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中举办“扎钢筋识平法技能比赛”, 钢筋绑扎技能大赛从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箍筋外观尺寸、箍筋平整度、箍筋间距、箍筋封错布置、钢筋节点构造、钢筋绑扎牢固等方面进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技能大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风建设,打造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办法。

4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高职院校为适应建筑行业的要求,面向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等专业开设《钢筋平法识读》十分必要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方法行之有效,这些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择业竞争力,并且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前进入职业岗位工作状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11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11.8.

钢筋实训总结范文2

[Abstract]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and the necessity of vocational school "building structure" course of study,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teaching.

关键词建筑结构 教学实践 探讨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practice

一、高职高专开设《建筑结构》课程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角色,是为适应社会进步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应用性为原则,培养了解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技术教育”。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监理员等岗位为主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服务施工组织安排的能力,《建筑结构》这门课程正是解决识读结构施工图、领会设计意图的一门课程,所以,高职高专开设《建筑结构》这门课程非常有必要。

二、高职高专《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要求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培养动手能力的专业课程。课程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为主线,主要内容有钢筋混凝土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受弯、受压、受拉、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肋形楼盖结构设计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章节。《建筑结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绘制和识读结构施工图、正确领会设计意图和根据图纸正确技术交底和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能力。

三、《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几方面思考

1、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并行,突出实践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都在建筑施工单位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既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特别要求具备实践能力,比如建筑材料的应用,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等。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过相关课程后具备相关的实践能力。例如,受弯构件课程完了,安排学生到建筑实训基地学习梁钢筋的绑扎,CAD制结构图绘制实训,让学生充分认识受力钢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和箍筋,并模拟钢筋骨架的放置,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钢筋所起的作用,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项目施工现场参观学习,指导老师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建筑结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给学生们讲解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容易产生的质量弊病,然后指导老师再把学生从实践引到理论上,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此全过程连续进行,循环往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渗透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深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弱计算,重构造

本课程按照“施工员”职业标准,以施工企业施工员、质检员等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我们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来选取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并以“必须、够用” 为度。

我国现行结构设计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半经验半理论的一种设计方法,构造措施是长期科学试验和工程经验的总结,这些构造措施可防止因计算中没有考虑的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结构构件开裂和破坏。同时,有些构造措施也是为了使用和施工上的可能和需要而采用的。

我们学生大部分就业于施工企业,他们可以不会进行结构设计,但一定要能照图根据规范要求正确指导施工,因此,我们进行教学内容安排时,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之外,必须重点讲解构造要求,最好以图文并存的方式来讲解构造要求,让学生懂得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除了按规定放置必须的钢筋以外,钢筋的切断、连接、锚固,跟混凝土的相对位置等还必须要满足有关的构造要求。

3、应用PPT、三维立体图和施工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建筑结构》课程反映实践的内容较多,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品质和内涵,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教学效果。

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生动的PPT画面、三维立体示图、施工录像等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把项目实施过程以施工录像形式“搬进”课堂,实现“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收集了大量动画、三维立体配筋图和钢筋绑扎、焊接实例,实现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但多媒体传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调整授课速度。

4、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岗位角色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训时,采用分角色教学法,例如,在进行钢筋骨架结扎时,安排一部分学生作施工员,进行钢筋的下料、绑扎、模拟钢筋在模板内的放置工作;安排另一部分学生作质检员,进行钢筋工程质量验收工作,检查钢筋骨架中每一根钢筋的放置位置、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与架立钢筋是否倒置等;安排另一部分学生作监理员,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严格验收。将实训教室设为“工程部”、“质检部”、“监理站”,让学生进入了实训教室,就有步入工作岗位的感觉,争前恐后地去完成各自工作任务,让学生融入团队协作的氛围中,进行角色锻炼,强化学生岗位角色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5、导入规范,鼓励参赛,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

专业课程教材大部分内容是从规范上摘取的,但具有不全面、滞后于新规范等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规范的导入,讲解规范的来历,规范的更新过程,有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规范、应用规范等职业技术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省内外各种竞技比赛项目,开展竞技训练,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外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制图能力、结构骨架加工能力,为识读结构图垫定良好的实践基础,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问题,他们知道通过查阅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等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四、结束语

笔者通过四年的《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十年的一线施工经验, 对建筑结构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会,不懂结构就无法识读建筑结构图纸,更谈不上指导施工;没有力学意识很容易盲目施工,甚至偷工减料,本末倒置,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钢筋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字:钢筋工 高速公路施工 安全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素质

对新开工项目、新入场参与工程施工建设的钢筋工,必须建立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机制,从思想上让钢筋工作业人员产生安全意识、施工中加强安全技能教育,做到钢筋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1、新项目的进场安全培训:钢筋工人员进场后,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相应管理人员对新工人进行岗前操作技能要点及安全教育,教育要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播放相关事故资料作警示。培训结束,要及时做好登记表,建立工人培训教育的相关档案,方可允许钢筋工等人员进入现场施工。

2、施工处、班组安全教育:严格按照项目上制定的相关规定,由施工处在施工现场结合施工的实际进度,按照施工的不同工序(隐蔽基础施工、桥梁下部施工、桥梁上部及主体高空施工),结合当日施工作业内容等情况进行。由现场安全员根据项目制定的制度,监督所属劳务队伍的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并认真填写施工日志作为现场安全施工资料,做到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把工人的安全存心中。

3、钢筋工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入施工现场后,发现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停止施工作业,予以上报现场管理人员,以利及时处置。

二、做好规范操作,确保作业安全

1、钢筋加工场地的安全措施:①钢筋工的下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上空严禁保持空旷严禁在桥梁下作业,相应的电器应配好安全防护装置。②现场钢筋工下料,所用设备必须牢固,截断小于30cm的钢筋时,应用钳子等工具夹牢,禁止用手拿,并在外侧设置防护栏、笼罩或朝向无人区。③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钢筋下脚料,半成品要分类垫放整齐,工作台要牢固,钢筋加工场地的照明灯必须加网罩。下班时,应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电器设备的开关箱,不用时严禁让设备带电放置。

2、钢筋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①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发生触电事故。②起吊钢筋时,吊机大臂及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钢筋降到距离1m以下才准靠近,就位支撑加固好,方可摘钩。起吊钢筋时,吊运的材料规格必须统一,不准长、短参差不一,细、长钢筋参杂,严禁一点吊运。吊运短钢筋应使用吊笼或是加工好的存储箱,吊运超长钢筋应加横担,捆绑钢筋应使用钢丝绳应在每次使用前做细致检查,严禁使用有断丝的钢丝绳。

3、做好钢筋绑扎中的安全:①钢筋工在绑扎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现场绑扎悬臂施工的大梁钢筋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作,必须站在脚手板上操作;绑扎3m以上立柱、墩身钢筋时,必须在构件周围搭设操作平台。不允许站在钢箍上绑扎,且严禁将木料、管子、钢模板穿在钢箍内作为平台,高空作业时,不得将钢筋集中堆在模板和脚手板上,也不要把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以免滑下伤人。②钢筋笼在4m以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上绑扎,整体竖起;钢筋笼在4m以上的柱、墩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绑扎立柱、墩身钢筋,钢筋工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其柱、墩周围应搭设外架或安全网,钢筋工绑扎时系、挂好安全带。③在雷电的雨中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电击钢筋伤人。夜间施工区域内灯光要充足,严禁把灯具挂在竖起的钢筋上或其他金属构件上,采用绝缘材料把导线架空。

4、钢筋调直机具的安全施工管理:①喂料架、槽应安装牢固、平直,对准引导管、调直管和调直孔的中心线。先用手动转动飞轮,检查传动机具的整体性和工作平台的牢固与吻合程度。确认正常后,启动调直机具放空运转,检查设备有无异响,待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实际调直钢筋作业。②依据待调直的钢筋型号,选用适当的机具及传动速度。需经调试合格后,方可喂料开始调直工作。严禁调直作业中打开机具各部的防护罩来调整。③当钢筋送入后,手与调直机具必须保持一定距离,不得接近。送料前应将不直的料头切去,导向管前应装一根1m长的钢管,钢筋必须先穿过钢管再送入调直前端的导孔内。作业结束后,应使调直机具回复到初始状态,断开电源离开作业区域。

5、钢筋切断机的安全管理①接送料工作台面应和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台的长度可根据加工材料长度决定。②启动前,必须检查切刀应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牢靠。然后用手转动皮带轮,检查切片啮合间隙,调整切刀间隙。启动后,先放空运转,检查各传动部分运转时有无异响,正常后方可进行作业。③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开始切料工作。切料时必须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送入。不得剪切直径及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和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

6、钢筋弯曲机的安全管理:①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要保持水平牢固,并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要求装好芯轴、成型轴、挡铁轴或可变挡架,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②检查芯轴、挡块、转盘应无损坏和裂纹,防护罩紧固可靠,经空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作业时,将钢筋需弯的一头插在转盘固定销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并用手压紧,检查机身固定销子确实安在挡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作业中,严禁更换芯轴、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等作业,亦不得加油或清扫。③弯曲钢筋时,严禁超过本机规定的钢筋直径、根数及机械转速。弯曲高强度或低合金钢筋时,应按机械铭牌规定换算最大限制直径并调换相应的芯轴。④严禁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站人。弯曲好的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转盘换向时,必须在停稳后进行。

三、结语:

我所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吉茶高速建设,属于重丘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施工以高墩大跨为主,加强钢筋工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提前做好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确保安全促生产。

参考文献:

[1]崔正斌,武凤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杨军霞,王思源建筑施工人员入场安全教育[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钢筋实训总结范文4

一、实习的目的

1. 通过认识实习增强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使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 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验证巩固所学知识,并增加对这一行业的感性认识。

3. 通过亲身参与,培养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观察和亲自操作,更好的印证所学知识,并且了解设计过程中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5. 了解我国目前施工的工艺和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

6. 与工人和基层生产干部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二、实习的要求

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管理由于实习时间较短,仅参与了施工过程的具体操作。

实习期间要求做到:

1、认真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仔细听老师的讲解;

2、仔细观察体会,虚心向施工监理人员请教,认真记录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等;

3、在实习结束后认真整理所得,提炼出对今后学习工作有益的精华;

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

三、实习的时间

从5月31日到6月3日

四、实习的地点

学校实训大楼

民用建筑

钢结构框架

工业厂房

五、实习的内容

动员大会是在星期一开的,刘老师和王老师跟我们说的这次实习的要求,希望我们能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上来,希望我们多了解场地中工具的运用和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然后强调了要注意安全,进而具体说了一下行程的安排,周一学校实训大楼、周二民用建筑、周三钢结构,周四工业厂房。

开完动员大会,老师就带领我们来到了学校正在建的实训大楼,并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方面的知识,我具体总结如下:

梁、柱

老师讲解了屋体的基本组成,柱子、主梁、次梁等。跟我们说柱子之间的梁是主梁,主梁上接的梁为次梁。

预埋管

老师在讲梁的时候我们发现了梁上有很多孔洞,然后老师就告诉我们那个是预留孔洞,预留孔洞就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构件上为了设备安装、穿管线等等预先留置的洞口。

层降缝、伸缩缝

当我们走到两块墙体之间时,老师指着中间的一条缝说,这个就是层降缝。说是因墙体间荷载不同而设计的。我上网也查了下,说的是指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沉降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

讲了层降缝后,老师又跟我们讲解了有关伸缩缝的知识,说温度缝也叫伸是为了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结构伸缩应力,使房屋构件产生裂缝而设置的。告诉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基础受温度影响小,所以不用断开,仅地上建筑部分缝即可。

墙体上的小石块

这个还是我发现了问老师的,因为看到每根柱子上面都有几个凸起来或凹进去的石块或者是孔,老师看了会儿,说那个本质上是应该没有的,这可能是施工上面技术的问题。有可能是为了固定什么东西,最后而留在了柱子上面。

楼梯的浇筑

在二层的时候,我们有几个学生把一个师傅给围住了,问了之后,他说他是搞管理的,也进一步的解释到就是教别人应该如何做的。他给我们毛概的讲了这个楼房是这吗建起来的,之后又指着西边的方向说,那边刚好在做楼梯,说可以带我们去那边看看楼梯是怎么弄的,他说,做楼梯先得用那钢管把楼梯的高度给固定下来,之后箍上钢筋,在用模版给支起来,进而从上往下灌混领土进去。他说,混领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干了浇不下去,湿了又从模版间流出来了。

墙体拉结筋:

拉结筋一般有墙体就要有拉结筋,拉结筋,竖向一般是500mm一道, 也就是0.5米。 水平方向一般是砌体均分就可以。有墙体就要有拉结筋。 连接可以有植筋、预埋、绑扎等方式。

建筑图,结构图

在那里参观了一会儿,师傅说他那里有一些图纸,可以带我去看一下,进而我也就跟着去了,他展出了建筑图,结构图,第一眼看到那些真的给吓到了,因为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图纸,进而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来解读那图纸,才发现图纸上的比我们书上所学的要复杂的多。不过幸运的是那师傅不厌其烦的给我细心的一个一个的讲,那个时候真的特感动。上午的时候,他引着我大概是把建筑图纸给看完了,我知道了原来实训大楼中间原先设计的是有个横道是可以从中间过去的,但为了留下几棵树才把它去掉了的。结构图还是下午和同学一起过去看的,又对课本的知识加深了一次,我觉得这次真的获益不浅!!

周二;我们去了,市区的一个民用住宅区,虽然具体的施工楼别人不让进,但我还是学到了一些:

弯箍机:

在工地里见到了处理钢筋的机器—弯箍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了这台机器、钢筋就不再是钢筋,就犹如棉花糖一般。钢筋一进弯箍机要有什么形就有什么形。当时的场面绝对让全场没见过弯箍机的同学目瞪口呆。

钢筋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

[DOI] 10.13939/ki.zgsc.2016.28.218

1 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

课程的实训环节一直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实训内容,并进行科学的开展是提高实训教学成效的重要保证。

总体来说,实训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环节在设置时,都是带着学习任务进行的。在任务面前,学生们为了解决它,通常会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如找各种资料,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视频资料等,然后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训环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寻求答案,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角度来说,动手做获得的效果也远比老师讲要来得好。

(3)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们的团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实操性的实训内容,如搭设脚手架项目,必须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协同工作才能完成。通过实训培养学生们的团体意识,合作精神,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等,这些非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工作也是极其有利的。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作为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应用型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抓好实训环节的应用,发挥其作用,推动教学的进行。

2 实训环节的类型分析

2.1 室内设计型实训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为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但教学内容上还是存在大量理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相应的实训项目可在室内进行。如各种桥梁结构、构造的学习,这些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工程量计算能力。另外,还可根据桥梁结构、地域环境特点等,要求学生进行桥梁施工方案设计等。这些实训内容,只需在室内,给出特定的桥梁图纸及其他设定条件即可进行。

2.2 室外操作型实训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还有大量的设计桥梁施工的内容,如施工放样、工艺流程的学习,质量检测等内容,仅给出图纸也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到实际的施工现场,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体来进行。当然,如模板的设计及拼装;支架及脚手架的设计及搭设;混凝土的搅拌、振捣、养护等内容也可在实训室内进行,但这需要学校有配套的综合实训室才能进行。

3 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3.1 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

课程的教学一定要切合桥梁建筑市场的能力需求来进行,在教学上应该与时俱进,多讲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等,而对市场逐渐淘汰的施工方法、工艺等,则可少讲或不讲,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上也应符合此要求。因此,课程实训项目在内容设计上,教师应精心挑选题目进行设计,以便将实训所获能较多地应用于实际工程。

根据桥梁建设市场的需求,对用人要求有识图、算量、放样、施工管理、质量检测等技能。根据这些要求,分别进行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

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进行的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结合具体桥梁构造图(如板桥的梁板构造图,轻型桥墩构造图或重力式桥台构造图等),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要求学生正确计算混凝土、钢筋、砌体等工程量,以考核学生的识图、工程量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上部结构布置图(如一定跨径和宽度的梁桥或拱桥结构布置图),进行模板、支架的计算及设计,或进行桥跨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前者要求学生能掌握模板、支架荷载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模板和支架结构设计,并完成模板的拼装,支架的搭设及拆除等工作。后者要求学生能掌握桥梁的各种施工方法,并在不同外部条件下灵活选用适宜的施工方法。

(3) 结合具体钢筋结构图,进行梁体钢筋绑扎任务。要求学生能正确识读钢筋结构图,正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熟悉梁体的钢筋构造,并完成钢筋骨架的绑扎任务。

(4)结合具体桥梁施工项目,进行桥梁结构的施工放样,施工过程管理控制及成品质量检测等。要求学生具有桥梁放样能力,基本的施工管理能力,并熟悉桥梁各部位的检测要点,检测方法及质量标准等。此实训任务相对来说最难完成,因为桥梁工程总是不断完成的,要找到一个符合学生实训项目难度,并具可操作性的项目实体对教学来说是一大难题。若有配套的实训建设基地,能够不间断提供工程实体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则是最好的。

3.2 实训教学项目的实施

以“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实训项目”为例,介绍实训项目的实施步骤。

首先,由教师写出内容翔实可行的实训项目任务书和指导书,这是实训项目能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任务书应写明实训目的,内容,要求,提交成果,考核方法等。指导书应写明实训的具体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应注意事项等。

其次,在任务实施前,教师需将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下发给学生,进行任务交底和安全交底,将实训的目的、内容、要求、考评方法等一并交代给学生,确保每位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实训任务,操作步骤和要点,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安全问题等。

再次,要求学生按照实训任务书做一定的相关准备。例如:学习《脚手架搭设的构造规范》《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知识,进行脚手架构造图设计,绘出脚手架构造详图等。

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脚手架搭设和完成后,还要分别组织学生对搭设过程和拆除过程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将正确做法进行总结和积累,以便今后使用。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实训项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后,在学生中取得一定好评,感觉受益颇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了扣件的类型及使用方法,学习了脚手架的构造要求,搭设要点及安全技术。通过该实训项目,同学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同工作氛围。在实训项目完成后,同学们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和避免办法等。

4 实训教学项目的评价

实训的评价方法采用自评、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综合得分。

学生在完成实训后,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总结自己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总结意见。然后,同学们之间互评。通过学生们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对于该实训项目应如何操作才能做得更好。最后,由老师对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给出成绩。

实训成果的评价是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定要从实训过程中有所反思,有所体会,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达到本次实训的最终目的。

钢筋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实例分析;高层建筑;钢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结构中梁、板、柱、剪力墙钢筋安装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结构受力情况,除必须遵守施工规定外,加强设计图纸会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使一些钢筋绑扎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以确保钢筋不偏位。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人工挖孔灌注桩,地下2层,地上30层,包括群楼5层,建筑面积16353平方米,本工程的钢筋分项是难点之一,特别是转换层施工,梁截面达1200mm×850mm,钢筋用量大、梁柱结点位置钢筋非常密集,而且结构也比较复杂。

2 常见钢筋工程质量问题

2.1 柱子纵向钢筋偏位。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插筋和楼层柱子纵筋外伸常发生偏位情况,严重者影响结构受力性能。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纠偏处理。

2.1.1 原因分析:①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时有碰撞柱模的情况,致使柱子总筋与模板相对位置发生错动;②因箍筋制作误差比较大,内包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柱纵筋偏位,甚至整个柱子钢筋骨架发生扭曲现象;③不重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如垫块强度低被挤碎,垫块设置不均匀,数量少,垫块厚度不一致及与纵筋绑扎不牢等问题影响纵筋偏位。④施工人员随意摇动、踩踏、攀登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使绑扎点松驰,纵筋偏位;⑤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极易触动箍筋挤歪而偏位;⑥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挤歪而偏位;⑦施工中,有时将基础柱插筋连同底层柱筋一并绑扎安装,结果因钢筋过长,上部又缺小箍筋约束,整个骨架刚度差而晃动,造成偏位。

2.1.2 预防措施①设计时,应合理协调梁、柱、墙间相互尺寸关系。如柱墙比梁边宽50至100mm,即以大包小,避免上下等宽情况的发生;②按设计图要求将柱墙断面尺寸线标在各层楼面上,然后把柱墙从下层伸上来的纵筋用两个箍筋或定位水平筋或定位水筋分别在本层楼面标高及以上500mm处用柱箍点焊固定;③基础部分插筋应为短筋插接,逐层接筋,并应用使其插筋骨架不变形的定位箍筋点焊固定;④按设计要求正确制作箍筋,与柱子纵筋绑扎必须牢固,绑点不得遗漏;⑤柱墙钢筋骨架侧面与模板间必须用埋入混凝土垫块中铁丝与纵筋绑扎牢固,所有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⑥在梁柱交接处应用两个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点焊固定,同时绑扎上部钢筋。

2.2 框架节点核心部位柱箍筋遗漏。框架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部位,但节点的梁柱钢筋交叉集中,使该部位柱箍筋绑扎困难。困此遗漏绑扎箍筋的现场经常发生。

2.2.1 原因分析:因设计单位一般对框架节点柱梁钢筋排列顺序、柱箍筋绑扎等问题都不作细部设计,致使节点钢筋拥挤情况相当普遍,造成核心部位绑扎钢筋困难的局面,因此存在遗漏柱箍筋的现象。

2.2.2 预防措施:①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框架节点钢筋绑扎顺序;②框架纵横梁底模支撑完成后,即可放置梁下部钢筋。若横梁比纵梁高,先将横梁下部钢筋套上箍筋置于横梁底模上,并将纵梁下部钢筋也套上箍筋放在各自相应的梁的底模上。再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柱箍筋— 一套入节点部位的柱子纵向钢筋绑扎。然后,先后将横纵梁上部纵筋分别穿入各自箍筋内,最后,将各梁箍筋按设计间距拉开绑扎固定。若纵梁断面高度答应模梁,侧应将上述横纵梁钢筋先后穿入顺序改变,即“先纵后横”。③当柱梁节点处梁的高度较高或实际操作中个别部位确实存在绑扎点柱箍困难的情况,则可将此部分柱箍做成两个相同的两端带135度弯钩的L 型箍从柱子侧向插入,钩入四角柱筋,或采用两相同的开口半箍,套入后用电焊焊牢箍筋的接头。

2.3 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连接区段内(对于绑扎接头,在任一接头中心至规定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内,所存在的接头都认为是没有错开,即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

2.3.1 原因分析:①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②忽略了某些构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③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④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2.3.2 防治措施:①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同一组搭配二各分号是一顺一倒安装的)。要加文字说明;②记住轴心受拉的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③若分不清钢筋是所处部位是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按受拉区的规定处理。

2.4 梁箍筋弯钩与纵筋相碰。这通常是在梁的支座处,箍筋弯钩与纵向钢筋抵触。

2.4.1 原因分析:梁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从受力角度看,是合理的,而且总构造角度看也合理。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练习梁支座处,受压区在截面下部,要是箍筋弯位于下面,有可能被钢筋压开,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将箍筋弯钩放在受拉区,这样做法不合理,但为了加强钢筋骨架的牢固程度,习惯上也只好这样对待。此外,实践中还会出现另一种矛盾: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形式的工程中,大多数是需要抗震设计的,因此箍筋弯钩应采用135度,而且平直部分长度又较其他种类型的弯钩张,故箍筋弯钩与梁上部二排钢筋必然相抵触。

2.4.2 防治措施:绑扎钢筋前应先规划箍筋弯钩位置(放在梁的上部或下部),如果梁上部仅有一层钢筋,箍筋弯钩均与纵向钢筋便不抵触,为了避免箍筋接头被压开口,弯钩可放在梁上部(构件受拉区)但应特别绑牢,必要时用电焊,对于两层或多层纵向钢筋的,则应将弯钩放在梁下部。

2.5 四肢箍筋宽度不准。配有四肢箍筋作为复合箍筋的梁的钢筋骨架,绑扎好安装入模时,发现宽度不合适模板要求,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或过小,严重的导致骨架无法放入模内。

2.5.1 原因分析:①在骨架绑扎前未按应有的规定将箍筋总宽度进行定位或定位不准;②已考虑到将箍筋总宽度定位,但在操作时不注意,使二个箍筋往里或往外串动。

2.5.2 防治措施:①绑扎骨架时,先绑扎几对箍筋,使四肢箍筋宽度保持符合图纸要求尺寸,再穿纵向钢筋并绑扎其他箍筋;②按梁的截面宽度确定一种双肢箍筋(即截面宽度减去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绑扎时沿骨架长度放几个这种箍筋定位;③在骨架绑扎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四肢箍宽度的准确性,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3 结束语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这些质量通病,主要是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意识淡薄,对以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没有进行总结分析,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总结经验教训。我相信以上问题的发生是可以克服和避免,只要我们能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不平,做到精心施工,管理到位,这些质量问题就会自然消除。

参考文献:

[1] 王世兰 高层建筑钢筋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程施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