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范例6篇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范文1

摘要:手机依赖这个现象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现象做了研究,但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研究却十分寥寥。我课题组就杭州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题为“在杭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通过对近千分问卷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手机依赖现象在高校中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将随着手机使用的频繁、功能的发达,而引发出更多的问题,作为学校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依赖 调查研究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在杭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结果与分析:(1)问卷一般情况:在955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18~24岁,其中男性为370人,占39.7%,女性为585人,占61.3%。手机拥有率高达98.95%,近一半的受调查者(49.74%)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的。 (3)在手机消费方面:大部分的受调查者表示(79.06%)从未换过手机或要用坏才换手机;而在选择手机方面53.93%的受调查者选择1000——1500价位的机型,62.83%的选择国产品牌;92.76%的受调查者每月话费在100元以下,仍有39.27%的受调查者觉得花费消费太多,占了生活费好一部分。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了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必须充分引起学校的重视,手机依赖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更有可能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甚至是心理疾病,所以必须进行干预和控制。我们看到,在手机使用的礼仪方面,比原来提高不少,说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在控制网络成瘾方面也有许多对校方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参考借鉴。建议如下:

(1)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控制手机过度使用;(2)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知晓“手机依赖”的危害,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3)鼓励学生与朋友联系多采用其他方式,如书信往来,直接见面等,逐步脱离对手机的依赖;(4)适当参加有益的身心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5)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途径,并引入相关检测量表,为一些症状明显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当依赖症比较严重时,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情况恶化;(6)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自身或者同学有相关依赖现象时,应及时求助于心理教师;(7)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人,则应通过监督、治疗,逐步减少非必要的使用时间,尽量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减少症状,摆脱依赖的目的。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范文2

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机;每天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你的QQ头像,24小时亮着,永远显示为“手机在线”:你和朋友聚餐,偌大的饭桌前,大家沉默不言,每个人抱着一部手机在刷屏……你是不是这样的“手机控”呢?

控,出自日语,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手机控”就是有手机情结的人。心理医生对这种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称为“手机依赖症”。作为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在中国近1.6亿的手机拥有者中,患上“手机依赖症”的人数正在与日俱增。

有网站做了一项关于“你是否离不开手机”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其中,学生族和上班族是对手机最依赖的人群。而如果必须要在手机和钱包之间作出选择,选择手机的人占压倒性的多数。

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对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做了一项名叫“无设备世界”的调查,让他们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显示,离开了手机让他们“坐立难安”。

手机,让很多人萌发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慨。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此前的一份中国城市通信行为研究报告中提到,人们玩手机主要是在浏览网页、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使用社交网站等,而在一天中划分的11个时间碎片中,6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睡觉前玩手机(非语音业务),此外,人们最常在上下班途中玩手机,这个比例高达75%。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范文3

网络搜索引擎已经成为很多中国网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了很多白领网民的生活必需品。

当别人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10秒内无法想出答案时,你是否会去求助搜索引擎?

当你想了解一件事情或去做一件事情,你是否无论如何都会先“征求”一下搜索引擎的意见?

当你突然听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时,你的头脑中是否会冒出若干个关键词,而非连续的句子?

以上的问题回答“是”的话,一般而言,这就是“搜索引擎依赖症”的典型症状。

一个上午搜了14次

杭州绍兴路上的一家IT公司的王先生知道“搜索引擎依赖症”这个名词以后,他开始下意识地去数这一天中有多少次使用百度搜索了。

昨天上午,短短的半天中王先生已经14次使用搜索引擎了:找一家公司的地址3次,查生词1次,查一部手机的相关信息用了4次,写份工作报告用了5次,就连为了和同事争论“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作者是辛弃疾还是坡也用了1次。他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数了,他已经是搜索引擎的忠实依赖者。

“今天你搜了吗?”只要不懂的、想知道答案的,白领首先就会求助于百度、搜狗、google等搜索引擎。如果有一天不能用搜索引擎,就觉得好像与世隔绝了一样。

身体不适网络诊断

猜谜语、比较价格,对于互联网搜索引擎强大的功能来说,只是“小儿科”,互联网搜索引擎还能帮人“圆梦”和“看病”。

江小姐昨夜梦见自己掉了两颗门牙,她第二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想看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由于经常做梦,类似的搜索也经常发生,如果发现答案是有关家庭关系的,她就会非常紧张。和她不同,王小姐最近身体不适,她将自己的症状输入电脑,发现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几番比较后,她确信自己得了这种大病。哭哭啼啼几天后,在老公的陪同下来到一家三甲医院,医生检查后称,这是乳腺增生,还是良性的,一个简单的手术就能解决,不用住院。

白领流行新“三不”

不再费力去记忆,不再绞尽脑汁思考问题,不再为一个观点而争论,遇到事情后打开电脑敲上几个字,让互联网帮助自己,“不记、不想、不争”,已经是许多都市白领最普遍的互联网行为。

其实在生活中,不仅存在搜索引擎依赖症,还有网络依赖症(几个小时不上网就浑身难受)、手机依赖症(一天不发消息就觉得生活很单调)、电视依赖症(一回家就打开电视)……每天留给自己的时间就相当少。我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人类自己发明的各种技术产品,试想一下如果停电了,断线了,不能看电视,不能上网,那么我们会做什么呢?

早就有专家指出,这类症状会逐渐让人失去必要的思考和记忆能力,失去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探析;手机依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54-02

大学生作为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群体,由于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独特性,在手机使用上具有明显区别其他群体的特点。从总体上看,手机对大多数学生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现在的大学课堂每节课上都可能听到手机铃声,尤其是一些公共课和选修课。在喧闹的走廊、食堂,安静的图书馆、教室,还有校园的其他角落,我们都经常会看到手机不离手的现象。而且有些学生会不自主地翻看手机等。以上几种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离不开手机了。手机依赖使用主要表现为对手机的过分依赖。根据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如果符合以下一半或以上条件时,表明你已经产生手机依赖心理了:①出门如果忘带手机就会心神不宁,有落寞感或总想着手机;②手机没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③常把手机放在随时都能拿到的地方,即使睡觉时也放在身边;④经常下意识地拿出手机看,在开会或要求静音的其他场合,会下意识地悄悄查看手机;⑤经常会感觉自己手机在震动或者在响,其实没有或者是别人的手机在响;⑥如果手机铃声长时间不响或来电明显减少,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心烦意乱;⑦在与人沟通时过分依赖手机,明明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却要发短信或打电话。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华中地区某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300名。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95.7%。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34人;理科226人,文科61人;独生子女80人,非独生子女207人;城镇98人,农村189人。生活费用300~500元63人,500~800元133人,800~1000元65人,1000元以上26人。

2.研究工具。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该问卷的编制参考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编制的《关于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根据相关研究提出的诊断手机依赖使用的标准及症状表现编制而成。

3.实施过程。调查方式:抽取的大学生分批次集中进行团体测试,统一指导语,并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全部问题。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使用SSPS17.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手机使用一般情况。调查发现,在287份有效问卷中,有230名学生(80.1%)认为手机对自己非常重要,只有19.9%的学生认为手机不是那么重要。平均每月发短信的条数300条以下的占57.8%,300~500条的占28.9%,500条以上的占13.3%。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10小时以下的占77.7%,超过11小时的占22.3%。

2.大学生手机重要性的差异

表3.2表明:大学生手机的重要性在性别和恋爱状况这两个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3.大学生手机使用在心理生理方面的影响。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心理影响,在性别、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是否恋爱方面无显著差异。(如表3.3)

三、讨论

1.大学生病理性使用手机的一般情况。本研究调查的287名大学生中,仅有19.9%认为手机对自己不是非常重要,表明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大学生对外界的信息有着强烈的渴求,手机信息量较大,传递比较方便快捷,任何一重大事件和消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广的范围在手机用户中传播开来。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就需要通过手机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满足自我的心理需求。

2.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恋爱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手机依赖使用的差异比较

本研究显示,在性别方面,手机在男女生之间的重要性存在明显差异,说明男女生在担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工中依然存在着性别差异。在是否恋爱方面方面,手机重要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专业方面,手机对理工科和文科学生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心理和躯体症状方面也不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是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大学也逐渐综合化,学生的各项发展也全面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社会文化。

四、结论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认知内驱力和信息焦虑引发的缺失感所引发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现象并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社会成长环境、家庭状况、个性特征的不同,所赋予的社会分工和角色也不同,造成了大学生手机使用在性别、专业、生源地、恋爱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了显著差异,且大学生手机依赖使用与其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82.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低头族;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54-02

一、学生“低头族”调查情况统计

据中国少先队事业中心最新的关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6.8%,而且17.5%的未成年人早在6岁之前就已经和网络有亲密接触。北京市妇联也在近日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邢台报告》中公布4~6岁的幼童中,约有一半以上会上网,且乐此不疲,将近有八成以上的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所以有调查宣称:六成以上的人群因为低头成为习惯,慢慢有了双下巴。因为在低头时,我们脖子承受的压力是平常的3倍,脖子的肌肉一向都是垂直生长的状态。长时间或者过度低头的不良习惯,导致脂肪溢出下颚,积日渐深后,定型出双下巴,颈部松弛提早约五年,而且容易产生皱纹。

针对当前同学们使用手机的情况,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对校园内的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我们随机抽取了20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由于时间原因,未收回5份),收集他们对于“低头族”相关问题的看法。问卷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问题一:通过调查显示本次调查者的性别比例为

A:男性26% B:女性74%

问题二:通过调查“你身边的低头族多吗?”显示

A:很多60% B:一般30% C:较少10%

问题三:通过调查是否认为自己是低头族显示

A:是53% B:不是47%

问题四:通过调查那种情况下使用手机频率最高显示

A:学习时5% B:就餐时6%

C:睡觉前58% D:其他空余时间31%

问题五:通过调查一天中玩手机所用的时间数显示

A:1-2小时26.5% B:2-3小时25.5%

C:3-4小时26.5% D:4小时以上21.5%

问题六:通过调查上课玩手机原因显示

A:习惯性的17.8% B:老师上课没吸引45.6%

C:偶尔处理短信或其他信息17.8%

D:其他18.8%

问题七:通过调查“手机对学习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显示

A:占用大量时间23%

B:导致学习缺乏严重性17.6%

C:导致学习缺乏专注度38.9%

D:能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6.5%

E:帮助我放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8.3% F:其他5.6%

问题八:通过调查“与朋友家人聚在一起时是否只顾玩手机”显示

A:经常玩9.5% B:偶尔玩71.6%

C:从不玩18.9%

问题九:通过调查您会为了玩手机而忽略你身边的朋友吗?显示

A:经常8.3% B:偶尔41.7%

C:极少33.3% D:从不16.7%

问题十:通过调查“您在大约多少时间范围内离开手机会感到情绪不安、焦虑现象?”显示

A:1小时以内19% B:1-2小时11%

C:3-4小时19% D:4小时以上51%

问题十一:通过调查“吸引你“低头”的是以下哪方面需求”显示

A:资讯信息(新闻、导航、美食、旅游、天气...)23.1%

B:娱乐休闲(游戏、音乐、体育、摄影、视频)27.6%

C:社交(微博、微信、QQ、人人、陌陌、)32.7%

D:工作学习(词典、电子书、教育、外语)14.1%

E:其他2.5%

问题十二:通过调查显示“请问你知道以下哪些“低头族”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显示

A:眼部肉群过度使用无法放松,出现干眼、眼睛酸痛、头痛、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26.1%

B:会使拇指过劳,发生手指肌腱炎7.4%

C:皱纹的产生几率会增加30%,而且更容易产生双下巴10.6%

D: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显得日渐缺失18.4%

E: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13.4%

F:浪费时间24.1%

二、调查结果剖析

1.大部分同学对“低头族’现象是有所了解的。而且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就是“低头族”中的一员,这说明“低头族”现象充分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2.高职院校在校生使用手机大多是社交和娱乐休闲,而学习在其中占的比重只有三分之一,因此低头玩手机大多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和别人聊天或者消磨时间,睡觉前玩手机的比例超过了一半,上课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授课缺乏新意,只是照本宣科,很难激起学生兴趣,而且在一天中学生玩手机的时间普遍偏长,同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手机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在没有手机在身边超过四个小时,学生普遍会感到不安,这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严重的依赖。

3.对手机如此高频率长时间的使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手机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淡忘了周围。学生在手机上谈天说地,却给了身边的人一个低头的背影;学生在论坛上畅所欲言,却不愿当众发表意见;学生宁愿在说说上发心情,也不愿对身边的人说。加强交流,不仅可以通过低头玩手机,面对面的交流胜于任何方式。最后,大多数学生认为:“低头族”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并且学生们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危害都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们对这种现象态度倾向于一般化,当了解这种现象的危害后,大多数人表示以后会考虑抬头或者坚决抬头,并对这种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此抬头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

三、原因分析与解决建议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结合采访中收集到的信息,课题组总结出危害并提出解决提案如下:

(一)低头现象的原因分析

1.攀比心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需要去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注重消费物品的象征价值,手机在各种场合常常代表着身份。所以很多学生对品牌手机趋之若鹜!

2.舒缓压力的需要。更多的时候是这个原因,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家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适合的休闲放松方式在合适的地方放松,而手机便以其独特的优势当仁不让地成为校园内缓解压力的首选。

3.孤独感。正值花样年华的同学们在大学生活缺少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远离故园,心中的那份孤独寂寞和忧伤无法排解,须臾不离的手机自然而然成了同学们派遣的对象,时日渐久,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性。

4.同学们缺乏学习目标,感觉迷惘,无所适从,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因此在课堂上上课不专心,提不起兴趣。

(二)低头现象的解决建议

1.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低头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重中之重。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在校生普遍认为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已经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意识,强化大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倡导合理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消除攀比消费心理,形成符合实际的消费理念。

2.高职院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例如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感受大学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道德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范媛媛.高校校园低头族现状研究[J].高教研究,2015,(3).

[2]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1).

[3]李昌镐.韩国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4,(02).

[4]唐洪森.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症”现象及其化解途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8).

[5]张岱年,程已删.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段子秀.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现状研究及建设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6).

[8]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5,(03).

[9]朱悦凯.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情况的研究综述[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2.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范文6

全世界都有手机依赖

作为智能手机的拥有大国,发达国家自然无法幸免。据报道,韩国首尔市一名14岁少年自获得了一部智能手机后变得沉默寡言。父母和他说话,他只顾着低头玩手机不答话,忍无可忍的母亲没收了手机,没想到该少年竟然偷回了手机。另有一位金女士和丈夫的月收入为150万韩元,但其正在读初二的儿子每个月的手机开销高达70万韩元,原因是沉迷于付费游戏。一名高一学生为了玩智能手机游戏,缺席了两个月的课外辅导课,被发现后其母想给孩子换成普通手机,但孩子却说“没有智能手机就没有朋友”……今年5月至6月,韩国女性家族部对171.98万名青少年进行了“智能手机使用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在133.8万名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中,高达18%的学生属于智能手机上瘾人群,还有14.9%的学生为呈现过度强迫症状的使用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智能手机上瘾越深。小学四年级学生智能手机上瘾率为3.8%,初中一年级为20%,高中一年级为23%。

无独有偶,美国马里兰大学也曾对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做了一项名叫“无设备世界”的调查,要求被试者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显示,由于没有了手机,不少被试者“感到坐立不安”。一名参与项目的学生说:“过了一阵我就开始强烈想念我的手机,没有它,就感觉我失去了身体的某个部分。谢天谢地,实验终于结束了。我把它放在口袋里,手握住它,这让我感到莫大的安慰。”

李枫是陕西一所重点高中的初二学生。15岁生日那天,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一部iphone5手机。手指频频划过屏幕的感觉让李枫感觉很酷,但短暂的快乐之后,他尝到的更多的是痛苦:半年后,他被检查出患有腱鞘炎,也就是“爱疯手”。更糟糕的是,由于长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他的视力从0.8下降到不足0.5。

把玩手机致病,李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贵阳的朱先生对着手机玩了一夜“找你妹”后,一觉醒来左眼一片漆黑,检查结果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引起眼睛暂时失明;浙江的小刘在连玩几天“水果忍者”后,发麻的手指连一本书都捏不牢,连一只碗都端不起来。还记得那则“家庭聚餐时儿孙只顾玩手机,老人愤而摔盘离席”的新闻吗?除了儿孙的“不孝”外,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他们可能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会致病

腱鞘炎、视疲劳和视力衰退,这些都是过于频繁使用手机造成的“手机病”。长时间、快速密集地用手指按压或轻扫屏幕,就会使手部的肌腱出现过度的摩擦导致腱鞘炎。而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也会使眼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诱发视疲劳,形成近视、干眼症,甚至老花眼。无论手机屏幕做得多大、像素多高,对眼睛的损伤都不可避免。除此以外,长期把玩手机,又不注意姿势还可能患上“手机脖”,也就是颈

椎病。

李枫们没有意识到的是,除了“手机脖”、“爱疯手”、“手机眼”,对手机的依赖还会使他们患上“社交病”。因为惧怕面对面沟通而依赖手机聊天软件,会让之后面对面的沟通变得更加尴尬;为了逃避现实而沉迷手机,会让他们更加不敢面对现实;为了在聊天、游戏中获取快乐,很可能得到的只是廉价且即时的快乐。但手机依赖使沟通能力降低却是事实。英格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谢菲尔德研究发现,7%的青少年有因为手机影响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经历。日本的研究者也发现,使用手机的儿童的沟通能力不如没有手机的儿童。即便如此,智能手机带来的便捷和安全感让“手机依赖者”们不忍舍弃,或者说不愿意舍弃。

网络时代的纠结

长时间紧盯屏幕会损伤健康,很多人对此心知肚明。但为什么人们还是对手机欲罢不能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总是自相矛盾。人喜欢独处,希望拥有自己的空间,但又怕被群体抛弃,希望借助团体的力量证明自己。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人的潜意识里就产生一种幻觉:团体中的成员正在进行某项有益的活动,而自己被排斥在外。年轻群体在这方面表现地尤为明显。

对职场新人和学生来说,手机是他们重要的社交工具。他们要不断利用手机发短信、上qq等方式巩固自己的社交圈子,因此他们也就高度依赖社交工具和社交网站。在害怕社交、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看来,在虚拟世界交往要比现实世界容易、安全,虚拟世界要比现实世界快乐得多。玩手机游戏,也给不擅交谈的人们提供了谈资:“大家都在玩游戏,我没玩怎么聊天?”

对白领来说,高端智能机更是一种“炫耀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据IDC统计报告显示,中国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6.5%,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国家。如果没有智能手机,不把高端智能机经常秀一下,被别人看不起怎么办?谈不成生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