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经济管理范例6篇

论文经济管理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1

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假如在20年前,某一县市提出以旅游业为地方经济的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那简直是天方夜谈,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在今天,它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首先表现为市场占有率的大幅度提高。比如从日本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96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90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韩国最近也提出,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最适合韩国的产业。政府正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将文化产业培育成21世纪在韩国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国家基干产业。在美国,资料显示,过去一年内新经济已为其140万“知识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NP的70%,加拿大GDP的60%。1997年世界超大企业500强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美国的广电、娱乐、报刊杂志的总收入在1000亿美元以上。前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15亿美元的票房价值,仅一部影片即可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敌,且预计收入可达50亿美元,其中索尼公司单靠发行其一首主题歌原声带已收入2亿美元。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元的国际性大企业。至于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计算机信息产业,更是来势如虹,在97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十强。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品。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工业”。毫无疑问,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60年代以后,美国顶着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坚持进行产业调整,将发展高科技高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越来越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好莱坞大片《豪门恩怨》之类的肥皂剧、迪斯尼乐园、流行音乐、全球传播业、《时代》杂志和《读者文摘》......这些大众文化产品席卷这个世界,甚至抵达非洲最贫困的角落。再加上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牛仔裤,美国文化走进了世界每一个家庭。迪斯尼的主题公园甚至比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更令人神往。1997年到迪斯尼乐园参观陆游的人数达到3800万,而同期到英国旅游的人数才1920万。所以英国记者迈克雷指出,“美国真正的优势是文化与知识财产这两个非常人性化的资源”。英国也不示弱,其文化产业在80年代便已达到170美元的年产值,仅次于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

文化就是经济,文化就是市场。传统观念中根本无法被称作产业的行当,今天已是世界顶尖级的跨国企业。娱乐产业迪斯尼,1994年以190亿美元收购ABC(美国广播公司),1997年其产业规模及赢利稳入世界企业500强中的前十强。当年的沃尔特•迪斯尼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卡通画家,在家徒四壁、困苦无依之际,一只在墙角爬来爬去的小老鼠成了他的安慰。于是,这只小老鼠在他的第一部配音卡通片中亮相,从此风靡世界。谁能想到,米老鼠、唐老鸭两个卡通形象,竟然造就了一个如此庞大的集娱乐、影视与零售于一体的跨国集团。迪斯尼的经营策略说起来也简单,这就是不断创造明星品牌然后授权开发,它仅靠收取版权费就已财源滚滚而来。今年,他们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文化,已经在发掘“花木兰”的经济价值了。

NBA不过是美国国内的篮球联赛,而它现在已无疑是超大型的“跨国企业”。这个每年经营几十亿美元的巨型企业,运动队是其小小的核心部分,它的周围是一些更大得多的信息业。比赛是核心企业,但周遭的信息企业则更具发散力。这些信息企业包括发放零售业执照,家庭录像和光盘,生产电视节目,出售比赛活动,出售广告权、版权、转播权等等。过去,乔丹每年从公牛队获得3500万美元的年薪,而这一令人心惊的数目竟然还远远不如他将自己的形象卖给耐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来得多。易言之,作为CI的乔丹要比打球的乔丹更有价值。今天,姚明所经历的一切,已经更清晰地揭示了文化作为产业的秘密,这就是文化作为经济的现实,这就是所谓文化心理学要替代经济学的所指。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断推进的历程,大致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从1985年到1991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准备阶段。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这就表明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的“产业”性质。从1985年到1991年,我国文化产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有了一定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和文化服务、消费场所。如唱片公司、歌舞厅等。这一阶段以文化流通领域的发展为标志,特别是由港台歌曲的进入带动的娱乐业从无到有,有力地冲击着我们既有的文化观念。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

1992-2000年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酝酿探索的起步阶段。1992年,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其后,以国有大型文化单位的转轨或转型为标志。1996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组建报业集团,先后成立的南方报业、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深圳特区报4家报业集团,文化产业化的浪潮从多种所有制企业向国有骨干企业延伸,从较小规模的事业单位向大的文化企业集团扩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及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也都在增强。

在这一阶段中,我国文化产业界逐步转变了观念,初步探索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道路。从历史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讨的起步与欧洲、日本、韩国相比并不晚,但在观念上却徘徊多年,造成实践上长期犹豫不决的局面。欧洲、日本和韩国90年代中期先后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其后,韩国也提出,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最适合韩国的产业。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将文化产业培育成21世纪在韩国经济中起先导作用的国家基干产业。方针政策确定之后,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游戏软件、动漫画、日剧韩剧等文化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振兴本国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讨论并不迟缓,《中国文化报》早在1994年就率先举办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征文和讨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但我国总体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计划经济框架下的文化体制和观念的陈旧滞后,严重束缚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文化产业在总体上呈现为徘徊不前的局面。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0至今,以中国入世为契机,以文化产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为标志,以不断加深和推进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新时期。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令人瞩目地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有关文化产业的说法达六处之多。2001年3月,这一建议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所采纳,并正式被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于是,"文化产业"这个频频出现于报端的概念,才第一次正式进入了党和国家政策性、法规性文件,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我国下一个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11月,党的16大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它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在第六部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作为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并把文化产业定性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产业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与突破:“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报告还指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些总体指导意见,明确地将文化产业纳入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

2003年10月,党的16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贯彻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决定》指出,要“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这是继十六大之后,中央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作出的又一战略部署。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扶持力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再次突出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2004年3月29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正式由国家统计局出台,不仅是首次从统计学意义上对文化产业概念和范围所做的权威界定,而且为建立科学、系统、可行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推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紧接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文化生产力”的概念,并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一系列思路。这不仅体现了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文化)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才能获得更强劲的发展动力。没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

纵观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走过了一条曲折徘徊但不断推进的发展道路。应当看到,从某种程度讲,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至今仍不是十分雄厚,市场程度不高。但是,1.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为我们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创造了条件,也逼迫我国文化产业不得不进入国际大循环。2.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进入小康社会的现实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内在的需求;3.特别是高新技术如IT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保障;文化产业需要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也迫切需要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4.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也提供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形成阶梯式发展与跨跃式发展同时进行并行不悖的格局;5.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5000年悠久的文化的确是我们最足以援用的真正的财富,5000万全世界华人及亚洲汉语文化圈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在市场;6.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同时实施文化产业与文化艺术保护的双向对位性互补的策略。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近十多年来,我国文化获得了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大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开拓,文化产业迅速壮大,呈现出充满矛盾又充满生机的新的发展景观。其基本态势是积极、稳步、适时、渐进,发展势头总体呈现良好态势。

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市场。音像市场最早脱颖而出,初具规模;演出市场(以至商业体育比赛)渐趋成熟,冷冷热热;图书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工艺美术品市场沟通海内外,机制健全;而文物市场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则从无到有,起点不凡;电影电视市场起起落落,交易热烈;娱乐、旅游市场遍及全国,迅速壮大;文化广告传播市场,异军突起势头凶猛,特别是与网络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游戏、手机增值业务等一系列文化市场的建立健全,开拓了文化发展的现实途径,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准备了现实条件。

其次,与文化市场的逐步建立相适应,我国一大批文化产业也逐步建立起来。他们要突破改革初期以文补文,以多业助文作为文化“谋生”的权宜之计的思维框架,而开始全方位的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的经济实体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网游业、广告业、音像业、图书业、高档娱乐业、电影业、电视业、信息内容业等率先走上产业化道路。

目前,我国以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为创作演出和制作主体的传统格局已被打破。过去在舞台演出和影视制作领域中,国有文化单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由它们确定创作项目,申请国家经费,组织艺术生产,通过上演、播放推出作品。现在,这种单一的所有制方式已经改变。一大批民营机构凭借资金、机制特别是人才优势,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以社会力量参与为主摄制的电视剧和电影在影视作品总量中的比率越来越提高,已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与我国其它产业门类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起点低,不仅有与其它产业相同的资金筹措、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还受到原有的“计划”文化观念的影响制约,因而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无法与我国经济领域其它产业相媲美,尚不具备市场化的强大的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的能力。

随着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与之相应的文化机制的变革也在不断发生发展。各业经纪人、制作人、拍卖人、人等新的文化经营者和经济流通经营环节逐步产生和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企业逐步发展,多种文化经营的运作方式也开始大胆探索、实验。可以说,我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而又生机无限。

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2004年,是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新的发展时期的第一年。从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一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消费结构依照产业发展下游化与需求的上游化、高档化、文化化的规律,将逐步向发展型、娱乐型升级,将带动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成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基本也最可靠的推动力。

《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总报告披露,根据2004年初的2003年的数字,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结构都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引人注目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11.6%,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52%,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居于首位。尽管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后,这一增长具有恢复性质,但仍能说明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增长开始提速。当然当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主要集中于教育、旅游和餐饮娱乐服务费用支出,适时调整消费结构,解决当前教育收费等问题,城市文化娱乐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状况也有较大改善。2003年人均收入2622元,实际增长4.3%。2004年上半年人年均现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最多的一年。

据《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总报告,从总量上看,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7.44亿人)的1.7%。如果按照GDP增长持平计算,2004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将接近3900亿。

从结构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是:以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为主构成的“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23万人,实现增加值884亿元;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等为主构成的“层”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超出传统文化行业近1倍,创造的价值已接近传统的几个行业部门。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层”有从业人员629万人,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其发展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一半。

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面对飞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实施我国当代文化的创新发展工程,以推动我国当代文化的更新发展,创新扩容,转换生成为与当代高新技术时代相适应的新文化、新艺术。从科技方面来看,我国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已部署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步骤。在科学界,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出了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工程”,教育部推出了旨在提高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水平、培养科技人才的“985工程”。这在宏观层面上形成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战略布局。但文化产业似乎被遗忘在知识经济与创新工程之外。文化似乎与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无关。这里存在着严重的思维误区。难道当代文化产业不是创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难道文化的发展不应包括在国家知识创新的体系之中吗?

实际上,如前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新的高科技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创生。同时,文化也全面渗透到高科技产品之中。一切高科技产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它们都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所昭示的生存的意义、意味和人的生命的本质。高科技产品也只有最终依赖人们对文化服务的越来越广泛全面的需要而获得日益广阔的市场。一种无关人和人的文化的高科技既没有必要发展,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2

经济管理范文一:知识经济管理发展思路

摘要:新经济时代中的知识经济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文章主要论述了新时代环境下的知识经济的概述及发展态势等。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发展

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后,知识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使得全球经济呈现一种全新的态势,经济结构不再是传统的物理空间,转变成信息空间,新型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人员原有的工作状况。尤其是20世纪以来,美国实施了信息公路发展计划,全球经济进入了一种数字化的发展态势,步入了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社会经济形势,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工作、生活方式。知识管理正是在此种背景之下被提了出来。新时代环境下的知识经济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企业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的理论。

一、知识经济概述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接受了高科技的洗礼,同时目睹了二战的残酷。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知识经济的定义有很多版本,但无论怎样定义,都不能否认当前所处的时代环境、信息科技以及其创造出的价值,都深深影响着全人类文明与价值系统。[1]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在知识经济的内涵中,其非常依赖知识与信息的产生与与发展,将高科技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首先依托的就是智力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科学竞争的核心其实就是知识经济,此种经济是基于知识与信息。无论如何定义知识经济,无可否认,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2]

二、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时代优势

知识经济源于知识,和传统的经济模式有所不同。知识经济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问题不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片面性,也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缺陷。迷茫中的修正主义却钻了这样的空,将社会主义污蔑为封建主义,不断批毛列主义的价值体系,片面强调生产力论的初级阶段,妄图改变社会主义的一切。知识经济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有人认为,知识经济资产阶级忽悠人民,然而这种片面的认识只说明知识经济的客观存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机敏的资产阶级分子也感受到了这次契机。然而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他们只能认识到知识经济的经济特点,却无法掩饰资本主义,就不可能深刻理解知识经济的政治革命意义。知识经济是一种寻求革命的突破。社会主义遇到困境的时候,人们不免要寻求突破,然而,如将突破口定位在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等上,将是走不通的。

三、新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之下,人们日渐重视到知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优势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企业。工业经济背景之下的科学管理的泰罗与梅奥只将其当做企业生产资料的劳动力,并没有从深层面挖掘员工所具有的知识,却形成了社会中的经济人与社会人。处于知识时代背景之下,不重视知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尤其是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挑战。随着高科技的应用,企业要正确意识到知识经济管理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的彰显知识经济管理的作用,在市场竞争站稳脚跟,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知识经济的管理在当前已经刻不容缓。知识经济的管理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发现、传递与创新。此三种层面的内容组成了完整的知识经济管理体系。知识经济通过先进的现代科技进行管理,如信息的传递、完善的工作流程与复制技术。企业应当充分认识这一点,并将此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由于知识经济管理优势显著。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不假,但是也应认识到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经济。企业员工获得知识将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运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知识管理与企业管理非常密切,近些年,我国政府及各大中小型企业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在知识经济管理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构建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丰富了此方面的数据信息,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管理中谋得一席之地。

四、经济时代下实施经济管理的应用

(一)图书馆应用

在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管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知识的搜集、保存与整理服务,同时也有助于知识经济的管理,为实现知识经济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努力。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需要重视到知识经济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管理朝向数字化管理的态势,将知识经济的管理融入到企业数字化图书的管理当中,从而实现新阶段的不断发展。

(二)企业管理应用

2001年的我国莲花软件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的会议中提出了企业的创新推广应用,一些比较有名的公司,如清华紫光公司、联想公司等尝试采用知识经济管理策略,当这些企业实施知识经济管理后,将帮助企业构建企业数据库与人力资源,实现了企业数据信息的透明化,有助于构建企业的文化。企业通过知识经济促进了资本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形成了相应的知识经济管理方案,促进了企业的进步。

(三)企业竞争力的应用

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是知识,企业需要通过知识才能实现基础条件的创新。企业通过知识经济管理能有效减少因企业创新带来的波动,更好的凸显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使企业在市场服务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与知识管理之间存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有知识的属性;企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是知识经济管理的能力;企业实施知识经济管理有助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知识经济的管理将指导方向定位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新时代知识经济发展态势

(一)正视知识工作者崛起的意义

人类最先使用并搜集信息,后来人通过尝试性地探索,通过书写方式将这部分信息保存起来,使得这些信息能够继续使用,所以,知识经济的更新显得十分重要。作为知识工作者要遵循上述趋势,首先从知识的搜集与应用开始,然后将其付出实际行动中。接着是一少部分人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充当了知识的引导者,也即是知识工作者,接下来这部分族群的人数越来越多,未来知识工作者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因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日趋复杂化的技术提供了导向,紧接着是对信息需求的与日俱增,使用知识的跟新来完善企业的管理,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或者政府依靠知识经济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深层意义上说,知识经济为竞争提供了策略。人才的流通不受国界限制。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美国向全球招募员工。从中我们发现,知识经济在某种层面上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密切的关系。人才产生了群聚现象,并且逐渐靠向一些领域。面对上述趋势,我们发现知识经济崛起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知识经济要变成一种服务型的模式,并且以此作为导向,将风险降低在可控范围之内,以此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当一些欧洲国家出现人口失业率不断增高的同时,这就说明劳动力时代已经不再占主流,取而代之的是知识经济。透过信息科技,知识工作者要转变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以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这是政府与社会所有人需要担负的责任。此外,政府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因失业带来的技术落差。

(二)加强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创造价值体现了时代突出的一种特征,是在知识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竞争模式,集体价值由所有成员的共同创造。因此,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需要强化自身能力的培养,此外,还需要发展核心能力与创造价值,将工作目标定位于问题的解决与企业现状的改善,同时扩展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随着新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定位在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价值能力上。当然,知识经济在管理过程中必然存有相应的风险,这样的风险产生于人力资源了管理中的人才流动,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竞争风险。

(三)哲学与人文精神的反思

在现代技术创新活动中,科技与人文已经是互相支撑、共同作用。[3]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将处于因知识所产生的阶级改造中,并且需要长期与人文思想作斗争。而且片面的引入西方社会的科学价值主流与信息技术,代工忽视了哲学如人文思想的反思,师德丧失了人文价值,影响了学术的正常研究,这是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知识经济和一些科技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形式是代工,如果不能创新,那么我国的知识经济将处在美国的价值底线下,代工不利于长期科技的发展,专利数量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并不表示科技实力,我国科技同美国加州地区的高科技技术比起来,仍然相差甚远,发展如要平稳前进,还需重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根本在与构建学术理论,才能改良社会风气,提高学术研究质量,这就需要知识分子担负相应的责任。情况严重可能出现网络活动的普及,有可能就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将伴随新的社会形成;真正层面上的生活考验与人文变迁才刚开始,依然存有统合趋势和人文抗争,这是未来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企业发展趋势中的突出人物将是核心技术人员。

(四)确定组织中的中层管理者地位

知识经济要显现创新性。组织支持中层管理者参与,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信任在这一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为此,在组织管理中,中层管理者要严格落实自身职责,执行相关创新管理策略。知识经济管理是双向管理的模式,也即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管理。自下而上的管理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形成的,然而知识经济的管理需要在这种基础上有所革新,高层管理者实施创新工作,中层管理者负责具体的落实并传递有关信息。知识管理的创新模式是自下而上的管理,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管理模式。知识创造形成了创新精神的人,高层管理者在其中发挥指导作用,知识多集中于个体,在无形中流传于较小的范围之内,选择的沟通方式要满足组织人员的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因沟通带来的障碍。

六、结语

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从其产生到发展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我国知识经济管理渗透的领域之多,如图书管理应用与企业竞争力应用等。人们通过信息技术将知识经济管理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企业管理领域。知识经济的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在新的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发展态势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知识经济的管理深刻影响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潘连乡.叶传财.韦凯华.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经济,2013,(2):57-60.

[2]吴文群.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3):196.

[3]常传旭.技术创新中的人文导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姜秀萍.汪国银.组织支持感与中层管理者战略决策参与:信任的中介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23.

经济管理范文二: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分析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其中经济管理工作变得更为重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不适应。信息化技术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元素,其是现代化的代表,其实现了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支持经济管理工作,为此,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创新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强化新时期的农业建设变得越发重要。2015年2月,由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重视发展三农,强调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探究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财务管理软件来对农业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首要工作。

一、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一)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由于受到环境与管理水平的影响,农村在经济管理上的规范度与严谨度不够,管理制度的设定相对落后,与现代化城市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着脱轨的现象,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制度的威严被无视。例如,农业经济管理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未能严格履行制度纲要,只是将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记录,并未进行有效的审核与核对,导致经济管理质量下降。

(二)经济管理模式相对之后

由于受到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其经济管理模式大都以人工、手工的方式进行,存在传统的纸笔时代,当然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不断传入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得到创新,但是普及力度却不够,不能满足地大物博的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此外,部分农村引进财务信息化设备却不予以使用,只是闲置一边,还保持着传统的经济管理形式,在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整合等方面的效率不高,且精确度堪忧,制约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经济管理人员来参与,但在农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相对匮乏,再加之原有的财务人员对计算机不够熟悉,财务信息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经济管理的效率。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旨在缩小城乡差距,保证城乡经济的收支平衡,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十分关键。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应从不同层面予以完善与创新,强化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与保护力度。首先,应针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徇私舞弊、私自敛财等现象予以严惩;其次,做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市场运行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强化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再者,要打造专业化的经济管理人员,严格规范其经济管理行为,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向现代化。

(二)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新时期,为了强化新农村建设,应构建更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保证财务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对原有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除了基本的财务管理课程外,还应建立计算机培训班,具备财务知识与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经济管理专业团队的整体水平。新时期,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面带动了现代社会的电子购物潮,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购物。因此,为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应积极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能够数量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行流程,邀请专业的电商专家进行专业化培训,模拟生活中逛淘宝、天猫、京东的方式,及时将农产品上传至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新型的农业经济形式,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变得更便捷、简单。

(三)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代名词,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可将信息化平台与农业经济管理相结合[3],实现经济管理的电子化,能够利用电子平台及时收集、获取、处理、整合和传播电子信息,将原本的纸质财务账单转化为电子数据,数据在传输与分享上更具优势性,借助电子平台的加密技术,能够保证信息不被窥探,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记录着农村的总收入、支出,各类农产品的收入情况、收支均衡度、农业经济增长幅度等等各类财务数据,借助Excel表格等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即可实现对数据的筛选、计算与整合,针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以做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同时,为了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应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与维护,做好系统安全与保护措施,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提升财务信息的机密程度,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专业化、高素质的经济管理团队,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新平台,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打造地区专属的特色农业经济运作模式等等,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高效性与实效性,顺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肯四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143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3

1.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目前关于“入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入世”与政府农业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权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权和农产品流通管理权在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管理权又在外贸行政主管部门。这种贸工农分割、产供销分离的运行机制显然不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注:田利琪、李清柳:《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选择》,《经济论坛》2001年第15期。)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的需要。(注:张开华:《WTO框架下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7期。)但也有学者指出,中国贸易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市场化,而WTO规则对贸易体制的规范化有一定的要求,对加快国内流通体制改革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注:金丽馥、周德军、周爱春:《面向WTO的中国农产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5期。)

第二,“入世”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加入WTO大大改善了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环境。在WTO框架下,我国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可以享受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注:张开华:《WTO框架下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7期。)可以灵活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及争端解决机制减少其它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待遇。(注:朱泽:《WTO与我国农业政策改革》,《调研世界》1999年第8期。)也有学者指出,中美协议中就含有对我国出口农产品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标准和美国国内法律中的特殊保障措施的内容,使我国农产品对美出口在较长时间内仍然受制于单边措施。如果类似条款也出现在与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协议中,就无法保证未来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能完全置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之下,增加了贸易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注:曾令良、韩桢:《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安排与发展中国家—兼论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法学评论》2001年第4期。)

第三,“入世”与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尽管有学者认为“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丧失,(注:陈敏敏:《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保护》,《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5期。)但更多的学者却认为,不同的农产品情况不同。劳动力和机械替代较容易的农产品生产,中国不具有生产竞争优势;劳动力和机械替代较困难的农产品生产,即我们常说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中国具有生产竞争优势;耕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中国不具有竞争优势。具体来说,粮食、油菜、糖料和一些地区的棉花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比较优势;畜产品、水果和蔬菜比较优势较明显。(注:黄季kūn@①、马恒远:《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和差别》,《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我国农民、农业加工企业和营销组织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国际市场所需农产品,更没有大型的农业跨国公司,自然就无法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注:余良军、于建东:《“入世”后行业走势及命运》,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396页。)

第四,“入世”与农民收入、城乡收入以及地区收入差距。在中国大多数传统农业区,农民从种植得到的收入仍然占60%以上。“入世”后,外国农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会进一步加重国内主要农产品的“卖难”矛盾,引起流通渠道的混乱,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注:周汉民:《中国走进WTO》,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由于“入世”后增加进口的主要是小麦、玉米和豆油等,所以会对相应的主产地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南方一些需要饲料的省区“入世”后可以直接从国际市场进口价格低廉的玉米,它们在这个过程中就成了受益者。(注:应育松:《“入世”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现代财经》2001年第6期。)农民之间,特别是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将增大。(注:雷海章:《WTO与中国农业应对策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据预测,“入世”后至2005年,全国农民实际收入将会下降2.4%左右,而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则会增加4.6%,城乡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加剧农村“贫困永久化”危机。(注:张玉和:《农业入世:想说“平等”不容易》,《江苏经济》2000年第11期。)但也有学者指出,“入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注:田利琪、李清柳:《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选择》,《经济论坛》2001年第15期。)

第五,“入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入WTO后将加重农村的就业压力。(注:乔海曙、邓琼:《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成本、收益分析及政策选择》,《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2期。)2000年,按劳动年龄人口计算,我国有5亿农村劳动力。如按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计算,则有6亿多劳动力,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大约有1亿人口,绝对过剩的农村劳动力有4亿至5亿。“入世”后,乡镇企业解决就业的能力大幅度下降,每年向外排斥300万到400万劳动力。农民进城就业又受到重重限制。外资进入能够促进金融等服务行业的就业,对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难以起到拉动作用。(注:何帆:《21世纪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温铁军专访》,《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第6期。)但也有学者指出,“入世”能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注:应育松:《“入世”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现代财经》2001年第6期。)

第六,“入世”与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学者担心“入世”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一方面,一些动植物病虫疫情有可能通过贸易渠道传播到我国,从而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在国际冲突仍然是一种潜在威胁的情况下,粮食进口需求的扩大,有可能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供给构成一定的威胁,其极端情形是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出口大国对我国实行粮食禁运。(注:周汉民:《中国走进WTO》,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特别是粮油产品总体上不具有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生产将相对萎缩,粮食自给率可能下降,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注:王兆阳:《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粮食自给率较高,有65%左右的粮食由农民自产自销。尽管进口配额将有所扩大,粮食自给率不会有多大下降。(注:杨鹏飞、洪民荣等:《WTO法律规则与中国农业》,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83页。)而且,配额是进口机会,并不等于实际进口量。(注:徐景峰:《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第七,“入世”与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一般认为加入WTO有利于中国进口资源型特别是土地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进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卫龙宝:《加入WTO与中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但也有学者指出,加入WTO也将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取消后,对部分地区一些质量和单产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品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其本质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手段是市场机制,而我国目前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尽完善,尤其是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无法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也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的需要,所以,从短期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注:张开华:《WTO框架下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7期。)

第八,“入世”与我国的农业保护。“入世”后,由于农产品关税只能减不能增,而我国因关税减让基期即1986-1988年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关税化后的关税等值为负值,无法使用贸易规则规定的关税化手段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同时,由于各种非关税措施将被禁用,我国不能再用传统保护手段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只能去学习和探索我们所不熟悉并且在某些方面尚不具备条件的“绿箱政策”来保护农产品贸易,从而使我国在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中处于不利地位。(注::《加入WTO与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我国传统的农业保护理论、保护政策和保护做法将面临调整和修正的压力。(注:高滨淮:《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第4期。)农业保护的空间大为缩小,保护成本急剧上升:市场准入的保护空间缩小、国内支持空间缩小、出口竞争的保护空间可能缩小。(注:乔海曙、邓琼:《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成本、收益分析及政策选择》,《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2期。)

2.加入WTO对中国工业的影响

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是中国三次产业中竞争力最强的产业。(注:金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5期。)按照有关协议,加入WTO后我国的产品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同时,我国工业产品也将进一步享受到自由贸易的好处,因此,加入WTO后,我国工业既存在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一般认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将获得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良好机遇,而技术密集型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将会在短期内面临一些困难。(注:杨帆:《加入WTO对中国产业发展》,《财经科学》2000年第3期。)按照比较静态分析,中国工业品进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状况呈现出下列倾向:第一,进出口产品中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产业种类少,但它们在工业品出口中所占份额较大;较高比较劣势产业种类也少,并且出口比重也小。第二,中国多数工业行业基本均处于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处于比较优势的行业少于处于比较劣势的行业。且处于比较优势行业的出口比重较小,而处于比较劣势的行业出口比重较大。第三,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品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中国现阶段资源禀赋状况基本相适应。第四,大多数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或相对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品在中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第五,某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有些产品已成为劣势,而在某些具有比较劣势产业中,有些产品则具有比较优势。第六,中国经济发展中某些工业产品比较优势强化与某些产品比较劣势强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注:潘文卿、张伟:《90年代中国工业产品外贸优势变化及入世后的战略选择》,《统计研究》2001年第12期。)以下是理论界关于“入世”对几大行业影响的研究:

第一,“入世”对纺织业的影响。纺织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加入WTO后仍然会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能够保持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面对相对宽松的出口环境,纺织业有可能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注:《经济管理》特约评论员:《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但是,“入世”后竞争加剧,头5年还要受美国的配额所限制,因此该行业依然面对一段竞争激烈的日子。(注:丁元竹:《加入WTO后中国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入世”后我国必须削减纺织品进口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样一来纺织业作为我国相对具有优势的行业将率先撤除保护伞,纳入自由化进程,我国纺织行业中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如化纤、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纺机行业将受到冲击,面临严峻的考验。(注:周汉民:《中国走进WTO》,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第87-88页。)

第二,“入世”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我国汽车工业有6个方面的劣势:一是生产规模狭小。二是劳动生产率低下。三是产品开发能力低。四是技术水平落后。五是市场占有率不高。六是汽车消费环境差。(注:袁木:《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管理现代化》2001年第2期。)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国际知名汽车跨国公司必将大举进入,这意味着依靠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的国内企业,将直接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无疑会对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严重的威胁和冲击。降低关税和取消配额许可证将会使更多的国外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从而对国产汽车产品造成冲击;开放汽车服务贸易,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更加畅通;取消鼓励汽车产品国产化的优惠政策,部分国内汽车整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将可能被挤垮,造成部分职工失业,而另有不少企业因竞争力不济,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地方财政收入也面临挑战,并且对相关产业会造成冲击。(注:王文彬:《加入WTO,中国汽车业何去何从》,《改革》2002年第2期。)有学者指出,在进口汽车竞争态势下,大部分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必然会被挤垮,转而生产汽车零部件,实现与国内外厂家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注:严瑞珍:《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与风险》,《河北学刊》2001年第4期。)也有学者认为,“入世”后,价格对国产轿车的冲击是有限的,但是,国产与进口轿车在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方面差距很大,中国汽车市场将会受到价格与品质因素的双重影响。(注:刘光卫:《WTO情势与我国汽车行业政策矛盾之解析》,《经济前沿》2001年第7期。)但“入世”也将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有利影响,会加速汽车产业调整的步伐,进行重组合并,关掉一些产品质量不高的小厂,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促进中国企业与国外汽车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有利于中国企业熟悉现今世界同行的国际规则,学习它们的经营理念和操作,也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缩短我们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入世”后,总体上会造成轿车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扩大汽车消费,也有利于汽车进入家庭。(注:于良军、于建东:《“入世”后行业走势及命运》,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73页。)

第三,“入世”对石油工业的影响。从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看,无论是在企业规模、品种结构、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还是在技术装备、工艺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上,同国外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虽然中国已是公认的石油大国,但并不是石油强国。(注:杨嵘:《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加入WTO后,在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之后,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将使这一产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注:曹建海:《加入WTO对我国工业的主要影响》,《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7期。)届时约有40%的石油产品将面临低成本的国外同类产品的冲击。(注:《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加入WTO受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中国国家企业网:)但“入世”还有许多对中国石油石化工业有利的方面,突出的一点就是“入世”将有利于推动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企业全面转换经营机制。(注:周汉民:《中国走进WTO》,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3.加入WTO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

“入世”后,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出口创造更多的机会;有利于打破国内的垄断局面,增强国内服务市场的竞争性,促使国内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本国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有利于引入新的服务种类;有利于参与新一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也将危及一国的和国家经济安全;会对我国一些刚刚起步的新兴服务业带来不利影响。(注:傅京燕:《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1期。)加入WTO,国内服务企业将面临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压力,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会受到严重挤压,将丧失部分原有的市场份额;国内消费结构转换和一、二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效应将会减弱,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拉动效应可能转移出去,成为国外第三产业的扩张的机遇;服务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人才的竞争和流失,将使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受到严重影响;此外,我们还面临体制不适应的严重挑战。(注:俞梅珍:《加入WTO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一,“入世”对金融业的影响。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角度看,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绝对的劣势。(注:方学芹、范爱军:《中国服务业的“入世”承诺和发展策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1期。)首先,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急剧增大,主要原因就是外国银行从此可以经营人民币的各种业务。(注:左大培:《入世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及对策》,《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第2期。)我国的银行业因缺乏灵活经营的能力,业务限制在较狭隘的范围内,贷款主要集中在困难重重的国有企业,因而风险集中,增加市场竞争的难度,“入世”后会受到一定的压力。(注:邵望予:《浅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第1期。)其次,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已占金融业半壁江山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保险业总资产尚不足金融业的3%,发展极为落后。狭窄的投资渠道,单一的市场功能,远远落后于国际同行的服务品质和业务技巧,“入世”后将会使内资保险公司在市场份额、客户、险种、人才等方面受到外资保险公司的强力冲击。(注:方学芹、范爱军:《中国服务业的“入世”承诺和发展策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1期。)再次,我国的证券市场发育不完善,“入世”后在短期内会削弱我国的证券公司同具有雄厚实力、丰富的市场操作经验和技能的外国同行的竞争力。(注:王胜强:《中国加入WTO正、负效应的重新阐释》,《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尽管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会在短期内对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看中的是它的长期效益。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具有引资效应、学习效应和扩大的鲶鱼效应,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将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注:顾卫平:《金融市场:开放需要节奏》,《资本市场杂志》1999年第5期。)对保险业来说,外资的进入有利于形成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增强人们对市场经济下的风险防范的意识,转变传统的“福利”观念,对劳动用工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将起积极作用。“入世”有利于加快我国保险服务业的商业化和国际化步伐,也有利于新型保险服务的开发,提高保险服务水平、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培养保险市场,也为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入世”还将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对于保证就业压力加大后的社会稳定是有利的。(注:丁元竹:《加入WTO后中国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

第二,“入世”对电信业的影响。加入WTO为中国电信业带来了机遇,我们可以利用GATS服务贸易中的跨国贸易方式,向周边的WTO成员国提供电信服务,开放市场也有利于和电信息息相关的市场经营主体企业的发展,将大大增加对中国电信网的使用,从而促进电信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可以方便地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经营和管理经验,促进网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注:于良军、于建东:《“入世”后行业走势及命运》,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114页。)当然,电信业的开放也带来了残酷的竞争,垄断局面行将打破,使内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注:方学芹、范爱军:《中国服务业的“入世”承诺和发展策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第1期。)将给本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影响我国电信企业的有序发展,加剧我国电信业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并影响国家和安全。(注:周汉民:《中国走进WTO》,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142页。)

第三,“入世”对旅游业的影响。我国旅游资源在世界首屈一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国外服务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的示范效应,对国内企业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技术、管理水平产生正效应。“入世”后国外游客增长,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游客需求增多,旅游面临大发展。(注:李江帆:《WTO: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与发展对策》,《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但同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在一定时期,局部领域还有可能发生波动。旅游业的龙头企业——旅行社将首当其冲地承受最大当量的冲击;旅游饭店业将在结构、客源、人才等方面遭受一定冲击;旅游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可能导致我国风景名胜资源的流失;我国出境旅游可能将面临新的压力。(注:韩玉军、苗茜:《入世与中国的旅游业》,《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3期。)

二、加入WTO对政府的影响

加入WTO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首先就是对政府的挑战。从WTO的23个协议,492页的文本看,仅有两项条款涉及到企业,其余大量条款均与政府有关,特别是政府的立法与决策。加入WTO受冲击最大的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因为以管制与审批为基本特征的管理模式,与“公开、公正、公平”的WTO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注:李光:《政府在入世后的战略转变》,《决策与信息》2002年第1期。)政府是加入WTO的最大应对者,突出的有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按照公平的贸易规则减少对贸易的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二,要按照透明度的原则,增强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公开性和可预见性;第三,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取消对经济行为不公平的行政限制和干涉;第四,要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对本国和外国的企业、商品及服务给予平等待遇。所有这些,势必对我国现行的行政运行体制、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注:徐绍史:《深化行政改革积极应对入世挑战》,《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期。)

1.“入世”对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框架,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在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待解决,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注:丁维顺:《“入世”与我国开放型外经贸管理体制的构建》,《厦门月刊》2001年第8期。)WTO规则的核心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市场经济原则。到目前为止,WTO的成员国中还有许多国家不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或认为我国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注:李光:《政府在入世后的战略转变》,《决策与信息》2002年第1期。)“入世”后,中国政府面对的一个新挑战,就是如何协调在国内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入世”协议的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清理和调整中国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法治环境,以及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新规则制定和原有规则修改之间的关系;协调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注:张燕生:《WTO背景下政府职能的确定及有效宏观调控体系的确立》,也有观点认为,“入世”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系。(注:桑百川:《入世—破解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难题》,《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2期。)加入WTO后可以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和通行做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经济运行的总体效率。(注:陈清泰:《中国加入WTO最难的是政府“入世”》,《学习时报》2002年4月15日。)世贸组织的规则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规则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和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将推动外贸、银行、保险、证券、商业等方面深化体制改革,以适应这些领域逐步开放的需要。(注:《正确认识加入WTO的利与弊》,中卫网:)

2.“入世”对现行体制结构的影响

现行体制结构的问题在于:一是体系的不完整与机构的过度膨胀并存;二是机构的设立缺少市场根据;三是缺乏统一协调,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现象仍较明显;四是机构运行缺乏应有的力度和效率。(注:白津夫:《加入WTO对政府的影响》,《参考文选》2001年第13期)由于政出多门,在利益协调中也易出现不和谐,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央的政策法规采取消极理解、变相实施地方保护主义,甚至发展到与地方一些不法分子联合勾结,不执行中央的政令。这极易导致在“入世”后,由于地方政府实施经贸政策、法规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规不统一,而使中央政府被提起申诉的可能性增加,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严重破坏投资环境。(注:张汉林:《入世:宏观经济体制需调整》,《经济参考报》2001年8月1日。)现行体制结构与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市场规范距离太大,加入WTO将面临根本性的改造,(注:白津夫:《加入WTO对政府的影响》,《参考文选》2001年第13期。)建立符合“规范、统一、透明、高效和服务”要求的体制架构,(注:桑百川:《入世—破解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难题》,《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2期。)要求政府机构更加精简和人员更加精干。(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作用”课题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改革:中国的经验、问题与前景》,《新华文摘》2001年第8期。)

3.“入世”对政府管理职能的影响

从适应WTO规则的要求看,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政府管理中的“错位”、“越位”、“缺位”问题十分突出,各级政府部门仍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而许多该管的事却没有管好、管住。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仍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注:王预震、李勇军:《WTO与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行政论坛》2002年第3期。)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看,政府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仍大量存在,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则明显不足,在涉及国家投资、贷款、技改项目时,表现出对国有企业的偏爱。各地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不符合WTO确定的非歧视、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从政府和市场关系看,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普遍存在;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政府承担了大量本可由社会组织行使的职能。(注:沈荣华:《抓住入世契机加快推进我国行政改革—“加入WTO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综述》,《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2期。)因此,中国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虽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过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形成;二是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三是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四是一些政府部门出现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化倾向,公共服务职能弱化,乃至体制性腐败加剧;五是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关系尚未理顺;六是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作用”课题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改革:中国的经验、问题与前景》,《新华文摘》2001年第8期。)在现实经济运作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对市场的过度替代问题,一些应该由市场起作用的仍有政府包办,而一些应该由政府职能到位的却没有真正管起来。我们的政府行政方式现在还不是十分规范,存在许多与市场相悖的问题,不符合世界贸易规则要求。从总体上看,政府行为仍然没有摆脱一靠红头文件、二靠政策手段、三靠保护垄断这样一种行政支配的行为模式。(注:白津夫:《加入WTO对政府的影响》,《参考文选》2001年第13期。)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具有浓厚的“部门行政”色彩,必然会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式提出严峻的挑战。(注:宋世明、《胡奕军:》从“部门行政”到“公共行政”:“入世”后中国政府基本定位》,《体制改革》2002年第1期。)这无疑将会对我国各级政府的治理方式带来全方位的和多方面的影响,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形成强劲的冲击波。(注:梁仲明:《论加入WTO对我国政府治理方式的影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转变职能是政府要面临的最大挑战。(注:王玉琴:《跨进WTO大门: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农经研究通讯》2001年第11期。)加入WTO后,作为代表我国利益的政府一方面要创造条件,积极利用“入世”带来的机遇,同时要大力建立有效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和监控措施,化解负传递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因此,“入世”后我国政府的职能不是弱化,而是转化,由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化。(注:薛荣久:《入世与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9期。)加入WTO意味着中国政府对自身行为要更加符合市场机制做出了承诺,通过引入外部规则与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政府职能范围和行为方式。(注:陈清泰:《中国加入WTO最难的是政府“入世”》,《学习时报》2002年4月15日。)预示着我国未来的公共行政改革与发展将是由“内部推动力”和“外部推动力”两种动力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一并牵引着我国公共行政的改革与发展。为21世纪中国公共行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机制和力量源泉。(注:王和平:《WTO与我国公共行政》,《新东方》2001年第1期。)转变政府职能,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做到政企分开,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注:黄健:《“入世”后的政企关系—兼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群众》2002年第4期。)政府的经济行为必须符合WTO所确定的非歧视原则:领域要准入,国家保护的政策要取消,政策的透明度要增大,政府不再控制企业,而应当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注:《厉以宁谈入世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期。)有学者指出,加入WTO后,政府职能部门不是权利部门,而应该是服务部门。(注:张汉林:《入世:宏观经济体制需调整》,《经济参考报》2001年8月1日。)政府要调整自己的职能,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政府的主要作为是提供公共服务、建立市场秩序、建立信用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正有效的执法机制。与此同时,政府必须以市场的方式经营自身以及国有资产,将低成本、高效率、公正作为政府行为的评价标准,倡导公众参与,提升政府的水平和能力。政府有所不为主要是指对资源配置不应有不当干预,对市场行为不应过度规制以及对微观经济不应施加直接影响。(注:孙潮:《WTO与政府行为》,《上海国资》2002年第2期。)也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一是要解决制约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利益障碍;二是要建立适应“入世”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政府要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四是政府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市场经济规则和秩序;五是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解决好公平分配问题;六是如何解决好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外部性问题;七是如何加快实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重组;八是“入世”后,从提高中国综合实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政府在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需要重新研究和总结。(注:张燕生:《WTO背景下政府职能的确定及有效宏观调控体系的确立》,

有学者认为,“入世”将促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注:罗进华、李松龄:《“入世”与我国专业化分工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中国企业的运营成本与交易成本太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的服务成本过高导致的。如何降低成本?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适应WTO的要求,对政府职能进行再造。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政府应着重以下几种能力的提高:其一,提高政府的谈判能力;其二,提高政府的法治能力;其三,提高政府的中介应用能力;其四,提高政府的整体能力,建立整体型政府。(注:辛向阳:《加入WTO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加入WTO,政府官员要更新观念。有的政府官员自觉不自觉把自己的职务和责任看成是可以呼风唤雨的一种权力,一种地位的标志。这种强烈的“权力意识”不淡化,不改变,很难适应“入世”要求。(注:张霁星、顾世宽:《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举办“中国加入WTO与政府职能转变”研讨会》,《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1期。)WTO背景下的政府必须本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理念,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注:刘武俊:《WTO与“后立法时代”的中国立法》,《经济学消息报》2001年12月28日。)因而,加入世贸组织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各级政府更新理念、校正自身行为,规范市场游戏规则,提高行政水平和质量,有效推进各项改革的全面展开。(注:王胜强:《中国加入WTO正、负效应的重新阐释》,《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加入WTO后,政府要遵循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和中国政府作出的承诺修订与外贸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监督和服务,政府管理方式趋于透明、规范和法制化。(注:王健:《入世后政府管理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有学者将之归纳为,规则导向取代权力导向,服务式替代命令式。(注:黄建春:《论WTO与政府职能》,《温州论坛》2001年第6期。)

WTO对中国法治进程尤其是中国立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入世”首先是指法律“入世”,是中国国内法与规则及国际惯例的接轨。WTO为中国法律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契机。(注:刘武俊:《WTO与“后立法时代”的中国立法》,《经济学消息报》2001年12月28日。)“入世”将促进中国依法治国的进程,推动中国法律体系、司法制度及执法机制的现代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和逐步实行国际公务通行做法。(注:李忠伟:《加入WTO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与对策浅析》,《理论前沿》2002年第6期。)有利于我们建设一个有限权力的、遵循正当程序的、负责任的法治政府。(注:袁曙宏:《建设法治政府》,《群言》2002年第2期。)

有学者指出,一般认为政府对WTO患“不适应症”主要指对内政府主导经济,对外,特别是政府谈判体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在政府谈判体制上存在着“不谋于众”的倾向:(1)不能让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充分表达意见,使谈判协议最大限度地反映各方面利益。(2)不能充分调动自己国内的研究力量。研究归研究,决策归决策,二者没有适当的联系、沟通渠道,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强了谈判决策的非科学性和非理性化。(3)政策信息服务的透明度差甚至采取保密政策。目前,一个在新的背景下新的利益分割的谈判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我国必须抓住时机,改革“不谋于众”的谈判体制,增强政府谈判实力,为国内企业奠定迎接挑战、公平竞争的良好基础。(注:王俊华:《WTO与政府谈判体制改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三、加入WTO对文化的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扩大文化市场的准入范围,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艺术产品、文化服务进入,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挑战。

1.“入世”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加入WTO后,外部文化对我国文化产业必然形成冲击,但这是表象,它由此将影响到我们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继而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和政治,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注:陈高桐:《加入WTO与我国文化及其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外国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进入,从积极意义上讲,它对丰富人们多元化的文化生活,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学习和借鉴别国优秀文化都是有作用的。但也应看到,一些宣扬西方的个人主义、道德伦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的涌入,对我们要把青少年培养成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是有一定潜在的负面影响的。(注:文华:《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与对策》,《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8-9页。)我国是一个封建主义传统较为深厚的国家,封建主义糟粕很可能与“入世”后“西风东渐”的资本主义文化同流合污,衍生出一个中西劣质、腐朽文化的共生毒瘤和怪胎,其价值观甚而比单一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价值观都更恶劣和低下。(注:李忠伟:《加入WTO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与对策浅析》,《理论前沿》2002年第6期。)如何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普遍性和文化的特殊性,如何在实践上正确处理吸收西方文化和抵制文化殖民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在加入WTO之后将越来越突出。(注:贺晓光、乔淑梅:《加入WTO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挑战》,《理论前沿》2001年第12期。)

2.“入世”对我国主流文化的影响

加入WTO使中国人感受到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在加快,这种全球化首先会对我国的主流文化产生影响。一是消费主义文化、商业性文化,通过大规模文化生产和现代传媒迅速传播;二是西方的自由、平等、人权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通过各种出版物、传媒不断渗入。其次,会使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更为明显。这为我国文化建构提供了动力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也带来了文化建构的复杂性和某种隐含的文化危机,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再度抬头,主张尊孔复古的文化保守主义回潮、“买办性”文化的重新泛起和通俗文化的日趋商业化等。(注:俞启义:《全球化的文化内涵及对我国文化建构的影响》,《新东方》2001年第5期。)有学者认为我们缺少制度文化、诚信文化、法治文化、权力文化、管理文化、生态文化和创新文化,提出了加入WTO之后要进行文化改良。(注:包国庆:《WTO之后的文化改良》,《新经济》2002年第3期。)加入WTO不仅仅是对一种法律体系、经贸制度和政策系统的接受,同时也是对一种法律文化、经贸制度文化和政策价值的接受,一种对交往行为理念和文化的认同。它不仅为中国彻底摆脱和走出自近代以来闭关锁国、疏离世界体系重新复归它应有的文化位置奠定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基础,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和提供了一种世界的可能。其对中华文明形态的未来发展将可能产生的作用难以估量。(注:胡惠林:《关于WTO与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体系问题的思考》,《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3页。)加入WTO后,外国的文化产品要进入到我国文化产业中来,由于一些外国文化产品大量地运用了现代科技成果,在一定时期会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在欣赏的同时,不仅了解了外国文化和艺术,而且其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久而久之也会对消费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在少数消费者思想上形成外国文化比本国文化更能体现人的个性和自我精神的心理。(注:文华:《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与对策》,《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3.“入世”给国内文化产业带来的影响

加入WTO可以使我们利用外来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才优势对目前国内狭小散乱的文化市场进行整合,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注:孟晓驷:《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前言》第3页。)但目前,我国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产业规模尚在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生产能力弱、资金匮乏、质量偏低,经营管理人才也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文化消费需求旺盛,增长很快,市场潜力很大。随着外国资本大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从事文化经营和服务,会给国内文化经营单位带来巨大的压力。(注:文华:《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与对策》,《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因此,有学者认为,加入WTO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又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机遇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为文化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与无限的商机;二是有利于借鉴和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三是有利于重新整合我国的文化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四是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挑战方面,一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造成冲击;二是文化产业市场的准入对中国民族文化产业构成严重威胁;三是对我国文化经营单位的生存和竞争带来极大压力;四是对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政策带来影响。(注:王慧芬:《加入WTO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对策》,《中国文化报》2001年12月19日。)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4

(一)经济性、成本性为酒店的管理前提最早的经济型酒店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简单来说就是为宾客提供舒适的床和简单的早餐。省去了会议,娱乐等复杂设施和服务环节,在酒店的装饰,硬件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上本着经济适用原则,更加突出酒店的功能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管理成本。

(二)服务标准化、快捷化为酒店的管理宗旨国内最早的经济型酒店是锦江集团旗下的品牌酒店——锦江之星。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快捷的服务理念,为其赢得良好的口碑,开业之初入住率达到90%以上。虽然省去了诸多复杂的辅助服务产品及配套设施,但是在服务程序、质量标准上都与锦江集团的服务标准是一致的,这也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其他级别酒店的优势所在。

(三)个性化、特色化是酒店的管理文化近几年经济型酒店发展迅速,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仅仅依靠低廉的价格并不足以留住宾客并获得宾客的认可。因而寻求个性化、特色化的企业管理文化在经济型酒店行业中悄然成风。事实证明,个性化、特色化的经济型酒店在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宾客追求个性化的服务,特色化的酒店设施蔚然成风。

(四)连锁经营、特许加盟是酒店品牌延伸的管理控制经济型酒店通过实行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的快速扩张,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的形式,使得各连锁店在品牌形象、服务标准、物资配送、市场推广等方面实现统一、协调,从而带来品牌效应、营销成本分摊、预订系统共享、培训和管理技术共享以及采购优势。

二、吉林省经济型酒店管理模式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性概念不明显,成本控制不合理目前市场上的经济型酒店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品牌连锁型酒店,二类是本土经济型酒店。品牌连锁酒店因其自身由酒店集团的创立发展而来,积累了多年的酒店经营和管理经验,因而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上都占尽先机。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一直都在跟随者品牌经济型就的步伐,对于经济型酒店的概念并不明确,因而在选址、装饰和配套设施上盲目跟风,想当然的规划酒店的布局,随意选择前厅的管理软件,造成了经济型酒店“不经济”,成本降低“降不低”的现象。

(二)客房服务员年龄趋高,管理宗旨难以达到预期从走访的经济型酒店调查得知,吉林省经济型酒店客房服务员的年龄普遍偏大,从事客房打扫的服务员平均年龄在45.3岁,这些人员多为退养、退休、离休和部分利用农闲时间进城打工的农妇,本着经济型酒店“经济性”的管理成本原则,许多经济型酒店免去了岗前理论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的程序,直接进入到了技术培训层面,在没有进行企业的服务宗旨、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系统的基础培训下,盲目上岗,在加上服务人员文化水平不高,自然会出现上令下不达,服务水平下降等情况的出现。

(三)综合专业人才欠缺,产品开发缺乏科学性经济型酒店中综合专业人才欠缺,在走访的经济型酒店调查得知,其管理人才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其一,是从星级酒店转到经济型酒店的管理人才,这些人员具有星级酒店的管理经验,但由于两种酒店的级别和类型不同,在管理上容易出现不符合经济型酒店的实际情况的管理状况。其二,是从其他行业和专业进入经济型酒店的管理人员,这类人员虽然具有本专业的优秀资质,但经济型酒店仍然是他们新接触的领域,对于所有的工作流程和管理都需要从新认识,容易出现进入工作状态慢或在管理过程中其建立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合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其三,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学生。他们了解酒店业的发展状况,熟悉经济型酒店的运营模式,有的甚至在经济型酒店实习过,能够很快发现经济型酒店存在的问题,但是经济型酒店的运营中往往需要的是旅游与规划、旅游与设计、旅游与财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运用,一旦两者分开,容易造成管理意识不一致的效果。

三、吉林省经济型酒店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一)政策先行,明确行业概念从近几年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上看,我国越来越重视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针对目前市场上经济型酒店层出不穷,档次级别混乱的现象,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行业中率先明确“经济型酒店”的行业硬件标准。对经济型酒店的配置、规模、客容量等进行数量化的规定,以量的角度,明确行业概念。鼓励旅游学者对经济型酒店的概念进行理论性的学术探讨,通过经济型酒店管理人员的实践验证,对行业概念进行不断完善,进而达到规范经济型酒店行业,净化市场,减少顾客投诉的目的。

(二)建立客服培训中心,降低管理成本以政府或相关部门牵头,高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建立针对经济型酒店从业人员的对客服务培训中心的专门结构,降低经济型酒店企业管理的相关成本,由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输入经过培训过后的对客服务人员。高校教师可通过中心了解经济型酒店的人力资料配置及掌握相关人力资源培训数据,并可通过中心的反馈,完善自己教学。经济型酒店也可通过中心的培训得到企业所需的相关基础人员,并减少了会议室的硬件配置、减少了人力资源培训的人员费用,大大降低了经济型酒店的管理成本,也能够有效减少对客服务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的现象。

(三)校企合作,多学科培养实践型人才多学科,多角度的培养实践型人才,达到真正的校企合作目的。众所周知,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学科,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如经济、政治、文化、宗教、饮食、历史、地理、数学、生物甚至化学等,高校应利用其拥有的教学资源,为企业量身打造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的实践性人才。可根据企业提供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市场需求走向,为企业“量身定做”,把学生推向企业和市场,让学生能够适应企业更多的岗位并很快进入工作角色。

四、结语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5

自从上世纪初企业管理学理论形成后,企业管理学就系统的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费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经济管理从经验向科学转变的基本思想,这也就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靠经验做事的时代,结束了经验主义,开启了根据科学规范的理论进行企业管理的新时期。通过这次转变,人们在开展企业经营管理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并打破了传统经验管理的种种弊端,实现了企业的科学发展。系统的管理理论自从《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出版后就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古典理论的管理思想。而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多个不同的学派,对管理思想的理论进行不断创新,但是究其核心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据此可以看出,古典理论阶段的发展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阶段,其逐步向着科学的发展阶段进行转变,最终形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随着这一突破性进展,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也就形成了。企业管理学的基本属性就是科学性,随着对先期研究成果的不断创新,形成了新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这些都是汲取前人的优点,继承了企业管理的先进管理成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企业管理的推动下高速发展,尤其在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基础上,科学的经济管理思想被广泛应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中的运用必不可少,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金融管理的启示

金融问题自从古代就出现了,货币是金融的基础,古代从很早就已经有了货币的存在,供求关系管理必然导致了货币的出现。价格问题是货币金融的根本问题,这对于传统的金融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古代对大多以谷米作为衡量价格的标准,并依此制定价格标准,所以,古代的商业行为必然向着农业生产的方向发展,价格因素受到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货币管理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产物,传统经济思想下,货币的流通具有一定的升值或者贬值空间,但是古代提出的母子相对论却主张货币靠官方的规定来制约,这种理论实际上是不正确的。然而,秦统一六国后,开始统一货币,禁止私造钱币却也是一种较为极端的做法。所以,我国的货币金融思想由来已久,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必然可以总结出一套正确的管理理论顺应时代需要。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金融行业的借贷和利息体现了社会经济活动。高利贷这一事物早在古代我国就存在,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必要手段,常常被单纯的作为政府谋私利的一种行为,古代经济发展的困境之一就是这种高利贷剥削行为被政府利用,所以,现代社会国家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相关问题进行规避和制约,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启示

邓小平同志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有着深刻的研究,其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就是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可以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研究上,邓小平同志不断创新和改进,提出了适应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这一思想科学性强,与时俱进,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早在我国古代对于经济领域的管理思想就有相关著作,广为传颂的《孙子兵法》不仅蕴含了丰富的组织和决策方面的管理思想,更为令人惊叹的是其蕴含了大量的重要经济管理哲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在这些重要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弘扬和发展了其中的优秀传统思想,提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经济管理理论。而且在对传统人类文明继承这一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客观公正的强调,要借鉴和重视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取其糟粕,为丰富我国经济管理制度体系而不断发扬传统经济管理思想。

四、结语

论文经济管理范文6

一、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面临的挑战

(一)对会计对象、确认、计量及控制体系的挑战。这是由知识经济的无形化所引起的。知识经济的无形化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种表现为投入资产的无形化。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其经济的增长主要依*知识、智力的拉动。这与传统物质经济中依*大量机器、设备、土地等有形资产投入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种表现为知识产品及资产的无形化,如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光纤通讯、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等信息产品。

1、对会计对象的挑战。现行的会计模式是以企业的价值运动即G—G的运动作为自己的对象,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总额中的份额将大大超过有形资产。会计对象中的会计要素外延加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资产的定义必须修改,否则将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相应地,其他会计要素定义也要作出修改。

2、对会计确认的挑战。作为无形资产主体产品的人力资产,在传统会计并不重视知识资源,人力资源一直游离在财务会计之外,会计准则也不要求将人力资源信息纳入正式财务报表。而我国实务中运用单项评估和整体评估的无形资产只有12项,列入财会系统的只有6~7项,多数企业甚至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一栏均为空白。但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由于人力资产构成资产的主体,如果不将它确认为资产,不仅不能如实反映各经济主体的规模,还会对企业收益的分配造成障碍。而如果将它确认为资产,其属

性如何定义、相应的会计权益类要素如何设置、资产发生变动如何记录等,都是新问题。

3、对会计计量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资产计量和收益计量方面的困难。无论是信息资产还是人力资产,都难以找到准确的测度依据而无法将其量化。资产的难以计量同时也就意味着收益的难以计量,无形化资产使用期限和使用对象的不确定性使收益的确定变得困难。

4、对会计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新要求。在实物经济形态中,微观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其所拥有、控制的机器设备、厂房、存货等各种有形资产,是会计

反映和控制客体的中心。而在知识经济形态中,有形资产的作用减弱,而无形资产的作用得到强化,构成了微观经济的主体。因此,会计反映的中心自然也要由有形资产转为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形成后,会计控制的客体发生了变化,有部分有形资产转移到了无形资产。例如资产转移控制,实物经济形态中的各种有形资产是一种静态型的资产,资产发生转移是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意识行为,作为资产只是被动地接受,即资产本身只有借助外界力量才能发生转移。会计以合约为依据记录财产的转移。但是,在知识经济形态中,构成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动态型资产,如人力资产可以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自主发生转移而无须借助任何外界力量。这种转移不仅使原企业资产减少,还可能造成企业的损失。因为人力资源本身不仅有知识资产的转移,而且还有由知识资产产生的商业秘密,竞争对手将可能由此而获益。

(二)对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提出了挑战。这是由知识经济的知识化特征导致的。知识化特征主要反映在构成知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及其对策

摘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快速的技术变革、不断增长的不确定性、无

形资产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为特征。他将以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财富的最大驱动

力。本文主要论述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环境发生了的变化,对传统的会计模式的冲击和挑战,并对相应的

会计创新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体系挑战;会计创新

识经济支柱的产业是高智力产业,即产业发展的知识技术化。高技术产业的特征有五个,即产业的高度知识性、高度增值性、高度渗透扩散性、高度风险性和极强的时效性。由此形成了三方面挑战:

1、对传统会计成本分类和分配方法提出了挑战。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和消费者导向型,产品更加强调个性化。产品中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超出产品价值本身,产品可以卖高价和获取高额利润。因此,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及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在企业产品增值中占有较大的部分,而生产部分的增值占有较小。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中心是制造成本的管理;而在企业向知识济企业转变的过程中,成本管理的重心将转移到对产品研究开发成本和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管理上

来。也就是说传统会计中成本分配的分批法、分步法等已不适应新经济形态中产品生产成本分配的要求。知识经济中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将成为如何运用各种资源,使知识转化为独特的策略、构思,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对收益处理方法的调整。知识经济产品具有较高的增值性,资产的高速增值必然会产生收益的非稳定性。在传统物质经济形态中,受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占有性以及获取交易成本的制约,企业收益呈有限性和稳定性。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产品资源限制约束消失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特征,使成本约束的限制不再起作用。在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规律的支配下,企业收益必然会出现较大的变动,即企业收益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呈正相关。产品市场份额越高,企业收益越大,反之收益越小。加之企业收益产生基础的模糊性,给会计处理收益的方法增加了难度。因为收益分配是在所有者、投资者、生产者之间进行的,由于收益产生基础的模糊性和非稳定性,使收益分配的合理程度难以界定,而收益分配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各分配主体的利益。

3、使企业风险处理陷入困境。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收益与风险都体现出极大化特征。据统计,20世纪40年代以前,一般产品的寿命平均为30年以上,50年代以后,平均在10年左右;70至80年代缩短到5年。而像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品寿命更短。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行业,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产品寿命周期短,换代频繁,加大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一个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制的产品不久后即被竞争对手的更先进的产品所替代,甚至对手研究得更快,在研究半路夭折。知识经济形态

中收益与风险都呈极大化特征。开发研究成功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而失败则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损失。如完善“持续经营假设”,充分研究其存在的前提和必要的外部环境,对加强会计风险管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加速折旧法成为主要、普遍的折旧方法。

(三)对会计模式形成挑战。这是由知识经济的全球化

特征所导致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经济,是

一种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的开放型的全球经济。消费者能

够在地球的任何地方,利用因特网都能够获得任何国家和

地区的信息、商品和服务。生产厂商也可以从全球获取生产

要素,进行全球化生产。由于会计模式是会计主体反映特定

历史时期会计运行的结构、功能、行为等会计实践活动的形

式。作为记录经济运行状态的会计,经济的全球化特征不仅

使经济形态发生了变化,在会计目标的制定、会计程序与会

计方法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规范体系的颁

布、会计报告的形式等方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创新的构想

(一)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现有会计模

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因此,会计理论界必须尽快研究新的会计模式。新型会计模

式的建立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求按照知识经济的

客观规律,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含义。在知

识经济时代下,我们是否研究建立一种新的会计权益理论。

把原有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为:物质

资产+知识资产(包括人力资产)=负债+物质资产所有者权

益+知识资产所有者权益。把知识和人才成为企业的一项重

要经济资源,视同一项最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与

控制,让知识劳动者不但获得自身价值的补偿,还将以所有

者的身份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二)研究和引入新的会计计量手段。由于知识经济时

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从财务资源

转向知识资源,其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传统的

计量手段无法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因而在计量手段上需要

革命性的变化。在会计系统中采取多重计量手段,是科学而

现实的正确选择。

(三)加大对无形资产会计的研究。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甚至

在高新技术领域,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是物质资源

的多少,而是无形资产的多少。因此企业应加强无形资产各

方面的管理,应把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正式纳入会计

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尤其是自创无形资产纳入正式财务

报表,特别是对于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支出有可能形

成无形资产的项目,将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适当反映,使投

资人充分掌握和了解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可能效果。

(四)尽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人力资

源会计的研究已有30多年,由于涉及到经济理论、会计理

论以及计量等一些“”问题,它仍然未纳入财务会计大

堂。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

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财务会

计的重要内容。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的时

间、空间范围将比财务资本宽广得多,财务会计要跟上这种

要求,就必须拓宽自己的视野,把知识资本延伸到企业外部

范围的内容都纳入核算的范围(如环境报告等),才符合知

识经济的要求。

(五)变革财务报告。现行财务模式是一种非黑即白的

模式,即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事项会计上可确认,而在其他

财务报告中反映的事项会计上不予确认。美国学者韦尔曼

针对这种模式的沿革,提出了一个彩色模式。所谓彩色模式

(下转第35页)

32

是将财务报告的内容分为5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报告那

些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性和计量性的传统的会计报

告内容;第二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和计

量性的事项(如自创商誉等);第三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相

关性、可计量性的事项(如顾客满意程度等);第四层次,报

告那些只符合相关性、可*性和计量性的事项(如风险等);

第五层次,报告那些只符合相关性的事项(如知识资本等)。

按照彩色模式,可以较全面地报告与企业相关的各类信息,

从传统财务报告的墨守成规中“解套”,较好地适应知识经

济对会计的要求。

总之,知识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同

样也给会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会计创新已经成为一

个崭新的课题。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企业风险的管理、

未来收益的计量等都是需要我们积极研究、探索的新问题。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只有进行会计创新,变革传统财务会计

体系,才能更好地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服务。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1.

[2]蒋尧明.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

[3]尤静.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变革[J].外国经济与管

理,2001(7):44-48.

[4]茅宁.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机理分

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7):2-8.

[5]李心合.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J].会计研究,2000

(10):40.

[6]罗琳,游相华.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挑战[J].上海

会计,2001(4):25-26.

[7]郭宗文.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的思考[J].财务与

会计,2000(1):18.

对管理层的看法,员工培训、发展和就业机会,员工工作环

境或其它工作条件,合作与团队精神,沟通与工作安全感,

报酬及平等机会等进行评价,为龙烟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

环境和员工参与的氛围,实现员工的权益,使员工满意,调

动员工的积极性提供依据。因此,正确评价是满意度工作的

基石,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二是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测

评。在评价组织上,要加强评委会工作制度的建设,吸纳有

一定专业水平的专家参与,要明确评委会的责任和义务,力

求避免部门化、行政领导干扰。为避免人情因素,企业可聘

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和专业调查公司进行,确保员工满意度

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评价标准和内容上,要根据国家“中

国质量协会创奖标准”有关员工满意度的评价标准执行,也

可以参照国外相关先进标准,切合实际地做好评价条件的

细化、量化工作,通过逐步的修订和完善,不断地提高评价

的标准、尺度的公正性、科学性。同时要推行评审结果公示

制,建立监督机制。企业要定期公布员工满意度的评价结

果,接受群众监督,增加评价工作的有效性。三是要准确把

握和畅通评价满意度的各种信息渠道。准确地把握满意度

评价的各种信息是做好评价满意度工作的前提。企业可以

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满意度工作评

价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

对员工真诚,让员工满意。企业员工是顾客的直接接触

者,是向顾客传递价值的关键。要想让顾客得到真诚完美的

服务,企业必须首先向自己的员工提供真诚而完美的服务;

要想让顾客感到满意、得到尊重,企业首先要让自己的员工

感到满意,得到尊重。《财富》杂志的专栏作家托马斯·斯蒂

文也指出,一个顾客决定是忠诚还是背叛都是由在你公司

的一系列遭遇的总和构成,而你的员工在控制着这些小的

遭遇。根据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的“最佳雇主调

查”,员工满意度达到80%的公司,平均利润增长要高出同

行业其他公司20%左右。这说明企业要想顾客满意,首先要

让员工满意。在管理过程中,除了给员工合理的报酬,还应

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员工尊重,关心

员工,平等地给每个员工成长机会。龙烟经过几十年特别是

近几年的努力,已奠定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只要

对此重视,就能较快地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为企业赢得顾

客,为企业赢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