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

一、开题报告的意义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一般没有硕博研究生开题报告要求严格,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小于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大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开题,熟悉科研工作的一般步骤、流程和解决科研课题的思路与方法。同时,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形成过程中,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是提高毕业论文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开题者可以通过开题报告把对课题的认识和想法加以整理、概括、提炼,并通过开题报告的答辩明晰解决课题的思路,纠正一些可能错误的方法,以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更加明确,解决的方案更加切实可行。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选题研究内容、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调研计划及主要参考文献。由于开题报告主要体现论文的构思和写作的大致思路,因而篇幅不必过长,一般以2000字左右为宜,但要侧重把计划研究课题的题目、研究的大致思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说清楚。

1.选题目的和意义

选题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这个课题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有什么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有关历史背景,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或现实应用中存在这个问题,有研究的必要性。要写得具体、精炼,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这一部分内容的写法与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大致相同,但更加精炼。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总结三部分。

3.选题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主要介绍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基本基础理论以及研究内容的确定。重点写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理论、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包括对解决问题的一些假想或构思,可以问句的形式进行陈述。

4.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涉及研究中需要的一些基础理论,包括收集的文献中的一些论点或论据;“研究方法”一般指归纳、分析、证明、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开题者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构思。

5.调研计划及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应以文献综述部分所引用的第一手资料为主,以创新性强、可信度高、科学性强的核心期刊文献为主,且一般要引用新文献,这些文献相对来说容易反映选题的研究最新进展和争论焦点。参考文献格式的写法可参照一般正式发表的学术期刊上的格式来写。调研计划中,方案的制定要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因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周期偏短,在这一部分一般不提倡难度较大的调研方案。相反,一些电子文献的查找、简单的实验或就某个问题的问卷调查,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

三、开题报告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讲,学生在写开题报告时,往往只是知道开题报告要填写的表格及需要填写的内容,但难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范例。所以,在写作中仍然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1.文献综述部分力求精练

简要介绍选题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切忌长篇大论。关于这一部分的写作,很多同学常常是将文献综述的内容直接粘贴到开题报告中来,冲淡了开题报告的主题。正如前面所述,开题报告的重点应放在陈述拟研究的内容上而不是陈述文献综述。因此,这一部分的写作其实是单独文献综述的“综述”,即浓缩或提炼。另外,学生在写作中,要注意一些叙述的术语表达。例如,许多学生往往在开题报告中作如下的叙述:“本文主要对……问题进行了……研究”。须知,开题报告是在毕业论文形成之前就要写的,而文章还没有形成,因此建议改成“本选题主要对……问题进行……研究”。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部分,在写作中要简短醒目,叙述清楚

很多学生在写作此部分时,常常叙述得很多,而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也成了其研究的关键问题。有同学在写作时,把一些概念的定义也作为研究关键问题,给人一个无论什么问题都是关键问题的感觉。关键问题一般应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在这部分要把关键问题和选题用到的基础理论分清楚。

3.关于开题答辩进行中的问题

为了使评委能对开题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在开题时最好能用幻灯片进行演示。在演示时,应重点展示研究的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边展示边口头阐述,以便评委能对方案的可行性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

一、论文的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概况和预测

2001年11月10日深夜,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无论按什么标准来撰写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将会被列入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中国加入世界组织必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可以说,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绝大部分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有机遇同样就会有挑战,尤其是对中国农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加入WTO,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新阶段新环境将把中国农业推向市场竞争的巅峰。论文百事通中国农业的市场竞争会由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农业资源也会由国内配置转向国内国际双重配置。中国入世,绿色壁垒逐步取代了关税和配额,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如何应对将会是一个亟待做出抉择的问题。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WTO规则和机制来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鉴于此,我选择了中国加入WTO后的外贸研究这个论文课题,希望通过自己论文写作的过程,来加深对WTO的了解。

二、有关论文课题调查和研究情况,预计论文达到的目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段提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经济、科技、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得到各国的公认。消费观转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提高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生活质量,当然包括环境质量。然而,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包含贸易手段,所以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国际贸易。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筑起绿色壁垒。我国农业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损失极大。如何面对绿色壁垒?怎样发展我国的农业?这是我国现在发展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二篇:英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新谜又出,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Gothictradition)。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到2000年9月为止,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其中1970年以后为126部,仅90年代就达59部,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资料查找、理论探讨研究、阅读法

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需条件:纸张、打印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上获取国内外文献资料;

可能存在的问题:

(1)文献不足;

(2)由于个人的观点和能力,使对研究对象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研究进度安排

(1)论文指导第一周(学期第八周):学生完成初稿。

(2)论文指导第二周(学期第九周):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后发回修改。

(3)论文指导第三周(学期第十周):学生交论文第二稿。

(4)论文指导第四周(学期第十一周):指导教师审阅第二稿并发回给学生进一步修改。

(5)论文指导第五周(学期第十二周):定稿

(6)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交定稿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本。

(7)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本周星期五至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周)星期五,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写评语,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8)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十四周):星期三

第三篇:英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内容与研究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1、选题内容

要求:

(1)用三至五句话完整地陈述选题内容,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基本观点。

(2)分别列出汉语和英语关键词(3-5个)。

2、研究问题

要求:

(1)列出文章要解答的具体问题或论题。

(2)将问题或论题按逻辑顺序排列。

3、研究的可行性

要求:

(1)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资料积累和条件准备等。

(2)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认识、了解程度及突破方向。

二、文献综述

要求:

(1)全面综述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国内外文献,包括主要学派/研究者、代表性研究成果、代表性理论/观点、研究发展脉络。

(2)客观评价已有研究成果,具体指出已有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不足,分析缺点/不足形成的原因。

(3)指明选题研究内容与已有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即指明当前研究是对已有研究的扩展提升、应用推广、补充修正,还是对相同内容的换视角或换方法研究。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理论基础

要求:

(1)系统介绍与研究内容和视角有关的理论,包括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的内涵和理论的代表性概念。

(2)较详细地阐明所选理论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研究方法

要求:

(1)交待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等。

(2)交待所选方法的具体运用。

四、预期成果、创新之处及价值或意义

1、预期结论

要求:简要陈述研究会得出的结论或模式等具体内容。

2、创新之处

要求:具体指明论文在哪些方面有创新或与众不同,即要指明是研究内容新、研究资料新、研究视角新、研究方法新、研究的结论新或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同等。

3、价值或意义

要求:阐明成果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即对文论、作家、作品、文学史等方面的研究有何贡献。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要求:

(1)交待研究分几个部分,即分几章展开讨论。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Introduction(导论)部分应包括作家、作品简介,文献述评,自己的题旨、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主体部分不得少于三章,须对选题进行有条理的、充分的论述;Conclusion(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形而上地归纳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发现等。

六、论文框架

要求:用英语列出论文的详细提纲,有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文学方向不鼓励标出三级标题),标题措词应简洁、明了,能体现自己的观点,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论述的连贯性。一级标题标明Chapter1、Chapter2等,二级标题依次标明1.1、1.2或2.1、2.2等,以此类推。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1)重点、难点

要求:指明具体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2)解决方案

要求:

(1)分析重点、难点形成的原因。

(2)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八、研究计划和工作进度

要求:制订具体的分阶段的研究计划,并指明每阶段的工作进度,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开题、初稿、二稿、三稿和终稿等。

九、参考文献

要求: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应用逐渐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研究课题将层出不穷。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多,外国有许多刊物及著作,包括学术期刊、年签、手册、大事记、大全、全书、报告、指南、历史回顾、辞典等一批文献资料和网站,还有专题会议、学术年会、学科建设会议等多种学术交流。

国外的汤姆·邓肯的“关系利益人”理论、特伦希•希姆普的“营销-传播等同”理论、凯勒的“品牌化”理论等等,对本论文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作用。我国李世丁的《整合致胜,打造强势品牌的锐利武器》、周运景,黄桂红的《营销传播法眼,顾客关系管理》、向华的《整合营销传播:科龙的实践》等著作;以及国外特伦斯·A.辛普的《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与拓展》、舒尔茨的《全球整合营销传播》、乔治·贝尔奇的《广告与促销整合营销传播视角》等著作,则为本论文提供了实证分析的参考资料。

本文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机制进行研究,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整合营销传播的优势所在,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更好地协调企业内外营销机制,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形成理论应用和完善机制的良性互动,按照和谐的发展观促进企业营销机制及规模的协调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首先建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框架,对整合营销传播应用机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其次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的应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验证结论提出本人对于如何在公司更好的利用整合营销传播及完善相关机制,促进企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协调发展的建议。

本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框架,将理论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旨在为推动公司规模发展、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实践性建议,本意上是为青岛圣元乳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参考价值,更好地推动青岛圣元乳业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研究方法:本论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公司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探索。理论方面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广告及促销、品牌效应出发,建立了整合营销传播应用机制,综合分析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研究成果,辅以在实证上青岛圣元乳业营销传播的理论验证。既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也使用了丰富详实的资料给予说明,并结合数据分析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步骤及措施:

1、针对客户关系管理方向进行相关的资料文献积累,收集汽车美容相关资料和数据,深入分析总结,以期探索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应用的一般性规律;

2、结合本人在本科阶段的学科知识,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进行深化和系统化的基础上,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    

3、整理关于汽车美容的相关资料,从实证上对客户关系管理在汽车美容行业的应用机制理论进行验证;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4

一、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写作的基础性工作

1.选题方向与题目

论文选题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所选的研究课题一般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具有重要性。学位论文选题要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定要是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而又要必须解决的问题,即能解决理论问题以推动学科发展,能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多种效益,这样的问题当然就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具有创新性。学位论文课题应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产生的新问题,以及前人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推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应用创新,因此,论文选题可以是完善或创新理论与方法,也可以是拓展现有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三是具有学术性。论文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是一个学术问题,才有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四是具有可行性。论文选题要求在科学上成立并可以探究,符合发展趋势,并有一定宽度,可分解,能循序渐进,可以深入研究。在选题方向确定后,拟定具体的题目就非常重要了。论文题目是文章的题眼,可谓“千言万语第一句话”。拟定题目时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体现专业性,符合本学科专业的学术要求和规范。二是要有问题意识,有针对性,从题目表述就可以看出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三是题目大小要适度,表述简洁、无歧义。一般采取中性表达,文题相对。字数一般在25个字左右,最好不要超过30个字。

2.文献选择与阅读

围绕研究方向领域或关键词选择文献,所选文献要尽量权威和前沿,特别是近五年的同类研究文献,要尽量“一网打尽”。与此同时,要对文献进行编排处理,并严格按文献著录格式标明文献出处。文献选定后就要认真阅读,通过阅读文献,熟悉了解本研究领域国内外主流期刊最新的研究成果。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论文所研究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是否重要?为什么重要?二是论文中用到哪些研究手段?这些研究手段足以解决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吗?三是论文中是否有创新的思想?是否使用了新的研究手段?四是论文产生了新的结论或概念吗?论文的数据是否能够支持这些结论或概念?在此基础上,尽量整理出系统的文献综述,并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以实现“更加熟悉前沿研究、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和形成物化成果”等多种目的。同时,通过多看文献来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精炼的语言词汇。文献阅读一般包括精读(基础文献、经典文献)和泛读(知识点、跨学科文献)两个层面。对重点文献、经典文献要精读,而且要进行解释、评论和分析。

3.研究内容与提纲

第一,与专业相关。这是研究生论文选题和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通过毕业答辩的基本前提。第二,与兴趣相关。论文选题既要与兴趣相关,也要与自己未来的发展相关。“题对一生荣”。如果今后从事学术研究,就要选定较为长远的研究领域,深入持久地做下去,持之以恒,逐步培养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兴趣。第三,适当跨学科研究。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或方法来研究本学科专业的问题,常常能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论,不仅体现了创新,而且会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要注重学术交流,请教不同专业的同行,善于从多角度来思考所研究的问题。

4.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开题报告与论文撰写前,要在充分查阅和研究国内外相关的权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对象,尽可能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事实上,任何理论的创新归根结底都是方法的创新。对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要尽可能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定性和规范分析,确定研究对象的内涵与外延、特点与本质。在此基础上,借助数理工具,建立分析模型,推演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深化对所要研究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就要努力去构建一个创新的研究思路,设计一个创新的技术路线,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一些改进或借用,就有可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找到课题的创新点。

二、开题报告的文本格式与报告重点

《开题报告》有相对规范的文本格式,要表述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论文选题的背景、理由及研究的意义;二是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三是本人的研究工作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或特色、拟采取的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等;四是论文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五是研究基础与论文撰写的进度安排;六是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包括中英文文献。在进行开题报告时,要重点报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题价值与意义,重点讲你要研究和讨论的学术问题是什么;二是研究内容与方法,重点讲你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重点与创新点是什么;三是研究基础与困难,重点讲你的研究准备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与疑惑有哪些,希望得到参加开题报告评议专家的哪些指导。

三、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特别强调和突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里重点谈一下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学术纪律要求。

1.基本要求

第一,观点明确。观点明确是学位论文写作成功的基础。学位论文一般运用演绎法,先提出(归纳)创新点(或观点或结论),然后演绎分析。虽然不特别强调观点“正确”,但在观点的描述上应力求做到条理清楚,语言简单、平实、明确、直接,容易理解,能正确、准确地使用语言。第二,论证充分。论证充分是学位论文写作成功的前提。所谓论证充分,就是论文所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要具有说服力。胡适先生有两句名言,第一句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第二句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如果能做到这两句话,你的论证就是严谨的、科学的。第三,逻辑清晰。逻辑清晰是学位论文成功的保障。要求论文的框架结构体系比较完整,逻辑清晰。在写作前,要根据论文的研究框架和体系仔细推敲论文的二级大纲,在正式写作时要细化论文的三级提纲,确保论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思路保持一致。第四,行文规范。行文规范是学位论文写作成功的底线。注重学术规范,讲究行文格式,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5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特色学科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效果,而且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能否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关乎国家希望和未来的大问题。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1],为我国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研究生培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建设“双一流”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2]强调,要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高等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上述背景,以地方“双一流”高校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对纺织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针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以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

在研究生论文质量管理方面,部分高校往往将管理的重点集中在研究生课题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论文“盲审”及答辩四个环节。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及研究生群体素质、价值观的变化,从近几年我校(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际情况来看,仅仅依靠上述四个环节并不能有效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对近几年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论文盲审结果、研究生督导中期检查及毕业论文抽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影响研究生论文质量的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出以下几个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必然带来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学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总体上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数量偏少,选拔余地有限,优秀生源第一志愿报考比例不高等因素制约了研究生生源质量。

(2)开题报告把关不严。从毕业论文“盲审”专家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在论文选题的科学性上存在着空泛等问题。如果在开题报告环节进行严格管理,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发现并加以改正,不会在论文完成之后才被发现。

(3)论文规范性差。主要体现在论文的中英文摘要用词不当、参考文献的引用不规范、图表清晰度差、图表标注不规范等,还有些论文整体结构不合理,层次不分明,逻辑性不强,没有很好地体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4)论文创新性不足。在论文中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不够,难以形成课题的创新点,实验部分简单重复,缺乏新意,导致论文质量不高。

(5)工程型硕士学位论文整体质量比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学院初期招收的工程硕士学制为2年,课题研究的时间比较紧;部分工程硕士是在职学习,毕业论文环节时间得不到保障;部分指导教师缺乏对企业工程的了解,难以满足对工程硕士培养的要求。

(6)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够。有的指导教师由于忙于科研或其他原因,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和监督不够,导致论文的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7)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人生规划,价值观发生变化,只求毕业能够找到工作,对课题研究缺乏动力,论文质量自然不高。

二、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提高生源质量针对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我校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15年起加强了研究生招生工作。首先,出台了吸引优质生源的政策,例如在新生奖学金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其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在校内及校外举办讲座及宣讲会,鼓励优秀毕业生报考;再次,在复试过程中加强对考生基础理论知识及学术能力考核,通过复试环节的筛选,保障生源质量,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打下基础。

2.建立导师集体指导体制,强化第一导师主体责任的管理机制保障研究生论文质量的关键在于指导教师。学院根据学科发展,建立以第一导师为组长、科研团队成员为小组成员的集体指导体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集体指导。强化第一导师的主体责任,明确规定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为第一导师,研究生培养档案材料等需要第一导师签字;同时加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第一导师的考核。采用上述集体指导体制,不仅能够发挥指导小组的群体指导优势,有利于研究生扩大专业知识面,形成更宽广的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论文的质量,而且刚毕业的博士教师能够学习到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在传帮带的作用下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和发展,有利于学术梯队的快速形成。

3.构建多层次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1)成立研究生工作小组,建立研究生论文质量管理机制。学院成立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资深教授、教学督导等组成的研究生工作小组,负责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及监督。首先,建立奖惩制度,对省级、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其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对于指导不力的导师,取消其招生资格;其次,在现有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毕业标准的基础上,将毕业标准适当提高,把发表高水平论文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再次,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相关制度,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管理,形成研究生工作小组与指导教师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与研究生论文评价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机制。

(2)实施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及导师考核。为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实施细则(修订)》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武汉纺织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武纺大研〔2016〕16号)精神,从2016年开始,我校实施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每年对指导教师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进行统计核实,承担科研项目且具有一定科研活跃度的导师方可招生,从制度上对导师的指导水平及研究经费提出了高要求,确保教师有足够的经费供学生开展研究工作;同时,结合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实际情况,规定每位导师能够指导研究生的最高人数为5人,保证每位导师有足够的时间与研究生交流,进行面对面指导。在资格审核过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学术道德、师德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师不能参与审核,审核结果及时公示,保证资格审核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

(3)加强研究生论文过程管理。一是严格论文开题论证。研究生论文开题是对所研究领域及论文选题的总结,基本决定了学位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性,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避免导师自己组建开题论证小组而出现走形式的弊端,开题报告由学院统一组织进行,研究生工作小组邀请学校的研究生督导一起参加研究生开题论证会。严格按照学校及学院对开题报告的要求,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在选题、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及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论证。对不符合基本要求的开题报告退回修改,在规定时间内重新申请开题。二是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中期检查。研究生中期检查往往不被重视,有的导师认为,只要按时完成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可以走过场,造成研究生毕业论文“双盲”评审不合格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在思想上提高导师对中期检查的重视。中期检查采取文字材料及座谈等形式进行,主要检查及监控两个方面:①研究生论文的进展情况,是否按照开题报告的研究计划及时间节点完成,在技术方案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经费是否充足等;②导师的指导情况,导师应该对研究生论文研究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导师与研究生是否定期见面沟通交流,研究生遇到的研究问题是否得到及时指导等。中期检查后,研究生工作小组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对于共性问题及时反馈到学院及研究生处加以解决,并跟踪问题解决情况;对于个性问题,及时反馈到导师或研究生班主任,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于个别导师大部分精力放在横向项目及科技兼职活动上,无力指导研究生写出高水平论文的,及时加以预警,限期改正,否则取消导师资格。三是全面实施“五审二制”,提高论文评审公平、公正性。“五审”是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经过导师审阅、学院督导审阅、研究生论文“机审”、校外专家评审、学位委员会审核。经过导师审阅及督导审阅的论文,学院集中后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统一进行“机审”,结果符合要求后再送到校外专家进行评审,即“盲审”,送审论文要求隐去能够识别学生及导师姓名等信息,“盲审”不合格的论文不能参加答辩。答辩结束后,学院组织学位委员会严格按照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及学位授予条件的要求,对所有研究生论文进行审核,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优秀硕士论文。“二制”是指全面推行论文预答辩及“盲审”制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总结制度。通过“五审二制”的实施,规范和完善评审和答辩程序,保证学位论文评价的客观公正性,通过问题总结和反馈提升研究生论文质量。

(4)优化硕士学位论文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反馈机制。对硕士学位论文评估指标体系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及优化,使论文质量的评估有依据,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研究生论文质量水平的高低。同时,将质量监测的结果及时反馈到研究生处、学院及导师,不断完善研究生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测,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

三、结语

本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建设方案。只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力量,以导师的精心指导为主,加强研究生管理职能机构对研究生教学秩序的管理、督导和检查,就能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经过几年实践,学院的研究生论文“盲审”双优秀率提升,“盲审”不合格率明显降低,论文质量明显提高,该保障体系有效提高了研究生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A/OL].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6

1.1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直接反映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开设:①反映软件新理论、新方法的高新技术课程或讲座;②根据培养方向或模块设置的课程;③针对单位要求开设的课程;④完备的课程体系需要或课程发展要求。

1.2教学管理体系

学生必须按照培养计划选修课程,教师也要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者根据教学安排组织考核。讲授专业选修课的任课教师由工程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学生考试成绩实行学分制,考试不及格或因故未能参加考试的,在中期考核或开题前必须补考合格。学生至少修满32个学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1.3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进行应用技术培养或有明确应用背景的理论研究。根据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参加导师项目(横向或纵向)的研究开发;②在指定的工作站实习6个月;③自己联系IT公司实习6个月。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所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必须填写申请表,由导师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签字、盖章,实习完毕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单位介绍或项目概述;②主要实习内容或项目开发模块;③实习或项目开发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2培养质量体系

2.1培养计划制订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目的、培养要求、课程选择、课外阅读书目及期刊、培养方式等内容。培养计划应明确课程学习内容、所需知识结构、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或技能、相关知识学习、研究方向或今后从事的工作领域。为了保证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一般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到后即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和导师根据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导师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在3个月内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应包括4个阶段内容。1)课程学习阶段。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学习、选修课程学习、课外阅读书目及期刊。2)实践学习阶段。明确实践学习单位或相关课题(项目)。3)中期考核及开题阶段。根据研究方向或项目要求查阅文献、撰写综述、进行中期考核、在综述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的开题工作。4)论文撰写阶段。完成课题或项目实验及数据收集整理,撰写学位论文及毕业答辩。

2.2培养过程控制

培养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时间节点控制、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与实践学习、中期考核与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审核与答辩、学位授予等。

2.2.1时间节点控制

在规定的时间,设置相应的教学或培养目标,一方面使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明确任务,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与学习,准时返校;另一方面规范教学培养管理工作,从培养程序、制度上保证培养质量。

2.2.2导师负责制

对于非全日制学生,刚入学即分配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这样可以使他们尽快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或项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根据学校或学院的学习安排和制度,提前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导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制定培养计划、督促学生的课程学习或实践学习、指导学生进行中期考核和撰写开题报告、协助和监督学生的实践学习、指导和审核学生的学位论文、指导学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如果导师指导的学生由于外审不通过而未能按期毕业,导师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减少招收相应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若导师连续2年有学生因外审不通过未能按期毕业,将停止招收硕士研究生1年。

2.2.3课程学习与实践学习

按照教指委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一般由12~14门课组成,其中高级软件工程、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是必须开设的课程,总学分达到32学分,实践单位评价为合格。考虑非全日制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特点,对于因客观原因未能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者,统一在中期考核前1周进行补考。

2.2.4中期考核与开题报告

只有课程学习和实践学习全部合格者才能进行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为防止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流于形式,保证开题报告工作顺利进行,原则上实行教师交叉开题,成员全部由教授组成。

2.2.5学位论文审核

学生只有通过了中期考核与开题报告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为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论文审核制度:所有论文必须经过院教授委员会审核、学院组织的、外校的盲审,只有通过教授委员会审核通过、率符合要求、外校盲审通过的论文才能获得答辩资格。学位论文初稿必须于第3年8月底前提交,9月初学校组织院教授委员会进行初审。在初审中,我们只对学位论文提出限期整改要求,不淘汰任何一篇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第2稿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初稿意见进行整改,并于第3年10月7日前提交,10月中旬院教授委员会根据初稿的整改要求进行复查,同时学院进行学位论文。未按照整改要求逐条进行修改或率高于30%的学位论文一律暂缓答辩,作延期毕业1年处理。率在20%~30%之间的学位论文,要求根据意见进行整改。学位论文第3稿必须根据意见进行整改,并于第3年10月中旬前提交。10月中旬学院对提交的论文进行第2次,率高于20%的论文淘汰,作延期答辩1年处理。率低于或等于20%的论文提交学校研究生院进行盲审抽检(随机抽检,比例为5%~10%,之前有学生学位论文盲审不通过的指导教师,本次必抽检),其余论文全部由学院送外校同行专家盲审。通过学校、学院盲审的学位论文才能获得答辩资格。专家评阅意见为“修改后重审”和“不同意答辩”的,论文一律视为不通过,未通过的学位论文作延期1年毕业处理。

2.2.6学位论文答辩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答辩工作有序进行,把真正优秀的学位论文推选出来,同时把在论文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导师,论文答辩实行导师回避制。原则上导师不参加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参加答辩小组的导师实行交叉答辩,答辩小组全部由学科负责人和教授组成。答辩小组成员由学院统一安排,并在答辩前公布。所有论文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学校会反馈给导师和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在最终提交的学位论文中修改,同时提交由学生、导师签字的“答辩论文修改情况反馈表”。

2.2.7学位授予

校、院学位委员会负责学位授予工作。院学位委员会对最终提交的“学位论文”“答辩论文修改情况反馈表”“学位申请表”进行最终审核,符合条件的学位论文,通过院学位委员会的审核,报送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授予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学院将于每年3月中旬举行学位授予仪式,表彰院优秀论文获得者和指导教师,获得院优秀的论文,将被推荐参加校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评选。

2.3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加强管理和提高培养质量,我们设计了专业学位硕士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由信息、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经费管理、信息查询、报表打印和文件管理等模块组成。通过该系统我们可以方便地管理学生的学籍、课程学习成绩、学生导师分配情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档案等。实行信息化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档案,为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3结语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7

关键词:教育硕士论文;写作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引言

1997年,我国开始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距今已经有22年的历史。而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其学位论文的质量上。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是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的过程[1]。2014年,为了保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等系列文件,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作为一个重要的观测指标,建立研究生毕业前质量反馈和毕业后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加大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力度。因此,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就成为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数学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有其自身的特点:(1)选题应来源于基础教育发展、改革的实际问题,要有明确的数学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2)学位论文既有教育学科性质,又具备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的文理综合能力要求较高;(3)相对于理论创新而言,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应用创新能力的要求更强。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既有内容上的要求,也有形式上的要求:学位论文在内容上的要求,主要指学位论文主体的内容结构安排以及内容水平上的要求;学位论文在形式上的要求,主要包括学位论文的形式结构、排版格式、字数等[2]。而大多数数学教育硕士在本科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纯数学知识,理科综合能力较强,对于数学教育中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论文写作等一些文科能力的培养不够好,导致其学位论文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内容假大空,不能脚踏实地,大量摘抄往届论文成果内容,没有自己的逻辑框架,表达混乱;(2)论文地基不稳,没有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整理,论文内容缺少数据支撑,论证乏力;(3)态度不端正,不能严格按照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规范论文格式,各种图标、数据等使用不规范;(4)缺乏创新,不能与中小学数学教育与管理实际相联系,实用性及学术价值不高。基于上述分析,将目前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保障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探讨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使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目的,为数学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和质量保障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

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为反映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有许多专著或者文章对其进行了研究。刘良华教授[3]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怎样选题、怎样做“文献研究”、怎样写“开题报告”、怎样做“历史研究”、怎样做“调查研究”、怎样做“实验研究”、怎样做“理论研究”等。张定强教授[4]通过对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王林全教授[5]针对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写作的保障机制,对如何指导数学教育硕士专业论文写作及答辩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卢锷教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论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是数学教师自身再学习、再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全民数学素质的需要[6]。数学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从选定研究领域,到认真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再到利用各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际的研究,得出研究结果,最终形成完整的论文,这是大多数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之路。由此可见,要想形成数学教育硕士论文的保障体系,就要从论文写作的每个环节入手,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构建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实行教育硕士“讨论班”制,革新培养模式

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数学教育硕士学制较短,一年级的研究生大都在依据培养方案学习基础课、专业课[7]。除此之外,学生还有一部分精力要用在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上,在校学习时间缩短,用于学术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减少,甚至有些学生在论文提交前一个月才开始撰写,导致学位论文写作不规范,框架不严谨,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数学教育硕士的就业目标是考取教师编制,自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教师招考,从而忽视了学位论文的撰写。通过实施教育硕士“讨论班”制度,真正实现“以导师指导为主,集体培养为辅”的培养模式。讨论班可以很好地加强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提前进入论文选题、撰写等环节,同时可以将各审核环节前移,相对来说“延长”了学位论文研究时间,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定期在讨论班内进行讨论,使每个教育硕士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让每个学生重视学位论文的撰写。导师定期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论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8],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二)利用好校内与校外两种资源,建设导师队伍

导师直接影响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导师贯穿研究生学位论文创作的全过程,优秀的导师通常能明晰研究课题中有价值的部分,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数学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目前仍以学术型导师为主,这些教师长期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对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缺乏深入了解[1],数学教育研究不足,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等教育形式并未凸显实效,导致学位论文指导水平不高。我们必须明白,术业有专攻,并非所有的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都可以作为教育硕士的指导教师。数学教育硕士的导师不能只精通学术,还要精通数学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利用学校引进人才的政策,加强数学教育领域优秀教师的引进并使其尽快融入现有的指导团队。通过进修学习、外出培训、邀请专家作报告等形式不断更新与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引导教师从学术型导师向教育硕士导师的转型,加强校内导师的培养。强化校外导师队伍建设,聘请来自基础教育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作为教育硕士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学位论文的全过程,形成“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的“双导师制”指导模式。

(三)突出数学教育专业特色,完善课程体系

数学教育硕士的培养应该将课堂教学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为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指导,而学生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正好可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数学教育硕士的质量。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整体架构,设置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教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学教学设计与学科发展前沿模块、数学专业技能模块和学位论文指导模块,构建“厚植基础,面向应用,突出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1)减少英语、政治等公共课程比重,增加专业课程比重,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数学方法论等。(2)加强研究方法课程建设,如数学教学设计、教育测量与统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3)大量开设选修课,突出课程的灵活性,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学说课技能、数学评课技能、数学解题研究、数学教育论文写作等。

(四)引入“双匿名”审核制度,构建评价体系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8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本科毕业论文;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认证的产生与发展是全球工程教育改革和不断追求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必然结果[1],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工程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与质量的提升,更有益于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未来的生源的吸引。在工程认证通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在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工程实践与毕业论文部分,且至少占总学分的20%,其中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下限是8%,足以见得毕业论文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培养标准实现与检验的重要环节[2]。然而,该环节在当前的各工科专业中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值得思考: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否有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作为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环节,其检查、答辩环节的结果能否反馈于培养过程及方法的改进,保障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与目标的达成;选题是否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3];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和考核是否有企业或行业专家的参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供以下策略。

一、加强过程化管理,完善保障质量机制

规范的过程管理及健全的质量保障机制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及其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根据毕业论文各环节开展的时间顺序,结合工程类专业实际特点,其管理规范及保障机制中应包含以下环节及要求。

(一)选题环节

1.由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毕业论文的导师资格。原则上校内导师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至少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且承担过实践教学工作;企业导师应具有两年以上本行业的从业经验。2.具备毕业论文指导资格的导师在第七学期第一周内将毕业论文题目及对学生的要求上报各专业系主任。提交题目由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是否符合工程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要求。3.学生应在第七学期第三周之内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选题以师生双向选择方式分三步开展:学生选导师,先由学生根据本人意愿选择课题及导师;导师选学生,导师根据候选学生挑选合适的学生;学院微调,学院根据导师应指导学生人数做适当的调整并落实。

(二)开题环节

开题环节主要考查学生毕业论文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能否独立驾驭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是否具有开拓创新性,学生本人对论文题目研究内容是否清楚,资料查阅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是否了解。因此,学生在提交开题报告前,必须广泛查阅文献,深入开展调研,充分收集资料,最终制定研究方案并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第七学期结束前提交,由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评审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打分,开题成绩作为期中检查的依据。

(三)中期检查环节

中期检查在第八学期第三周进行。主要审查学生目前研究内容与开题报告中设定的是否一致,研究进展与开题报告中制定的是否相符。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中期报告进行审查,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出评价。此外,该环节随机抽查30%的学生现场答辩演示完成情况,抽查原则是:同一导师的学生中开题报告成绩在末位的学生必查,其他学生随机抽查,保证覆盖每位导师的学生。

(四)毕业论文撰写与盲审环节

毕业论文撰写提纲应由学生和导师讨论后拟定,提纲的确定不应迟于第八学期第四周。学生完成初稿后必须提交至导师审阅,并确保在定稿前留出充裕修改时间。毕业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提交。对于论文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导师有权取消其参加论文答辩的资格。学院在第八学期第十周进行论文盲审。抽查原则是:同一导师的学生中期报告成绩在末位的必查,其他学生采取随机抽查原则并保证覆盖到每位导师的学生。盲审结果分为:直接答辩;修改后答辩;修改后重评和不能答辩。

(五)答辩环节

学院答辩工作领导小组及企业专家共同负责制定答辩要求及评分标准。在答辩前,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论文评分表和评语表。评分成绩在60分以上的学生方可参加答辩。每个答辩小组由4名成员构成,每组至少包含一位企业专家,由副高职以上职称教师或企业专家担任组长,采用指导教师回避制。答辩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论文情况现场背靠背打分。以上各环节产生的成绩需要及时在学院内部工作系统中公示,当成绩出现异议时,由学院答辩工作领导小组仲裁。

二、建立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培养质量

通过毕业论文环节建反馈机制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及改进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认证中持续改进体系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主要组成包括教学环节质量、内部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社会评价等,充分利用毕业论文这一关键环节及其所占用的关键时间节点,是建立有效的持续反馈机制的重要补充,该策略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环节相互配合并实施。应届毕业生在经历了升学或就业的检验后对自身的发展定位及目标达成情况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能够较具体的对本专业的培养过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内容、课内外学习、实习实训、师资及教学能力给出客观的评价。在学生论文答辩后、离校前可采用座谈会和调查问卷两种形式采集学生意见。其关键问题是:需要确定从哪些维度采集意见,并对每个维度的拟施测的内容进行设计,以达到能够用以向原有培养目标做出有意义反馈的目的。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论文答辩过程,可以在答辩现场更生动地检验人才培养结果与企业需求的对接程度,从而在人才输出与企业对人才期待之间进行比较,并得到及时的、直接的、鲜活的结论。专家也可以直接对专业教育提出改革意见和建议,包括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变化趋势、毕业生从业应具备的能力及素质等,以反馈于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及企业未来变化的工程人才。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主要由院内学科专家及专业教师组成,答辩结束后由学科专家对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达成度进行自评,并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反馈,促进学院内部的自检、自评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综合以上三个环节建立的基于毕业论文答辩的多环节反馈及持续改进机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三、采用渐进递增的培养方式,为毕业设计做好铺垫

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然而学生能力的获得与培养应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应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式递增的培养模式,使之逐步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增,可以在系统连续的教学环节中逐步增强复杂问题的等级,设计与课程目标吻合、符合学生已有知识积累的复杂等级,使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为毕业设计做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储备。例如,在第一学期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可以在包含实践教学的课程中开展综合设计。在综合设计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梯度的问题,由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分组选题,并要求由学生从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始按照毕业论文规范撰写分析设计文档,系统实现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答辩展示学习成果。通过一系列铺垫以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与沟通等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专业英语提高专业文献阅读及撰写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指导质量

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是确保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源泉。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更需要不断提高科研及学术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因此,学院应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引进企业导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同时,鼓励院内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工程实践、实习指导、需求调研等活动,并组织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学科专家开展关于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交流与讲座,为毕业论文的指导及质量的不断提升做好师资的建设。

五、结语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始终是高等学校所有工程专业的核心任务,而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试金石,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即是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解决好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是对工程教育质量改进与推动的重要途径,对不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

[2]陈嘉艳,黄晓林,张志俭.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监管、评估及其电子档案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