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软件范例6篇

供应链管理软件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1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是浪潮公司凭借多年的企业管理软件开发经验,同时充分吸取了国外企业管理软件的管理思想,鼎立推出的一套管理集中、数据集中、决策集中的ERP

全面解决方案。

集团型企业在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地域覆盖范围一般也在不断地扩大,成员单位众多,很容易出现信息不及时、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给集团物资管理上带来了难题。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全面支持Internet,充分地利用技术优势解决了集中采购处理、异地仓库管理的瓶颈。

系统功能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支持集中采购、分散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可以提供多层次的物料视图,系统分别从集团、公司、库存组织、仓库、货位、工厂、采购组织等不同的层次维护同一物料不同层面的属性,更符合集团管理的特征。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了详尽的采购主数据,包括物料、供应商、货源清单、采购信息记录等,可以支持向内部供应商、外部供应商等不同类型的供应商采购。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了供应商合伙人功能,从而可以支持供应商为一个集团企业的多个公司进行采购以及结算等业务处理。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多种采购订单类型,可以满足不同业务流程和不同类型物料创建采购订单的需要,同时采购订单可以通过手工录入、采购申请生成、采购合同生成等多种方式创建。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了对收货时过量或者欠量收货的容差处理,以及发票检验时的数量价格差异处理。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对每笔业务的管理跟踪功能,可以跟踪采购申请、采购订单、采购发票等单据的执行情况以及当前状态。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物料管理的多样性,对项目库存、寄存库存(供应商库存)、货位、批次、序列号、物料扩展项、库存状态都提供较好的支持。系统支持库存可用量配置及查询和分库存组织核算,同一公司下不同的库存组织(工厂)可以分开核算。

浪潮ERP-SCM供应链管理软件还支持多种计价方式,包括:计划价、移动平均、月加权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2

SCM软件主要侧重于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企业供应链资源进行整合。成功地应用SCM,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进行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过程中一系列业务流程的管理。

市场规模逐年增大

虽然有些厂商号称其ERP软件已经将SCM的功能模块打包到其系统当中,但这种整合是否能够获得认可,还有待市场考验。目前,用户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新增的需求大多还得由独立的SCM软件来满足。此外,伴随企业ERP应用市场的快速成长,部分行业的企业开始增加SCM软件方面的投资。

根据CMP咨询的研究数据,2006年中国SCM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7.9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4.8%,年增长速度创下继2002年之后的新高。

行业特征明显

SCM软件市场的行业性特征明显。在各垂直行业当中,SCM软件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流通行业。其他行业虽然也有少量应用,但总体来看,投资规模都还比较小。截至2006年底,制造业相关的企业SCM软件投资规模占到整体市场规模的43%,流通业相关的企业SCM投资占到了整个市场投资规模的36%,其他相关行业企业的SCM软件投资规模合计占到了21%。

在诸如制造和流通等行业的企业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建设和应用了SCM系统。在这些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当中,有32%的企业已经全部实现了SCM系统的建设,33%的企业部分实现了SCM系统的功能建设,正在建设相关系统的占到了8%,已经有计划建设的企业占到了11%,没有建设相关系统的企业仅为16%。

业务应用快速成长

用发展眼光来看,截至目前为止,中国SCM软件市场正处在一个由起步阶段向快速成长阶段跨越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显著特征是:企业对SCM系统的投资与建设越来越多的是基于竞争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出于形象工程等其他因素。

一方面,一部分企业已经在SCM软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并且这些投入已经在部分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企业对于SCM系统及其在企业管理过程的应用缺乏足够的理解,因而还没有相关的投资计划。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出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需要,从供应链层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求正在逐渐呈现,因而,市场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目前,中国市场上SCM软件业务层面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分销商关系管理、零售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商供应链管理等。针对不同行业,其应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截至2006年底,在中国市场上提供SCM软件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包括SAP、甲骨文、i2、博科资讯、用友、金蝶、招商迪辰、明基逐鹿、金算盘、五奥环、富基旋风等。这些厂商有的会涉足多个不同行业,有的则仅仅涉足一两个行业。

持续15%左右增长

根据CMP咨询公司的研究数据,在2007年~2011年的5年内,虽然增长速度逐年将有所放缓,但中国SCM软件市场投资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CMP咨询分析认为,2007年中国SCM软件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9.7亿元,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6%左右,到2011年市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7.7亿元左右。

需求的五个变化

未来,SCM软件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户对SCM系统的整合能力需求更强。在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基础上,未来SCM产品无论是独立产品还是整合于ERP系统之中,都将更多地与ERP系统和CRM系统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在企业实施ERP与CRM之后能够与SCM无缝整合应用的目标。

此外,由于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天生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SCM系统会更多地将物流系统整合进来。

二是用户对SCM产品的功能特点要求更高。未来SCM软件的功能特点将表现为:横跨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实时可视性。更高的可视性和更易于访问的实时信息,将大大提高供应链执行决策的预见性。供应链的实时可视性与事件监控和管理系统相结合,将提高企业预见性决策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计划外情形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是用户对SCM的需求向着整合更多服务的方向发展。未来客户将需要SCM系统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整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SCM厂商需要为用户提供整合的整体解决方案。

四是用户群体向中小企业转移。从用户规模角度来看,未来SCM系统用户数量将从以大中型企业用户为主,向以中小型企业用户为主的方向转移。

五是用户群体扩展到更广泛的行业。从行业来看,未来SCM系统有从制造业、流通业向其他行业市场扩张的趋势。由于供应链的竞争是未来所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因而,未来SCM系统向着其他行业市场推进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

合纵连横促发展

研究表明,从战略角度重新审视供应链资源,是更好地整合供应链资源的基础。因而,对于即将实施SCM系统的企业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SCM系统与其业务流程优化之间的关系。在实施SCM系统的过程中,只有从供应链竞争的角度,对涉及企业供应商、采购、生产、制造、物流、服务、市场、销售以及渠道等的相关资源与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以适应信息时代市场竞争的快速变化,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从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完整需求来看,未来供应链管理将涉及核心资源及业务流程,分别是: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管理、需求管理、订单完成、制造流程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产品的开发和产品商业化及回收管理。

对于SCM厂商而言,要想在市场上获得成功,首先要在SCM市场定位方面根据不同行业用户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与服务。针对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以及其他(比如能源、建筑等)行业推出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

其次,要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将最新的实用技术融入SCM系统之中。比如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适时地引入条码技术(BAR CODE)、RFID技术及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适应移动信息化应用的最新发展需求。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3

一、我国石化企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石化企业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财务、人事、生产、信息等内部管理已越来越普遍,并已逐渐拓展到网络上的信息、电子采购,电子合同的订立、电子支付等方面。这些从形式上讲,已符合电子商务的要求,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信息方面的问题

各个石化企业电子商务网站上信息的更新速度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但信息内容应有所选择。

石化行业易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油价频繁波动等造成的影响,因此上中下游企业间对信息变化极为重视。上游企业信息少、更新慢会影响到下游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上游企业即使信息多,但如不妥善加以分类、选择等,只是盲目的、罗列,也是不能发挥电子商务应有的作用。

2.电子商务软件方面的问题

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或购买了相关的软件。但应注意这样一个问题,这些软件它们的确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下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情况的变化,它们依旧适用么?软件是由技术和思想两方面组成,而后者恰恰是我们经常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将会严重制约企业电子商务的运行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3.电子商务与供应链方面的问题

对于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定义,许多学者立足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界定。我国学者邹辉霞认为,供应链是在相互关联的部门或业务伙伴之间所发生的物流、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和服务流,覆盖从产品(或服务)设计、原材料采购、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直到支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的功能链、知识链和增值链。

当前,各个石化企业虽然在开展电子商务中投入颇多,但在构建企业的供应链方面仍有欠缺。石化企业供应链的构建,可以在制造商与客户之间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强化 与供应商的集成,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已发展成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这已成为企业界与理论界的共识,石化企业应以开展电子商务为契机,大力发展构建企业的供应链。

通过供应链集成,在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送至最终用户的过程中,将实现各“流”贯通,使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之间信息无缝对接、共享,这将使价值链增值,同时可以降低供应链总成本,使供应链上的各个石化企业均得益,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石化企业电子商务的对策

1.信息方面的对策

笔者认为,可以对本企业的信息按照客户加以分类,如:按照客户的重要程度,采用单独E-mail通知与网上公开同时进行的方式;按照信息与客户的密切程度,分别有选择的通知。当然,两者可以结合实行,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这并不会过多增加现有员工的工作量,它可以在初始设定的基础上,由电子商务系统自行完成。

2.电子商务软件应用方面的对策

笔者认为,对于尚未开发相关软件或准备更换相关电子商务软件的石化企业来说,应注意软件将来的可扩展问题,对于已有相关电子商务软件暂时不打算全面更换软件的公司来说,应注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重新开发电子商务软件的部分模块,并在关注、研究本企业管理创新的同时,注意研究本企业电子商务软件的应用与管理制度的结合问题。

3.电子商务与供应链问题的对策

构建供应链,在注重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的基础上,加强伙伴间的合作与共享,以客户为中心,实行一体化的精细管理,并注重供应链的动态优化管理。

在构建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切实做好供应链成员的选择工作

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统筹考虑,选择供应链成员,否则将导致供应链出现瓶颈,使整个供应链效率低下。例如,在选择供应商时,根据供应链组建的要求,做好供应商实地考察及改进工作等。

(2)保证供应链运作效率

在供应链中,各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业务相互衔接,衔接是否流畅、转换是否迅速、运行是否高效,是供应链能否稳定运作并维持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构建供应链时应该考虑在各环节转换中应用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方法,减少转换时间,加快整个供应链的运作速度。例如,供应商良好的质量生产,商品检验效率化的实现等。

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在各成员企业间搭起一座电子桥梁,保证供应链运作效率。

(3)平衡各利益方的关系

供应链的构建最终将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企业整体成本的最优,但有可能会造成某些成员企业成本的上升,例如,核心企业实行准时制生产,供应商“准时”送料,这无疑会加大供应商的成本。那么平衡好各利益方的关系就成为至为关键的问题。

石化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完善企业管理,改善供应链运作,增强企业自身竞争能力,在当前入世、石化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希望此研究能为石化企业的电子商务工作尽微薄之力,同时也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4

随着如今市场竞争的激烈,部分厂家的营销模式单一老化,传统软件渠道缺乏对多种合作模式、流程规则以及评估标准的研究、完善,从而使渠道运作效率低下,管理应用软件的销售没有实现客户至上的服务承诺,应用软件产品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没有有效的渠道增值支持体系,使不少管理软件渠道经销商遭受着较大的冲击与压力。

渠道处于“疲倦的生存状态”

目前,管理软件渠道增值合作方式单一老化,导致渠道体系内部合作中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厂商之间急功近利、短期主义明显。

一个渠道商常不同性质的几个产品或同一类型的几个厂商的产品,结果杂而不专,大而不精,失去专业化应有的优势,同时导致窜货、压价、倾销等事情发生,市场秩序紊乱,而软件商又难以驾驭,无法调控市场。

另一方面,管理应用软件产品没有增值渠道。渠道商不能取得按照自己的需求而定制具有合适价格、合适功能的产品,往往按软件商的要求不管好坏一概接受,成为软件商的“说客”,产品销售一套算一套。

对于这种状况,管理应用软件厂商的对策又往往过于专制强悍,总强制甚至无理要求渠道商过多地存货和压货。这使本来就矛盾重重的市场状态愈发复杂,渠道商的利润空间更充满不确定性。

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只有一个,厂商和渠道双方利益都会受损。

如今,市场竞争已不仅是软件企业单体之间的竞争,而是软件商所处的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价值链已超越软件商企业的边界,扩展到供应商和分销商,涵盖了软件商外部价值链和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包括供应链和顾客链,内部价值链包括研发、生产和营销。这一切要求软件商必须对渠道架构进行扩展、整合与提升,对渠道链全面支持、服务与增值,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屹立于不败。软件的本质就是服务,而服务的核心就是提供增值。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应用软件商转型的主要方向是向高增值服务商发展,利用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广泛的商业关系、发达的分销网络实现对下游需求资源的整合,并与上游博弈,从而建立出利用基于商业关系、回报丰厚、利益捆绑的管理应用软件增值服务战略体系。

渠道如何有效增值

因此,如何开流通渠、建立一个健康的渠道供应链,帮助渠道把产品卖出去,提高渠道商自身的增值能力,有效拓展市场,是如今管理应用软件商迫切需要面对、解决的重大问题。

那么,管理软件商如何使渠道充分有效增值、创造双赢的局面?

1 . 对渠道商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增值服务

欲转型高增值服务商,软件商首先必须了解渠道商不同需求。渠道商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软件商要结合渠道商具体情况来有的放矢地进行增值服务。起步阶段需求: 沟通、指导、培训、授权; 快速增长阶段需求: 培训、营销支持、共同开发市场、管理销售咨询、理货支持; 成熟阶段需求: 开发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提供进一步增长的市场新空间,提高合作层次,建立客户忠诚度,维持市场价格,保障利润。

2. 重视日常渠道的管理增值

成功在于细。其实,最能感动渠道分销商的渠道增值服务就是一些日常最细微的细节,这是企业成本最小的增值服务,可这也是企业经常不注意,或者注意到了却没有执行到位的环节。主要做法如下:

(1)帮助渠道商建立在各个片区、售点的知名度、美誉度; (2)改善供应状况服务。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避免对渠道商来说销售情况良好的产品时发生断货; (3)提供日常市场资讯服务; (4)帮助经销商制定合理的存货量: (5)建立良好的客商联谊关系,在渠道商喜庆、困难之日给予温馨祝福; (6)着重提供即时解决方案促进市场拓展,包括给用户开行业研讨会、举办产品和方案的巡展、协助进行渠道客户公关等。

3. 分类别、分等级、分渠道提供增值服务

有的渠道商主销产品或品牌是软件商的,有的渠道商主销产品是软件商竞争对手的,而自己的产品只是作为辅销品牌,企业对他们提供的增值服务也应该是不同的。

同时对于多元化、多产品、多版本化经营的软件商来说,其产品不同可能应用的渠道也不同,而渠道、用户的技术实力、产品需求等情况也并不相同,为了对不同渠道量体裁衣,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与服务,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渠道增值服务也是不同的,应是分等级、分类别、分渠道提供增值服务。

以某知名ERP 软件商A为例,该软件商推出了自己独特的增值分销渠道建设计划:

A软件世纪伙伴计划。在计划中,A软件商将合作伙伴分为三级,并授权使用相应的合作伙伴认证证书和认证徽标,这三级为: 1.产品合作伙伴、2.解决方案合作伙伴3.关系合作伙伴。

其中,产品销售合作伙伴的业务主要以产品经销为主,A软件商提供其全线产品资源与最优惠销售折扣; 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的业务主要以开发及销售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或服务为主,其所拥有的成功行业解决方案,将被收入到《A软件商合作伙伴解决方案集萃》中,共同做市场宣传推广活动,并可享受特殊销售折扣及市场合作基金; 关系合作伙伴主要授予有特殊行业关系的合作伙伴,可获得A软件商销售经理、专业技术和市场人员的全力支持配合。

另外,针对特定行业,只要具有产品技术优势、良好客户关系、有资金实力的优秀合作伙伴,A软件商也允许可采用产品界面联合冠名,或专门定制OEM版产品界面,采用合作伙伴的Logo,提高合作层次。

总之,通过选择营建多层次、等级不同、和谐互惠的渠道营运模式这一策略,A软件商与渠道商们分享产品价值与利润增殖空间,共同做大了市场。

4. 构筑渠道联盟做大渠道增值

软件业有其行业特殊性,渠道商偏弱,用户单位认知、接受率低,要迅速炒热软件市场,软件商就要尽可能吸纳最大数量的各种经销商,同时制定保障渠道成员之间利益不冲突的渠道网络,然后提升渠道成员在区域市场的竞争能力、产品盈利率,做大渠道增值; 再者要建立保证多方互惠共赢的利益结构,要将企业自身利益和渠道全部成员都绑在一辆战车上,营建多层次、等级不同的渠道联盟模式。

与渠道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就是要把渠道伙伴纳入到软件商的销售体系、服务体系、培训体系、分配体系和信息化体系中来,进行一体化建设,这在当前被认为是一种有效、长久的渠道联盟,将能快速做大渠道,获取市场领先地位,实现长期共赢。联想集团提出了“大联想渠道策略”,即把联想和渠道伙伴构建成一个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的共同体。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5

虽然技术在变化,但最终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这里的问题是:用户是否接受所需的服务质量?答案取决于应用和网络性能。现在的应用通常在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上运行,应用则作为负载在服务器之间迁移。服务器和数据存储之间的吞吐量取决于其他应用放在共享链路的负载。而网络性能取决于连接用户到应用的网络的类型和容量。本地用户通过以太网或无线网络连接,远程用户则通过各种WAN技术连接,包括公共互联网或蜂窝网络等。每种连接都需要专门的方法来维持所需的性能。任何这些位置(应用或网络)的故障都可能降低客户的满意度。

云故障检测

很多拓扑结构和设计(其中包括虚拟化服务器、多个虚拟局域网和覆盖网络)让云故障检测和网络故障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一个租户的应用出现性能问题可能与影响另一个租户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实际关联,但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来源。每个租户的应用可能在相同超载或配置错误的服务器上执行,又或者两个租户的覆盖网络通过相同超载或故障路由来链接。

海量的服务器、网络组件和链接是故障的一大来源。现代硬件极为可靠,但对于数千独立的设备来说,依旧会有硬件故障发生。

配置错误是另一个问题来源,该问题可由网络故障管理进行跟踪。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不断添加、升级或更新。大型的云计算通常包括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组件,甚至来自同一供应商的相同组件也可能运行着不同的软件版本。在这种环境中,任何变更都可能导致错误的出现,同时,对一个组件的改变还可能影响到其他组件。

简单的检测和报告错误已经不足以说明问题,每个错误都可能导致几十份错误报告。链路故障会在链路两端的交换机生成硬件故障指示,并且每次链路故障和恢复时都会发出新报告。2层和3层网络协议路由会改变,在备用路由流量水平接近最大数值时链路流量监控也会变化。同时,应用性能监控器会从通过该链路路由流量的每个应用报告问题。

故障相关性

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没有哪个网络管理员能够整理完单一故障生成的海量报告,并快速发现其根本原因。对此,故障相关性软件很重要,这是每个主流系统供应商网络管理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障相关性产品利用各种机制来发现问题,其中包括SNMP trap、TL1消息、应用日志和SYSLOG条目。SNMP和特定产品轮询监控器运行在服务器、交换机和链路。相关性工具还可监控设备问题、电源电压和磁盘可用空间来预测未来的问题。

网络故障管理软件必须提供对网络准确的且最新的视图。该软件必须保持持续更新(无论是通过手动或者通过网络映射),以追踪添加的、移除的或更新的组件。它必须维护每种组件的内部型号,介绍其配置和功能,并包含网络运营政策的描述。当添加应用时,还必须更新服务水平协议(SLA)等信息。

此外,故障相关性软件必须与云编排软件交互,追踪正在运行的应用、它们在哪些服务器上运行,以及与每个租户相关的覆盖网络。网络故障管理软件还必须不断根据SLAN监控应用性能水平。

当出现问题时,相关性软件会获取所有接收到的故障指示,并利用有关的网络拓扑以及在故障出现前数据如何移动的信息来确定根本原因,并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简要的报告。

SDN网络

云计算与SDN技术管理的数据中心面临着与依靠传统技术的数据中心相同的潜在问题。它们都需要故障相关性软件,但SDN架构需要将相关性软件内置到网络控制器或与其紧密连接。

这种差异的原因是Spanning Tree和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等传统协议在网络设备内部部署。它们在链路或端口问题阻止流量时根据需要重新计算路由流量。通过SDN,所有路由都由控制器来确定,故障相关性软件必须告知控制器问题的类型,以便它能够确定备用路由。

OpenFlow兼容的白盒交换机支持各种供应商的操作系统,每个都有自己的检测和故障报告方法。Big Switch和Pica8的操作系统都支持SNMP,但Big Switch的控制器和交换机操作系统利用OpenFlow消息来与设备进行通信。相关性软件通过接口与控制器通信,从设备处接收消息,并轮询其状态。

无线网络和广域网

Wi-Fi依靠一组专门的工具来诊断问题。Wi-Fi连接可受到很多问题的影响,例如信号干扰、墙壁或阻止信号的固态物体,以及安全漏洞。现在有各种故障排除产品,包括免费软件和专业的软件产品。还需要专门的硬件产品来诊断某些类型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软件范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46 -02

一、概述

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成为传统企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不仅促使生产难度进一步下降,而且也推动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迫使企业进行升级以满足行业竞争的脚步。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的要求逐步提高。在这种条件下,一家企业想要长期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联合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提高彼此协作性,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市场,才能获得持久发展。

二、供应链管理的现实情况

就我国的企业发展现状来说,专门服务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处于萌芽阶段,且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供应链各层级的关系譬如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这种情况下关于供应链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判断供应商好坏的因素选择,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研究,以及自己的竞争战略,并没有从整个供应链即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考虑,而且有关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实施效果等问题也未曾涉及。因而可以坦白地说,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企业引入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一些企业已经自觉将发展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目标任务。

判断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发展情况可以从社会贸易总规模以及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外包比例来看。一般来说前者等于后两者之积。笔者了解到,伴随着社会贸易规模的逐年递增,现有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外包的比例依然极小,因而提升的空间很大。具体来说,信息技术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外包已较为成熟,除此之外的其他行业的外包比例则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而供应链管理行业依然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任的缺失导致合作过程的不畅

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上下游的企业。在这种条件下,合作是其实施的基础。但是现阶段,上下游企业往往互相猜忌提防对方,直接影响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对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它们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关系是简单的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买卖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直接决定了企业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的看法,传统的竞争理论要求企业必须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并竭力扩大企业利益。这样一来,很多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通过种种手段转移自身的生产经营风险或是成本,与此相对的,与之合作的企业也不愿意承担别人的风险,选择同样的办法来转移自身的风险,导致处在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在实际情况中竞争的比重过大,各自为政,完全合作共赢的战略思想,更严重的是,甚至企业为了扩大自身利益,不顾其他企业的反对,将其他企业置于尴尬的境地。这种传统的买卖关系决定了企业对供应链成员的看法,如若改善这一情况,需要建立长久合作的经营关系,须知合作才能共赢,以信任的代价换取暂时的利益是殊为不智的。

(二)技术手段落后导致的信息沟通不流畅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处理庞大的上下游企业信息,必须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这样的要求下,传统的信息沟通手段和处理方式愈发不能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企业必须发展出一套以具有快速反应,综合处理能力的信息沟通平台来支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受历史的影响,国内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来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时日相对较短。传统的沟通方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依然占比较大。受此影响,国内企业目前缺乏足够的技术储备,来收集顾客需求和偏好数据,也没有有效的沟通平台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的联系断断续续有机地联系起来,大家依然是各自为政为自己服务。由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软硬件投入,成本较高,许多公司发现信息技术的投入成本大于他们的收益时,它们选择放弃信息技术建设而采用传统的手段。

(三)机构设置不科学,流程安排不合理

传统的组织结构设置为了满足职能分工的需要,常常设置成单一的直线型组织结构,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满足领导者划分组织职能,便于分门别类的管理,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直线式的形式,导致当组织规模越来越大时,管理层级的链条过长,领导者的决策传递到下层组织所花时间较长,且由于各层间的传递作用,传递过程中信息逐渐失真。这种组织结构使不同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起来,虽然彼此间工作不干扰,但是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部门间的合作尤为重要,放弃了合作的企业很难完成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对应什么样的业务流程。由于企业单一直线的组织机构设置方式,各部门单独办理各自的业务,彼此相互不联系,不干扰,企业信息在企业中的沟通不畅,导致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真实有效的反馈,进而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效果。

四、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方法:

(一)平等互信,长期合作

供应链管理本质上要求各参与企业之间摒弃企业间界限的隔阂,树立“共赢”的思想,将各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需要参与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目标,将合作精神散布到发展的每一步中,与相关企业建立起合作的战略联盟,联盟中成员互相信任,共享彼此的信息,以整体之资应对市场竞争,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使供应链以内的库存水平降为最低,使库存成本得以优化。

对于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来说,其赖以信任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确定合作者能满足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这不仅要求合作企业能够提供合格的产品,也要求合作企业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工作水平,确定合作企业后,明确合作范围、方式以及利益分配,尽可能地提前避免可能发生的纠纷。一般来说,选择一个合格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会使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工作事半功倍,否则则会影响企业经营效率,降低利润,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丧失发现挖掘新市场的机会,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

(二)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

优秀的企业区分于落后的企业,很大一点就是管理方式的水平,好的企业会将自身的管理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不仅能够提升信息传递效率还能降低信息传递的错误率。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新的竞争手段,新的收益来源,新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供应链管理来说,如果图谋它的发展为企业增加竞争力,信息技术的支持必不可少。严格地说,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只能付诸笔上,没有实际操作价值。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供应链管理实施效果,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建设,这不仅包括硬件建设,还需要引进配套的软件。另一方面企业还需建立有效的外部沟通网络,实现上下游企业沟通互联,增强信息及时共享能力。

现阶段市面上已存在近百种供应链管理软件,如何从这近百种软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也很重要。如果某个软件只在一个公司中使用,而它的上下游公司都使用其他软件,那么对于整个供应链来说,公司与公司间的信息沟通就会有一个先天的信息屏障,这是由于软件与软件的独立性决定的。软件各管理系统自成体系缺少兼容沟通的条件,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他们安装了许多信息系统来完成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但是由于各信息系统间就缺少协调性和整体性,对解决企业间信息沟通问题作用不大。

(三)重建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重建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第一步就是梳理企业业务流程,确定核心业务,缩减非核心业务,达到专业化专门化的业务要求。这样可以加大核心业务的资源投入力度,确保企业在核心业务上的竞争优势,同时方便企业确定自己切实需要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业务流程应获得重建,以使新的业务流程更加连续,尽可能的发展柔性生产计划,在流程中员工的自主决策权将进一步扩大来满足快速反应的需要。当企业业务流程发生变动时,相对应的组织结构也需要进行再设计。新的组织结构是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而建,因而不能是直线型的科层组织结构,而应该是方便员工进行无碍沟通交流,扁平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在企业重建组织结构的同时,企业应投入相应力量改变企业文化环境,将合作共赢的价值观根植在每一个员工心里,使企业的组织结构重建得以顺利进行。

按照经验来看,传统企业存在很多职能重叠,工作内容相似的部门,企业领导层往往花大量精力解决经营过程中的种种琐事,这样不仅会加重领导层面的工作量,也会诱导决策者忽视真正需要重视的问题。这样的管理方式已远不能满足信息技术处理的要求,所以应取消中间层次多余的组织机构,尤其是整合业务流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比对各部门信息,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反馈到决策者手上,这样才能节约决策者的宝贵时间,又能保证信息的全面性。

总的来说,建立平等互信,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重建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解决现有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该方法实施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动态控制,通过实施效果的反馈,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才能真正改善现有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状况。

参考文献:

[1]骆宏.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对外经贸,2012,(05).

[2]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夏文,何玉影.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方法、对象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00,(09).

[4]曾鸿志.全局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分析[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2003,(11) .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