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范例6篇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范文1

【关键词】家庭即课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家庭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成果,就要像学校教育一样需要认真地考虑应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在进行教育时家长必须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中,好的教育方法,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家庭教育是通过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体现教育性的,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教学计划、教材,按计划进行教育,所以现今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教育误区。

1.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与生活脱节。卢梭曾经说过:“你们知道造成你们儿童的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他要什么便给他什么。”许多父母把爱变成了溺爱,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经思考,过度迁就。许多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样的行为使孩子与家庭生活脱节,他们往往生活不能自理,意志力薄弱,唯我独尊,性格自私任性,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可见,家长过度的爱护教育,使孩子远离了生活,成了生活的旁观者,这样继续下去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家长过严管制,孩子的生活范围受限。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许多家长不惜费尽心思,花费金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拼命将孩子打造成为他们理想中人。把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了学校和培训班之中。还有许多父母把考试分数看得过重,强迫孩子超负荷学习,放学后怕与其他孩子交往耽误学习,对孩子的课余时间进行限制,使得较多的独生子女陷入交往饥渴和交往低能的困境。事实上,对孩子过度封闭只会让孩子失去与他人游戏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认识他人价值的机会。

3.家长过度的干涉,剥夺了孩子动手体验的机会。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过多地干涉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剥夺孩子亲身体验的机会。当孩子兴致勃勃做家务劳动时,家长怕耽搁孩子学习,厉声大喝:“这活不是你干的,快写作业去!”孩子还没动手亲身体验,他的激情就被打消了;再如当孩子在看电视学折纸时,就开口大骂:“又看电视,作业都做不完还有时间来看电视”。随后便“啪”的一声把电视关了,孩子只能放下手中还没折叠好的纸,不高兴地离去。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过度的干涉,阻止孩子动手亲身体验,不仅打击了孩子探索知识的欲望与好奇心,而且容易让孩子在胆怯害怕中失去自尊自信,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

二、学生家庭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当今教育,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从根本上看, 还是应试教育。在学校老师为升学而上课而考试;在家庭父母恐怕孩子做看上去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家务而影响成绩,直接导致孩子超然于家庭生活之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生活世界很少关注,不能健康成长。一些孩子生存能力差, 性情暴躁, 人格残缺, 遇事偏执易走极端,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对家长的忤逆比比皆是。而成人后进入生活世界,做事缺乏能力, 做人缺乏情感。对此,我们不能不反思,不能不弥补, 不能不改变。

2.可行性。与学校比,家庭开展生活教育具有可持续性,比学校组织若干次做的活动影响要深刻得多。与老师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虽不是专任却是长期不变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朝夕相处,更容易观察引导, 其观点也易为孩子所接受。在家庭生活中,人人都是先生,人人也都是学生,因而有利于教育中的互动。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接受着什么样的教育。要子女接受好的教育,那么家长就必须营造好的家庭生活,总之, 父母与孩子贴得更紧, 父母与孩子生活更亲, 由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开展教育更方便, 更可行, 更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三、怎样做好家庭教育

1.以生活为中心,切勿离开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真实地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交往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具有细微的教育意义。因此,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将教育融入生活。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合理地安排生活能养成孩子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塑造孩子阳光般的性格,经常而又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强自立精神。生活的教育意义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琐事渗入孩子的心灵。现代家庭的生活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是物质生活;阅读旅游看新闻节目,是精神生活;逢年过节必行的礼节习俗,是文化生活等等。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生活资源,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2.以社会为舞台,给予孩子自由。“社会即学校”,家庭教育要让孩子走进社会,给予他们自由。解放孩子的生活空间,让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接受教育,使其能在这片广阔的蓝天下自由地翱翔。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文化广场、博物馆、购物超市、繁华的街市等场所都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好学校。

3.从“做”开始,给孩子动手的机会。“教学做合一”,在家庭教育中孩子要从“做”开始。家长要给孩子动手尝试的机会。在教育中,做的目的就是获取真知,培养创新性人才。做是给予孩子尝试错误的空间,让他们在失败的学习之后得到发展。陶行知强调:“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各种奇怪的念想,放手让孩子触摸新知,探寻奥秘,鼓励孩子动手去做、去玩、去练,让他们在玩和练的过程中观察世界,在做中体验生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教孩子,鼓励孩子参与到实践中去。并且在做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手脑并用的习惯,这样,孩子在做中学,学中思,活学活用,生活教育也就落实到位了。

生活即教育范文2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生活 教学策略

小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已对社会、他人和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知,并在父母在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但随着小学生步入校园,原有的生活圈子在逐渐扩大,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生走出家庭和校园,到社会实践上去体验生活、体会情感。

一、在课堂表演中加深情感认知

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塑造健全的人格。尤其作为小学生,受个人成长经历、年龄层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于道德法律的认知不足,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薄弱。在品德生活教学中,可通过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收获“感同身受”的情感认知。

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这一课中,可从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渗透入手,使学生从公共汽车上不良行为的切身感受中加深对公共道德的认知。品德教育很多时候通过行为教育表现得更贴切、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行为表演的形式,鼓励学生模仿在公共汽车上所见所闻的不良行为、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比如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将公共汽车上的普遍现象搬到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中,环境的变化使得不良社会行为格外突出;而扮演“让座者”和“被让座者”的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切身感受。再回到课文中,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曹阳”、“大哥哥”和“老奶奶”形象而生动,仿佛就是生活在身边的人,而课文中所写的事件也正是学生每天的生活经历。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加深了学生的情感认知,有效地勾连起学生的个人情感经历。

表演结束后,教师还可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剖析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情感上了解“不让座”这种行为发生的根源,以文中人物的不良行为为戒,塑造完美的个人人格。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行为习惯

习惯需要长期的积累,既需要外界环境的促进,也需要学生个人的内因发生作用,时刻以优秀的道德行为来要求自己。在教学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使学生从思想高度、从行为习惯的双重角度对公共道德规范有深刻地认知,并塑造个人道德品质。这篇课文所展现的社会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表面上是对“让座”这一行为的探讨,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养成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习惯。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对公共秩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养成行为习惯还需要一定的实践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公共场所都需要依靠秩序来维持,比如看电影购票、入场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商场购物结账也需要遵守公共秩序,但不乏插队、扰乱公共秩序的现象出现。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并监督身边人包括父母、家人和同学等,做公共秩序的维护者,通过监督他人来实现规范学生自身行为的目的。当然,在监督活动中,引导学生将观察、监督的主要对象可列为父母。一方面,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这些场合活动的机会较多,另一方面,父母和孩子之间可形成相互监督,给学生创造一个校园以外的道德行为环境,便于学生的心理成长。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要求学生每日写下心得体会,也可以写成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的点滴,写下自己对遵守公共秩序的认识,引导学生构建精神世界,提升自我控制力,这一点正是小学生所缺乏的,在培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和约束力。

三、在互动交流中提高思想觉悟

课堂互动环节有很多形式,比如前所提到的课堂表演,但能够深化认识、提高思想觉悟的形式还是交流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思想交流,增长见闻,并通过提高自身见解和分析能力,提高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觉悟。

在课堂讨论环节中,以教材提供的两则短文为例,鼓励学生畅谈个人感受;对于课堂表演环节中,学生所表演的在公共汽车上的各色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比如学生对“不让座”行为提出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想法,有些人本身也是弱视群体,“不让座”也是情有可原的;还有的学生提出“让座”的很多人要么是即将步入老年的中年人,要么是小孩和女性,很多壮年男性对孕妇和老人往往“视而不见”。

这些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学生的意见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尽管这些见解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但正是由于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才能听到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增长了见闻,拓宽了思考问题的角度。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对发言进行品评,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发言中值得赞扬和需要批评的观点,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遵守公共秩序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在公共汽车上》展现了一件生活中的琐事,却具有普遍意义,既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又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从实践教学、理论提升和价值取向培育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通过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不良公共道德行为所带来的影响;通过真实体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之形成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并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增长学生的生活技能、积累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姜好成.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J].快乐阅读,2011,17:55-56.

[2] 姜波.品德与生活教学模式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3,09:164-165.

[3] 邬冬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6,09:56-60.

生活即教育范文3

论文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

寒假中,翻阅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当我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因为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最新的理念。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

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的开设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去年,我搞过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参加了市里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比赛,在整个活动中我真正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惊人的。许多时候不是教师指导学生,而是学生指导教师。今天又读了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觉得“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开设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学科在内容的选择上无硬性的规定,主张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要一味地参考课本,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有疑问的身边小事。教学时,可以邀请社会人事(例如:家长、专家等)共同参与学习,这就是“教学相长”也。学习型遥控器 论文教学时间不一定在课内,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学地点也不一定要在教室,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让学生走出去,亲密地去接触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这种来源于生活内容的教育是真正受学生喜欢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生活即教育范文4

关键词: 教育即生活 功利的教育倾向 杜威

一、“教育即生活”的内涵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在批判当时美国传统教育不尊重儿童发展的现实规律时提出的。1897年,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宣布:“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1]而且“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就是生活”[2]。

我们可以了解到,杜威认可的“教育即生活”,其中的“生活”是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的、不断丰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儿童的学校事件和生活事件,二者密不可分,不能割裂看待,也不能相互替换或牺牲。“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是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儿童的具体生活;教育要体现出儿童不断生长的趋势,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二、教育源于生活――客观的历史事实

教育起源于人们的具体物质生产的需求。从原始时期,教育在生产活动中展开,传递基本的生产技能;到正式教育机构的产生,教育在学校教室进行;到工业化社会扩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可成为专业化学科,并独立教学。教育活动在多种场域扮演重要角色。其最重要的意义即:面对挑战,能秉持对美好理想生活的最初向往。这是一种精神的引领作用,贯穿我们生活的始终。

三、功利主义――教育与当下生活相剥离

尽管在理论层面常常呼吁“发展个性”、“尊重儿童”。但当前教育环境中,基本上认为教育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已经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教育的指向是传授科学知识、育人化德,且重在育人。如今,接受教育会被视为发展经济和个人财富积累的重要工具,成为外在的、被物化的教育追求,摘 要: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念蕴含多种意义,他所期望的生活能引导学生感受身边事物的美好,不是为了外在的什么目的去生活、生长,意味着尊重当即生活的情景,而不是功利的教育倾向和为未来做准备的生活。教育需要引导儿童学会过当下的、具体的、丰富的生活。

关键词: 教育即生活 功利的教育倾向 杜威

从而偏离教育本真,漠视学生当下生活的教育情景。在此种背景下,人们大多奉行“学历与职业”系数值为正相关这一观念,应考和备考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情绪也在肆意滋长,过分夸大了分数的等第关系,考试就是为获得高分,高分就是为了更好地升学和求职。

我们听过“官二代”、“富二代”,但现在也出现了“学二代”,这是新型的学术界“权贵资本”的产物。当1997年的高三学生张某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多篇极具专业素养的论文时,我们不禁质疑:她是真的热爱并钻研“高兹”学理,还是母亲,为了帮助女儿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这里体现出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极端“利他主义”。

某些教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表现出功利的教育倾向。教师期望每位学生的快速成长,在功利教育倾向的引导下,格外看重学生的分数及知识要点掌握。学生成绩的提高,是教师学校地位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会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忽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当下生活的情境性、及时性和丰富性。功利主义教育观追求外在的目的,使学生失去学习与探究兴趣,这扭曲的、不自然的教育观,何谈自由、自主。奉行功利思维价值指向: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无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出现危机。人们更多关注学业能带来什么,满足个人利益和社会需求。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接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代替。

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产生了剥离或断裂,这不仅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导致教育发展活力不足,导致生活意义、生命价值、人生幸福的式微。

四、教育即生活的现实意义

1.教育指引儿童活在当下

教育对儿童的生活态度、情感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也利于社会民主生活的发展。“教育即生活”的教育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而是活在当下,顺应儿童的天性,使其自由构建自己所处的当下生活,而不是用功利价值观念绑架和束缚他们向往纯真、自然式的生活。

2.教育是生活丰富和延续的重要途径

教育源于生活,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学校的教育应当是进行过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进行改良,让儿童在此情景中,与客观存在的生活状态进行互动,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活用知识,丰富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涵。

3.教育促进儿童的成长与进步

教育与生活的衔接,是为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创造必要基础,成长与否、发展与否是教育期待的重点,让儿童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若是不能帮助儿童成长,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其意义所在。杜威所认为:生活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3]。

4.教育需善于应对未来

教育与生活的衔接是为了修正现实生活存在的些许弊病,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让儿童活得丰富,更重要的是善于应对未来。因为社会生活环境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而我们需协助儿童个体在与社会和学校生活的种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创建或改组经验以适应环境,谋求更美好的、更富有创造力的新生活。

五、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正是生活的变化迅速及其自身的客观性,我们的些许期待不能尽如人意。那教育就是需要启迪人们的智慧。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起另一个灵魂[4]。智慧不是知识的堆砌,是需要转识成智,转知成慧,智慧地面对生活、学校中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实际活动,因为当下的生活是丰富的、具体的、直观的,是感性认识的积累,是理性认识的起点。那学校也因而变得灵动,成为具有生命张力的地方。

教育应该面对未来,但更应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70-372.

生活即教育范文5

关键词:教育;生活;德育

杜威是当代西方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理论对现代西方的教育思想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进行伟大变革的今天,研究和借鉴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教育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它对于今天我们改进德育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启发我们的德育工作要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含义之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结合,由此他又提出“学校即社会”以克服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分离。杜威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理由是:道德具有社会性,杜威说:“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都是由社会环境为我们塑造的,这两方面的事实蕴涵着,一切道德都是社会的。”“作为道德之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关联,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判断、满足和不满足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在此意义上,人类行为和道德是社会性的。”1这是因为我们不仅仅应当考虑自身的行为给他人的福利所带来的后果,而且因为这本身即是事实。他人也会考虑我们的行为,并相应地对我们的行为作出反应。这种反应会影响我们行为的意义。他说:“不论我们是否认识到这

一事实,我们的行为都受到社会的制约”。2应该说,杜威关于道德是社会性的,是受社会制约的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和道德的社会本质的观点的,是对道德的社会历史本质的正确揭示。

道德具有社会性,因此杜威认为,认识道德的社会性,是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他指出,明确认识到道德是社会性的这一事实,“是改善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理智地认识主要的道德观念或‘范畴’的前提条件。”3他还指出,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和社会的交往, “所谓德行,就是说一个人能够通过在人生一切职务中和别人的交往,使自己充分地、适当地成为他所能形成的人”4。因此,学校要在培养人的德行方面有所建树,首先“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社会的观念和社会的兴趣只有在一个真正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展”5。他认为,只有在社会环境中,人们彼此才会平等相处,建立共同的经验。一个人,只要他已和别人有过足够的交往,学会了语言文字,他就能在相对孤立的情况下,获得有关事物的知识,而要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必须通过和别人共同工作和游戏。因为这样才能提供一种社会的氛围。其次,校内的学习须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应能够有自由相互的影响。因为只有当其中一方的社会兴趣和另一方的兴趣有无数的接触点的时候,才能达到这个地步。如果学校与社会相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6。

杜威提出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结合,还在于学校仅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儿童要获得社会生活的全部念义,就要与社会的生活相联系,由此接触和了解社会生活的其他部分,如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

应该说,杜威从“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出发提出“学校即社会”,要求学校要有全部社会生活的含义,学校教育要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正确的。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德育缺乏运用社会生活的教育,缺乏和社会的联系,学生仍处于学校这个象牙塔中,对社会不了解,即使了解到的,也多是通过间接途径得来的,思想观念远离社会生活,缺乏社会生活所要求的良好的品德。因此,加强和改进德育,首先就是要改造学校,使学校成为一个简化的和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德育要加强和社会的联系,尽可能多地利用社会资源来教育学生,只有这样德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教育即生活”要求德育应与学生现在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含义之二是,教育要与儿童的现在的生活相结合。杜威反对教育主要目的是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他认为,教育主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有四个弊端:一是使教育丧失动力。二是如果教育着力于预备未来,则贻误了现在所提供的极好的机会和有利条件,就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三是用传统的陈旧的要求去控制教育过程,“受教育者个人的特殊才能”受到漠视。四是它使人不得不极大地求助于利用外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动机(如威逼利用、奖赏和惩罚)8因此,杜威主张教育不能把儿童现在的生活看作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手段和工具,应该重视儿童现在的生活,使儿童从现在的生活中得到乐趣。他说:“学校必须代表当前的生活----这种生活对孩子来说是真实的、生气勃勃的,就像他在家庭中、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一样”9

以杜威关于教育要联系儿童生活的观点来衡量现今我国的德育,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它也可使我们明白如何来改进我们的德育,从而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

首先,德育内容和方法应与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和能力阶段相一致。杜威反对教育以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并不是说儿童不应为未来作准备,而是说教育不应该令儿童以将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作为现在的主要努力的动力。因为这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脱离了儿童的现在的能力的条件,这种教育必然是令儿童痛苦和反感的,是必定不会成功的。西方著名的道德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指出,德性的发展与认知发展有一定密切的联系,认知发展是德性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的,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10由此可见,我们要改进德育,就要依据各个阶段学生的道德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建立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体系。

其次,德育要从服务应试教育和专业化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有更多的学生升上大学,其它一切工作都围绕升学这一目标来开展和评价。这种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智育,德育的目的也是为智育服务的,是智育的附属。在这种教育的作用下,学生自读书之日起就一直为升上大学而奋斗。应试教育实质上就是象杜威所批评的,教育只是为学生未来的成人生活作准备,它忽视了学生现在的生活。在大学虽然不是应试教育,但它的教育也是偏重专业教育和偏重为今后就业时能有更好的工作,这种教育同样忽视了学生现在的实际生活。培养的学生和应试教育一样,在人格上和道德品质上往往存在缺陷,同时这种教育造成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时也对学习兴趣不大,在大学里学生作弊现象严重不能不说是这种教育带来的恶果。现在许多有识之士已看到了这种教育的的弊端,他们强烈呼吁要变应试教育和专业化教育为素质教育。我认为,所谓素质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不仅要学生为未来的成人生活作准备,而且要注重学生在校时的生活,使学生在校学习时能够得到快乐,兴趣能够得到满足,从而使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

三、“教育即生活”启发我们灌输教育要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积累同步

大家知道,杜威是最早反对灌输的教育思想家之一。对杜威的“灌输”,人们比较注意的是它的强制性和封闭性的特点,但很少注意它与“教育即生活”的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和他的“灌输”的含义及他对“灌输”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不了解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或者说不从“教育即生活”角度,是不可能对杜威的“灌输”的含义及他对灌输的态度有准确和深刻的认识。

对杜威的“灌输”的含义及其对“灌输”的态度,可以从以下的话中了解到。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实质上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11“现代教育的失败,大多因为忽略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形式这一基本准则。现代教育设想学校是这样一个场所:传递某种信息,学习某些课程并养成某些习惯。人们认为,这些东西的价值存在于遥远的未来,儿童应该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必须做其他事情,现在的一切仅仅是准备工作。结果它们不能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没有真正的教育作用。”12“当我们放弃用与成人成就进行固定比较来确定未成熟状态的努力时,我们也就被迫放弃认为它缺乏需要的特征这一见解。放弃这种观念,我们也就被迫放弃这样一种思维习惯,即认为教育是将知识灌入等待填充的理智和道德洞穴的一种方法。因为生活就是生长,一个人在这一阶段和另一阶段的生活同样的真实和积极,也同样的具有内在充实性,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教育就是一种事业,它提供保证生长和充分生活的条件,而不论年龄大小。”13“学校有机会加盟到生活中,成为儿童的栖息之地。在那里他通过有目的生活来学习,而不是仅仅学习那些与未来可能实践的生活只有抽象的、微弱的联系的功课。”14从以上杜威的话,可以看出,杜威认为,灌输就是将不考虑儿童的现在的生活和以适合未来的成人的标准、内容和方法来教育儿童。由于这些标准、内容和方法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因此这种灌输教育带有强制性和封闭性,是不能起来作用的,因此他对灌输是强烈反对的。他认为,学校要想在教育中避免灌输,就要重视儿童的生活,就要创设适合儿童生活的条件,教育的标准、内容和方法要与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相适应。学校只有具备了适合教育儿童的生活条件,教育的标准、内容和方法与儿童的生活相适应,这样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样的教育才不是灌输。

在我国德育中,经常也谈到“灌输”,但我认为,我们讲的“灌输”和杜威讲的“灌输”含义是有差异的。我们讲的灌输主要是从列宁的灌输理论那里发展来的,列宁认为,工人运动不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15“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6从上可见,列宁所讲的灌输是指从外面向工人输入社会主义意识。在今天,我们德育中讲的灌输,外延要比列宁的灌输大,它指的是从受教育者的外面输入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相适应的政治、道德、人生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常常是理论化和知识化的,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正确的人生观。我们讲的灌输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并不意味一定是强灌和封闭,也并不一定就会脱离学生的实际。由此可见,我们讲的“灌输”,和杜威所讲的“灌输”,是不一样的。只有当我们从受教育者的外面输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政治、道德、人生等方面的知识、理论和观点时,不顾学生现在的实际生活,不创造适当的教育生活条件,以和学生目前的思想实际,和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的生活条件相距遥远的成人的标准、内容和方法来教育学生,这个时候,我们的灌输才与杜威的灌输等同。比如,对小学生和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的系统理论教育,则不可避免出现杜威所讲的“灌输”的现象,因为共产主义的系统理论是从成人的生活条件产生出来的,是成人的标准,因此只有成人才有可能真正掌握的(事实上也是只有少数成人才可能真正的掌握),以此教育小学生和中学生,则脱离了他们的生活条件,脱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超越了他们的思想发展水平,这种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强灌的。

在我们的德育中,一个大的失误就是灌输教育时不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不从学生现在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脱离学生目前生活的空洞的理论、学说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受教育时感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逆反和痛苦。我们改进德育的灌输教育,一方面就是要在学校创设和现在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状况、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等相适应的社会生活,而且使灌输的内容和方法和这种社会生活相结合;另一方面就是和学生各个阶段的生活特点相结合,灌输的内容和方法不能超越学生现在的生活实际。对从低到高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灌输的内容必须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灌输的力度也应逐步加大。这是因为随着学生从低向高的阶段发展,他们逐步接近成人的标准和生活的条件,灌输的内容和方法则可逐步向成人标准靠近,也就是说,随着学生向成年人接近,随着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经验的增长,可以向他们“输入”更多理论化和知识化的东西,即可以有更多的灌输。

注释:

123杜威“论道德的社会性”,《人性与行为》,《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4杜威“论道德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56杜威“论道德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7杜威“论教育过程”,《学校杂志》第51卷第3期,《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8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第11页、13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杜威“论学校的社会化”,《学校杂志》第51卷第3期,《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0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第51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杜威:“论学校的社会化”,〈学校杂志〉第51卷第3期,《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3杜威:“论儿童的天性,” 《民主主义与教育》,《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

生活即教育范文6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新英语课程标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从前的书本教育,就是以书本为教《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帮助学生将英语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那么,如何让课堂教育贴近生活并充满趣味成了我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四个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连接教学与生活

学习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那么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有助于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英语知识。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可靠,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在教学文具类单词时,我利用实物来创设情境。出示pen, pencil, pencil-box, ruler, crayon等实物,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接着教学生说这些单词,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单词的发音后,我又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如:Listen and show; Let's guess; What's missing?等。通过游戏来巩固这些单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链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开端令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

在教授2A Unit9 Merry Christmas时,我让学生先观看了简短的Flash,让学生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引起他们的兴趣;接着展示给学生一棵小圣诞树(提前制作),让学生更形象地明白圣诞树的装饰;操练“Merry Christmas”,“The gift is for you.”时,我带上圣诞帽子扮演圣诞老人,与学生进行操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场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英语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是难以达到深入掌握并进行语言交际的。因此,要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说说、练练、玩玩、耍耍,以加强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我布置的英语作业除了要巩固课内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让英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为了使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我认为可以布置活动性和操作性强的作业。例如:

1. 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改编成剧本,编排剧本后表演给家长看(也可以请家长一起表演,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演绎,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书本知识点的理解还能使孩子们能更快的掌握语境提高运用能力;

2. 让孩子们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并开口朗读,比较自己发音与录音的差异。鼓励孩子们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看英语视频,欣赏儿童英语歌曲等;

3. 让学生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以便加深记忆做到看见物品就能想起单词。通过这些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然会大大提高。

现在生活中处处都是英语,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内容,收集信息,将这些内容书写在黑板报中的“学生展示区”中,供孩子们相互交流学习。对一些好的作品要及时给出激励,对于在生活中常见但孩子们理解有难度的内容可以用谐音来提高孩子们的记忆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班级氛围内形成“赶”“比”“超”的英语学习良性循环。真正达到生活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总之,《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综合语言能力,而综合语言能力包括五个维度,它们分别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生活化的英语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不管在课堂还是课外,“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周德藩,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演讲稿开头

下一篇愤怒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