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书范例6篇

发展规划书

发展规划书范文1

绍兴市柯桥区图书馆作为一所由政府投资建造的新型公共图书馆,其构建目标就是以“国际纺织信息中心”和“地方文化资源特色”作为两大馆藏体系,向社会公众开房并具有文献信息、社会教育和文化休闲等三大服务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服务模式是形成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创设藏、借、阅、查为一体的学科、专题馆藏体系;探索与纺织企业、周边学校的共享模式;构建与街镇、社区、家庭的馆外服务网点。

随着新时期区域快速发展形势下,为了不断加快图书馆发展速度,图书馆需要快速跟进时展,积极的进行改进与加强。

二、柯桥区图书馆建设发展主要内容

(一)加大图书馆建设经费的投入

有效、合理的经费投入对图书馆建设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柯桥区图书馆作为一个非盈利机构,主要经费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随着纸张原材料的上涨,导致图书价格也不断上涨,柯桥区财政拨款就根据现有经费标准重新进行核算,以此填补书价上涨幅度中所出现的差距。进而满足图书馆在购书需求上的数量。同时,图书馆还特别在本馆网站的“读者互动”栏上设立了“你挑书,我买单”的采购征集活动,通过这样的图书荐购,可以更加针对性的根据读者所需,进行图书采购,有效的合理的运用资金,促进图书馆更好的发展。

(二)改革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1.通过建设理论的改变来加强图书馆文化转变。建设发展中的图书馆主文化需要一种内在的较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这就需要构建图书馆“强烈的民族自尊、自信与自强精神;大胆地吸收、探索、改革与创新精神;读者至上精神;嗜书如命精神”等精神来树立并加强图书馆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有的价值认识。

绍兴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的城市,图书馆精神就是一种文化理念。通过建立起图书馆主文化,才能对图书馆馆员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的功能。图书馆精神是通过培养馆员文化,进而提升馆员职业素养为要求的文化。柯桥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①建设良好的图书馆环境。通过在图书馆内形成一种努力学习的风气,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风气,尊重读者、对工作认真负责的风气;

②对图书馆和管辖单位进行培训教育。通过图书馆和管辖单位给以培训教育,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促进图书馆员职业素养提高的标准;

③图书馆员自身的学习提高。通过不断学习来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的职业素养。

2.增强图书馆覆盖面普及化的建设。当前,我们国家基本性质和目标是要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这种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其服务方式的创新需要图书馆建设的基本保障。为了深化图书馆建设面临的转变的最终目标是使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平衡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普遍均等,达到惠及全民的图书馆建设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柯桥区图书馆建设上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加大财政拨款,另一方面开发商业模式,各地区普遍采取集资、捐助的方式,或者鼓励个人开设的方式,保证整个绍兴县图书馆的普及,促进全民阅读的开展。其中,通过开展“乡镇分馆及流动站”,在杨汛桥镇、钱清镇、柯桥区兰亭镇、平水车站路等文化中心建立图书分馆,并在各主要小区及街道定期举行图书流动车活动。以此来有效的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

3.图书馆管理理论的创新。加强图书馆理论创新的科学管理。为确保图书馆发展总目标的实现,柯桥区图书馆坚持不懈地实施科学化管理。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设立适应信息化需要的管理机构,增设参考咨询部,并由主管院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许多科学管理机构的图书馆都采取设立四部一室,即:采编部、读者服务部、技术部、阅览部、办公室。

同时,馆内各岗位推行崭新的聘任制度,进一步深化以人员聘任为中心的各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新进人员招聘制,个别岗位雇用制等。

(三)促进“复合型”图书馆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文献信息处理上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已发展成集纸质文献、电子文献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馆藏。柯桥区图书馆通过在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或虚拟文献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下,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有机结合于一体,把物理实体的图书馆与虚拟的信息空间结合于一体。这种将印刷与电子、本地与远程等各种信息资源集成于一体的图书馆,它能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益。“复合型”图书馆建设是柯桥图书馆未来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同时,通过图书馆网站建立链接,构建起共享资源、特色资源、开放资源等专栏;在有关科技文献,也构建起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优秀的电子数据库资源。图书馆还引进大量经典学术书刊,并加速书籍的更新速度。图书馆在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因特网大量信息内容的同时,还积极把图书馆的借还业务转变到为用户提供信息导航服务上来。通过配备专人管理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导航系统,为读者提供精心挑选和组织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导航和检索服务,并开展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等服务,让使读者直观地获得要查询信息的最新进展,进而赢取读者充分的肯定。

发展规划书范文2

关键词:网络书店 困境与机遇 发展规划

一、我国网络书店发展困境及对策

目前来看,我国的网络书店仍没摆脱传统商业运作模式的束缚,对电子商务缺乏透彻的理解。同时也存在信息不畅、物流配送能力不足、资金缺乏、相应法规缺失和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1.商业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消费支付问题从目前我国网络支付现状来看,主要是传统银行卡的网络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解决了传统银行卡各自为阵的问题,成为读者和书店信用的中介方。但第三方平台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第三方平台之间的激烈竞争引起的交易利润过低,消费者划款后引起的资金沉淀,平台运营商的信用问题。所以,网络发行业应该呼吁银监会开始组织银行发展类似支付平台模式的集成式,以及信用担保服务式的网络银行支付服务。既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也推动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2、物流建设有待加强

在物流传送方面,我国网络书店一般只提供普通邮寄、送货上门和EMS特快等送货方式,至今没有建立高效的图书配送体系。此外,我国地域辽阔,行政区划繁多,通过普通邮寄配送图书效率低、速度慢,物流周期长,影响网络书店用户的即时使用;EMS特快弥补了普通邮寄的不足,但其收费明显过高。虽然送货上门体现了时效性和便利性,收费相对合理,但其覆盖范围大部分只限于地级市以上区域,对于市以下的广大市场,物流配送少有到达,这不仅影响了市场拓展,更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

2.融资、税收环境的困境

目前,网络书店的融资困难多,不仅难于获得银行的贷款,同行业之间的拆借也难以实现。前些年的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以后,也使得风险投资的继续追加显得颇为困难。就我国电子商务活动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网上以和网上支付体系正在建设中,在线的电子商务交易数额还是较少。但是对于网络书店这类BZC、或CZC的商业模式,已经广泛的出现了网上支付的现象,也引起了诸多相关的税收问题。

3.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由于网络书店等电子商务活动发展迅猛,很多法律法规在实施不久,便会出现新的问题,更何况电子商务类法律法规本身就不完整、完善。这就要求国家相关立法部门加快立法速度,在参考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之上,适时制定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除了对网络书店的发展提供支持保护法规,还应该加强网上购物的监管工作,对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市场交易秩序。

二、网络书店长期发展规划

虽然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本来就磕磕绊绊,但是网络书店却以其旺盛的生命力,顺应时代的品质,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蓬蓬勃勃的发展着。业界、学界对于未来发展的光明前途是自信的,但是在具体的发展模式、道路取舍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市场,还有待研究。

1、消费环境的培育

网络书店作为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商务活动的新的交易方式,其虚拟性与传统买卖的现实性有着极大的反差,很多的消费者还不适应这种形式。同时,在社会上出现因互联网的虚拟、匿名性而引起的诸多问题之后,甚至对其持怀疑态度,缺乏消费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从消费习惯和消费信心等方面着手,解决这些困境。

2、政策环境的培育

政府应积极监管电子商务市场,尽可能保证消费者、商家和第三方的利益,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其次,政府还要培养国民网络消费意识和经营文化,在各级政府站点宣传法律法规,同时提供一些常规的犯罪信息给企业和消费者参考。最后,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和犯罪信息系统一定程度的公开,提高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使得法律法规的违反者不仅要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使得犯罪分子的社会信用等级降低。

3、保持网络书店的主体地位

就图书发行业务而言,对于网络书店等民营或外资书店企业的限制,主要在对不同发行业务领域从业资格的限制。比如在2003年《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修订版之前,对于图书的总发行单位、批发单位都有严格的准入资格。在不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上,政府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让出市场的直接管理权,只从宏观环境上,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对市场主体做出制约,而且更应该承认和保持对于网络书店,以及以后同样出现的新生事物的主体地位。

4、网络书店与传统发行相结合

在传统发行方面,实体书店所面临的网络化趋势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优势方面如图书品种,品牌和稳固的社区读者群等将无法发挥。在网络书店方面,虽然前景看好,但是在读者群体拓展,图书品种增长,物流配送建设等问题的解决办法上却捉襟见肘。而信息平台的无限容量,以及图书商品的个性化服务等特点得不到长足的发展。综上所述,网络书店与传统书店联合,尤其网络书店与图书连锁店联合是新旧图书发行模式结合,互促互进的良策。

参考文献

[l]王军.浅析国际互联网的特点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J].外交学院学报,2000,(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l997年10月)[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97.10.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2008年7月)[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7.

[4]肖茵茵.陈子聪.电子商务中时态信息的处理[J].现代计算机,2004,(10)

发展规划书范文3

一、基本情况

浍光村地处埇桥区桃园桃园镇中西部,紧邻浍河和高速公路宿州南出口。全村15平方公里,15个自然村,耕地1.1万亩,现有人口6500余人,党员160人,人均年收入较低。贫困户227户,560余人。

二、总体目标

未来通过三年工作,凝聚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使党员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党员年龄结构明显下降,以“四议两公开”为抓手,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尤其是贫困人口收入得到稳步增长,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规划

(一)夯实基础工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一是提升村级组织的整体水平巩固和强化班子的战斗力,保持班子团结、奋进、发展优势。二是健全后备干部队伍,把进入扶贫小组长人选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加强教育与培养。三是坚持党员活动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等重点制度。四是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在保证质量,严格程序的前提下,加大发展新党员工作,争取每年培养积极分子5-8人,发展党员2-3名。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三年之内完成一个农民增收新的产业亮点,增加农民收入,使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贫困人口收入超过3500元。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产业带动村内小区化,吸引年轻人口不断向村内回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增长,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镇服务功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质条件,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使百姓享受舒适的高品质生活

(四)做好维稳工作,构建和谐新村。为实现村内治安稳定,遇重大事故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通报并进行紧急处理,把村民的利益放在最首位,以村民的利益最大化为主开展工作。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权限不够则在第一时间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处理并尽快解决。

(五)倡导文明新风。村民自觉学文重教、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

发展规划书范文4

(征求意见稿)

 

一. 序言

公共图书馆是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实现文化服务与市民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重要机构。“十三五”期间,长春市图书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吉林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实现依法治理;全面履行城市中心馆职责,推进长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制度建设、设施布局、服务效能等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合规实施五年发展规划,秉承公益、开放、平等、包容的办馆理念,持续优化服务环境,丰富资源供给,创新服务内容,实施城市阅读书网建设,构建虚实结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建设三个中心、构建一个网络、打造一个文化地标”的使命任务,进一步迈向“以人为本,精细服务的东北一流图书馆”的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的工作业绩主要体现在:

1. 空间建设不断优化

2014年馆舍改造装修以来,室内阅读空间在物理形态上升级为开放式、无障碍的大开间格局。“十三五”期间,长春市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元化阅读活动,适时调整布局和规划服务功能,并配置智能的设施设备,新建了数字阅读体验区、中文期刊借阅室、八角轩展厅、创客空间、庭院式阅读广场、自助还书分拣室等。

2. 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更为合理

合理制定资源发展计划,通过“喜阅——你选书我买单”“长春记忆项目”等活动,实现购买与自建并举、传统文献与数字资源平衡、大众性与个性化兼顾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数量持续增长,2016-2019年新增纸本文献、视听文献藏量44.8万册(件)、电子书39万册、数字资源存储容量增加34TB。

3. 长春“城市阅读书网”服务体系基本确立

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中心馆充分发挥区域统筹作用,形成以长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县(市)区图书馆为区域总馆,以城市阅书房、示范分馆、自助图书馆、U书到家(校)服务点及汽车流动图书馆等100余个网点为延伸的实体网络。同时升级长春市图书馆官网、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实现书网实体网点和数字化服务相融合、纸本图书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图书馆服务全覆盖。

4. 科研与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与课题立项,实现研究赋能实践新格局;加强文献整理,开展古籍、民国文献与地方文献整理研究,《伪满洲国联合协议会记录原始档案》获批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整理项目,出版《长春市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图录》《家国情怀 科学精神》《戏剧春秋 艺苑菁华》。

5. 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优化机构设置,实施了中层干部聘任制度,形成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实行阅读推广活动项目轮值牵头制;实施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类制度,已形成党建工作、综合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各类制度100余项,规范图书馆管理。

6. 服务效能及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传统服务按照分众化、主题化进一步细分,功能更加精准、完善,“十三五”时期,年均接待读者152.4万人,年均外借普通文献94.7万册次,年均电子书下载93万册次,其中前两项较“十二五”末期分别增加10%和21.3%;形成了覆盖传统文献服务、阅读推广、知识与信息服务、文化交流等内容的多元化服务格局;创新技术应用手段,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推出了“喜阅——你选书我买单”、U书到家、信用借书、惠阅文化菜单点单等服务项目,市民和图书馆的黏性不断加大;形成17个阅读推广品牌项目,服务传播与阅读推广效应显著,年均举办活动达604场,较“十二五”末期增加71%;建设由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组成的新媒体服务矩阵,图书馆成为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十三五”时期,长春市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持续扩大,获得“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文明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等部级荣誉。

伴随着数据与智慧时代的到来,长春市图书馆还需立足现实,谋求发展:馆舍空间与社会需求依然存在矛盾;传统文献与数字资源建设及借阅互通仍需关联;制度保障仍需进一步研究与细化;阅读推广能力与智慧化服务有待提升;馆员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 “十四五”期间发展环境分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愿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确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软实力提升仍然是重要国家战略,为图书馆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东北发展战略与“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定位、建设长春高质量发展“四大板块”为图书馆提供资源建设与合作创新新方向,文旅融合、数字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图书馆创新带来新的发展生态。

新时代图书馆事业拥有百年不遇之机遇,同样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与疫情长期共存带来经费紧张的影响;信息技术发展带来图书馆设施智能升级与公众阅读方式的转变;数据驱动带来图情一体化实践与研究模式转换;新共享理念推动图书馆服务体系升级;现代法人治理、社会力量参与等带来体制机制调整问题;个人审美与自我实现为目标的文化需求层次提高与文化消费升级等。

 长春市图书馆经过多年发展,在业务能力建设、资源建设、体系化布局、公益讲座、展览展示、信息咨询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 “十四五”时期将继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与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科学化资源建设、一体化服务体系、智慧化服务形式、专业化管理运营”新阶段迈进。

 

三. 愿景:涵养城市文化,引领阅读风尚

在知识全球化时代,长春市图书馆将汇聚多样性、开放性和高品质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知识、服务和技术,引领全民阅读,为建设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和书香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支持和卓越的阅读、学习、交流体验。

 

四. 使命

1. 东北亚城市文化地标

以本市历史文脉和文化特色为根基,收集地方传统文化及东北亚城市特色文化资源,提供文献、信息、知识、展览等多样化服务,以展示城市文化特质、传承城市文化个性、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为己任,努力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

2. 市民终身学习中心

以倡导全民阅读为路径,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支持终身教育,建设书香社会。为公众提供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空间、信息资源、设备和服务,促进公民素质提升和社会文明进步。

3. 城市第三文化空间

搭建公众之间及公众与图书馆资源、社会公益性群体、政府组织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广泛、深入地参与和影响公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资源留档和知识、信息的交流,提高公众文化生活品质。

4. 开放共享的知识网络

在知识全球化时代,整合馆藏、行业内外和网络开放的信息资源,构建覆盖全市、资源共享、便捷高效的数字图书馆网络,以“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为理念,提供集网站、手机、平板电脑、触屏应用、互动电视等多种应用形式为一体的数字化、全媒体服务,实现公共数字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共享应用。

5. 图书馆协作发展引擎

提升长春地区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推进全市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标准化、高质量、高效能发展。完善基层分馆的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指导、协调、评估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建设,提升基层馆员的辅导、培训质量水平。

 

五. 理念: 公益 开放 平等 包容

 

六. 服务宗旨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将图书馆打造为区域的文献与资源中心、城市的知识信息中心、市民的学习交流中心、百姓的休闲文化中心、行业的业务示范中心。

 

七. 基本原则

1. 价值引领原则。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时代精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2. 需求导向原则。以解决文化需求不平衡、不充分为目标,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化服务。

3. 创新驱动原则。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专业研究,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入融合,进一步扩大跨界与跨域协同创新,形成满足读者需求的新形态、新模式,实现图书馆的高效运作。

4. 标准均等原则。形成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系列标准,抓基层、抓短板,以标准服务推动公众文化权益的均等化实现。

5. 开放合作原则。推进文旅融合,增进行业协作和社会合作,促进地区人文资源建设;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6. 稳步推进原则。与时俱进,夯实图书馆的资源、设备、人员等基础条件,强化服务供给能力;稳步推进,加快新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文化与科技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图书馆发展;适合有度,科学定位图书馆发展方向,逐步实现建设目标。

 

八. 总体目标

适应国内外环境新变化,紧跟国家文化战略,落实地方文化发展目标,坚持“公益、开放、平等、包容”的办馆理念,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才强馆为支撑,以高质量发展为驱动,深入实施“五中心、一平台”建设,即将图书馆打造为区域的文献与资源中心、城市的知识信息中心、市民的学习交流中心、百姓的休闲文化中心、行业的业务示范中心,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支撑平台,打造无边界、智慧化、一体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25年建成与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相适应、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相匹配,标准先进、发展均衡、体系合理、管理现代、供给丰富、服务高效、依法规范、管理创新的公共图书馆,力争迈入“东北一流,国内先进”的图书馆行列。

 

九. 主要任务与行动策略

 

目标一:推动馆舍新建、改造,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文化空间

 

策略1:全力推动馆舍新建、改造及升级,形成供给主体分布式、功能布局开放化、服务运行一体化的服务格局

行动方案:

(1)全力推动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具有城市文化地标意义的图书馆新馆建设,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调研选址、功能定位,力争完成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

(2)以科学合理、灵活实用为原则,完成青少部改扩建工程,实现青少部新馆舍与总馆的自然衔接、统一管理与协调发展。

(3)积极论证“智能储备书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完成“智能储备书库”工程建设的功能设计。

 

策略2:合理实施空间再造,推动主题空间建设

行动方案:

(4)科学规划全馆空间利用,以服务情景化推动空间微改造,提升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5)增加交流空间,通过创建学术交流空间、项目研讨空间、文化传播空间、城市文化空间等不同主题空间建设,适应不同类型交流活动需要,突出社会交流空间定位。

(6)打造“创空间”,向用户提供集制造、研发、创新、展示、交流为一体的共享空间,激发用户创新创造能力。

(7)升级改造电子阅览室,打造集市民数字学习、信息素质培训、专题信息服务、智慧图书馆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阅读空间。

(8)构建党建园地,开展“党建+阅读惠民”活动,形成阅读、展览、研讨、活动组织于一体的学习空间。

 

策略3:整合现有数字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馆内馆外空间融合

行动方案:

(9)以移动应用为核心,完善全媒体图书馆服务平台,加强两微一端(微信、微博、APP)应用系统建设,打造微信小程序综合服务门户。

(10)构建融合实体与虚拟服务的数字公共空间,完善设备设施,加强资源链接与保障,开发O2O文献共享服务云平台,探索“按需荐购”+“网络借阅”+“送书上门”+“分享交流”服务生态。

(11)与社会力量合作,打造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在人流密集场所、居民住宅区、开放公园等地配套建设嵌入式、休闲式、共享型公共文化新阵地,包括城市阅书房、街区自助图书馆、智能图书自助借阅柜、社区文化书屋等各类别自助图书馆,织密城市公共阅读服务网络。

 

目标二:优化服务体系,建成与长春市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城乡一体化服务网络

 

策略4:健全运行机制,强化统筹引领

行动方案:

(12)协助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和理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在上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支持下,建立市区两级体系建设协作协调机制,通过统筹规划、示范引领,推进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13)聚焦长春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加强长春地区城市文化设施和服务功能合作联通,在长春市辖3县(市)8区(包括榆树市、农安县、德惠市和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九台区、公主岭区)推动长春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14)完善分层服务内容。建立文化休闲、信息提供、知识服务三维分层服务体系,满足公众与社会机构的文化休闲、阅读提升、信息需求、参考咨询、文化交流、知识增值、智库咨询等多元需求。

(15)制定并规范从技术体系、设施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效能体系的全产业链服务标准与规范,着力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

 

策略5:强化保障要素投入,提升保障水平

行动方案:

(16)建设完成以中心馆为示范引领,以县(市)区图书馆为骨干支撑,基本覆盖街、镇、乡的公共图书馆分馆的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基本覆盖的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7)充分发挥中心馆在示范引领、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协作辅导的核心作用,优化管理模式,协调总分馆工作。

(18)夯实中心馆的示范支撑,全面提升示范分馆的服务效能。扩大中心馆直属分馆建设规模,市直示范性分馆建设40个以上;着力推进城市阅书房建设,年均建设完成3-5个城市阅书房,2025年建成达到30个阅书房;以标准化、高质量、科学化发展,引领带动县(区)总分馆建设与发展。

(19)重心下沉,推进各县(区)总馆-分馆建设,协助各县(区)图书馆完成覆盖到乡镇的分馆建设,实现中心馆-总分馆的网络基本覆盖;结合各县(区)实际,因地制宜,促进规模化发展,在具备条件的城区、住宅小区,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用地,多方合作,建立社区分馆,延伸服务最后一公里。

(20)强化智能化、集群化、一体化技术支撑与服务,升级中心馆-总分馆集群化管理平台,嵌入智慧城市、市民卡应用等公共服务,实施全市“一卡通”文献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享。

(21)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城市群文化建设,着力推进公主岭市成为长春新城区的文化服务对接,纳入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全面促进公主岭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提档升级。

(22)争取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支持,持续推动区县级政府部门履行主体责任,保障区县域总分馆建设和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文献资源投入。推进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列入到各县区政府的工作考核内容,探索中心馆-总分馆专业服务人员统一垂直管理机制,提升社会化合作物流配送专业水平,以“保基本”“全覆盖”为核心职责,提升地区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

 

策略6:强化便捷导向,持续推进“城市阅读书网”建设

行动方案:

(23)拓展“U书到家”服务,以总分馆、汽车流动图书馆、自助图书馆、地铁图书馆、书店等为延展途径,延长服务半径,提供快递送书到分馆、到家的便民借阅服务。

(24)下沉阅读推广主题活动,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活动组织推广模式,对接基层群众服务需求,构建并广泛应用按需配送、上下联动、标准规范、广泛延伸的阅读活动推广模式。

 

策略7:发挥跨界优势,合作推进共建共享

行动方案:

(25)推动市区两级财政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通过小额财政的配套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逐步完善社会力量与公共图书馆双赢合作机制,理顺社会力量参与和激励机制,实现社会力量参与的规范化、多元化和常态化。

(26)大力发展与企业园区、房地产商、旅游园区、居民社区、社会教育机构等各种社会主体的合作,打造各具特色的“主题分馆”,构建复合型主题图书馆服务体系。

(27)与社区合作,加快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将文化服务融入城市发展计划,在新开发区域打造人文品质突出的新型文化空间。

(28)延伸公交阅读推广服务。开辟书香公交线路,以“旅伴”为主题,拓展公交、轨道交通干线,打造精品书香公交线路。通过对公交车厢进行整体设计,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主题文化,布设图书、报刊及数字阅读产品,将公交车建设成移动阅读推广站。

(29)拓展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建立长春地区图书馆联盟,加强资源服务、阅读推广、讲座展览、人才培训等共建共享力度,实现服务共享。

(30)与旅游景区、乡村休闲观光园区合作,建设文化礼堂、非遗传习所、旅游书吧等主题功能空间,规划冰雪、乡土、民俗等阅读资源,开展教育性、体验性、情景式阅读活动,打造乡村旅游新生态,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目标三:加强内容建设,构建特色突出、多元立体的高质量馆藏体系

 

策略8:完善现代馆藏体系建设,协调实体资源与数字资源互补形式

行动方案:

(31)加强资源采集,合理规划馆藏体系。在深入调研读者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等科学的分析方法对现有馆藏体系进行评估,以用户为中心,提升、完善文献资源建设和采选方针、发展策略,完善馆藏保存体系,逐步形成以中文资源为主体、以外文资源为辅助、以地方文献为特色、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兼备的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的现代馆藏体系。

(32)均衡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采选比例,在数字资源占比为30%的基础上,逐年提高数字资源采选比例,到2025年,数字资源占比达到45%,纸质资源占比55%。

(33)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实现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及重大事件网络资源的全面采集与保存。

(34)加强数据资源的收集、加工和管理,重点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旅游数据资源建设,形成多维数据馆藏。

 

策略9:创新资源采集与管理形式,实现纸电资源一体化管理

行动方案:

(35)完善纸电一体化的现代馆藏体系建设,协调纸电同步互补采购模式,进一步提升纸本文献与数字文献的匹配比例,对重点行业、经典阅读、获奖图书、热门图书及专业代表作图书实施纸电同步采购。

(36)形成纸电资源书目数据关联,升级资源揭示平台,提高文献资源管理质量。

(37)推进纸电统筹的文献服务流程再造。通过数据库商的授权,收割、存储、清洗馆藏数字资源元数据,实现纸电合一管理、一站式服务。

 

策略10:凸显地域特色,加强地方特色馆藏建设

行动方案:

(38)注重文化传承与保存,系统收集本地出版物,重点加大对长春地方文献、长春作家作品、长春院士资料、本土文化艺术作品、伪满时期历史文献等特色文献收藏力度,加强签名本等特色文献采集。

(39)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加强地区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农业生产、光电产业、汽车客车、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重点专题文献建设。

(40)结合东北亚中心城市建设,扩大外文文献收集范围。增加日、韩国、俄语种文献种类与数量,建立东北亚文献专架。

 

策略11:拓展资源收集范畴,加强数字馆藏建设

行动方案:

(41)面向长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要事件,注重长春地区内政府公开信息、新方志、组织内刊、机构资料、家庭文献收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信息内容。

(42)注重读者阅读推广活动内容留存,实现馆内讲座、展览、科普、活动、宣传等内容数字化收集、加工、整理、留存。

(43)开发数字人文项目,建成“长春记忆项目”线上平台,整理挖掘长春艺术人文领域的人物资料,以出版物、展览、讲座、口述史、图片、实物等为对象进行数字化,新建系列主题数据库,绘制主题知识图谱,实现内容可视化。

(44)加快数字化内容生产,保持现有特色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有序推进珍贵古籍、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工作;积极开展地方数据资源收集,集约化规模化处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存储服务平台。

(45)积极参与吉林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加强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开放,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与吉林文化特征的全媒体数字资源体系。

 

策略12:重视制度建设,实现资源与管理智能化、共享化

行动方案:

(46)建立并完善专家采选咨询制度,通过筛选征集、馆配商、出版社推荐等方式聘请学科专家,按照“学科包”的方式荐购,提升采访质量与专业水平。

(47)重视用户需求反馈制度,优化文献采访手段,在馆员采访为主体的基础上,吸引学科专家、读者的广泛参与,通过第三方采访平台实现资源采访与用户需求的有效对接,依托大数据分析有效利用文献使用反馈结果,形成“采访馆员+学科专家+读者”的新型采购模式。

(48)完善绩效评价制度、馆藏评估与剔旧制度,通过采访绩效评估,馆藏质量评估,提高文献的采访能力和文献的使用效率。

(49)深化采编学术馆员制度,提升网络资源加工及书目质量控制水平,强化RDA研究与实践,结合书目加工外包趋势,提升网络资源加工及书目质量控制水平,实现传统采编向各类资源建设与组织为一体的采编业务模式转型。

(50)完善资源的组织、与共享。优化特色专题数据库知识发现功能,提高获取率;整合书目,加强纸本与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的互联,无缝对接,实现统一检索与发现服务。

(51)建立长春地区资源组织、揭示与共享机制,携手总分馆及在长科研院所,通过联合采购、馆际合作,采用一卡通或馆际互借等方式,实现地区文献的共知共享,提升长春地区文献保障水平。

 

目标四:关注用户体验,营造多层次、知识化、智慧化服务生态

立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创新服务的需求特点,对开展专题服务、知识服务的能力、质量、成效等进行综合评估,提出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服务品牌的策略。

 

策略13:围绕用户需求,设计不同层次服务情境与内容

行动方案:

(52)了解掌握不同类型读者的特点,健全读者档案,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用户画像,以信息社群为单位,细分服务情境,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53)坚守阵地服务,建设市民终身学习和全民阅读阵地。

(54)拓展数字服务空间,实施“图书馆+”“+互联网”战略,搭建网络交流服务平台,开展文化传播服务。

 

策略14:嵌入特殊读者群体,提供无障碍定制服务

行动方案:

(55)加强重点读者服务,开设绿色通道,打造无障碍阅读与交流空间。

(56)以亲子、趣味、展演为原则,开展儿童阅读服务,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以引导、体验、发现为原则开展青少年信息服务,坚持学生书房、家庭书房建设,提升信息素养与数据能力。

(57)与县区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等合作,搭建城乡阅读联动平台,开展农民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提供高质量读物,开展阅读指导,助力乡村振兴。

(58)以主动、关怀、休闲为原则,开展老年读者阅读推广与信息服务。面向老年人公益性文化培训,消除智能设备使用引起的服务壁垒,大力开展健康养老、文化休闲服务。

(59)以平等、便捷、及时为原则,开展其他特殊群体信息服务,建设无障碍数字图书馆平台,优先提供有声读物下载推送、送书上门服务;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实用技能培训、讲座; 针对各类残障人士量身打造服务活动等。

 

策略15:加强文旅融合,拓展馆外服务

行动方案:

(60)将阅读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与市内公园、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等开展合作,依托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专题分馆、联合展览、讲座、交流及开发行走阅读项目等方式,打造“图书馆+旅游”系列拓展服务,共同塑造特色文化品牌。

(61)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阅读空间资源,设计并提供研学旅游的精品参观线路,对图书馆的历史、内外部建筑、文化特色、镇馆之宝等进行推广宣传。

(62)整合现有资源,建设服务站与专栏,开展旅游信息服务。

(63)与旅行服务公司及单位合作,开发系列研学服务项目,策划组织“阅行天下”系列活动,促进阅读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服务。

(64)在丰富、完善休闲阅览室的旅游专题文献建设的基础上,延展空间的服务功能,变单一的文献服务为展示地方旅游特色、交流读者阅行体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建、主客共享的文旅新空间。

(65)突出“冰雪”“电影”“四大板块”与“地域文化”主题,利用独特馆藏和文化空间培育文化IP,注重“衍生”开发,形成文创产品并商业推广。

 

策略16:依托文献情报,实现知识增值服务

行动方案:

(66)加强文献知识开发,利用知识分析和挖掘工具,探索知识单元内部之间的关系,并将其组织整序成为系统化的信息资源,形成情报性知识产品。

(67)建立行业馆员制度,与高校、社会智库组织合作建立联盟,依托知识库系统平台资源,建立健全智库支撑体系,提供高精准的知识服务。

(68)围绕长春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大战略、前瞻性问题,提供具有精准化、时效性强、参考价值高的决策咨询服务。

(69)构建区域信息文献服务中心,以服务“东北亚地区中心枢纽”为理念,与市人大合作成立“立法决策信息共享中心”,强化对市委、市政府等的决策信息保障工作,提供信息咨询、决策参考、舆情分析、课题追踪等服务。

 (70)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创业、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需要,加强在产品调研、产业升级、成果产业化的信息支持。

 (71)推动城市历史文献研究性开发利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导航与知识关联。

 

策略17:借力新技术,建设智慧服务体系

行动方案:

 (72)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主动适应用户使用习惯变化,建设基于支持集各种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跨媒体的阅读生态系统建设;强化阅读大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建立需求拉动、技术推动、服务促进的阅读生态体系建设,促进内容、平台、模式、终端、数据联动发展。

 (73)搭建并完善数字咨询服务平台,提升数字咨询的响应时效与服务质量。

 (74)以移动服务为中心,加强在长春市高频互联网平台服务嵌入,提供线上服务便利。

 (75)建设智能识别、无感借阅、智能咨询、智能推荐、智能资源加工等智慧化服务方式。

 

目标五:依托精品项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策略18:线上线下融合,加强阅读推广

行动方案:

 (76)细化分众阅读,建立分主题、分对象、分社群、分内容、分形式的多层面阅读推广体系。

 (77)围绕世界读书日与重大节庆、纪念日活动,创新方式,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78)以品牌建设为导向,整合现有项目与活动,打造品牌矩阵,合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阅读品牌。

 (79)加强宣传推广与社会合作,吸引用户广泛参与,培养活动“粉丝群”,增强阅读推广活动的广泛性和参与度。

 (80)建设阅读推广小程序,具有直播、点播等功能的数字阅读活动平台,丰富线上阅读活动形式,与线下阅读推广活动联动,提高用户体验。通过活动音频、短视频等形式加强二次传播。

 (81)通过读者阅读积分制度、VIP计划等形式,建立健全系统的读者阅读激励制度。

 

策略19:提升阅读品牌认知度,增强社会影响力

行动方案:

(82)以“城市热读”“长图小树苗”“长图雅音”等17个活动品牌为基础,以项目制管理方式,加强文化品牌的统一包装与塑造、整体宣传与策划、效能评估与提升,探索阅读推广方式与全媒体的有效融合,推进阅读推广活动的系列化、专业化、品牌化,提升文化服务的效益。

(83)创新阅读推广的形式与内容,结合时事热点、节假宣传,大力开展全民科普、艺术普及、文化宣传等活动,利用好长春消夏节、长春市民读书节、长春电影节、长春冰雪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全民阅读。

(84)加强社会合作,整合公共文化活动资源,推出阅读代言人、阅读推广人、城市领读人、阅读社群等全市规模阅读推广活动。

(85)每年长春城市阅读指南与长春城市阅读指数,全面反映市民阅读状况以及对公共阅读设施、全民阅读活动等的认知度与满意度等。

 

策略20:强化社会教育功能,提供阅读效果评价

行动方案:

(86)创新社会教育方式,发挥滋养心灵、养成文明、培育文化自信的社会作用。

(87)融入社会培训理念,搭建分层次的培训框架,打造公益性、开放性、个性化的一站式阅读平台,提供等级评测等功能。

(88)增加红色阅读空间,支持企事业团体集体阅读交流。

(89)围绕法律素养、健康素养、创新素养、创业素养等国民素养提升开展专门培训。

 

目标六:重构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

 

策略21:重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信息安全标准

行动方案:

(90)着重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并升级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及以数据驱动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升级馆内主干网为万兆网络、千兆网络到桌面,5G网络全覆盖的网络体系。建成万兆核心、万兆主干、千兆接入、无线覆盖的馆内主干网络。

(91)建设基于云存储、云服务和大数据的技术平台,采用商用及自建形式,实现对各类型数字内容的高效管理、存储、分析和利用。

(92)升级并完善信息化软件管理系统,采用“1+N”软件体系架构规划,在统一的一个数据平台上持续增长N个扩展应用,以数据驱动,消除信息孤岛。

(93)加强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搭建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智能安全平台,开展数据异常的监测。

(94)设计长春地区各图书馆联动参与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加强分馆、自主化设备监控,实现统一系统服务。实现长春区域中心馆-总分馆联盟服务协同,实现远程资源定位、资源联合采购、远程活动同步、互动直播、自助馆际互借、PDA、按需采订、联合保存等协同业务。

(95)遵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通过权威机关安全测评。

 

策略22:重视数字资产管理,加强数据管理融合

行动方案:

(96)将图书馆所有核心业务和数据资源迁至云端,确保图书馆业务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97)打造新一代图书馆系统融合模式,深化系统的合作模式,以标准的接口扩充多系统维度,实现图书馆数据、业务、技术、硬件的融合,帮助图书馆实现业务互联互通、资源协调和信息共享,实现“数据业务一体化”。例如与市民卡、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平台对接。

(98)全面收集用户数据,利用智能分析技术深入分析用户行为,建立用户画像系统,提高服务精准化与决策数据支持化。

 

策略23:推广智慧图书馆应用,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行动方案:

(99)通过5G、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实现无感借阅、刷脸借阅、智能化图书盘点、智能文献分捡、智慧荐读、智能导航导览、超清影视直播、云课堂、精准推送、机器人服务、智能安防等功能。

(100)对接智慧生活服务,加强智能感知和泛在服务环境建设,实现图书馆空间连接在造、支持各种移动、自助、自带等各种智能设备的全域服务。

(101)构建智慧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多渠道提供数字化阅读服务,开展阅读大数据智能分析,实现机器人自动排架、图书精准定位,广泛开展网上预约、快递送书到家等创新服务,实现全域服务均衡发展。

(102)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产生的大量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可视化品质服务。

(103)利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将图书馆员从一些重复性的业务活动中解放出来,增加盘点机器人、导览机器人、智能咨询机器人等设备,节省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104)重构数字化的知识服务平台,支持泛在的存取和协同;构建数字人文和数字学习支撑环境,支持跨界的协作和知识创新。

(105)建立智能书库,利用自动分捡机器人解决图书乱架问题,实现图书精准定位、精确查找、精细物流配送服务。

(106)进一步增加智慧书柜、智慧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终端等建设,均衡地区分布,织密智慧服务网络。

 

策略24:升级长春地区图书馆云服务平台,促进智能与服务深入融合

行动方案:

(107)面向区域合作与共享,联合各高校、科研院所、各公共图书馆,建设基于云存储、云服务和大数据的长春地区图书馆云平台,实现对各类型数字内容的高效管理、存储、分析、共享利用。

(108)构建集纸本、电子和数字资源为一体的管理平台,提供信息获取、揭示、入库、整合、利用等业务流程一站式管理,实现统一用户认证、门户建设与管理、资源整合与发现、统计分析与反馈优化等功能。

(109)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系统开放、功能自主、纸电融合、服务精准的智慧化平台体系,升级业务流程,布局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在服务大众基础上,加强对机构、团体、大客户的系统服务平台支持。

(110)利用新的知识组织技术打通线上、线下馆藏资源,并有效整合馆外资源,提供更智慧化的资源检索和推送服务;以大数据、可视化模式,面向个人、行业、政府提供集成入口的线上线下、统一服务。

 

目标七:传承城市文化,搭建交流合作纽带

策略25:推进历史文献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提升文化传承和保护能力

行动方案:

(111)扎实推进古籍分级保护制度,定期检查古籍存藏状况,确保古籍实体安全。

(112)改善文献保护条件,达到文献存阅标准。

(113)实施古籍与地方文献库房与阅览条件提升计划,加强对古籍等历史文献的修复保护。

(114)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与相关机构合作,加强历史文献整理挖掘力度,启动古籍与地方文献出版项目,充分发挥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

(115)加快古籍与地方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建立整合馆藏书目、全文、图像、解说等全媒体资源,促进古籍与地方特色文献的社会开放。

(116)推进地方文献保存与深度开发,挖掘非书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展示平台。

(117)加强优秀历史文化宣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策略26:打造系列专题活动,凸显现代城市文化

行动方案:

(118)与电影行业相关机构合作,整合电影、音乐、实物、文献,升级打造电影艺术图书馆,形成引领影视文化服务平台。

(119)围绕雕塑艺术,依托专业人士、艺术院校、主题公园等资源,形成作品创作、交流、展示平台。

(120)参与城市街区改造、文化街区建设等活动,构建沉浸式、情景化城市特色文化展示园地。

(121)系统设计其他展示城市文化、文明风尚项目,服务文明城市和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策略27:拓展合作范围,推动东北亚文化交流互鉴

行动方案:

(122)开展与日、韩、朝、俄等邻国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范围,建立“实体+虚拟”的合作平台,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交流与发展。

(123)鉴于长春市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地位,广泛开展面向国际化营商环境、商业服务和文化交流的专题文献收集与开发、参考咨询、文化展示等服务。

(124)通过合作举办文化论坛、展览、讲座等活动,密切与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与联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北亚地区城市和我市友好城市中广泛设立“长春之窗”,推进文献交换、展览、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动城市文化走出去,讲好长春故事。

(125)加强与外事部门和各国领事馆的交流合作,整合国内外各类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各类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促进交流与共享。

(126)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实现东北亚地区文献互联互通、参考咨询、网上论坛、人才培训等,提升国际文化服务的延展与共享。

 

目标八:专业运营管理,赋能组织发展

 

策略28:聚焦产出导向,建构持续改进制度体系

行动方案:

(127)优化业务流程,完善业务规范与标准,促进管理转型,构建与全媒体时代复合型知识中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提升图书馆治理能力。

(128)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理事会法制化、科学化、专业化、决策化、社会化发展。

(129)完善图书馆制度建设,细化管理目标,活化绩效管理,强化规划实施,公开年报,实现组织管理标准化、立体化、可监督化。

(130)进一步健全与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设项目制管理团队(PI团队)。

(131)确立以读者为导向、第三方参与的图书馆工作评价体系,参与相关管理审计与认证。

(132)完善预算管理、核算管理、资产管理及预算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规范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强化财务监督机制,科学制定和执行预算,强化预算调控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监督的责任审计、重大项目监管制度、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133)建立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现代化的安全培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等技术防范保护措施,提高现代化安全管理能力;加强行政管理和物业监管,实施社会化、专业化模式下后勤服务质量体系及评估工作,提升后勤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策略29: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组织文化

行动方案:

(134)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135)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创新领导方法与党群活动内容。持续整改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制定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判断形势、明辨是非,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36)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实施“定责”、“履责”、“述责”、“评责”和“问责”的“五责”机制,切实把党建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137)全面实现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加强党内人文关怀。

(138)加强组织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员工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坚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

(139)构建理论课堂、业务课堂、云端课堂“三大课堂”立体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充分做好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训工作。

(140)实施基层党支部“星级创建”行动,通过评星树典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对标对表找差距,比学赶超促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职责,不断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实现全馆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141)持续推进党建荣誉体系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引路作用,提升组织组织凝聚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142)依托“党建+品牌服务项目”党群工作新思路,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把创建工作向社区、部队、学校、机关等地延伸。

 

策略30:秉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融合发展 

行动方案:

(143)推进图书馆内部业务融合发展,基于用户需求重构业务流程。

(144)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融合发展,主动对接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行业,促进彼此服务功能的融合,形成服务合力,以多样化的形式、方法共同推动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全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145)推进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促进东北亚中心及周边地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146)推动图书馆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探索和创造新型的市民和游客高度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项目和活动。

(147)融合绿色生态发展思想,广泛实施节水、节电、节能、节纸、垃圾分类等举措,实施更环保的绿色建筑改造、开展更广泛的绿色志愿者活动、探索深度的绿色生态主题阅读推广,引导节俭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倡导“无废图书馆”建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图书馆绿色发展模式

 

策略31:扩大社会合作与参与,形成多元共建新格局

行动方案:

(148)落实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的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收费政策,拓展资金收入的来源与渠道,补充公益性文化建设与服务。

(149)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的服务机制,积极开展社会化合作,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解决资源加工、服务提供、人员补充等问题,促进图书馆服务供给多元化发展。

(150)扩大社会合作领域,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广泛合作,拓展合作空间,搭建合作平台。围绕文化空间建设、业务活动、服务品牌策划、活动组织实施、宣传推广、技术创新等领域,凝聚社会各界优质资源。

(151)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合作机制,制定科学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力量参与效果评价、准入与退出标准,实现管理专业化。

(152)建立分馆及网点等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的试点,深入研究承接主体资质评价标准、社会化运营管理适用范围、支持社会化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费用测算、专业人才的社会化养成与评价机制创新。

(153)加大与图书馆行业交流合作,吸纳先进管理理念,实现交流互鉴。

(154)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探索志愿者队伍可持续发展路径,推行志愿者多元化招募管理和激励机制,强化志愿者培训和管理,拓展服务内容和形式,建立志愿者长效发展机制。

 

策略32:实施人才强馆战略,建设高水平服务管理团队

行动方案:

(155)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打破传统的以“文献流”为主的组织体系架构,建立灵活的、非固化的组织结构体系,根据“用户流”“知识流”的变化,打破部门界限,以团队交叉、协同创新等形式,提供馆员的发展与上升空间,激发头脑风暴的创新发展氛围。

(156)优化管理机制,科学制定人才建设目标与方向,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岗位责任制、竞争上岗制、考核管理制、动态轮岗制,科学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157)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构建科学、长远的人力资源建设工程,探索适合借阅服务、知识增值、技术支撑、行政管理等不同类型特点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以奖促干,赋能人才成长与发展。

(158)强调终身学习理念,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馆员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推行精准培训、核心岗位资格认证等制度。

(159)依托馆员工作平台,形成知识管理系统,实现馆员工作知识的存储、共享、升值。

(160)建立学术发展平台,鼓励科研创新,加强对重点岗位人才、研究性人才培养,采用选派进修、联合培养、重点扶植等方式,培养在省内图书馆界知名的若干专业人才,建立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

(161)探索兼职馆员、名誉馆员、馆外顾问制度,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图书馆人才建设。

(162)建立多种指标协调的人才评价与奖励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选用机制,逐渐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馆员团队,实现工作人员队伍的良性发展。

 

策略33:加强宣传推广,增加图书馆形象社会显示度

行动方案:

(163)制定宣传推广方案,设计机构形象,形成统一形象标识,制作统一宣传材料。

(164)整合媒体运营团队,强化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创新宣传推广渠道与方式。

(165)规范信息渠道和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建立舆情快速响应机制,强化各类自媒体、社交媒体的用户服务与推介。

(166)扩充媒体群队伍,建立覆盖各类媒体的宣传工作网络,与权威媒体和宣传平台密切合作,积极打造“媒体+”活动模式,针对媒体报道方向和关注焦点,统筹策划、深度宣传,形成向上沟通党政机关、向下对接基层的事业发展新格局,提升媒体宣传工作水平。

(167)借助文明城市建设,积极推动图书馆宣传纳入城市文化宣传体系,争取政府与社会支持。

 

十. 重点项目

1.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长春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立项、审批等前期工作。

(2)青少部改扩建工程建设,实现与本馆的自然衔接、开放设计、无障碍服务、机电设施配套与总馆统一管理。

(3)“创空间”馆舍空间改造项目。规划在五楼打造“创空间”,向用户提供方便、共享、协作的学习环境。

(4)“储备书库”建设工程,提供长春地区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贮藏服务。

(5)升级改造电子阅览室,规划打造集市民数字学习、信息素质培训、专题信息咨询、智慧图书馆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阅读空间。

(6)改造多维立体阅读空间,规划建设呈现可欣赏、可阅读、可触摸、可扫码、可交流的阅读空间、创建学术交流空间、项目研讨空间、文化传播空间。

 

2. 资源建设项目

(1)历史文献加工与开发。对馆藏历史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出版长春历史文献与地方文献目录。

(2)“长春记忆项目”。整理挖掘长春人文领域的人物资料,以出版物、展览、讲座、口述史、专藏书架等为依托开发长春文化数字人文项目。

(3)重点专题文献建设项目。对农业生产、光电产业、汽车客车、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地区性支持产业文献加大入藏、整理、情报产品开发。

 

3. 智慧化设备与平台建设

(1)长春市图书馆网络门户改造与微服务开发。提供一站式、开放式、便捷式线上服务。

(2)智慧服务空间建设,运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全息影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智慧服务空间。

(3)引入下一代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建立智慧化运营环境。

(4)知识发现系统改造,实现资源统一揭示、知识关联、纸电一体服务。

(5)用户画像系统构建。全面整合用户数据,形成用户行为数据,支撑精准信息服务。

 

4. 知识服务与服务拓展项目

(1)决策参考咨询服务。在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四大板块建设等方向,与长春市人大、文旅局合作,建立为政府决策、需求决策提供咨询的服务机制。

(2)中小微企业智库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需要,提供信息支持,提高公益服务的效率与品质。

(3)“主题分馆”项目。与企业园区、房地产商、旅游园区、住宅小区、社会教育机构联合建立主题分馆。

(4)城市阅书房项目。年均新建3-5个城市阅书房,提升服务供给水平。

(5)智慧化“城市阅读书网”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立体的、智能的城市阅读服务网络。

(6)体系化“旅游书吧”及“旅游阅读驿站”建设,实现文旅有效融合。

 

5. 品牌服务项目

(1)“长图阅读推广”项目。以“城市热读”“长图小树苗”“长图雅音”等17个活动品牌为基础,以项目制管理方式,加强文化品牌的统一包装与塑造、整体宣传与策划、效能评估与提升。

(2)“长春之窗”项目。以文献交换、展览、讲座、文化论坛等文化活动委托,打造统一文化输出内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北亚地区国家城市和我市友好城市广泛设立“长春之窗”(初拟)推动城市文化走出去,讲好长春故事。

 

发展规划书范文5

论文关键词:女性馆员,职业特色,职业发展

 

女性馆员是图书馆管理的主力军,在整个图书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女性馆员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掌握其职业行为规律[1],为有针对性地对女性馆员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养,提高业务素质,帮助她们拟定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事业心和成就感,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提供依据。这不仅是图书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值得从事图书馆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认真思考。

1 女性馆员的职业优点

1.1 相对男性馆员来说,女性馆员更甘愿于图书馆工作

图书馆女性馆员主要分布在服务读者岗位上,承担阅览室管理、外借出纳台、对外咨询及导读等服务性较强的工作。其工作特点是细致、琐碎、单调、重复,且无名无利。因此,许多男性对此类工作不感兴趣,大都由具有为读者铺路搭桥奉献精神的女性同志来担当此任。因为女性馆员以事业为导向的企图心不强,更偏重于当下的或实际的利益获得,大部分女性馆员在其一生中大都身兼家庭和工作等多重角色,更容易满足于安逸的工作,满足于建设自己的小家庭,当好贤妻良母,恰恰作为文化阵地的图书馆更容易成为女性工作的首选。尽管图书馆工作大多是默默无闻、无名无利、繁重琐碎,但由于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性质相对稳定,旱涝保收,劳动强度不大,作息时间固定,阅览室工作较为灵活的倒休制度能够给她们带来照顾家庭的便利,另外,图书馆安静优雅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轻松的工作压力,也能减轻她们除照顾家庭之外的负担。这些特点决定了图书馆工作是一种更适合女性的工作,正因如此,女性比较喜欢在图书馆工作小论文。她们大多认为服务读者的图书馆工作很适合自己,大多数女性馆员更加安于图书馆工作也在情理之中,在工作中,她们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能很好地贯彻领导意图,不图虚名,乐于奉献,安心图书馆工作,有甘做“蜡烛”和“人梯”的精神[6]职业规划论文,而且,不轻易跳槽,不追名逐利,这对保持图书馆工作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1.2 相对男性馆员来说,女性馆员更适宜于图书馆一线服务工作

女性馆员端庄的仪表,优雅的举止,饱满的精神,与图书馆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更容易给读者留下美好印象,更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愿意接近和寻求服务的心理需求,从心理学上讲,“首次印象效应”和“魅力效应”[5],十分有助于顺利开展图书馆服务工作。女性馆员普遍性格温和、宽容,语言中枢较为发达,表述能力强、声音柔和,有亲和力,善于倾听、善于体谅别人,谈吐文雅得体、用语准确礼貌,在读者咨询、外借出纳台、阅览室管理及导读工作中,女性馆员更容易做到主动热情、周到地服务和接待读者,从而营造更加和谐的阅读氛围。女性馆员特有的耐心、细致、和蔼,在处理图书借还、储存输入、文献代查、编制书目导读及文摘提要、为读者排忧解难等单调、重复、琐碎的工作时更能保持低差错率,这也是男性馆员无法替代的,总之由于生理性别,女性馆员相对男性馆员更能静得下、坐得住,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更能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于图书馆一线读者服务工作,更容易做到默默奉献,甘为人梯。

2 女性馆员的职业劣势

2.1相对男性馆员来说,女性馆员岗位更趋低层次化

女性馆员虽然在图书馆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女性特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女性馆员多数为人妻、为人母,她们往往受家务、身体的缠绕,这确实给女性馆员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她们的潜能未被充分挖掘出来,还不能完全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女性馆员中虽然也有诸多佼佼者,在自己的岗位做出骄人的成绩,是图书馆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但总体来看,在领导职务和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往往处于非主导地位[2]。在学历水平、职称结构、知识能力、科研能力、专业地位、现代意识、职业规划、事业心等方面也普遍不如男性馆员。她们大多充斥在图书馆工作的一线岗位:流通服务和阅览服务等体力型岗位,很少涉足网络信息中心、文献外购与分编监察总校、参考咨询、学科对口服务等脑力型业务工作,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中有相当一部分女性馆员是作为家属被照顾安排进图书馆的。换个角度来说,虽然女性馆员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正宗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比较少,多数是半路出家,改专业的或通过电大、夜大、函授为主的成人教育方式获得学历。总体来讲,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缺乏.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同时,她们还要承担着生育、哺乳、家务、生活等重担,都可能会分散她们对工作的注意力,严重影响了她们接受教育、培训、提拔等机会,从而导致其对图书馆事业追求的弱化,在事业上不想或者没有精力更上一层楼,安于现状,对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或者从事科研、撰写论文等工作来说,也就更容易感到力不从心,只能甘愿对文献资料进行借借还还等简单处理与粗加工工作,最终造成大部分女性馆员处在普通馆员或科级干部的位置,并多集中在阅览流通等一线服务岗位,在职务及高级职称上明显落后于男性馆员,在男女任职及高级职称比例上容易出现明显失衡现象以及具体专业岗位的普遍低层次化,也就不足为奇。

2.2相对男性馆员来说,女性馆员发展意识更欠持续性

由于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价值观等性别意识的影响和由此发生的社会行为,以及女性心理生理特点,女性馆员对不平等的性别意识往往表现出屈从心理,较易满足既有的工作成绩,事业进取心不强,成就期望值低,自信心不强,惰性思想严重,甚至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感和紧迫感,最终,社会成员角色被轻易地挤向家庭,这些都大大抑制了女性馆员自强、自立和奋发向上的精神[3],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性馆员的进取心和竞争力。一旦形成这种社会角色心理意识,并且自主或不自主地将其带到工作中,必将造成女性在社会竞争中的劣势地位[6],使得女性馆员身上的巨大潜能和才智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制约了其自身以及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即使有部分女性馆员具有较高的语言才能和学业成就,但是由于缺乏持续的发展意识和成功动机,往往结婚后也愈趋平常,为了丈夫的事业职业规划论文,为了孩子的学业,她们会考虑放弃原有自己的专业,甘愿放弃各种发展机会和机遇,甘愿退居二线做贤内助。有些女性馆员成功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就再无追求,不再提升专业技能,业务水平停滞不前,不能在事业的追求上保证充足持续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工作和学习基本上处于停顿和半停顿的状态,不能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跟不上时代节奏[4],造成她们在业务及科研能力方面与男性馆员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伴随年龄增长,受女性特有的生理疾病困扰,女性馆员的工作精力颇受影响,难以很好地完成工作,职业成就也就越来越落后于男性,因此也很难达到像男性馆员一样取得事业的高峰。

3 女性馆员职业规划与发展

3.1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图书馆女性馆员需要认真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工作, 既要摆脱传统陈旧观念束缚,又要认真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勇敢地接受信息时代的挑战,克服畏俱心理、自卑心理和依附心理,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把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时机,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正视自身的差距,重塑自我,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承受力和平衡力,注意发挥自身优势,要爱岗敬业,要增强自信心,要抓住机会勇于表现和施展才干,对文献信息资料要爱护并尽力开发利用,对读者要满腔热忱,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培养具有认真细致、踏实肯于的工作态度和善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意识,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修养;培养乐于助人、甘为人梯的品德风格和待人接物和蔼可亲的良好形象,努力做到爱事业、爱读者,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塑造一个积极向上、不断奋斗,敢于接受挑战的时代新女性形象,使图书馆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和提高。

3.2科学定位,确立适宜的发展目标

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知识爆炸性增长和科学技术进步,女性馆员不能再满足于机械性地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进修、深造以及培训等各种途径和渠道学习新知识,获取新技能,更新陈旧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和学识水平。

首先,在强化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要向一专多能的多元化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变;掌握好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注重公关、协调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学会运用计算机进行编目、标引、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等常规性操作;还要学会建立数据库,管理馆内图书资源,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检索软件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筛选、分析和整理,并准确、快速地传递给使用者。

再次,要提高对信息资源的捕捉、选择、获取和分析研究等深度开发与利用能力,能够为专业人员提供和传递所需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料,为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当个好助手小论文。

最后,要能够解答各学科领域关于信息资源常规的知识性咨询,能够提供信息查新、文献汇总、归类和综述等高层次的服务,提高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晋升职称对女性馆员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馆员写作能力、水平、学识的一种认可,加之职称和工资挂钩,因此女性馆员,特别是有一部分在学术上或工作思路上有独到的想法和见解的中青年女性馆员.更加有必要关心自己的职称晋升,平时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畅谈工作学习体会,发表学术观点,交流学术论文,为图书馆献计献策,厚积博发,尽早准备较高一级的职称申报;对一部分有能力、有水平.思想业务素质高、科研上有突出表现的女性馆员更应努力争取加入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3.3科学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关系

女性馆员不仅承担来自工作的社会责任,还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主角。在日常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果这种情绪一旦带到工作中,就会造成同事之间不和睦,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氛围不和谐,服务质量下降职业规划论文,必然加大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进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因此,女性馆员必须正确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努力培养女性的自立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发展的主动权,保持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培养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要努力培养和男性一样开阔的气度和长远的眼光。要系统思考,统观全局,就要先把“小我”放到一边,“大我”摆在首位,不再为个人得失计较,以公正的眼光看人待事,自然心思澄明,思路开阔,在工作中努力克服困难,使工作环境日臻完美,使工作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同时女性馆员要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激发自身潜能和自我发展意识,在正确认识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以及男女平等观念的基础上,淡化家庭角色意识,强化社会角色意识与竞争意识,大力倡导男女两性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风尚,在维护家庭稳定,儿女教育没有后顾之忧的基础上,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带着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与事业中去,积极塑造新时代新女性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建功成才的崭新形象。

4 结语

知识爆炸式增长的21世纪,女性馆员惟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跟得上时展的脚步。图书馆本身就是知识的海洋,为女性馆员的自我学习与提高提供了优越条件,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女性馆员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与特长,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做出正确的定位,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潜在功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保证图书馆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赵俊英.女性馆员特点及素质培养[J].晋图学刊,2004(03).

2.赵晓.浅析影响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自身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3) .

3.周肖云.论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刻板印象及其角色的重新定位[J].宿州学院学报,2007(04).

4.刘莉莎,黄立冬.图书馆女性馆员职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01).

5.李侠.浅谈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特点及素质提高[J]. 安康学院学报, 2008(06).

6.张丹玫.女性馆员的性別意识与读者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04).

发展规划书范文6

大家好!

经过几年在光华的学习和生活,相信大家一定都收获了很多良师益友,同时也以为今后辉煌的职业生涯搭建了良好的基础,职业发展中心在此先预祝大家今后在工作中能够一帆风顺,大展宏图!为了能够留下你们成长的足迹和声音,同时引导光华的在校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尽早地规划职业生涯,提高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中心特别举办了“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征文比赛”,并衷心期待大家的参与。现将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认识自我,把握现在,规划未来

二、策划主办单位:光华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三、征文对象:光华全体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mba班毕业生(含在职班)

四、征文时间:xx年4月-xx年6月。

五、征文要求:

1. 征文围绕“光华毕业生职业规划与就业状况”畅谈自己的观点,可结合自身特点,谈谈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感想;或从身边的职场人物说起,立足现实的启示,展望自身的职业未来;或现身说法,以自身经历谈谈步入职场的感受等。征文要求贴近实际,抒发真情实感。

2. 参赛作品字数不限,所提交的作品为电子版。

六、评选方式:

本次比赛将邀请学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及老师、在校生代表及企业中的专业人士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将在光华管理学院就业发展中心网站上公布。

七、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将评选出一等奖1名,奖品价值500元

二等奖2名,奖品价值300元

三等奖3名,奖品价值100元

纪念奖若干名。

获奖作品将刊印成册收藏于职业发展中心资料室。

八、投稿方式:

1. 电子稿件统一发送至指定邮箱(),并请在邮件主题中写明专业-年级-姓名-征文投稿。

2. 活动指导老师:职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冬霞老师、本科、硕士、博士项目主管武洁颖老师、mba项目主管水倩老师,国际mba项目主管李亚琦老师,雇主关系项目主管哈丽丝老师。

九、注意事项:

1. 参赛作品一律不予退还,请作者自行保留底稿。

2. 参赛作品必须是本人的真实原创作品。如有发现抄袭、盗用等现象或不符合规定及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即予取消比赛资格。如果是获奖作品,则取消其获奖资格及相关奖励。

3. 参赛作品著作权、版权归参赛者,主办方有权不定次数地、免费在合法的地方、媒体上使用、发表参赛作品,不同意此条款者的作品不参加评比。

上一篇双方协议书

下一篇史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