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年度总结范例6篇

景区年度总结

景区年度总结范文1

工作总结

湄江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主体,梅山文化为内涵,岩溶地质和奇异溶洞为特色,供人们参观旅游、休闲度假以及开展科研科普活动的大型综合性景区。

一年来,湄江风景名胜区在各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内提品位,外树形象,开保并蓄,盘活资产,强化管理,再上台阶”的工作原则,认真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以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促进湄江旅游事业长盛不衰。

一、加强内部管理,整顿干部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今年年初,为加强景区内部管理,改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方面,我们对全景区实施了制度化管理,推行科学和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内部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定岗、定位、定指标、定任务,将工作任务与奖金福利挂沟,并在月工资中扣留10%作为风险押金,在年底进行工作实绩考核(目标责任制检查验收)时严格兑现。这样,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从根本上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整顿干部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我们认为,风景区的干部队伍在综合素质、文化结构、艺术修养、工作作风等方面应区别于一般单位的干部,每一位景区工作人员都应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但前段时间景区的人员素质、思想作风很不理想,与开发建设的需要很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大力进行思想作风整顿,采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岗位述职、召开民主生活会以及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方式转变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通过一年的努力,已经把干部的作风彻底转移到服务景区、服务建设、服务游客上来了。再者,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我们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层次、分阶段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出外学习考察,交流经验,干部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改变用人机制,从社会招聘了一些优秀人才充实到营销、开发、导游一线,真正将风景区干部的人员结构调整到最优、思想素质调整到最佳、综合能力调整到最强的状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贯通到了各项工作中。

二、强化资源意识,落实保护措施,改善旅游大环境

风景名胜资源是大自然造化之精华,是人类祖先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风景名胜区赖以生存的命脉,它是国家的一项特殊资源,是保护型的社会公益事业。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资源保护”摆在景区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加大资源保护力度,防止和杜绝种种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开发的发生。为有效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方面,我们实施严格的监管制度,同时宣传发动群众增强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旅游资源,诸如制做宣传标牌,下发文件,散发传单等。另一方面,进行大规模的专项整治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对在景区范围内开山采石、挖沙取土、乱砍滥伐以及其它形式的破坏地形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的活动进行了数次全面的清理整顿,共拆除了4家采沙场,封禁了8处采石点,关闭了3家违规企业,查处乱砍林木案件4起等等,对安大公路旅游主干线和入景公路上的路障和路边违章违规摊点进行了彻底清理,景区环境大为改观。

三、加快旅游开发,规划景区建设,提高景区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

开发和建设是一种动态的保护,风景名胜事业离开资源的保护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离开了科学和合理的开发与建设也会失去活力。因此,我们坚持在开发建设中实施保护,在保护中建设完善,做到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发展并举,不断开发新的景观,丰富景点内涵,提升景区品位,打造景区新形象。一年来,已投资80万元配套改造人和宾馆;投资20万元建好景区标示系统;投资15万元配套建设管理处机关,包括微机室、档案室等;投资30万元完成观音崖园通寺复建基础工程;投资20万元整改仙人府入景公路;投资15万元新建大江口景区售票亭;投资40万元开发藏君洞国宝厅;投资150万元建好大江口景区秀加移动通信基站;此外,投资80万元的蒿湖公路(蒿子坪至湄峰湖大坝旅游专线公路)3km路面硬化等项目正在动工建设之中。通过这些投资建设,完善了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了湄江的

接待档次,丰富了游览内涵。

四、丰富旅游文化,作活山水文章,成功举办首届旅游节。

为了更好地宣传推介湄江,进一步提高湄江的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埸,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做好做活湄江这篇山水文章,在我们的争取下,于今年9月30日至10月6日以涟源市人民政府、娄底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名义联合举办了2006湖南旅游节首届“多彩湄江投资福地”旅游文化节暨湄江旅游开发10周年纪念活动。主体活动的湄江旅游开发10周年纪念大会暨广场文艺表演、大型绝壁攀登表演、湄江民俗山歌对唱赛、湄江抓鱼比赛、湄江风景名胜区投资说明会、湄江书画摄影展、篝火焰火晚会、湄江探宝你最红等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旅游文化节开幕式,规模巨大,场面火爆,盛况空前,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旅游文化节过后,湄江的人气指数与旅游收入直线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旅游人数与经济收入成倍增长。这

次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可谓高水平策划,大手笔运作,不仅为湄江带来了人气和经济效益,也为湄江今后如何做大做活做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验,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五、加强安全管理,规范游览秩序,努力创建安全风景区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保体系建设。今年初,调整了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充实了环境资源保卫科力量,健全完善了安全保卫工作制度,设立了各单位安全保卫人员标牌,签订了安全保卫人员责任书,将治安、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有效地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时,积极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查处案件,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确保景区平安。其次,景区内所有游览设施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制订完善了《湄江风景名胜区游船管理规定》、《塞海水上溜索安全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责任人必须定期检查,严守操作规定;对公路、游步道和危险区加强维护,经常性排除险情和其它不安全隐患,真正做到了危险地段标志醒目、防护设施完整。第三,规范旅游交通秩序,清理整顿景区内“三无”车辆、船舶,坚决打击漫天要价、抢拉游客、超载运行、态度恶劣等现象。第四,治理市场环境,整顿经营秩序,规范旅游经营服务行为,实行市场设施标准、持证经营、优质服务管理,坚持明码标价、货真价实、公平交易,严禁无证经营、拦路叫卖、摆摊设点及“宰客”行为的发生。第五,组织工商、卫生等部门对宾馆、饭店、扫招待所、娱乐中心等接待单位的食品卫生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不合格单位予以严肃处理。

六、加强宣传促销,提高景区知名度,增加旅游经济收入

今年来,我们结合湄江的实际情况,在保护、开发、建设景区的基础上,围绕提高湄江知名度、增加经济收入这一主题,下大力气、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湄江,今年投入宣传促销费用30万元以上。一是参加旅游交易会、展示会等活动,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招商引资和宣传促销;二是在娄涟公路、娄底火车站广场等地设立大型广告牌,在娄底市、涟源市各大宾馆、旅行社、商场等设立宣传橱窗;三是在湖南卫视、湖南经视、《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东方新报》、《今日女报》、《湖南工人报》等省内主流媒体上做了各种各样的专题报道和广告宣传;四是建立湄江风景名胜区旅游网站,介绍景区情况、旅游信息,通过互联网大力宣传推介湄江;五是在长沙、湘潭、株洲、娄底、邵阳等地派人派车巡回宣传,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册;六是充分利用“假日经济”的特点,精心设计打造“户外运动体验游”和“周末休闲度假游”两个旅游产品,以此来吸引游客,增加景区收入。通过以上宣传促销,不仅提高了湄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增加了客流量,取得了较好的旅游经济收入。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景区保护、开发、建设、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知与各级领导的要求和先进景区的工作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湄江建设成为文明、诚信、安全、高效的精品景区。

景区年度总结范文2

>> 基于旅游营销视角的风景名胜区游客特征研究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研究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扰动研究 风景名胜区条例 嵩山风景名胜区 桂林漓江 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规划探析 鸣谢风景名胜区名单 浅析风景名胜区与地质公园的规划差异 城乡规划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土地使用兼容性浅析 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状况与特点研究 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 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改造提升 对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几点看法 浅谈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探讨 宽阔水部级风景名胜区 马岭河峡谷国家风景名胜区 期待风景名胜区实行门票免费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提高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效率将能更大地满足旅游市场需求,进而影响我国旅游用地的整体效益。因此,笔者将研究对象确定为部级风景名胜区,对其他级别的风景区暂不做研究。

1.1.2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是指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经营收入,计量单位为:万元/平方公里。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高校财经数据库()。因天津、上海、内蒙古、海南、等5个地区数据缺失或不全,故将研究范围确定为除上述地区外的全国其他26个省(市、区)。鉴于数据必须具有连续性,可以进行时间特征分析,因此将研究数据的时间范围定为2003年~2009年。在此基础上,再次以指标数据缺失和异常波动为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确定9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根据上文对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界定,风景名胜区的土地经济密度测算公式如下:D=R/A(1)式(1)中的D代表土地经济密度值,单位:万元/平方公里;R代表风景名胜区年度经营收入,单位:万元;A代表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单位:平方公里。对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分析主要将公式(1)计算的结果输入Arcgis9.2软件数据库,然后利用其空间分析功能,将结果进行分类输出。关于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的动态特征的研究,在众多区域差异分析的统计方法中,变差系数应用较多,因此本文采用变差异系数分析法。变差系数:主要采用样本的标准差与均值之比来表示,反映样本数据离散程度,公式如下:Cv=1y―1n∑(yi-y―)2(2)式中:Cv为变差系数,y―为26个省(市、区)平均土地经济密度,yi为省(市、区)i的土地经济密度,n为省(市、区)个数。2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分析

2.1全国层面总体差异特征分析

2.1.1时间差异特征运算结果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1),其中2003年~2007年上升幅度较大。说明随着旅游业发展成熟、风景名胜区管理进一步加强,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整体土地利用效率逐渐提高,管理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作用。

图1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变化趋势

分年来看(见图1),2003年的全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密度为21.81万元/平方公里,而2009年则上升到56.27万元/平方公里,总体上升了约258%。其中2003年~2007年急剧上升,2007年达到60.63万元/平方公里,之后小幅回落。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解释是:2007年~2009年间,部级风景名胜区经营收入的增长率低于风景名胜区面积的增加率。

2.1.2类型差异特征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类型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特征,对照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的《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中的风景名胜区类型,将本次研究的9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归为江河类、岩洞类、城市风景类、纪念地类、特殊地貌类、生物景观类、海滨海岛类、湖泊类、山岳类、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和历史胜地类等12种类型。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2003年~2009年的平均土地经济密度存在明显差异(见图2),江河类、岩洞类、城市风景类、纪念地类、特殊地貌类、生物景观类、海滨海岛类、湖泊类和山岳类等9类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相对较小,其中江河类最小,为41.30万元/平方公里。而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历史圣地类等3类风景名胜区土地密度相对较大,其中壁面石窟类土地经济密度最大,为406.55万元/平方公里。这可以大致反映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中人文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产出更高,而自然生态类景区旅游经济产出较低。可能的解释是,人文类旅游景区土地资源投入相对自然生态类少,更容易产生土地资源的旅游集聚经济效应。

图2我国不同类型部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2009年平均土地经济密度比较

2.2分省层面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2.2.1区域时间差异特征计算结果显示(见表2),各省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在2003年~2009年期间的时间变化特征明显,从时间演变规律分析发现大致呈现出以下3种类型:(1) 整体上升型。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大致呈上升趋势的有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西、重庆、陕西、青海14个地区,其中尤其以安徽上升最为明显,从2003年的128.02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到2009年的902.69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幅度达605%;其次是陕西,从2003年的108.56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到2009年的664.03万元/平方公里,上升幅度达511%。出现这一特征可能的解释是这些地区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旅游,部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增加的同时,游客数量大幅度提升。(2) 有升有降型。2003年~2009年,广东、辽宁、甘肃、湖南、江苏、浙江、云南、贵州、宁夏、新疆、四川等11个地区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有升有降,大致以2006年、2007年为拐点,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其中浙江、湖南、广东、云南、宁夏和新疆2009年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均低于2003年。自然生态类风景名胜区增长可能是导致这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3) 整体下降型。与其他省份不同,北京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大致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384.4万元/平方公里下降到2009年285.77万元/平方公里,虽然期间有过小幅上升,但总体下滑程度较大。尽管如此,其基数仍处于全国前列。可能的原因是,北京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已经进入到生命周期的衰落期,游客数量减少导致。

2.2.2区域空间差异特征空间统计分析发现,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区土地经济密度从空间上呈现以下特征:表22003年~2009年我国26个省(市、区)部级风景

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单位:万元/平方公里年份

2.2.3区域差异动态特征区域差异动态特征主要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研究对象内部差异的变化状况。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动态特征反映了时间维度下,各个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与区域总体平均的离散状况。采用公式(2)计算出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区域差异动态特征,如图5。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总体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区域均衡到区域非均衡的态势。

图5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变化

3结论与讨论本文以26个省(市、区)部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从全国和分省层面对我国2003年~2009年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时间、类型和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 全国层面总体差异研究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类型风景名胜区的土地经济密度差异显著。(2) 分省层面区域差异研究显示,2003年~2009年我国26个省(市、区)的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随着时间演变趋势,大致呈现出“整体上升型”、“有升有降型”和“整体下降型”三种类型;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明显,空间上个别地区极值现象明显;我国26个省(市、区)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随着时间变化,总体上呈现先缩小再扩大的趋势。本研究结论对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启示如下:(1)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土地休闲利用的重要部分,其经济密度的提高对挖掘我国土地利用潜力,提高旅游经济效益,避免土地资源粗放利用意义重大。现行的土地利用和景区管理制度对此都未加重视,因此,今后我国风景区土地利用管理中应该增加风景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政策和规划。(2) 对于土地经济密度呈下降趋势的地区,政府及景区管理部门应增强土地集约利用意识,制定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低效化防范措施,以保障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效益可持续增长。(3) 风景名胜区经营是一种以旅游资源作为吸引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旅游资源是决定其经济效益好坏的主导因素。只要旅游资源吸引力足够大、规划合理、管理优良,不同区域的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可以很大,因此,空间上应该可以均衡发展。然而,研究显示,我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却呈现出空间非均衡性,甚至存在极值差异现象,这说明我国西部和内陆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在管理上仍有待改进,政府要充分发挥风景区旅游资源的魅力,做好景区形象设计和市场营销,大力吸引旅游者消费,以提高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需要指出的是,对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的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可借鉴的成果不多,本文的研究仅是一种尝试。由于部级风景名胜区统计数据的不完整和难以获取,暂时无法从游客量、风景名胜区类型、景区商业收入、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区域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后续研究中,在数据可获取前提下,这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9.

[2]贝涵璐,吴次芳,冯科,等.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9(11):19521961.

[3]冯科,吴次芳,陆张维,等.中国土地经济密度分布的时空特征及规律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地理,2003(3):394399.

[4]李丽娜.宜春市风景区土地利用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728.

[5]林坚,祖基翔,苗春蕾,等.中国区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3):4653.

[6]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2006(4):709717.

[7]罗文斌,吴次芳,冯科.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理――基于湖南省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6):6874.

[8]梅一峰,汪诚.风景名胜区土地保护与管理――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中国土地,理论探讨,1999(6):2325.

[9]杨静,马耀峰,陈志钢,等.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管理评述[J].江西农业学报,2008(6):159163.

[10]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6):781790.

[11]Peter J S,Derek L S.The growing recreational use of state forest lands in the Adelaide hills[J].Land Use Policy,2001(18):137152.

景区年度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人口普查;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政策;经济发展

石景山,因首钢而闻名、因奥运启动转型升级的北京传统重工业城区。近年来,坚持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 R D)的长远发展目标,把握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主基调,按照“首都绿色转型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区域经济社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伴随石景山区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期如何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是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及更长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目标。

本文通过对比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研究十年来石景山区人口发展变化情况,探讨人口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合理调控人口的对策建议,从而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一、人口发展状况

通过对比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发现石景山区人口在总体规模、人口素质、就业结构、年龄结构方面出现新特点。

1.全区常住人口稳定增长

根据石景山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61.6万人,与2000年的“五普”时相比,十年共增加12.7万人,增长26%,平均每年增加1.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全区常住人口密度为从5800人/平方公里增加到7301人/平方公里。

从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增长趋势来看,户籍人口增长缓慢,对人口规模的影响有限,外来人口增速较快,是石景山区常住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户籍人口从2000年的33.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6万人,增加2.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75%。外地来京人口从12.6万人增加到20.6万人,十年间增长了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5.04%。

2.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2010年,石景山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21.4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15.1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5.9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5.6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总体上看,石景山区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不断增加,就业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升。201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7年,比2000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7314人上升为3468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30151人下降为2449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0686人下降为2580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13880人下降为9028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由3.5%下降为1.6%,下降1.9个百分点。

3.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2000年到2010年,石景山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08.6亿元增加到295.5亿元,年均增长10.5%;三产比重从19.9提高到57%。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业人员格局产生较大变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2000年15497人提高到20917人,年均增长3%,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三产从业人员人数占比从60.1%增长到72%,就业人口比例逐步优化。

按照现代经济理论的划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发展型和现代型(见下表)。结合石景山区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石景山区目前的人口就业结构属于现代型。

4.老龄化迹象明显

通过比较“六普”和“五普”数据发现: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2.1%下降为9%;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80.2%上升为81.4%;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7%上升为9.7%,人口呈现“底部老龄化”趋势,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人口状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对于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消极影响。一方面,常住人口总量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就业结构的优化为区域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区域人口状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压力。

1.协调度问题值得关注

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人口每增长1%,G D P必须相应增长3%以上,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国际上通常用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来描述两者的协调程度。当人口增长弹性系数在0.2以下为“社会协调发展级”,0.21-0.99为“社会渐进级”,大于或等于1时为“社会停滞级”。人口增长弹性系数越低,表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越高,反之则两者不相协调。从“五普”到“六普”的十年间,石景山区人口增长弹性系数0.22,处于社会渐进级。从具体年份看,石景山区从2005年起便从“社会渐进级”迈入“协调发展级”,2010年人口增长弹性系数为0.18。但随着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疏散力度的逐渐加大,作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石景山区将成为吸纳人口的主要区域,人口总量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给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2.高学历人口比重偏低

在北京市范围内,石景山区人口受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基础教育比重大,硕士及以上比例为3.3%,低于北京市3.8%的平均水平,高学历高素质人口相对较少。北京市69.1万研究生中,超过80%都集中在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和昌平区,分别为30.2万人、13.7万人、6.3万人和5.4万人。目前石景山区的研究生学历人口不足2万人,造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不易带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与石景山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还有一定差距。

3.高端人才不足

对比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从36.2万人增加到46.1万人,增加9.8万人,年均增长2.4%;就业人口从2.6万人增加到2.9万人,年均增长1.1%。201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72%,与其他五个城区相比,石景山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高端行业、新兴产业从业人员依然相对较少。而且从第三产业内部看,全区三产从业人员中传统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18%,而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商务服务、现代金融、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均低于5%,这与石景山区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体系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4.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石景山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4%,绝对数量超过46万,且人口总抚养比为过去十年以来的最低点,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所在。但是,随着50、60年代出生的人陆续退出劳动年龄,自然退休人数大量增加,特别是首钢搬迁调整后,富余人员中有1万多人已达退休年龄,准备进入社会养老,使我区人口老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达到13.5%。这些无疑增加全社会养老金、医疗费用、社会福利和其他有关费用支出,对经济社会影响较为明显。

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口政策

“十二五”时期是石景山区人口问题的凸显时期,也是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时期。坚持人口战略研究,以调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为重点,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与石景山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格局,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完善人口调控体系

加强对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监测,建立健全常住人口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的人口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区域人口基本信息库和拓展信息库建设,推动人口、统计、人保、医疗等部门信息共享,开展人口数量和构成等数据分析,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人口安全预警预报。

2.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条件,全面推行学前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全面教育,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加大对外来人口的培训力度,提高区域人口综合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依托功能区、科技园等人才创业载体,吸引高技术人才创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培育区域重点产业所需高水平企业家,注重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围绕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实现产业发展与高端人才引进的顺利对接。

4.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强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养老模式,强化养老服务,发展老龄产业,积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景区年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效应;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P901;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894-05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Land Use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

in Huai′an City

ZHANG Fei, KONG Wei, WANG Yue-xiang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223300, Jiangsu,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data of 1988 and 200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use landscape in Huai'an city were analyzed using 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 landscape predominance index and landscape evenness index; and the vari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 and landscape evenness index of land-use landscape in Huai’an city decreased; while the landscape predominance index increased;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decreased by 44.87×108 yuan; and the land ecological risk index increased by 0.013 from 1988 to 2005.

Key words: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ecological effect; Huai′an city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是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定区域生态环境体系的综合反映。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并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评价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效应,对于了解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重从不同角度与尺度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进行综合研究[2]。以淮安市为研究区域,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参照谢高地等[3]的研究成果,定量评价研究区域土地的生态效应,为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 研究区域概况

淮安市处于淮河流域下游,位于北纬32°43′00″-34°06′00″,东经118°12′00″-119°36′30″,北接连云港市,东邻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是江苏省省辖市。该市现下辖四区四县(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和金湖县、盱眙县、涟水县、洪泽县),面积1.01万km2。

淮安市属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的结合部,全市境内无高山,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大运河、淮河贯穿全境,洪泽湖、白马湖镶嵌其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 ℃,年平均降水量940 mm,年日照时数2 130~2 430 h。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淮安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市总人口为527.77万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1.8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024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4 136元。

2 研究方法

2.1 土地利用景观数据获取

以淮安市1988年的Landsat-5 TM和2005年的Landsat-7 ETM+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1∶100 000地形图以及其他辅助资料,通过人工目视解译与计算机遥感图像自动解译分类,得到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预分类图,提取了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参考中国科学院“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六类,统计出不同土地利用景观的面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从土地利用分类图上各随机采样850块,Kappa指数在0.73以上,超过了最低允许判别精度Kappa指数≥0.70的要求[4]。

2.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模型[5]

1)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反映了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如果景观是由单一要素构成的,景观是均质的,其多样性指数是0;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的景观,当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相等时,其景观的多样性最高;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增大,则景观的多样性下降。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为:

Hi=-PijlnPij (1)

式中,Hi――第i年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Pij――第i年第j种景观类型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m――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总数。

2)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指数。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指数用于测度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中占支配地位的一种或几种景观类型的控制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Di=Hmax+PijlnPij (2)

Hmax=lnm (3)

式中,Di――第i年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指数;Hmax――研究区域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相等时的多样性指数;其他参数同上。

3)土地利用景观均匀度指数。土地利用景观均匀度指数是描述土地利用各景观类型分配的均匀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Ei=×100% (4)

H′=-ln(Pij2) (5)

式中,Ei――第i年土地利用景观均匀度指数;H′――修正后的Simpson指数;其他参数同上。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区域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6],不同的学者对其划分方式不同。Costanza等[7]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17种,即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调节、水供应、防侵蚀、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物处理、传粉、生物防治、避难所、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料、休闲旅游和文化。而我国学者谢高地等[3]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大陆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将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维持、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休闲娱乐等9项。该研究采用谢高地等[3]的研究成果。

2.3.2 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确定 1997年Costanza等[7]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自然资本》一文,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原理与方法从科学意义上得以明确,但该研究中某些数据存在较大偏差,如对耕地的估计过低,对湿地估计又偏高等。鉴于此,国内学者谢高地等[3]在Costanza等[7]提出的评价模型基础上,对国内200位生态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1)。该当量因子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相互贡献的大小和农田食物生产服务经济价值评价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以往评价方法更为全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8]。

表1是定义1个当量因子为1 hm2全国平均产量的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等于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服务相对于农田食物生产服务贡献的大小,由此便可将权重因子转换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参照谢高地等[3]的方法,根据淮安市实际情况,依据公式(6)可以计算得到淮安市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

Ea= (6)

式中,Ea为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年提供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i为粮食作物种类,淮安市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pi为i种粮食作物的全国平均价格;qi为i种粮食作物单产;mi为i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M为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

2.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量估算 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价值系数按以下原则操作:耕地对应农田;林地对应森林;草地对应草地;水域对应水体;未利用地对应荒漠;建设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0。据此可测算出各类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单位面积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ESV=(Aj・Cj) (7)

式中,ESV――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元/年);Aj――研究区域第j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土地面积(hm2);Cj――第j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单位面积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元/(hm2・年)]。2005年,淮安市小麦播种面积21.863万hm2,单产4 890 kg/hm2,全国主产区收购价格为1 380元/t,稻谷播种面积26.948万hm2,单产7 500 kg/hm2,全国主产区收购价格为1 553元/t,由此得出淮安市农田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为1 350.44元/hm2。比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得到淮安市2005年不同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2)。

2.3.4 土地生态风险指数 为建立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与区域综合生态风险之间的联系,利用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面积,构造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生态风险指数(ERI)[9],用于描述土地综合生态风险的相对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ERI= (8)

式中,Aj为第j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A为土地总面积;Wj为第j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所反映的生态风险强度参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类土地利用景观面积变化分析

淮安市1988和2005年2个时段土地利用状况如图1。由图1、表3可知,1988-2005年该区域土地利用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和耕地有所增加,其他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均呈减少趋势,其中水域由1988年的3 549.43 km2减少到2005年的2 946.60 km2,减少16.98%;林地减少470.96 km2;未利用地减少了191.71 km2;草地减少了173.02 km2;耕地由1988年的3 785.45 km2增加到2005年的4 669.60 km2,增长23.36%;建设用地增加554.37 km2。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利用公式(1)至公式(5)计算出淮安市1988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4)。由表4可见,1988-2005年淮安市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从1988年的1.382 5、66.09%下降到2005年的1.244 7、59.04%。随着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下降,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指数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从1988年的0.409 3增加到2005年的0.547 0。这些指标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人类活动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影响逐渐增大,但另一方面反映研究区的景观多样性在下降,复杂度在降低,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在面积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增大,土地利用向单一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表现在研究期内耕地景观在研究区域占绝对优势,远远超过其他景观类型,且耕地景观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在研究期内呈上升趋势,即从1988年的39.13%增加到2005年的48.27%;各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的差值增大,如1988年比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36.66个百分点(耕地为39.13%、未利用地为2.47%),2005年比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47.78个百分点(耕地为48.27%、未利用地为0.49%)。

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根据2.3.3中介绍的方法,利用公式(7)计算出淮安市1988和200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5)。由表5可见,构成淮安市ESV的主要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是水域和耕地。1988和2005年,水域和耕地的ESV之和占总ESV的比例分别为88.75%和93.13%,表明研究期内这两者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总体生态服务功能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研究期内淮安市的ESV总体呈减少趋势,从1988年的288.07亿元减少到2005年的243.20亿元,减少了44.87亿元,减少15.58%。在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中,除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研究期内有所增加外,其余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减少最多的是水域,减少37.43亿元;其次为林地,减少13.90亿元。

3.4 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动态变化

土地生态风险强度参数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的指数标度法。首先通过专家判断用半定量的赋值方法确定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相对风险程度等级值,然后计算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和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对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顺序,最后得出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风险强度参数。韦仕川等[10]在研究东营市土地生态风险强度参数时,曾将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生态风险强度参数分别设定为0.112 7、0.075 7、0.071 4、0.079 1、0.253 8、0.084 4。采用这一研究成果,利用公式(8)计算出淮安市1988和2005年的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0.105和0.118。由此可见,淮安市在研究期内的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呈增加趋势,增加了0.013,表明随着土地利用变化,淮安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总体上呈现出恶化的趋势。

4 结论

1988-2005年淮安市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优势度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淮安市土地利用趋于集约化和单一化,一方面表现在研究期内耕地景观在研究区域中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表现在各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的差值增大。

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和单一化引起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1988-2005年淮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44.87亿元,减少15.58%,这主要是由于水域与林地的面积下降导致的。同时,土地生态风险指数也增加了0.013,表明淮安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总体上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因此,该地区今后应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通过土地整治来增加耕地和满足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控制耕地和建设用地占用林地、水域的行为,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罗彦芳,钱 翌,王秀珍.淳安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388-392.

[2] 宋治清,王仰麟.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2):97-106.

[3] 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4] LUCAS I F J, FRANS J M, WEL V D. Accuracy assessment of satellite derived land cover data: a review[J]. Potogammetric Engineering & Remote Sensing,1994,60(4):410-432.

[5]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DAILY G C. Nature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M].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7.

[7] COSTANZA R,ARGE R,DE GROOT R,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1997,387:253-260.

[8] 肖 玉,谢高地,安 凯.莽措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变化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4(5):676-680.

景区年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游客;满意度;旅游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3-0118-0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顾客为导向,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顾客满意度理论,直接指导着旅游企业的营销。对现代的旅游管理者来说,为了保持景区的竞争力,维持游客高质量的体验必不可少(Tonger,et al,2007)。体验服务接触可以说是旅游的起点,也是游客最基础的感知,特别是旅游业的一些支持性因素(食、住、行等)、景点感知、导游感知等是影响游客感知价值和最终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杜建刚等,2007)。如何更好地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是旅游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的旅游满意度测度也是需要重视的课题。本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黄山市宏村的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的实际体验感知满意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期为提高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企业形象,乃至提高整个地区旅游吸引力提供决策参考。

一、文献回顾

游客满意度感知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Pizam等(1978)提出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目的地的期望和到目的地后的实际感知的比较结果。Bread等(1980)强调了游客满意度是建立在游客期望和实际体验相比较的正效应基础上的。Foster(1999)分析了澳大利亚旅游业的顾客满意度的现状、问题和测量。Baker等(2000)认为高质量服务的感知和高水平的满意度将带来高的游客的忠诚度和未来的到访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没有满意的游客就没有稳定的规模化游客流,更没有经营性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有关游客满意度测度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测度模型的构建及测量维度的选择。应用较多的满意度测度模型有:期望一绩效方法(expectation performance approach)、重要性绩效方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pproach)、期望一不确认方法(expectancy―disconfirmation approach)和绩效方法(performance onlyapproach)等(张言庆,2007)。早期的研究认为期望差异是顾客满意的直接原因(Pizam,et al,1978;Bread,et al,1980),后来的研究发现,感知绩效与游客满意度具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感知绩效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高于期望差异的影响(Cronin,et a1,1992;Hui,et al,2007)。国内已有一些学者采用单纯感知模型进行旅游者满意度的研究(史春云等,2009;朱正浩等,2009)。对满意度测量维度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关注的侧重点不同。Pizam等(1978)提出海滩、机会、成本、好客度、餐饮设施、住宿设施、环境、商业化程度是影响海滨旅游地游客满意的8个影响因子;Noe(1987)针对旅游满意度的感知提出5个主要影响因素:控制服务、个人服务如餐饮与住宿、与事件有关的表达行为、运输服务、资讯和方向指示。Handszuh(1995)认为改善旅游服务品质应考虑基础建设和基本服务因素,例如安全性、保险、保健因素、卫生设施、自然环境条件、消费保护和可接近性等。Qu等(1997)研究了中国内地旅客到香港旅游的满意度,通过购物、旅馆、当地居民态度、交通、吸引力和环境等维度,以了解满意水准。Bowen(2001)将游客满意的影响因子归纳为期望、绩效、不一致、特性、情绪和公平6个方面。Chart(2001)提出了一个多项尺度的旅行体验评价模型,选取的指标包括自然环境、自然吸引物、住宿、饭店、商店、文化娱乐、遗产等。在国内,游客满意度测度多是基于景区形象、游客感知价值、旅游服务、环境、人文因素等多层面的综合分析(朱华等,2007;李瑛,2008;彭文英等,2008),而基于多维度服务质量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的专门研究不多。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综合分析不同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从多维度服务质量测度人手,运用满意度的感知实绩测度方法,开展宏村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感知的问卷调查。

问卷的量表设计大量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前期对景区的预调查结果,以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GB/T17775―2003)标准中对游客满意度问题的阐述作为主要依据,重点参考国家旅游研究院关于旅游满意度调查的测量维度(中国旅游研究院,2009),形成问卷初稿,并请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在读硕士生及本科生对初始量表的语义及格式进行审验,然后随机抽取40名师生作为预试对象,通过对回收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剔除一些信度与效度不高的题项,同时充分征求被试者对量表各方面的修改建议,最终形成本研究正式采用的量表。

问卷分为四部分:(1)游客基本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居住地、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及旅游方式;(2)游客对旅游地服务质量实际感知满意度调查,包括旅游交通(交通设施完善x11内部交通方便快捷X12、进入方便快捷X13、交通信息服务完善X14、交通指示标识清晰15)、旅游餐饮(餐饮人员服务态度X21、食品卫生X22、就餐环境X23、餐饮价格X24、菜品质量X25、就餐等候时间X26、菜品口味及特色X27)、旅游住宿(客房的舒适性X31。安全X32。住宿工作人员服务态度X33、住宿价格X34、卫生状况X35)、旅游购物(购物环境41。商品类型丰富X42、商品特色X43、商品价格x44、商品质量x45、销售人员服务质量X46、销售规范x47、旅游景区(景区总体氛围x51,景区环境卫生X52、景区的容量合理X53、景区安全X54、景区信息咨询服务X55、景区指示标识明晰X56、景区基础设施

x57景区的门票收费X58)以及导游服务(言行仪表x61、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X62、解说能力X63、服务态度X64、业务水平X65、应急能力X66、遵守合约X67)等6个构面计39个测度题项;(3)总体满意度及重游推荐情况调查,计3个测度题项;(4)一个关于游客对景区总体建议的开放式测度题项。

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分值量表,让受测者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对各部分测评题项的满意程度,5代表很满意,4代表较满意,3代表一般,2代表不满意,1代表很不满意。调查分两个时段:2009年--7月11日-7月15日和2009年9月30日-10月1日。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宏村景区游客游览后的主出口附近。采用匿名方式以便利抽样发放问卷并配合人员访问方式进行,问卷的有效回收率高。共计发放问卷305份,回收305份,扣除8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297份,有效回收率97.4%。

全部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游客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的主要人口统计学指标基本呈现以下分布特征:男女性别比例分别是55.6%和44.4%;从年龄来看,主要集中在18~30岁和31~50岁之间,分别占到有效调查样本总数的50.2%和39.7%,50岁以上的游客比重较低,只占到5.4%,反映了中青年人是宏村旅游的消费主体;就游客的职业构成而言,学生占到22.68%,其次是企事业管理人员,占21.9%,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占到19,9%;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以本科学历游客居多,达42.8%,其次是大专25.9%,高中15.8%;从游客的个人月均收入上分析,以2000~3000元的中等偏高收入人群为主,占到27.6%,1000~2000元及3000~5000元所占比重相当,分别为19.2%和18.9%,1000元以下的可支配月收入者较多,占24.9%,这与游客的职业构成特点中学生比例偏高有一定的关系,而50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较低,仅占9.4%。

关于客源地和游客信息来源渠道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宏村游客以省内旅游者居多,占30.03%。省外旅游者以来自长三角及中部地区省份的游客较多,分别占到总体样本的28.3%和15.36%,其他客源地游客比例华北片区较华南略高,还有少量的西部地区及境外的游客。同时,在游客获取宏村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中,以亲朋好友介绍的比例最高,为38.5%,其次是网络(26.0%)、广播电视(20.5%)、旅行社推荐(20.3%)、以往旅游经历(4.4%)、景区宣传资料(9.3%)、其他(7.5%)。需要说明的是旅游者的旅游信息来源问项为多项选择,故统计指标的百分比总和大于100%。

(二)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在作因子分析前必须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一般来讲KMO的值大于0.5时才适宜做因子分析。对此次研究的问卷量表的分析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21,而且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拒绝了相关系数为单位矩阵的原假设(Sig.=0.0130),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且在因子分析方法中,有按特征值和直接限定因子个数两种方式提取因子。本研究采取直接限定因子个数为6的方法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以验证之前对旅游地服务质量因素进行结构划分。本次因子分析的转换方式是Kaiser Normaliza-tion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经分析,6个因子解释了65.481%的变异,见表1。具体因子负荷量见表2。

从表2中因子负荷值的结果可以看出,6个因子的分类与之前的构思大体上相一致。各因子的内涵及命名如下:因子1为“游客对导游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因子2为“游客景区购物满意度情况”;因子3为“游客餐饮满意度情况”;因子4为“游客住宿满意度情况”;因子5为“游客旅游景区的满意度情况”;因子6为“游客对景区的内外交通的满意度情况”。同时采用Cronbach的d系数对量表信度进行可靠性检验,整体Cronbach的a值为0.930,6项因子的内部Cronbach的d值均大于0.8,说明量表的一致性程度较高(见表3)。

(三)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满意度感知

调查量表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测量了游客对各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情况,整体及其各构面的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4和表5,其中游客感知的旅游服务质量的6个构面的满意度情况采取各测度指标加权平均法计算所得,加权计算的指标权重来自“专家头脑风暴法”赋值。

从表4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特别在“导游服务”、“旅游景区”表4满意度各构面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旅游交通”3个构面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满意度认知,其平均值都大于3.5,而在“旅游购物满意度”和“旅游餐饮满意度”2个构面上感知的满意度较小,分别为3.472和3.480,表明游客对景区的餐饮和购物的满意度偏低。从表5可见,整体满意度认知的平均值为3.690,说明调查对象的满意度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程度。未来重游和推荐亲友来宏村旅游的可能性情况很好,均值分别达到4.310和4.480。

(四)服务质量各构面与游客总体满意度关系分析

SPSS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服务质量6个构面与游客游后总体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旅游服务质量各要素的综合完善有助于景区游客满意度的提高。

为进一步揭示旅游地宏村的旅游服务质量与游客游后总体满意度的因果关系,以服务质量的各个构面为自变量,以整体满意度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表6)中方差膨胀因子(VIF)都很小,可以拒绝它们之间的共线性假设。进入回归方程的各变量的联合解释变异量R2、F检验表明回归模型拟合结果比较理想。

在游客感知的总体满意度回归模型中,游客对景区的感知是影响游客总体满意度的首要因素,这符合“旅游吸引物始终是游客选择目的地的主要考虑因素”的行业基本特征,宏村独特完整的徽文化积淀与古村落风貌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这一点通过对游客的访谈也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其次,导游服务、旅游购物和旅游餐饮也是影响游客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游客对餐饮价格和旅游购物过程中的销售规范(明码标价、计量准确、促销规范、提供发票)较为不满意,其满意度均值分别为2.73和2.68,均低于满意度测度的平均值,其他的满意度较低的因素还包括菜品的质量(2.92)和口味(2.94)、商品的价格(2.99)和质量(2.98)等。另外,与景区相关的交通和住宿因素没有进入游客总体满意度回归模型,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黄山市是国内外著名的传统旅游目的地,

宏村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地,近年来区域内外部交通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另一方面,调查过程中,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住在宏村村内及周边居民家庭旅馆里的旅游者其住宿满意度较高。

(五)游客总体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系

表7表明,游客总体满意度与其忠诚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游后体验满意的游客,其未来重游或向亲朋好友推荐的意愿较强,且推荐行为的倾向大于重游的可能性。对旅游目的地来说,提高游客满意度的一个重要的延伸意义可能就在于游客积极主动地向他人推荐该旅游地,这一结果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类同(Bramwe11,1998;Yoon,et al,2005;Hui,et al,2007)。

四、结论与讨论

第一,宏村的游客构成呈现游客学历层次偏高与高收入旅游者的比重偏低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景区可以在未来的市场营销中注重宣传主题的发掘,特别是宏村浓厚的徽文化氛围,运用适宜的策略激发都市潜在的高端旅游市场。

第二,宏村游客的总体满意度中等偏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各构成要素中旅游景区和导游服务以及旅游购物和旅游餐饮对游客总体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和较好的解释预测作用。但具体来看,旅游者在餐饮、购物等方面的满意度感知较低,反映出旅游地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一些核心环节尚待进一步完善,这也是今后宏村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在复杂的皖南古村落同质化竞争环境中实现旅游竞争力提升的主要路径之一。

景区年度总结范文6

摘要:广东省是旅游大省,是接待入境旅游重要的口岸之一。广东省每年接待的入境游客有不计其数的向西部12省区转移,这种转移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和特征。运用转移态指数、亲景度、转移密度指数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入境旅游流以广州作为中转站向西部各省区转移的特征,从而为西部各省区的入境旅游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广东;转移态;亲景度;转移密度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广东旅游业已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成为广东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和新增长点。近几年来,广东省的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创汇、入境总人数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国内首位,已成为我国名符其实的旅游强省。特别是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成绩斐然,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数2 089.7万人次,占中国入境旅游总人数的34.0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53.279万美元,占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总收入的22.19%,是我国入境口岸的重要所在地之一。我国西部12省区的旅游资源的优势是资源丰度大,品位等级较高,精品生态旅游资源众多,高原风光、大漠胜景美不胜收;少数民族风情优势突出,文化古老而神秘,楼兰古城遗址,神秘的三星堆文化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www.133229.CoM从广东省入境的游客对西部丰富特色的旅游资源十分向往,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和渠道向西部进发。那么广东省入境旅游流向我国西部省市转移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入境旅游流的方向空间演变上又存在着怎样的演化机制?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一、关于入境旅游流转移的研究

旅游流,即游客在旅游空间场内的迁移现象。旅游流在狭义上是指客流,广义上包括游憩流,以及与此相关或伴生的相关流如信息流、资本流、技术流、货物流等[1]。旅游流空间场是由这种旅游流联结的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复合的网络系统。旅游流是旅游业的基础,是旅游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比[2]。目前国外有关旅游流的研究呈现研究地域尺度趋大[3],研究方法模型化、定量化[4-11],研究内容侧重于旅游流空间特性结构、等级、演化、空间效应产生、集聚、扩散、影响、旅游相关流投资、商业、贸易、信息研究脚[12-14]等三大特点。国内学者对入境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总体规模[15-16]、旅游流空间分布[17-18]、资源禀赋[19]、竞争力[20]等几个方面。然而,目前对广东省入境旅游流向我国西部地区的演变进行研究,在更大的尺度上对我国入境旅游流的东—西递进演化规律、机理进行的研究还没有。

本文通过运用转移态指数、亲景度指数及转移密度指数进行分析,对以广东省作为入境口岸的旅游流向我国西部12省区的演进变化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以广州省为起点的海外旅游流流向变化规律是讨论海外入境旅游流东——西变化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数据来源、区域划分和研究方法

随着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交通设施及区位条件的改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产品的重组更新以及旅游接待服务质量的提高,广州入境旅游流向国内各旅游目的地的转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变化。选取1998、2000、2002、2004、2006年等五个不同的时间断面研究以广州作为中转口岸的入境旅游流随外部条件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扩散演变规律。通过对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由广州省入境的旅游流向西部各省市的转移演变规律。由于行政归属的原因,重庆市1997年前归四川省管辖,因此数据的选取从1998年开始。

在省份的选择上,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剃度开发理论的引入和发展,我国以陈栋生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被作为我国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地域依托。西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2004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广西和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划分到了国家大开发意义上的西部地区。

为了科学地描述由广东中转的入境旅游流向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转移的流向、流量特征,借鉴马耀峰[20]关于游客转移态的概念,运用此方法,先从宏观方面对广东省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特征进行分析。本文将广东入境旅游流向西部各省份的转移态ssi定义为:ssi=aij×ti (i=1,2…12),式中ssi表示广东入境旅游流向第i地转移的转移态数,aij表示广东入境旅游流向第i地转移的转移比重,ti表示某省份游客接待指数,xi代表该地接待入境游客数量,x0代表基准参照地接待游客数(本文选取接待境外游客数量最小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参照数进行研究)。

某地入境旅游流接待指数ti的数学公式为:

ti=xi/x0×100 (i=1,2…12)

1.亲景度分析。为了更加科学地描述由广东省中转的入境旅游流向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转移的流向、流量特征,借鉴马耀峰[22]关于游客转移亲景度的概念。亲景度l定义如下:旅游流流量的强度和流入区对旅游流的吸引力,反映的是游客对景区的偏爱程度。亲景度是先计算由广东省向西部某一省区转移的入境游客流量mi与广东省转移的入境游客总量m1的比,再计算西部某一省区入境总流量ci与全国入境总流量c1的比,两个横比的比值。它反映的是由流出区到流入区流量占该区总流出量的份额与流入区平均流入量的对比,可以体现流出区旅游流对流入区的难易程度、流入区的吸引力及流入的强度,所以称为亲景度,也就是两个比重的比即为亲景度,用公式表示为:

l=(mi/m1)/(ci/c1)

2.转移密度指数。入境旅游流转移密度指数可以进一步反映以广东为中转口岸的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扩散的空间分布状况。转移密度指数是指由广东向某省区转移的入境游客数量占由广东向全国其它地区转移游客总数的比重,与该省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比重的比值,是衡量某省区吸引广东入境客流情况及其国际入境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参数之一。本文将旅粤入境游客转移密度指数ρ定义为:

ρsi=(ωsi/ωs0)/(αi/αc) (i=1,2…12)

式中,ρsi表示旅粤入境游客向第i省转移密度值;ωsi,ωs0分别表示旅粤入境游客向第i省和全国(除广东外)转移的游客数量;αi,αc分别为第i省和全国的面积。旅粤游客转移密度指数越大,则该流向旅游流越发育;反之,其密度值越小,则该流向的旅游流越不发育。

三、数据结果及其分析

(一)转移态结果分析

根据转移态指数计算结果,将其反映在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态指数图上可以发现其具有明显的特性,西部各省区的入境旅游发展并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出明显的波峰和波谷的特征,并且差异较大,综合五年的转移态指数的平均值可以大体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广西、云南、陕西和四川,第二类:重庆,第三类:甘肃、新疆、贵州、西藏、内蒙古、青海和宁夏。其中广西和云南的转移态结果优势比较明显,说明旅粤向西部省区转移的入境游客对自然风光类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广西历年转移态指数比较高,但其发展趋势是下降的。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的转移态指数虽然中间某些年份出现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其它七个省区的转移态指数相对较低,仅占到了旅粤入境旅游流转移总量的13.58%。

(二)亲景度结果分析

根据亲景度的大小,可将客源市场分为亲景客源市场(l≥1)和疏景客源市场(0≤l

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属于亲景客源市场的是重庆、四川、广西、云南、陕西五个省区,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强省,疏景客源市场的是西藏、甘肃、宁夏、贵州、新疆、青海、内蒙古。疏景客源市场中的西藏和甘肃亲景度接近于1,具有很好的发展态势,对于游客还是具有较高的吸引力,相关部门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培育,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努力使之发展成为亲景客源市场。内蒙古亲景度平均指数只有0.0745,亲景度指数最高的重庆是其17倍,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宣传促销策略,同时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转移密度指数分析

分析表明,转移密度指数排名前三的是广西、重庆、陕西,其次是云南、四川,排名第三档的依次是贵州、甘肃、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粤桂、粤渝和粤陕旅游流属于大型旅游流,粤滇旅游流属于中型旅游流,粤黔、粤甘、粤藏、粤清、粤夏、粤新、粤蒙旅游流属于小型旅游流。密度反映了游客的集中程度,密度越大的省域游客越集中,而密度越小的省域游客可选择旅游范围较大,因此地域上相对较分散。入境游客的前来能够增加该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加快国际旅游业发展速度,因此转移密度较小的省份要加大吸引游客力度;另外,由于游客的过度集中会导致旅游区的环境污染、过度拥挤、目的地居民态度的改变,从而导致入境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的下降,因此密度过大的省份也要考虑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和缓解游客的大量涌入和过度密集带来的问题。

(四)综合分析

运用转移态指数是从宏观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了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的总体态势,是绝对指标。而亲景度和转移密度指数引入是从微观方面更好的说明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的特征,是相对指标。亲景度的引入,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入境旅游流转移的特点,确定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的友好市场、机会市场和潜力市场。而转移密度指数反映旅游流的发育程度,可以对各支旅游流进行详细的评价。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较好的得出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的特征。综合以上三种分析发现,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以广州作为中转的入境旅游流向广西、云南、陕西、四川、重庆转移的优势

五个省区在三种指标分析中均具有较高值,构成了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的主体,占到了旅粤入境旅游流转移总量的86.42%。截止2007年,这五省区(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西部所有3a级以上景区总数的60.2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竞争优势突出。从广东入境向我国西部地区转移的游客在地域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偏好。与西部地区各省区的旅游资源赋存有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874。大尺度的入境旅游者由于时间、经费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在旅游活动中选择游览的是旅游资源赋存较多的地区,且在该目的地游览时选择该地较高级别的景区。今后五省应加强对广东入境旅游市场的促销,使其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强化其主导地位,同时也应加大其它入境口岸的促销力度,使客源输入地多元化。

(二)促进以广州作为中转的入境旅游流向贵州、西藏、甘肃转移的趋势

三个省区的转移密度和转移态指数比较低,但亲景度指数相对来说比较高0.4835、0.9932.、0.9410,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贵州距离广州比较近,具有交通上的优势。做中国旅游已经35年的小野由纪夫先生说[24]: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好的资源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商品推销出去,才是市场开拓的关键。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业取得了更加迅速发展,但由于其距离、气候等原因,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旅游业的跳跃式发展。特别是最近发生的“3.14藏独事件”,会对西藏的入境旅游产生较大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诱导疏通,争取把负面效应减小到最低。抓好舆论宣传、向国内外讲明此次事件的真相,增强游客进藏旅游的信心。同时,继续加强景点、景区、宾馆、饭店以及交通运输的安全工作,保障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旅游促销宣传。甘肃旅游应在目的地营销及改善旅游交通等方面下功夫,有待进一步加大优质极品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旅游交通的建设和促销宣传。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强宣传力度,要将媒体、广告、促销等各种方式的宣传结合起来。

(三)大力提升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市场宣传的水平

广东入境旅游流向其转移的三个指标的数值,除少数年份外,其余均为零。四省区由于资源地理区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在全国较为靠后,四省区在开拓旅游资源、改善旅游交通、提高旅游服务硬件及软件水平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内蒙古,三个指标在12个省区里全是最低的,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打造强势旅游品牌,还应在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强对广东入境客源的宣传上花大力气。

五、结语

通过对1998、2000、2002、2004、2006年五个不同时间断面以广东省作为中转站向西部省区转移的入境旅游流转移的转移态、亲景度和转移密度指数的研究,得出了广东省作为入境口岸的旅游流向我国西部12省区的演进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异现象。研究结论显示:在以广州中转的入境旅游流中,广西、云南、陕西、四川、重庆五省区是主要目的地,构成了旅粤入境旅游流向西部省区转移的主体,要进一步强化其主导地位。贵州、西藏、甘肃三省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的空间,前提是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诱导和宣传。而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四省区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循序渐进,争取在近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果。总之,西部各省区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渠道,扩展自己的广州入境旅游市场份额,争取国际旅游业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motley j m.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j].association of america geographers,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