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山西省运城市的中医药资源(特别是药材、医疗服务和组织体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04年以来,国家科技部所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对山西省运城市的中医药工作进行了持续跟踪调研。200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课题组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专家对运城市进行了集中调研。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结合运城市卫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需要和国家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笔者提出了将运城市设立为国家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设想,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1 落实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必要建设相应的主体功能区

最近几年,中医药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成为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战略选择。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未来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战略相适应,“制定和实施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措施”被列入2008年国务院的主要工作,其具体措施已在国务院文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中向社会,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考虑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紧迫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国务院于2007年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和协调中医药工作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鉴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广东、河南、吉林等省也分别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大省的目标。结合在运城地区和其他省份城市所进行的各类调研,专家组认识到:①要全面、切实地推动中医药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需要国家有关部委之间的部际联动,同时也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各类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积极的纵向与横向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够真正有利于挖掘、释放中医药的原始创新潜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性作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软

实力。②要解决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应该从政策、体制、人才、临床、教育、科研、产业、标准、涉外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的个别性分析和设计思路转变到综合配套改革、协调发展的整体性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方向上来,并且只有坚持从实际状况和工作实践出发,才能真正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探索出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群众受益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经验,使“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当前,围绕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的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在积极推动我国区域综合协调发展试验区的工作;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卫生事业综合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卫生部正在逐步开展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为了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部领导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以上部委正在进行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有鉴于此,结合当前我国中医药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家组认为,在基本不改变现有政府主管部门职能分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建设中医药工作主体功能区即“国家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形式,在密切结合实际、坚持实践先行的原则统领下,创造性地解决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探索可行路径。目前,运城市设立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基础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建议国家首先在山西省运城市开展建设中医药工作主体功能区的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广。

2 运城市具备设立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条件

2.1 运城市正在开展建设中部崛起示范试点城市工作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全市人口约500万,城镇人口占31%,属于传统的农业地区。由于运城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社会文化具有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特征,目前该市正在按照要求启动综合协调发展试验工作。该市利用当地历史悠久、质量道地的中药材种植和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兽药加工制造业,可以极大地丰富和充实高效生态农业,以技术优势推动普及应用、带动经济优势,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群众的自身利益和自觉要求;而认真贯彻“以舒为先、以疏为重、疏堵并举”的方针,广泛调动各类积极因素,使遍布运城城乡的以特色专科为主的中医药服务资源在运城医疗体系中更加普遍,在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发挥着有效作用,对于提高运城人民的身体健康乃至文化素质、建设和谐社会都极具现实意义。从更广的视野看,运城市中医药资源优势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充分利用和发挥,对于培育运城市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3个产业结构的演进优化,进而实现地区经济总体的可持续性跨越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一试验将使运城在中部崛起方面的示范意义内涵更加丰富,实现自主创新条件下具有典型意义的“运城模式”,带动和促进我国中西部的综合发展,甚至可能开创出新的时代条件下中西部地区反哺东部地区医药卫生事业的新局面。

2.2 运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创造出许多先进和典型经验

运城市辖临猗、万荣、稷山、新绛、闻喜、垣曲、绛县、夏县、平陆、芮城10县,永济、河津两市和盐湖区,共计13个县(市、区),下辖77个镇、56个乡、13个街道办事处、3338个村委会、7873个自然村,较之中西部其他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而言,运城市公立和私立卫生机构众多是一个明显特点,这对保障当地人民身体健康起到了较好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在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中,稷山县太阳村成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一面旗帜,总结出了抓卫生促保健、以保健促生产的先进经验,创立了全国开展农村卫生工作的新模式,总理亲自为太阳村签发了奖状。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口腔卫生规划管理研究会”在运城召开现场会,推广该市口腔专家牛东平创立的“教学-临床-社区”三位一体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新模式。1997年,山西省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现场会在运城召开。目前,一个集医疗、预防、保健、科技为一体的,国有、集体、个人、公办、私营多种形式并存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已形成规模,广覆城乡,“农民健康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率先为300多万农村居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1.7%,卫生主管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推进卫生事业综合改革和发展的新措施。

2.3 运城市中医药工作创新性强,独具特色

20世纪70年代,运城市卫生工作者大力开展“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和推行新医疗法,以头针专家焦顺发、痔瘘专家任全保、骨髓炎专家杨文水等为代表的优秀医学专家脱颖而出。1987年,卫生部在运城召开“全国中医专科医院工作会议”,推广运城小型专科医院建设的经验,运城市曾一度在全省率先落实了“县县有中医院,乡乡有中医科,村村有中医人”。2004年,该市成为山西省农村中医药工作试点市。2008年初,运城市人民政府率先在全国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决定”,争取尽快发挥中医药服务在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造福运城500万人民。目前,该市根据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的文件精神,通过考核颁发“地方粮票”,为民间中医及中医一技之长人员行医提供了准入资格。特别是在运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该市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国家卫生部系统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试点市”,力求按照中医药的自身发展规律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服务全市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为我国中医药立法探索经验。

2.4 运城市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然条件

运城市人文荟萃,儒、释、道文化各擅其胜,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达1600余处,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根祖文化旅游已经产生广泛影响,运城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10项)已经颁布。运城人自古以来就崇教重学,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人才支撑。由于中医药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运城市的文化基础为中医药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代,积极借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能够使运城市的生态农业、旅游业、加工制造业、中医药服务业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链,既可以有选择性地承接产业扩散,更能够通过农业和中医药产业的创意结合,在提升终端服务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为未来创新型载体空间的开发探索宏观重大产业政策的经验。

3 运城市建设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基本做法

3.1 将大卫生、大文化、大产业的中医药发展战略编入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大卫生”理念要求把卫生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既要看到“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也要看到卫生事业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使卫生事业既成为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大文化”理念要求既看到医疗技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作用,更要看到“人文化成”在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中的基础性作用。“大产业”理念要求既看到经济增长的手段性,更要看到经济发展的目的性,以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衡量、约束和引领经济发展。同时,不仅要看到不同产业内部的运行和绩效,更要看到经济总体的运行和绩效,关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为了有效解决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社会群体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与社会性卫生事业滞后的突出矛盾,不能只靠医疗“小处方”,还要靠社会“大处方”,通过统筹兼顾,提高国家综合治理能力。

运城市中医药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可以被认为是运城市中长期总体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业务战略(发展规划),它首先是服务于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它又可以被单独视为一个总体性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通过大卫生、大文化与大产业的互动发展,构建以中医药为主体的联结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相关行业包括中药材采集和种植、中药加工制造、中药材与药品流通、中医药保健与医疗服务、中医药人才教育与培养、中医药文化宣传(平面与多媒体)与推广(旅游)等。从运城市中医药事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需要,在有关各个行业制定具体的业务战略目标,并进一步从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功能机制组合和协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配套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是职能战略部分的制定和实施),就构成了运城市中医药大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

运城市中医药大产业发展规划,必须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既包括突出中医药的普遍特色和优势,更强调突出运城地方性的特色和优势),充分考虑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把整体配套、协调发展作为目标,以安全的业务运作和成功的品牌建树为标志,使中医药大产业成为运城振兴地区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和创新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一方和谐社会的支柱性产业。力争产生大区域(如中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成功示范效应。

从第一产业而言,要从种植业的经济效益(现实和潜在)比较入手,结合技术因素方面考虑,发挥比较优势。首先鼓励当地传统优势药材的采集与种植,其次鼓励当地中医医疗服务具备优势的领域(养生和治疗疾病种类)所需药材的采集和种植。提高政府和商业机构在药材采集和种植方面的自身业务能力和对种植农户的扶持能力,全力实行对“品种、产地、机构(生产组织)”的品牌(名牌)优惠政策,从源头保证药材质量;同时,编修地方中药志的工作应尽快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以利早日创建本地道地药材知名品牌,改变当地道地药材被邻近省份“贴牌”流转全国、本地医疗机构反要使用“出口转内销”中药材的利益流失局面,提高种植农户和合作机构的赢利能力。

在第二产业中,以优势产品为基本点而非以所有制属性为基本点,发掘、壮大中药加工制造业中的优势厂家;按照符合当前国家药品管理规则的品种、运城当地普遍应用的历史传统品种和运城当地疗效显著可靠并已被患者广泛认可的典型品种(主体应是制度许可的,如专科医院内的某些制剂)的顺序和结构加以规划和支持。除人体用药外,对已在全国渔业养殖业认可的运城市鱼药制造和服务应予以政策支持,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持续自主创新,尽快向禽类、畜类中药制造和服务业扩展,使之成为运城市加工制造业的特色和亮点,成为现有以高耗材(资源消耗)、高耗能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开展结构优化的生力军。

在第三产业中,中药材与药品流通领域关键的工作首先是要加强政府监管和扶持,确保药材、药品安全。中医养生和疾病治疗服务要继续坚持运城市已经先行一步的改革方向,本着“以舒为先、以疏为重、疏堵并举”的精神,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中医药入手寻找解决公共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和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结合的路径,其中重要的是要把运城中医药事业的特色从以“最后一站”著称的运城中医专科医院为主转向以培育从“最先一站”(中医药文化普及和养生保健)到“最后一站”的全过程优势(“人生健康路上站站都有中医药”)为目标,设法解决和持续改进中医药服务进“保险门”(公费医疗、大病统筹、新农村合作医疗甚至商业健康保险的报销)的问题,使运城的中医药具有足够的肥沃土壤滋润、成长、壮大;此外,在服务对象方面,可考虑以收入水平的两头人群(贫穷人口和富裕人口)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者可以在政府基本卫生医疗服务中安排,作为“事业”来进行,而后者应在商业化服务领域开拓、解决,作为“产业”、“商业”来开展;在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域,一方面是中医药人才教育和培养(从事业开始动作,走向事业和产业并重),从培训、进修逐步向正规教育发展,以适应教育管理体制现状的要求,促进运城市文化教育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中药材采集与种植业、传统中药加工制造业、中医药养生与疾病治疗服务业等各行业发掘和培养一定数量的、有相当质量的、具备典型或特色意义的人物、机构、小地域(小群落)的前提下,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在这个产业内既可以充分发掘、增殖运城地区中医药历史、传统的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社会。

3.2 以基础设施和内容服务有机结合率先建设全民健康高速公路

运城市中医药发展规划,应该首先立足于本地区历史传承和现实具备的资源和要素优势,立足于服务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中长期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寻求完善、创新和扩张。完善以确保现有优势得以正常发挥,创新以寻求新生优势的培育与成长,扩张则是以质量为保障的优势外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决定”中首先明确了指导思想,即以保障全市人民健康为宗旨,以开辟“河东特色”的中医药发展道路为旨归,通过建立长效财政投入机制和扶持中医药政策,完善管理体系,健全服务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大力促进医疗服务与养生服务协调发展,深入基层,面向农村,服务百姓,充分发挥运城市中医药资源、人才、文化、科技和市场优势。在上述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铺设信息高速公路,服务网络要体现快捷和面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群众主动利用服务资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中医药养殖业,保障食品安全,使群众的基础饮食结构达到绿色有机标准,从根本上杜绝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 建设中医药工作综合发展改革试验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长时期坚持实行的改革和发展方针,建立与发挥中医药的主体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工作主体功能区,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相联系。我们认为,其现实和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通过中医药工作的综合改革和发展,能够从产业层面为发展我国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全面铺垫社会基础,通过农业、养殖业、流通、中医药深加工、中医药医疗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优势产业的拉动,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培育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其区域龙头地位,更快地促进中部崛起。

其次,通过中医药的普及应用和发展,特别是通过全民健康高速公路建设,使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模式创新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动下,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层面开拓新路,在产业发展和全面医疗保障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福利,突破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推进我国卫生事业的综合改革和发展,对我国医疗改革和中医药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第三,通过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够使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发展出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意志的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根本改变文化贸易的逆差现状,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创造我国保护传统知识产权的典范。通过以上3个层面的综合协调发展,能够让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建立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寻找到自己的主体产业,从整体上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快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5 建议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干休所;医疗保健;经验

2010年四总部的新修订的《军队干部保健工作规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人民卫生条例》为依据,以保障好老干部健康为目标,总结吸收国内外医疗保健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把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有效服务于老干部健康。规范了干部保健工作中的预防、医疗、疗养、康复以及相关保健管理活动等工作。明确规定军队干部保健工作应当着眼有效维护和促进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遵循统一领导、分级实施,防治结合、安全有效的原则。

休所卫生所紧紧抓住“一保本色二保长寿”的根本要求,结合“两高期”老干部本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以及我所地处海岛的特点,总结近年来在老干部保健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医疗保健的水平,把各级领导对老干部保健工作的关心落到实处。

1新时期的老干部保健工作的主要特点

1.1危重急症给急救带来的挑战

现在我所老干部的平均年龄是85.8岁,几乎都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与过去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出血性脑卒中等恶性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这些危重急症需要紧急救治,迅速给予合理的处置。同时因为我们卫生所医疗设施和技术毕竟有限,所以在紧急救治的同时还需要往部队体系医院转送。这就要求卫生所的军医能够做到准确判断、迅速处理和紧急后送,并掌握丰富的急救知识和技能[1]。

1.2心理服务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

休所空巢老干部或多或少有着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1.焦虑心理,老干部患病时,精神压力大,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担心自己的身体是否能治好,2.抗药心理,服药依从性差,大部分老干部长期用药,对药物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些常常会违背医嘱,拒服或随意服药,或服药不规范,依从性差。3.孤寂心理,老干部的老伴去世后,儿女平时工作忙,不能很好的陪伴在身边。于是有些老干部担心失去亲人的陪伴,内心常常感到孤独寂寞。4.失落心理,部分老干部在离开领导岗位后,心理上往往产生一种失落感、挫败感、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容易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2]。

1.3慢性疾病

老干部大部分已经进入“双高期”,存在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胃肠病和肿瘤等多种慢性疾病,人均患病5―6种。很多老干部都存在“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存的情况。如果这些疾病治疗不好,容易导致全身各个器官的损伤或衰竭,甚至危重急症的发生,致死率和致残率将明显增加,另外,由于有些老干部生活和服药等不规律,进一步加大了这些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难度。所以这对卫生所在慢性疾病的保健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处理的对策

1.平时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演练。

我们平时定期会组织卫生所的军医和护士学习急救的理论知识,比如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处理、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和骨折的固定等老年人常见急症的处理,并且经常性的进行演练,让大家熟练掌握常规的处理流程和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在真正遇到问题时。真正能够做到快速、科学、熟练的应对。还根据我所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实际、切实有效的方法,军医和护士都能各司其职,提高了抢救的效率。另外,我们还建立了老干部健康档案,尤其是对老干部的主要疾病以及某些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老干部的情况,我们掌握更加全面。在我所举行老干部外出集体活动时,我们会在前夕进行急救箱的准备和急救药品的补充,对于特殊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老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比如心血管、消化系统以及防暑降温药物等等,并积极配备急救设备包括便携式心电图机、B超、除颤仪、急救药箱等,以做到有备无患[3]。

2.针对老干部的心理特点采取具体措施。

首先是所领导的重视,我们利用每周巡诊的机会,主动与老干部沟通,热情为他们服务。通过测量血压、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回报化验单等细节,了解他们平时在去体系医院就医上的困难和需要。然后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后,与体系医院进行积极的沟通,解决老干部候诊、挂号、检查、住院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获得他们的充分信任,消除老干部孤独和保守的心理。卫生所军医平时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耐心向老干部讲解,解释常见病的原因和治疗原则,逐渐消除他们悲观恐病的心理。

3.对于老年慢性病积极预防,合理治疗。

我们平时加强对老年常见病预防和治疗指南的学习。根据老干部的健康档案,对不同老干部采取个体化的措施。比如有些老干部目前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但还未造成靶器官的损伤,我们主要采取二级预防的措施。首先建议合理的膳食和生活习惯,根据各自的特点,建议他们量力进行锻炼,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并定期上门测量,以掌握疗效,随时调整干预方法。有些老干部由于高血压、高血糖已造成肾脏、心脏等靶器官的损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我们建议老干部定期去体系医院进行心脏B超、肾功能等相关的检查,掌握疾病的进展程度,与体系医院的医生随时保持联系,共同完成治疗。对于暂时未患病的老干部,我们主要以健康知识的宣教为主,采取一级预防措施,防止老年性疾病的发生[4]。

4.加强卫生所硬件设施的建设

不断完善急救呼叫系统的功能,平时定期挨家挨户进行测试,以保证呼叫系统的实用性。为每位老干部配发电子血压计、电子血糖仪、体温表等,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监测血压、血糖等,帮助老干部实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卫生所按“六室一房”的要求加强建设和完善,使其真正发挥功能。

以上是我们在医疗保健工作上的几点体会,我们要继续摸索出一些切实有效的保健措施,为提高老干部医疗保健水平,促进老干部的身心健康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顾众宏,魏家云.干休所医疗保健工作的几点做法[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3):287-288.

[2]张瑞新.干休所卫生所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1):68-69.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摘要] 本文探讨了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并从实践角度研究了浦东新区开展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经验和成绩。笔者发现,中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适合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并应加强专业人才和队伍培养,继续研究开发新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手段,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b)-0165-04

The new model of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for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YU Donghai1 DU Leyi2 SUN Min1 QI Changju1

1.The Health Bureau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2.Gongli Hospital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35,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necessity for the developing TCM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system, and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we has researched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model in Pudong District. We has found that the TCM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is suited the wa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for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continue to research and supply the new means for TCM prevention and health, and put in more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Public health; Explore model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编号2010G009A)。

[作者简介] 郁东海(1971-),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卫生政策及预防保健。

通讯作者

公共卫生是通过组织社会资源,为公众提供疾病预防和促进健康的一门管理学。早在1923年,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Winslow教授就作出了比较完整的定义:公共卫生是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科学和实践。公共卫生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的疾病、教育人们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能够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也有学者简练的把公共卫生定义为“3P”,即promotion(健康促进)、prevention(疾病预防)和protection(健康保护)[1]。

1 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及现状

公共卫生是随着人类与疾病斗争而不断完善起来的学科,在早期往往带着宗教和超自然观的烙印[2],但当时的一些规定、实践活动的确对预防疾病、保障公众卫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国外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人分别建立的清洁饮水系统;古罗马人对职业病的发现和预防;中世纪欧洲港口检疫规定(马赛)、垃圾处理规定(柏林)、市场清洁制度(佛罗伦萨)、传染病报告和隔离制度(黑死病、天花等)等等。我国类似的实践也很多,最早如“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殷墟等夏商遗迹中发现的完善排水系统;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养生和食疗概念、秦汉导引术的发明及推广、晋代传染病隔离区的使用及疟疾的防治、明代人痘法预防天花等。

但祖国医学在公共卫生领域最大贡献在于其形成了一套完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的预防保健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药的理论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以及“未病先防”的预防保健理念,提倡了以合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来避免疾病的发生,而“治未病”理念尤能体现其核心价值。“治未病”一词始见于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也有:“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阐述,该理念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和补充,目前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措施,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在病前、病中、病后均体现了“预防保健”的概念。这与西医学的最新“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有着紧密的契合。

多年来,我国着力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2003年原卫生部确定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科普宣传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2009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标志着宏观层面的全民公共卫生运动正式展开[3]。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由履行卫生服务职能的政府部门和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国有卫生事业单位构成[4]。该体系有利于减少环境对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加强卫生服务的保证,有效保证卫生服务质量、公平性、安全性。但该体系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公共卫生支出明显不足、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广大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等问题[5];与此同时,我国传统西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越来越高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6];而且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疫情、人禽流感疫情、艾滋病(AIDS)等新发传染病不断涌现,对现有的公共卫生的体系形成挑战[7]。

因此,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治未病”预防保健理念,国家开展了中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中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般也称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一些官方新闻或文件也成为中医“治未病”项目。其主要概念就是在政府主导下,运用中医药传统方法,比如养生保健(比如药膳、中药茶饮、穴位按摩等),调整情绪、饮食、生活方式等,在疾病未发生前、或者疾病缓解期,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维护健康的方法。“治未病”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符合国际医学界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的医学模式转变。

2 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步骤

浦东新区一贯重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很早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2008年起,浦东新区卫生局与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合作,开展了“中医‘治未病’进社区9+1项目”,在区域内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8个“治未病”社区服务项目的培训和推广,培养社区“治未病”专业人才数十人,服务群众近万人次;2010年4月,浦东新区卫生局又推进了“浦东新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治未病’中心建设”项目,投入数百万专项资金,与相关机构合作,在区域内建设了1家区级“治未病”中心和3家社区“治未病”中心,为万余名社区群众提供了“中医体质辨识”及个体化中医健康宣教服务;同时,卫生局主办或合作开展了多场相关论坛,包括与上海市曙光医院、区疾控中心合办的“第一届全国‘治未病’高峰论坛”、“中医‘治未病’与慢性病防控论坛”等。所有这些工作,为我们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了理论、实践、人员等方面的准备。

2009年,浦东新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区域”和“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笔者通过经验总结和政策准备,在2011年1月,由浦东新区卫生局印发了《浦东新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的探索。

2.1 建立组织架构和服务网络

浦东新区充分发挥现有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实施资源整合,在条线管理上与现有防病体系整合联动,在工作内容上与目前防病内涵对接补增,形成“浦东新区卫生局—防病专业机构中医预防保健科—各医疗机构中医预防保健网底”三位一体的组织管理架构和服务网络。

该架构由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落实中医公共卫生经费;专业公共卫生防病机构内建立中医预防保健功能;各级医疗机构防保科中配备中医专业人员,指导并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三级服务网络与原有的公共卫生网络共享,服务内容互补。

2.2 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各专业防病机构设置“中医预防保健科”或相应功能,制定工作规范、内容并组织实施及管理考核;各级医疗机构设置中医“治未病”门诊和相应的“体验”工作室、“健康小屋”等,全面推行面向社区居民的体质辨识、保健指导等中医“治未病”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卫生室作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底,全面实施属地化、以宣教干预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卫生监督所设立中医监督科,实施并加强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监管与执法。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已全面开展的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相衔接,推进中医药参与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家庭提供连贯、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浦东新区从2010年开始试点的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以全科医师为责任主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点及村卫生室为平台,服务团队为支撑,团队成员包括全科医师、公卫医师、乡村医生、社区护士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2年起,浦东新区开始探索和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要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至少配备一名中医执业医师、其他人员通过培训都能做到“能西会中”。其中,中医全科医师负责团队开展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指导和疑难把关,并和团队其他医师共同开展中西医结合的以慢病和传染病防治、老年人保健、妇女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宣传等为主的家庭健康服务。

2.3 强化人员培训和服务认可

新区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培养一支能开展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队伍,开设了重点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班”。培训采取新区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可、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意的形式,对考核合格的西医执业人员统一颁发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和适宜技术操作资格证,在新区范围内予以服务范围认可。

2.4 制定服务规范和操作细则

为规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方式和干预手段,新区聘请中医药院校专业教授,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操作细则,包括:中医健康体检、体质辨识操作常规;各类慢病、妇幼保健等领域的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方案。成为区域性的中医公共卫生服务指南。

2.5 规范运行机制和落实保障

2012年起,新区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匹配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每年每万人口3万元;建立对专业防病机构、各级医疗机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考核结果与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中医信息化同步配套,与西医档案(总档)模块融合;开展基线调查、动态监测、效果评估等工作,建立中医预防保健监测和评估体系;明确政府职责,同步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对街镇的卫生考核范畴。

3 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的取得成绩

2012年,新区已开展的14个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分别为: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慢病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病)、中医传染病防治(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健康档案管理、中医健康教育、中医孕前保健、中医孕期保健、中医产后保健、孕妇学校中医宣教、儿童体质辨识、儿童中医健康宣教、学生近视中医保健、老年人认知障碍中医干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截止2013年1月,全区45家社区及10家综合、专科医院设置了中医“治未病”门诊,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咨询服务50 864人次,掌握了本区9种体质的分布情况;完成中医健康建档59 933份;开展高血压中医随访干预13 179人次、糖尿病中医随访干预8795人次、慢性乙肝中医随访干预1436人次;开展中医健康讲座520场次、健康咨询义诊186场次、大型健康主题宣传154场次;开展孕妇学校中医宣教633课次、中医孕前保健1006人次、孕期体质辨识4676人次、产后保健12 310人次;开展儿童中医体质辨识14 230人次、4~6岁儿童中医健康讲座369课次、开展学生近视中医预防保健10 398人次;完成了老年认知障碍中医干预建档1028人次,卫生监督所建立了1488家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础信息库。

随着上述工作的逐步推进,新区实现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两个全覆盖,即区内防病专业机构全覆盖和区属医疗机构全覆盖,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已基本确立;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项目上的特色功能得到凸显,社区民众对中医的认同度及参与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4 经验体会

4.1 中医预防保健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段和养生方法,对于现阶段预防保健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在服务、干预等领域有着显著优势。

4.1.1 可操作性高,价格低廉 祖国医药有很多特色性的防病养生方法,如药膳、中药茶饮、药液踏渍、穴位按摩、刮痧、保健拳操(导引)等,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学习容易、花费较少(甚至无需任何经费)等优点,尤其是一些非药物疗法,在社区推广的可操作性强。

4.1.2 居民接受度高 中医药在我国传承5000余年,在群众中有着扎实的基础,得到了绝大部分中国民众的信赖。而且,其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使医生与患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这种贴近群众的服务方式深受欢迎[8]。通过工作实践也证明,这些以传统医学为核心的防治手段居民喜闻乐见、接受度极高。

4.1.3 效果显著 在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推广项目前,浦东新区卫生局委托上海中医药大学对这些项目的有效性开展了科学研究,以前瞻性设计、对比研究、统计学分析等手段验证了其对防治多种疾病(常见慢病、传染病、肿瘤等)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特色和优势能有效的弥补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一些不足,如上文所述的“公共卫生支出明显不足、卫生资源分布不均、无法满足人民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等。同时,近年来,中医药还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如汉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SRA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防治中,中医药成效显著[8]。由此可见,中医预防保健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和重要组成部分。

4.2 中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走中西医结合方式

4.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中西医结合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明显提升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的效能。因此,开展中西医结合预防保健服务,是中医药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共同需要。同时,国家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比较健全、稳固,而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必须体现公平性及可及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医预防保健不应再建立另一套体系,否则易导致公共卫生服务的秩序混乱和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中医预防保健应该与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相融合,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4.2.2 全科医师制度需要中西医并用 全科医师制度的全面建立是为了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为了合理梯度就诊秩序和“健康守门人”制度,积极应对当前人民群众对医疗需要不断增长而建立基础性诊疗体系的需要。基层需要全科医师,但更需要全面掌握中医、西医的全科医师。只有中西医并重,才能更好的实现全科医师制度在基层保障中的作用和价值。

4.3 必须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人才队伍的建设

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养关系到中医预防保健的可持续发展[9]。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西医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各级大专院校均开设了公共卫生、疾病防治专业课程。但中医预防保健的教育在我国严重缺失,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开设过中医预防保健专业,但目前已停止招生,仅在全国一些中医药院校的临床专业中有一门“防治学总论”的内容与之相关。这与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快速发展的中医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建议:

4.3.1 院校培养 在国家各级各类中医药院校中设置中医预防保健专业,培养既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又熟悉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知识的专业医师,夯实中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基础。

同时,我国目前全科教育中,西医类别全科医师教材大纲很少涉及中医内容,因此,必须打破中西医全科医师之间的培养壁垒,调整教材的相关内容及教学方向,做到中西医并重和统一。

4.3.2 职业培养 对目前已经从事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队伍,开展两种类型的培养:非中医类别医师应统一开展规范化培训,传授中医药相关知识;中医类别医师则开展公共卫生专业理论的学习。其中,尤其要强化对现有在岗全科医师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并解决服务范围许可的问题。从而在短时期内打造一支能中会西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团队,满足目前工作的需要。

4.4 加大力度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手段的研究

一项针对查浙江、上海、广东三地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的抽样调查显示,约绝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有必要继续研究开发新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手段[10]。因此,国家可以根据各地中医公共卫生服务的试点经验,有计划的组织专家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手册”行业指南,规范服务范畴、服务方式、疗效标准等核心内容。

4.5 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形势严峻[11]。同时,一些现代社会特有的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等也都出现了高发的态势,知识分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机关干部、白领阶层成为高发人群,而中医药在该领域有着丰富的防治经验[12-14]。同时,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对中医药知识欠缺了解,获得途径不畅[15]。因此,提倡中医公共卫生理论和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操作中,可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针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白领阶层、青少年等,推进中医药文化、中医预防保健知识“进社区、进楼宇、进学校”,从而逐步解决我国目前广大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这一突出问题。

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大工作,对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深厚的意义。浦东新区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总结,进一步开拓创新,从而积累更多的做法和经验,力争为国家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静,刘远立.我国公共卫生系统架构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1(5):323-325.

[2] 邱五七,马彦.公共卫生概念的历史演进和思考[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3):375-376.

[3] 宁博,李士雪.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府责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76(6):407-409.

[4] 何晔.论中国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的变迁与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19-21.

[5] 丁磊.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2):459-460.

[6] 许必芳,王悦.中外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的SWOT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5(9):636-638.

[7] 吴淑金.我国公共卫生的现状及发展举措[J].医学信息,2008, 21(5):615-617.

[8] 杨丹,冯泽永,符美玲.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思考[J].中医药理论研究:医学与哲学,2011,32(12):68-70.

[9] 陈华,季聪华,陈勇毅,等.预防保健从业人员对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 17(10):906-909.

[10] 曹启峰,季聪华,翁艳艳,等.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对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评价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7):607-609.

[11] 杜晓侯,文郁婷.现代健康观念改变与预防保健对策的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159-160.

[12] 温晓妮.治未病与过劳死[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489-490.

[13] 闫伯华,黄志坚,丁国允.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65-466.

[14] 陈雅,杨义龙,吴莉.运用中医养生观探讨过劳死的病机与预防[J].江西中医药,2012,43(4):13-14.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一)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中医专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研究总结“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医师的知识结构、技能要求,积极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在县中医院成立中医基层指导科,培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干人员。探索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帮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的机制。

(二)明确服务方法。坚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核心,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探索传统、现代、药物、非药物、生理养生、心理养生等各种“治未病”服务方法的合理应用。在实践中,要建立效果评价机制,推进“治未病”服务方法的总结与创新。

1.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县中医院设置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分层分类推广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队与健康宣传志愿者团队、慢性病健康管理沙龙等形式,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提高社会对“治未病”理念的认知与认可程度,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3.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各医疗机构利用冬病夏治、膏方、中医适宜技术等“治未病”技术,开展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与检测;运用中医体质辩识、健康评估等为“治未病”提供技术支持;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在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预防、老年人、妇女、儿童保健中,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进行干预,积极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宣教,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成立中医协会。以县中医院为依托,成立县中医协会,以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水平持续提高为宗旨,全面挖掘收集整理真实有效的验方和名老中医经验、方集,全面提升中医理论水平、临床水平,并向广大城乡居民进行中医知识宣传,引导群众使用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使中医药服务惠及全县城乡居民。

(四)完善配套政策。将中医药治疗费用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中成药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鼓励和引导群众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治未病”工作开展的服务收费项目设立及收费标准、“治未病”预防保健机构定性及社会机构的监管准入等问题,加强政策支持。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12月)。

县政府成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县内各医疗机构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研究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0月)。

1.各医疗机构设立“治未病”门诊,结合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在县直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诊疗设备配备、标识标牌设置等工作,制定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开展“治未病”服务。

3.制定培训计划,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多渠道、多形式挖掘和吸引中医药人才,使中医药人力配备达到国家标准。

4.开展以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5.举办“治未病”宣传讲座,印制和发放“治未病”宣传资料,积极开展门诊个性化指导工作。

6.做好试点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3年11月)。

完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总结,将相关资料归档,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范、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成立县“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县卫生局将试点工作纳入对各医疗机构的目标责任考核,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县财政、物价、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落实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各医疗机构要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有程序地开展试点工作。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xdd0128”为你整理了这篇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全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为全面了解我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现状,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建言献策,力促健全我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8月18日、8月24日,县政协副主席祝国安、柯明贤分别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先后深入到长角坝镇集中隔离观察点、长角坝镇卫生院、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县疾控中心、县医院、县红十字会、袁家庄街道办袁家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三教殿村卫生室、西岔河镇卫生院、大河坝镇等点位,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座谈协商等形式对我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工作机制逐渐完善,保障措施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疾病预防控制格局,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自2003年SARS疫情发生以来,我县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设备配置、人员结构都得到一次普遍提升。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4个,其中:县疾控中心、县医院、监督执法大队和妇计中心各1个、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42个,个体诊所10个。全县医疗机构设置床位185张(县医院110张、乡镇卫生院75张);县医院现有编制84人,实际在岗167人,卫生院编制110人,实际在岗91人,其他卫生机构编制65人,实际在岗74人;各类在职专业技术人员285人,其中执业医师47人,执业助理医师62人,注册护士95人,药师(士)20人,技师(士)19人。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均达到标准要求,乡村卫生机柜和人员“空白点”全部消除,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补充、民营医疗机构参与的医疗救治体系,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尤其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奋勇当先,医务人员逆行冲锋,社会各界守望相助,形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应急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于2010年,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能职责调整,出现了原预案中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处置措施不具体,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二是我县卫健部门和疾控中心均没有设置独立的卫生应急科室,相关工作职能由其他科室承担,很难高质量完成卫生应急和应急医学救援日常工作,特别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科室和人员配置均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三是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面临消杀、防护等防疫物资储备匮乏,无法满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需要;四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跟不上当前需要,公安、民政、医保、政务等职能部门信息不能互联互通,协同不够,综合应对措施联动性不强。镇、村卫生机构的电脑等设备陈旧,村级监测报告网络不健全。

(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短板。一是人员编制普遍配备不足。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较小,特别是拔尖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多个岗位存在一岗多职现象,科室和人员配置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比如佛坪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大夫只有2人,且要24小时值班值守;疾控中心的四个化验室仅有2名工作人员,目前1人休病假,1人待产;二是镇、村卫生服务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诊疗水平不高,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较弱,特别对传染病患者的随访检测、现场处置能力难以胜任;同时,疾控队伍人员总量不足,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症状甄别、隔离、健康教育要靠镇村干部兼职,防控效果无疑会受到影响;三是卫生系统内部考核奖励机制不科学,缺乏调动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公共卫生应急队伍演练频次少,针对性不强,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与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传染病检验检测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一是公共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缺口较大;二是在传染病收集与报告、疫情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工作中,县疾控中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大多是2005年以前建成和配置的,陈旧老化、性能不稳定、检验检测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当前工作需要;三是县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均为2003年非典时改建和修建而成,床位8张,对照《县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区)建设指南》,室内布局基本符合要求,但不满足传染病区与医院其他医疗用房的间距不少于20米的基本要求,30万人口以下的县区床位数不低于20张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我县截至目前,没有专门的传染病防治机构。

(四)社会公众预防意识较差。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不够经常,重医轻防观念从根本上未得到转变,危机意识不强。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不能自觉的配合防控工作,一些群众的防范意识亟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按照提出的“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十二字方针和以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结合县域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汇聚合力,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政府主导地位。一是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科学谋划,高位制定“十四五”规划,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纳入区域和行业“十四五”建设中,将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的资源配置、人才培养、财政投入、建设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做到总体布局、科学发展;二是总结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经验,严格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三是充分发挥卫健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完善重大疾病联系会议制度和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管理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完善医防协同、医防协作机制,转变重救治、轻预防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念,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蔓延之前;四是整合资源、利用大数据平台全面启动智慧疾控现代化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形成智慧疾控、资源共享、医防结合、多元参与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现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社区中心数据信息实时共享,无缝对接;配备配齐基层医疗机构电脑等基础设施,逐步建立全县卫生系统传染病信息直报网络,全面提升信息化综合利用和服务能力。

(二)锻造队伍,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一是抢抓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保证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于发展所需的人员、设备、运行等疾病防控工作经费;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是专业很强的工作,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者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建议将专业人才的引进纳入政府的人才工程项目,按照相关规定,补足补齐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缺口,落实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同时调整优化公共卫生与人员结构,一方面严控人员进入关,坚决杜绝非专业人员的进入,一方面加快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和骨干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相应人员的医学专业能力和医防结合能力;三是探索建立科学的薪酬机制,按照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改善一线工作人待遇,激发全员工作积极性;四是常态化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掌握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防护措施,提升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补齐短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要求,科学选址、合理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县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建设,配置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的必要设施,加快我县公共卫生疾控体系建设步伐;二是全面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达标建设和能力提升项目,对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加强实验室设备配置,改善仪器装备条件,力争疾病预防机构实验室设备装备达标率达到100%,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三是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救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运行机制,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四)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加大健康教育理念和疾病防控等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以健康促进为核心、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学校与企业和公共场所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的“六进”活动,构建全民健康教育体系,让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关于全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2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水平,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服务职能。近期,我们组织专班围绕全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家,其中县直属医疗卫生机构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民营医院4家。高级职称医师有120人,中级职称医师有106人;高级职称护士有38人,中级职称护士有203人,公卫医师有112人,全县共计有2447张床位。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孝昌县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从无到有,构建了以疾控中心为重点,县人民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依托的县、乡(镇)、村三级传染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二、具体做法

(一)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制度建设。我县成立了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公共卫生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建立并完善了《孝昌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方案》,以“一案三制”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卫生应急工作实现了组织管理和指挥体系从无到有、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管理方式从经验管理到依法科学管理、工作重点从重处置到预防与处置并重、协调机制从单一部门应对到跨部门协调联动的重大转变。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置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对内负责综合协调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等工作,对外负责与宣传部、气象局、公安局、、财政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了多渠道、多形式应急处理方式,初步建立起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紧急状态相结合的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二)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队伍建设。秉承统一指挥、纪律严明、反应迅速、处置高效、平战结合、布局合理的基本原则,我县成立了一支主要由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组成的县级卫生应急队伍,分别为医学救援类、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类、核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四类卫生应急队伍,第一梯队由现从事该行业的专业人员组成常备队伍,其它由曾从事过相关专业的业务人员组成预备队。

(三)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水平。非典以后,国家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加强疾病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突发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我县在应对暴雨洪涝灾害、手足口病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人禽流感疫情、伤寒疫情、水质污染事件等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县卫生应急工作反应迅速、有效的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2016年作为孝感市第一县市获得“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先进县”称号。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县新冠肺炎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全民参与联防联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卫生应急工作保障水平低。一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健全。因经费不足,无常态化财政保障机制,应急物资储备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需要,我县疾控中心近十年仅自购1台离子色谱仪大型仪器,有些仪器因精度不合标准,已处于停用状态。二是业务用房面积小,布局结构不合理,造成医院与办公区域混合办公。我县没有一个规范的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应在医疗机构内独立区域与普通门诊相隔离的“三室两通道”标准,才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三是各医疗卫生机构资产负债率较高,运行困难。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处于负债运行,特别是近半年因疫情原因,业务收入基本为零,但医护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硬性支出不断增加,导致入不敷出,均出现不同程度财务困难。

(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一是应急管理体系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影响卫生应急管理效能。如我县疾病控制中心因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限制,近年来学科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二是应急队伍人员严重不足,存在一岗多职现象。如卫店镇卫生院王平医生,一人身兼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村医管理、应急管理、预防接种门诊数职,工作强度大,无法专心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三是应急人员缺乏专业学习培训,救治处置能力不足。卫生应急队伍缺乏完善的应急处置技术培训和演练基地,不能科学、系统、有效地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应急队伍实战能力与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影响救治处置效果。

(三)监测报告网络系统不健全,预测预警能力不强。我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跟不上时代步伐,尚未建立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的信息资料库,各方面工作经验不足,监测报告网络系统领域建设处于空缺状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与公安、民政、医保、政务等有效协同不够,区域内各领域信息不能互联互通,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识、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发现、报告和早期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识、能力薄弱,极大影响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和判断,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影响救治效果。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抓住国家当前对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倾斜的政策机遇,策划一批应急与谋远的卫生项目,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救治能力不足、疾病预防控制硬件设施和设备配置落后的状况,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适度超前逐年增加,尽快使原本比较薄弱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改善和不断加强。补齐此次疫情所暴露出的短板,调整医疗资源投入结构,加强社区、农村等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防控能力建设,加大向基层转移支付力度,切实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完善规范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预案动态更新修订机制,认真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对已有预案进行梳理、修改和完善,做到专项预案体现专业应对、部门预案体现部门职能、单位预案体现具体处置、重大活动预案体现预防措施,逐步形成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若干卫生应急专项预案、分事件类别的部门单项预案,处置流程、工作规范所组成的卫生应急预案和规范体系,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部门应急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

(三)完善监测报告网络系统,建立综合应急平台。加快建设以县、乡应急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为主干,县直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为枝干,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为支点的全县应急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把社会公共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社会突发事件管理、社会安全生产管理等整合为一个综合管理平台,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机制,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充分满足应急值守、信息、指挥协调、综合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基本职能。

(四)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大医卫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强化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加强应急救治队伍专门培训和定期演练,努力造就一支训练有素能打胜仗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择优选拔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车辆和必要的设备,并分设各个专业应急工作组,覆盖形势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社区指导、物资调配等领域,同时在各主要业务单位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充实壮大专家团队和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提高应急队伍的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五)创新方式方法,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讲究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也强调,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要推动将健康元素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要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卫生城镇创建。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崇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推广分餐公筷、拒食野生动物,推动公共卫生发展,坚决预防和严格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关于全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3根据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2020年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安排,8月份以来,市政协调研组围绕“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赴县市区及部分疾控医疗机构、重点企业实地调研,开展网络议政,召开市直单位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赴外地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卫生机构建设不断加快。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市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平台等项目相继启动,投资达18.45亿元。各县市区实施重点医院改扩建、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16个,总投资12.325亿元。

(二)防控救治能力不断增强。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传染病病区初步建成。完成6个县级综合医院感染科建设,建成乡镇中心卫生院发热哨点诊室35个。市县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16个,县市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基本完成。

(三)应急处置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市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总体预案1个,专项预案4个;联合组建区域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3支。按照“四集中”原则,强化“四早措施”,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和常态化防控,取得确诊病例全省最低(6例),每万人口感染率全省最低(0.02)的显著成效。

(四)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加强急救指挥平台建设,形成了以市急救中心为枢纽,县市区急救分站为纽带,乡镇急救点为支点,基本覆盖全市城乡的急救体系。参与构建“长三角院前急救联盟”等跨地区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公共卫生应急跨省演练,提升了我市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水平。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诸多短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均为临时设立,没有常态化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机构,部门应急职能不清晰,沟通协作不够高效。卫健系统应急管理与指挥体系不完善,预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缺乏,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健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不顺畅,存在“防控-治疗”分离问题。应急预案缺乏动态调整、考核评估机制,推演验证不充分,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不相适应。

(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市本级无传染病专科医院,市县综合医院都未规划建设传染病病区和发热门诊,多为临时改造和搭建,基层卫生院(室)重大疫情基层首诊、预检分诊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进展不快,利用市体育馆改造升级平战结合设施未启动。市本级财政专项经费不足,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缺人缺设备缺技术,市县疾控中心检测、现场处置等专业设施普遍缺乏,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三)专业人才不够充足。全市疾控机构省定编制434个,实有编制423个,整体空编率15.6%;乡镇卫生院空编362名;村医1167名,50岁以上占46.3%。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突出,特别是基层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全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紧缺,现有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和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仅占2.5%和1.3%。

(四)物资保障不够有力。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职能部门没有明确,尚未建立物资储备库。物资保障生产流通网络和物资采购储备、调用更新、收储补偿机制不健全,大数据平台没有建成,分级使用、分类管理规范标准缺乏。目前,我市公共卫生机构工作经费主要以中央转移支付和省财政经费为主,疾控中心物资储备不足且更新不及时,医疗机构常规储备仅能维持日常所需,难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对策建议

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特别面对秋冬季第二轮疫情扩散风险,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机遇,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建设更加完善、更加系统、更加高效的应急预警决策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加强领导,健全应急协调机制

研究出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制定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成立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委员会,设立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统筹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建立定期沟通会商机制。落实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合作协议,深化长三角公共卫生联防联控联席会议制度,参与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互通疫情协查、联合培训演练、防控物资调配机制。

依托“数字宣城”综合平台,整合现有信息业务资源和管理系统资源,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健全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专家研判、视频会商和现场调度等功能;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疾病预警监测信息系统,配套重大传染病流调、疫苗可追溯、应急医疗物资管理和调配等子系统,构建智慧应急新模式。

(二)科学设计,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抓紧修订完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技术指南,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编制相应应急预案。汲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对已有预案进行梳理、修改和完善,优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保障、舆论引导等环节,调整充实相关内容。

设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日”,建立预案动态更新和演练制度,每年组织跨区域实战演练或桌面推演,在实践中推动不同层次类型、不同部门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探索购买社会服务参与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编制、实战演练及效果评估、疫情信息摸排等工作。

(三)多措并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全面摸排我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现状,等高对标沪苏浙,针对性制定任务清单和建设计划。启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过渡期内保留同翔医院作为应急医院,新建市立中医医院,推进市体育馆平战两用改造升级,配足负压病房和救护车,力争在“十四五”时期补齐短板弱项。加快市县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改(新)建,确保年底前完成。加强乡镇医疗救助点建设,提升农村地区院前急救能力和水平;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增加急救机构辅助岗位投入。加快推进市级及县市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配备、更新实验室设施设备,提升新冠病毒核酸以及其它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

优化市县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专业人才引进流程,盘活用足现有编制资源。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疾控中心和基层卫生院(室)绩效考核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重视加强皖南医药卫生学校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才。组建公共卫生应急专家智库,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建设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将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疾病防控基本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大型设备购置、应急医疗物资更新等专项支持力度。

(四)平战结合,强化应急物资保障

设立市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各县市区设立分中心,依托各类综合医院建立储备点,明确主管部门及职能,健全“市-县-机构”三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目录、标准、品类,科学评估存储规模和布局,出台相应采购标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实现科学调配和高效管理。

创新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模式,实行实物储备与协议实物化储备、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原材料储备与生产设备储备、本地供给与区域合作相结合,建立储备、生产及流通网络。完善补偿机制,出台支持性政策,鼓励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在我市布点,建立应急医疗物资供应保障基地。

(五)基层导向,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中医保健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一)医共体组织架构

阜南县县域医疗共同体是由县委、县政府强化领导,联合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物价局、县发改委、县民政局等单位成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阜南县人民医院和阜南县中医院两家县级医院牵头,整合28家乡镇卫生院及对应村卫生室,形成县、乡、村一体化的医疗管理模式,医共体管理中心领导小组设在县卫健委。

(二)医共体建设成效

阜南县从2015年就开始试点建设医共体,并于2016年成立医共体管委会和相关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属于起步早、发展快、运营效果在全国医共体建设中相对领先的典型案例。

阜南县部分乡镇卫生院转诊控制达90%,基层首诊率达80%、医保基金结余,部分村医平均月劳务收入5000元以上,且每年转诊给村医带来额外收入基本在5000元以上,县域临床医生平均月劳务收入在6000元以上。

(三)建设亮点

政策方面。早在2015年,阜南县卫健委就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及《安徽省医改办等五部门关于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开始试点县域医共体建设。并于2016年编制《阜南县医疗服务共同体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配套内容包括医保基金支付办法、药品带量采购实施方案、多点执业试点方案、城乡医疗对口支援、服务收入结算与分配、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医共体转诊工作、按病种付费管理、个性化签约服务等19个政策来保障和支撑医共体的建设发展。

管理创新方面。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高位推动,联合多部门相关政策,通过深化指导,降低了医共体建设各医疗机构、各部门之间协调推进的难度。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支撑,为推动医共体组织架构、人事、医药、业务协同等管理层改革,加快医共体推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将分级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医共体建设重点内容,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转诊及公共卫生服务补贴、鼓励政策,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成为惠及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举措,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总体目标。

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区域心电、区域影像、区域检验中心,实现了基层采集、拍片,县医院专家出具诊断结论,让患者在住家临近的乡镇卫生院就可以享受县级医院专家服务和先进设备资源支持,区域业务协同,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以居民健康档案为中心,全县使用一套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公共卫生服务数据统一入口上报、使用,不同角色的公卫人员根据相应的权限分配不同的功能模块,方便基层医生完成各自的业务工作,解决了公共卫生各条线业务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

二、考察学习要点

考察组出发前制定了详细的考察学习目标和人员分工,在地过程中,对阜南县卫健委、牵头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多地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了解和学习理解,深入了解到阜南县医共体建设过程及运营成效,从试点摸索到全面建设,再到走向成熟,陪同单位及相关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不仅倾囊相授,也不厌其烦的解答了考察小组各种细致问题,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汇总说明如下:

(一)阜南县卫健委

在卫健委一楼会议室,阜南县卫健委主任李主任、中医院医共体负责人、信息处石主任等相关人员详细介绍了阜南县医共体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并给予了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相关文件资料。阜南县域医共体目前虽然没有建设统一的人、财、物管理系统,但是医共体管委会从管理入手,通过系统化的激励考核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例如:牵头医院抽调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帮扶,既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力量,又同时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帮扶医生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上级单位发平均绩效工资,乡镇卫生院发业务绩效工资。

目前阜南县域医共体信息化方面的建设重点是资源共享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两大部分,总体依托安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均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了共享调阅。

(二)县人民医院

在县人民医院,卫健委李主任、县人民医院主管副院长全程接待了考察组,先后参观了县人民医院会诊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影像中心、区域检验中心等业务科室,实际了解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现状,现场咨询几大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中心的工作模式及信息化建设情况。其中资源共享中心核心是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县人民医院通过医共体平台接收基层单位上传的影像图、心电数据,并由排班医生在线实时出具诊断报告,审核后再将报告回传给基层单位,切实共享县医院优势医疗资源,缓解了基层医疗资源薄弱的问题。

(三)地城镇卫生院

地城镇卫生院院长针对院区门诊、住院临床医疗及公共卫生两个方面情况做了详细介绍,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该乡镇卫生院首诊率达90%左右。基层医疗服务方面,针对基层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各乡镇卫生院统一部署了《阜南县乡村医疗一体化管理系统》和《阜南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平台》两套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数据统一、信息共享,具有业务系统互通性好,业务融合度高等特点。如院内医疗系统与公共卫生融合,院内系统与区域系统的无缝融合,基层医生移动终端与公共卫生业务的融合,使得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医生的工作负担。

(四)杨郢村卫生室

杨郢村卫生室属于阜南县龙王乡卫生院管理的其中一个村卫生室,杨郢村现有9个自然庄,23个村民组,总人口3千余人,村卫生室配备4名村医。该村卫生室医生介绍了医共体在村卫生室的建设情况,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人、财、物、药品等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的成熟模式。村卫生室配备一体化终端,入户随访时方便携带,包括血压、血糖、心电等数据通过一体化终端直接上传公卫系统,不能修改,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随访服务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卫健委陪同人员的现场描述,村卫生室严格规范执行医疗行为,尤其是村医方面,坚决查处无证行医、超学科行医行为。有相关执业资格的由卫生院聘用,安排在村卫生室行医,也可自愿参加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学习心得

通过对阜南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考察学习及经验总结,阜南县医共体成功的核心关键点有八个方面,具体如下:

政府高度重视,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一把手”工程。阜南县近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医疗卫生改革工作,对于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委书记以及到县卫健委相关领导都高度重视,特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对医共体建设进行全权把控,负责医共体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除此之外县委领导定期组织医共体专题会议,定期总结医共体遇到问题,进行专项解决,以推动医共体健康发展。

医共体配套政策完善,衔接紧密。阜南县为鼓励县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积极参与医共体建设,专门出台了《关于医疗服务共同体合作医疗基金保障措施》、《医共体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实施方案》、《医疗服务共同体转诊工作实施方案》、《医疗服务共同体医疗服务收入结算与分配的意见》等10余项涉及医共体核心发展的指导文件,这些政策衔接紧密,环环相扣,从根本上解决医共体利益平衡难、资源共享难、统一管理难等核心痛点,以《医疗服务共同体转诊工作实施方案》为例,为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推动患者上转,专门建立转诊补贴政策,村医每转诊一次,县医院给村医单独补助100元,就诊完毕后,基层医生还可以拿到100盈利收入。上级医院康复患者向下转,给县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单独补助50元,且在乡镇和县级医院建立不同收费标准,患者在基层就诊费用远远低于县级医疗机构,提升患者转诊积极性。

在卫健委层面,建立了转诊监督机制,对机构服务居民跑到县外就诊,对机构施行相应的惩罚机制,基层机构只有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将患者留在县域。通过此项措施,大大减少了县外就诊人次,大部分县域医保基金留在县域内,卫健委又将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本县域基层医疗建设,一部分资金作为绩效考核资金。因此在转诊体系落实方面,卫健委主导下的一系列组合拳,平衡了卫健委、县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四方的利益关系,积极推动了双向转诊成功落地。

医疗卫生方面持续投入较大资金。阜南县医共体建设的第一核心任务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阜南县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分期投入30亿,提升基层软硬实力,包括基层医疗机构房屋标准设施、设备配置、人员配置等,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服务、环境“三提升”;第二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配置健康一体机,全面提升基层信息化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可通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电子化,健康一体机用于公卫上门随访服务,随访数据实时与基层医疗机构公卫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一体机采集到患者随访信息及时同步到公卫信息管理系统中,大大减少了基层医生及村医的工作量。

医共体医保基金实行总额预算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阜南县医共体为医保实行统筹管理,专门在医共体内建立单独的医保基金专用账户,医共体内机构医保基金全部划入到此专有账户,由卫健委和牵头医院共同管理、监督医保基金的使用,对与每年剩余医保基金,按照6:3:1分配到医共体机构内作为绩效发放,针对超支的部分资金进行合理分摊,由牵头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分摊补齐。

公卫资金由医共体统筹管理。阜南县医共体内各机构的公共卫生经费,统一划拨到医共体所属牵头医院,由牵头医院按照基层机构绩效考核情况进行拨付,从而实现了公卫资金的统一管理。

分级诊疗是医共体建设成功的核心所在。总结阜南县医共体成功关键,阜南县卫健委主任、阜南县人民副院长、阜南县中医院院长一致认为,建设分级诊疗机制是医共体机构间资源共享及协同发展的关键。针对分级诊疗,阜南县采用“两步走”建设思路,第一步;搭建远程影像、远程心电信息化资源中心,由牵头医院负责安排临床医生,免费为下级医疗机构上传的患者影像、心电片子进行阅片下诊断,同时成立奖励资金,作为上级医院阅片鼓励;搭建完善的转诊机制,明确各级收治范围及双向转诊的病种名录,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连续服务”为原则,严格格执,上下贯通。第二步技术帮扶,建立了一套完善、可实施落地的技术帮扶方案及奖励措施,上级医疗机构医生愿意主动申请到基层服务,去带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水平。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及信息互联互通。阜南县公共卫生服务始终坚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基层服务关键切入点,家庭医生团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管理者和服务者。针对这一块,阜南县成立了一支技术能力强、服务全面的家庭医生团队,由他们全权为患者健康服务,包括随访、体检、诊疗。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无法诊治病种,转诊发起必须由家庭医生发起,为避免患者自发选择到上级机构诊断情况,将对患者医保报销比例及报销程序进行限制。另外,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统一配备健康一体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统等设施,进而实现了软硬件设施的信息互联互通,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配套完善绩效考核方案。阜南县医共体绩效考核完全遵从“多劳多、激励惩罚并进”绩效考核体系,从技术绑定、诊疗工作量、医保基金使用、药占比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且绩效考核制定方案全权由医共体管理办公室牵头制定及监管,综合性考核医疗机构及医生工作情况。

四、对南乐县医共体建设的建议

(一)组织机构建立。建立强有力的医共体管理办公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管,医改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管理制度化,明确职责;

(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需紧密联合多方部门,共同为医共体财务管理、资源下沉建立配套鼓励政策及保障体系;

(三)开展医共体管理创新。理顺医共体人事、财务、资产等管理体系,科学界定医共体内部管理职能;

(四)解决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资金保障的问题。医保基金、公卫经费划拨给医共体配套使用,财政、医保局、卫健委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可参考阜南县对医保基金使用的办法“总额控制、季度预拨、年终决算、超支原则不补、结余留用”的方式进行结算。

(六)推进分级诊疗开展。按照“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连续服务”的原则,构建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一般常见病留在乡镇卫生院诊治;疑难复杂病上转到县级医院进行诊治;

(七)开展签约服务。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和管理一体化,优化村医队伍,提高村医待遇,改善村医服务手段,县卫生局和县乡医疗机构都必须加强对村医的政策、管理和技术培训,推广村医签约服务,通过签约服务和签约转诊,引导县域居民养成有序就医;

(八)严格考核监管。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管理,医保经办机构继续履行并加强相应职责,强化监管、确保基金安全。继续做好基金经办服务工作。转变部分职能和管理方式:按季度预拨部分资金至县域医共体;考核县域医共体临床路径执行率、病人实际补偿比、县外转诊率等,并与医保基金年终结算挂钩等一系列的完善监督监管方案;

(九)强化信息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建设,全面优化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县乡医疗机构的紧密合作,提升和优化效率。

(十)重点建设资源共享中心。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不够、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共享牵头医院的优势资源。牵头医院通过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免费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阅片、诊断等服务。增加的人力成本通过医保基金的分配比例、转诊增加的营业收入进行补充。

(十一)分级诊疗系统重点建设。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系统作为分级诊疗的抓手和纽带必须重点建设好,为开展分级诊疗工作落实起到信息互通、共享的作用。

(十二)整合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目前南乐县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信息化系统相对较多,数据不能共享互通,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卫服务工作的开展和绩效考核的准确性。本次项目必须解决公卫数据互通共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