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薛宝钗范例6篇

新版红楼梦薛宝钗范文1

关键词 薛宝钗 封建形象 随分从时 多重性格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People of "Dream of Red Mansions"

――Image of Xue Baochai

YU Dan

(Zhen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Zhenjiang, Jiangsu 212003)

AbstractAs one of twelve "nobiles", Xue Baochai not only brings together the feudal era of women's sparkling place, and it also disclosed the strong feudal ideology. As anart typical full of flesh and blood in"Dream of Red Mansions",not only summed up China's feudal society, cultivated life skills and the author of unique insight in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contained non-repeated image of the social meaning of life.

Key wordsXue Baochai; feudal image; obedience; multiple personalities

《红楼梦》中以艳冠群芳而居于十二“金钗”之首的薛宝钗的形象,是作为林黛玉的对照典型而出现的,其目的正如著名学者王昆仑所言:“使人理解到在正统风格以外,还有更优越的灵魂存在。”

作者曹雪芹是有意识地将薛宝钗作为符合封建社会正统标准的典范女性来塑造的。她雍容娴雅、知书达礼,颇具大家风范,是一典型的封建淑女。与林黛玉相比较,在许多方面,薛宝钗几乎赋有压倒林黛玉的力量:经史子集,融会贯通;诗词歌赋,博收广采,绝不逊于黛玉,行为豁达,没有黛玉的尖酸刻薄之相。在通常情况下,她总能理智地、冷静地控制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轻易将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特别是在待人接物方面,事事周到,处处见其温柔体贴,因而她能取得被环境所推崇所喜悦的地位,这更是黛玉无法做到的。

但是,作者笔下的薛宝钗又不仅仅只是“闲来只以针黹为事”的名门闺秀,她比别的“金钗”又多着一份运筹谋划,治家理财的才能。这种“齐家”之才在帮助探春理家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为了弥补这个封建家族经济上的浩大开支,她采取新的经济政策,改革管理制度。在精打细算之余,她还不忘施些小恩小惠。于是,一方面扩大了贾府的收入,另一方面人人服帖,个个称道。由此可见,宝钗在理财治家方面的精明能干是不下于荣府的“女管家”王熙凤的。正因为如此,宝钗深得封建家族中长者的器重。

此外,薛宝钗的能力更是表现在善于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上。她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且拥有巨万之富,虽客居大观园,却“一应日费供给,一概自理”。尽管这样,薛宝钗并无丝毫娇气,处处都表现出随和的好性格,也从不做一件妨碍人的事,从不说一句刺激人的话,善于避重就轻,避免争端。目光犀利的王熙凤形容她说“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大观园人事复杂,情弊日多,危机四伏,宝钗看得清清楚楚,但她却从不指责什么,并且她对人事的警觉性是很高的,到了绣春囊事件发生而举行大检查,虽然例外地不查她的蘅芜院,然而她断定这是搬出去的机会了;于是她假托母亲身体不好无人照看,毫无痕迹地搬回自己家中去住,从此再不回来。她既能敏锐地判断金钏跳井、薛蟠挨打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又能权衡厉害得失,提出相应措施。作者在书中所作的评语很扼要地道出宝钗的处世哲学: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应该说,她的处世方式是圆滑的,善于明哲保身的,这种种处世的技术,绝不是黛玉、湘云等人所能领悟的。宝钗年纪虽然只比黛玉大一两岁,而对人行事已完全是一个精通世故、练达人情的成人态度了。因此,在荣府那样复杂的环境里,她和周围上下老幼都处得“尽得人心”。另外,薛宝钗还善于察言观色,逢迎封建家长的心意,以便讨其欢心。因此,在派系磨擦繁多、嫡庶争夺激烈、主奴矛盾尖锐的非常复杂的贾府,宝钗能够举重若轻、左右逢源。

但是,薛宝钗毕竟不是完美的 ,透过其迷人的外表,察其内心灵魂深处,却隐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气。文中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宝钗为了替自己摆脱偷听的嫌疑,而嫁祸于林黛玉。从这一点来看,宝钗也有阴险、可恶的一面。再如金钏投井事件,薛宝钗安慰王夫人说“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下转第245页)(上接第212页)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薛宝钗不仅对金钏的死表现出无比的冷漠,更是在明知其死因的情况下,为了替王夫人摆脱罪名,而故意捏造事实,颠倒是非。这些不仅反映了薛宝钗的冷酷、寡情的一面,更是展示了她具有维护贵族罪行的庸俗性。因此,薛宝钗工于算计、损人利己的形象与黛玉天真无邪的一面相比就大为失色了。

此外,薛宝钗身上还有浸透着浓重的封建主义思想。在《红楼梦》中,没有哪位“金钗”能像宝钗那样自觉的信奉,理智的遵循封建礼法。她不仅自觉地维护与恪守封建道德标准,她更是希望通过她的一整套封建教条来瓦解林黛玉叛逆的人性解放觉醒者的精神支柱,这些都直接反映了薛宝钗有着极其深重的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的封建思想。此外,对于贾宝玉的“离经叛道”,她是相当不满的。她不止一次地规劝宝玉去“立身扬名”,不可荒疏“仕途经济”的学问,可见她是科举制度热烈的支持者。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薛宝钗的“仕途经济”式的志气和才略。在婚姻问题上,她也深信所谓的“金玉良缘”、“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论调。在这些方面,薛宝钗的封建、保守的思想意识与林黛玉叛逆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薛宝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总而言之,薛宝钗的形象,有些是可恶可恨的,如她在金钏投井事件中的态度;有些是可鄙可憎,如她的热衷功名利禄,为人奸伪;有些是可赏可悯的,如她的聪明、才禀,某些不见心机的大方、朴素,以及她的某些少女的感情、风韵。然而,她的性格中那些可赏、可悯的因素,又是散发着浓重的封建气息;她的性格中那些可恶可恨、可鄙可憎的因素,又并非是个天生阴谋家的禀赋。主要是封建主义的意识、观念、习俗的自然表露。作者塑造出来的是一个自觉地皈依、奉行、维护封建主义而又不自觉地受了封建主义的毒害与损害的贵族少女。作者笔下的薛宝钗,也属于正邪交赋、善恶相兼的性格。

薛宝钗的形象所反映的时代内涵很丰富,她是公认的贤淑女性的典型,按封建标准来衡量,堪称德、才、貌、识俱臻完美的理想形象。然而在《红楼梦》“理的世界”里,因果逻辑混乱不清,本该幸福的宝钗却得到悲剧的结局。婚后不久,即丧失了一切欢乐存在的基础,家族衰落凋零,丈夫离家而去,她被苦难的命运抛进凄凉寂寞的境地。她不仅是一个自觉的封建主义的恪守者,而且还是一个不惜殉之以身的卫道者。因此,她既是一个封建制度之下的牺牲品,又是一个为巩固封建制度而牺牲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太愚.红楼梦人物论.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1990.12:229-233.

[2]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5:175-178.

新版红楼梦薛宝钗范文2

[关键词]情时;伦理;分析

据脂批《红楼梦》可知其原本末尾标有“情榜”[1]290,在张之著的《红楼梦新补》第一百十回“离恨天灌愁海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情榜”中“正榜”之“情榜”上标着:宝玉为“情不情”,黛玉为“情情”,宝钗为“情时”。[2]438在《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如此描述黛玉和宝钗:“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红楼梦》56回回目中“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提到了宝钗的“时”。为何这些地方都用了“时”字来描写宝钗?这个“时”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为什么用“情时”来概括薛宝钗的性格特征?因此,弄清“时”的不同内涵,理解“情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薛宝钗的性格特征。

一、“情时”就是严格遵从社会伦理规范

《红楼梦》第八回中曹雪芹对薛宝钗评价的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由互文手法可知,这里“时”与“分”的含义紧密联系。而“分”在当时更多是指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在薛宝钗的眼里,主奴伦理规范是礼之大防,不可不遵。

(一)从对主仆关系处理看宝钗的“情时”表现

宝钗心目中认为奴才就应该逆来顺受。很多人在分析宝钗对金钏跳井一事时,认为她太过虚情伪善,圆滑世故。究其更深层原因是因为宝钗心里只是从主奴关系去看待金钏的死,做到“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2008年7月版,第32回,以下引文只注回数)她还认为金钏的死“纵然有这样大气”(32回),但有违奴才逆来顺受之“分”,所以不过是个“糊涂人”。这套理论都是出于维护当时的封建伦理秩序、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当凤姐因泼醋打了平儿,宝钗劝平儿道:“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他多吃了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44回)这里宝钗认为奴才作让主子撒气的工具是分内的事。而宝玉此时想到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的处境下生存之艰难,不觉“凄然泪下”。宝玉是将平儿看成一个平等的人,而宝钗是将平儿看成一个下人,下人就应尊奉主仆间应有的伦理关系,维护好主子的利益。当贾环和莺儿赌钱耍歪,宝钗反而责备莺儿,袒护贾环,也是强调要维护贾环的主子身份。这里时时处处可以看出宝钗在处理主奴关系时总是从维护封建伦理秩序、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出发。

(二)从对大人的听话孝顺来看宝钗之“情时”

小时候薛宝钗也是个“淘气”的,虽出自书礼之家,但是也会寻些杂书来看,当大人发现后“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42回),才从此只看些“正经书”并做些针黹而已,这说明薛宝钗很听大人的话。宝玉挨打后宝钗前去探望,从袭人处得知宝玉挨打与薛蟠有关,回来向薛蟠提及,薛蟠就说她得找个有玉的配,故处处护着宝玉,这时“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待要怎样,又怕他母亲不安,少不得含泪别了母亲,各自回来,到房里整哭了一夜。”(34回)这说明宝钗非常孝顺。当她得知母亲已经应承了与宝玉的婚事后,“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97回)这里说明宝钗是以牺牲自己的一生的幸福来实现对母亲的孝道。对大人的听话、对母亲的孝道,都是紧紧围绕当时封建伦理规范的要求。

二、“情时”就是积极趋向当时的社会价值标准

当时社会对男子的价值要求表现为要建功立业、考取功名;对女子的要求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要遵守妇言妇行妇德。宝钗就是严格按照这一标准去评判男子与女子的追求与行为的。宝钗劝宝玉留意于仕途经济是让宝玉随男子的“分”,顺应当时社会“时”;劝黛玉别读“杂书”,要遵从女子的“分”,顺应当时社会之“时”。

(一)宝钗之“情时”是对男子当时价值观认同的表现

钗黛起诗社,宝钗送给宝玉“无事忙”、“富贵闲人”的称谓来戏谑宝玉,“无事”又何谓“忙”呢?在宝钗看来,男子应当按照当时的社会价值标准去关注仕途经济,读圣贤,应科举,考功名,而宝玉从不去忙这些所谓的“正经事”,不按照当时社会的价值标准去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是整天或吟诗或冥想或游赏或宴饮,伤闲情,负韶光,“于家于国无望”,所以是个“无事忙”。“富贵闲人”是指宝玉不能操心理家,也不去留意学习理家的本领,这对于身为贾府将来掌门人的公子身份而言也是与当时要求不符的。从她对宝玉的这些称呼可以看出她对男子当时价值观的认同。

(二)宝钗之“情时”对女子之“分”的遵从

首先是遵从封建妇德。宝钗和黛玉谈及读书:“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偏认得几个字,既认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42回)看正经书以相夫教子,博个贤妻良母,是女子随分从时的做法。她时时用女子的“分”来要求自己,一次正与湘云论诗,忽而转题道:“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分;一时闲了,倒是把那于身心有益的书多看几章,却还是正经。”(37回)在湘云与香菱谈诗时说道:“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又道出对女子的“分”的理解:“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红次之,其余诗词之类,不过闺中游戏。”(64回)宝钗认为女子作诗无疑是闲时的游戏,算不得正经事。

宝钗对女子“分”的遵从还表现为尊奉封建妇行妇容的要求。端午节当宝钗得知元春给她和宝玉送的东西一样,想着越发没意思起来,没事总远着宝玉。因为她知道婚姻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不能主动追求爱情,这就是对封建“妇行”的遵从。在大观园行酒令前,大家被刘姥姥逗得笑得前仰后合,捧腹揉肠,喷茶喷饭,只有薛宝钗没笑,这绝不是作者漏写,而恰恰是有意为之。在这群嬉众笑的极乐忘情之时,薛宝钗仍然要遵从“妇容”笑不露齿的“分”的要求,不轻易地放纵自己。

宝钗就是这样严格的遵从封建妇德对女子的要求,压抑了活泼的情感,呈现出“冷”的特点。

三、“情时”是对“当下情势”审视后的判断

王熙凤曾说宝钗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而当干己事时,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一)“情时”表现为对当下情势判断后的趋利避害

宝钗在扑蝶时不意听到了小红和坠儿的谈话,为了不被小红发现后引起对自己的猜忌,就脱口喊出了“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自己虽然金蝉脱壳,但引起了小红对黛玉的不满:“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漏了,可怎么样呢?”。(27回)宝钗在当时的情境下,首先想到用金蝉脱壳的方法使自己如何脱了干系,并不虑及这样可能客观上嫁祸于别人,虽不能说宝钗是有意加害于黛玉,但在当时的情势下,当“事已干己”时,她想到的首先是如何让事情对自己有利,如何趋利避害,甚至不惜陷别人于不利之境遇。

(二)“情时”可以是对当下情势下他人心理的恰当揣摩

在“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一回中探春提出找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事”的人来收拾料理园子,由此可看出探春是一个有能力做事的人。而宝钗除了善于琢磨事,还很善于琢磨人的心理及人与人的关系,除了考虑到承包园子的老妈子的利益,还能想到不承包园子的其他老妈子的心理。她劝道:“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了,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上你们几个果子,多掐上几枝花儿,你们有冤无处诉呢!叫他们得些便宜,你们有照顾不到的,他们就替你们照顾了。”(56回)正是由于宝钗善于知人心,才让人心服口服,真正发挥管理的效用。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薛宝钗作为十六七岁情窦初开的女子,也有情不自禁的时候,但更多时候她都是按照封建伦理规范、当时社会的价值标准及妇言妇行妇德的规范去要求自己的行为,具有“冷美人”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华艺出版社,1995年12月。

[2]张之著,林乃之注:《红楼梦新补》(增订加注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

新版红楼梦薛宝钗范文3

关键词:时间地理学;活动路径;小说人物行为空间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1)06-0273-11

一、研究背景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以地理学科学化为目标兴起的计量革命为契机,学术研究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被分为许多领域的固定不变的说法被人文地理学瓦解了。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研究者们关于文学作品中都市论研究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地理空间解读的尝试。Pocock(1981)编撰的论文集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Essays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ce出版。Yi-Fu Tuan(段义孚1985),对柯南道尔所描写的英国大都市尤其是伦敦所体现出来的都市病的研究后,指出:柯南道尔结合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环境来描写的英国都市病,揭示伦敦等都市病态的一面,是一种环境决定论。杉浦芳夫(1992)选取了与东京近郊有关的文学作品,在介绍相关文学作品的前提下,结合东京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通过对地理空间解读的实践,达到向读者说明“New Geography”的目的。遗憾的是,在我国关注以地理学方法对文学作出地理空间解读的尝试还处于起步阶段。暖(2009)等以《水浒传》中塑造人物的实际文本为出发点,通过建立人物行为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对天罡星的行为特征进行共性概括和类型划分,归结出36天罡星豪杰气概、好汉气性、猛将气势的群体总特征,分出5个行为特征比较明晰的大类,并从文化地理的角度对天罡星行为特征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再就是在2010年6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的林珲教授曾在讲座中提到过目前有研究者试图从地理空间视角对张爱玲小说文本中提到的地方进行研究。张光英(2010)在国内首次将行为地理学研究方法引入文学文本研究领域,从地理学微观个体行为的视角,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对《红楼梦》大观园的主要人物行为空间进行思考和研究。

基于我国关注以地理学方法对文学作品作地理空间解读的研究非常之稀少,本研究选取典型小说文本中核心人物的行为活动路径,运用时间地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地理学空间的阅读试验,尝试把文学文本的阅读和新人文地理空间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文学关于地理空间解读的尝试。

二、时间地理学的概念与方法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以哈格斯特朗为代表的时间地理学,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中考虑,时间地理学对人物时空间结构的研究需要有必备两个条件,其一,需要有关人物出行活动的资料;其二,需要掌握人物一天内24小时连续进行的所有活动情况。路径、结构,可以通过将空间压缩为二维平面,用纵轴代表时间在图上加以表示。时间地理学认为时空框和制约是时间地理学的关键词汇。个人为了谋生或满足其获得信息、社会交往及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就在个人路径或者轨道中移动,每个人在时空间移动中所遇到的环境。一个人要满足需要,一般要从一个驻所移动到另一个驻所,然而,移动受到了许多制约,这制约可以归为三类:能力制约、组合制约和权威制约。可见,在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下,活动被作为一种常规发生的习惯行为来研究,强调了移动在行为空间中的重要性。

三、关于《红楼梦》核心人物研究综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大约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以刻画人物众多,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深刻而著称。曹雪芹现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是由原作者曹雪芹写的前80回和续作者高鹗完成的后40回组成。自《红楼梦》出现的二百多年来,“红学”界从“索隐”“发微”“释真”“考事”等或文学、或史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研究《红楼梦》中核心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世界汉学界鼎立而三的显学之一――“红学”。关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主要人物的研究视角二百多年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脂砚斋为代表的人物点评分析研究

脂砚斋是第一个研究《红楼梦》的人。周汝昌(1953)认为一部《石头记》,脂砚斋不啻给作者作代言人,尽拽底奥,此人之重要较之雪芹本人几乎要划等号了。杨星映(1982)认为脂砚斋还在曹雪芹的写作过程中,他就多次反复研究、评点,应当说是第一个红学家。李燃青(1985)认为脂砚斋在评点中,充分地肯定了《红楼梦》在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方面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并且提出了颇为深刻的美学见解。

(二)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人物原型分析研究

索隐派出现在20世纪初,以蔡元培为代表。索隐派不认为小说就是小说,而认为它是一部借“假语存”隐写的一段真实历史,事件有原型,人物也有原型。索隐派有独特的文艺观。(孙伟科)蔡元培认为宝玉就是胤初,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就是胤初和董鄂妃的故事“如董妃逝而世祖出家,即黛玉死而宝玉为僧本事。”新时期的刘心武就是“索隐派”研究方法的继承者之一。

(三)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考证派人物研究

胡适的《红楼梦考证》认为“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竟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者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俞平伯是胡适的学生和追随者,但俞平伯从文学的角度着眼,采取“以书为证”的方法进行《红楼梦》考证,提出“钗黛合一”的理论。新时期周汝昌先生的“新自叙说”是对胡适“自叙说”的修正和发展。

(四)以王昆仑(太愚)为代表的唯物史观人物分析法

1948年王昆仑结集出版的《红楼梦人物论》,以阶级定性为主的人物分析,将人物分为卫道者和叛逆者两大对立阵营,薛宝钗属于卫道者阵营,贾宝玉、林黛玉属于叛逆者阵营。以后何其芳、蒋和森、吴组缃的红学研究是这一种研究方法的代表。

二百多年来对《红楼梦》核心人物的研究已经相当系统、深入、全面。《红楼梦》关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核心人物的研究主要在各个流派研究思想

的语境下进行的。纵观历来的研究成果主要都是以小说叙述的故事情节作为理解《红楼梦》核心人物的依据,但人是叙事的主体,小说创造的人物活动空间与人之间存在全方位的互动关系,日常活动空间在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还反应了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人物对行为空间的能动选择上。理解了《红楼梦》核心人物的行为空间的意义,就能理解曹雪芹赋予《红楼梦》核心人物的独特的叙事意义。因此,本文则尝试从核心人物行为空间视角来解读核心人物。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文学就是以现实世界的事物为原型进行的创作,文学中描写的东西并不是现实,是作者感知的印象化的现实。小说要塑造人物、构造情节、推动矛盾冲突发生、发展直至矛盾冲突的解决和消亡,都离不开核心人物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行为空间。在小说中核心人物的空间移动通常表现为每日的活动。小说核心人物的日常行为空间反映个人与环境最直接最经常的交互过程,行为空间成为小说特定的典型事件下个人层面上长期和短期的选择和制约多重作用的结果,并且通过核心人物个人活动之间的移动将分散的活动地点连接起来形成核心人物活动行为体系。因此,文学家也如地理学家一样也是通过作品中核心人物的空间移动来完成文学中行为空间的描写。这样,如果地理学家的时间地理学视角的人物活动分析法是正确的话,自然利用时间地理学视角的人物活动分析法,通过核心人物日常行为空间移动的研究,以地理学视角对小说核心人物行为空间进行解读,进而完成对小说文本的一种地理学方法的研究解读就是可行的。

(一)研究对象的数据化

本文研究的数据基础是基于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文本中第5回至79回这一段时间内,根据行为空间信息要素的需要,截取核心人物在文本时间范围内的空间信息和活动信息,把核心人物在哪一回目、到达何地点以及同一回目中指明到达次数进行统计,合计得出核心人物在5回至79回地提到并到达的典型的、可评价的空间活动节点为:贾宝玉166次,林黛玉88次,薛宝钗81次,三个人共计335次(表1)。

(二)人物总体行为空间特征分析

根据表1提供的数据,将人物总行为空间进行汇总并空间化(图1)。行为空间是行为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空间,主体的要求是整个行为的出发点。核心人物在某一个空间中停留一次,就在该空间中标出一个节点,节点的多少可以反应出核心人物在该空间的活动情况。

核心人物总体行为空间特征表现出如下特点:1、核心人物的主要行为空间集中在贾母院、王夫人院、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五个地方;2、从所占有行为空间大小的视角来看,贾宝玉行为空间范围最大,最为明显的体现在贾母院、王夫人院、潇湘馆和宁国府;3、贾宝玉的行为空间最为广阔,他的活动空间范围基本上涉及到了贾府及大观园的各个角落;4、贾宝玉和林黛玉属于两个人活动的行为空间比较多,相反,单独属于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活动空间则没有。

(三)核心人物典型活动路径分析

以上核心人物总体活动空间的汇总,为找出核心人物在小说故事发展中日常行为空间分布的一般性特征提供了强有力的途径,也为我们寻找到遮蔽在行为空间视角下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命运特点刻画和解释提供了可行的手段。那么,通过核心人物在故事发展中某些典型的活动路径的分析,揭示在一天时间尺度上个体生活活动的特征,探讨小说核心人物个体在制约条件下的日常生活活动路径,可以使在小说叙事学整体研究中被掩盖的个体的差异性得到显现。在活动路径的时空图中,横轴表示被简化为一维的空间,纵轴表示时间,(鉴于小说描写在时间上的虚拟性,不可能精确到几时几点,所以在时间表示上以文本中出现的上午、中午、下午、傍晚这样的总拟时间为节点。)横线或斜线表示人物移动,不同的柱体表示人物在不同的空间。

1、典型路径1分析

第8回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核心人物在贾府空间会合后,作者第一次正面描写他们之间正式见面的章节,所以活动路径具有典型性。此时三人虽然都住在贾府,贾宝玉、林黛玉住在靠近贾母的地方,薛宝钗和母亲一起住在梨香院,但在此之前作者并没有描述过他们三人一起见面的情景,所以本章核心人物在贾府空间的第一次完整出场就别具意义。

图2很清楚的反应出核心人物此时的路径特点:贾宝玉涉及到6次空间位移,林黛玉涉及到7次空间位移,薛宝钗则没有进行空间移动。贾宝玉和林黛玉空间表现出明显纠结,第一次纠结在于两人在家长的安排下一起到宁府参加活动,于中午的时候和贾母一起回到荣府;第二次纠结在于薛宝钗的住处,随后,贾宝玉到了薛宝钗的生活空间中,林黛玉随后跟来,核心人物三人在薛宝钗的住处回合,显然,林黛玉的活动是紧跟着贾宝玉的,由于薛宝钗的到来,而且有金玉姻缘之论,造成林黛玉的戒备心理,所以,一旦贾宝玉去了薛宝钗的空间,必然引起林黛玉的高度紧张,那么林黛玉紧随贾宝玉之后就是一种必然。从图2可以看出,林黛玉和贾宝玉在某一空间中的活动都是前后时间的事情,薛宝钗没有空间的移动。第5回作者写到,因为宝钗的到来,“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此时,贾宝玉感受到林黛玉对其活动空间的制约,在空间唯一上可以看出,此时贾宝玉在林薛两者之间是无所偏向的,所以,去完宁府回来,就会马上想起去探望薛宝钗。此时的宝钗稳坐家中没有移动的。

2、典型路径2分析

第20~21回写到贾宝玉因饭后闲逛,二度拜访薛宝钗,是小说文本第一次正面描写薛宝钗到贾宝玉、林黛玉的空间活动。由此小说文本描写了三个核心人物一天的活动路径具有典型性。(图3)

图3反应了在这一天的完整活动中,同样以贾宝玉拜访薛宝钗开始,贾宝玉有9次空间移动,林黛玉是5次,薛宝钗为7次。林黛玉在自己住处的活动更多一些,贾宝玉在薛宝钗、贾母、林黛玉三处反复活动,与图2林黛玉活动路径紧跟贾宝玉之后相比,图3薛宝钗活动路径和贾宝玉重复明显,往往紧跟在贾宝玉之后到达林黛玉的空间,但在与薛宝钗空间重复后,贾宝玉在活动路径上又表现出反复到林黛玉空间中,可以看出弥补的意图。另外,薛宝钗的活动路径明显复杂起来,围绕着林黛玉相对固定的空间活动,充满纠结的。

3、典型路径3分析

31-34回,“宝玉挨打事件”是《红楼梦》故事发展的一件大事,围绕这件典型,核心人物的活动路径因此具有代表性。(图4)

图4围绕着贾宝玉挨打事件,核心人物的活动路径各自特征明显。首先,三个人的空间移动次数是不一样的。在这一天中,贾宝玉涉及到9次空间之间的移动,林黛玉涉及到6次,薛宝钗涉及到11次空间移动,薛宝钗的空间移动最为频繁;其次,宝玉挨打前后,林薛的活动路径各具特点。最先三人从各自的空间汇聚到贾母院中后,林黛玉和贾宝玉有三个不同空间点的重合,是在挨打前的恰红院和在怡红院外边,以及挨打后的怡红院探视,薛宝钗和贾宝玉也有三次空间的重合,分别在宝玉挨打前的王夫人院、挨打后的贾母院、恰红院探视。此时的

路径安排显然意味深长,在贾宝玉挨打前,贾林有两次路径重叠,切都是避开旁人的,而贾薛的路径重叠均在贾宝玉挨打之后,都集中在长辈的视野之下;最后,从活动路径的完整性来讲,林黛玉显然活动路径最为简单,活动空间最为狭小,薛宝钗活动路径最为曲折,活动空间最大。显然,贾宝玉挨打,薛宝钗的纠结在活动路径中明显表现出来,而且薛宝钗的空间技巧更为明显,虽然作者明着写薛宝钗静若处子,但却让人物在活动路径上给予一览无余的展示。

4、典型路径4分析

第77-78-79回描写贾宝玉的知己晴雯死后第二天,核心人物连续的活动路径。丫鬟晴雯是贾宝玉的知己,晴雯是抄检大观园的最直接牺牲品,抄检大观园是赫赫贾府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所以此时三位核心人物的活动路径也具有典型性。(图5)

1、晴雯死后贾宝玉可谓失魂落魄。晴雯死后第二天,贾宝玉空间位移达到15次,除了早上的一段时间是被家长安排外出以外,其他时间都在大观园内游荡,还偷偷去了一趟晴雯家。2、林黛玉的空间移动也减少了,主要集中在自己住处、薛姨妈家、但是她还是记挂着贾宝玉,所以贾宝玉、林黛玉在怡红院外边有共祭芙蓉诔空间;3、薛宝钗再次回到母亲家,唯一保留一点联系的就是姨娘王夫人的空间,她果然静若处子。晴雯死了,大观园即将走向消亡,烟消云散了,贾宝玉最为纠结,薛宝钗是关心的是自己是否会因此受累,搬回母亲家,不再活动,唯有林黛玉深知宝玉,所以才会共同出现在怡红院外边共祭芙蓉诔的空间中。

五、结论与展望

新版红楼梦薛宝钗范文4

关键词: 《红楼梦》 理想人格 薛宝钗 形象魅力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之一,也是历代读者关注多分歧大的艺术典型,种种评说简直难以数计。就接受倾向看,历代读者群中薛宝钗的拥趸不少,红学成为现代学术典范学科之后,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挖掘这一形象复杂意义的有价值成果屡见,但有关薛宝钗的争议并没有消失,其形象内涵及得失的探讨仍然源源不绝,宏观的传统文化视角的阐释或许有助于纠正文学审美批评中的某些偏差和误会。

《红楼梦》读者印象最深的也许是薛宝钗形象与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密切关系。换句话说,薛宝钗的迷人风采很大一部分源于封建时代主流文化的魅力。所谓主流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最受推崇最流行的文化模式。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宋元之后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在政治体制、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乃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形成了完整成熟的规范和标准,诸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价值,学而优则仕的成才途径,“三从四德”的婚姻家庭道德,等等,因而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探求薛宝钗形象魅力应该是一个有价值的思路。事实上关于薛宝钗形象的文化意蕴,前辈今贤已有关注。有人指出薛宝钗身上浓郁的主流文化(封建文化)气息①;有人意识到薛宝钗人格修养的独特价值②;有人肯定薛宝钗是传统的“贤妻”标本③;更多的人注意到薛宝钗“会做人”性格特征背后的文化内蕴④……诸种评论揭示了薛宝钗形象的传统文化意义,证明这一艺术典型的确是传统主流文化的浓缩,主流文化为她增添了丰厚的意蕴和迷人的风采。循此思路,笔者就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思考探求薛宝钗形象内涵,为准确全面理解这一艺术典型提供参考。

“人格”是一个古今中外聚讼纷纷、迄今仍无定论的心理学概念,台湾学者杨国枢强调人格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⑤;北京大学陈仲庚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⑥。最简明的说法是,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⑦。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可以间接测得和验证的特点。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的行为一定的倾向性,表现了由表及里包括心身在内的真实的个人,即所谓人格。

人格可以体现为个体形式,也可以形成社会性理想化模式,就是说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总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型人格。所谓理想人格,台湾学者韦政通认为其涵义与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探究的“代表人格”相似,要点有三:(1)“代表”,即统计上的次数。行为中任何一个项目,出现于社会内大多数人民,即是该社会“代表人格”的一部分。(2)“代表”所指者,也许是人格中的某些共同特质,不因外显行为之差异而丧失其存在。因此,其注意重点不在可观察的行为和反应的小节细目之上,而在于基本取向和人生观。(3)“代表人格”有时候是指能表现文化精神或菁华的人格⑧。据此,可以肯定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自己的理想人格,它以儒家圣贤理想人格为根基,糅合了道、墨、法、佛等诸家理想人格因素而凝聚成形。尽管如此,由于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形成的过程比较复杂,学者们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概括往往见仁见智,甚至完全对立⑨。相较之下,笔者赞同中山大学李宗桂的说法,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⑩。首先,“君子”是先秦诸家表达各自理想人格时一致使用的概念,就其褒义而言,诸家具有通约性。儒家公开表示以天下为己任,以自我牺牲精神维护宗族以至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人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等等,这无疑是一种君子作风。道家、墨家、法家也是提倡、推重君子作风的,《庄子・在宥》云:“君子不得已而临天下,莫若无为。”君子成了庄子无为而治政治理想的执行者,是庄子所欣赏品格的代表者。《墨子・非乐上》说:“士君子竭股肱之力,其思虑之智,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禀府库,此其分事也。”君子也是人格化的墨家观念的代表。法家对君子的推崇一点不逊于道、墨两家,《韩非子》一书言及君子约有三十三处,有不少是以肯定的口吻和态度议论的。由此可见,儒墨道法诸家不约而同都把“君子”作为他们的思想或推崇品格的代表者和体现者,“君子”人格是中华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人格。其次,“君子”人格是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必然产物。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建立在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和以血缘亲情为核心的心理基础之上。古代农业往往严重依赖自然条件,讲究集团之间、个人之间的团结协作,有安土重迁、集体主义等鲜明意识,这样,温柔敦厚、文质彬彬、以他人为重等君子人格是其逻辑产物。再次,君子人格最适应专制主义政治结构,是漫长封建社会中统治者能够容忍甚至为己所用的人格类型,所以中国封建社会虽然王朝屡次更迭,君子人格却始终维系不坠,为全社会所认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的理想人格。

那么何谓君子人格?“君子”一词,溯其来源有二义:一指有尊位者,如《尚书・周书・旅獒》“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此处“君子”“小人”显然是指社会地位而言。二指有盛德者,《仪礼・乡饮酒礼》曰:“以告于先生君子可也。”郑玄注云:“君子,国中有盛德者。”揣其意,此处“君子”即着重于才德之义。后世文化发展逐渐淡化了“君子”词义中“有尊位者”的义项,更突出了个人品行特质,所以君子人格就成为君子的精神意识在行为心理中的体现,这种体现经过几千年的洗练和筛选,荟萃了历代华夏人民的优良品质,加上历代有志之士的践行和光大,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肯定的理想人格。至于君子人格的具体内涵,目前学界的概括各有侧重{11},综合诸说,我们认为君子人格的要义是责任感与道义精神、仁爱之心与忠恕之道、自重自强与乐观通达等。

回头审视《红楼梦》薛宝钗形象,赫然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集中体现者,她以鲜活的艺术典型展示了君子人格的价值;反过来,君子人格超越古今的巨大感召力又给薛宝钗形象以无穷的魅力与活力。

强烈的责任感与道义精神是薛宝钗形象特质之一。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责任感和求道致德追求是君子人格的核心内容,儒家经典对此有大量论述,《易经》曰“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显然君子总是以道自任并在高涨的道义激情中萌生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读者也许疑惑,作为未出闺门的贵族小姐,薛宝钗唯一的人生是淑女―贤妻―良母的依次演绎,传统文化为士君子设计的那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她关系不大。不可小看社会结构的有机性和传统文化设计的严密性,人们熟知家庭是社会肌体中最小的细胞,它与社会整体息息相关,家庭的任何变化最终都会引起社会整体的变动,而社会整体的种种特征及趋向必然会渗透到家庭生活之中,尤其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性质,家庭与社会几乎虽二实一,造成家庭、社会无论在结构层次、运作方式和道德伦理诸方面都存在互逆性。董仲舒借天地阴阳自然之理论证封建统治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秩序的合理性,把家庭制度与政治制度高度融合,以父子、夫妇这种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建宗法制下的家庭制度为基础,以君亲、忠孝的联结为纽带,通过移孝作忠的情感转移,实现家族政治化和国家家族化,家庭与社会达成了合乎逻辑、无任何障碍的沟通,于是专为士君子设定的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君子人格理所当然也适用于家庭,适用于不出闺门的贵族女性包括薛宝钗身上。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薛宝钗的思想行为才能得到合理解释。

薛宝钗有个或大受赞赏或广被诟病褒贬悬殊的特点――好劝,即主动地积极地不厌其烦地以自认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或生活经验技巧等规劝他人改变思想或行为。纵观全书,薛宝钗的劝说活动比比皆是,涉及面相当广泛。她劝过哥哥薛蟠少去外头胡闹惹事(34回);她劝说母亲不要偏心溺爱,小题大做(47回);她劝过邢岫烟过日子须从实守分(57回),她劝过史湘云行事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人(38回);她劝过挨打的平儿想开些,不要愤怨(43回);她还劝过林黛玉应该谨守闺训,不可看“杂书”(42回);甚至还劝过姨妈王夫人减省大观园的费用(77回),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其中最惹眼的是她对贾宝玉的劝导,书中或明或暗多次提及。人们熟知贾宝玉的个性特异,在他身上有着无数的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大丫环袭人曾简明扼要地归纳为“三大病”:爱红;不喜读书;毁僧谤道(19回)。现代论者将之综合为“六不”{12},总之贾宝玉的最大问题是在人生目标选择和道路选择上与主流文化唱了反调,他完全没有传统文化赋予个体必须承担的责任感和道德追求,因此薛宝钗的劝诫诱导既是宝玉成长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又是她责任感和道德追求的鲜明体现。第32回、36回劝宝玉读书,讲谈经济学问;第48回以香菱苦心学诗为法教育宝玉“你能够有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第118回则以伦理亲情劝谏宝玉的出世之想,等等。除了正面的诱导劝诫之外,宝钗有时也采取明嘲暗讽的方式,最明显的是她为宝玉起的两个外号“无事忙”“富贵闲人”(38回),透露出宝钗对宝玉为人担忧、替人充役、代人受过的忙碌和百无聊赖、得过且过为表征的懒散两种惯性生存状态的不满。由此可见,薛宝钗的好劝上至长辈,下至奴仆,日常相处的兄弟姐妹更是屡见不鲜,她的态度始终是温和耐心、设身处地、不屈不挠。对薛宝钗的好劝,以往多注意其主流文化正统道德的内涵,鄙之为自缚缚人,但这恐怕无法解释薛宝钗劝说活动的普遍和劝说态度的坚韧,其实薛宝钗好劝的根本出发点应归因于人格上的责任感和道义精神。薛宝钗是主流文化的真诚信奉者,作为封建传统文化烂熟期诞生的艺术典型,薛宝钗所谓“道义”的内涵自然是正统的,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不必讳言,她的思想行为的本质和核心是浓厚的封建主义,比如对“女子无才便是德”信条的尊重,为人为文始终如一的浑厚雍容之气,都透露了她身上的主流文化气质。但这并不能否认或者降低其人格和道义的高度,道义内容会因时因人而异,道义精神却超越时代超越阶级而价值永存,“舍生取义”的忘我牺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坚毅,“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进取,在人格意义上弥久弥新,因此薛宝钗劝说活动体现的道义精神值得钦佩。作为寄居贾府的外客,性情温厚的薛宝钗本来抱定“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行为宗旨,贾府上下内外诸事与她并无利害关系,礼节也不容许她多嘴插手;薛宝钗与年龄地位相当的贵族小姐林黛玉之间既无血缘关系,又无人派定教导的义务,她也清楚黛玉对她颇为顾忌和防备;林黛玉在贾府地位特殊,虽然同为投亲靠友的外客,但黛玉却是太上祖宗贾母的心头肉,其待遇“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3回)。在这样的情势下,林黛玉日常交际中出点小纰漏,实在与她无干。游宴大观园行酒令,林黛玉不留心说出贵族小姐不宜读物《西厢记》《牡丹亭》两句曲词,透露了黛玉私下里行为上的不检点。出于道德敏感,薛宝钗当时就有意提醒,不巧黛玉只顾怕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事后,宝钗没有置若罔闻,等闲视之。在她看来,一个尊贵的千金小姐无论人前人后行为举止都应该中规中矩,何况林黛玉的非礼行为已在公开场合露出破绽,虽然当时并未引起他人注意,却是个危险信号,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无论出于思想信仰还是出于常来常往的姐妹关系,宝钗当仁不让主动承担起教导的责任,道义精神显而易见。这从林黛玉在宝钗点破事实时的“满脸飞红”,接受指教时“心下暗服”,以及承认错误时的推心置腹都证明薛宝钗占据道义高度,有着不可抗拒的道义力量。总之,宝钗的出发点、劝诫方式、劝诫态度都是极其正当真诚的,确是出于担心黛玉看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的道义和责任感。仔细观察,薛宝钗种种劝导的出发点不外乎此。

这种强烈的责任感还体现在对薛家事务的担当。虽为“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豪门富商,薛家却有致命的软肋,户主早逝,亲脉稀疏,缺乏顶门立户的当家人,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唯一男性薛蟠是个不成材的“呆霸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除了斗鸡走马、宿花眠柳之外一技不能,既无承祧家业的必要素质,又无当家理事的基本才干,薛宝钗便自觉担当起薛家的责任。作者在薛宝钗第一次出场就明确交代了这一点:“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体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4回)其母薛姨妈也曾坦言女儿在家庭中的作用,“有了正经事,就和他商量,没了事,幸亏他开开我的心。”(57回)书中有不少薛宝钗为家事出谋划策共同担当的事实,67回薛宝钗提醒妈妈和哥哥该按惯例酬请辛苦贩货的伙计,否则就失了主家应有的礼数,连薛蟠都承认她想得周到;嫂子夏金桂胡闹自焚身,已经出嫁的宝钗帮着母亲弄清真相,避免了薛府的麻烦。可见宝钗始终是薛家不可或缺的顶梁柱,责任意识已经成为她的行为习惯。

正如多数学者所指出的,君子人格的本质特征是仁,所谓“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不过,“仁”却是个解说纷纭的范畴,人们一般认为“仁”有三层意义:爱人、忠恕、推己及人。这些义项在儒家描绘人格理想时屡有运用,“仁者爱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人格中有浓重的仁爱忠恕的特色。细按薛宝钗的行为表现,可以肯定她是一个有仁爱之心、忠恕待人的好姑娘。薛宝钗的爱心无处不在,对长辈,她孝顺体贴,对母亲以至贾母王夫人等颇多奉迎取悦之举。这些举动似不宜求之过深,除了履行封建礼法义务之外,更多的是无功利的爱心而非居心叵测的计算。《诗经・小雅・蓼莪》就吟唱过父母的忧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就人性本身来看,传统文化中的忠孝有其合理内核,所谓“无违”“悦亲”无非强调生前死后都要依礼侍奉父母亲长,时时事事让父母亲长高兴,这种发乎骨肉亲情的孝道无论社会进化世道变化观念演化到怎样一种地步,都是不可能完全抛弃的,所以与其批评宝钗顺从贾母之意假说爱吃甜烂之物,故意猜不出元妃的灯谜为虚伪,毋宁理解为封建礼法层层包裹之下的亲情和爱心。宝钗对兄弟姐妹的爱心也比比皆是,因为少了礼法外衣,这些爱心更能见出设身处地的真情。史湘云豪爽冲动,兴奋之余并不瞻前顾后,明明囊中羞涩,却主动邀社作诗,弄得自己进退维谷。薛宝钗深知其处境,主动以自家铺子里的上等螃蟹帮史湘云渡过难关,感动得湘云要认她为亲姐姐。邢岫烟家境贫寒,父母又是糟透之人,在贾府生活困窘,唯有薛宝钗私下里时时接济,小到胭脂水粉,大到棉衣夹袄,以至于邢岫烟嫁入薛家是先取中宝钗,再取中薛蝌的。薛宝钗的爱心还施之于人品格调颇有距离的贾环赵姨娘身上,对于人品鄙俗的母子二人,她不排斥,不歧视,体谅包容,一视同仁,20回一视同仁地带贾环玩耍,67回一视同仁地馈赠礼物,相对于王熙凤的压制、贾宝玉的疏远、探春的冷峻、婢女们的超常鄙弃厌恶,宝钗的表现是非同寻常的仁爱与善良。忠恕待人也是薛宝钗个性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忠指真心诚意,积极为人,恕就是宽恕,谅解,不怨恨他人。薛宝钗是薛家老二,在大观园诸人中却年龄略长,因此她始终是大姐姐式宽厚温和的姿态,处处彰显恕道。贾母王夫人曾赞赏宝钗性格“温厚和平”“有担待、有尽让”(84回),指的就是这种令人温暖的忠恕特质,在与贾府上下众人交往中,宝钗始终奉行的就是这种为人之道。贾宝玉曾经在公开场合让她下不来台,当场被晾的薛宝钗虽然羞得脸通红,但最终是自己讪一会子就完事,过后对宝玉照旧一样亲热,以至于袭人感叹她“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32回),显示了宝姑娘忠恕待人的本色。警觉守卫着自己刻骨铭心爱情的林黛玉,对薛宝钗一贯是唇枪舌剑,冷嘲热讽,心明如镜的薛宝钗始终采取浑然不觉或主动回避忍让的姿态,第8回黛玉梨香院探望宝钗,吃饭时却借机指桑骂槐嘲讽贾宝玉对宝钗言听计从,“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29回清虚观打醮,众人七嘴八舌谈起金麒麟,宝钗的一句话引起黛玉的醋意,绵里藏针地嘲弄她随时念念不忘找夫婿,宝钗的表现是“便回头装没听见”,以浑然不觉的方式不予理会。日常生活中更是如此,大观园芒种节宝钗打算去潇湘馆邀黛玉同游: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想毕抽身回来。

这件小事足以说明薛宝钗在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与林黛玉的关系时,常常采取主动避让的态度,无论林黛玉如何施展,宝钗都坚决忍让回避,不予计较,有力证明了宝钗仁恕的人格特征。

此外,薛宝钗显然还具备君子人格中自重自信、乐观旷达的特色。《论语》《孟子》《荀子》《易经》等典籍多次描述过君子人格这种特色,“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忧不惧”,孟子认为大丈夫(君子)的本色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易经》也有“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之言,《荀子》认为“诚君子”的特点是“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非十二子》)可见自信旷达正是君子人格特征之一。衡之《红楼梦》的薛宝钗,显然具有这种君子人格内涵,既体现在她论事衡人的标准上,又反映在她个人的精神状态上。薛宝钗自幼丧父,在一个缺少父爱的单亲家庭长大,但她的人格相当健康,具有显而易见的自重自强精神。初到贾府,人们对她的普遍印象是端重,林黛玉对她的点评也是“老道”。的确,薛宝钗最看重自立自强的人,赞赏为实现目标不懈奋斗的精神,为此她肯定香菱苦心学诗的劲头,不满意贾宝玉富贵闲人、无事忙的生存状态。在宝钗看来,人生就应当有目标、有追求、有承担。在宝钗心目中,贾宝玉式不恃强不凌弱不为非不作歹不受酒色财气蛊惑却浪费地消解生命质量的良性不肖{13}也是不能接受的。人们常常武断判定宝钗的这些思想行为不过是利欲熏心、醉心功名利禄罢了,贾宝玉就曾斥责她“好好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36回)但这类贾宝玉式的解读似乎并没有读懂读透薛宝钗,她并非简单地肯定仕途经济。薛宝钗的确是把“读书明理,辅国治民”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这在她对贾宝玉的评价和多次劝导中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了,特别是结婚之后,薛宝钗毫不含糊地鞭策宝玉走应举做官的道路,因此当彻悟尘缘,决心以一第补偿家人的宝玉真的用功读起书来,不明就里的宝钗十分喜悦放心(118回)。尽管如此,薛宝钗毕竟不同于迂腐狭隘的鲁小姐,她并未将读书做官看成人生唯一出路,42回薛宝钗明确表示男人的事业正途除了读书做官之外,“耕种买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她甚至认为与其读书无成或者读了书倒更坏了,反不如耕种买卖值得,因此当惯于惹是生非、无才无能的薛蟠请求外出经商,薛宝钗不仅非常赞赏,大力支持,而且积极劝说母亲:“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正是好的了。”(48回)薛蟠经商也是薛宝钗眼中的“正事”,可见在薛宝钗的思想意识里,一个人只要努力上进,自立自强,无论是读书做官还是耕种买卖都是人生正途,都值得肯定。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薛宝钗人格中自重自强的积极内核。

薛宝钗个性中的乐观旷达更是人所共知。虽然父亲早亡,家计繁难,但她从不作司马牛之叹,艰难没有磨蚀她乐观的心态,日常生活中的宝钗没有任何颓丧悲观之气。她才学渊博,无书不知,连贾政都夸奖她的学问;哥哥薛蟠娶妇不淑,整日大吵小闹,搅得薛府家反宅乱,甚至常常对她出言讽刺,宝钗既不怨天尤人,又没有一味忍耐退让(80回),显示出宝钗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生活信念。最能展示薛宝钗乐观旷达人生信条的是她的《柳絮词》。70回姐妹们以“柳絮”为题作各色小令,结果多数作品沿袭习惯模式重点开掘柳絮的忧愁幽思,总不脱丧败之气,唯有薛宝钗“偏要把它说好了”,全词从环境描写、柳絮形态刻画和柳絮精神气质都充盈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自信自强乐观旷达的气息,在她的笔下,柳絮“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言为心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柳絮词》是薛宝钗乐观自信人格的宣言。

经过一番考察,我们发现薛宝钗形象切中中国传统文化本质,其性格体现出来的道义感和责任意识、宽仁忠恕的为人风格、乐观自强的人生姿态等人格内涵准确传达传统文化推崇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种种要义,可以说薛宝钗这一艺术典型正是君子人格难得的标本。正因为如此,这一艺术典型在中华文化语境中常说常新,感动着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层次不同修养不同趣味的诸多读者,可以肯定是传统文化的弥久弥新增添了薛宝钗形象永久的动人魅力。

注释:

①蒋和森.薛宝钗论.红楼梦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03.何其芳.论红楼梦.刘梦溪主编.红学三十年论文选(上).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583.

②刘敬圻.薛宝钗一面观及五种困惑.明清小说补论.三联书店,2004:84.

③王昆仑.薛宝钗论.红楼梦人物论.三联书店,1983:194.

④李.薛宝钗的生存策略.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新星出版社,2006:194.唐顺娥.浅谈现代人心目中的完美女性――薛宝钗.邵阳学院学报,2002(4).

⑤转引自陈仲庚等.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8.

⑥⑦陈仲庚等.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99,50.

⑧转引自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100.

⑨参见许金声.从“人格三因素论”看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格.国内哲学动态,1986(6).黄先海.也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格.国内哲学动态,1986(6).陈来.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类型和特点.中国哲学动态,1986(11).

⑩参见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第十章第一节“传统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新版红楼梦薛宝钗范文5

从50年代起,红学界开始提出了《红楼梦》的“主线”,或称作“中心线索”的问题。1980年前后,围绕《红楼梦》主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从那时到最近,不断有人对这一问题发表有卓见的文章。据笔者所见,迄今为止有关《红楼梦》主线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单线”、(二)“双线”、(三)“三线”。现分述如下。

“单线”。此种意见又可梳理为六种观点:

一、“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说”。此说提出最早。下举三家·①李希凡、蓝翎在《关于〈红楼梦〉的思想倾向问题》(《新建设》1955年4月号)中说:“《红楼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恋爱故事作为贯串全书的中心线索。”②舒芜同志在《“谁解其中味”—有关〈红楼梦〉的若干问题讨论》(《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1辑)中认为:“无论如何,宝、黛、钗之间的故事,才是《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或者说,是贯串和联络千头万绪的一条主线,这是不可否认的。”③邓遂夫在《<红楼梦>主线管窥》(《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1辑)中指出:“这部作品的主线,正确表达,应该是宝黛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作品中‘描写主人公具体活动的具有连续性的、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事件’,也不仅仅是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还应包括与此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宝玉、宝钗之间的婚姻悲剧,实际上是相互交错地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更具典型意义的中心事件—宝黛钗三人的命运悲剧。”除以上三家外,诸如吴组缃《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组写的《<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北京大学学报》1973年第3期)等文章也都持此观点。

二、“宝黛爱情悲剧说”。持此观点的文章最多。下举5家:①何其芳在《论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版)中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②李春祥在《<红楼梦>的主线与主题》(《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中说:“从以上概括的情节线索中无可辩驳地说明,宝黛爱情婚姻悲剧决不是《红楼梦》的附属部分,而是贯穿全书的情节主线或中心情节。”③黄立新的文章题目就叫作《宝黛爱情故事应是<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4辑)。在该文中,他首先阐明什么是“主线”,及“主线”应具备的条件,然后指出,《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作为主线,是‘确切’的,符合实际情况的。”④何永康在《纲绳擎起,美目盼兮—<红楼梦>艺术结构小议》(《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4辑)中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线索,……成功地负起了全书矛盾主线的使命。”⑤韩进廉在《衔山抱水建来精—<红楼梦>艺术结构试绎》(《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0辑,1983年8月)中指出:“综合起来看,全书的结构主线应该是宝黛爱情悲剧。”除以上5家外,持此观点的文章还有:郭预衡《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北京师大学报》1963年第3期);张信生《<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面镜子》(吉林师大《读书与批判》1973年第1期);辽宁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进修班的文章《四大家族的衰亡史,地主阶级垂死的诊断书》(《辽宁大学学报》1973年第3期);冯宇《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兼论<红楼梦>的主线》(《北方论丛》1979年第1期);胡念贻《谈<红缕梦>的艺术结构》(《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辑,1979年11月);张文潜、颜纯钧《试论<红楼梦>的爱情主线》(《福建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邢治平《浅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5期);郭英德《佳作结构类夭成—<红楼梦>网状艺术构思的特征》(《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4辑)等。

三、“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说”。下举4家为例。①刘世德、邓绍基在《<红楼梦>的主题》(《文学评论》1963年第6期)中说:“曹雪芹在《红楼梦》全书内用荣国府、宁国府由盛而衰这样一根基本线索把许多大大小小的情节贯串起来。”②程鹏在《人物千姿百态,意境气象万千—漫谈曹雪芹刻画贾府人物的艺术特色》(《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辑,1979年11月)中说:“《红楼梦》全书的主线,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由鼎盛走向崩溃的衰亡史。”③孙逊在《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谈<红楼梦>的主题与主线》(《红楼梦研究集刊》第5辑,1980年11月)中说:“我们看《红楼梦》的精心艺木构思,可以看到它在结构上的这样一个显著特点:即以贾府荣枯盛衰作为统括全书的一个总的脉络。”“贯串小说全部情节和人物的,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这条主线。”④曾扬华在《<红楼梦>艺术结构试探》(《红楼梦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提出:“从《红楼梦》全书所反映的内容来看,足以担当得这付担子,成为全书主线的,就只有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因为只有这个过程才能容纳得了书中已写的一切人物和事件。”除以上4家外,持“衰亡史说”的文章还有:石一歌《<红楼梦>不是爱情小说—略谈<红楼梦>的主题》(《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4期);王一纲《从第四回看<红楼梦>》(《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3辑);张春树《<红楼梦>结构简论》(《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王西彦《大波与潜流—关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的笔记》(《我读红楼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版)等。

四、“贾宝玉叛逆道路说”。①张锦池力主此说。他在《试论<红楼梦>的主线》(《哈尔滨师院学报》1978年第3期)中说:“围绕着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而展开的叛逆与反叛逆的斗争,构成了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他又在《也谈<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1辑)中说:“一部《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心,以贾宝玉和贾政等人在人生道路问题上的叛逆和反叛逆为主线,以四大家族衰败为结局,全面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张锦池先生还在《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红楼梦>主线与明清小说传奇结构形态》(《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1辑)中说:"《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正像‘桃花扇’是《桃花扇》不容置疑的主线一样,《石头记》不容置疑的主线当是‘通灵玉’……《红楼梦》以‘通灵玉’为主线,实际上也就是以贾宝玉为主线。”②马国权先生也是力主“叛逆道路说”的。他在《灰蛇伏线,终有迹象可寻—从四次大的矛盾冲突看<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沈阳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中说:“笔者认为。反映在宝玉和贾政之间的叛逆与卫道的斗争是小说的情节主线。”③鲁云涛在《也论<红楼梦>的主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中说:“《红楼梦》的主线,与其说是宝、黛、钗的爱情纠葛,毋宁说是宝玉的成长和生活道路。后者同《红楼梦》里的各种生活、事件、人物的联系更直接更密切,这条线索才是真正贯彻了作品的整个始终。”④余致君在《<红楼梦>结构论》(《红楼》1990年第3期)中指出:《红楼梦》“是‘石头’的自传。顽石投胎为贾宝玉,因此,本书就是贾宝玉的传记。贾宝玉的成长与成熟就是本书的主线。”除以上4家外,主此说的还有王景霓等3人合写的《试谈<红楼梦>的主线》(见《延边大学学报》1974年第1期),韩黎范的《略论<红楼梦>艺术结构的总纲》(《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4辑)等文章。

五、“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说”。①洪广思在《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评<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10月版)中说:“作者选择贾、史、王、薛这样的四大家族,以它们的盛衰为主线展示封建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是有深刻的典型意义的。”该文还批评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的观点。②柏青《封建家族的兴衰—谈<红楼梦>的主线》(《北京大学学报》1975年第3期)也指出:“宝黛的叛逆悲剧(包括爱情悲剧),在全书中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但是,宝黛的叛逆,并不是《红楼梦》的基本线索或主线,它只是从一个方面来呈示四大家族的兴衰。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才是《红楼梦》的基本线索或主线。”

六、“爱情关系的复合情节体是主线说”。主此说的姜耕玉先生在《草蛇灰线,空谷传声—<红楼梦>情节的艺术特色兼论情节主题》(《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3辑)中说,“贾宝玉与金陵十二钗的关系,特别是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关系的复合情节体,应该是《红楼梦》‘拽之通体俱动’的‘主体线索’。”

双线。此又可分为两类:一是认为《红楼梦》的主线是两条,它们之间是并列或交叉关系,没有主从关系。二是认为《红楼梦》有两条线索,但它们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主一副或一明一暗。

一、认为两条主线是并列或交叉关系者又有4种不同意见。

1、“宝黛爱情和贾府衰败两条主线说”。下举3家:①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0页)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是在现实生活中成长和发展的,其性格也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全书也明显地贯穿着两条线索:宝、黛的恋爱和贾府的盛衰。前者是日趋更高更美,后者日趋崩渍瓦解。”②刘建军在《<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悲剧结构》(《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中说:“宝黛的爱情悲剧和贾府的日趋衰败,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两条主要情节线索。”③郝炘在《<石头记>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辑)中说:“从《石头记》的情节安排看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贾府由荣变枯,由盛到衰的发展;一条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这两条线索原是并行不悖,互为因果的。”

2、“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和家族衰亡两条主线说”。下举4家:①蒋和森在《<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成就》(《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辑,1979年11月)中说:“《红楼梦》在艺术上是采取的多线条结构。它以贾宝玉作为全书的主人公,并以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贯穿全书的情节故事。但是,整个小说并不是仅仅沿着这条线索发展;还描写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其中又集中描写荣国府。不妨说,这也是贯串全书的一条线索。”②王启忠在《试论<红楼梦》的艺术结构》(《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1辑)中说:“《红楼梦》中的家庭衰亡和爱情与婚姻悲剧两大主线便是全书的中心事件。”③刘生良在《简论<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辑)中说:“笔者认为《红楼梦》是两条主线。两条主线是:一,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二,贾宝玉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④李兴汉在《<红楼梦>结构线索新探》(《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中说:“笔者同意《红楼梦》有两条线索的基本观点”,“我认为两条线索,一条应是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两个悲剧,一条应是贾府没落衰败的过程。”“它们各有自己的完整的发展过程,只有交叉关系,没有从属关系。”除以上4家,同意此说的主要文章还有蓉生的《试论<红楼梦>的结构》(《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3辑)等。

3、“顽石下凡历世和神瑛、绛珠及作‘陪’的女冤家下凡历世两条线索说”。徐子余先生在《<红楼梦>主题论议》(《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4辑)中说:“在《红楼梦》中有顽石下凡历世和神瑛、绛珠及作‘陪’的女冤家下凡历世两条线索。”“再就这两条线索的关系来说,石兄下凡经历的‘离合悲欢’,一方面是他的俗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离合悲欢’,另一方面是与作‘陪’的女冤家的俗身的离合悲欢。所以,在《红梦楼》的结构上,宝黛爱情故事与作‘陪’的女冤家下凡历世的故事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4、“贾宝玉人物情节线与王熙凤人物情节线说”。主此说的杜景华先生在《王熙凤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文史哲》1982年第1期)中说:“《红楼梦》不再属于说话的艺术,它是依照生活本身的逻辑,以宝、黛、钗爱情与婚姻悲剧及王熙凤理家的悲剧这两个主干线索、牵动着作者描绘的广阔的生活面,平行地向前发展着。”杜先生在《论<红楼梦>的结构线》(《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4辑)中,对他的观点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一部长篇小说有两条平行的结构主线,不仅有前例,而且也得到了论家的认可,”“贾宝玉人物情节线与王熙凤人物情节线二者为小说结构主线,其它为暗线或支线,至于宝、黛爱情婚姻悲剧故事,……如果我们不将它与贾宝玉情节线归在一起,它只能被认为是主统之外的一条支线。”

二、认为两条线索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主一副或一明一暗者有6种意见。

1、“宝黛爱情悲剧是主线,家族衰败过程是副线说”。主此说者主要有3家:①冷宴明在《略论<红楼梦>的结构艺术》(《青海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中说:“与所反映的广阔的生活面相适应,《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展开,采取了多线推进的方法。贯穿全书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宝黛的爱情悲剧,这是一条主线;另一条是贾府衰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件,这是一条副线。”②薛瑞生在《佳作结构类天成—论<红楼梦>的结构艺术》(《文艺研究》1982年第3期)中说:“《红楼梦》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以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府的盛衰为副线的。以这两条线索为经纬,形成了许多网眼,然后盘根错节,在极其广阔的生活场景上,勾画出了封建社会鲜明的艺术图画。”③赵秉文在《简论<红楼梦>前五回的整体作用—兼评第四回是全书的总纲》(《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3辑)中说:“《红楼梦》的中心故事和结构主线到底是什么,这在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一是宝黛爱情中心说,二是四大家族兴亡说。而笔者倾向于把二者结合起来,以宝玉的爱情为结构主线,以贾府的兴亡为副线。”

2、“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是主线,贾府衰亡过程是副线说”。张松泉在《<红楼梦>与长篇小说美学问题》(《北方论丛》1980年第6期)中说;“《红楼梦》以宝黛钗的爱情与婚姻关系的矛盾纠葛为主线,在艺术表现上处理为‘明线’,以贾府由盛而衰的没落过程为副线,在艺术表现上处理为‘暗线’,全书以明暗交织,主副交叉的推进方式,构成贯穿全书、平行发展的情节线索,显示出《红楼梦》悲剧结构的多样统一的特征。”

3、“王熙凤理家过程为主线,宝、黛爱情为副线说”。何宁先生在《论<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辑)中说:“我认为以王熙凤为主人公,通过王熙凤在管理荣国府过程中和赵姨娘、邢夫人、贾琏三组矛盾,使王熙凤由威重令行到心劳日拙到积劳以死,从而表现了这个家族的衰败,这才是《红楼梦》的主线。”“至于宝、黛爱情这根线,那是一根副线。”

4、“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是主线,其他少女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副线说”。翁柏年在《论<红楼梦>的爱情主题及其情节结构》(《社会科学》(兰州)1984年第3期)中说:“一、《红楼梦》的主人公就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二、《红楼梦》围绕这三个人物的爱情婚姻悲剧,具有一条脉络清晰,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这就是全书中唯一的主线。……五、大观园中其他少女的爱情婚姻悲剧,是为了供托主线,加强主题的政治意义而谈的。如称之为‘副线’,亦无不可。”

5、“宝黛爱情悲剧和大观园女儿的悲剧故事为主线,贾府的衰亡为副线说”。白盾在《“诗”与“史”的交融—论〈红楼梦〉的艺术构思与创作目的》(《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月版)中说:“所以,《红楼梦》的构思也就显出了这样一个迹象:即是他将宝、黛爱情悲剧和大观园的悲剧故事置于最中心的地位,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处理:将最主要的篇幅献给了这些‘原应叹息’(元、应、探、惜的谐音)和真应怜(甄英莲谐音)的不幸的女儿们。与此同时,他将贾府的树倒猴散,一败涂地的故事,则作为宝黛爱情悲剧和大观园女儿们的悲剧故事发生的背景,置于次要的地位,当作情节发展的副线处理。”

6“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是明线,暗线可能是宝玉的人生道路说”。刘敬圻在《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4辑)中说:“这部大书也存在着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无疑是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暗线却不一定只是归纺为贾府的衰亡历史。”“就一般而论,在这一大作品中,男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问题,往往构成那条潜在的、深层次的、与作品主题有着更密切关系的暗线,《红楼梦》似乎也正是这样。”

“三线”。即认为《红楼梦》的主要线索是三条。此观点主要有3家各不相同的意见。

一、“王熙凤的权势地位变化,众多女儿们的命运和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的发展”三条线。丁淦在《<红楼梦>的三线结构和三重旨意》(《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2辑)中说:“《红楼梦》全书的人物、事件、情节、命意如此纷繁复杂而又条理井然,方寸不乱,原因在于它们很明显地由三条大线索成麻花形交织串连组成。一即:以封建皇朝衰败为表,封建家族衰败为里,王熙凤的权势地位变化为标志的发展线索;以宝黛爱情为中心,金陵十二钗为主体,众多女儿们的命运为背景的发展线索;和贾玉玉的‘补天—济人’为核心的叛逆性格或叛逆事业的发展线索,将全书诸多头绪编串成一个宏伟的整体。”“这三条线索紧紧绾联、相互交叉、此起彼落、时明时暗,因此孰为明线,孰为暗线,很难一概而论。”

二、“宝黛爱情悲剧、大观园女儿的悲剧和贾府败亡悲剧”三条情节线。白盾在《<红楼梦>的审美序列与主题的界定》(《济宁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中说:“宝黛爱情悲剧、大观园女儿的悲剧与贾府败亡悲剧的三重题材所构成的三条情节线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的网状结构显示了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审美效应。”

新版红楼梦薛宝钗范文6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曹雪芹呕心沥血之作。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顶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最新版红楼梦读后感作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1《红楼梦》是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它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大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从小体弱多病,来到了荣国府,认识了住在大观园里的一群女孩,她们不但容貌美,而且心灵也美。贾宝玉是这起人中的唯一一个男孩。他不同于古代的其他男性,都自以为高出女性一等,而是把把自己和对方看作平等的人。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贾宝玉和表妹林黛玉丶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这样的问题,悲剧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而整个贾府,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外表之下充满了污浊丑恶的贵族家庭,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并且和整个社会的污浊连成一片。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是外形美,而且内心是更美的。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2《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喜剧。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在曹雪芹的笔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在贾宝玉眼里,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浑身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在大观园里,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华贵的薛宝钗,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有处世干练的王熙凤……在过去思想禁锢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说,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说,怎能说不是一部喜剧?

然而,说它是一部悲剧,也确实如此。而导致这成为悲剧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人公。黛玉本是书香门第的女子,比别人更出类拔萃。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都称赞她,喜欢她。可是她太聪明了,锋芒都露了出来,她不像薛宝钗那样有心计,她嘴巴想说啥就说啥,比刀子还尖利。因此,贾府的人都有意疏远她。即使她很出色,贾母也很喜欢她,但是人们喜欢她完全是因为贾母,贾母至高无上,喜欢黛玉不过是对贾母的溜须拍马罢了。于是,在书中,我们真真切切听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教泪洒窗纱湿”的凄凉长夜;知道在每次诗词比赛中,才华洋溢的她,每次忧愁的时候,也只能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叹,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聪明出色的女子,在过去的年代,就这样被埋没、被遗弃、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动作,的思想还在人们心中。

而在大观园里,唯一真正关心黛玉的,就只有贾宝玉了。贾宝玉,名副其实一块“假”宝玉。在贾府里,他是家长眼中的“混世魔王”。读书,不读;考功名,不考,他还大骂科举八股文是文人“饵名钓禄之阶”,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宝钗和袭人劝他,他却说:“好端端的一个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诗作对,他却比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筹。他和林黛玉骨子里都含有一种叛逆,但他是男子,不会受到唾弃。林黛玉在过去,仅是女流之辈,就算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会纺织针线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张嘴已经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又有什么用呢?可悲可叹啊!

《红楼梦》是历史性的悲剧,通过对封建豪门贾、史、王、薛四家从辉煌到腐败的过程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和崩溃,以及必定灭亡的命运。虽然是必定灭亡,虽然是应该灭亡,但是,造就“灭亡”的这个社会,是很令人深思的。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3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红楼梦》,刚拿到书的时候我还有点发愁,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能读完呀?等我静下心来慢慢看时,我渐渐的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随着他们一起悲一起喜。

现在我就来说说我读过后的感受吧,翻开《红楼梦》,一个人物熙熙攘攘的大观园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端庄大方的薛宝钗,精明能干的王熙凤,心直口快的湘云,特别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是那么深入人心,令人回味。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每当看到关于林黛玉的情节,我总会情不自禁的落泪,这个心肝多一窍,病如西子剩三分的女孩令我产生了无限无限的怜爱,无论是离别恨还是草木枯荣,都会让他酣然泪下,这个敏感细腻的女孩,或许她是那株美丽的降珠仙草,来到这个世间只为还累泪吧。

《红楼梦》真不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那荡气回肠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相信每个读它的人都会像我一样沉淀于其中,不忍释手。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4梦中,那一袭白衣的女子哭得梨花带雨,默默地挖着坑,埋葬着花篮里掉落的花瓣。那个女子,有着倾城的容貌,她叫,林黛玉。

林黛玉,那个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女子,那个前路坎坷爱哭爱笑的女子,那个红颜薄命的可悲女子……她与贾宝玉的感情可以说是布满了荆棘,原以为只要越过荆棘便会看见希望,可谁知,在她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丝光芒之后,却得到了贾宝玉要迎娶薛宝钗的消息。最终,香消玉殒。

或许,她很漂亮,但美丽的容貌在古代便是致命的缺陷;或许,她很聪明,但她终究只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面对那限额的人心,她又能怎么样呢?

林黛玉的的结局是悲惨的,正如那阳春三月的桃花。绽放一时,明艳一时,芳香一时,最终却仍是逃不了命中注定的凋零。她们的一生,如此这般的短暂,离去后,又会有几个人能想起她们,能因她们而感到悲伤?花开花落,乃是自然规律,人人都是习以为常的,大概,也只有像林黛玉那样的善良女子,才能从中读出那不甘和哀戚吧,那般深刻的无力感啊……

人似乎都是如此。当你站在巅峰的时候,会有无数人仰头注视着你,然,当你跌入失意的谷底,灿烂之后的凋零,又有谁,会去在意?初到大观园,贾母对她百般疼爱,可当她病危之时,贾母却是对她置之不理。最后,林黛玉也只能含着满口鲜血,孤独地死去。

在林黛玉给大家的印象中,最多的,恐怕就是哭泣吧。其实,她也是常笑的。她也和其他女子一样,一样会任性,会使小性子,会因为一件小事乐得眉眼弯弯。这些画面,使她平平静静的生活多了些许的生气。然而,这些欢快却短暂的小插曲,就如烟火般,稍纵即逝……

仔细想想,林黛玉和桃花,也是有不同的。桃花绽放过,灿烂过,芳香过,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所以,作为一朵花,她不后悔。但林黛玉不同。林黛玉需要一份爱,却偏偏得不到爱。昔日的那些欢声笑语,到最后,徒留下更加凄凉的回忆。犹记得林黛玉撑着最后一口气,将那题了诗的帕子丢尽火炉,然后,与之一同化为灰烬的,还有她那早已千疮百孔的心……那一口鲜血,红得凄美,红得刺目。带着眸中彻骨的寒意,她拼尽全力,似是不甘,似是怨恨地说道:“宝玉,你好……”话未说完,她便合上了那双清润的眼眸。最后,她到底想说什么呢?是指责贾宝玉的欺骗,还是怨恨贾宝玉的狠心,亦或是,希望贾宝玉自己,好好保重?那句没有说完的话,或许谁也不会猜到其中的内容了吧……只徒留一片遐想的空间,以及,她不尽的痛楚……

命运于她,实在不公。或许,她本可以读读书,写写字,作作诗,画画画,平平凡凡,简简单单,然后,过完一生,了无牵挂。但,如若是这样,何来《红楼梦》呢?其实,她的这一生,或许已经够了。她笑过,哭过,爱过,也恨过。她的生命透着凄楚,却也夹杂着一些快乐。她有牵挂的人,有致死不忘的人,也有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人……所以,与其每天重复着平静却无聊的安逸生活,这样的一生,也不错。

前世,她是一株绛珠草,坠入红尘,只为为他流尽一生泪水;今生,她做到了,却悄然离开了……她报了前世的滴水之恩,他欠了今生的不尽情债。红楼梦,注定悲剧一场……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5近日读完《红楼梦》,才明确其妙地方在。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杯具为重要资料,经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活泼描述,而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活泼地描述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范围雄伟,构造严谨,人物活泼,语言精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色,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段,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杯具。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此刻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色,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斥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芳香。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亮,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慧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常",令人徒加评论。不仅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力美,梦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错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景,构成性情“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经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常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述,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录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活泼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