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范例6篇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范文1

怎么样才能发现美?很简单,只要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和一颗能感悟美的心,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开学第一课》节目。在这个充满欢笑与童真的课堂中,主持人会和小孩子们打成一片;在这个课堂中,老师与学生是亲密的挚友,在这个课堂中,老师会讲述令人欢笑、令人流泪的许多故事,让我感悟到人性的美丽。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请您阅读。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1今天我看了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节目邀请了老红军及后人讲述长征故事,那是一段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

弹指一挥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已经有80周年了。时光如流水,当年一脸稚气的红军小战士,现在大多是饱经岁月沧桑的白发老翁了。一切的一切,都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物似人非了。然而今天,当我们追忆那段红色的历史,重走那段红色的历程时,仍旧会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随着老红军的讲述,我仿佛又又回到了那段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历史,眼前出现了一支斗志激昂的队伍——红军。这是1935年的6月,正是南方最热的时候。可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却要翻越长征路上的第一座雪山——大金山。红军中有许多是南方籍的战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看见过雪山,更别说去翻越它了。但困难吓不到我们坚强的红军战士,摔到了,爬起来继续走;没有粮食,就吃草根,甚至吃皮带。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有许多红军战士永远留在了雪山上,他们献出了自己最绚丽的青春、最宝贵的生命。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感人的事迹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记得一个名叫邓仕俊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负了伤,不幸又得了伤寒病,实在是走不动了。面对茫茫大草地,他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师长杨朝礼同志得知后,决定留下4个战友照顾他。邓仕俊在战友们的悉心照料下终于赶上了大部队,但是照顾他的4个战友却到下了3个。革命胜利后,邓仕俊同志以“生命”为题写下了这段感人的回忆。在回忆中他深深地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邓仕俊同志深情地说:“想到这儿,我就越发感到我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

看完节目,我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中。与那些坚强的红军叔叔相比,我觉得自己与他们相差得太远太远了。记得上次体育课时,体育老师说今天女同学800米测验。体育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吓得喊爹叫妈,800米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长这么大,爸爸妈妈还从来没让我干过一件重活,从没叫我走过一次远路,叫我跑800米不是存心为难我吗?好话说了一大堆,可体育老师楞是没有心软,硬叫我跑完那可恶的800米。跑完之后,我只觉得两腿发软,两眼直冒金星,害得我回家大哭了一场,连邻家的小妹妹都笑我真没用。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真是太没用了,与红军叔叔相比真是太软弱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叔叔是在上有飞敌机轰炸,下有敌兵追击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可我呢却被这小小的800米打垮了,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任何一座高峰。”红军战士就是这样征服40多座高山险峰,先后跨越近百条江河的吧!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建设祖国未来的生力军,我们同样需要红军叔叔的顽强拼搏精神。

我想,我以后不会这样了,我要向红军叔叔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他们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勇于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继承红军的长征精神,并把长征精神发扬广大,让它代代相传,万古不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2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如今的社会,“孝”这个字可能离的太远了,天天都有那些不孝之事,是社会的进步太快了?还是人性消失了?还是人太懒惰了?古时有二十四孝,广为流传,但在如今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呢?

如今的社会,有很多的人,家里父母健在的时候没有好好去服侍,却在父母死后,高调的举行追悼会,以为做了这些别人就会以为你是个孝子吗?还有这些人,对本身的父母不是骂就是打,甚至几十年对本身的父母不管不问,也不回家看看,就是因为本身的父母出生低微,而本身变成城市里的人了,觉得在农村的父母有失你的身份了,还有的娶了媳妇之后,听媳妇对本身的父母说三道四的,从而慢慢厌恶本身的父母。

那么想想问问这些人,你们如果没有父母给你们生命,你们有这样成就的就会吗?换个角度来说,你们有孩子吗?如果你们老了,你们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对你们,对你们就像陌生人一样,对你们就像瘟神一样,你们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古训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什么古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古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溺爱着本身的孩子,不是说溺爱这样不好,但要做到溺爱适度,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

孝道,绝不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自私,而是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身边事开始,从本身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使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日扩日大,最终努力修养到大公无私之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孝也者,正是千里之跬步,江海之小流。

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本身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本身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本身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本身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百善孝为先,让我们做一个感恩的人,好好对待我们的父母。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32021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主题是乘着梦想的翅膀,看完2021年《开学第一课》,我相信,每个人似乎都有一个绚丽多姿的梦。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常常豪情万丈地谈论自己的理想了。梦想着长大以后做一个不平凡的人,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纯朴的理想之情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对梦想的追求。

梦想,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絮的至高境界。为了梦想,人们可以不顾一切,孜孜以求,甘洒血汗。

然而,梦想与现实却总是有着矛盾,总是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特别在变革时期,人在历史的潮流中显得无力、苍白和渺小,梦想似乎总是难以实现。从安土重迁到漂泊游移,从恬静安然到嘈杂喧嚣,从铁饭碗到竞争到自谋出路,时代变革的阵痛让我们撕心裂肺地品尝了快节奏的生活,人才辈出的时代,使我们时刻感觉到竞争的无情,淘汰的威胁。谁都弄不明白,周围的同胞们怎么突然间一下子站起来那么多?好像满眼都是在寻求谋生的忙碌身影……

眼下,生存成了我们最大的理想,成了人生的第一要义。试想,一个时刻感觉到有衣食之虞的人,谁还有时间、心情和精力去思想自己的梦想?梦想,似乎真的成了无法圆满的“梦想”?

不管你的梦想有多么宏大和精彩,也不管你对梦中的世界是如何地痴情和留恋,你都得面对严酷的现实,让自己好好地活着。只有活着,才有梦想,只有活着,才有圆梦的可能。梦想,是力量的天使,支撑着我们在艰难困苦中跋涉。曾经的痛苦、委屈和泪水,是那么地微不足道。

现在,我们只得把梦想小心翼翼地收挂在心灵的一隅。允许的时候,为她添一把土,掬一捧水。在阴漓的岁月里,时常把她引领出来,带她到阳光下漫步留连,美丽心灵。

把梦想挂在心灵的风帆,是因为生命之中不能没有梦。

把梦想藏在心灵的一隅,是因为生命的意义就是要破译梦的密码。

一个一个的梦想,给人生铺砌了一条五彩斑斓的路途。飘逸的梦想,温暖着苍凉的人生。圆梦,是人生的最高终结,也是生命的真谛。而眼下,我们只能把梦藏在心里。我想,这只是暂时的,因为任何的成功都要付出不同程度的代价,否则,人生还有什么色彩?

把梦藏在心里,毕竟是人生的一大缺憾。但是,待到条件允许的时候,千万不要到了无梦可圆的境地。无梦可圆,才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4体操冠军陈一冰的美

怎么样在团体中发现和谐的美?在伦敦奥运会上面对主力伤退、规则改变、伤病打击等等一系列的麻烦,团结一致,凭借“零失误”获得体操男团金牌的体操男队无疑是这个话题很好的诠释者。

5名男队员一上场就受到了小朋友的热烈欢迎。

作为队长,陈一冰当仁不让站上了主讲台,“我们参加决赛之前,可能大部分的观众都不认为这个冠军会属于我们,因为在预赛中,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预赛后,所有队员对预赛中出现重大失误的队友郭伟阳没有一句责备,因为他是替补伤病的滕海滨而临时入队的,肯定压力大。“我们几个也觉得要好好跟他沟通,千万不能责怪他,帮他解解压。晚上的时候,我们调侃说:伟阳你有什么可怕的,已经这么糟糕了,咱们再砸也只能是第六了,不会比这个再低,而且我们没准还能触底反弹呢。”

事实证明,体操男团确实在决赛上完成了漂亮的触底反弹,“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每个人做完动作下来以后,其他人都过来跟他击掌、拥抱,互相传递着正能量,也正是这样的互相鼓励,支撑和鼓舞着每一个人,直到最后一个项目,我们都依然保持着这种士气”。

陈一冰最后的一句总结让全场陷入深思,“没有一个人的完美,却有完美的团队”。

女航天员刘洋的美

每年开学我们都要观看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开学第一课》,今年也不例外。2012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就在身边”。9月2号晚上8点30分我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个节目,节目中,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向我们讲诉了太空之美。太空固然很美,但其实如果我们保持好的角度看世界,何处不太空?何处不美丽?

在公园里,看见五彩缤纷的花朵簇拥在一起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道:“这些花真美!”

在街道旁,遇见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欣赏她:“真美!”

在嘈杂的天桥底下,看见环卫阿姨一丝不苟地把满地垃圾倒进车子,她的背影很美!

……

我们常常埋怨地球的嘈杂,环境的不美,然而刘洋在太空中,却被地球的美所震撼,她说,“这颗我们世代栖息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竟然显得那么瑰丽、那么耀眼,她弧段的边清晰可见,披着一层蓝白相间的光晕,阳光投射在海洋上照出深深浅浅的蓝,大地脉络分明,海岸线清晰绵长。地球是如此的美丽,一颗玲珑剔透的行星,在漆黑一片的宇宙中,安安静静地焕发出梦幻般的、蔚蓝色的光芒,像极了一颗镶嵌在黑色丝绒布上的蓝宝石,简直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美。那是我的家,在那里,有我的朋友和最亲的家人,就在那一刻,地球离我是那么的遥远,但又是那么的亲近”。

刘洋告诉我们,“去太空走了这么一趟,看见了地球的渺小,更明白了地球的伟大;离开了地球,才意识到对这颗星球无限的依赖、无限的爱。我爱这里明媚的阳光,爱这里清新的空气,爱这里纯净的水,爱这里的江河湖海,爱这里的高山平原,爱这里生存着的多样化的物种,爱这里生活着的我们人类”。

看《开学第一课》,刘洋对美的阐述告诉我们,美,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美,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美,就在身边,只在于你是否有仔细体会。《开学第一课》这堂教育视频真的十分好,我学习了很多东西。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5“幸福在哪里呀,幸福在哪里?……”小时候我常常天真地唱着歌去寻找幸福,可到底什么是幸福啊?懵懂的我并不真正理解幸福的含义。如今,我长大了,静静地细想,我突然意识到,幸福早就来到我身边了……

记得我8岁的那年,妈妈就不辞辛苦地送我去学舞蹈。有一次,妈妈又带我去舞蹈班了,到了舞蹈班门口,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地对我说:“乖乖,妈妈怕你渴,出去给你买瓶水,马上就回来,你可千万不要乱跑,一定要在舞蹈班等妈妈回来,一定要记住!不然妈妈就找不到你了!”我随口答应了一声:“哎,我知道了。”就连蹦带跳地向舞蹈室里跑去。

时间过得飞快,两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舞蹈课结束了,我满头大汗地从教室里走出来,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妈妈了,没办法,我只好蹲在舞蹈室的门口等她,舞蹈班的同学一个个陆续地被家长接走了,有的家长还关切地问我妈妈什么时候来,我默默地遥遥头,这时老师从教室里走出来,当她得知没人接我时,就和蔼地对我说:“乖宝宝,别着急,老师和你一起等妈妈,好吗?”我含着泪点点头。天渐渐黑了,还是见不到妈妈的身影。老师不停地看着手表,最后,老师用商量的语气对我说:“乖,老师还要接孩子,你能告诉老师,你姥姥或奶奶家住在什么地方吗?”我想起了舞蹈班离姥姥家很近,就告诉了老师,细心的老师临走时,还给妈妈写了个字条贴在了教室门上。

就这样,老师把我送到姥姥家就匆匆地走了。我姥姥心疼把我楼在怀里大骂妈妈粗心大意,那天晚上,姥姥给我做了很多我爱吃的东西,还哄我说:“看你妈来的,姥姥非揍她不可!”姥姥还不停地给妈妈打电话,可妈妈的电话就是接不通,姥姥急了,由骂妈妈转为惦记妈妈了,她不停地念叨着:“这孩子出什么事了?怎么还不回来,怎么连个电话也打不通呀!这可真急人呀!”不知过了多久,电话铃突然响了,姥姥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是妈妈打来的!我恍惚听见妈妈说她在医院里,过一会儿就回去,叫姥姥放心。姥姥放下电话,叹了口气说:“这死丫头,自己家孩子不管,管人家孩子!”

后来,我才得知,妈妈给我买水时,恰巧遇见了一起车祸,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儿过马路使被一辆摩托车撞了,而肇事司机却逃走了,妈妈和几个好心人把小女孩送到医院,匆忙中妈妈的包也丢了,身无分文的妈妈小跑着赶回来接我,当她看到老师留下的字条时,我那热心的妈妈放心地赶回自己的家拿了些钱,给姥姥打个电话,又匆匆返回医院,直到受伤的小女孩父母赶来才离开医院……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范文2

就像王亚平老师一样,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才成为万人瞩目的女航天员。所以她告诉我们:梦想需要努力才能成功,想要努力就要付出汗水。

刘冬老师虽给我们展示了许多飞机飞行的方式,但其主要告诉我们:梦想就像一架飞机可以飞向你所向往的地方,但我们要掌握它。就需要动力,有动力才能飞。

而廖智老师在地震中失去了双腿与她的女儿,但她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而她的舞蹈梦却未停止过;她忍着巨痛装上假肢,又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她则告诉我们:梦想需要坚持,更不能半途而废;不能以遭遇为借口、轻易向人生低头。

而着名钢琴家,他从小就从替讣员成就为钢琴梦后。其告诉我们:有梦就能出彩,不要因失败而低头,要对自己有信心!

他们都是为梦想而奋斗的人,也是实现了梦想的人。梦想虽然要坚定,但也要根据实际而行。就如十三岁的付丽娟,从自己的军装梦到飞天梦。

梦想不会抛弃我们,只有我们抛弃自己。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忍着,虽然有时让我们难受到哭泣。会让我们感疼痛,会让我们想放弃但只要我们能一再坚持,就能克服它,进而实现它。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范文3

来自玉树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时最小的志愿者,为救援队当翻译拯救生命;无臂的杨孟衡和刘伟给了人们更多感动;来自舟曲遇难女孩父亲和校长的讲述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的含义和学习的梦想。从世博会到亚运会,从长城到中国,从我的梦到中国梦,梦想就是希望。开学第一课告诉孩子们,坚强、努力,从长城出发,实现梦想。

课中有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故事,在一片草原上,一个名叫完玛草的小姑娘,她和姐姐都非常喜欢跳舞,他们的梦想就是走出草原,学习舞蹈,成为一名舞蹈教师,教育牧民的子女学习舞蹈,经过努力,最终她走出草原,实现梦想,为国家争了光。另一个故事讲述的是李中华叔叔,他受命试驾一架国家自己研制的新型飞机,在一万二百米的高空,飞机出现故障,李叔叔本可以紧急跳伞逃生,但是为了祖国飞机科学依据,他坚信自己完全能够把飞机安全着陆,凭着对祖国的深厚的爱,他最后成功了。还有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身残志不摧的杨孟衡叔叔等等,他们的事迹都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现在的我是多么的幸福,在这么优良的学校,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培育我,有着强健的身体,我们更应首先树立起自己的梦想,然后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一步步的靠近梦想,并且实现梦想,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为着它努力奋取吧!让一个个的梦想汇成中国之梦!

我的梦想是登上月球,把月球的景色带到地球,还要地球人能随时到月球上面去,还要去研究恐龙化石,不说这么多了,其实我真正的梦想是做一个科学家。虽然现在没有实现我的梦想,但是我长大以后,我相信自己能完成这个伟大的梦想。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只要我们去实践;只要我们热爱读书;只要我们勤奋笔耕;只要我们不懈追求;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只要我们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只要我们敢于行动,我想我们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我们的追求便会有回报。

梦想是要分享的,是快乐的,在分享快乐的同时,梦想需要付之于一种具体的行动,更需要将梦想能转化为现实。当他人为别人付出感受到快乐时,梦想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和荣耀。人生,需要有梦想;梦想,则需要不懈的努力。成功永远离不开眼泪与汗水,假如成功没有眼泪,没有汗水,就没有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梦会带你前行!

相信梦想,相信坚持的力量。让我们的梦想绽放,一直坚持下去,探索下去,从“我的梦”变成“中国梦”,梦想让明天更美好。加油吧,让我们为梦想而努力!我们携手并进,放飞梦想,为梦想而奋斗!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范文4

一天,阿姨带我和妹妹一起去吃麦当劳。吃完之后,就去了新华书店。上到三楼的时候,妹妹就说:"我要买水彩笔。"给妹妹买了水彩笔后,我们三人就去看书,忽然我发现了一本书《探索发现大百科》,立刻拿来看,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我。小姨见我看得如此入神,问我想不想买,我马上点头要。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就拿来看,里面有好多内容,如自然探索,秘境追踪 ,环球风情,科技奥秘,文明寻奇,等等,包罗万象,不仅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知识,还给我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我觉得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的眼界开阔了。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范文5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从事小学语文十多年的经验教训,说说如何让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1.整合课程,合理划分课时

语文阅读课的第一课时,老师该教什么,学生应学什么,内容到底如何安排,教程究竟怎样设计?第一课时真的没有精彩可展示吗?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除了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还应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

从我们阅读教学常态课来看,识字学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应是第一课时的份内目标;读懂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无疑是第二课时的主要追求。我们既不能把本该第二课时才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也不能使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遭到旁落或匆匆走个过场。

那么,第一课时的教程如何设计才能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呢?首先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乘兴而来,其次要构建阅读场,让学生尽情读书。具体地说,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唤起阅读期待;第二步有效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课文;第三步学习生字新词,交流感悟所得;第四步切入课文重点,小结设置悬念。

2.有效教学,从预习开始

上新课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会布置预习作业,但真正的预习效果怎样,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去好好预习了?他们往往敷衍了事,甚至不把预习当作业,一听到这样的作业,个个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预习等于没有作业,不要抄写,读不读谁也不知道。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在我们老师,在我们老师布置任务不具体,检查不到位,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如果布置预习作业,那么这一天就不布置其他作业,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讲明预习要求,并在第二天早读课进行检查。有布置,有检测,学生自然不敢偷懒。

我也曾给学生这样布置预习作业:把课文读通、读流利,至少读五遍,并让家长签字;自学生字词,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仔细研读课文,提一到两个有价值的问题。预习检查我放在早读课和语文课上,早读课我让同桌互相检测朗读情况,正确60分,通顺80分,流利100分。课上在讲学生字词时检测生字预习情况,在通读全文后让学生提问,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整合,一部分第一课时解决,一部分作为上第二课时的预习任务再布置下去。由于预习任务的具体,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加上及时的检查,学生不再敢偷懒了,预习效果好,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创设情景导入,唤起阅读期待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大多教师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上都进行精心的设计。导入的方法是多样的,一个谜语、一个故事、一张图片、一首歌、一段视频短片、一个游戏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因课而异了。

4.有效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语感,而“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只有通过“读”,学生才能对语言文字有直接的整体的领悟,才能品评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才能真正实现与作者的一种间接的对话,与作者达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在试读中,教师要注意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动笔,画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通过交流提供解决的办法。

5.学习生字新词,交流感悟所得

学习生字词在课堂上已经被淡化、空化,没有落到实处。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师一定要不惜时间进行识字学词的训练。各年段的教学目标不同,但不论哪个年级,我们都可以重点指导难写的字,老师进行示范,学生在练习本上本上书写,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握笔和写字姿势。写完后要通过视频展台进行展示,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写得是否正确匀称好看。

有老师说过:“书不熟读不开讲。”“注重初读,延迟开讲。”各年级要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这样才能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低年级以朗读为主,中、高年级要以默读为主,让学生有潜心读文的机会,这不但有利于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能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在读的基础上要注重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带问题阅读,低年级要弄清有几个自然段、几个人物、事情的原因、地点、事件即可。而中高年级除了要了解主要内容外,还要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最后,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领会词语、句子、段落的感情,让学生“我心入书,书入我心”。只有入境才能动情,只有动情,读书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6.切入课文重点,小结设置悬念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范文6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课,是新增的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可分为五段。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写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先概括交代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然后分别描述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第二段(第5至第10自然段)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是庄严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第三件是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第三段(第11至13自然段)写了阅兵式的盛况。写了三层意思:1.阅兵式开始的情况。2.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3.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情景。第四段(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第五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散会的情况。

课文突出了场面描写:会场的布置、庞大的群众队伍、典礼开始、宣布中华人民共国成立、五星红旗升起、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和宣布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盛大的阅兵式、燃放礼花、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突出特点。

这篇课文安排在第九册第二组,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也就是说,通过本课和本组其他几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在练习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懂得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要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要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然后填空。①开国大典是在()年()月()下午()时举行的。②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门大炮齐发,一共()响。③阅兵式进行了()钟头。

3.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二、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列出提纲。

3.讨论分段,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修改所列提纲。

三、精读课文,分步训练。1.学习课文第一段。先让学生快速浏览第一段,准备做填空练习:开国大典于年月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有,有,估计总数。会场在。主席台设在。以此掌握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了解会尝主席台的布置情况。然后细读课文,体会会场的精心布置和群众队伍场面的壮观。最后品读课文第一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如:①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想想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三个词语;②比较“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潮这句话中的“直奔”和“走向”有什么不同;③用“迎风招展”口头造句。

2.学习课文第二段。先快速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让学生掌握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再细读这段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时的情景的。接着,通过回忆看《开国大典》的电影、电视,结合课文中的彩色插图,进一步体会这一段课文所描写的动人场面。然后进行重点词句的训练:(1)比较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不同:①30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②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起抬起头,·瞻·仰(望着)这鲜红的国旗。(2)这段课文中有几处写了掌声,写法有什么不同?(3)用“诞生”、“雄伟”、“热烈”各说一句话。

3.学习课文第三段。快速朗读课文第三段,进行填空练习,使学生掌握阅兵式的程序。“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和。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两个排,接着是、、、。当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飞过天空。”然后细读这段课文,体会阅兵式的壮观场面和人民群众看到检阅部队时的激动场面。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

4.学习课文第四段。可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这一段,说说作者是抓住哪两个方面来描绘这动人的情景的。然后抓装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过去看到的类似的场面体会天安门上礼花此起彼落,广场上灯火辉煌的绮丽景象。最后让学生用“次序”口头造句。

5.学习课文第五段。先齐读这段课文。然后比较“·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中带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不同。6.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跟“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相似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试说两个这样的句子.

四、品读课文,综合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

2.快速读课文,按列出的提纲复述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