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范例6篇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范文1

关键词:社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生产力;协同发展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122-03

社会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生态关系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同研究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生态关系的生态学实质上是相同或相通的:它们都有相近或相类的系统结构和功能,也都存在生态平衡与优化的系统状态,等等。差异或区别在于:它们在进化的层次上有高低之分,而在系统的调控上则区别于是否存在意识的作用。烟台大学叶峻教授新近推出的专著《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2012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建构起一门全新的复杂性学科——社会生态学,首创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战略——协同发展论。可以相信并且期待,该书的出版发行是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对于生态科学尤其是社会生态学、经济科学尤其是生态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协同发展论等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无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科学理论价值。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这个命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和基本规范。《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进一步揭示出社会经济又以社会生态为最根本的基础即根基。因为社会实践已经一再表明并且证实,社会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完全取决于由人类主体及其环境客体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和功能效率。正因为如此,社会经济的生产、消费等基本环节,统统都离不开社会生态系统的支撑与制约:如果没有生态环境(无机环境、有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供应原材料和能源,并且调配组合相关社会人才的话,哪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产品或商品,都根本无法制造与生产出来;同样地,如果没有生态群体(经营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及时经销和消费这些产品或商品的话,社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系统都将难以为继。不言而喻,社会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宗教等)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无论是军事还是文化,如果没有社会生态系统为其根基的话,它们统统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然,社会生态根基论是对社会经济基础论的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也是经济基础原理自身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创新。

不仅如此,在社会生态根基论的基础上,《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还提出了诸如“社会平等,必然以社会生态平等为基础”,“社会公民的人权保障,必然以其社会生态权保障为基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然以在社会生态面前人人平等为基础”,“天赋人权,不啻就是天赋人社会生态权”,“构建和谐社会,必然以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必然以建设社会生态文明为基础”等一系列全新的学术见解和社会理念,从而为包括经济学特别是生态经济学、政治学特别是生态政治学、军事学特别是生态军事学、社会学特别是生态社会学、法学特别是生态法学、哲学特别是生态哲学、伦理学特别是生态伦理学、美学特别是生态美学等在内的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释出了许多新的思维与信息。

遵循经济是社会的基础这种思维模式,过去我们总是由经济论经济,也由经济论政治,还由经济论社会的一切。现在,社会生态研究提示我们,今后应当从社会生态来讨论社会经济,再从社会生态及其经济来讨论社会政治,以及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这样才能及时找准问题的根源,由此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如,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重大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生态学揭示,所有这些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实质或根源,统统都是由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或紊乱造成的。要真正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人类社会的均衡发展,就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去着手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分配公平公正、贫富相宜相济、防治,并由此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安定,维持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

过去我们对社会生产力的研究与论述,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在生产中的作用,即忽视了生态的生产力。所以,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是由劳动者(生产者)、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土地、原材料等)、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所组成。显然,传统的生产力概念突出地强调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作用力,从根本上忽略了生态环境因素的力量及其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由此,在引发和助长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地征服、改造和索取的同时,也导致自然环境不断遭受污染和破坏,其结果是不仅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急剧退化,而且招致自然界持续不断地报复和惩罚人类。对此,学术界早就有人提出异议:传统的社会生产力,“它把自然力量这部分生产力删除了,剩下的只是半边生产力;它在指导实践活动时,造成了自然力的巨大破坏,说它是一种致残生产力毫不过分。”(柯宗瑞,1991)为此,《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系统,必须将“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包括其中;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自然力或生态力)纳入生产力系统中来,即“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态学所关注的许多社会、生态与经济问题,同样也是生态经济学必然要面对的一些基本问题,原因在于社会生态学的学科分类上。生态经济学原本就是社会生态学专门研究社会经济的学科领域,它与生态政治学、生态军事学、生态法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教育学、生态科学学、生态心理学、生态宗教学、生态文化学等相并列,同是社会生态学的诸多分支学科和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由此,生态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同仁,应当热忱欢迎和积极关注社会生态学的建构与发展,以便从中吸收营养和信息,从而更好地充实与完善自己。我们相信并且期盼,随着社会生态学的建立与发展,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

生态经济学范文2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经济学

在生态学上,生态补偿分为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其中,生态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于外界活动而遭干扰、破坏后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是人类为了推进和加速生态系统的内部自我补偿机制,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活动的总称。从生态“经济人”的角度讲,生态补偿给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人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表现为劳务和物质的付出,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价值补偿生态价值的过程。从“法律人”的角度讲,既保护环境污染者和破坏者应该承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也包括污染者、破坏者支付恢复和重建费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向生态建设者支付一定费用的义务,这一过程在法学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法学和生态经济学中所研究的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的外部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生态经济学根据

1.生态系统是可恢复的

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体和无生命物质构成了具有一定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如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水因子、生物因子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进,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但是,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导致失衡。如森林砍伐、草原开垦等都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在人类的参与下,生态系统也可以从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所产生的失衡状态中得到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逐步协调。生态补偿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和人工的结合,通过人类向生态系统的投入来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活动。因此,生态系统的可恢复原理,为我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2.生态环境资源是稀缺的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质产品(或劳务)来满足,物质产品(或劳务)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但自然赋予人们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便产生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同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延续,以及环境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更加明显。为了用稀缺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保护、改善和补偿环境资源,使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然而传统的经济价值观认为环境资源的天然的,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认为环境资源可以无偿使用,从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改善、整治和补偿措施得不到重视。但现代经济学认为,稀缺的东西具有价值,物以稀为贵,越稀缺的物质,其价值越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具有的价值属性为生态补偿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它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人类应当不断地改善、补偿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求将环境资源补偿的具体行为引入到社会关系内部,使损害生态环境者和生态补偿的受益者补偿生态建设者和为生态建设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者,使生态补偿从人对自然的补偿转化为人对人的补偿。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目标

1.生态正义目标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正义的主题是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和社会合作利益的划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确定了社会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正义原则:第一,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这种分配是对“最少受惠者”最有利的;第二,人们在使用权力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掌握权力的地位和职位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开放的,即具有同样条件的人应具有同样机会担任这种职务和占有这种地位。环境正义是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运用,它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环境正义是作为公平的正义,包括了环境的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权利义务分担公平;第二,环境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地分配环境成本和费用;第三,环境正义体现了发展权和发展机会的均等;第四,环境正义必须体现差别对待原则,优先考虑最不利地区和成员的利益问题,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利益问题。环境正义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法理学和伦理学的依据,环境正义要求对那些为地球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和失去发展机会者,以及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生态补偿,以达到整体生态均衡。

2.环境均衡目标

均衡分析是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具体到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主要要考虑以下两个均衡:

第一,代内均衡:指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差异,对于良好的生态系统享有平等的权利。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不同区域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西部廉价的能源供应东部而没有得到生态补偿,造成东西部生态系统负担的不均衡,从环境正义的角度看,地区之间有平等的发展权,上游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丧失发展机会,下游地区应当给予其适当的补偿,其次,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是由千百年的战乱、自然灾害、政策失误造成的,如果让上游地区单独承担生态恢复和重建的责任是有损生态公平原则的。然而,目前因为地区间的生态效益难以测算,使地区间生态补偿的标准很难确定,加之,地区生态补偿协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为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安徽省黄山市是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而浙江省杭州市是流域下游的受益区,两市都对新安江流域的生态补偿问题非常重视,但在如何补偿的问题上,却各抒己见。黄山市希望能得到浙江省获得生态补偿,并期待浙江省来投资,而浙江省和杭州市则认为,上游没有提供合格的水,特别是总氮和总磷指标甚至达到V类,对下游水质造成影响,下游不应对其进行补偿。另外还有不同主体之间生态补偿的不均衡。例如当代社会中有人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受益者,有人是生态系统的建设者,按照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出发,享受生态效益好处的人应该给生态环境建设者提供生态补偿。但是因为生态效益的计算困难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代际均衡:罗尔斯在其巨著《正义论》中,为代际平等提供了一个起点。罗尔斯认为,假定把每一个人置于“无知的面纱”之后,则是一种可能得到公平的普通标准方法。无知的面纱防止了他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真实处境的了解。人们被置于这个面纱后面,一旦他们做出决定,就被迫生活在一个社会里,而且会根据某种原则做出决定来管理这个社会。这种方法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这些准则来决定资源的代际间分配。由于无知阻碍了他们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代人,因而人们既不是过度的保护主义者(除非他们变成了前代的成员),也不会过度开发(除非我们变成了后代的成员)。代际均衡的环境正义,确立了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享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权利,要求当代人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毁损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给地球生态系统以补偿,并公平地负担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成本费用。

三、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

生态补偿是为了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功能和自净功能,使生态系统保持高的能量转化率、物质积累率和最大的自净能力,这就是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要求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使投入和产出最大化。所以生态补偿中,要用最大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生态效益,用生态效益更好地为经济效益服务,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经济基础,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应该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四、评判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标准

在考虑环境资源法中权利安排的价值目标时,传统法学往往以公平、正义标准来衡量。但公平与正义的标准是基于主观的价值判断。即使涉及客观的标准,也往往将利益的衡量限于经验的观察,而缺乏理论的例证。事实上,公平、正义绝不是与功利主义相悖的,仅属古典自然法的价值目标,亚里士多德曾区分出交换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所谓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不过是因各自内涵在不同条件、不同价值层面下的差异所引起的,他们完全可能统一于某个价值终点。生态补偿机制应该以效率作为其生态经济学的评判标准,因为其允许生态破坏者对生态建设者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受益者得到的补偿大于破坏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结果是社会的总体福利增加,那么这就实现了一次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在不违背效率的同时向分配正义的“理想王国”迈进了一步。这也同时表明:在现代环境资源法学领域,公平原则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和解释。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必然会涉及到利益、资源的分配和调节,这就必然存在着对某一方的损害。帕累托均衡和帕累托改进对现实法律世界的可适用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每项法律在对一部分人有利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他人不那么有利甚至有害。所以就有了卡尔多—希克斯改革,这是指在改革中受益总量大于受损总量,以至受益者可对受损者进行补偿,使之不受损或受损最小。严格说来,卡尔多—希克斯改革是非帕累托改革通过“赎买”、“补偿”向帕累托改革的一种转化。卡尔多提出:“任何潜在的变动都要受到以下的测验:要问所有因革新结果受到有害影响的人,认为革新给他们带来的不便最低要有多少货币补偿。同样,也要问所有因革新获得的人,估计最高意愿让出多少钱而又不放弃已得的利益。只要后者的总和大于前者的总和,就可断定这是社会合意的革新。”其意思是说如果一项法律制度的安排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么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项法律使社会福利总体实现了增值,因而这项法律就是合乎效率的。换言之,只要法律收益获得者能对受损者给予补偿,最终的法律安排就是有效率的。

参考文献:

[1]张炳淳: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分析[J].河北学刊,2008(1):172

[2]吕忠梅主编:环境法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87

[3]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105

生态经济学范文3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 经济 可持续发展

引言

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是1980年由已过世的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建立的,至今已经有22年的发展历史了,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是在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作用。如今,生态经济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的一大重要力量,本文在这里简要介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分析现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对加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意见。

1、生态现状概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更加的是突飞猛进。过去五十多年的经济指标也显示出经济的巨大进步。世界上的许多地方,由于水和风的侵蚀,目前地表土地的流失超过了自然过程所产生的新土壤,使肥沃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供应世界大部分蛋白质的牧场,也经受着过度的压力。世界性的淡水资源短缺现象也日益严重,过度的放牧、耕耘所造成的沙尘暴也十分严重……这所有的现象都让我们看到,调整全球经济使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稳定性是多迫切的任务。

2、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原则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需求与生态环境资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可持续发展下的经济都是很重视经济所带来的维持各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理念,例如森林、耕地等的可持续的发展与产出。生态经济,就是指既能够满足我们当代的需求而又不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态学家们认识到,生态系统为我们人类提供的服务有时候比为我们提供的产品更有价值。还认识到,如果想要生态系统提供的这类服务得到更好的保护,那么这类服务的价值就有必要加以计算,并体现在市场信号中。

2.1、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同生态经济一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经济水平的高低。在中国,封建时期主要是以铁器为生产工具,近代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则以机器的大生产为主要标志。这些都可以看出人类生活在其中的生态环境才是人类的基础。

2.2、经济学依赖生态学,生态学高于经济学

假如某一天我们所居住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以至于造成了一种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的境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谈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意义了。相反的是只有在保证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发展好,人类社会才会获得持续发展。

2.3、生态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生态环境应该成为经济增长中可以依赖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而不能只将其当作一个限制条件。生态环境因素在多数情况下不仅参与了经济增长的变化,而且还有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生态经济学下发展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1、是生态时代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当代指导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思想,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是时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时代的迫切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农业社会的发展阶段到工业社会阶段再到现在的生态阶段,都离不开社会和自然环境。在工业社会阶段,生态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化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也清楚的看到,在工业社会中,那种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生态利益的错误发展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因此,就推动产生了一种具有更高水平的、新的生产力――“绿色技术”。这种技术既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能很好的提高生产力,是当代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2、能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同步

随着生态与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化,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一个日益明显的向生态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从与生态的不和谐、不持续发展必然走向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规律性反映,这种表现遍及人类经济生活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例如,现在建筑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建筑”、“生态建筑”;汽车制造业努力发展控制尾气污染和可以使资源回收再生产的“绿色汽车”;在城市建设上,也越来越重视尊重自然;产品和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强调“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这种经济生态化的现象是当代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严重经济与生态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客观生态经济规律推动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明确反映。经济生态学这种理论的产生适应了当代解决经济与生态不平衡问题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经济生态学的产生与这一趋势的出现也是同步的。

3.3、与世界经济生态学形成同步发展

除了我们国家外,国外也有很过国家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解决世界生态与经济共同矛盾的需要,是世界性的科学。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生态经济学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在提出生态经济学方面又有各自的特点。例如,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首先使用了 “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适应了美国和世界发达国家解决已经出现的生态与经济的矛盾的需要。但从时代的整体来看,各个国家的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提出和形成都是来源于同一个世界上面对同一性质矛盾的实践结果。据此,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和该学科理论的形成明显与世界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同步,这也是客观必然的。

3.4、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服务的作用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指导实践的科学,它为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其目的也在于为实现我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3.4.1、为指导建立协调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中认为,人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在由生态和经济系统交叉渗透结合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中进行的,经济生态学是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实际载体。因此,它的运行要受到客观生态平衡和客观经济规律的双向制约。我国过去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生态经济问题,就是由于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只注重经济的增长需要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4.2、能指导建立我国资源利用的新方针。人类发展经济的实质,归根到底还是利用自然资源,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并不能正确地处理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平衡,从而使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为不可能。用生态的经济学的理论来总结人们长期以来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可以看到,人类在处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关系上,存在着两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第一、一部分人把保护和利用资源这两种认识和做法对立起来。其中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只保护不利用”,这些是在人们已经有了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后,面对长期以来恶劣环境所产生的一种看法。另一种是“只利用不保护”,这种做法更加是不可取的,这些现象在我国和西方国家的过去中尤为明显,在没有经济与生态协调理论的指导下长期采用的一种做法。第二、把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彻底割裂开来。有些人认为应该“先破坏后治理”,有些人认为应该“边治理边破坏”,这两种观念显然都是不正确的。在经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很容易但治理起来很难,有的治理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而有的是花再大的代价都不可能治理好。

3.5、可以深化我国经济的改革

经济改革后的20多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20多年来经济改革的核心是针对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忽视和否定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从而不能取得本有的经济效益的问题进行的。其基本内容是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促进解放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生态时代,目标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生态时代对我过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赋予我国经济改革的新任务。一方面,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遵循客观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改革一切不适合自然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被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继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继续改革一切不适合社会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继续深化我国经济的改革,涉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明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生态经济形式。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起新的生态经济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结语

让经济回归于生态是一个十分准确而迫切的理念,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许多人认为这种理念太不现实、太激进,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生态经济学的理念是与现实结合的最好认识。如今我们不应该考虑实现这种转变将付出多大的代价,而应考虑如果我们不实现这种新时代的转变将付出多大的代价。这种转变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公众的相互协调、支持。生态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生态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与“高污染、搞投资、高损耗”的资源配置说再见,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实现走造福子孙后代而不是危害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邝元成.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透视珠三角,2011(11).

[2]马传栋.保护生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J].经济广角,2012(152).

[3]张东升,于小飞.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林下经济探究[J].林业产业,2012(89).

生态经济学范文4

关键词:生态伦理;和谐生态伦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13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1―0124―04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传统生态伦理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合理性质疑。不仅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在人与自然的矛盾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迫使人们必须重新思考走出生态危机困境的理论途径。笔者以为,克服传统生态伦理观的缺陷,继承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结合现实情况,建立和谐生态伦理观,这是一条解决当代生态危机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谓和谐生态伦理,就是指以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为终极目标,建立在人类利益基础上的实现新的生态平衡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在批判传统生态伦理观念基础上,分析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经济学依据,论证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

一、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经济学缺陷

一般地说,传统生态伦理观可以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代表观点。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主张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确切地说,它在人类早期经济发展史上有过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中心主义基本观点理论和实践的经济学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自然有价值”和“自然有权利”,客观地说,它在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之“一切为了人类”观念的不合理性上具有经济的合理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也逐渐在经济上丧失了合理性。

首先来看人类中心主义的经济学缺陷。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这在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鼓励人们向自然开战,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一旦资本原始积累完成,人类还沉醉于征服自然的巨大喜悦中,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当代的实践告诉人们,人类无限制地掠夺自然的行为已经遭到了自然的巨大报复,为了弥补因自然报复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人类已经尝到了生态失衡的苦果。地球表面的温度因为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而逐年增加,各种天灾背后无不是“人祸”带来的结果。它们不单是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是由于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要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们不能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作用。因此,现代的经济实践活动已经告诉人们,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主张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必须退出历史的舞台,人们再也不能用它来作为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南。

其次来看生态中心主义的经济学缺陷。诞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生态中心主义观点曾经在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经济缺陷方面是有过作用的。它们承认自然的价值与权利,使得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掠夺收敛了很多,这对人类的经济发展显然是有利的。可是,生态中心主义在走过近半个世纪以后,它的经济学缺陷越来越突出。第一,它的核心观点“自然有价值”和“自然有权利”走人了一个极端状态,即对自然的无原则热爱而忽视了人类的中心地位。实际上,人类对自然的热爱是基于人类的经济利益得到充分实现基础上的热爱,而不是将人类的价值和权利丢到一边对自然的无原则热爱。人们的自然之爱应该是有经济底线的,这个经济底线就是人类自身的经济利益要得到保障。我们不能从个别“生物泛爱主义”者那里得出人类尊重自然价值的无条件性结论。一个农夫为了救活一条冻僵的毒蛇,将毒蛇放在自己身上取暖,最后毒蛇把自己咬死的故事永远是个寓言,而不能成为现实,它就说明人类热爱自然是有经济底线的。第二,“自然有价值”的价值主体只能是人,“自然有权利”的权利主体归根结底也只能是人。自然不能评判本身的价值,自然也不能主张本身的权利,因为自然没有价值和权利的意识。这个意识只能是人类。人类在什么程度上主张自然的价值和权利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在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权利得到实现和保障的基础上,才能主张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主张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的价值和权利。

综上分析可以知道,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经济学缺陷是明显的,它已经丧失了指导人类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经济学条件。因此,为了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寻找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二、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经济学依据

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的存在是有经济学依据的。我们知道,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关系中,利益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和谐生态伦理遵循了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原则,这就为它的存在找到了经济学依据。这种经济学依据可以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以及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两个方面解读出来。

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来看,它强调人类经济利益的至上性,这正是它得以存在的经济学原因。如果人类只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管自然环境,向自然疯狂地掠夺资源,这就在理论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走入了“唯经济论”的怪圈,理论的错误当然会带来实践的错误;如果人类借口保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不管人类利益,向自然无条件退让,这就在理论上再次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走入了“唯自然论”的怪圈,错误的理论自然会带来错误的实践。前者似乎很关注人类的利益,后者似乎很关注自然的价值,可是,两者都忽视了人类经济的利益。因为把人类经济利益的获取建立在掠夺自然的基础上,环境被极大破坏的后果是人类经济利益的损害;同样,一味向自然无条件退让,也是置人类经济利益于不顾的表现。和谐生态伦理在内涵上主张人类经济利益的至上性,既顾及到了自然的价值,也关注了人类的利益;既遵循了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原则,又使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步入了存在的合理轨道。一句话,和谐生态伦理这些可贵的理论品质,完全体现在它所主张“人类经济利益的至上性”的科学内涵之中。

从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它主张人与自然在和谐基础上实现双赢,这就是它能够存在的经济学因素。在长期的人类实践过程中,人们已经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人类的经济利益获取与自然有很大关系:自然的破坏必然对人类的经济利益带来危害,自然的保护就是人类经济利益的保护。和谐生态伦理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理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实践活动不仅对人类的利益维

护有促进意义,而且对自然的保护即最终对人类利益的保护有现实意义。以往的生态伦理观在兼顾人与自然关系上总是顾此失彼,或者也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但是,在实践中却还是顾此失彼,没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人类的经济利益在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中受到了巨大的损害。我国的总理在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坦然,中国经济新的五年增长目标完全有信心达到,可经济增长要降低能耗的目标我们没有达到的信心,中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此,笔者更加相信,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在和谐基础上实现双赢,它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它的实践更能促使中国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工作应该是制订在和谐生态伦理原则指导下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具体措施。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内涵就是它得以存在的经济学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它实际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最大意义在于经济的指导。和谐生态伦理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我们的确需要认真剖析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内涵,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荣的结合点,使它能对中国甚至是对世界经济社会的进步发挥更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三、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

和谐生态伦理并没有全盘肯定或者否定传统生态伦理观,而是认真汲取它们的合理因素,抛弃二者不合理的成分。它的基本主张所蕴涵的经济学内涵使我们对它的存在不仅不能怀疑,而且要对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作认真的思考。

(一)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根主线

笔者以为,当前在伦理学界有种学术歪风一直没有得到纠正,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生态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应该定位在应用上,这就是说,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应该密切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实际情况与此相反。生态伦理学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从西方国家引进来的,时间不长,研究的人们也不多,现在我国研究生态伦理学的学者开始增多了。纵观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的事实。要么为了标新立异,要么为了学术门户之见,他们并没有把生态伦理学当作应用性质的学科来看待。和谐生态伦理必须与这种学术歪风划清界限。它是在生态伦理学基础上的创新,它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自然观,所以,和谐生态伦理不是学术的标新立异。另外,和谐生态伦理既注重体系的完整,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一种可贵的学术品质。它的内涵和基本主张始终没有离开经济发展的主线,它的理论阐述只是为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经济发展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和谐生态伦理只有抓住这根主线,就有了自己发展的前提和生命力。和谐生态伦理的评价标准、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方面都要围绕经济的中心。我们探索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模式,也不能离开经济的主线。它既可以使和谐生态伦理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又能使和谐生态伦理的应用性质得到充分表现。

(二)充分理解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挖掘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潜力,这是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手段

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它的背后告诉人们的是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因此,和谐生态伦理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生态伦理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才会有物质的前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就是主张以发展经济为最终目标。人类的经济发展应当是考量一切事物发展的标准,和谐生态伦理的发展也不能离开这个标准。

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它具有重大的经济潜力。我们必须从这样几个方面发挥它的经济潜力。一是充分解读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内涵,建立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评价机制。这就要求我们把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发挥出来,沿着人与自然和谐道路制订人与自然和谐的评价指标,并把这些指标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坚持和谐生态伦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与经济实践的结合。克服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经济学缺陷,当然就要求和谐生态伦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经济学结合。发展经济不仅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世界发展的永恒主题。和谐生态伦理在制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时,必须考虑如何发展经济,怎样更好地发展经济,它的经济潜力就能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实现。

(三)和谐生态伦理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

所谓人的生态化,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的方向发展。它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和精神世界的充分发展。人的生态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手段和最佳途径。这里所讲的生态化是一个从经济学层面上规定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蕴涵有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人的生态化实现要纳入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中来,以人类经济发展为基础,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生态发展和建立在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人的生态化发展的立体模式。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就为人的生态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态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

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是实现人的生态化的三个重要方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创造与和谐生态伦理的观念完全吻合。生态文明的建立,不仅仅是自然生态优美,社会生态和谐,更是经济生态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走出全球生态危机的困境,人们提出了许多的对策,它们的共同不足在于,没有考虑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发展的一致性,不知道生态文明的建立最终是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谐生态伦理主张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相符性,这应该成为人的生态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有力方法之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精心呵护这棵生态伦理学研究领域的幼苗,使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生态经济学范文5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学;条件;对策

鉴于二十世纪以来现代石油农业所所产生的种种严重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人们只得探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其中生态农业就是极具代表性与发展前景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此,笔者试从经济学视角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1 生态农业的含义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由农、林、牧、副、渔等各个行业加以综合的大农业,而且还是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之间彼此衔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生态农业不但继承了传统农业之中的精华部分,而且还十分注重于对现代科技以及科技成果加以运用,侧重于实施全面规划、改善结构,做到多业互补,进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统一。生态农业注重于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所具有的总体性、综合性以及协调性的相互统一。生态农业通过保持与改善这一系统之中的生态动态平衡规划为其指导思想的,通过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结构及其布局,积极提升太阳能固定率以及利用率、提升生物能转化率以及废弃物所具有的再循环率,推动物质在系统之中的循环以及利用,用尽量少的燃料、饲料和别的原材料之投入来换取尽量多的农产品与加工制品之产出。

2 生态农业的经济学相关理论

(1)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实现农业产业化之内涵在于依据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内在需求,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主体,在横向层面上促进资金、技术以及土地等各类农业生产要素趋向于集约化。在纵向层面上则是以市场为主要导向,以加工或者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依托,以各位农户为前提,以现代科技服务为方式,运用把农业再生产当中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环节相互联结成为完整化的产业体系,从而实现产供销与农工商等的一体化经营之中,同时也是积极引导分散化农户小生产转化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也就是系统之中的非市场安排和系统之外的市场化机制的彼此结合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商品化农业所实施的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经营模式,则是以各位参与主体所具有的共同利益为主要基础的一种经济共同体之运行。就农业产业化含义而言,其中心就是经营的一体化,而关键则是由龙头加以带动,基础则是农户的积极参与,本质为通过有关方共同组合而成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的新型经济联合体,让使各组成主体均可得到整个产业链所具有的平均利润,进一步形成统一化的市场条件之下的同行业、同产品所产生的利润。就本质而言,这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经济学上的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重要产物,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开发的内在动力以及自发性体制的创新。这一体制创新会发生,主要是由于其能够积极引领极其分散的中小农户进入到社会化大市场之中,从而形成规模化的优势。

(2)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生态农业要想实现技术创新,主要应当做到:一是实现生态农业模式之创新。和传统农业不同的是,生态农业和自然之间具备和谐与交融之特点,资源的配置一定要具备复合与循环之特点,生产产品有机化与无公害之特点。二是要实现生产技术之创新。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典型的集约型农业生产方式,一定要采用更为高效、更加节约的科技手段,比如,微生物技术等新技术。三是要实现经营机制之创新。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之间彼此联结,因此,生态农业经营体系必然和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之间具有相当大的差别。生态农业运行方式具备了市场化的特点,在生产与经营中具备了专业化的特点,在产品的供给上则具备了品牌化的特点。

3 开发生态农业的主要条件

(1)形成绿色经济意识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大力实施以绿色产品、绿色生产以及绿色产业为主体的绿色经济,这也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对于经济生活所作出的各项具体要求。如今,环境的标准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入到市场之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而绿色消费则已成为现代人消费目标以及时尚。如今,绿色消费的观念正在不断地深入人心。面对着这一新的趋势,深入发展生态农业首先就应当在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上进行全面调整。这就需要不断强化绿色经济意识之培养,并且通过舆论与政策引导、实施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从而形成包涵各职能部门、各涉农业企业以及广大农民等的多个群体的绿色经济观。要全面打破以前产量型农业发展的定势思维,从而形成以讲究生态效益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意识,从而切实引导农业生产与经营者在经济上的行为。与此同时,应当强化法制建设,运用更为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更为严格的执法行动等,从而让各农业领域的生产经营者在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之中能够更为自觉地保护好当前的生态环境,更为合理地利用好农业资源,从而走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彼此协调的现代生态化发展之路。

(2)创设较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和农业有关的全部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力之总和。生态系统作为各种自然因素间彼此协调和补偿的新型开放系统。人类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比较好的生态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人类在积极开发与运用自然资源的社会生产以及生活活动之中,又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改变自然因素所具有的现实状况,让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出现新的变化。一旦不自觉地维护各种自然因素间的平衡状态,生态环境就容易往不利于现代人生存与发展之方向加以变化。假如这一变化突破了自身的上限,就会面临极大的危机。反之,只需更加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之平衡,生态环境也就完全能够逐步地加以优化。对于农业生态环境所进行的保护,主要是对和农业生产具有紧密联系的土、水以及气体之保护,通过更加合理地利用,从而防治各类污染。

4 经济学视野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努力实施多目标下彼此相容的生态农业之发展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就能实现代内公平以及代际公平。通过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能够实现企业与农户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统一。鉴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也具有了越来越大的差异。怎样合理地处理多个目标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让其能够具备相容性,这是实现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外部情境。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企业与农户实施生产之目的完全是为了大力追求经济的利益,并且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而政府在确保农民群众收入持续提升的基础之上,一定要做到兼顾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企业与农户所实施的农业生产活动属于短期行为,而环境保护与生态效益之实施则是一个长期化趋势下的行为结果。企业与农户所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属于个体的行为,而农业生态效益之实现主要是应用生态区域或者生态系统之中的总体化、综合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当实现多个目标的相互包容,一定要以加大农民群众收入为其基础,从而实现其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统一。一定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更为长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而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相互统一。一定要依据生态区域之划分,通过总体规划以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从而实现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样一来就能让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能够得以全面实现。

(2)合理地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体系也不够健全完善,这已经成为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因为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完善,生态农业产品所具有的市场优势也就难以体现出来,其价值自然也就难以真正实现。生态农业所实施的规模化发展自然也就无法实施。因此,在当前状况之下,积极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并不是由市场加以引导和发展的生态农业形式,而是由我国政府运用政策方式来引导自身发展的一种生态农业。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尚未完全进入到健康实施的轨道之中。在此情况之下,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尚难以实现全面的规模化发展。

(3)实现生态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对立统一

与传统农业比较起来,生态农业具备相当高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能够形成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生态农业之发展也要求以某种生态环境条件为其重要保障。传统意义上农业的发展尤其是一部分掠夺式开发方式,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简单地把农业生产方式归于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影响因素上。这是因为生态环境之恶化是多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之结果。因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并非是唯一能够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之改进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加以实施,从而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取得更好发展。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发展,在维护与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实现生态农业生产的高产化、优质化以及高效化之目的。生态农业能够极大地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强化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进而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这对于调整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铁军.我国生态农业推广障碍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4(6).

[2]罗新阳.农业生态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从生态经济学视角审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

[3]高昆谊.云南发展设施农业的生态经济学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

生态经济学范文6

一、学术生态:一个新的命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要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由为经济服务的部门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部门,从政府的思想库进一步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支柱,成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知识之翼。大学功能的转变和原则的固守是辩证的。要完成这一嬗变,大学就要固守它的基本精神和崇高理想。就是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是布鲁贝克所说的:大学是一个“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机构〔1〕。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殿堂,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对知识的传递、批判和探索,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学术,是大学要永远固守的。

大学“学术研究能力的开发,本身就孕育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萌芽,它表现为人力资本、内隐知识和知识产权。把川流不息的知识转变成为技术创新的新源泉,是大学学术研究的一项任务。这些新的源泉也正在改变大学的结构和功能。”〔2〕大学要完成结构功能的改变,以便成为社会的中心,就应该更加固守学术堡垒,提高学术声誉,提升创新能力,并将学术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这些,都需要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生态的概念是社会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原理建立的。生态学原本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问世已经一百余年,但默默无闻。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从纯理论的“高深学问”走向解决环境、资源、发展问题的应用研究,获得重大发展,但真正引起人们普遍重视是60年代开始的。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对人类在工业化过程中不顾环境恶化,导致生态失衡的严重后果提出警告,认为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地球,建立合理的协调,才能维持健康生存。1972年3月,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增长的极限》报告,以及同年6月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报告,表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高度关心,并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会议上由经济学家b·沃德和微生物家r·杜博斯发表的《地球只有一个》的背景报告标志着生态学已经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继而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产生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经济生态学、人类生态学、人口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这些学科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运用其他学科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生态学的问题;一类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社会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属于后者。它们借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移植和延伸到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研究和解决有关问题。各种学科既积极为解决生态问题作出贡献,同时也以生态学的观点来丰富本学科的理论。这就是生态学的泛化,或者说是学科的生态化。

学术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高校学术生态既是一种社会生态,也是一种教育生态;它既存在于生物圈,也存在于智力圈。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由学术——人——环境构成,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耗散结构系统。参与学校活动的人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结成一定的群体,“学术”是系统的生态功能即追求的目标。换言之,高校学术生态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为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实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根据社会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原理,人所处的环境,既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环境,也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人际的和心理的等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的各种因素,也可以看成是生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学术生态,固然要关注自然环境的影响,更要关注社会心理环境的影响。因为学术生态不仅是一种“生物存在”,更是一种“社会存在”。

现代生态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着眼点是解决环境、资源、发展问题,核心是环境问题。同样,学术生态研究的重点是科研人员与环境的关系,目的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优化,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实现最大的生态功能。

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高校是一个小生态系统,或者称为生态群落。高校的学术生态环境,主要指这一群落的生态环境。

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这是由众多生态因子多维交叉镶嵌的复杂系统。自然环境主要有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有气候、空气、噪音、地理、地貌等等;生物环境有动物群落、植物群落、植被、绿化等等。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校外的政治、经济、科技、家庭等因素,以及校内的系科、专业、班级,学校的管理机构、设施、制度等因素。文化环境包括主流和反主流文化,如社会风气、传统习俗、道德伦理、社会舆论、文学艺术、以及校园文化等等。心理环境包括个人的心理素质,如智慧、德性、心态、性格、情绪、风格、个性,以及此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心理。

二、大学学术生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高校学术生态又可以分为内部生态(小环境)和外部生态(大环境)。前者主要指高校校内和学术群落(学术团体)之间的氛围和各种关系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后者主要指高校学术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生态要素的关系。我国高校学术生态既存在“历史问题”,也存在“现实问题”。

中国历史上缺乏“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认识论哲学传统,古代知识分子做学问采取的是“经世致用”的哲学。清代晚期引进西方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目的是“师夷”以强国,大学带有明显的政治论哲学基础。虽然蔡元培先生主政北京大学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图推行洪堡的“新人文主义”,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但是,严酷的客观事实使“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原则始终在中国大学无法实现。我们实在不应该忘记,1957年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受到最不讲学术原则的批判和迫害;“”10年里,“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以及“梁效”的恶劣影响。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大学总是首当其冲。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知识分子和大学的历史悲剧。

中国高校背着沉重的历史重负,因而其学术生态的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新办院校更为突出。这里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办院校为“麻雀”加以剖析,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迅速崛起为工业区和城市带。经济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使高等教育需求激增,地方不惜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创办一批新大学。令人振奋的政治环境和较高的经济待遇,吸引了大批内地著名大学的专家教授前来拓荒创业。创办之初,地方政府雄心勃勃,南来的专家教授也意气风发,要在几年内建设起与内地名校比肩的名牌大学,十几年过去了,事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妙。政府官员抱怨: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学校总是上不了层次;引进那么多高层次人才,却干不成什么大事,出不了多少成果。地方高校的专家教授则抱怨:地方把我们引进来之后就不怎么理了,这个地方缺乏深厚的文化基础,缺乏学术氛围,缺乏研究的条件。抱负付之东流,“书生老去,事业难成”。企业抱怨:地方高校培养不了高层次的人才,出不了有市场价值的高新技术,解决不了企业急需的大量的技术问题。学校抱怨:政府干预太多;企业对学校科研力量不信任,舍近求远。更为要命的是,学校内部也不安宁,内耗很大……

从生态学的眼光看,因为这些高校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就像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物种、种群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经历长期的矛盾运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协同进化的复杂系统一样,学术生态也是由无数相关生态因子组成的复杂系统,形成和稳定也决不是朝夕的功夫。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如果还没有形成足以进行学术活动的生态系统,那么引进的专家学者就难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出学术成果。

学术生态也是这样。即使地方领导、群众和从事学术活动的专家都有多出成果的迫切愿望,然往往难以如愿以偿。几乎所有的著名学者、大师都不愿轻易到一个新办院校长期工作,不管这个学校提供多么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原因就是这些院校还缺乏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这里不是搞学术的地方。”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确实是“求贤若渴”,但是,人才引进以后,却对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缺乏重视。他们对举办高等学校热情很高,对办出水平也十分迫切,但是对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和特殊性却缺乏认识。因此,往往干预过多,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对高校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曲折过于敏感,频频更换学校领导,这就更加影响高校学术生态的建立。

另外,新生的城市是刚从农村转变而来的,缺乏学术活动所需的文化底蕴;学校是新办的,缺乏丰厚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尚未形成相对平衡、共同进化的学术生态。

以上是珠江三角洲新办院校的学术生态的“现实问题”。实际上,老牌高校、合并改组的大学同样存在学术生态问题,只是程度和表现不同而已。学术生态的状况,关系到大学能否担当重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

三、知识经济和大学学术生态的优化

学术生态系统充满适应与不适应、平衡与不平衡、共生与竞争、退化与进步的矛盾运动。这个系统的优化,就是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与社会共同进步,达到效率与公平兼容,在空间上的平衡和时间上的延续。

学术活动的本质是高级的认知活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依靠学术活动去培育。学术活动主要体现在科研方面,是大学的灵魂。在以知识为资本的社会里,大学的学术——认知活动必须是与经济社会协同进化。因此,高校不仅要使内部的学术生态平衡,而且要使外部生态环境优化。瑞典学者玛瑞恩·d·麦克凯尔威(mckelvey)提出了“认知环境”和“体制环境”的定义,认为“创新不是一种意外的收获,而是求知的结果,本身建立在参与者对环境条件的理解以及他们能力与经验之上”。

如图所示,科学活动——技术活动和市场——政府是用数轴表示的两对矛盾。前者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科学通过知识的创新来理解自然,技术通过产品的创新来控制自然;后者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以经济活动的回报来配置资源,政府以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公平原则来配置资源。它们共同构成了求知(学术)活动的四种环境:s—m(科学—经济环境)、s—g(基础科学环境)、t—g(技术—政府环境)和t—m(技术—经济环境)。〔3〕

借鉴这一定义,我们提出有关优化高校学术生态需要考虑的环境包括:人际—心理环境,指学术共同体内部人与人的关系及心理因素;科学—人文环境,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兼顾与和谐;体制—文化环境,指知识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的文化氛围;政府—市场环境,指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的经济导向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科学—技术环境,指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依赖、促进和转化;物质—生活环境,指开展科研的设施和科研者的生活条件。如此等等。

由此,可以提出一些优化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思路。

建立绿色人际关系。绿色人际关系即一种人与人相互关心、相互依赖、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环境,克服“文人相轻”,消除内耗。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科学需要文化的滋润,技术需要人文的关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研究高深学问,发展高新科技的必要基础。

活跃学校学术氛围。以充分显示生物多样性原则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真正实现为标志,营造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因为自由的学术空间,浓厚的学术气氛,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活动的温床。

改善科研工作条件。没有现代化的科研设施,就难以创造世界一流的高新科技。

减少上级行政干预。让高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办学,是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条件。

加强信息交往流量。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没有信息的大量流通和利用,就没有创新。

提高教师个人素养。学术活动主体的素养,包括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修养、智商和情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高低,是带决定性的因素。

密切高校与社会关系。高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和良性互动,是营造良好的外部学术生态环境的关键。

建立相对平衡、协调共进的学术生态系统,是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做好这一工作,高等教育才能真正担负起知识经济时代的重任,成为社会的中心,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坚强支柱。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态畜牧业

下一篇生态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