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调查报告范例6篇

创业调查报告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1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XX年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持,而不仅限于资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这些青年的创业知识 是来自大学吗?青年创业的最关键因素,是创业资金的充足与否吗?四川成都高新区日前面向芳草街道等5个辖区街道、高新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等两个创业园 区、四川大学等8所省内高校、中山大学等3所省外高校,发放了总共1000份“青年创业现状与成都高新区创业环境”调查问卷。根据收回的912份有效问 卷,成都高新区近日撰写出了《青年(大学生)眼中的创业、园区建设与政府服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2

xx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我们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报告,能够引起各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研究给创业前的大学生、政府、高校、社会提出建议。

我们小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查阅资料等形式。我们小组也参考了一些其他调查问卷的格式,结合实际编制成《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问卷》(见附录二)。问卷编制好后,小组成员通过各自qq向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我们采取了无记名方式。最终调查问卷共发100份,实际统计80份。调查结果见 附录1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人群大多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涉及众多专业,范围涵盖广泛,涉及面广。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讲,我们的整个调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 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XX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XX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创业前准备的现状, 研究调查各大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我们在1月20日2月20日,通过问卷形式为主,网上qq谈话与网上搜寻材料为辅开展调查活动。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而第三题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 ?调查中,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而第十题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调查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 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二、结论分析与建议: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是我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申请时,我们是作为一个课外业余任务来完成,经过一番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发现这个课题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会、国家和高校的关注度极大。由于我们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个人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调查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申请课题前的想像。对于我们大专生来说,要作到大范围且研究的极大深度同时极具学术性,是不怎么现实的。因此,出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我们组员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其结论和数据也是具备科学性,确保实践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从调查问卷和现场人员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需要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一方面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创业技能进行全面培训,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管国家政策、高校、社会环境如何,我们认为最重要在于大学生自己,因此大学生主体不容忽视。下面给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从前面所讲,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具备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高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与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类型。

实践证明,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而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之都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学成个庄稼汉,三年学成个生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创自己未来的事业。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永远进取,使自己成为强者。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还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财富人生》、《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

大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业。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并把其作为开启未来人生大门的四把钥匙。学会认知就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手段,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危机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培养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在创业时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实践环节能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积累创业经验,培养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其次,大学生还可通过参与社团组织活动、创业见习、职业见习、兼职打工、求职体验、市场和社会调查等活动来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并磨练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商业活动无处不在,大学生平时可多与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甚至还可通过email和电话拜访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专业机构咨询。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往往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通过这种人际交往途径获得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将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益无穷。其四,投身于真正的创业实践。在毕业前后进入创业启动阶段,可以单独或与同学轮流租赁或承包一个小店铺,或加工、修理、或销售、服务等,在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这些活动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大课堂的第一步,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既为他们将来开展创业活动积累了经验,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为大学生提供应对挫折,面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促进大学创业成功。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3

近日,前程无忧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真实反映当前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本次调查的初衷,同时将大学生的想法与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两相比较,-

展现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大学生创业 在受访者中外商独资本占到26.8%,民营/私营企业达到31%,国营/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会人-

不反对大学生创业

上文提到了,大学生对于自身创业的冲动占到了九点五成以上。而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是持何种态度呢?调查数据发现,观点是支持。其中认为大学生在创业上确实有一定优势占到49%,将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访者这表示“不反对,不识为一条出路”。仅有余下7.3%的受访者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所以,从前两项数据叠加说明,起码九成多的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是倾向鼓励的。

众人眼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及劣势

俗话说,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九成多的受访者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让学生得以借鉴,看清自己。在三个大学生创业最明显的优势“年龄”、“知识”、“政策鼓励”中,年龄优势被众人推为是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最强有力的基石,有句广告语叫:“年轻无极限”就很好的诠释了众人的观点。而其次,“知识优势”的比例占到了25.4%,这一选项的比例并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对如今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丝怀疑。同时有11.4%的受访者表示,“政策优势”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有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比如贷款优惠,减免税收,法律保护等等,也将成为大学生顺利创业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有优势必有其劣势。在上文,“大学生创业调查”中发现,“资金”、“社会经验”,“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依次成为大学生自认的三个缺失。而同样的选项,在社会人看来,他们的依次顺序是否还是如此呢?从数据排行上看,似乎没有变化。但仔细查看百分比就能发现,“资金”的比重明显下降。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会经验”有所上涨。占在社会人的立场可以发现,社会经验概念虽然抽象,但他们已摸出些门道,而“社会经验”恰恰是大学生所不具备的,创业是一项社会活动,基于这个理论,此项数据也几乎达到了三分一之。这也从反面提醒了我们,大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社会经验?对于获得它的难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认识?资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it业最被看好的大学生创业领域

可见,受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影响,it被广泛认为是如今最容易创业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领域。但这与大学生们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术革新快的it行业,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收效相对较快的批发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寻找机遇。

您会不会去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

如果某天在招聘网站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公司现招聘××职位,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时候,正在找工作的你会不会动心呢?调查发现,40.5%的受访者愿意在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有16.8%的人选择不会,其余更多的人选择了“很难说清,视情况而定”,这也说明了多数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为大学生创业,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并不是人们选择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围,相反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持有信心的,这点也与社会九成多的不反对大学生创业作了对应。

当然持鲜明观点的“愿意或不愿意”者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话简单表述会或不会的理由”回答中看到,愿意方说:“因为可以共同开创事业,实现梦想,哪怕失败也是一笔财富。”,“因为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为了支持创业得人。我十分欣赏勇于创业的大学生。”,“都是年轻人,共同拼搏!”……而不愿意的一方也有着自己鲜明的观点:“对他们不是很有信心,大学生有点自以为是,专业知识或许有但缺少经验和耐力。”,“风险太大,可能会浪费时间。”……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4

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望。他们走出书本和课堂,梦想着建造一个商业帝国。而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创新程度。

虽然成功是难以复制的,财富与经验也不是唾手可得,但我们必须看到,如果没有那些新鲜的思维火花,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微软、惠普等世界着名的高科技公司。不仅是在被视为创业梦土的美国,在发展中的中国,创业这个词也在激励大学校园里许多热切追求理想的人们。

“这已经是我的第二次创业了。”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冯锡平在XX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并没有加入熙熙攘攘的就业大潮,从博士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着手创业的他,毕业之后很自然地选择了自主创业。“我们研制出的产品年内就可以问世,并正式投入试用阶段。”他的表情里没有太多的兴奋,只是淡淡的欣慰。

的确,失败过一次的冯锡平深知平和的心态和创业的激情并不相悖。他甚至可以给记者梳理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所经历过的那些充满躁动的高潮期及其后趋于务实的阶段,因为他和他的伙伴们一直在其间经历着、观察着。“我的结论是,中国还没有一个好的适合大学生的创业

环境,”冯锡平的口气里充满了忧虑。

创业究竟有多热

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帝国,也创造了学生创业的神话。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登陆中国。

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举办了第二届创业大赛,这次大赛诞生了“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学生公司。

在1998到XX年间,许多学生创业者投身到了网络产业中,并经历了一次泡沫破灭的洗礼。在那之后,大学生创业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

XX年,前程无忧网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由此可见,创业的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自主创业的“热”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它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另一方面,不论是在公共话语空间还是在高校内部,“就业难”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创业成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现代大学生创业,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而且融入了更多的作为社会人应承担的责任。

创业的中美差异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5

调查报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句古话对山区农民来说,正逐渐失去了说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生活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地处安吉县西南部的&&乡部分群众,居住在偏高、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成为我乡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要建房必须开山或者填土,人为的对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侵害,与县委、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这一发展思路不相谐和。因此,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使山区农民向县城等大城市迁移定居,实现山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保水增绿,生态保护,顺应新形势下农民对生活居住环境的更高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此&&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府提出的“转移致富”工作要求,结合本乡的实际,于6月1日~6月15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问卷调查,本文就调查所得情况作一分浅析与探讨。

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首先,群众对此项工作的支持率高,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仅有92户农户不愿“下山居住”。其他590户农户对政府提出的“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都极为支持,支持率达86%。其次,打算建房的590户农户中,有82户不打算在近几年新建房,175户打算今后1~2年内建房,141户打算在3~4年内新建房,192户打算在5年以后建房。同时,愿意搬迁的农户多,在打算建房的农户中,愿意搬迁到本村中心村的农户有333户,占48.8%,打算搬到本乡集镇的有12户,占1.7%,搬迁到本县其他城镇的有17户,占2.5%,县城建房的62户,占9.2%。这说明在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试点工作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普遍愿望。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分析,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总人口2615人,55岁以上的430人,占调查总人口的16.4%,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0岁左右,这部分人在15年之后逐步走向自然消亡之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这部分人从年龄和综合素质上都很难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去适应市场,进行第二次创业。因此对这部分人应以适当引导为主,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20岁以下,589人,占22.6%,且大多在校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增强,绝大多数不会再走农业致富之路,而是通过务工、从商等途径自然下山转移。20~55岁之间的1596人,占61%,这部分人正当壮年,思想观念基本与当今时代同步,自身综合素质基本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也积蓄了一定的资金,无论务工、从商,进行第二次创业都有较好的资本,因此,这部分人应作为“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重点。

从劳动力结构分析,在这次调查的682户农户中,劳动力1627人,占总人口的62.2%,其中外出劳动力36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2%,有外出劳动力农户数为260户,占总户数的38.1%。外出的这些人中,有的已在外创下了一片天地,适应了离开土地的新型农民的生活,有的也正逐步向新型农民迈进,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作了有益尝试,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从2002年人均收入情况分析,全乡2002年人均收入为3231元,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105户,仅占16.4%,这部分农户要鼓励他们搞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待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全家搬迁下山。1500~3000元之间的351户,占总户数的51.5%,这部分家庭通过一定的政策激励和配套措施的实施,可以促使他们向中心村集镇或向县城转移致富,3000元以上的农户共226户,占总户数的33.1%,这部分农户已有一定的资本和能力,应以引导他们直接向县城靠近,一步到位。

虽然在这次调查中,农户对“下山居住”工作都极为支持,满意率达86%,但是在农户的思想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顾忌和想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户经济条件已成熟,也很想搬到中心村或其它集中地带建房,但是又担心集中地带建房地基难以落实;二是一些农户经济条件尚不成熟,又迫切想建新房,缺口资金希望政府从多种途径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下山后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四是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建房后离责任山、责任田远了,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初步思路

在为时半个月的调查中,我们通过将农户对“下山居住”存在的想法和顾虑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使农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农户下山居住。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下山居住,创业致富”的认识,使群众“想下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仅有的生产资料与现时生产水平不相适应,“靠山靠水”难以跟上教育生活等消费支出。城市经济逢勃兴起,城市已成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为农民在城市创业提供广阔天地。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户充分认识到“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现有土地两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使群众“能下山”。①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充分考虑今后20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居住带来的影响(前瞻),充分考虑以生态、旅游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居住带来的影响。②村及村民小组管理体制的调整过程中,只保留基础良好,发展潜能较大的中心村,大幅减少自然村落,做大做强中心村,适势兼并行政村。③下山新建房以县城迁居为重点,同时增强&&集镇居住功能,实行梯度转移,把家庭条件好、素质高的部分农户作为下山居住工作规划的重点对象。

三、促进增收,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提高迁居经济实力,使群众“移得动”。①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坚持发展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高本地就业能力。②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通过技能素质培训、劳动力资源信息收集、企业结对等形式使更多人走向市场、走向集镇,达到异地致富的目的。③加大教育投入,使我乡的下一代有更多的人走向高等学府,实现教育脱贫。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6

摘要本报告专注于林农创业现状及效果分析,指出林农创业的态度及取得的成效。此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并穿插引用文献法。山东省沾化县的经济林种大都为冬枣这种经济林果,近年来当地林农开始开发多种盈利途径,主要有开发林下经济、培育果树幼苗、冬枣深加工等,这些附带行业的兴起大大提高了林农的收入水平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大部分林农的创业积极性不高以及创业林农缺乏技术支撑等。此次报告针对这些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整合沾化县发展林业经济的优势和经验,对其做出一定推广。同时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冬枣沾化县林农创业

一、山东省沾化县背景介绍

(一)地理位置概况

山东省沾化县坐落在渤海之滨,县城位于美丽富饶的鲁西北黄河三角洲开发区,属于环渤海“金项链”上的重要一环,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两大跨世纪工程的主战场之一,是胜利油田的重要采油区,所属的环渤海湾经济区已列入本世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此外,沾化县海洋、土地资源丰富,有海岸线171公里。全县拥有土地332万亩,人均占有9亩,是山东省人均占有土地最多的县。其中有110万亩耕地,100万亩滩余,70万亩滨海草场。土地的多样性特点为农牧渔业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且土地资源多为盐碱地,非常适合冬枣果树这种耐盐碱性作物的生长,由此,借助这些独特的优势条件,沾化县发展起了冬枣产业,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正在朝着打造一个真正属于沾化人民自己的品牌的方向努力迈进。

(二)经济背景介绍

近年来,沾化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沾化县政府下大力度招商引资,引进外部优势企业,以此来带动沾化县固有企业的发展。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县政府也尤其意识到了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同样下大力气对沾化县的经济和品牌优势进行对外宣传。其中一年一度的沾化冬枣节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通过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出席冬枣节开幕式并举行大型文艺活动,沾化冬枣及整个沾化经济产业都在无形中对外界进行了宣传,尤其现如今随着开发环渤海三角洲的跨世纪工程提上议事日程,这对沾化县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和挑战,相信这种机遇和挑战也会渗透到广大林农心里,引领他们积极创业,共同致富。

二、当地林农创业概况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沾化县当地果农,尤其是刚刚开始创业不久的果农,对他们的创业行业、创业原因、创业规模、创业收益及他们的创业背景等方面做详细的调查并做出相关统计分析,通过这些现象的分析及数据所反映的结果,进一步分析现象背后所存在的实质问题,以此来得出相应的结论。数据汇总分析如下:

(一)创业行业

调查显示,沾化县林农大多以经济林果的出售为主要创业行业,比例占到了91.5%,其次,林下资源的开发以及种

苗花卉、林果深加工这些行业也都占据大部分比重。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林农之所以优先选择此种创业行业,主要原因是因为此行业起步简单且获益较快,这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农民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只是问题在于单纯的经济林果出售根本不能满足林农创业的需求或者说达不到创业的标准,但是从一方面考虑,广大林农毕竟只是农民,很多时候不能及时的意识到一些问题,比如说开发林下资源、林果深加工等行业都是很好的考虑方向,尤其在当前沾化县经济如此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全县正朝着一个优良的方向稳步发展,外界更多的了解到了沾化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有越来越多的外界商资注入进来,沾化县经济的发展正站在一个很高的全新的起点上,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果林业创业只是单纯的局限于出售经济林果,那就等于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机遇优势。此外,随着对外的不断开放,以及当代物流业、网络信息业务的不断发达,以及人们对绿色无污染健康食品的追求,林果深加工产品无疑将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有着大量的市场缺口和市场份额。

(二)创业原因

由上表可看出,大部分林农的创业原因还是集中在收入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支出上,这表明林农的整体经济水平及生活质量还有着很大的提高空间,都有待进一步改善。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原有的林业经营模式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收益,或者说至少不能满足现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了。同时,数据显示只有30%的林农是出于真正想在林业方面大干一番,真正想在此创立自己的行业才想到林业创业的,这就表明大部分林农对林业创业都没有较高的热情,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增加盈利的途径,而这对于林业创业及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三)创业规模

由于被调查者大都处于创业初期,所以创业规模均比较小,且根据不同的创业行业,他们的创业方式大不相同,比如注重开发林下资源的只是在种植经济林种的同时附带种植林下资源,对于这些林下资源的处理方式也大都为单纯出售这一种。而那些进行果品深加工的创业者也只是初步成立了自己的小工厂,工厂规模也相对较小。所以总的初期创业规模都处于一个相对较小且紧缩的状态,但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还是有70%以上的创业者表示想把自己的创业行业做大做强,尽管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他们愿意逐步摸索逐步改进,将林业创业做出自己的品牌。

(四)创业收益

调查显示,35%的人表示创业前后家庭收入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57%的人表示变化一般,另有8%的人表示变化很小。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被调查者大都处于创业初期,所以创业的回收率还处于一个很低的阶段,因此创业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变化也就自然不会很大。

(五)创业者背景

调查发现,创业者年龄大多集中在30―45岁之间,均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即这些创业者身上都承担着家庭的重任。另外,我们对创业者的受教育水平做了调查发现,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占到57%,占创业者的绝大多数,本科、硕士、博士生几乎没有。

三、当地林农创业的特征

(一)创业者思想保守,行业类型缺乏创新

调查发现,沾化县果农创业行业类型大多倾向于更加稳定的销售经济林果方面,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创业者想到进行深加工或者开发其他资源等方面,再加之创业者的受教育水平均较低,这就导致他们本身的知识储备及知识素养相对较低,因此,在创业经营这方面也有着很多的欠缺。创业不同于单纯的种植业,单纯的种植业只需要技术就足够了,但是创业不仅需要相关过硬的技术,还需要一定的管理思维和多动的大脑,即要有主动思考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还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二)原产地域保护不够,品牌保护意识差

虽然早在2002年7月沾化冬枣原产地域保护就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办公室组织的技木评审[1],但原产地域保护工作还远远没有落到实处。经济目光短视导致大量冬枣苗木外运,而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如光照、气候、土壤等都会影响冬枣的品质,因此外地冬枣的上市既对沾化冬枣的外埠市场造成冲击,也会对沾化冬枣的品牌形成负面影响。品牌保护意识差的另两种表现是:前几年兜售假冒“沾化冬枣”,在当地坑骗了购销商,在外地砸了沾化冬枣的品牌;近几年枣农错误地认为越青越耐储存,“采青”出售和贮藏,致使冬枣总糖量不足10%,影响了冬枣的口味和食用价值[4],从而对冬枣品牌造成冲击。

(三)创业集群效应严重,利弊共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沾化县当地果农进行林业创业的集群效应尤其严重,即创业者大都集中在同一个果树园区,而且这同一个果树园区内的创业类型又大都相同,这一点是利弊共存的。

弊端主要在于这种集群效应在形成良好的宣传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创业者大都集中在同一种植园区,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内在竞争,如果这种竞争机制有人把控,使之朝着一个健康、科学的方向去发展,那么这种竞争的存在是对冬枣创业的发展有利的。但一旦这种竞争失去了统一的把控,只是借助单纯的市场来自我调节自我掌控,那么这种自我调节往往会使得这种竞争向着一个非正常的、病态的方向发展,最终会导致一种恶性竞争的形成。

四、当地林农创业调查所得出的结论

(一)创业项目源头把控力度不够,冬枣品质不过关

沾化冬枣形似小苹果,又名苹果枣,属大枣类型。而现在市场上的沾化冬枣已经出现了一些异化,如果型异化、口感较差、脆度降低等。据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推测[3],这与枣农滥施农药尤其是激素类农药有关;长期栽培中衍生的品种退化也是造成品种不纯的一个重要原因。冬枣大面积栽培后

病虫害十分严重,而当地枣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无公害生产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滥用农药。久效磷、甲胺磷等国家明令禁用的剧毒农药却被林农一直在使用。二是滥用激素现象严重。以赤霉素为例,许多枣农在冬枣果实膨大期多次喷用,使商品果的激素残留严重超标,果皮增厚,脆度降低。三是化肥使用量超标。无公害农产品施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为主要方式,有针对性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二)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果农都反映,他们很认可政府组织的不定期培训班,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他们确实懂得了好多种植方面的专业知识,懂得如何育苗,如何除害,最终培育出优质的冬枣产品。但是现在的发展已经让他们不能满足于这些单纯的种植培训,他们需要更加发散性的知识来弥补他们在创业方面的不足,也就是说当地政府在冬枣种植上的支持力度还是有的,但是在林农创业方面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大,这不单单只是表现在组织创业培训班,更有资金、政策、宣传力度、营销渠道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些都是果农创业初期大大需要的,因此,当地政府应在支持林农创业方面加大力度。

(三)创业者本身素养急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中发现创业者的学历水平大都较低,其本身的只是储备也自然较低,对于真正的创业他们具备的相关知识几乎为零,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考虑的不够周全,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经营一个企业,缺乏一种企业家精神。因此他们急需政府及社会各界为他们注入一股新鲜的、高素质的人才,以此来带动相关创业行业的发展,为这些创业者们做出系统的企业发展规划,对企业各阶段的发展做出明确的定位,这样才能逐步改善这种创业行业高层架空的状况,用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思想体系来经营这个企业,这样沾化县以冬枣为主的林业创业才能逐步做大做强,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五、总结

沾化县围绕冬枣展开的林业创业总的来说发展模式还比比较看好的,能借助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发出自己的优势品牌,这本身就值得全国各地拥有相似资源的省市去借鉴,去学习。同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林业创业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对今后沾化县冬枣附带品牌附带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注意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正确面对着一些列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联合政府部门、果农本身及社会各界共同出谋划策,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消除不利因素,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品牌,将企业逐步做大做强,以此来提高果农收入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杰,谢韶颖.滨州市冬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林业科技开发.2003(2):61-62.

[2]柳桂林.对滨州市冬枣发展的建议.北方果树.2002(5):33-34.

[3]郑军,孙宪芝,韩祥铭.沾化县冬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山东农业科学.2006(2):104-106.